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棒球投手套怎麼帶
擴展閱讀
旗袍怎麼搭配好看又顯瘦 2025-09-22 14:31:05
紹興暇步士童裝哪裡有 2025-09-22 13:57:53
無性別女裝怎麼搭配 2025-09-22 13:54:25

棒球投手套怎麼帶

發布時間: 2022-04-22 00:38:55

⑴ 棒球的投球手有什麼保護措施投球手好像連頭盔都不戴,那萬一被擊球手打出來的球擊中不是很危險嗎

投手確實一直都面臨這種危險。
但是美國日本職業比賽中也是很少有人保護自己。
佩戴過多的護具有可能會影響投手實力發揮
不過國外有賣一種透明的臉罩。
還有mlb的一位投手上場都會帶特質的保護帽。是紐約大都會隊的
在購物網站搜「棒球盔」。應該會有一種裡面帶硬塑料的棒球帽。
投手確實是比較危險的位置。但是相比較其實捕手雖然被護具保護著
。但被球悶的幾率會更高。想想這個。應該可以給自己一些勇氣吧
不過還是放下心理負擔。打球肯定都會被打的。不管是哪個位置。

⑵ 棒球手套正確戴法,最好詳細說明一下

帶手套之前,先確認慣用哪手

一般右手寫字,就是右手扔球,所以就是左手帶手套。

⑶ 棒球投手投球的出手點的訓練方法

投手出手點分上中下三種,一般都是正手投球或者四分之三出手。基本上,固定投球姿勢和出手點的訓練就是甩毛巾。

具體方法就是拿一個長一點的毛巾一端打結,用投球握法握住打的結,之後讓隊友蹲跪在你前方,將棒球手套舉至你的出手點處(一般要稍遠些),你用投球姿勢將毛巾甩至隊友的手套處。若單獨訓練,可以隨意將任何物體固定出手點處(一般我會找和出手點等高的鐵桿比如陽台扶手),嘗試用毛巾抽到。

圖例

圖片出處轉自Google圖片,如侵刪。

⑷ 棒球投手怎樣做得更好

投球技巧:

1、保持出球時的身體平衡:

在人類的任何行動中,保持身體平衡是最為重要的,而對於有效的投球技術則尤有生物力學上的重要性,在正面投球和側身投球中,從第一個動作到最後一個動作,平衡是控制體力的中心。

正面投球和側面投球在軸心腳前掌落在投球板前時,身體的運動實際上是一樣的,提腿的力量會在頭部置於腹部鈕扣(體力的中心)前而被上身和軸心腳所吸收,雙手應放在身體中部,與下巴和腹部鈕扣成一直線,提腿的膝部;臀部和雙肩的角度和轉動每次都必須一致,正如提腿的高度每次都必一致一樣,腳部則應放在提腿的膝部下面。

如果身體重心在提腿達到最高點時,固定在軸心腳的前掌,那麼身體的平衡是可以做到的。在正面投球,投手之所以後撤一步,其唯一理由是便於把軸心腳放投手板之上,在投手板後面作多餘的動作只會有礙平衡。

在提腿提到最高點時,任何動作都有短斬的停頓,這時,投手具有最大的潛在力量,以便在伸踏腳向本壘板伸踏時變成投球動力。

2、投球的開始:

a、投球動作從伸踏腳後撤一步開始;

b、便於軸心腳放在投球板前;

c、當提腿到達最高點,雙肩又靠近體前時,身體一定要取得平衡。

投手在提腿提到最高點,雙肩靠近體前時必須保持身體的平衡,後腳(軸心腳)膝微屈,以保持穩定,此時投手絕不可挺立不住而垮下來,在後腳膝保持彎曲來保持身體向本壘板下俯動作的穩定同時,他的提腿膝部應在向本壘板移動前向下移動,雙手靠攏直至身體開始向投球方向下俯。

3、身體重心的轉移:

當從投球土墩上向下傳球時,身體向本壘板移動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所謂方向,就是投手從軸心腳前掌觸板到伸踏腳前掌落地過程身體重心的位置。如果動作是從平衡開始,那麼,雙腳把身體重心從後移前時(由於力學使用)應該還是平衡的。按技術效應,這種轉移在伸踏過程中仍然是平衡重心的轉移,而且只能通過軸心腳前掌觸板到伸踏腳前掌落地來完成。

