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心肺復甦用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冬天的睡衣為什麼有短袖 2025-05-14 19:42:05
裙子46碼是什麼碼 2025-05-14 19:40:35

心肺復甦用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6-15 06:03:07

㈠ 你知道PPE 、CPR 、SRT 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嗎

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即個人防護設備。個人防護設備包括面罩、安全眼鏡/護目鏡、安全帽、安全手套、安全鞋、聽覺保護器、呼吸器和安全帶;以及大量的呼吸防護設備、防護服等。屬工業范疇在戶外即為個人防護裝備

㈡ AED是什麼

AED一般指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攜帶型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

AED是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縮寫,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電擊器、自動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及傻瓜電擊器等。

有效急救

AED便攜、易於操作,稍加培訓既能熟練使用,專為現場急救設計的急救設備,從某種意義上講,AED又不僅是種急救設備,更是一種急救新觀念,一種由現場目擊者最早進行有效急救的觀念。它別於傳統除顫器可以經內置電腦分析和確定發病者是否需要予以電除顫。

除顫過程中,AED的語音提示和屏幕顯示使操作更為簡便易行。自動體外除顫器對多數人來說,只需幾小時的培訓便能操作。美國心臟病協會(AHA)認為,學用AED比學心肺復甦(CPR)更為簡單。

雖然AED的使用十分便捷,但是目前國內配置的AED尚不允許未受訓練的非專業人員使用。

中國首例馬拉松「猝死」AED施救成功:

2015年3月15日,無錫國際馬拉松比賽中,發生了驚心動魄的一幕:半馬20.3公里的地方,一位選手突然倒地不起,急救隊員到達現場後,確認人員無反應無呼吸,隨即立即展開施救,在經歷了CPR,AED除顫等緊急施救手段後,選手呼吸恢復,意識恢復,化險為夷。

本次馬拉松賽事是首次和國內專業的現場急救系統「第一反應」戰略合作,按照接近東京馬拉松的水準,為馬拉松賽事提供現場急救保障系統,配備AED共計46台,平均每250-500米,就有一個急救隊員,每500-1000米就有一台AED,最大程度確保參賽人員的人身安全。

(2)心肺復甦用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AED遠景

我國現在心臟驟停的病人基本上都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並不是技術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們的意識不到位。基本上除顫只有經過專業培訓的醫生有所了解。而發生心臟驟停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等到醫生趕到基本上都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間。

AED就為病人能得到及時的救治提供了可能,AED是全自動的,只要稍加宣傳一般人都能使用,如果AED能像滅火器一樣得到廣泛的使用,對我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又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㈢ CPR用物准備有哪些

其實對於徒手心肺復甦的操作前並沒有什麼特別好准備的用物。都知道是「徒手」心肺復甦,所以是「徒手」的,因此完全可以只兩手空空就完成全部操作。但是若是有其它要求,比如需要清除口腔內異物,甚至測量血壓,檢查瞳孔反應的話,那就還需要紗布、血壓計、聽診器、手電筒這些工具了。

㈣ 一個專業的急救包里都有些啥

鎮定急救(基礎款)包含大創傷止血、小創傷包紮、輔助材料三個模塊
鎮定急救(加強款)包含大創傷止血、小創傷包紮、心肺復甦、骨折固定、燙傷處理、扭傷消腫、輔助材料七個模塊。
一、燙傷後怎麼處理
1戴上檢查手套
2清水沖洗燙傷部位
3用碘伏消毒液消毒傷口
4使用醫用棉片覆蓋傷口,嚴重燙傷請及時去往醫院就醫

