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甲板遮蓋油布時應穿戴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睡衣胸墊怎麼用步驟圖解 2025-07-05 06:29:01
淄川批發童裝在哪裡 2025-07-05 06:22:38
中國為什麼是旗袍和漢服 2025-07-05 06:21:56

甲板遮蓋油布時應穿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3-01-05 19:23:09

1. 接觸化學品崗位需要佩戴哪些勞保用品

有個標准《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11651-2008》可以參考一下。
但也沒有說,可以把所有危險化學品一一羅列兵說明分別配置什麼防護用品的。
要根據不同化學品的危險特性來選取不同的防護用品。
一般購買化學品時,廠家都會提供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裡面會具體說明應該配置什麼防護用品。
就酒精而言(工業酒精,無水乙醇),它對皮膚和眼睛有刺激性,皮膚可能接觸時,應佩戴橡膠手套,如果大量接觸,應佩戴化學防護手套;在可能產生飛濺時,應佩戴化學防護眼鏡或護目鏡,如果可能大量飛濺的,應佩戴化學防護面罩。

2. 高空作業規章制度

《勞動法》 第五十五條 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進行高處作業時,應注意以下的要求:

1、凡參加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醫生體檢合格,方可進行高處作業。對患有精神病、癲癇病、高血壓、視力和聽力嚴重障礙的人員,一律不準從事高處作業。

2、登高架設作業(如架子工、塔式起重機安裝拆除工等)人員必須進行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持勞動安全監察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證》,方准上崗作業。

3、凡參加高處作業人員,應在開工前進行安全教育,並經考試合格。

4、參加高處作業人員應按規定要求戴好安全帽、紮好安全帶,衣著符合高處作業要求,穿軟底鞋,不穿帶釘易滑鞋,並要認真做到「十不準」。

5、高處作業人員隨身攜帶的工具應裝袋精心保管,較大的工具應放好、放牢,施工區域的物料要放在安全不影響通行的地方,必要時要捆好。

標准分級:

本標准為高處作業的基礎標准,是高處作業時採取勞動安全防護措施和加強勞動安全科學管理的依據。本標准適用於各種高處作業。

1基本定義

1.1高處作業

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

1.2墜落高度基準面

通過最低墜落著落點的水平面,稱為墜落高度基準面。

1.3最低墜落著落點

在作業位置可能墜落到的最低點,稱為該作業位置的最低墜落著落點*。

1.4高處作業高度

作業區各作業位置至相應墜落高度基準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中的最大值,稱為該作業區的高處作業高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高空作業

3. 在做涉及到汽油柴油實驗時可佩戴膠皮手套操作對不對

在做涉及到汽油柴油實驗時可佩戴膠皮手套操作,更加安全在做涉及到汽油柴油實驗時可佩戴膠皮手套操作危險化學品操作人員需要正確佩帶防毒面具及袖套、圍裙、靴套等個人防護器材,必要時應穿全身式防毒衣。
1、眼睛防護戴上與皮膚密合的游泳鏡或太陽眼鏡,防止眼睛受刺激或有毒液滴濺入眼內。或用透明塑料薄膜袋包住頭部,用毛巾扎住頸部,
2、呼吸道防護裝料口罩:用毛巾、紗布、舊布做成比普通口罩稍大的裝料口罩,裝填3~4cm厚的防毒濾料(如1~2mm的黏土粒、0.6~1.2mm的1:1生石灰和黏土混合顆粒、木炭粒、鋸末,或浸10%~15%的碳酸鈉等);或將毛巾鋪平,把濾料倒在中央再進行折疊、縫制、安上系帶;佩戴時必須固定,防止下墜和漏氣。
3、消化道防護遵照規定不得在工作場所喝水、吃東西、吸煙;工作後要脫去工作服,並洗手洗臉;事故污染區的水源、食品須經檢測無害後方可食用。
4、皮膚防護全身防護:可用雨衣、塑料布、薄膜、帆布、油布、毯子、棉大衣、斗笠或雨傘等遮住身體各部位,進行全身防護

