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皮衣改色的步驟
1、第一步要對皮衣的表面進行專業的清洗,即用專用皮革清洗劑擦或刷(根據皮衣表面的干凈程度來定)皮衣表面,清洗干凈後,放在通風處,等皮衣完全晾乾後,才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2、皮衣清洗干凈後,對皮衣進行上色處理,(主要為皮衣的本色調色過程,用好威水性皮衣翻新改色漆參照衣物沒有裉色和變色的位置進行比對調色。
顏色調好後加其它原料調製成原漿就可以給皮衣表層進行上色了。皮衣的上色主要分為手工和噴槍噴塗兩種。
用手刷將調制好的色漿塗到皮衣表層(類似皮衣保養),前面刷好後等皮衣完全晾乾後再對皮衣背面進行上色,切記整件皮衣塗勻塗到,不留死角。
(1)皮衣怎麼調節噴槍擴展閱讀:
注意保養
由於牛皮、羊皮,豬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所以都容易受潮、起霉、生蟲。因此,在穿著皮裝時,要避免接觸油污、酸性和鹼性等物質。
無論是皮衣表面還是里襯,都容易積聚大量的污垢、黴菌和各種病菌。
應定期送到專業皮革保養店中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在那裡運用專業設備和工藝清洗,加入去霉、殺菌的專用葯劑,可以將各種病菌、黴菌徹底清除,從根本上避免發霉現象的產生。
如果皮衣不慎沾上油污,絕對不要使用刺激性強的污斑去除劑、水溶劑、松節油或清潔劑等。
專業的皮革保養品必須是乳劑配方,因為水劑會讓真皮變形、老化,是皮革保養的大忌。也不要用水或汽油擦拭,最好盡快用干凈的棉布吸干油污,然後用專用皮革保養品清潔。
切忌使用鞋油,皮衣厚度只有牛皮鞋面的1/3,鞋油內的汽油會滲透到皮革內,從而出現色澤暗淡、散色、發粘乃至變硬、龜裂。皮革服裝最好經常穿,並常用細絨布揩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皮衣
⑵ 皮革如何染色
所需工具:砂紙,固色劑,染色劑,海綿
此法適用於各種皮革製品的染色,這里以皮革包做為例子。
1、先把皮革的表面用砂紙打磨以下,這一步的目的是打磨粗糙了,上色容易。
注意事項:染色劑有很多種,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
⑶ 皮衣上色油的顏色是怎麼調出來的
皮衣保養的基本程序: 通常,光麵皮衣的保養都要先進行清洗、上色、整理三大過程。一、 清洗 皮衣上的污漬在上色以前必須先清洗干凈,上色後才易把臟舊的底色蓋住。衣服上的污漬一般有汗液分泌物、各種油污和塵埃以及各種色素污染三類。他們有的溶於水、有的溶於有機溶劑、還有的二者都不溶。一般的化學去污原理有四種 (1)乳化作用(2)還原作用(3)氧化作用(4)溶解作用。因此,洗滌方式和洗滌劑的選用應根據污漬的類型來選擇。通常,皮衣清洗可分為手式清洗和機器乾洗兩種方式。1. 手工清洗 是指用干凈棉布或棉球蘸取清洗劑直接對皮革表面的污漬進行擦洗的一種方式。一般在不具備機洗條件的情況下,對一些旦子不太臟的皮衣採取的一種洗滌方法。常用的清洗材料有(1)氨水、酒精和水的混合液(2)一些弱鹼性的清洗劑(3)一些專用的皮革清洗劑。對於一些里子不太臟的皮衣可採用(1)、(2)兩類清洗材料,既便宜又易得。而對於一些較臟的衣服或淺色皮衣,最好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皮革專用清洗劑效果較好,但成本較高一些。2. 機器乾洗 是指衣物在乾洗機內用有機溶劑洗滌的一種方式。其優點是既能清洗皮面臟物,又能清洗里子臟物,且效率比手工清洗高。乾洗劑對油性污漬去除力較強。常用乾洗劑有四氯乙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其中四氯乙烯占乾洗劑的主導地位,對於乾洗劑的各要素(安全性、去污力、可回收能力)來講,四氯乙烯較為理想,是洗衣業普遍採用的一種乾洗劑。但四氯乙烯有一定毒性,它對洗衣機的密封系統要求較高。其機外空氣中四氯乙烯含量必須控制在100PPM以內才能符合安全標准。有時光憑乾洗劑很難除去某些特殊污漬,往往需要添加一些乾洗助劑來配全使用,如洗滌添加劑、去污劑等。乾洗劑的選擇應根據需要來定。乾洗時,為了避免皮革中的油脂被乾洗劑"抽提"流失,使用權皮革發硬,一般都採用低溫、短時間快速乾洗。