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做麻花的配方和做法
一、四川蜜麻花
蜜麻花系四川省傳統名產之一,以蜜透滋潤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給人以濃郁的芳甜感。
原料配方:
1.皮料:特粉3公斤化豬油600克
2.心料:特粉15公斤化豬油1.5公斤飴糖10公斤小蘇打150克花生油10斤川白糖15公斤。
做法:
1.皮心製作:皮料的特粉、化豬油須充分揉合。心料按配方的12%加清水,攪拌10~15分鍾。皮、心料分成7~8塊,然後以皮包心,再擀制。
2.擀製成型:將包心後的料坯擀成厚約2厘米的長方形薄片,再切成5厘米寬的條子,又切成1.5厘米寬、5厘米長的小塊。然後逢中切口,口長約3厘米,翻卷一端成型。
3.炸制:將成型後的製品下鍋油炸,在油溫180~190℃時炸約3分鍾,起鍋,濾干,趁熱浸糖。
4.浸糖:將白糖加水製成糖漿(糖與水的比例為10∶2),當熬至105℃左右時,舀入容器,將濾干油的製品浸入其中1~2分鍾,然後濾干,攤開,冷卻,即可包裝。
二、天津蜜麻花
蜜麻花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而得名。前人有詩曰:"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蜜麻花宜在秋、冬、春季食。因為夏季炎熱,糖稀容易脫落,不易吃。
做法:
用和好的發酵面對上鹼,另用一塊面和上紅糖,做時將發酵面分兩塊,一塊擀開後,將紅糖和的面鋪上,再擀 另一塊發酵面,鋪在紅糖面上面,這樣成了二層酵面,一層糖面。
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長條,將長條一邊摁薄,成坡形,把薄邊和厚邊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塊。從小塊中間開一刀口,然後打開,將薄的一面往裡翻過去,厚的一邊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
花生油燒五成熱,分批將坯子入油鍋炸過,呈金黃色時撈出瀝盡油,趁熱放入溫熱的飴糖中泡一分鍾過蜜,浸透後,撈在盤里晾涼即可食。
三、東北蜜麻花
原料:普通麵粉1杯半,牛奶半杯,酵母1大匙,雞蛋一個,鹽少許,糖3大匙,蜂蜜少許。
做法:將牛奶微波加熱至30度,將酵母放入牛奶中溶解,靜置十分鍾。將雞蛋打散,與牛奶拌勻。然後倒入麵粉拌勻,放入所有其他材料,攪拌至光滑面團。將面團發酵至兩倍大小。搓製成麻花生胚,油燒熱至160~180度,下麻花生胚,炸至兩面金黃即可。
提醒:擰麻花看起來簡單,還要做幾個才能掌握技巧。如果喜歡吃脆麻花的,不用發面,揉得再細些,揉條的時候,可以醒一會兒再揉,容易揉得細一些。
四、酥麻花
配方:低筋麵粉2000g (普粉也可)白糖500g豬油300g發酵面團500g雞蛋300g
水約500g(面點製作中,水最難說,南北、季節、麵粉的吸水量有很大差異,所以請諒解!)
做法:
1.和面:將低筋麵粉放在案上中間扒窩成池,將雞蛋、白糖、水放在容器中攪至糖熔化,再加入豬油,用筷子快速攪打至乳化,然後倒入面池中,與麵粉、發酵面團揉拌成光滑稍硬的面團,保濕稍餳至半小時左右。(時間夏天略短,冬天略長。)
2.成形:將餳好的面團擀成0.2厘米厚的面片,切成1厘米寬,6厘米長的面條,(將面坯刷油防干皮)逐根搓成比筷子略粗的條,兩端合攏扭起勁,條頭從另一端的環內穿出,稍露梢頭即為生坯。
3.油炸:電炸鍋,油溫定160℃,家庭製作用普通鍋,油溫控制在八成熱,下麻花坯炸制,注意保持小火微滾,慢慢炸成金黃色,外表堅硬時方可出鍋。
五、軟麻花
配料:麵粉500克、牛奶1杯、雞蛋2個、油2大勺、蜂蜜6大勺、鹽1小勺、酵母2小勺。
