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守門員手套
守門員可以戴手套被訂入到足球游戲規則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75年,但不願帶手套的守門員一直大有人在,二十年代的法國隊門將夏依里古埃就寧願光著手而不戴柔軟的毛手套。總體來說,在「二戰」以前,歐洲足壇門將流行的是徒手或用皮手套。那時,手套對於門將的主要作用是禦寒!1949年法國《隊報》的記者丹尼斯還寫了一篇名為《門將的盔甲》文章,建議各隊的守門員應該像中世紀的騎士一樣披掛上陣——頭頂鴨舌帽,手上戴著手套。
1934年足總杯賽,溫布利球場,曼城隊2比1勝朴茨茅斯隊,曼城隊的守門員弗蘭克.斯威夫特在比賽中大放異彩撲出了不少險球,而這位於1946年成為英格蘭隊歷史上第一位守門員的門將——當時手上拿著的是棕櫚葉!他的手套呢?被丟在球網里,因為在這樣的大賽里,他戴上手套就會找不到感覺,手就會打顫!盡管他賽後承認:沒有擋住朴茨茅斯進的那個球與未戴手套也有關系。
上個世紀70年代,一種新的理念出現了,有網眼的手套似乎更管用,而以前有些守門員為了抓牢球,甚至還往手套上塗樹脂。「以前我們沒有訂立特別的合同條款,手套也不是用什麼特別工藝製造的,俱樂部只給我們錢,讓我們自己去買。而一雙手套幾乎可用一個賽季。」一位那時的法甲球隊門將回憶道。不過,從80年代末開始,手套開始與門將分不開了,守門員們開始承認,「沒有手套我們漏球的可能性會更大,那樣就有可能犯更多的錯誤。抓球時更需異常小心,尤其是在場地濕滑時。」
今年剛從法國隊退役的門將拉瑪是在里爾隊開始其職業生涯的頭3個月的,在此期間他甚至一直是光著手上場的。他說:「與以前相比,現在我們在拿球、撲球的整體技術上都有了很大進步,而在今天守門員不戴手套就像身體有缺陷一樣,尤其是在足球製造工藝完全改變了以後,足球飛行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不聽話』了。」
B. 求:一些守門員的技巧,知識。
從學生時代起,當了10多年的守門員,只能告訴你一些心得吧。
1.站位,守門員最重要的就是站位,站的位置永遠都應該是最大限度的封住對方前鋒的射門路線, 從對方拿球前鋒到兩個門柱形成一個角度,而守門員就應該站在這角度的中線上。 如果對方單刀就稍微前移,腳大概踩在那個角度的線上。 然後作為守門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預判!觀察是否對方有球員接應,拿球隊員是不是想把你騙出去然後橫穿,或者等你出來然後用挑射等等。 這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一定一定要跟後衛做好交流。跟後衛的默契一定要很充足,避免愚蠢失誤。 你可以試著做幾次前鋒,觀察什麼情況,什麼站位的守門員給你射門的空間最大。從不同的角度進入,積累相關經驗。當回到守門員位置時就基本有底了。守門員的站位總是最大的封鎖對方的射門角度,而後衛則製造干擾。
2.關於出擊,最重要的是把握。 除非有完全的把握,不要輕易出擊。如果對方單刀了就稍微出擊最大限度封鎖其射門角度, 但要避免出太遠而給對方機會吊射,距離要當對方吊射時能及時轉身回救的樣子,通常這種距離也就大大降低對方使用吊射的可能性。另外就是對方的直塞傳球。對方直塞過了本方最後一名防守隊員的話,第一時間觀察是否前鋒能比你更早追到球。前鋒追求和控球是完全兩種情況,如果你有信心比對方前鋒速度快,能在別人追到球之前更早的碰到球,不要猶豫馬上出擊, 如果決定了出擊也不要猶豫,堅持信念,切忌出擊到一半折返。出擊時靠的是一股霸氣,快到球時往前滑草,讓球滾入自己懷抱並用雙手緊緊抱住。 確定抱穩了再站起來。如果是在禁區外(不知道你說的小場有沒有禁區這一說)或者對方前鋒幾乎追到的話,可以使用滑鏟用腳把球鏟出邊線。這時候鏟玩了要馬上起身觀察情況並回到門前站位。還是把握的問題,有把握就直接拿球,沒把握就先解圍再說。