二、小創傷後怎麼處理
1戴上檢查手套
2清水沖洗傷口周圍
3用碘伏消毒液進行消毒
4小傷口用創可貼/傷口較大用含敷料芯的彈性綳帶進一步完成包紮

三、大創傷後怎麼處理
1戴上檢查手套
2醫用棉片按壓傷口止血
3彈性綳帶包紮傷口
4醫用棉片墊於傷口上方,拿出止血帶(卡扣式)
5將止血帶(卡扣式)扎於醫用棉片上方扣緊止血(止血帶位於近心端&上臂中上1/3處)
6拉緊止血帶(卡扣式),直到傷口不再出血
7急救綳帶(三角形)懸吊固定受傷肢體

四、扭傷後怎麼處理
1戴上檢查手套
2將冰袋中的液體袋擠破
3將冰袋敷於腫痛處
4使用彈性綳帶(自粘型)包紮患處

五、骨折後怎麼處理
1軟式夾板塑性,固定前臂骨折部位
2彈性綳帶包紮固定
3急救綳帶(三角形)懸吊受傷部位
4使受傷肢體懸吊於胸前

六、心肺復甦怎麼操作
1戴上檢查手套
2將患者平躺,大聲呼叫判斷患者有無意識
3判斷患者無意識,呼叫救援:「幫我撥打120」
4胸外心臟按壓:雙手十指交錯,掌根按於胸骨處,上臂挺直,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5壓,壓下後迅速抬起
6開放氣道:左手按住額頭往下壓,右手托住下巴向上抬,打開氣道
7清理口腔異物:檢查口腔內部異物,用手指清理並用清潔濕巾擦拭
8將醫用隔離面罩置於患者口面部。閥門橫向嵌入口中
9人工呼吸:左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氣屏住呼吸,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將氣體快速吹入體內,並觀察患者胸廓有伏起,直至患者恢復生命體征,即可停止心肺復甦,盡快將患者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

㈤ 詳細寫出心肺復甦的八個步驟和注意事項

1、判斷意識

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詢問:「喂!你怎麼了?」告知無反應。

8、以心臟按壓:人工呼吸 = 30:2 的比例重復進行步驟6-8。

注意事項

1、若施救者不願對病人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可給予病人不間斷的持續胸外按壓,直到患者恢復呼吸心跳或專業急救人員到達現場。

研究表明,對於心臟病因導致的心臟驟停,單純胸外按壓心肺復甦與同時進行按壓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復甦的存活率相近。

2、高質量的胸外按壓對心臟驟停患者極為重要,其操作要點包括按壓深度要5厘米以上、按壓速度至少100次/分鍾、按壓後讓胸廓完全回彈、減少按壓中斷、避免過度通氣。

3、胸部外傷的患者不適合進行心肺復甦。當發生車禍或墜落時,由於存在肺挫傷、裂傷及開放性傷口等,都不適合胸外按壓,這可能造成嚴重出血、張力性氣胸或感染等的發生。

4、中樞性疾病患者不適合進行心肺復甦。若懷疑患者(傷員)為腦出血、急性顱腦損傷時,也不能採取心肺復甦。

判斷方法是觀察患者(傷員)瞳孔的反應,當瞳孔見光亮即收縮,表明血液中有足夠氧氣,且可以流入腦部;若瞳孔見光亮毫無反應,仍然散大,表明腦部有嚴重損傷,要立即終止心肺復甦。

5、心包填塞患者不適合進行心肺復甦。常見病因如心肌梗死導致的心臟破裂,主動脈夾層根部破裂引起大量血液流入心包等。

這類人群通常存在既往病史,發病時迅速轉為休克狀態。而胸外按壓會造成進一步出血,有致命風險。

㈥ 心肺復甦的方法主要是什麼

首先評估現場,自我保護
一、 判斷意識
先在傷病員耳邊大聲呼喚「喂!您怎麼了?」在輕輕拍傷病員的肩部,嬰兒拍擊足跟。如傷病員對呼喚、輕拍無反應,嬰兒不能啼哭,可判斷無意識。
二、 立即呼喚
當判斷傷病員意識消失,應該求助他人幫助。在原地高聲呼救:「快來人!救命啊!我是救護員,請這位先生(女士)快幫忙撥打急救電話!有會救護的請和我一起來救護 」