做法:
1. 將牛奶加熱至手的溫度,將酵母撒入拌均勻、將雞蛋和油攪拌均勻。
2. 倒入牛奶和酵母液中攪拌均勻
3. 把麵粉,鹽和蜂蜜拌均勻後,加入上述的混合液中,揉成面團,面不粘手,軟軟的,和面後,多揉並摔打一會兒,抹上油,發酵到原來面團的兩倍大
4. 用手把面團揉勻,切成大小相等的劑子,醒發10分鍾
5. 取一個劑子均勻揉長,兩手各執一頭,向相反方向擰,上好勁之後拿住兩頭,把兩頭對折回來,自然擰起;兩手再各執一頭,向相反方向擰,再把兩頭對折回來,再擰一次,麻花就搓成了
6. 用保鮮膜覆蓋20分鍾後,把油燒至8分熟,中火炸至金黃色就OK了7.出鍋開吃咯
提醒:1、面一定要和的軟,和面後,多揉並摔打一會兒。
2、炸的時候,要用筷子來回擺動麻花,讓麻花稍微鬆散,以便炸透。
六、脆麻花
配料:麵粉500克,雞蛋2個,牛奶100克。
做法:將500克麵粉分成勻等兩份,一份用雞蛋和好,一份用牛奶和好,將兩份面團揉勻後,醒30分鍾(不用水和面,這樣炸出的麻花很脆)就可下鍋油炸了。鹹淡在和面時自由掌握。
七、鮮奶麻花
麵粉一斤,加鮮奶500克,雞蛋3個,白糖適量,和成面團。把面團分成若干份,每份在面板上搓成長條,之後左手往前搓,右手往後搓,做成麻花。放入燒開的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即可食用。
八、酥脆小麻花配方:麵粉90斤、澱粉10斤、鹽0.5-1斤、白糖(或葡萄糖)15-35斤、色拉油1.5斤、面欣酥0.5-0.8斤、鮮奶精100克、30度溫水30斤。
做法:將麵粉、澱粉干拌均勻,加入色拉油拌勻。將鹽、糖、面欣酥、鮮奶精加入和面水溶解,然後攪拌加入混合好的麵粉中,和成面團,靜止發酵30-50分鍾,揪成小劑子,搓條,擰成麻花,放入180度油鍋油炸。
九、炸麻花
原料配方(成品約168隻,重約6公斤) 麵粉5公斤 砂糖粉0.5公斤 植物油0.075公斤 奶粉0.175公斤 鹼粉0.105公斤(冬季0.1公斤) 明礬0.1公斤 炸制耗用植物油1.25公斤
如制拌糖麻花另備撒用糖粉0.65公斤,如制鹹味的可減少砂糖粉,加用適量冰蛋和鹽。
製作方法 1.疏鬆劑的調配:明礬加冷水0.1公斤,鹼粉加冷水0.35公斤,分別化成溶液,然後再將鹼水徐徐倒入礬水內,用鏟進行攪和,直攪到沒有泡沫為止。即可使用。操作時不可將礬粉與鹼粉混合在一些加水,防止濺出,影響安全。這種疏鬆劑是使酸鹼中和產生碳酸氣而膨脹,使之耗油少而產品鬆脆。
此外,用小蘇打、鹼水或酵母面團亦可和成疏鬆劑
2.面團製作:麵粉與糖、油、疏鬆劑混合均勻後,另加水約1.5公斤,調製成面團。成型前要將面團靜置40分鍾,如不靜置,調制面團時應加老酵面0.5公斤。
3.成型:將面團開塊,切成需要重量的小條,逐只搓成約40~50厘米長的細長條,要求粗細均勻。操作時要注意搓長,不要拉長,否則會使成品韌縮成「矮胖形」。搓好後雙起搓成兩股繩狀,再雙起搓成四股鉸鏈狀,即成生坯。生坯要求長短均勻。
4.氽制:油在鍋內燒熱,放入生坯,用長筷子輕加攪動,待浮起,顏色成金黃色時即可撈起。外表如需撒用糖粉,最好在銷售時臨時拌制。如拌制過早,糖粉容易被油分潤濕,影響顏色光澤
② 請問,麻花是怎麼擰上去的
准備一個干凈的盆,加入麵粉,雞蛋,糖,酵母,鹽
2
用筷子攪拌成雪花狀
3
加入適量溫水,揉成面團,蓋上保鮮膜發酵
4
發酵至兩倍大,用手指沾點麵粉,在中間戳個洞,不會回縮就是發好了
5
案板里刷點油,放面團在案板上揉,直到空氣排盡,然後拿刀切成相等的劑子,搓成長條
6
做成麻花,靜置10分鍾
7
鍋燒熱,放入適量的油,我這里放的有點少,可適量多加點
8
油燒成8成熱時放入麻花劑子炸,記住火不可太大,不然外麵糊了,裡面還沒有熟
9
要時不時用筷子翻面,記住筷子不可以有水,不然油會濺出來
10
炸成金黃色即可撈出控油
③ 怎麼用繩子擰成麻花
