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冬季長途騎行注意事項
騎行是非常容易流汗的運動,汗水在冬季冷風環境下,比凍雨還可怕。冬季騎行,最怕外冷內熱,戶外服裝的搭配尤其服裝且重要。既要做到透氣排汗快乾,還要做到防雨防風。 外衣建議選擇沖鋒衣,如果買不起國外品牌,國內的品牌也還不錯的,有的三四百一件(單層)的也是很好用的。游俠11年從廣州騎行回湖北,路上遇見連續4天凍雨,全靠沖鋒衣頂著。同伴穿的普通雨衣,雨水是防住了,內里卻大汗淋漓,一歇下來就發冷。如果買不起沖鋒衣,可選用好一點的皮膚風衣,100-200元左右,不過我的觀念是既然都能買高檔雨衣了,倒不如再加多一點買沖鋒衣。如果一定要節省,索性買一次性雨衣,才3塊錢左右,由於其材質是單薄的塑膠紙,雖然不保暖但能保證防雨,自己在腋下挖個口也可以透氣。至於這些東西在哪買,我就打個廣告吧,淘寶搜索「山海客戶外」,是我開的戶外裝備店,歡迎捧場。
隔層內衣篇:抓絨衣。不貴,有的品牌也才百來塊。抓絨衣透氣,同時其絨毛能為人體創造一個隔溫空間,起到保溫作用。因此有的`兩件套沖鋒衣,直接就是一體的。
貼身內衣篇:再好的戶外服裝也不能保證不出汗,只不過是出汗多少的差別。因此無論任何時候,只要你在戶外運動,速干T恤就是必備戶外服裝,無論冬天夏天它都用得著。也可以用透氣性較好的騎行服代替
關於頭部防寒:抓絨帽太厚,我以前買了個100快的狼爪抓絨帽,妹的太厚了,一路上沒怎麼帶過,汗流不止。密封性太好的一律不能要。建議用騎行頭盔搭配魔術頭巾,頭巾准備3條,一條裹在頭部,一條作為面巾為臉部抵禦寒風,一條帶在手腕用於擦汗。當然,像我這樣的粗人經常只有一條。
關於手套:冬季騎行,防水工作比避震更重要。一單手背凍雨侵襲,很快就會麻木,而一般的騎行手套都是不防水的。我們在路上被凍得無奈,想了很多辦法,在騎行手套上套上塑料袋等,後代用10幾塊錢買了一雙內里帶絨的洗衣服橡膠手套解決了問題。當然,不下雨的時候不要用,畢竟沒有透氣性、避震性及防護性。
關於褲子,當然最好也是沖鋒褲+抓絨褲+內-褲。
關於鞋子,建議穿著全反絨牛皮的徒步鞋或登山鞋,高幫最好,價錢在200左右,不要有透氣網孔的,否則一旦凍雨侵襲也是很難受的,腳冷則全身冷。
關於露營裝備,在中部地區,冬季騎行建議不要露營,凍雨天氣多,地面泥濘,營地不好找,裝備不好的話會很苦逼。好的帳篷睡袋,弄普通品牌的也要好幾百,索性用這錢來住便宜旅店。旅行嘛,怎麼舒服怎麼來,既要省錢也要舒服。
關於馱包防水,建議將騎行駝包內的物品全部分類用塑料袋裝起來,不能給雨水有任何可趁之機。
冬季長途騎行注意事項 [篇2]
在冬季長途騎行,光是在心裡主觀態度上堅定自己和做好充分的出發前准備,沒有一個後盾也是行不通的。就像是紙上談兵。所謂的後盾,在騎行中一般指的是物質准備,主要是自行車與服裝。
作為一個自行車旅行者,首先要准備的就是自行車。如果有條件,最好選用專門為自行車旅行而設計的27英寸全地貌車。不過我們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旅行自行車。如果你車是新車,在你出發前一定要磨合200到300公里,重新全面調整後再上路。如果你車是舊車,要經過全面大修,特別要對車座進行加工改造。另外,在車胎內注入一些補漏劑,一旦車胎被刺破,只需將刺入物拔除,破孔向下打足氣,即可自動將破孔堵住,保證繼續騎行。車座不宜太硬或太小。注意一定要保持坐墊表面乾燥且不能有褶皺和縫合接縫,長時間騎行時方不至於磨破皮膚或長痱子。背著背包長途騎行非常疲勞和不舒服。最好還應在自行車大樑上安裝一個水壺架,以便在騎行中可隨時方便取用飲水。