三、 救護體位
對於呼吸心跳驟停的傷病員應將其翻轉為仰卧位(心肺復甦體位),放在堅硬的平面上。

(一)、心肺復甦體位(仰卧位操作方法)
救護員位於傷病員一側
將傷病員的雙上肢向頭部方向伸直
將傷病員遠離救護員一側的小腿放在另一側腿上,兩腿交叉
救護員一隻手拖住傷病員的後頭頸部,另一隻手插入遠離救護員一側傷病員的腋下
將傷病員整體地翻轉向救護員側
傷病員翻轉為仰卧位,再將傷病員上肢置於身體兩側

雙側上臂伸直 兩腿交叉 保護頸部翻身 心肺復甦體位

(二)、復原卧式(側卧式)操作方法
救護員位於傷病員一側
救護員將靠近自身的傷病員手臂肘關節屈曲置於頭部側方,傷病員另一隻手臂彎曲置於胸前
把傷病員遠離救護員一側的膝關節彎曲
救護員用一隻手扶住傷病員肩部,另一隻手扶住傷病員的膝部,輕輕將傷病員側卧
將傷病員上方的手置於面頰下方,防止面部朝下,打開氣道
將傷病員彎曲的腿置於伸直腿的前方

手臂上舉 手臂彎曲置於胸前 翻轉傷病員 手置於面頰下方

(三)、救護員體位
救護員在實施心肺復甦技術時,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選擇位於傷病員一側,將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跪帖於(或立於)傷病員的肩、胸部,有利於
實施操作

四、 打開氣道
傷病員呼吸心跳驟停後,全身肌肉鬆弛,口腔內的舌肌也鬆弛後墜而阻塞呼吸道。採用開放氣道的方法,可以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通暢
用最短的時間,先將傷病員的衣領、領帶、圍巾等解開,帶上手套迅速清除傷病員口鼻內的污泥、土塊、痰、嘔吐物等異物,以利於呼吸道通暢。再將氣道打開。
(一)、仰頭舉頦法
救護員用一手的小魚際部位置於傷病員的前額,另一手示指、中指置於下頦將下頜骨上提,使下頜角與耳垂的連線和地面垂直
救護員手指不要深壓頦下軟組織,以免阻塞氣道
(二)、托頜法
救護員將手放在傷病員頭部兩側
握緊傷病員下頜角,用力向上托下頜
如傷病員緊閉雙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開
如果需要口對口呼吸,則將下頜繼續上托,用面頰緊貼傷病員的鼻孔
此法適用於懷疑有頭、頸部創傷的傷病員

仰頭舉頦法 托頜法

五、 判斷呼吸
檢查呼吸,救護員將傷病員氣道打開,利用視、聽、感覺在10秒鍾內,判斷傷病員有無呼吸。
一聽:側頭用耳聽傷病員口鼻的呼吸聲
二看: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隨呼吸而上下起伏
三感覺:用面頰感覺呼吸氣流
如果胸廓沒有起伏,並且沒有氣體呼出,傷病員即不存在呼吸

六、 人工呼吸
救護員經檢查後,判斷傷病員呼吸停止,應在現場立即給予口對口、口對口鼻、口對鼻、口對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護措施。
以口對口吹起為例,具體步驟如下:
保持氣道開放,救護員用放在傷病員前額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緊傷病員的鼻翼,以防氣體從鼻孔逸出
救護員吸一口氣,用雙唇包嚴傷病員口唇四周,再緩慢持續將氣體吹入,吹氣時間持續1秒鍾,同時觀察傷病員胸部隆起
吹氣完畢,救護員松開捏鼻翼的手,側頭吸入新鮮空氣並觀察胸部有無下降,聽、感覺傷病員呼吸情況,准備進行下次吹氣
連續進行兩次吹氣,確認氣道通暢,再進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成人每5—6秒鍾吹氣一次,每分鍾10—12次(兒童每分鍾12—20次),每次吹氣要保證有足夠的氣體量進入並使胸廓隆起。