操作方法是:左手捏住兩條繩,然後拉長大約在5厘米的地方用右手的大母指和二母指捏住固定一下,右手的兩個手指同時向外捻勁(也可先捻一條,再捻另一條,但是一定捏牢固),然後左手跟著順勢朝著一個方向外捻,松緊可自調,確定長以後打結或用打火機燒粘即可 。
提示:不能向內也叫里懷捻。
④ 怎樣做麻花
天津大麻花
【用料】麵粉25公斤 植物油12.25公斤 白砂糖6.75公斤 薑片250克 鹼面175克 青絲、紅絲各110克 桂花275克 芝麻仁750克 糖精5克 水7.5升
【製作方法】1.在炸制麻花的前一天,用3.5公斤麵粉加入500克老肥,用4升溫水調攪均勻,發酵成為老肥, 以備次日使用。
2.用2升水將3.5公斤白糖,135克鹼面和5克糖精用文火化成 糖水備用。
3.用取3.5公斤麵粉,用550~650克熱油燙成酥面備用。
4.取750 克麻仁,用開水燙好,保持不濕、不幹的程度,准備搓麻條用。
5.用燙好的酥面,加入白糖3.25公斤,青紅絲各110克,桂花275克,薑片175克和鹼面25 克,再放入冷水1750毫升攪勻,用500克乾麵搓手,把面攪和到軟硬適用為 度。在搓條過程中用鋪面1000克。
6.將剩下的乾麵16公斤放入和面機內,然 後把前一天發好的老肥摻入,加入化好的糖水,再根據麵粉的水分大小,不同 季節,倒入適量冷水,和成大面備用。
7.將大面餳好,切成大條,再將大條送入壓條機,壓成細面條,然後揪成長約35厘米的短條,並將條理順。一部分 作為光條,另一部分揉上麻仁作成麻條。再將和好的酥面作成酥條。按光條、 麻條、酥條5∶3∶1匹配,搓成繩狀的麻花(捏好咀)。
8.將油倒入鍋內,用文 火燒至溫熱時,將麻花生坯放入溫油鍋內炸20分鍾左右,呈棗紅色,麻花體直 不彎,撈出後在條與條之間加適量的冰糖渣、瓜條等小料即可。
軟麻花
【原料】:麵粉1000克 干孝母 泡打粉各12克 白糖300克油100克 水450--500克
【製法】:
將乾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干孝母 泡打粉 拌合均勻 扒坑.
2.將水 糖 放入盆內順一個方向攪拌 待糖全部溶化後放入豆油.再攪拌均勻 倒入面坑內快速摻合再一起.合成水揉糖發面面團稍醒 反復揉三遍(醒10分鍾揉一遍)最後刷油 以免干皮。
3.待面發啟 搓長條下等量小劑刷油稍醒既可搓麻花 。
4.先取一個小劑搓勻然後一手按住一頭一手上勁 上滿勁後 兩頭一合形成單麻花勁 一手按住有環的一頭一手接著上勁 勁滿後一頭插入環中形成麻花.
5.大鍋上火放寬油 燒至七成熱時 將麻花放入油鍋炸至沸起後翻個炸 成中紅色出鍋既成.
脆麻花
是北京清真小吃的常見品種,脆麻花不僅北京有南方也有,形狀、質地基本相同。北京除脆麻花外,還有芝麻麻花、饊子麻花、蜜麻花等,所以《故都食品百詠》中有詩說:「麻花燒餅說都門,名色繁多恣飽吞,適口價廉隨處有,一年四季日晨昏。」脆麻花先將紅糖、蘇打、油加兩倍水溶化,再將麵粉倒入和均勻。也有用明礬、鹼面、紅糖、糖桂花和面的做法,成面團後,再揉進溫水,蓋上濕布餳10分鍾。製作時將餳好的面團揪成小劑,搓成約10厘米的長條,放入盤中刷一層油,碼三四層再餳一會兒後,拿起一根搓成長繩條,合成三股,做成麻花,它的規格長約12厘米,條要均勻,呈棕黃色,每根約重30多克。將油倒入鍋內,用旺火燒六成熱時,將麻花坯子分批下入油中炸制,要隨做隨炸,炸時用筷子將麻花坯子在油里抖動,使條與條之間稍微鬆散開,便於炸透,待炸至棕黃色時即成。脆麻花特點是焦、酥、脆,有甜味,存放幾天仍保持脆性。
炸麻花有兩種,一種是倒三股麻花,一種是繩子頭麻花。繩子頭麻花是用雙手按著左右兩端搓上勁,把兩端懸空提起合攏,條應當搓上勁,會自動擰成麻花狀,再把合攏的兩端輕輕地捏在一起,下油鍋炸,這種方法名為繩子頭。還有一種是芝麻麻花,做法與脆麻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芝麻麻花揪小面劑時,要滾上用開水拌好的麻仁。還有一種芙蓉麻花做法也基本相同,但炸好後,滾上一層用熟麵粉與白糖混合的糖粉它們都有焦脆的特點,食之口感都很好。
