A. 用羊皮做皮衣要多少個工具
14個。
用羊皮做皮衣需要的工具:
1、墊板。沖壓墊板(用來砸)和切割墊板(用來切)各一塊,不需要太大。
2、畫線筆和清洗筆。畫線筆是銀色的,可以用清洗筆擦掉,但有些皮擦了會變色,先用邊腳料試一下。
3、割皮刀。裁割皮料用,薄皮可用美工刀代替。
4、菱斬。在皮具上打眼,方便用針線縫,分機械的和手工的。
5、打眼沖。用於在皮料上打眼,各種口徑都有。
6、扣鉚。安裝四合扣用,大中小都需要。
7、錘子。橡膠頭小錘子一把。
8、膠。很多種,針對個人需要來選用,白膠黃膠都可以。
9、扣子和拉鏈。各種大小的四合扣、拉鏈准備一些。
10、剪刀+針線。建議用粗麻線,縫制之前用蠟擦一遍,免得割傷皮料。
B. 如何自做皮衣
自做皮衣需要准備合適的皮革材料、設計圖紙、裁剪工具、縫紉機和線等,然後按照設計圖紙裁剪皮革,再進行縫制和整理。
要自做皮衣,首先需要准備必要的材料和工具。皮革是皮衣的主要材料,可以選擇羊皮、牛皮或人造皮革,根據個人喜好和預算來決定。同時,需要准備設計圖紙,這可以是自己設計的,也可以是找專業的設計師幫忙設計的。裁剪工具包括剪刀、裁皮刀等,用於將皮革裁剪成所需的形狀。此外,還需要縫紉機和適合皮革的線,用於將裁剪好的皮革縫合在一起。
准備好材料和工具後,就可以開始製作皮衣了。首先,根據設計圖紙,在皮革上用劃粉或劃筆標出裁剪線。然後,使用裁剪工具將皮革裁剪成所需的形狀。在裁剪過程中,要注意保持皮革的紋理和方向的一致性,以確保最終製作出的皮衣外觀美觀。裁剪完成後,就可以開始縫制了。使用縫紉機將裁剪好的皮革縫合在一起,注意線跡要均勻、整齊。在縫制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添加一些裝飾元素,如拉鏈、口袋等。
最後,縫制完成後,需要對皮衣進行整理和修飾。檢查線跡是否牢固、整齊,如有需要可以進行修補。同時,可以使用專業的皮革護理產品進行保養,以保持皮衣的光澤和延長使用壽命。此外,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對皮衣進行染色或噴塗處理,以改變其外觀和質感。
總之,自做皮衣需要一定的手工技巧和耐心,但只要按照上述步驟進行操作,並注重細節處理,就可以製作出一件獨特且合身的皮衣。
C. 皮衣如何做皺
皮衣可以通過特定的方法做皺。
方法一:自然褶皺效果
皮衣自然放置,長時間後由於材料本身的韌性和環境因素,自然形成皺褶。這種方法無需人工干預,但需要較長時間。
方法二:熱壓褶皺
使用熱壓機或熱毛巾等加熱工具,在皮衣的特定部位施加高溫和壓力,使該部位形成皺褶。操作時需注意溫度與壓力的控制,避免過高導致皮衣損壞。
方法三:手工褶皺
通過手工捏、折、卷等手法,人為製造皺褶。這種方式可按需製造各種形態的皺褶,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以免損壞皮衣。
具體步驟解釋:
1. 自然褶皺效果:
* 將皮衣掛置在衣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皮衣材料的記憶性和懸垂重力作用,自然形成皺褶。這是一種無需人工干預的方法,適合那些追求自然風格的皮衣。
2. 熱壓褶皺:
* 使用熱壓機或熱毛巾等加熱工具,將特定部位加熱至適宜溫度。
* 在加熱的同時,對該部位施加一定的壓力。
* 等待冷卻後,會形成自然的皺褶效果。操作時需注意控制溫度和壓力,避免對皮衣造成損傷。
3. 手工褶皺:
* 通過手工捏、折、卷的方式,製造皺褶。這種方法可根據個人喜好,製作出不同形態的皺褶。
* 操作時需謹慎細致,避免過於用力導致皮衣破損。同時,還需注意褶皺的均勻性和美觀性。
以上即為製作皮衣皺褶的幾種常見方法。不同的方法適用於不同的需求和場合,選擇適合的方式可以使皮衣更具特色和風格。
D. 古代 皮匠用的工具
做皮具所需材料也很復雜,有各種動物皮料、鐵鍋、芒硝、石灰、畜物油、水等。
製作皮具,首先要選料,即原皮挑選,選擇秋冬季宰殺的畜皮,有些牲畜為行家宰殺,自然皮剝得干凈,有些是外行宰殺,或者病死,因而皮子不幹凈,這就給皮匠帶來些麻煩。
把選好的毛皮投入用芒硝和黃米粉製成的溶劑里,浸泡若干天。
推里子。這道工序里,主要用具是刮刀,一種一尺七八寸長,三寸寬,兩頭安把兒,呈彎月形,而刀刃則在內弧里。
整個過程從選材到製成成品,最少也需要十天半月,多則數月半載不等。
製作皮革用品器具主要有大刮刀、半圓小裁刀、剪刀、錐子、鉤針、黃羊角、繩車、線扣、扣繩等。
駱駝、馬、驢、騾用的轡頭、擁子(圍脖)、套繩、鞍子,皮鞭……生產生活中用的弓弦,皮鼓、皮衣等等皮具。
E. 魚皮衣是哪個民族的標志性服飾
魚皮衣是赫哲族的標志性服飾。
長年生活在水邊、山裡,棉布衣料之類想必無法運達。以漁獵為生的赫哲族,一邊捕魚、食魚,一邊還要用魚皮蓋房、造舟、制衣,成為世人皆知的「魚皮部落」。年復一年,他們穿著魚皮,守著魚皮,等來了豎著美麗犄角的鹿,也等來了裹著沙塵的風。魚皮服上的花紋隨著年輪漸漸變淡,點點斑痕日益凸顯出生存的艱辛和歲月的滄桑。
赫哲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目前總共只有4600多人,世代生活在東北的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他們掌握的魚皮服製作技藝,是當今世界上的「唯一」。
魚皮衣的製作工具
1、木槌床:碼雀飢造型別致,狀如元寶。用一根直徑約50㎝的實心木鑿制,底部削平,兩歲拆頭上翹,上部鑿成凸凹狀,長約62㎝,寬約35㎝,主要用於放置魚皮,棰打鞣製魚皮之用。
2、木棰:造型如鐵頭錘,用約35㎝的整段粗柞木砍制,柄與棰連接,柄長19㎝,棰厚6㎝,棰長16㎝,主要用於棰打魚皮之用。
3、木刀:造型似一彎月,用柞木削制,一面薄一面厚,長約65㎝,主要用於剝制鮮魚皮,因鐵質刀易碰壞魚皮,影響魚皮質量。
4、木齒鋸:造型如同鐵鋸,一面薄一面厚,薄面鑿成鋸齒狀,遲返長約56㎝,寬約5㎝,主要用於刮魚鱗。
5、鐵鏟:造型如斧型,鐵頭、木柄,鐵鏟成倒三角形,柄長約48㎝,鏟長約20㎝,寬約13㎝,用於鏟除干魚皮上的油脂、魚肉等。
6、木鍘刀:造型如同現代鍘草用的鐵鍘刀,是赫哲族經改良後的鞣製魚皮工具,只是鍘槽、鍘刀全用木質鑿制。鍘槽長51㎝,鍘刀長57㎝,主要用於鞣製魚皮,用此工具,鞣製魚皮效果較高,即省時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