這樣既避免了革內油脂流失,又防止了因機械作用過強使皮衣變形的隱患但機器乾洗設備投資較大,成本較高。 無論是手工清洗還是機器乾洗,都有應該充分洗干凈後再進行上色。尤其對領口袖口、袖底等特別臟的部位,應著重處理,能洗掉多少洗多少,然後再通過上色來遮蓋,尤其是淺色皮衣。二、 上色 皮衣清洗干凈後,光麵皮衣一般都要上色,專業上稱為"塗飾"。就是用顏料、樹脂等皮革專用化料配成塗飾漿液,以刷、揩 、噴等方式塗於皮革表面的一種方式。塗飾是皮衣保養質量好壞的關鍵。要作好皮衣保養,必須了解所用各化料的特性,並制定出合理的用量配方,方可使保養後的皮衣質量提高。如果保養後的皮衣手感、光澤等比以前更好,說明塗飾配方是合理的;反之,保養後皮衣手感發硬、發粘,說明塗飾配方不當。通常,上色前必須先進行調色、試色,然後進行塗飾、固色。1. 調色 給皮衣上色以前,首先應調色。所謂調色,就是用一些基本色膏,先調出與皮衣色調基本一致的主色調,然後再調副色調(色頭),直至與皮衣顏色十分相近,再配上少量樹脂,調勻後在皮衣的邊角等不顯眼處塗上調好的色膏,干後觀察所塗顏色與皮衣本色是否接近,顏色十分接近後方可進行塗飾。也可用配好樹脂的基本色漿直接進行調色和試色,這樣既方便,調色又准確。2. 塗飾 塗飾前先把調好的色膏與樹脂等按一定的比例(通常顏料與樹脂的比例為1:2-2.5)配好調勻後再進行上色。通常採取塗飾方式有刷塗、揩塗和噴塗三種。(1) 刷塗:是指用板刷蘸取塗飾漿液直接刷於皮革表面的一種塗飾方式。刷塗利於漿液在毛孔、邊角和接縫處充分滲透和吸收。(2) 揩塗:是指用海棉蘸取塗飾漿液直接揩擦於皮革表面的一捉塗飾方式。揩塗成膜較薄,也利於漿液的滲透,但邊角縫不易吃進漿液,易出現"露底"。(3) 噴塗:是指用噴槍把塗飾漿液直接噴於皮革表面的一種塗飾方式。此方法較刷塗、揩塗效率都高,還可避免刷塗和揩塗的痕印,顏色也較均勻。但噴塗時,對於皮衣的里料邊角部位不太好噴,易污染襯里。通常採取噴刷結合的方式較好。對上好色的皮衣,還應進行固色處理,以防掉色。常用固色材料有甲醛、光油、交聯劑。如用交聯劑固色,一般把交聯劑直接加入塗飾漿液中。 上色完畢後的皮衣,如前後身主要部位有皺或不平整,最好用熨斗進行熨平處理,使其更加平整美觀。熨燙時,最好在皮革表面墊一塊綢布,熨燙溫度控制在80-100℃范圍較好,每處熨燙時間不宜過長,以防塗層中的某些顏料受熱後發生"遷移"而導致色花,淺色皮衣尤其應該注意。
⑷ 皮衣米色怎麼調出來
針對你的問題好威化料給予如下解答-皮衣改色方法
1.清潔
EEES清潔劑(用海綿或棉布清洗)除油除蠟、全面深層強力清潔
2.補傷、打磨
進口6520皮革修補膏(在磨損皮面用刮刀均勻刮塗修補膏,吹風機吹乾後用800目磨砂輕微打)修補開裂掉漆的皮面,恢復皮面光滑平整
3.調色、改色
米色主要是白色加一點點黃色一點一點的加上去一定要慢,這樣就可以調出你想要的米色了
改色劑(用氣壓噴槍按照Z字或十字噴塗上色,需噴兩次)遮蓋力好、附著力好、耐磨、不開裂、色澤鮮艷靚麗。
4.保養
皮革保養膏、保養液(用噴槍噴或用海綿手塗,在塗好後再用毛巾擦拭沙發一遍)增加滑爽感、養護皮面,有效防止皮革老化、龜裂、失色,防水、防霉
當然如果你是個人的話,建意你還是找一家護理店護理就可以了,我說的都需要一定的技術經驗的,希望好威化料生產商的回答幫到你謝謝
⑸ 皮衣上色步驟 我的皮衣掉色了,想上色 怎麼上色,步驟有哪些 我有噴槍 ,買的顏料 ,如何處理望大
這種顏色,你自己配不了,就算專業人士也會一點色差,因此,要找專業護理皮革的師傅。
注意,要找技術好的,否則,會變很硬,技術好的,硬得少一些。
⑹ 皮衣上色噴槍一般用多大口徑的
皮衣上色噴槍一般初學者建議購買好一點的K3噴槍,一般都是0.5口徑圓口,操作簡單。扇形調節口的噴槍更適合成手使用,一般購買0.5口徑。
皮衣用噴槍噴塗時一定要戴防毒口罩防護,因為噴的油漆霧化後,顆粒直徑非常小,一旦被人吸入到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皮膚等等。
皮衣上色比較復雜,從生產皮革的過程來講上色是最後一道工序。一張皮革從生皮開始,進行回軟、去肉、片皮、鞣質(皮變革的過程)貼板,打光,噴色、烘乾、熨皮、上光、打尺、包裝。
⑺ 皮衣上色酒紅怎麼調
皮衣上色從生產皮革的過程來講上色是最後一道工序。一張皮革從生皮開始,進行回軟、去肉、片皮、鞣質(皮變革的過程)貼板,打光,噴色、烘乾、熨皮、上光、打尺、包裝。
