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騎摩托車戴什麼手套不易磨手。 騎摩托車的人應該清楚,手一直握著把手,時間長了容易磨手心起繭,請問
淘寶有騎行手套,帶護甲的 掌心有顆粒的那種 我買的28一付 很好看也很實用 半指的其實騎的時間長了都有手繭的
㈡ 長途摩旅該准備什麼
補胎工具和修車的簡易工具包和易損件
不用解釋,關鍵時刻絕對救命;帶著易損件也能節省不少麻煩。
工具中,補胎液、鉗子、鏈條卡、備用火花塞及火花塞更換工具比較重要。
+ 好的頭盔
這方面不要省錢,凡事關於生命安全的,都不要省錢;SHOEI的頭盔就不錯,1000~2000人民幣,這方面不能湊活。+ 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
+ 備用汽油瓶
一般選擇5L的容量,不要忽略啊~長途旅行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 騎行服和手套和護膝
這個要看你去的目的地是哪裡,寒冷的地方,一定要准備好禦寒的騎行手套,不然根本無法開車。騎行服最好准備一套防水又有加絨內襯可拆卸的,以應對各種天氣變化。如果你去的地方日曬強烈,還可以備一件輕薄的防曬服,天熱的時候穿,千萬不要赤膊上陣,公路上都沒有遮擋,容易曬傷。
騎行服在身體的關鍵位置都有保護 ,千萬不要忽視,覺得隨便穿什麼衣服都可以。
+ 行李
盡量精簡,盡量精簡,盡量精簡
另外重要的是:行李盡量放在車前,不然,重心如果壓在後輪處,前輪發飄,有時發生側滑。
+ 培訓自己簡單的修理技能
比如換機油、換鏈條、換輪胎等,旅途中能省不少事兒。
+ 一件雨衣
㈢ 一個人摩旅需要注意些什麼
首先你要有一台可靠性不差,動力不會太弱(建議至少150cc起),通過性還比較好(底盤低的踏板車也不是不能用,但是遇到爛路炮彈坑這些的確很頭疼)的摩托車。長途旅行的話姿勢舒服很重要,所以最好是坐姿比較正的車。
車子單次加油的里程最好是300以上,如果你要走疆藏青海,單次加油里程400起比較靠譜……最好能上500,車子別太挑食,壓縮比低點更好,什麼標號的油都能喝。
——————
有各種路況和天氣下的騎行經驗。一定的體能(長途摩旅)和力氣(倒了車能扶起來,這個也需要一定技巧)。
——————
證照齊全,另外因為你懂的原因,到各地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當地交管部門的摩托車管理制度。
——————
充足但不過多的現金,一定的故障處理能力,基本的修車及補胎打氣等工具。 出發前認真檢查車況,出發後每天行程的起始都檢查一次。
——————
頭盔手套護膝護肘護肩等齊全,防風防水的衣褲鞋子手套,建議選擇專業的防水拉力騎行服以及手套鞋子等,夏季的話可以穿防摔越野騎行套裝,防曬也很重要尤其是高原地區。 冬季建議除了這些之外要買一個合格的摩托車防風頭套,套在頭上再帶頭盔,其實主要是保護脖子,質量好的價格都不便宜(200~400左右)但是真心非常防風抗寒。
——————
合格的箱包,條件允許的話買口碑較好品牌的邊箱+尾箱,也可以用防水摩托車邊包橫包等。重的東西均衡的放兩邊邊箱或者邊包,尾箱放相對輕的東西。
——————
提前做好線路規劃,最好按照加油點和住宿點做路書,尤其在西部人煙稀少的地區,加油點最好每三分之一油箱里程以內就要確定一個,以免出現預料外的情況,加油也最好在油箱剩餘三分之一之前就加,至於國道219線這類特殊情況除外,那種情況你中途基本上都得加至少一次當地居民賣的劣質私油才夠跑。以後也許會有中繼的加油站吧。
——————
出發前以及出發後每天都要關注下一段路線區域的天氣情況,另外也要隨時跟人打聽附近路況等,因為事先准備的信息隨時可能變動。冰雪天氣,盡量不要騎車出行。遇到暗冰你懂的。
——————
弄一個可以固定在龍頭上的導航儀或者裝充電寶+手機的架子對於找路很有幫助,只是雨天麻煩一點。
——————
注意騎行安全,出去摩旅不是為了飆車,更不為了跟人斗氣,一人在外不管多在理的時候,出事是你吃虧,不出事鬧起爭執也還是你吃虧。
——————
除了騎行安全以外,遇到突發情況比如道路阻斷,路況爛到超出處理能力,或者極端天氣的時候,別逞強,旅行既要有前行的勇氣也要有放棄的魄力。
——————
盡量不要在夜間騎車。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過隨時隨地都得客氣點~民風再彪悍的地方,也是伸手不打笑臉人~