3.關於撲腳下球,撲單刀,最重要的還是封角度。撲的時候身子橫滑過去象門檻一樣擋住大半個射門角度,手根據情況用來擋球或者拿球。通常對方前鋒喜歡在守門員下腳(手)的那一瞬間往旁邊帶一步而晃過守門員,所以我說的封角度步僅僅是射門角度,也要能夠做到別人橫拉的一瞬間馬上下手(腳)把球破壞或起碼造成干擾。而預判對方的動作也因此很重要。 關於對方在禁區裡面控球。盡量不要出擊,站好位置最大限度的封堵對方射門。如果對方等在禁區控球那更多的是後衛的責任,後衛首先就應該避免前鋒在那種情況下有機會起腳,如果前鋒能夠擺脫後衛起腳的話那也會很倉促而造成射門質量不行,這時守門員只要專心就基本沒什麼問題,關於怎麼撲射門我在第五個問題回答再講。 對方在小禁區活動的話,最重要的還是封角度。另外就是要觀察整個形勢,如果對方能夠傳球讓其他前鋒一腳直接射門的話,及早調整站位準備撲救。
4.手套沒什麼特別的,穿著不是很別扭就好了,大小要合適,避免手指長出一截或肥出幾個圈,我通常比較喜歡那種小巧一點的手套,對手的保護相對低些但我對我手的強度有足夠信心。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防滑,試著在下雨天或接一些沾水的球,你打籃球時別人傳的很大力,而你穩穩用手掌接住,就是那種感覺,別人射門你能有這種感覺接住濕滑的球的話,那手套就沒什麼問題了。
5.拳擊,接住,掌擊這三種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判斷和信心。沒有信心接住的話就擊出。 首先講拳擊和掌擊的不同之處。 拳擊能夠將球擊遠,達到解圍的目的,而掌擊的防守范圍更大,而且用掌擊心裡會有譜球會往哪邊飛。拳擊是以硬碰硬,多用到解圍角球或者傳中,以及原地站立沒把握接球時將球用拳擊出。而掌擊多用於側面飛撲,將射門用手掌撥一下往旁邊撥是最安全的,通常會撥出底線,也就是通常看到的精彩撲救。而接住的話,首先要有足夠的信心,另外盡量在接球的時候能夠用身體迎著球,手指畢竟滿軟弱,所以抓射門時最好讓球直接打入你懷抱,然後用手交叉緊緊將球抱住。用身體擋下球的力而不是手掌。還有就是摘高空球時,不用多說了就象搶籃板一樣,守門員對著前鋒撞過去不算犯規的,除非是明顯惡意。用搶籃板的霸氣去摘高空球。抓穩。千萬不要脫手那樣很低級失誤。
6.守門員比賽的話,經驗的確很重要,能了解對方前鋒的心裡更好。我跟隔壁幫踢的時候就知道有個人很獨很貪心,肯定會自己射不會傳的,完美站位穩穩接住對方射門後說一句:就知道會這樣。。 能夠預測到整個局面而且心裡有準備的話,守起門來也比較有自信。 另外一個重要的就是心態。 無論比分領先還是落後都要保持專心,保持冷靜。 通常一場大比分落敗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守門員丟了一兩個球後開始浮躁無心戀戰造成的。 或是大比分領先時心態變輕松,不專心而被對方打入『面子球』。 關於平常訓練的話,我個人覺得讓別人拋球那些基礎訓練不是特別重要,我會用那時間做素質訓練,練手的強度等等,保持身體強健敏捷對你們打籃球的人來說並不難。人數足夠的話還不如踢場比賽。 守門員還是臨場經驗最重要。