那麼皮革上色,一般是採用噴槍,放在一個具有排風的網罩之上,調好皮革顏料進行噴塗,修補也可以毛筆,噴完一變就可以烘幹了,烘乾後在噴塗一般甲醛,固定皮革上的顏料。行話也叫做噴固定。
⑻ 皮衣翻新的具體操作方法
上色和上光的操作大同小異。一般先配好改色漆,用氣壓噴槍噴在清潔過的皮衣上,十字噴法,噴均勻,。注意掉色、傷殘和吸漿快的部位要多噴一點,好的部位可以噴薄一點。晾乾後要仔細檢查一遍,切忌噴得太厚。
上光和上色不是截然分開的,好爾威改色漆裡面已經含有光亮劑,上色後亮度能達到要求,如果上色後亮度達不到要求,或特殊處理時才再上一次光。
皮衣上色後要求能耐濕擦,檢驗方法是用白色的棉花或紗布浸濕水,用力擠干水分,用棉花在皮衣上來回擦幾次,棉花應不沾色,若沾色就不耐濕或稱脫色。
如果有脫色的現象一般可實行固色操作,以提高改色漆耐濕擦能力。
固色有下列幾種方法:
上色後用透明固色劑薄薄噴一層,即可防止脫色。
上色固色以後還以在皮衣上塗上一層皮革精華素,滲透皮革裡面,增加皮革的柔軟程度。
注意:改色漆要干透才能進行下一步,
皮衣要徹底晾乾,否則可能脫色或發粘
⑼ 皮衣怎樣上色
您好!若是衣服需要染色上色,建議到專業的洗衣店或乾洗店咨詢或處理,避免損壞衣物。
若是日常生活中,衣服沾到一般的污漬,如食用油、果汁等,可採用以下方法清洗:
1、衣服乾的時候,用手洗專用洗衣液原液塗抹在污漬處,完全覆蓋污漬,靜置5分鍾後(可輕輕搓洗),加入洗衣液常規洗滌;
2、如經過上述方法污漬仍無法去除,則
(1)純白色的棉、麻、滌綸材質的衣物:每半盆水(約2升)加入白色衣物色漬凈(600g規格)1瓶蓋(40克),攪勻,放入衣物浸泡30min,漂洗干凈。
*視需要可適當延長浸泡時間,若2小時後色漬未去除,將衣物取出,往盆中添加白色衣物色漬凈(每半盆水加1瓶蓋),攪勻,放入衣物繼續浸泡,累計浸泡時長不超過6小時。
(2)彩色或其他材質的白色衣物:將衣物放入盆中,污漬部位貼盆底,用彩色衣物色漬凈(600g規格)瓶蓋量取1/4瓶蓋(10克)彩色衣物色漬凈和1/4瓶蓋(10克)衣領凈,倒在污漬處,用衣物其他無污漬部位蓋住污漬,防止風干,靜置2小時,漂洗干凈。若2小時後仍有污漬未去除,可延長靜置時間至過夜。
注意事項:
1、白色衣物色漬凈適用於白色棉、麻、滌綸、滌棉、棉麻面料,請勿用於有顏色的衣服(包括白底條紋、白底花格、白底印花),勿用於絲毛氨綸尼龍及其他不可氯漂衣物,勿直接使用原液。
2、彩色衣物色漬凈不適用於易褪色衣物、乾洗衣物,使用時避免接觸衣物上的金屬紐扣、拉鏈、金屬飾物等,避免陽光直射。
⑽ 誰知道皮革塗飾清洗技術謝謝文化人需要幫助
(一)皮革製品的洗滌
常用清洗皮衣的方法有手工清洗、機器水洗、機器乾洗。3種方法各有優劣,清洗時應根據不同皮衣的狀況特徵,揚長避短的選擇洗滌方法。普通光麵皮衣的清洗在初級部分已做過介紹,下面詳細介紹其它幾類皮衣的清洗方法和步驟。
1.極柔的高檔光皮
適用的洗滌方法有兩種,手工清洗和機器乾洗,其中手工清洗的方法步驟與初級教材中清洗普通光麵皮衣相同,以下分別介紹四氯乙烯乾洗和石油乾洗此類成衣的方法和步驟。
(1)四氯乙烯乾洗程序
1)將皮衣按顏色分類,深淺分開洗滌
2)將歸類的皮衣表面或里襯重污處用預處理劑刷塗做預處理
3)將皮革加脂劑按計量從鈕扣收集器中加入乾洗機。啟動乾洗機小循環,使加脂劑與四
氯乙烯溶。
(2)石油乾洗
由於石油溶劑的特性,其清洗皮衣有較好的安全性能,洗滌方式也較簡單。需注意的是加強預洗。洗滌程序如下:①按皮衣深淺顏色分類洗滌。②預處理,用石油與石油梘油的混合液將污垢處輕刷。③放入石油乾洗機轉籠按普通織物的程序洗滌即可。不同的是洗滌時間應控制在10分鍾左右,烘乾溫度控制在50℃左右。
2.苯胺、半苯胺光麵皮
適用的清洗方法有手工清洗、機器乾洗。
(1)手工清洗:對局部臟污或整件衣服臟污程度較輕的可採用手工清洗,清洗方法和步驟與普通光麵皮相同。但需注意以下幾點:①清洗用水最好是蒸餾水。②使用工具如毛巾—定要保證其潔凈度。③乾燥方式最好用自然晾乾。④清洗劑忌用溶劑性材料。
(2)四氯乙烯乾洗與極軟光麵皮乾洗方法相同,但需注意以下幾點:①加脂劑用量需加大約0.3kg。②洗滌時溫度最好控制在10℃以下。③烘乾溫度可控制在48℃以下。④洗滌時間可適當縮短2分鍾。
(3)石油乾洗:其洗滌方法與極軟光麵皮洗滌方法相同,但需注意一定要漂洗干凈。
3.發泡起皺皮
適用的清洗方法有手工清洗、機器水洗。
(1)手工清洗:清洗方法與苯胺革相同,但清洗後潔凈度不夠理想。