——————
公認沿途治安情況很差的地段要麼繞行,要麼組隊,盡量不要獨行。
——————
保證休息時間,切勿疲勞騎行~尤其是高原地區的大直路,騎車打瞌睡的情況真的會發生,真遇到就別逞強,稍作休息再繼續走。
——————
只要條件允許,最好能每天把你的騎行記錄發到什麼地方讓你的親朋知道,不光是為了曬,而是萬一哪天你在哪丟了,他們也許能注意到-_-||
——————
如果是出國摩旅~~~先考國際駕照先,那個不甚了解~
㈣ 高分……求手套行家或摩托車行家解決關於騎摩托車時該戴什麼樣的手套
3皮手套,這款手套也是摩托車必備的一款手套,夏天帶半截手套,帶上保護了手掌部分,即顯帥氣又保護了安全,冬天帶上加絨的可以保暖!(戰術手套的話個人覺得應該是屬於皮手套的一種,所以就不再做評析)。
㈤ 女士們開電動車或摩托車一般戴什麼手套
用皮手套最好,不透風保暖,用線織或其他材質的,既透風還容易掛壞,也很容易臟。
我之前買的線手套和絨布手套都不戴了,一兩天就臟了還掛的都是毛毛,開快了還透風,後來我戴皮的就很好,手也不冷。
㈥ 短途摩旅需要准備什麼
摩旅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體驗,而現在的這個大環境下面,我們可以買到越來越多的排量大的摩托車,雖然摩托車的政策越來越收緊,但是還是阻止不了人們對於摩托車的追求,因為我覺得摩托車摩旅就是一種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旅行,可以有一種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感覺,雖然過程會比較辛苦,但是結束以後往往就是內心十分滿足的。
那麼對於題主說到的1500公里的摩旅,而且是第一次一個人的摩旅,需要准備哪些東西呢?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一、車子需要准備的
1.手機支架和車載充電器
外出的摩旅的時候,一般往往我們需要走的路程都是一些陌生的道路,因此我們需要有一個手機支架可以將手機架在車頭的位置,用來開著導航指路;而一般我們知道開著手機導航的時候耗電量都是比較大的,因此我們還要在車頭的位置安裝一個手機充電的插口。
↓↓↓帶充電線的手機支架
一般來說現在有專門的從摩托車電瓶的位置接電的充電線,只需要把接電的位置安裝在電瓶上面,然後再走線走到車頭的位置出來,再固定到車把某個位置就可以了,再用一根數據線插上去就可以持續給手機供電,這樣就可以保證導航的工作以及在看到風景好的地方有電可以充電了。
2.簡易的補胎工具
我自己的習慣一般出去超過500公里的長途我就會帶一套簡易的補胎工具,可以很簡單:幾根補胎膠條、一根打補胎膠條的錐子、一根鑽洞的錐子、尖嘴鉗還有一個小型打氣筒就足夠,裝起來可以用一個小袋子全部裝著放在包里,也不佔什麼空間。
裝這么一套補胎工具的話,碰到普通的扎釘,只需要用尖嘴鉗把釘拔出來,再用鑽洞的錐子把洞口打磨干凈,然後把膠條打進去就可以了,而且據我自己的實測一直用到輪胎磨完都不帶漏氣的,而且攜帶這樣一套補胎工具,除了可以應對自己漏氣的情況,還可以再路上的時候拯救其他的騎士,人家一定會對你感激涕零的。
3.兩桶油的加油卡
如果是我自己外出摩旅的話,只要是超過1000公里的,我一般會預備國內兩個大加油站的油卡,因為現在加油站的覆蓋率是沒有我問題的,但是在加油站裡面不一定每時每刻都有工作人員給你加油,所以需要攜帶兩桶油的加油卡,這樣的話只要是有加油站就可以自行去加油,而不一定要加油站有工作人員。
一般我會在每張卡裡面充上300-500塊錢,如果有人加油的話,就用現金,而萬一碰到沒有人加油的加油站的話,加油卡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有時候在一些人煙稀少的國道上,半夜的時候加油站是很少會有人在的,但是只要加油機開著,就可以自己用卡加油。
二、人需要准備的
1.全盔和適當的護具
上面講的是車子需要的東西,下面就講講人需要准備的東西。首先最主要的是就是人的護具,我建議如果是摩旅的話要麼使用揭面盔或者是全盔,這樣的話不僅可以給人全面的保護,還可以騎行的時候保護我們的眼睛,起到一個護目鏡的作用。
↓↓↓我自己長途一般是:全盔、護膝、靴子、騎行夾克還有手套
而護具的話我覺得摩旅的時候騎行的強度並不是很大,所以我感覺不需要太嚴密的護具,連體皮衣那種就沒有必要了,我自己的話一般會戴一對護膝還有一雙手套,如果路況比較復雜的話還可以戴一對護手,主要是防止在摔車的時候第一下的撞擊。當然,如果有騎行服的情況下,穿戴騎行服就是更好的選擇。