判斷呼吸 口對口人工呼吸

七、 檢查循環體征
判斷心跳(脈搏)應選大動脈測定脈搏有無搏動。成人及兒童觸摸頸動脈,嬰兒觸摸肱動脈,在5—10秒鍾內判斷傷病員有無心跳。
頸動脈:用一手示指和中指置於頸前正中部(甲狀軟骨),手指從頸前正中滑向甲狀軟骨和胸鎖乳突肌之間的凹陷,稍加力度觸摸到頸動脈的搏動
肱動脈:肱動脈位於上臂中點內側,稍加力度檢查是否有搏動。
檢查頸動脈不可用力壓迫,避免刺激頸動脈竇使迷走神經興奮,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停止,並且不可以同時觸摸雙側頸動脈,以防阻斷腦部血液供應。
2005年新指南指出:非醫務人員無需檢查循環情況,2次人共通氣後,立即實施胸外按壓。

八、 人工循環
救護員判斷傷病員已無脈搏搏動,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脈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復檢查耽誤時間,而要在現場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等人工循環及時救護。
(一)、按壓部位、操作
1、成人
胸部正中乳頭連線水平(胸骨下1/2處)
救護員一手的中指置於傷病員一側肋弓下緣
中指沿著肋弓向內上滑行到雙側肋弓的匯合點,中指定位於此處,示指緊貼中指並攏
救護員另一手的掌根部貼於第一隻手的示指並平放,使掌根部的橫軸與胸骨的長軸重合
定位之手放在另一隻手的手背上,雙手掌根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手指離開胸壁
救護員的上半身前傾,腕、肘、肩關節伸直,以髖關節為軸,垂直向下用力,藉助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進行按壓
按壓深度4—5cm
放鬆時,掌根不要離開胸壁
按壓頻率為每分鍾100次
按壓與吹氣之比30:2
2、兒童(年齡1—8歲)
胸部正中乳頭連線水平(胸骨下1/2處)
救護員一手的中指置於傷病員一側肋弓下緣
中指沿著肋弓向內上滑行到雙側肋弓的匯合點,中指定位於此處,示指緊貼中指並攏
救護員另一手的掌根部貼於第一隻手的示指並平放,使掌根部的橫軸與胸骨的長軸重合
手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
按壓深度約胸廓前後徑的1/3—1/2
放鬆時,掌根不要離開胸壁
按壓頻率為每分鍾100次
按壓與吹氣之比30:2
兒童也可用雙手掌根按壓,但力量要減小
3、嬰兒(年齡小於1歲)
胸部正中,緊貼乳頭連線下方水平
救護員用一手示指置於嬰兒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交界處,中指、無名指、與示指並攏置於胸骨上
將示指抬起,中指、無名指同時用力垂直向下按壓
按壓深度約胸廓前後徑的1/3—1/2
放鬆時,掌根不要離開胸壁,確保定位準確
按壓頻率為每分鍾100次
按壓與吹氣之比30:2

(二)注意事項
確定傷病員無意識、無咳嗽、無運動、無脈搏,開始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用力要均勻,不可用力過猛。按壓和放鬆所需時間相等
每次按壓後必須完全解除壓力,使胸壁回到正常位置
按壓要有節律,頻率不可忽快忽慢。保持准確的按壓位置
按壓時,觀察傷病員反應及面色的改變

清河林區人民醫院麻醉科手術室

2010-11-24

㈦ 心肺復甦ABC和CBA的詳細區別

首先簡單的說下什麼是ABC,CAB又是什麼意思?A:(assessment、airway)判斷起呼吸道是否順暢,是開放氣道 B:(breathing),C(circulation)即人工循環。人工循環的基本技術是胸外心臟按壓。

