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手套膜有的有什麼講究
擴展閱讀
冬天連體睡衣應該怎麼穿 2025-05-21 16:06:44
嘉定區智能童裝怎麼洗 2025-05-21 15:55:34

手套膜有的有什麼講究

發布時間: 2022-05-17 07:43:00

⑴ 做麵包要揉出手套膜是怎麼回事

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

⑵ 用不出膜的面,做麵包會怎麼樣

做出的麵包相對較硬,不會像麵包店的麵包柔軟,彈性相對差了些。

4、面團醒發以後,用擀麵杖擀開把香腸包在內圈起來就可以了,也可以放些芝士或是乳酪,我當時沒有,就隨便做了。葡萄乾的麵包,是擀成橢圓形的,鋪滿葡萄乾,圈起來就OK了。

5、做好的面團,擺在烤盤里,進行最後發酵(建議溫度35℃,放一小碗熱水在下面,發酵20分鍾左右)。

6、發酵到兩倍大以後,在表面刷上蛋液及芝麻。

7、放入預熱好上下火180℃的烤箱,烤15分鍾左右,至表面金黃。

⑶ 什麼是手套膜

手套膜只是面團攪打到的一個程度,不是所有面團都要手套膜。

⑷ 麵包面團打好後手套膜拉出來不均勻怎麼回事 有的地方很薄 有的地方厚 不均勻

手工麵包拉出來本身就不均勻,薄厚不勻,這樣的麵包做出來口感很好,吃著放心,屬於真材實料,因為直接用手拉出來的本身就沒有尺寸。可能大小厚薄不一樣!

⑸ 什麼是手套膜

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
「手套膜」是烘焙愛好者製作麵包時,將高筋面團揉到可以套在手上類似薄膜而不破的一種狀態,俗稱手套膜。

⑹ 揉面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在你抓起麵粉的時候,若你先看看以下的注意事項,我相信,起碼在“揉面”這個環節上,比別人略勝一籌。

和面的目的通常在只有三個:

① 把原材料分布均勻。

② 讓麵粉與其他材料混合,形成麩質。

2、其實還能放在某個大盆子中進行揉和攪拌,這樣操作會更加方便,剛開始可以先用勺子進行材料的混合,後面再靠手來攪拌,另一隻手旋轉盆子,會更省力。

3、面團的吸水能力會因為天氣狀況、麵粉品牌、存放時間不同而有區別,所以配方的水不會是最精確的,一定要適宜加水或加粉。

◇◇◇麵筋的形成

當初步揉面把食材初步揉合後,就到了最重要的步驟——麵筋形成,即麩質的形成。拉伸、折疊、揉、摔、搓、拉是麵筋形成的最常規的動作。這是為了讓麵筋組織的網狀結構更細致,有延展性。這個時候,通常方子都會建議放入黃油,增加組織的細膩性。手揉的方法可看:揉出手套膜其實很簡單!懂得這幾個方法,方可出膜!

⑺ 製作拉絲綿密的吐司麵包,正確的步驟是什麼

製作拉絲綿密的吐司麵包,正確的步驟是什麼?

4、揉出手套膜之後把面團重新規整一下,繼續放回和面盆裡面,用保鮮膜密封或者蓋上蓋子放到溫暖的地方去自然發酵,冬天發酵比較慢,我一般都是放到烤箱里去發酵,大概一個小時可以發好。5、面團發好之後取出來,用手掌按壓面團,把它按平整,尤其是有氣泡的地方一定要把氣泡擠壓出去,用手掌按的方式排氣比揉的方式效果要好,而且做出來的麵包層次和結構也要好很多。

6、排完氣之後把面團根據模具的大小去分割蓋上吐司盒子的蓋子二次發酵到七八分滿就可以了。7、發酵好之後為了讓烤出來的效果更好看,表面我又刷了一層蛋液,放進預熱好的烤箱,上火180度,下火200度烤35分鍾就差不多了,至於具體的烤箱溫度大家要根據自己家烤箱來具體的調整。