(2)機械水洗:清潔效果理想,但具體操作時技術要求較嚴格。具體過程:
①將皮衣放入轉籠,打開進水閥,控制低水位,將皮衣專用水洗劑在轉籠運行時加入,加入量可根據皮衣的臟污程度按液水比1:20-50來確定,在25℃以下洗滌8-10分鍾即可。
②漂洗:打開進水閥控制中液位,同時從進料口將皮衣水洗加脂劑加入,加脂劑用量為每公斤衣物0.1kg,同時檢測漂洗液PH值應在4.5左右,如超過此數值,就應適當增加加脂劑用量,漂洗時間為3-5分鍾。
③採用機器烘乾時,烘乾溫度應低於30℃,也可採用脫水後攤鋪涼乾的方法。
(3)注意事項
1)在主洗過程中也需檢測洗液的PH值,控制其不得超過7;
2)在進入烘乾時,盡量使皮衣脫水徹底;
3)水洗乾燥後的皮衣必須進行摔揉;
4)經過摔柔並徹底乾燥後的皮衣需進行熨燙整型後方可塗飾保養。
(4)四氯乙烯乾洗:乾洗方法與苯胺皮相同,但對於磨損嚴重的皮衣不宜使用。
(5)石油乾洗:洗滌方法與前兩類皮衣的洗滌方法相同,但需注意應將洗滌時間縮短至8
分鍾左右即可。
4.特殊效應皮
手工洗滌或石油乾洗效果較理想,切忌用四氯乙烯乾洗,其手工清洗和石油乾洗的方法與苯胺革相同。
5.絨面磨砂
適合機器水洗或乾洗,手工清洗效果不夠理想。
(1)機器水洗:與清洗發泡起皺革服裝方法相同,但需注意以下幾點:①深淺色分開洗滌。
②洗滌時間可適當延長到10-5min。③洗滌溫度控制在30℃以下。④烘乾溫度可控制在40℃以下。⑤乾燥摔柔後還需要進行起絨處理。
(2)四氯乙烯乾洗如表5—6所示。
(3)石油乾洗:洗滌方法與其它類皮衣洗滌方法相同,只需將洗滌時間延長至15分鍾左
右即可。
6.剪絨革皮
用顏料塗飾的剪絨革皮可用任何方法清洗,其它剪絨革皮則只能用手工、機器水洗或石油乾洗的方法處理。
(1)顏料塗飾的光面剪絨革皮,其手工清洗與普通光麵皮衣相同。內絨的清洗則需要選用剪絨革皮專用清洗劑與水稀釋後,用干凈毛巾沾液擦洗,邊擦洗邊用吹風機強干。干透後進行梳絨整理。
(2)其它剪絨革皮的手工清洗方法和要點與苯胺革相同,內絨清洗同上。
(3)石油乾洗方法與石油清洗苯胺革服裝的方法相同。
7.裘皮
適合機器乾洗,乾洗的方法與絨面革相同,但在加乾洗劑的時候為保證其毛質的光澤,還需在加脂的同時加入毛質光亮劑和防水抗靜電劑,以保證其蓬鬆柔滑的手感,和油亮的真毛光澤度。
(三)皮革製品的粘補
1.皮革服裝的修補
(1)撕裂處的粘補
皮革服裝出現較大的撕裂口時,要先將破口處平鋪在台板上,取—塊略大於破口的無紡襯,從破口處放入,墊在破口處下面,將皮革黏合劑塗入破口中(所使用的黏合劑,除專用的皮革黏合劑外,還可以選用樹脂類黏合劑,但切不可使用501、502之類的萬能膠,萬能膠會使皮革變形,出現硬結,影響外觀),再把裂口對齊整平,然後在上面墊一層棉布,用熨斗整燙定型,用塗飾劑塗蓋痕跡。
(2)破洞的粘補
皮革服裝出現破洞時,用一般的粘補方法無法修整,只能用挖補的方法進行修補。具體方法如下:首先,用刀具將服裝的破洞處切割成一個方形或圓形的缺口,切割服裝上的皮革時,刀口要向外傾斜。然後,尋找一片與服裝皮革相似的皮塊(可在皮革服裝的邊沿或底領處切割,要求皮革的花紋相對應),用刀切割成剛好能覆蓋住缺口大小的皮塊(皮塊的邊緣要向內傾斜),將墊在服裝缺口下的無紡布和補丁皮塊均勻地塗上黏合劑,使修整部位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墊布,用熨斗壓燙促使其黏合。最後,用同色塗飾劑塗飾。總之,在修整裘皮與皮革服裝時,一方面要求修整處牢固,另一方面要求修整後不留疤痕,結實美觀。
2.裘皮服裝的粘補
(1)撕裂處的修補
毛皮開裂為長口或三角口時,可以用細線縫合。線的松緊要適度,間距要均勻,裘皮毛被要平順。
(2)較大缺口或局部掉毛的修整
對於較大的缺口,可以尋找同種裘皮的小塊料,理平順齊毛被,對准毛之間的接縫,用線仔細縫合。裘皮服裝局部脫毛時,可選用同類裘皮的小塊料,用黏合劑將其覆蓋於脫毛位置。
(四)普通光麵皮革製品的塗飾與保養
皮革服裝在穿著使用過程中,由於外力、日曬、氣候等影響,會出現掉色、變色、失去光澤等變化。僅清洗干凈無法達到「一洗如新」的效果,必須還要上色進行修復遮蓋,改善其光澤的鮮亮程度。對於洗凈手感保持良好的皮衣進行塗飾保養,根據塗飾方法的不同,塗飾程序分以下兩不中,
1.一次塗飾
指對皮衣的塗飾保養一次性完成的塗飾程序。
(1)適用范圍:適用於對手感柔軟度要求不高,但需要較亮光澤的中低檔普通光皮服裝。
(2)工序過程