最近醫學博士在美國急診醫師協會(ACEP)年會上稱,心肺復甦不在是簡單的A--B--C,正確的應該是C--A--B。這高質量的胸外按壓可以在第一時間搶救病人。

心肺復甦順序

胸外按壓:通過高質量、不間斷胸外按壓,患者得到良好的被動通氣,優於正壓通氣。保持每次呼吸30次按壓,在不間斷CPR的情況下可考慮開放聲門上氣道。用力維持按壓深度2英寸並保證胸廓完全回彈,按壓頻率維持在每分鍾100次。如果施救者>1人,應輪流按壓以避免疲勞。應用潮氣末CO2波形圖對患者密切監測。適度胸外按壓恢復大腦和冠脈灌注,保持冠脈灌注壓是成功除顫的關鍵。

降溫:對於院外心臟驟停昏迷患者,降低體溫至32~34℃且持續12~24h可提高良好預後幾率。將冰袋置於腹股溝、腋下和頸部,可使體溫每小時下降約0.2~1℃。最佳降溫方法是利用循環冷水進行熱交換的降溫毯,每小時平均降溫1~1.5℃。如果聯合使用兩種降溫措施,當體溫降至33℃時可撤去冰袋,只用降溫毯維持該溫度12~24h。降低正常鹽水輸液或導管溫度也可用於心臟驟停後降溫。每4~13例心臟驟停後降溫患者中,將有1例出院時神經功能完好。

心臟電復律:心跳停止後最初4min是心臟電復律(除顫)的最佳時機。如果超過4min,應在實施電擊之前通過數分鍾胸外按壓使心肌再灌注。除顫2min後檢查脈搏,在此期間保持按壓。電擊之前傳統的「離開!」警告似乎沒有必要,因為有研究顯示,如果按壓者戴著手套並且應用兩相除顫器,就不會有可感知的電流傳至按壓者。

CO2波形圖:確認導管安置適當,CO2波形圖有助於評估CPR質量和在沒有檢查脈搏時確認自主循環恢復情況。高質量胸外按壓和冠脈灌注壓力與CO2波形圖顯示潮氣末二氧化碳(ETCO2)分壓為20~25mmHg相關。ETCO2突然升高表明自主循環恢復,並且較脈搏檢查更為靈敏。研究顯示,按壓20min後ETCO2<10mmHg,自主循環恢復幾率為零。CO2波形圖用於危重患者監測尚待充分利用。

插管:研究提示早期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可使心臟驟停患者受益,也包括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考慮將患者轉運接受心臟導管插入術治療時,最好降低體溫後再行轉送。隨著心臟驟停治療越來越區域化,該模式也愈加普遍。

總結:正確的心肺復甦順序,可以從死神的手中搶回病人的生病。曾經有6人連續半小時以上對患者進行CPR心肺復甦最終把病人救活。大家一定要了解心肺復甦的操作順序,流程等,關鍵時刻可以救得他人的生命安全!

㈧ 緊急情況下的自我救護

樓主的問題太廣了,真不好從哪方面來作答。我隨便選一兩個話題來說一說吧:

被狗、貓咬傷後的自我救護

近年來,隨著養狗、養貓的越來越多,被狗、貓咬傷的事件也隨之增多。但大多數人們卻不知道怎樣進行自我救護。
凡是狗、貓咬傷,不管是瘋狗、病貓還是正常的狗、貓(據文獻報告,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正常的狗、貓的唾液中帶有狂犬病毒),切忌長途跋涉趕到大醫院求治,而是應該立即、就地、徹底沖洗傷口。萬一找不到水源,甚至可以用人尿代替清水沖洗,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傷口上的狂犬病毒沖洗掉。因為時間一長病毒就進入人體組織,沿著神經侵犯中樞神經,置人於死地。由於狗、貓咬的傷口往往外口小,裡面深,這就要求沖洗時,盡量把傷口擴大,讓其充分暴露,並用力擠壓傷口周圍軟組織,最好是對著自來水龍頭急水沖洗。除了個別傷口大,又傷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葯物,也不要塗紅葯水包上紗布,因為狂犬病毒是厭氧的,在缺乏氧氣的情況下,狂犬病病毒會大量生長。
傷口反復沖洗後,再送醫院作進一步傷口沖洗處理,接著應在24小時內接種預防狂犬病疫苗。