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佳品,很受百姓歡迎。也有叫它饊子、環餅的,是麻花類的花式品種。據說環餅遠在戰國時期就有了,秦、漢以後,為「寒食節」的必吃食品。
製作方法: 先將礬 、鹼、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用溫水溶化,再將麵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搓長條盤起來餳一會兒,然後揪成小劑。
將麻仁用開水攪拌,將小劑粘上拌好的麻仁,搓成10厘米長的小條碼在盤中,碼3至4層再餳著。餳好後,拿起兩小條用手搓成均勻的長繩條2根,對頭折兩個來回順成8根,兩頭捏在一起,成兩頭尖、當中大的棗核形狀,下油烹炸。炸時鍋內花生油五成熱,拿著 子麻花的捏頭處,將坯子下入油鍋來回擺動使其定形,待坯子稍硬挺後,整個入油中炸,炸成棕黃色即成。
此食品甜酥脆,味道獨特,既可下酒亦可單食。
先將小蘇打(baking soda),糖,油加水溶,摻入麵粉,揉和均勻,搓成長條, 盤捲起來,醒面, 下劑子.每個小劑子分別搓成8厘米的長條,碼在盤中,碼放一層,刷一層油,碼3-4層醒著.醒好後,拿起一根,搓成細長繩條,合成三股,擰成麻花狀,每個約12厘米. 入油鍋炸,油六成熱,用筷子輕輕撥動,浮出油麵,撈出涼涼即可。
蛋酥麻花
原料
麵粉5000克,雞蛋1500克,油1500克,老酵面500克,糖500克,明礬50克,鹼50克。
做法
1.把糖、鹼、明礬用溫水2000克化好。將麵粉倒入盆內,加加雞蛋液和500克老酵面與化開的溶液一起和好揉勻,放在面案蓋上濕布餳 10分鍾,用刀割下一塊,搓成長條,壓成扁形,剁成小長方條,再搓成長條,將兩頭合攏擰上勁,折疊一下再擰上勁,如此重復二次形成八股,即成麻花。
2.鍋內將油燒到八成熟,將生麻花下入,炸到金黃色至熟即可。
⑤ 麻花怎麼做
1、
牛奶1杯,雞蛋2個,油2大勺,麵粉550克(大約2碗),糖6大勺,鹽1小勺,酵母2小勺
2、
將牛奶加熱至手的溫度,將酵母撒入拌均勻
3、將雞蛋和油攪拌均勻,倒入牛奶和酵母液中攪拌均勻
4、把麵粉,鹽和糖拌均勻後,加入3,揉成面團,面不粘手,軟軟的,和面後,多揉並摔打一會,抹上油,發酵到原來面團的兩倍大
5、用手把面團拍成長方形,切成長條狀,醒發10分鍾
6、取一長條面均勻揉長,兩手各執一頭,向相反方向擰,上好勁之後拿住兩頭往在面板上堆,再取一根,重復剛才動作再擰一次,然後用手拿起兩根上了勁的長條狀的面的兩頭,自然擰起,再把兩頭對折回來,再擰一次,麻花就搓成了
7、用保鮮膜覆蓋20分鍾後,把油燒至8分熟,中火炸至金黃色就OK了
備註:如果覺得炸麻花很麻煩,可以用這種配料的製作方法來烙餅或是炸餅,效果也非常的好
酥麻花的製作方法:
麵粉250克(大約1碗),糖3大勺,雞蛋3個,麵粉中倒入雞蛋液,和勻,這時面團較硬,手上抹油,拍面,一點點揉進面團,最後的面團和餃子面差不多軟硬,油的用量不能少,也不必太多,整體感覺
有油潤感就可以了,揉成面團後,用保鮮膜覆蓋醒發1小時,搓成麻花,油溫二成熱時下麻花,小火炸至金黃色就OK了
備註:麻花炸好晾涼後裝入保鮮袋中,可以防潮,長時間保持住麻花那酥脆的口感
⑥ 麻花怎麼擰的方法
一般麻花多用4針、6針、8針對半擰,要看線的粗細,粗線針少,細線針多。擰的方法就是:先把前幾針取下(2針、或者3針、4針,根據你的麻花針數而定),先織後幾針,然後織前幾針就擰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