騎行服裝在騎行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是在夏季或在較暖和的季節騎行,騎行服裝是騎行短袖加騎行短褲,它具有排汗、透氣、擋風、防雨等功能。騎行短褲防磨且透氣。可適應多種氣候條件下騎行。價格還比較適中。如果你是在冬季長途騎行,那麼冬季騎行服當然少不了。現在專業品牌冬季騎行服是帶有抓絨的,有很好的保暖效果,同時它結合的一般騎行服都的有功能,透氣,排汗,防風,耐洗等等。另外,騎行時不能戴口罩,如果戴上口罩,因呼出的熱氣會在不知不覺中在口罩外面結成薄冰,造成面部凍傷。冬季最容易凍傷的部位是耳朵、鼻子和手腳,要特別注意這些部位的保溫。可採取騎行和推車步行結合的方法,以促進和改善全血液循環。還要准備一件雨批,除防雨外,還有其他許多用途。騎行眼鏡與騎行頭盔,對騎行旅行者也是一個重要的騎行裝備。還可以給自己備一個小葯箱,夏季還應准備一些十滴水、風油精、清涼油、痱子粉等。冬季則要准備一些凍瘡膏、"寒痛樂"、薑茶等。
❷ 自行車手套有什麼用
自行車手套起防滑作用,選手長時間騎行,手上會出大量汗,與車把容易打滑,戴上手套可以防滑。另外手套的拇指背面那一側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是專門用來擦臉上汗的。再者,手套還可以起到保護手部的作用。
❸ 騎自行車的時候戴騎行手套有什麼好處
有機會騎一個五百公里試一試就知道了,不帶的話手劇痛無比~~~~
好的手套上有硅膠墊的,騎長途,騎山路舒服些~
還有就是一旦摔車有些保護作用
❹ 騎行手套怎樣選擇
騎行手套怎樣選擇
手套不但可減少因手汗濕滑而產生的危險,手套上厚墊的部分可吸收騎乘時的震動沖力,減低手麻。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騎行手套選擇方法,歡迎大家點擊查看。
一、騎行為什麼要戴騎行手套
騎行為什麼要戴騎行手套?因為手套不但可減少因手汗濕滑而產生的危險,手套上厚墊的部分可吸收騎乘時的震動沖力,減低手麻。此外,手套還可用來擦汗水,甚至在摔車時提供防護,怕曬黑的女車友還可防曬、冬天則能禦寒。別看手套小小一枚,因應手部穿戴部位的不同,該部位材質的選用便有所不同,例如手背部分一般由透氣、吸汗、防曬、防寒等多種材質拼接而成;手心部位則多強調防震、防滑耐磨等功能,因此別看手套小,每處的設計都是體貼且用心的。
二、選購騎行手套時要注意透氣功能
為了避免戴手套悶熱,表面材質採用網狀布、萊卡布與俗稱三明治網布的三層布和由三層布料組合的三層貼合布,其中萊卡布擁有伸縮彈性也透氣,運用最廣泛。三層貼合布由最外層的網布、中層的防水透氣膜與里層的刷毛布構成,防潑水也防寒,歐美等嚴寒地區較常使用。
二、選購騎行手套時要注意吸震功能
手套內襯的吸震效果依序為泡綿、EVA、記憶泡綿、吸震凝膠(Gel),專業自行車手套常用為記憶泡綿與吸震凝膠,購買時可做簡單辨識:按壓襯墊處,彈性不佳的為泡綿,可緩慢彈起的為記憶泡綿,有彈性和有滑動感的為吸震凝膠。記憶泡綿因為會呈現握住的形狀,可更佳握牢自行車握把,與吸震凝膠相比吸震性能略差,但適用於騎乘平坦地形的公路車或休閑車手套。越野車、極限運動用車則較適合使用吸震膠來防震,並提供滑倒時的支撐保護。EVA材質較硬彈性差,專業手套已少使用。
三、選購騎行手套時要注意吸震功能
附加在主體上的材質,多用在手部握拳的突出部位,早期使用較不環保但成本低的PVC,近來已被日、歐等禁止使用,因此衍伸出現在最普遍的PU材質,價格較PVC高但符合環保。另外還有防滑效果更佳的矽膠,但因加工難度較高製作成本也高,采少量製作,多應用在高級手套及特殊用途手套。
四、選購騎行手套時要注意防滑功能
附加在主體上的材質,多用在手部握拳的突出部位,早期使用較不環保但成本低的PVC,近來已被日、歐等禁止使用,因此衍伸出現在最普遍的PU材質,價格較PVC高但符合環保。另外還有防滑效果更佳的矽膠,但因加工難度較高製作成本也高,采少量製作,多應用在高級手套及特殊用途手套。
五、選購騎行手套時半指和全指的選擇
