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消失」的張峻是「白手套」還是「資本狂人」
寶能舉牌了萬科,富德控制了金地,安邦穩坐進民生。
保險系資金這兩年在資本市場縱橫捭闔,攻城拔寨無往不利,一副橫沖直撞的野蠻人形象已經躍然紙上。
然而,動輒調度百億資金的背後,似乎總是潛藏著那麼一點點危機。
果不其然,神秘低調的富德系掌門人、潮汕商人張峻春節期間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苦心孤詣營造的千億帝國岌岌可危。
㈡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猶太資本貝萊德的登頂之路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其登頂之路充滿了獨特的故事。作為管理資產總額高達10萬億美元的巨擘,貝萊德的崛起離不開其創始人拉里芬克的遠見與創新。芬克,一個在美國加州長大的猶太人,他的母親是英語老師,父親則是鞋店的店主。芬克從小就在父親的鞋廠工作,展現出對金融的濃厚興趣。在取得加州大學的MBA學位後,他的夢想是投身房地產金融領域。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通過教授的推薦,加入第一波士頓銀行,並在此創造出分期貸款抵押債券(MBS),為華爾街帶來了金融創新的浪潮。
MBS的運作原理在於,將住房貸款未來收益打包為新金融產品,再進行貸款,通過套殼和加杠桿放大收益。芬克在第一波士頓迅速嶄露頭角,28歲成為合夥人,31歲晉升為董事總經理,但因過於激進的操作,他在1986年虧損巨大,被迫離開。兩年後,芬克遇見了他的貴人——黑石集團的創始人蘇世民,兩人在猶太人身份的背景下攜手,黑石集團投資500萬美元,與芬克共同創立了黑石財務管理公司,後更名為BlackRock,即貝萊德。
在貝萊德成立後,公司經歷了七年之癢的挑戰,與黑石產生分歧。蘇世民最終以2.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自己持有的股份,與芬克分道揚鑣。然而,芬克並未止步,貝萊德在2000年抓住機會,成立貝萊德解決方案公司,該團隊擁有800多名分析師,覆蓋數學、金融、經濟等多領域。他們開發的阿拉丁風險管理系統,對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貝萊德與美國政府簽署善後協議,憑借對MBS的熟練操作,幫助美聯儲處理投行和房地產的爛賬,管理資產增長至2.7萬億美元,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
金融危機後,貝萊德的資產管理能力得到了認可,拉里芬克與政府高層建立了密切聯系,為各國提供咨詢建議。貝萊德還為全球93%的退休基金計劃提供管理服務,擁有阿拉丁系統的基礎,開發了美聯儲後台監控系統,以及一套監控全球10%金融資產的超級風控系統。蘋果、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以及全球前十的保險公司均依賴這套系統進行理財,貝萊德因此掌控了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等傳統金融巨頭,並成為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石油巨頭的主要股東,以及六大傳媒集團的主要投資者,壟斷了美國九成媒體資源。
在疫情期間,貝萊德通過不競標直接獲得4500億美元基金,並通過杠桿從美聯儲獲取4萬億美元信貸,資產規模翻倍至10萬億美元。貝萊德不僅成為金融領域的巨頭,還通過資本入股對全球優質公司和資產進行收稅,幾乎成為高於國家形式的存在。它在美元周期性危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既是美聯儲的白手套,也實現了猶太人自己的建國之夢。盡管貝萊德的存在引發了一定的爭議,但其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㈢ 白手套的內容簡介
白手套:一個替幕後權貴代持股份、運營資產的群體,與幕後權貴構成利益共同體。他站在台前甚至鎂光燈下,以高超的才智和絕對的忠誠贏得信任,一時風光無限,揮斥方遒。但是,大難來臨,是「白手套」一肩挑起,還是幕後權貴援手拯救,抑或棄卒保車?
內容簡介:平民子弟陳曉成愛情受挫,因結識高乾子弟王為民而躋身京城權貴階層「公子圈」。他人生吊詭,站在權力肩上,走在法律邊緣,玩轉明、潛規則,巧取豪奪、利益輸送,做VC 、PE爭搶項目、粉飾上市、驚天套現、洗錢轉移,操盤「最賺錢的生意」,染指「最劃算的標的」,十年間成為京城顯赫的「白手套」。 孑然一身的陳曉成因復仇心切,苦尋初戀,以過橋貸款、可轉債、融資擔保、股權質押等高超「財技」及人脈協助假釋犯老梁拿下大項目,不期身陷資本市場上最錯綜復雜的,也是最匪夷所思的一場豪賭。多米諾骨牌被觸發,一干大佬接連陷入,遂成六方角力,局中有局,爾虞我詐,勝負幾度易手。風聲日緊,東窗事發,舊愛不再,陳曉成意興闌珊,十年拼殺頓失意義,「白手套」走到了人生蒼茫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