首先用著色材料(色膏),按需上色衣服未經磨損部位的顏色,配出該皮衣的顏色。然後將成膜材料(此材料為已有柔軟劑和固定劑成份的成膜劑)按該產品使用說明的比例加入色膏中,攪拌成均勻的塗飾劑待用。 最後再用噴塗或揩刷的方法將此料均勻的塗飾於皮衣表面,待干透即可。
1)噴塗法:利用空氣壓縮機和噴槍,靠壓縮空氣從噴口噴出產生的氣流擴散力,將裝在噴槍中的塗飾劑霧化,使霧化後的小液滴噴於皮面上,當塗飾劑液珠在皮表面均勻分布且密度較大時,便形成一層均勻的液膜,乾燥後便成為一層塗膜。
噴塗要點:
①皮衣需懸掛最好是穿在立體人形機上進行。
②噴塗時壓縮機壓力不能小於0.2Mpa。
③噴槍與皮衣表面的距離一般為15~30cm。
④噴塗時最好採用十字交叉的方法,以防漏噴。
2)手工揩刷法:利用毛刷或海綿,粘取塗飾劑,將皮衣平鋪在工作檯面上,分片均勻抹在皮衣表面,抹成一層均勻的薄膜。
揩塗要點:
①平鋪皮衣的工作檯面要求平整。
②揩刷時要求揩抹速度快,整個皮衣不露底,不留刷痕。
3)注意事項:
①配色要求與原色色差盡量小。
②塗層不宜太厚。
③塗飾材料的配比可根據皮衣的狀況做適當調整。
2.二次塗飾
指由中塗和頂塗組成的兩次塗飾過程。中塗指給皮衣著色的過程。頂塗指給皮衣著色做固定光亮及增加手感的過程。
(1)適用范圍適合所有普通的光麵皮衣,特別適用於對手感要求較高,且光澤要求自然的中高檔普通光麵皮衣。
(2)工序過程①將色膏按需上色皮衣原色進行配色。②將成膜樹脂(不含固定交朕材料的樹脂)按產品使用說明的比例與配色後的色膏攪拌成均勻的上色塗飾劑。③進行中塗:將塗飾劑用噴塗式揩刷的方法,均勻塗飾在皮衣表面。④待中塗塗飾層干透後做頂塗:將固定光亮劑噴塗於皮衣表面,乾燥後再將手感劑噴塗一遍干透後即可。
(3)注意事項①塗層不宜太厚,特別是頂層要求輕薄。②塗飾層的配比應在產品的使用說明指導下進行。③每一遍塗飾應在上一道工序完成乾燥後方可進行。
二、相關知識.
(一)皮革與皮毛的知識
1.皮革的概念和基本性能
(1)生皮的概念和基本性能生皮的概念:生皮是指直接從動物體上剝下,未經過化學處理和機械加工的動物皮。生皮的基本性能;生皮一般不能保持新鮮柔軟的狀態,濕的時候很容易糜爛,晾乾後變得干硬,不耐曲折,容易斷裂,容易蟲蛀,怕水。生皮可以在化學物質作用下改變原來的性質,在水溫達65℃以上的熱水中容易出現收縮現象。
(2)皮革的來源
簡單地說,皮革是動物皮經過十分復雜的物理(機械)加工和化學處理過程而製成的。動物皮的不同,以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可製成各樣的皮革。按傳統說法,製革過程一般分成三個階段,即准備階段、、鞣製階段和整飾階段。在准備階段,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動物皮上原有的物質,如毛、脂肪、皮內的各種腺體和可溶性蛋白質等,並對動物皮的膠原纖維(即構成皮革的主體)進行處理,以利於後面的加工並提高皮革的品質。
本階段的主要工序有浸水、去肉、脫毛、浸毛、浸灰、脫脂、軟化、浸酸。在鞣製階段,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化學方法使動物皮的膠原纖維在結構上發生變化,使其從「皮」變成「革」同時,也決定了皮革的品質及性能。本階段的主要工序有預鞣、主鞣製及復鞣。在整飾階段,其主要目的是賦予皮革一些特殊的感觀性能,如厚薄度、柔軟性、顏色、表面狀態以及防水性等。本階段主要工序有剖層、削勻、中和、染色、加脂、乾燥、做軟、平展、磨革、塗飾、壓花。
(3)皮革的概念:皮革是指將動物生皮上表皮、皮下組織去除以後,經過機械和化學處理的光面或絨麵皮板。
(4)皮革的基本特性:皮革具有耐生物、耐化學物質作用的性能,它耐熱且水煮不收縮,有良好的透氣性,耐用耐曲折,不容易斷裂,成型性能較好,表面豐滿,手感柔軟,具有一定的延伸性。皮革表面經塗飾後可以防水,經過染色處理,可以獲得各種顏色的外觀。
2.裘皮的概念和基本性能
裘皮是指將生皮的皮組織經過化學和機械處理後的動物毛皮。