投手投球是由雙腳到指尖的過程,投球是帶有旋轉成分的方向性技術。良好的指向能增大身體重心從軸心腳轉移到身踏腳落地並以投球土墩下移到土墩陡坡而產生的力學動量。

二、打擊基本技術

從連續動作中可看到打擊的過程中,視線始終沒離開球,保持了眼睛的高度。跨步很適中,從跨步到扭腰,重心非常穩定。跨步不要太小,因為這樣重心不會穩,當然也不能太大,因為跨步太大會讓重心的高度一下子改變,揮棒的準度會降低。應該是在揮動球棒的瞬間很自然的將腳直接跨出,不要刻意去注意跨步的大小。

揮棒是一個很復雜的動作,用到身體很多的肌肉群,所以要能把棒子揮快,當然肌力的好壞是很重要,有好的肌力才有力量把棒子揮得快,不過,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首先,應該要注意的是自己的揮棒動作,是不是力求簡潔,有沒有把多餘的動作盡量改掉。接下來要注意自己的揮棒路徑,是不是在收棒准備要出手的時候作的得體,讓自己在出棒的瞬間能夠直接將棒投往球揮去,而沒有任何累贅的路徑。我想,揮棒動作最重要的就是這樣了,力求簡潔,讓自己能夠順暢的加快動作,力量自然就會出來了。

當然,除了這些要點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要訓練自己訓練到揮棒的瞬間身體的每一個部分一起爆發,這唯有透過大量的揮棒才能夠達成。練習的時候,自己要在心裏面假想著投手的球飛過來,然後自己的以最快的速度去揮動棒子,但是不要出力,揮棒快有一個很重要的要領是要求快而不是用力,然後當自己很准確的命中了球,就趕快用全身的力量把球打遠,說真的,這樣講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很難,需要一段時間練習!

球棒的選擇:

棒球的球棒有木質和金屬兩種。木質棒,球感較好,不震手,彈性稍比金屬差,比金屬棒易斷,職業球員較喜歡用;金屬棒較經濟實用,彈性好,比木質棒的球感差,震不易斷,響聲較大,業余球員常用金屬棒。目前日本的大學棒球選手也趨向於使用木棒,目的是為入選職業棒球隊做好准備。

持棒位置(右打者):

較理想的持棒位置是:右手握棒處在好球區的上部,大約與肩同高,並離右肩10厘米左右。

擊球點:

在棒速最快,手臂伸直的瞬間擊中球,這是最理想的擊球點,即擊球點於肚臍的連線垂直髖部。擊中球時,兩手腕應有擰濕毛巾的感覺。擊球點最好在本壘板前,但內角高球只有一個擊球點,即必須在本壘板前,否則棒頭將擊不到球。

三、接球的基本方法

接球和傳球是防守技術的統一體,兩者不能分開。沒有傳球,就談不上接球、沒有接球,也談不上傳球,接球是為了傳球;有傳球,必有接球者。因此,接球是防守隊員處理基礎和傳出的球、阻止擊跑員上壘、進壘或進分,以及進行局部或全場戰術配合必不可少的技術。

手套接球部位和正確使用:

a、接球部位應在虎口和掌心之間,是手套的最深處;

b、用掌跟接,球易彈出、用虎口接,向後緩沖突然、部安全、皮條易打斷;夾不緊,球易掉;

c、手套掌心和手臂基本成直線;手套的正面和來球應垂直。無論來球方向如何,均用手套的掌心對著球;

d、接球時,務必做到球在手套之上,否則易掉球;

e、接球好的人有響聲,主要是緩沖好和空氣壓力起作用;

f、戴手套不宜過深或太淺。過深則不靈活,太淺則易被球打掉;

g、戴手套是可將食指放在手套背後。接手和游擊手用此方法較常見,主要是接球多,食指放在手套背後,以防傷痛;

h、盡量用雙手接球。

四、如何撲壘?(作者:yakyu,來源:野球研究所)

撲壘基本上是先墊步一步,然後整個人就往前撲(頭在前面),接著在著地時,以胸部及腹部平均的在地面滑動,然後雙手延伸去觸摸壘包。所以最理想的墊步應該是在你的身長加上手的長度再多一點點的地方進行,撲下去之後剛好在摸到壘包的時候停止,這樣就不會因為撞擊壘包而受傷。

