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什麼皮膚病需要戴手套
擴展閱讀
百人旗袍秀培訓中怎麼寫 2025-05-02 18:45:00
睡衣臭怎麼回事 2025-05-02 18:44:26
特戰手套什麼牌子的好 2025-05-02 18:44:20

什麼皮膚病需要戴手套

發布時間: 2023-07-18 14:36:11

㈠ 手癬的治療方法有幾種

一、口服葯:時下各種抗真菌口服葯異軍突起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但因為這類葯必須達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處才能發揮抗菌作用,而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且慢,吸收代謝又很快,所以用葯量大,用葯時間長。另外,口服葯均有副作用,且停葯後易復發。
二、外用葯:一旦發現有耐葯現象應及時調整用葯。有些病人患癬病在開始塗抹某種激素類抗菌葯時感到效果頗好,時間一長,卻感覺「不靈」了。其實,這是由於葯物的耐葯性造成的。
三、治療各類癬菌傳統中葯是首選:用中葯外用治療各類癬病,主要成份包括:土茯苓、苦參、白蘚皮、僵蠶、全蟲、蜈蚣、白花蛇等名貴中草葯,採用大劑量、大濃度,先熏後洗,每次洗、泡二十分鍾以上。以達到使葯物強力滲透至皮膚角質層,徹底殺滅寄生在皮膚角質層內所有的癬菌,使癬菌得到整體治療而根治,杜絕復發的產生。
四、應用足夠的療程:無論何種葯物治療癬病,均需一定的療程:體癬、股癬2周、頭癬、手足癬4~6周;甲癬則需用12周以上。這是由真菌的生長繁殖規律和皮膚、指(趾)甲的生長速度、代謝過程決定的,任何新產品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所以人們期望一次凈、一搽就靈的葯是不可能的,更不能希望一些葯能一次除根。

㈡ 手部濕疹

手部濕疹是濕疹中的一種,發於指背、指端掌面及手背的濕疹,多呈亞急性或慢性,表現為小片、境界不鮮明的結痴斑,表面常有水皰。

手部濕疹的病因

手部濕疹很明顯是個刺激問題,有很厚角質層的手掌不適應廣泛使用的清潔劑。在所有常用的清潔劑中最傷害皮膚的是肥皂和去污劑,甚至其稀釋物也有害。其他對皮膚完整有害的化合物包括水、有機溶媒(二甲苯)、腐蝕劑,酸和鹼等。

無論外界的潮濕或出汗,長久以來認為是手部皮炎的主要危害。水可減弱肥厚角質層的保護作用,增加許多化合物的穿透,且可使其他溫和的化學物產生刺激性,家庭婦女,護士、理發師、洗盤工、廚師、醫生、牙科醫生及其他在潮濕環境工作的人常患本病。

西醫認為一般遺傳性過敏體質,魚鱗病或皮膚乾燥,經常接觸各種清潔劑,皮膚上輕微的外傷或化學性刺激,甚至精神緊張、抑鬱、痛苦,都可加重病情。從事與此相關的職業的人,如繅絲女工、會計、葯廠洗葯瓶者、機修人員等手工操作且接觸化學物品或機械性操作者,無疑都是手部濕疹的高發人群。

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誘發濕疹的原因是有很多種的,例如生活環境中的日光、炎熱、乾燥,各種動物的皮毛、皮屑,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化學物質,例如化妝品等。都能夠導致手部濕疹出現,另外在食物方面常見的有魚、蝦等,吸入物有花粉、塵蟎、羊毛等,都能夠引起濕疹發生。

手部濕疹的症狀

1、手部濕疹一般好發於掌面、手背,可侵及腕部和手指,常對稱發生。

2、掌麵皮損為局限性淺紅,黃褐色斑,上有較厚硬皮屑,易乾燥皸裂。手背多為錢幣狀浸潤肥厚的暗紅斑,或為苔蘚狀斑片,覆有少量鱗屑。手指見少量丘疹、水皰,甲周皮膚腫脹潮紅,甲板變厚不規則。患者自覺患處皮膚不同程度地瘙癢。