裘皮是動物毛皮經檢疫、消毒和防疫、去掉蟲卵、消滅病菌,經浸水、去肉和洗滌脫脂(去掉肉渣)、油膜,板內脂肪和制裘無用物,經浸酸、軟化和鞣製,交聯皮纖維,使皮蛋白質變性而製成。耐水耐用的裘皮可長期存放而不腐爛變質。毛皮常用的鞣製方法有甲醛鞣,鋁鞣和鉻鞣。甲醛鞣是國內目前普遍採用的方法。經甲醛鞣的裘皮,皮板潔白柔軟,耐水,有較高的收縮溫度,但皮板易產生輕度收縮,彈性雖有所增加,但穩定性差,生產中很少採用純鋁鞣法,而多採用鋁鉻或鋁醛結合鞣製產品,但由於技術要求高,成本也高,目前,只用於貂皮、狐皮等中高檔毛皮的生產。鉻鞣裘皮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抗熱性,長時間保存也不易變質,但出皮率低、延伸率差,皮板呈綠色,目前已逐漸被其它鞣法所代替,特別是價值較高的毛皮更少採用。但由於鉻鞣裘皮有收縮率大等優點,對皮板較薄,毛被疏的皮張進行鉻鞣,能使成品皮板變厚,毛被相對緊密,從而提高產品質量。
裘皮的皮板結構緊密,具有優良的保暖性。它質地輕便柔軟、結實耐用,在外觀上保留了動物毛皮自然花紋特點。用裘製作的服裝透氣性、吸濕性較好,高雅華貴,實用性強。裘皮由毛被和毛板兩部分組成。
(1)毛被
裘皮的毛被由針毛、絨毛和粗毛組成。
1)針毛少而長。呈針狀,光澤好,彈性比較強。針毛的主要作用是保護毛中的絨毛,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絨毛浸濕和磨損。
2)絨毛在毛中的作用主要是保持溫度。絨毛的密度和厚度越大,毛皮的保暖性越好。
3)粗毛在針毛和絨毛之間,它的上半部分像針毛,下半部分像絨毛。
(2)毛板
毛板由表皮層、真皮層和皮下層組成。
1)表皮層一般牢度較低,在加工過程中被去除掉。
2)真皮層是鞣製皮革的部分,佔全皮厚度的90%—95%真皮可以分為二層,上層呈粒狀結構,叫乳頭層,當表皮除去以後,乳頭層露出,即皮革的表面,—般稱為「粒面」。真皮層是由一種蛋白質——膠原構成的纖維,這種膠原纖維占真皮纖維的95-98%。
3)皮下層的主要成份是脂肪,很松軟,在製革中要將其去除。
3.裘皮的分類和品名
裘皮的分類按照裘皮板厚度和毛被的長短及外觀質量分為兩類。
(1)短毛細皮 此類裘皮毛短,細密柔軟,是高檔產品。主要用於製作皮帽和中長大衣短毛細皮主要有如下幾種:
1)紫貂皮毛皮黃黑色或帶紫色,禦寒能力很強,多數貂的針毛內夾雜有銀白色的針毛,底絨豐富,是珍貴的毛皮。主要產地在我國的東北。
2)水獺皮 皮毛棕色,絨毛稠密、豐富,不易被水浸透,耐穿耐磨。
3)海龍皮 絨毛青棕色,具有較好的抗水性。
4)黃鼬皮 毛黃褐色,針毛峰尖細軟,基毛短小稠密,防水耐磨。
(2)長毛細皮 主要是指毛長,毛皮張幅大的高檔產品,主要用於製作皮帽,長短大衣等。長毛細皮的主要產品有:
1)狐皮北方產地的質地較好。紅狐皮毛色棕色,銀狐皮毛銀色。
2)水貂皮毛皮特點是脊背至尾呈黑褐色,柔軟光滑,絨毛稠密。
3)粗毛皮指毛長且張幅稍大的毛皮。主要品種有羊皮、狗皮、貂皮等。
4.裘皮質量的評價
裘皮質量優劣,主要由原料皮的大小、價值和加工方法以及生皮的天然性的性質所決定。雖然是同一種類的毛皮,由於生活環境、捕捉季節等方面的因素,毛皮的質量均有不同。以下幾個方面可以作為質量評價內容。
(1)』皮板的厚度和毛與皮結合的牢度。
(2)毛被的長度、彈性和柔軟性。
(3)毛被的光澤、顏色和色調。
(4)毛被的密度。
產皮季節與裘皮質量的關系見表5—7:
(二)皮革塗飾材料的性能、
皮革用的塗飾劑是用各種塗飾材料現場配製而成的。要求形成的塗膜不僅具有一般塗層的性能,而且要軟、耐撓曲,具有舒適的手感,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皮革的真皮感和衛生性能。因此,其配方組成和所採用的材料有很大的特殊性。塗飾劑主要由成膜劑、著色劑、分散介質、助劑和添加劑四類組分組成。其中成膜劑和分散介質是塗飾劑的基本組分,對於任何皮革塗層的塗飾劑都是不可少的。著色劑是賦予塗層色彩的組分,用於有色塗層的塗飾劑中,而對於無色塗層(如光亮層)的塗飾劑則需捨去。各種助劑或添加劑是賦予塗層不同特殊性能的組分,加入助劑或添加劑不同,賦予的特殊性能也不同。塗飾劑常用的分散介質有兩類:一類是水,另一類是有機溶劑。分散介質不同時所採用的成膜劑、著色劑、助劑或添加劑及其配比也不同,成膜的機理不同,形成的塗層的性能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據分散介質不同,一般將塗飾劑分為水乳型塗飾劑和有機溶劑型塗飾劑兩類。水乳型塗飾劑根據其乳粒所帶的電荷不同,又可分為陽離子型和陰離子型兩類。在普通光麵皮革製品的塗飾中,用量最多的就是水乳型陰離子塗飾劑。水乳型陰離子塗飾劑所採用的成膜劑、著色劑、助劑或添加劑都是能在水中乳化\分散或溶解的材料,幾乎全為陰離子和非離子性材料,配成的塗飾劑乳液的乳粒帶負電荷。下面就詳細介紹水乳型陰離子塗飾劑的組成材料及性能。