不知不覺寫了40多分鍾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C. 足球守門員為什麼要戴手套夏天不會熱嗎
熱也得帶啊
為了增加摩擦力和受力面積,保證撲球成功率
D. 足球比賽時門將怎樣保護手套防滑應該帶什麼
我覺得應該從幾個方面來解答這個問題,手套本身的 作用就是防滑, 以及保護門將。防滑第一應該是首先門將的技術動作要過關,不要變形,接球時雙手的著力點是平行的,而不是歪的。第二,選擇手套的時候要選擇皮質而不是塑膠,不要太厚會影響手感。第三,個人習慣正式比賽不用新手套。第四,帶的時候不要太緊,會影響反應的速度。最後,還是個人技術必須要過關
E. 晴天守門員帶什麼樣的手套
厚一點的,軟一點的。乳膠要新一點,因為晴天空氣比較乾燥,接球比較容易脫手。訓練或比賽前注意要用水打濕,加大摩擦力。
還要注意要透氣一點,汗捂出來太多會損傷手套的
F. 手好小怎麼弄守門員手套
買副小號的手套。手套有8、9、10號,也分S、M、L號,具體要看什麼廠家生產的。球抓不牢跟你的手型有很大關系,建議你弄個足球,平時在家空手抓球,或者抓著球做運動,體會手型。手型的具體要求我已經忘記了,大概是:五指張開,拇指相對成八字型,手指委曲,手心為空,整體手型凹陷,接觸球的順序大致是中指、食指和拇指先觸球,然後是其餘手指,因為這幾個手指力量足,指尖先觸球然手依次是手指、手掌,且接掌心不要觸球,保持掌心凹陷,要不遇到力量大的球會脫手,雙肩略微收縮,大臂夾緊,小臂幾乎平行,手腕有向下扣的動作。接球動作要連貫,自己多聯系慢慢體會吧。
我個人的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G. 守門員的手套的問題(看補充)
你上網查一下不就有了嗎
H. 為什麼足球守門員都要戴手套有什麼講究呢
佩戴手套一定是為了增加球和手之間的摩擦力,從而減緩球速,減少皮球在撲救時脫手的概率。雖然在足球早期的發展中,守門員手套的作用大部分是用來防寒,不過隨著現代足球的發展,在技戰術增多和節奏加快的同時,皮球的質量和做工也有了很多的改變,優質的做工和不斷對皮球材料的改進,使得足球的球速變得越來越快。皮球從最初使用動物皮或者胃來做材料發展到了現在的高科技復合材料,守門員手套的命運也因此而被改變。
守門員戴手套,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更好的防守,也就是能撲出更多的射門,高速運轉的足球在沒戴手套和戴了手套作用力和作用面完全不一樣。舉個例子,不戴手套基本不可能撲住射門的,因為你的手掌皮膚很難經得起那種高速摩擦力,但戴了手套,面對飛馳而來的皮球,只要你判斷方向正確,方法標准,技術過關,你完全是可以穩穩將球沒收,當然現實比賽中,為保險起見,一般面對稍微用力的射門,大多數守門員都是首選將球擊出或者觸碰皮球使皮球改變運行軌跡遠離球門的。
I. 守門員穿什麼鞋(最好把淘寶鏈接發過來)手套呢
守門員的鞋建議鞋釘耐磨不打滑,因為影響側向撲躍。建議鞋的前半部分厚度不要太厚,因為太厚會影響開門球和解圍的高度。鞋面要盡可能耐磨,因為封堵的姿勢和滑鏟容易劃傷鞋面。不要買太長的硬釘鞋,比如耐克高端版的FG釘在比較差的草皮上就太長了,容易傷到腳踝或是別斷鞋釘。
手套呢,建議是3mm泡沫乳膠的,吸水好,耐磨,觸球摩擦力大。提前去店裡試好大小。
以上兩樣都不建議在淘寶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