3、手部濕疹多在雙手指背及指端的掌面,手背和手腕部,局部可浸潤、肥厚,並因手指活動可產生皸裂以及甲周皮膚腫脹,指甲生長不規則。

4、少數皮疹可發生於掌側面,皮疹的邊緣不太鮮明,局部皮膚粗糙,有小的丘皰疹,瘙癢,冬季因乾燥而發生皸裂。因雙手經常接觸外界物質,故經常做家務人的手部濕疹不論病因如何,一般比較頑固。

手部濕疹僅發生於指尖部時,又稱指尖濕疹。發生於掌中部及指掌側時,皮損乾燥,角質增生,皸裂稱為慢性復發性水皰/角質增生性手部濕疹。皮損也可發生於鄰近兩指至掌部遠端掌指關節皮膚,皮損形態如圍裙狀,又稱圍裙樣濕疹。因手部經常接觸動物及內臟引起的手部濕疹,又稱為屠宰場濕疹。

手部濕疹的檢查

手部濕疹的皮損呈亞急性或慢性濕疹表現,常發生於指背及指端掌面,可蔓延至手背和手腕部,境界不清或呈小片狀皮損。慢性病程時可浸潤肥厚,因手指活動出現皸裂。甲周皮膚腫脹,指甲可變厚而不規則。手部濕疹也可發生於掌側,具局限性,但邊緣不明顯,多粗糙,有小丘皰疹、皰疹及浸潤肥厚,冬季常開裂。

在遇到有滲出液、紅斑、丘疹、水皰等發癢皮損時,往往要考慮這種疾病。該病的發病部位常見於皮膚裸露的部位,也可彌漫散布於全身各處,在不同部位可有不同的表現。

手部皮炎濕疹與手癬是兩種極其容易混淆的皮膚病,要注意區分。手部皮炎濕疹常接觸肥皂、清潔劑、去污粉和染發劑等有關,與皮膚過敏有關。手癬是由真菌感染性的皮膚病,並且皮損處出現薄薄一層白膜。

皮炎濕疹有三個特徵:一是奇癢,二是易反復發作,三是呈多形性發疹。急性或亞急性時有紅斑、丘疹、小水瘡和水瘡抓破後的滲液,慢性時表現為皮膚增厚和浸潤,常為局限性。也是皮炎濕疹的特點。

根據手部長期接觸外界刺激,結合皮損特點易於診斷,必要時可做真菌鏡檢與手癬區別。

手部濕疹的治療

在臨床上手部濕疹和手癬的症狀非常相似,應加以鑒別。手癬多發生在夏秋季節,而手部濕疹則在冬春季節症狀明顯加重。手部濕疹常呈對稱性發生,多見於手背,境界不清,遇到外界刺激容易惡化,黴菌檢查為陰性。而癬則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膚病。所以,手部濕疹的治療方法絕不能用癬葯。

對於乾燥性手部濕疹來說,它一般是在冬春季節時病情會加重,它常出現在手背上,呈對稱性的發生,一般境界不會太清楚。乾燥性手部濕疹在遇到外界刺激會惡化,對於乾燥性手部濕疹的治療方法,首先在手部皮膚有外傷後應及時治療,避免局部刺激,注意局部清潔,不要直接接觸洗衣粉、肥皂、洗滌劑等鹼性物質。

手部濕疹的治療方法中對發生濕疹的部位,應避免搔抓、燙洗;一般的局部感染時避免塗擦刺激性強的葯物或食用辛辣食品;對於皮膚瘙癢明顯者的,是可以口服抗組織胺類葯;對有裂口者,使用皮康霜效果較好,塗用後的,用塑料薄膜包裹,可增加其療效的。

目前西醫對手部濕疹尚無特效療法,多採用以內服抗組胺葯物,激素類葯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葯,口服激素,外用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

手部濕疹的飲食

手部濕疹食療方法:

1、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塗患處,1日3次。

2、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參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

3、蒲黃研末,將粉直接撒在濕疹處,外用紗布包紮,1日1次。

4、吳茱萸100克,研細末,加膚輕松軟膏調糊狀,外敷濕疹處,1日3次。

5、滑石、爐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葉15克。共研末,裝入廣口瓶內備用,撒在手部濕疹上,外用消毒紗布包紮。