1.成膜劑
成膜劑是塗飾劑中最主要的組分。其作用是容納或粘結塗飾劑中的其他組分而形成薄膜,並將薄膜牢固地粘合在革面上。成膜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塗飾劑的性能。採用不同的成膜劑,塗飾劑所形成的塗層會有不同的光澤、手感、柔軟性、延伸性、耐熱性、耐寒性等性能。水乳型陰離子塗飾劑所採用的成膜劑以陰離子水乳型和水溶型成膜物質為主,此外也有一部、分非離子水乳型成膜物質。為了調節塗飾劑的電荷,有時也用少量水溶性極強的弱陽離子成膜物質。可以作為水乳型陰離子膜劑的物質很多,主要有陰離子丙烯酸樹脂乳液、陰離子丁二烯樹脂乳
液、陰離子聚氨酯乳液、陰離子硝化纖維乳液、酪素溶液等。其中與著色材料配合做上色塗層的成膜劑材料主要包括丙烯酸樹脂乳液,聚氨脂乳液和酪素溶液。而硝化纖維乳液主要用來做頂層光亮固定層塗飾,又稱其為固定光亮劑。以上材料都可單獨成為塗飾劑的成膜物質,也可
選用其中幾類作為一種塗飾層的成膜物質。在實際操作中所選用的性能優良的成膜劑,常常是由幾類成膜材料按其優勢配製而成的一種混合型的成膜劑。其性能應達到如下標准:
(1)含固量高、遮蓋力強。
(2)要求所成的薄膜應有一定的機械強度,應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和耐沖擊性能。
(3)能適應寒暑四季的變化,具體要求在高溫和天熱時不發粘,低溫和冷天時不發脆。
(4)形成的薄膜與被塗飾的革的延伸性要相適應。
(5)形成的薄膜與革面要有一定的粘合力。
(6)成膜輕薄,衛生性能(透氣性、透水汽性)要好。
(7)具有較高的抗干、濕擦性能(做為頂層塗飾成膜材料此點尤其重要)。
(8)耐老化性能良好。
(9)有良好的光澤。
2.著色劑
陰離子水乳型塗飾劑中所採用的著色劑一般可在水中分散,分散後分散顆粒帶負電荷的顏料膏或者染料。顏料膏有兩類,—類是以乳酪素為分散劑和膠體保護劑的含酪素的顏料膏,另一類是以合成分散劑(非成膜性物質)為膠體保護劑的無酪素的顏料膏。顏料膏可單獨做為塗飾層的上色材料使用。採用顏料膏著色時,塗層對革面為遮蓋性著色,在使用含酪素的顏料膏著色時,給塗飾劑引入大量的酪素,降低塗層的柔軟性。因此,它只適用於對柔軟度或著色程度要求不高塗層的著色。不含酪素的顏料膏中無成膜物質,用其著色後對塗層柔軟度的影響不象含酪素的顏料膏那樣明顯,因此適用於柔軟度不同的各種塗層的著色。顏料膏的性能主要體現在顏料膏的顏色、著色強度、遮蓋力、顏料粒度、顏料膏的穩定性及與塗飾劑中其他材料的共伍性方面。其性能也應達到以下幾點要求:
(1)含固量高、遮蓋力強。
(2)顆粒細、成膜薄。
(3)顏色鮮艷,色譜齊全。
(4)顏色耐久性好、穩定性好,即耐熱、耐光、耐寒、耐機械力強,保質期較長。
3.分散介質
塗飾劑的分散介質分水和有機溶劑兩大類。水乳型塗飾劑以水為分散介質。操作時最好選蒸餾水。
4.助劑
手感劑為最主要的塗飾助劑之一。皮革塗層所用的手感劑種類很多,種類不同塗層所表現出的手感也不同。常用的手感劑有
以下幾種:
(1)賦予塗層蠟感,使塗層光亮潤澤的蠟乳液。
(2)用於頂層聚氨酯、硝化纖維及醋酸纖維塗飾劑液中,能賦予塗層平滑、滑爽手感的聚硅氧烷乳液。
(3)稱為油感滑爽劑的改性有機硅與脂肪的混合液。
(4)使塗層柔軟、具有油感的脂肪酸酯與低聚物的混合乳液。
(5)被稱為蠟感劑的脂肪醯胺溶液。
(6)稱為防水防油型手感劑的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
由於手感是一個非量化指標,不同手感劑在塗層上所表現出的性能差別在人手觸摸判斷時並不十分明顯,在更多的情況下往往是一個比較模糊的綜合感受。因此,塗層後感劑所表現出的性能,往往是蠟感、油感、滑爽感、柔軟感、乾爽感、潮濕感、溫暖感、絲綢感、豐滿感、滑膩感等方面的一個綜合感受,只是有些手感劑在某一或某幾個方面的更為突出而已。
(三)配色的知識和操作原則
1.顏色的拼配(配色)