到底要購買全指還是半指,須端視個人的`需求選購。天不冷的時候,以半指的需求量較大,優點是涼快、靈活,從口袋拿小東西、使用手機都很方便,但缺點就是無法防水、防寒及防曬,車友最好兩種手套都有,出門騎車前看看天氣再決定戴哪一種手套。到底什麼尺寸才適合自己?通常手套的尺寸與身高相關,但是每一家廠商的刀模結構不盡相同、甚至男女性、孩童的比例有別,因此最大的重點是合適即可,不須為了怕變松而買小一號,也不須怕洗了之後變緊而買大一號。至於手指較胖的車友,買手套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尺寸,在款式(手背部分)上則要挑選整片式或采直線切割的手套,彈性較大,因車縫線本身彈性差,直線切割的手套在穿戴時還能保有橫向的延展彈性,就不至於緊綳。若因手胖而購買大一號的手套,整體穿戴起來反而會太大不合手部,失去自行車手套貼合靈活的特性。
六、騎行手套的穿戴技巧
由於自行車手套是較貼合手部的手套,為了方便穿脫,部分手套會在手心最下方處加縫較粗糙的防滑片,戴上時方便往下拉合。脫掉時,可利用指間縫的拉線上拉即可輕松脫卸;若無拉線,建議拉住手心部位而不是手背部位布料上脫,由於手心部位布料較耐位,可保持手套不致變形。
;❺ 自行車手套有什麼用
戴手套,一是為了防止翻車時,手接觸地面 的摩擦傷;二是為了保暖、或防曬等。
還有就是,,騎時間長了,手掌處會有疼痛感,主要是因為手掌長時間與握把相互壓迫的,, 所以騎行手套手掌出會有護墊,,一般的是海綿護墊,,好點兒的是硅膠護墊,,為了就是減少壓迫感所引來的疼痛,,,這和穿騎行褲減少屁股疼痛 是 一個道理!!!
❻ 進行自行車運動時為什麼要戴騎車手套
在進行自行車運動時,裝備是尤為重要的,除了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自行車以外,自行車運動的附屬配件,如鞋、運動服以及騎車手套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進行自行車運動時,手腕的位置,使我們的手腕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因此,選擇好的騎車手套就顯得尤為重要。
騎車手套是我們騎車運動時的重要裝備,騎車戴手套好處非常多,不僅有助於吸汗、防滑、透氣、防震,還可以保護手掌及腕關節。自行車處於高速運動狀態時,騎手對自行車的操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手上的動作,所以防滑、防震至關重要。對於自行車運動愛好者來說,因為採用了不同於休閑騎車時的坐姿和握把方式,這就讓腕關節長期處於一種非正常的緊張狀態,時間久了可引起「腕管綜合征」,即腕關節肌腱腱鞘炎。騎車手套的特殊作用在於最大限度地緩解騎車時對腕關節的壓迫,手套掌部的減震功能可以有效緩解騎行過程中車把的反作用力,避免手掌、腕關節部位的神經受損,從而緩解手部疲勞,增加騎行安全,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
❼ 騎行手套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一、保暖防寒
維持手部的溫度是手套的首要任務,尤其對於盛行於自行車運動的中高緯地區,面對高山站的氣溫嚴寒,為避免雙手直接與空氣接觸,或避免體內的熱能流失,傳導到冷冰的車手把上,手套於是成為不可或缺的裝備之一。
我們的雙手雖然靈巧,但肌肉重量與其他部位相對較少,有著手套的隔絕,能夠防風、對抗低溫、減少蒸發冷卻,以降低雙手凍傷的機會,甚至預防可能發生的失溫情形。
二、舒適緩沖
自行車運動不只是雙腳的踩踏掛帥,騎乘當中,我們不斷在雙手施加壓力,要在數小時的騎行過程當中達到舒適,才能真正享受騎乘的樂趣。
面對不同路段的崎嶇地勢,手套扮演著緩沖的角色,過量的訓練可能對軟組織施加壓力,進而壓迫到手部神經,造成常見的腕隧道癥候群。