⑻ 為什麼麵包面團發酵後就沒有手套膜了

麵包發酵以後沒有手套膜的話,也是沒有關系的牙,只要你一開始揉的時候又瘦好麽?就可以了,揉著成功以後,等它發酵的時候,面的質量會發生變化。這樣也不影響響你考的

⑼ 人工挑選刀叉勺

和面是廚房操作的基本功,只要把麵粉倒入盆里,一邊倒水一邊用筷子攪拌,等到水基本吸收進麵粉里不沾手了,然後用手翻攪,到面絮均勻盆里沒有乾麵,然後按壓成團,多揉一會揉光滑就可以了。看著很簡單吧?但這只是基本步驟,具體要怎麼操作,主要取決於你打算用和出來的面團做什麼食品。

比如說打算做麵食,麵食的種類很多,相同的一點是可以在麵粉里加一點鹽,這樣可以讓煮出來的面條更筋道,細分下來的話,如果是想做刀削麵,就要少加水,面要和的硬一點,削起來才會順暢不粘刀;如果是想擀麵條,面團就要和的軟硬適中,擀起來才不費勁;如果是做麻食、扯麵之類,面就要和得軟,方便按壓、拉拽;如果是包餃子,不光面要軟方便捏邊成型,最好和面的時候打一個雞蛋,把蛋黃留下,把蛋白和到面裡面,這樣餃子煮起來不容易破。

如果是要蒸饅頭蒸包子,這種面團和出來是需要發酵的,麵粉里要撒上酵母粉,同時加點糖會發酵的更快,饅頭面和硬一點好吃,包子就要軟硬適中了。

現在喜歡做烘焙的人很多,如果打算做麵包,就要使用高筋麵粉,用牛奶代替水來和面,酵母要用高糖酵母,麵粉里要加上白糖和黃油,和出來的面團要使勁揉,揉出手套膜才算和好了。

如果要做傳統中式點心,和面的講究就更多了,桃酥要用低筋麵粉,月餅、蛋黃酥要用中筋麵粉,和面時有的要用玉米油,有的要用花生油,還有的要用豬油,這個種類更多,和面的要求更復雜,每一種都要寫長文才能說明白。

所以,這個問題乍看簡單,其實是很難回答的,如何和面,這個是分門別類各不相同的,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斷的學習、摸索。

⑽ 揉不出手套膜的原因是什麼

1、用的低筋麵粉

用高筋麵粉才能揉出膜。麵粉本身就是一個影響面團出膜的重要因素,製作麵包當然最好選擇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13%),而且不同的牌子,筋性也有差別,選購麵粉時需注意,而且麵粉最好買新鮮的,放置太久的麵粉,進行會降低。

2、配料問題

和面沒有添加任何配料。和面時根據配方加入雞蛋或者食鹽,既可以豐富口感,又可以增加麵粉的筋性,讓出膜更容易。

3、含水量和含油量不合適

配方的含水量對出膜有很大的影響,一般只做麵包的面團濕度在60%~70%之間,比較容易出膜,這種狀態下的面團有些粘手,但是面團能拿得起來,如果濕度略微增加,就更容易出膜,但缺點是難以操作,會特別粘手。(因為麵粉吸水性不同,含水量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在具體和面時,要預留10%的水,視情況增減。)

含油量指的是黃油、淡奶油等的加入,油脂會對面團出膜有影響,按照原來的方子,油量減少或者過多,都會影響出膜。

4、攪拌力度太小

一般,攪拌力度越大,麵筋形成越快,這就是和面需要廚師機的原因,如果是手工揉面,當然也力度更大更容易出膜。

麵粉揉出手套膜一般建議用高筋麵粉。

國標中,麵粉按濕麵筋含量分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做麵包等烘焙類產品一般用高筋粉,做可頌類產品一般用高筋偏中筋麵粉,純中筋粉或者低筋粉不適合做烘焙類產品。

麵粉的筋度強弱取決於麵粉中-S-H-轉化成 -S-S-鍵的數量,數量越多,麵粉筋力越強,面團彈性越大,延伸性也會相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