在皮革服裝清洗著色塗飾保養工作中,根據不同皮革服裝的色料特點進行不同的色彩塗飾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但是為了達到要求做好這件事,也很不容易。影響皮革服裝著色塗飾保養的因素很多。配色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皮革服裝著色塗飾保養工作中,對皮革服裝的著色塗飾要和原相應的顏色塗飾相同,才能滿足其對顏色的要求。著色塗飾時,如果只用一種顏料是不能滿足需用的,那麼就需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顏色材料進行調和,如黃色加藍色產生綠色……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顏色染料混合拼配與色光也有一定關系。
(1)色調與色光
用清晰的色調(也有叫色別的)提出較明確表示物質顏色的色別名稱,如紅、黃、藍……等叫色調。色光:是指著色材料在被染物上呈現的色光調。表現為一種基本顏色,可能有不同的色光(色頭)。如黑色染物泛有紅色光頭,或黑色染物上泛有藍色光頭等。在配皮革服裝著色材料時尤其做到所需色調的色頭和被著色塗飾皮革服裝盡量一致。
(2)配色原理
顏色的拼配是件非常復雜細致的工作,在皮革服裝著色的實際操作工作中,需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敏銳的辨色能力。在國內已有了儀器設備供使用,如汽車行業噴漆使用的電腦調色儀。
(3)光與色(色與光合成)
物質表示出的顏色與光有很密切的關系。光是一種電磁波,波長越短,折射越厲害,紫光波最短,紅光的光波最長。太陽光是由種種不同的光波組成,用三棱鏡來分解可分成紅、橙、黃、綠、青(天藍)、藍、紫七種顏色的可見光譜(400-800mm)紅外線(波長大於800mm)和紫外線(波長小於400mm紅外線和紫外線為不可見光譜。 物質的顏色是由光的照射而產生的。(在黑暗中是難以分辨顏色的)。光照在物質上所引起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的作用不同,眼睛的感覺也不同。如果將紅、黃、藍三種色光以不同的能量比例混合,會產生自然界中各種色彩,這三種色光稱為三原色。
2.顏色的(三要素)特性互補
顏色的亮度、飽和度、色相是鑒別顏色的三個基本量,用這三個基本量可以把復雜的色調化繁為簡加以區別。
(1)亮度:表示物體的反射或輻射光能的多少,亮度越大色調越鮮明。
(2)飽和度:也叫純度。表示物體反射或透過色光的選擇程度。物體能反射某一色光又能反射其它色光,則該色的飽和度就小,例如:某色帶有粉白感時,此色的飽和度就弱,再如:用同一種顏色與不同比例的白顏色相混合以成了同一色調而飽和度不同的顏色,白著色料越少其飽和度就越小。
(3)色相:表示顏色屬性及名稱。它是由物體反射到眼睛的波長所決定的,給人的感覺如黃色、橙色、紅色等等。
自然界中千變萬化的色調總的分有兩種。非彩色調與彩色調。非彩色調是由物體非選擇性地吸收而產生的,如白、淺灰、深灰、黑等,非彩色調可根據色度來區分。彩色色調是除白、灰、黑以外的各種顏色:如紅、黃、綠、青、藍、紫、橙都是由於物體選擇的吸收反射光而形成的。彩色色調必須在一定的亮度和飽和度下才可准確區別。
(4)光的三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與其之間的互相關系
在皮革服裝著色塗飾保養實際操作時,要解決顏色拼配中「色光」問題,就要了解和掌握有關「補色」的常識,這樣才可以做好皮革服裝的著色塗飾保養工作。補色:豐卜色是指具有相互減色的兩種顏色,稱為互補色。女口在皮革服裝著色塗飾實際操作中,塗飾黑色顏料,但是由於黑色不純泛有紅色(也叫色頭)這時可力口人紅色的補色一藍綠色。用藍綠色將紅光抵消。使著色塗飾的皮革服裝變得純正黑色。
3.皮革服裝著色塗飾拼配顏色注意的問題
(1)選用顏料(染料)化工原料要按類型及性能相似的產品拼配,否則不要拼配,以防止發生褪色現象等質量問題。
(2)選用拼配顏色要根據補色、原理進行微量調整,否則影響著色效果,會出現色調深暗的現象。
(3)選用材料種類應盡量少,以利控制色調,如果著色化工原料種類多,拼配時色調變化大,不利控制配色的准確性。
(4)拼配時,注意選擇工作場地,光線要充足,但不要陽光直射及燈光下配色,以防光的因素造成色調與皮革顏色不符。
(5)拼配所用的工具要潔凈,防止污染物質,影響皮革服裝的質量。
(6)拼配時,注意要從「去遠求近」的原則出發,如:要求的顏色是綠色,應以綠色為主,非必要時,不要與藍和黃拼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