再談一些緊急救護常識

在我國,一旦發生火災、中毒等災害事故,救護工作通常依靠目前極其有限的政府的醫療力量。我們大多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設法趕緊把危重傷員,尤其是昏迷及停止呼吸者送醫院,而沒有想過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急救對挽救危重傷者的生命是多麼重要。為此我們都有必要掌握一些緊急救援的基本知識,以便在緊急時刻出手拯救垂危的生命。

一、傷者被救出火場後,我們首先要做三件事

火場中的被困者可能受到的傷害是:吸入濃煙造成中毒,呼吸道和肺部被熾熱濃煙灼傷,一些被困者還可能直接被火燒傷。被抬出火場的傷者若已進入昏迷或半昏迷狀態,我們道德要做三件事:

1、解開傷者上衣,暴露胸部,松開皮帶以散熱;

2、急救者把手插入傷者頸後將其向上托起,一手按壓傷者前額讓其頭部後仰,使傷者的呼吸道盡量暢通(做人工呼吸時,務必使呼吸道保持暢通開放);

3、將耳貼近傷者口鼻傾聽有無呼吸聲,觀察胸部是否起伏,瞳孔是否有放大,檢查是否有心跳、脈搏,確認有沒有出現心跳呼吸停止。

二、心跳和呼吸停止,馬上進行人工呼吸,一秒鍾也不能等

在常溫下,心跳停止3秒鍾病人感到頭昏;10-20秒病人發和昏厥;30-40秒瞳孔散大;40秒左右出現抽搐;60秒後呼吸停止。腦組織對血缺氧十分敏感,在呼吸循環停止4分鍾-6分鍾後,腦組織即可發生不可改變性損害。

復甦開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資料證明:在心跳呼吸驟停4分鍾內進行心肺復甦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4分鍾-6分鍾開始心肺復甦者可能有10%被救活;超過6分鍾開始心肺復甦者可能有4%被救活;10分鍾以上開始心肺復甦者幾乎無存活可能。

心跳呼吸停止,是最緊迫的急症,心肺復甦(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便是對這一急症所採取的急救措施。一旦確認傷者心跳、呼吸停止,必須爭分奪秒進行急救,時間就是生命。

三、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首先要懂心肺復甦術的原理

人的心跳停止後,全身血液循環即停止,腦組織及許多主要器官因得不到新鮮氧氣和血液供給而將發生細胞壞死。此時,必須在病人肺內有新鮮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情況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因此實施心肺復甦時,首先要做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人工呼吸的原理:正常人吸入的空氣含氧量為21%,二氧化碳為0.04%;肺臟只吸收所吸入氧氣的20%,其餘80%的氧從肺臟呼出。因此,當正常人給病人吹氣時,只要有較大的氣量,則進入病人心跳肺內的氧氣量是足夠的。在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後,肺處於半萎縮狀態,給病人做人工呼吸能在呼吸道暢通的情況下將新鮮空氣吹入病人肺內以擴張肺組織,有利於氣體交換。

胸外心臟按壓的原理:胸外心臟按壓是利用人體胸腔及心血管系統的特點來起作用的。當做胸外心臟按壓時,由於是用外界的壓力將心臟壓在胸骨與脊柱之間,心臟內的血液自然向動脈流去,放鬆時,心臟恢復原狀,靜脈血被吸回心臟。

另外請看救護特別注重的問題:自我救護十個「不要」http://www.nursing.net.cn/20051120/ca560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