還有,撲壘要盡量不去碰撞對方的野手,能從他們身後繞過應該是最好的角度。另外一個重點則是任何的滑壘都不能猶豫,否則很容易因為猶豫而延緩動作,造成太慢進行,通常在這種情形下,很容易因為延緩而在距離不夠的時候滑壘進而造成受傷。

要做到毫不猶豫的滑壘,平常的熟練非常重要,而且不只是單獨對動作的練習重要,狀況的演練也是必須的,否則一到比賽,平常明明可以做出來的動作也常常會做不出來。

棒球圖解沒有這要靠你多多練習 多看些網上視頻 慢慢來吧 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好的

⑸ 棒球運動中,投手戴的手套有什麼特點

棒球手套的長度大概是從11英寸到13吋之間,以一般守備需求來說,需要快速拿球的野手(例如二壘手、游擊手)會偏好使用較小的手套,大約是11~11.75英吋;三壘和投手可能會面對許多快速的強襲球,因此會選擇稍微大一些的手套,大約是11.75~12.5吋左右;而外野手則需要較長的手套以因應守備范圍的需求,所以多半挑選最大的尺寸,大約是12.5~13英吋。

4、外野手手套

由於外野防區極大,主要是接高飛球,因此手套也跟著做得比較大,都會做成有洞口的(球檔),不會做密封(球檔)不可以方便接高飛球時不會因手套擋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撈到球。

⑹ 棒球的接球手手套和投球手手套哪裡不一樣

投手手套當然可以接球~
棒球手套一般根據守備位置分為捕手手套,一壘手套,外野手套,投手手套,內野手套(二三壘,游擊)

捕手手套厚,是連指的而且球襠位置是不一樣的,所以適合正面接投手來球,一壘手套介於捕手手套和內野手套之間,也是連指的不過輕薄些很適合正面接內野手的傳球和彈地球,外野手套比內野手套大,這兩種手套的特點都是和這兩個位置的守備有關

投手手套和內野手套區別不大,主要在球襠,投手手套一般是整塊皮遮擋著球襠,這樣可以防止打著從球襠看到投手的握球方式以便判斷來球,現在很多這種球襠的手套既可以用於投手,也能用於內野

⑺ 棒球投手的手套有什麼作用

現代棒球手套
接球手套
接球手套是最常見的手套,一般戴在左手上,也有特製的右手用手套,供守場員使用。接手所用的連指手套,周長不得超過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過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過15.2厘米,下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5.2厘米。其主要功能有:1.緩沖球的巨大能量。2.更好地牢牢接住球。棒球手套在場上的不同位置有著不同的形狀。其棒球手套中接手(捕手)的手套最為特殊。其相對於其他位置的接球手套的不同點為:除拇指以外的四個手指是連在一起的,為了緩沖投手投出的球的巨大力量以便接住球,裡面的海綿內襯也相對其他位置用的接球手套要厚很多。
擊球手套
擊球手套是專供擊球手使用的手套,其作用為:1.防止手上出汗沾到球棒使球棒打滑脫手。2.在某種意義上說起到了保護手的作用。擊球手套這一偉大發明在棒球運動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壘手手套

由於一壘關繫到出局的次數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還是人先到, 因此一壘手手套都會做得長且大,有一點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為夠大才 能把傳不好的球接的好一點,夠長就會比較先接到球,而且會給一種錯覺 好像球先進去了。一壘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連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過30.5厘米,掌面上部寬不得超過20.3厘米;虎口上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下沿長不得超過8.9厘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2.7厘米。虎口處可用整塊的皮革縫制,也可用皮條編成,但不得編成網兜狀。手套重量不限。
二壘手手套

二壘手由於打來的球都比較軟弱(因右打者多),還有需要搭配演出雙殺 ,因此接球的口袋都會比較淺,有一點像縮小版的投手手套,方便接到球 後可以較快把球拿出來再傳給一壘。
三壘手手套

多會做成十字型的,口袋會比較深,因為打向叄壘的球都相當的強勁,做 深一點可以穩當的把球接住而不易落下。
游擊手手套

性質正好介於二壘跟三壘之間,所以手套的模式也在兩者之間,是為『工 』字型的為多。
外野手手套

由於外野防區極大,因此手套也跟著做得比較大,一般都會做成雙十字型 的,可以方便接高飛球時不會因手套擋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撈到球。
分指手套

連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壘手使用。但任何隊員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條、縫線和指蹼都必須是同一種顏色,而且不得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與手套顏色不一樣的附飾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