2.至少三天的換洗的衣服和雨衣
當我們在外面騎行的時候,如果路程是一天沒有辦法趕到的話,就要在路上過夜,因此我們也需要攜帶換洗的衣服,是我自己的話至少會攜帶3套以上的衣物,而且可以購買一些一次性的內褲,這樣就不用擔心沒有貼身衣服穿了;而如果到酒店裡面的時候,如果有洗衣房的話,就可以把不是貼身衣物的衣服放到洗衣房的洗衣機進行清洗,因為洗衣機可以脫水或者烘乾,這樣的話就可以在後面的行程裡面會有其他的衣服可以穿。
雨衣的話我覺得也需要攜帶一套用來備用,因為在摩旅的途中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路況和天氣,下雨是經常碰到的事情,如果摩旅的途中碰到下雨的話,相對於淋著雨硬抗,還不如帶一身雨衣穿著,雖然說也會濕透一些,但是總比在雨中完全冒雨騎行的好一些。
總而言之,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的摩旅,即便是行程不長,也要准備相對充分的物資,有些不一定用得上,但是一旦需要用到的時候,沒有的話就會影響行程,如補胎工具,因此以我自己摩旅的經驗來看,上述的這些物資是基本的一些配置,希望可以給到你一些幫助和參考。
㈦ 冬天騎摩托車戴哪種手套好
冬天騎摩托車戴皮質手套比較好,保暖效果好。還有防滑功能的設計更好。
㈧ 6月騎摩托車進西藏需要帶手套嗎
需要,戴手套不止是防寒,還是一種戶外保護,摩托車騎長途不管冬夏,都應該戴手續,最好是適合摩旅的手套。而且西藏是高原氣候,不但氣溫低而且雨雪不定,更需要完善的出行保障。
㈨ 長途摩旅要帶些什麼東西
個人證件、頭盔、騎行裝備(騎行服、手套、靴子)、護具、防水包、備用油桶、睡袋、折疊水桶折疊衣架換洗衣物、洗漱用品、急救包(常用葯品如創可貼、消炎葯、碘伏、止瀉降火類葯品)、手機紙架(導航使用)、車載充電器、備用食品、手電筒、防曬霜、保溫水壺等
㈩ 摩托車用什麼手套最好
摩托車手套選擇
1,合手
一雙好的摩托車手套應該像你的第二層皮膚一樣貼身,他們必須緊貼皮膚,同時又不能緊到阻止血液的流動。手套必須完全包裹住手指,除此之外沒有多餘的空隙。如果手套裁剪不夠貼合,很能會在脫手套和長時間穿戴的過程中造成不適,甚至會磨破皮膚。
長手套(手套下半部分延伸到手腕之上)是最好的手套樣式。因為這種樣式不僅能夠保護手部,也能給脆弱的手腕提供額外的保護。即便不選擇這種長手套,手套也必須包裹住所有的指頭。露指手套,是一種幾乎沒有任何保護作用的時尚裝飾品。鱷魚強烈不建議真正騎車的人佩戴這種手套。最後,手套的穿戴必須牢固在手上。當摔車的時候,你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是:手光著。手套不知道飛哪裡去了。
2,耐磨性
耐磨性是另一額關鍵點。摔車時,手和地面的摩擦強度幾乎和直接把手放在砂輪打磨機上打磨是一樣的。母牛皮是標準的,也是長久以來一直被使用的增加耐磨性和保護性的手套材料。有些高性能的手套會使用羊皮來提供額外的支撐性和舒適性,或者使用袋鼠皮(袋鼠皮的撕裂抗性達到普通牛皮的10倍以上,重量也相對較輕)。
3,護墊
護墊有多種作用:摔車時可以吸收沖擊力,尤其是手背部分,手指和手掌受到的沖擊力;提供一部分騎乘的舒適性;減震作用,防止在長途騎行的時手被車震到麻木。
4,柔軟性
你需要一雙具有良好支撐性的手套,但你同時也需要手套夠柔軟和輕薄。這樣在不斷的進行擰油門,捏剎車和捏離合的動作的時候,不至於需要費太多的力氣來移動過重的手套。同時,過於僵硬的手套會在長時間騎行之後另手部疲勞,增加誤操作發生的可能性。
5,一雙好手套伴終生
和其他的皮質品一樣,手套也是一雙需要長時間穿戴來取得最佳舒適性的裝備。當剛剛買來一雙新手套的時候,你會覺得手套很僵硬,帶上的感覺很奇怪,好像手都不會正常動作了一樣。但隨著你穿著手套時間的增加,手套的皮質就會慢慢的變得柔軟,並且慢慢拓展到符合你的手型。
當你完全適應之後,手套就像是你的第二層皮膚一樣方便舒適。小編的建議是,買一副優質的手套,然後長時間的穿戴,只要手套在摔車過程中不受到嚴重的損害,帶上個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如果你夠念舊的話,是完全不成問題的。而且你會發現,帶一雙手套的時間越長,你越離不開這雙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