6、苦參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手部濕疹效佳。

防治濕疹患者平日多喝溫開水。平常不吃蔥、姜、蒜、辣椒、羊肉、花椒、茴香、櫻桃、龍眼、菠蘿等熱性食物和料理、可以吃香蕉、梨、獼猴桃、楊桃、黃瓜、菠菜、茄子、空心菜、鴨蛋、鴨肉、兔肉、紅薯、綠豆湯、苦瓜等苦味的東西,因為按中醫說,它們是涼性的,敗火的好東西,尤其是苦味的東西,更是敗火的天敵、但要適可而止,一次吃得太多會拉肚子。

手部濕疹的預防

第一、減少摩擦:在皮膚乾燥的情況下,經常摩擦容易破皮及加重濕疹的變化,所以要避免扭乾衣服、毛巾等動作。觸摸報紙、粉筆也會吸掉皮膚的油分及水分,乾燥的紙還會割傷皮膚,這些都會造成濕疹的惡化,總之要盡量減少手部的摩擦。

第二、少接觸刺激物:為了避免手部濕了又干,幹了又濕,而加重濕疹,家事最好集中一起做,多用洗衣機與洗碗機等自動化的電器用品。平時要少洗手,少用肥皂,最好以不含皂鹼的清潔用品代替肥皂。因為太熱或太冷的水都很傷皮膚,所以應該以溫水為宜。

第三、使用手套:要減少雙手受刺激的機會,最好的辦法是養成戴手套做事的習慣。即使戴兩雙手套,每工作半小時至一小時,也要暫時脫下手套讓雙手透透氣,做不碰水的家事時,最好要戴上棉手套做,可以防止手被弄臟後,需要常洗手而刺激皮膚。不可只戴塑料手套,因為在汗水和污垢浸濕下的雙手,更容易遭受過敏原或刺激物的侵入而導致濕疹惡化。

㈢ 什麼傳染病需戴手套口罩預防

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麻疹等,需要戴口罩。
預防接觸性傳染病,需要戴手套。可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導致傳染的疾病種類較多,比如痢疾、傷寒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等,但這些情況下,除非與病人或疑似病人直接接觸,一般是不必戴手套的。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為防止工作中的意外受傷導致血液傳播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感染,也是需要戴手套的。

㈣ 手上老掉皮是什麼原因

有以下幾種原因:

1、剝脫性角質松解症

多發於春夏和秋冬之交,病情大多在幾周內可以自行痊癒。輕者可外用保濕霜、尿素乳膏等溫和潤滑劑緩解症狀;嚴重的大面積脫皮者,可外用維A酸乳膏、2%水楊酸軟膏等。洗衣粉、肥皂、洗潔精常常是誘發病情加重的因素,需要注意避免和防護。

2、汗皰疹

也稱出汗不良性濕疹,好發於手掌、手指側面、指端。主要表現為米粒大小的水皰,幾個或成群出現,水皰乾涸後出現脫皮。特點是伴有明顯瘙癢。一般春末夏初開始發病,夏季加重,入冬情況改善。應盡量避免接觸洗衣粉、肥皂、洗潔精,必須使用時應注意戴手套防護。

3、手癬

癬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最常見的部位是腳,稱為腳癬,約20%腳癬患者同時患有手癬。這可能是因為經常用手搔抓,腳上的真菌傳染到手上引起。臨床表現為紅癢、脫皮,常呈環狀,以單手發病常見。一般通過真菌鏡檢可以確診。

(4)什麼皮膚病需要戴手套擴展閱讀:

手脫皮可以有以下措施緩解:

1、平時要保持皮膚清潔,盡量少沾水;避免接觸鹼性物質,如肥皂會除去皮膚的油脂,使得皮膚乾燥;洗手或洗澡後及時用潤膚霜或手霜,最好抹一些硅霜或魚肝油軟膏,起到潤滑和保護新生長表皮的作用。

2、飲食上,應當清淡溫和,不要貪涼貪辣;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黃、牛奶、乳酪、魚類、貝類、胡蘿卜等;多飲溫熱的白開水,少喝飲料。

3、出現手腳脫皮,盡量讓蛻皮自然脫落,不要強行剝掉。當脫皮處瘙癢時,可適當使用鎮靜劑或抗組胺類葯物來控制。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米醋等搓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