三、穩固抓附
有的自行車手套會利用材質的搭配,利用橡膠類的材質,讓車友和選手在騎乘時,達到更好的抓附能力,讓自行車的操縱性有所提升,對於征服Offroad的Mountain
Biker來說,小小手套具備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四、傷痛防護
當面臨緊急狀況,或什至不幸摔車時,人體的正常反應往往是拿手出來支撐,阻擋外來的危險;但是,雙手其實是人體最難復原的部位之一,一旦難以活動,將造成生活上諸多不便,也因此自行車手總是全副武裝,不忘戴上手套,減輕受傷的程度。
五、便利擦拭
自行車選手長期待在踏板上賣力前行,大量出汗的情況勢必無法避免,偶爾也會出現流鼻水的狀況,這時候,使用車衣或衛生紙來擦拭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對車手來說並不方便,不少人會選擇利用手套的背部拭去臉上的汗珠和鼻水,新一代的產品更增添了」Nose
Wipe」 的功能,受到部分車友喜愛。
❽ 新手問:騎行手套有什麼用
騎行手套,是一種一直在默默奉獻的騎行裝備。
騎行手套分為半指和全指兩種,選購時盡量選擇縫合部分堅固、手掌部位厚的。有些手套還在大拇指處。
騎行手套加有毛巾材料,方便騎手揩汗。
騎行手套的作用
吸汗,防滑,透氣,保護手掌及腕關節。吸汗、透氣和防滑三者相輔相成。自行車處於高速運動狀態時,騎手對自行車的操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手上功夫。做工精巧的騎行手套無不在防滑效果上下足了功夫。透氣性取決於手套的用料及大小。而對手掌的保護則主要體現在翻車時,騎手經常會用手掌先接觸地面以使身體緩慢著陸,如果沒有手套進行減震,這樣的動作容易使手掌被磨破並嚴重損害關節部位。
1.騎行手套手指內側有防劃的特殊設計。
2.
、
騎行手套手掌部分有襯墊
。
襯墊對於自行車手套是必需的設計。襯墊不但可以起到增加舒適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滑。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襯墊並不是越厚約好,太厚的襯墊會使手握車把的時候並不十分服帖,會有突兀感,反而不舒適並且不利於操作。
3.騎行手套拇指或者虎口部分有耐磨層
。
這與襯墊的作用是同樣的道理,在攥握車把或者手變的時候效果也會比較明顯。
所以,我覺得好處多多,
奇珀爾手套
,對這些問題作用有了很好的解決,你可以了解一下。
❾ 騎行運動佩戴護具能否提供有效保護
可以 但前提是設計和質量得好。主要是:頭盔 手套 護膝 護腿 騎行鞋。頭盔細分為公路車盔、氣動(破風)型公路車盔、公路和山地車通用盔(前面有個活動帽檐,摘掉就是公路盔)、山地車專用盔(一是半盔,後腦增加額外面積,更厚;二是全盔,有「下巴」,即護齶的)。頭盔可不是簡單的發泡、要看品牌 口碑和價格、廉價的盔就是普通發泡,沒卵用、現在歐美已經普及mips頭盔了(二次撞擊防護),國內也有賣的 捷安特的醉便宜 五百左右。。。手套也分公路車和山地車,後者的手掌防護強,而且因品牌和價格不同 防護力不同(比如貓眼 蠍子等進口百元以上的防護就更有效),好的手套 摔車時手掌擦地不會擦傷皮膚 更好的則避免手腕摔壞(我又一次越野摔溝里 手掌拍石頭上 多虧戴著蠍子的手套 手腕僅輕傷 抹扶他林後ok,否則可能骨折,二百塊沒白花)。護膝和護腿 一般是騎軟尾玩飛包 躥林道用的 像是盔甲 一般騎行的話看著別扭,公路車則根本沒有用護膝 護腿的。。騎行防護具沒有護肘 可以選打籃球的護肘。一般騎行要戴護膝 也可以買打籃球的護膝。。騎行鞋 是半高幫和高幫的 可以保護腳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