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盤玩椰蒂佛珠
椰蒂質地堅硬,因此非常耐玩,我建議椰蒂直接上手即可 ,椰殼是純天然的東西,具有大多數天然形成的文玩製品一樣的性質
⑵ 椰蒂佛珠怎麼盤 怎麼保養
對椰蒂佛珠最主要的保養就是盤玩。
⑶ 椰蒂怎麼盤玩
椰殼椰蒂入手後,第一時間就帶到脖子上,貼身帶,讓身上的油脂和汗水滋潤一下你乾涸的椰殼,帶個幾天後,就發現椰殼顏色已經變深了。
准備二次拋光吧,工具很簡單,兩副單位發的勞保線手套外加一條手巾就好了。把椰殼找個地方固定住一頭,然後綳緊拉直,讓珠子之間的縫隙緊貼,另一頭用手拉緊,好了。開工,帶上兩層線手套開擼吧,抓緊珠子來回摩擦,直到感覺發熱了,估計你的胳膊也酸了。休息一下,讓珠子降降溫,繼續開擼,大概兩個小時左右,看看椰殼是不是有點發亮了,輕微掛瓷了。
准備橄欖油,一兩滴即可,雖然不主張上油,但你不是為了快嗎。雙手擦上油後,在手心塗抹均勻,然後抹到珠子上,再帶上線手套來回擼個一小時,著重說一點,一兩滴油即可啊,千萬不要多。
現在用你的雙手,開始盤,因為現在你的手上有殘留的油脂,所以盤起來會力半功倍。盤的時候要用力,用力搓,捻。這樣盤個一小時左右,再看看你的珠子,是不是有了老椰殼的光澤和顏色。
⑷ 如何盤玩椰蒂佛珠
椰蒂佛珠的盤玩比較隨意,直接上手隨意搓盤即可,不需要特殊處理。
剛拿回來的椰蒂先不要盤玩,要佩戴三天左右的時間,這樣是為了讓人體分泌的汗液和油脂滋潤椰蒂,當椰蒂的顏色變深了,就可以將椰蒂串起來了,串好的椰蒂固定好一端,另一端拉緊使其形成一條直線,這時要戴上手套反復的摩擦椰蒂珠子。
⑸ 椰蒂不亮了怎麼辦
椰蒂不亮了可以用棉布多盤盤。
椰蒂是種非常容易盤玩的品類,顏色比較深,不必擔心盤花,所以,新椰蒂串可以佩戴在脖子上,或者直接上手盤玩,讓椰蒂充分吸收油分,變得更黑更亮。
盤玩十天至半個月後,可以用細毛巾對椰蒂進行二次拋光,將珠子擦至油光發亮即可,然後繼續上手盤玩,爭取將珠子各個角落都盤到位。
有人也會上油,將一兩滴橄欖油滴在手心,然後摸在手串上,但是切記,油不可多,一兩滴足矣,此後,開擼就好了,椰蒂耐造,冬不涼手,夏不畏汗,盤玩上沒太多講究,不去沾水即可。
椰殼如果不常年水泡或者是使用化學手段,一般是不會腐爛的,以至於在有的家庭用椰殼來煲湯,最後椰殼還是會完好無損,可見,如此結實耐玩,常年不壞,這才符合把玩甚至是傳世的基本條件。
⑹ 椰蒂手串還有人玩嗎
有。
1、椰蒂是種非常容易盤玩的品類。顏色比較深,不必擔心盤花。所以,新椰蒂串可以佩戴在脖子上,或者直接上手盤玩,讓椰蒂充分吸收油分,變得更黑更亮。
⑺ 椰蒂放一段時間上面都是油
這個是正常的現象。
1.椰蒂入手後,第一時間就帶到脖子上,貼身帶,讓身上的油脂和汗水滋潤一下你乾涸的椰蒂,帶個幾天後,就發現椰殼顏色已經變深了。
2.准備二次拋光吧,工具很簡單,兩副單位發的勞保線手套外加一條手巾就好了,把椰蒂找個地方固定住一頭,然後綳緊拉直,讓珠子之間的縫隙緊貼,另一頭用手拉緊.
3.准備橄欖油,一兩滴即可,雖然不主張上油,雙手擦上油後,在手心塗抹均勻,然後抹到珠子上,再帶上線手套來回擼個一小時。
⑻ 椰蒂用手套盤為啥掉色
純銀是不會掉色的,純銀製品不僅僅是表面是銀,裡面也是銀。猜測就是是單純的臟,盤盤就干凈了。
⑼ 椰蒂怎麼保養
對椰蒂最主要的保養就是盤玩。
椰,或作「枒」,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地區的常綠喬木。果實叫椰子,可用來製造佛珠。
據清代袁枚《隨園詩話》中說:「近來習尚,丈夫多臂纏金鐲,手弄椰珠……。」
趙棻在《濾月軒文集》中亦有相同的記載:「乾隆年間,戶部侍郎趙秉沖,精選一串椰子數珠,珍比千狐之腋。」
由此可知用椰殼(蒂)來製造佛珠在清初已很普遍,有數百年的歷史了。
(9)椰蒂帶什麼手套盤擴展閱讀:
佛珠含義:
1、名字的含義
佛珠,從字面上看,是佛教用品中的珠子。具體地說是佛教徒在念佛時為了攝心一念而拔動計數的工具。當然,佛珠也逐漸擴大成為一種佩飾,非佛教徒中,也廣為佩戴。大多數人選擇佩戴佛珠手鏈。
佛珠名字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弗誅,就是不要誅殺生命的意思。不論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殺戒。我們每個人都不願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個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
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著重這一點,並強調戒殺護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長壽的結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時時在提醒自己愛惜物命。
二、形狀的含義
佛珠一般是圓球形的,表示圓滿,也就是完美無缺的意思。
我們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們總是沒有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也就是佛教千言萬語、苦口婆心要說明的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圓滿無礙的智慧和功德,只因為自己無謂的煩惱,而將這些本有的圓滿智慧覆蓋了,不能顯現出來。
只要能化解這些無謂的煩惱,就可以與佛一樣,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隨意運用。
三、結構的含義
每串佛珠由一個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繩三部分組成。主珠代表著佛,穿繩代表著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著僧,佛、法、僧三寶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所以,對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對聖容,收拾身心。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