4. 什麼手套戴在橡膠手套裡面最好

乳膠手套。乳膠手套戴在橡膠手套裡面最好。乳膠手套是手套中的一種,它不同於一般的手套,由乳膠加工而成。可以作為家庭、工業、醫療、美容等行業使用,是必備的手部防護用品。採用天然乳膠,配以其他的精細助劑加工而成的乳膠手套,產品經過特殊表面處理,穿戴舒適,在工農業生產、醫療、日常生活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橡膠首先經煉膠機切片,切片後送溶膠缸與汽油混合溶膠。溶膠再經乳化、調制後由泵送乳膠中間罐。溶於汽油的橡膠溶液從蒸餾塔的頂部送入,經蒸汽加熱蒸餾,輕組分汽油受熱成氣相,汽油氣體在油氣冷卻器被冷水混合並冷卻。油水混合物再至油水分離器,油水分層。上層汽油回收,下部水再經水泵送至涼水塔冷卻,冷卻後再冷卻蒸餾塔的氣體汽油;蒸餾塔釜乳膠依自身壓力送乳膠攪拌缸攪拌、調制後至離心機分離出手套原料乳膠,再經調色、過濾後待用。

5. 穿防護服時可以戴丁腈手套嗎

可以。
進入污染區域或進行診療操作時,根據工作內容,可以身穿防護服戴著雙層丁腈手套,在接觸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損時及時消毒,更換手套並進行手衛生。

6. 進行燒焊時,應佩戴棉手套會較適宜

焊工作業需要佩戴的防護用具;1)帆布或純棉工作服。2)防刺穿,護趾,絕緣工作鞋。3)焊工手套。4)安全帽+手持式焊工面罩或頭盔式焊工面罩。5)耳塞。6)口罩(二保焊,手把焊需要佩戴防毒式口罩)。7)手把焊,二保焊仰焊時,需要佩戴披肩,蓋腳布。8)敲焊渣,打磨焊縫時,需要佩戴防護眼鏡或防護面屏。9)受限空間電焊作業,需要佩戴氧氣分析儀,做好通風措施或佩戴自送風式焊工面罩。10)高處焊工作業,需要佩戴好安全帶。

7. 二級防護應穿戴哪些防護用品

二級防護需穿戴包括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N95)、護目鏡、醫用防護服、一次性使用手套、一次性使用鞋套等。

醫用防護服:即指醫務人員及進入特定醫葯衛生區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護性服裝。其作用是隔離病菌、有害超細粉塵、酸鹼性溶液、電磁輻射等,保證人員的安全和保持環境清潔。

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是指可過濾空氣中的微粒,預防某些呼吸道傳染性微生物傳播,阻隔飛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的自吸過濾式防塵醫用防護用品。

防護眼罩:防護眼罩是安防產品中眼部面部防護用具的一種,眼面防護用具都應具有防高速粒子沖擊和撞擊的功能,並根據其它不同需要,分別具有防液體噴濺、防有害光線和防塵等功效。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加強疫情期間醫用防護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醫務人員的防護等級分為四級:一般防護、一級防護、二級防護、三級防護。其中的二級防護是針對傳染病防控採取的防護級別之一,又稱加強防護。鋌和小編來大家了解下二級防護應穿戴哪些防護用品和二級防護時穿戴防護的用品注意事項。

二級防護應穿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隔離衣或醫用防護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適用於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的醫務人員;接觸從病人身上採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屍體的工作人員;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8. 二級防護應穿戴哪些防護用品

二級防護穿戴標准為: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罩/面罩、醫用乳膠手套、防護鞋、工作帽。

二級防護適用於:

1、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的醫務人員。

2、接觸從病人身上採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屍體的工作人員。

3、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8)甲板遮蓋油布時應穿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防護標准制度:

1、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應當戴手套。

2、脫去手套後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

3、一旦接觸了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後應當立即洗手。

4、處理所有銳器時應當特別注意,防止被剌傷,如: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必須將使用後的銳器放入利器盒內等。

5、醫務人員的工作服、臉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到時,應當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鏡或面罩、穿隔離衣或圍裙。

6、對病人用後的醫療器械、器具應當採取正確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過的器械採用加酶洗滌劑浸泡後清洗。感染病人用過的器械先採取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毒,然後再常規清洗,最後消毒或滅菌。

7、環境清潔: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潔標准和衛生處理程序,在徹底清潔基礎上,適當的消毒床單位、設備和環境表面、床欄、門把手、輪椅等。

9. 穿脫防護用品中戴外層手套正確的做法

1、清理手部衛生。

2、戴內層手套:內層手套最好為深色,檢查有無破損,穿戴後確保工作服袖口完全被包裹,手套如破損,應及時更換。

5、穿防護服:取防護服,注意避免接觸地面,檢查效期及完好情況。拉開拉鏈,先穿下半身,再穿上半身,後戴帽子,系好拉鏈、扣子、密封條,雙人互檢。若防護服未能完全貼合面部,可用膠帶輔助固定,使用中防護服如破損,應及時更換。

6、戴防護面屏:撕下防護面屏保護膜調整位置,確保面部皮膚黏膜完全被防護面屏遮蓋。

7、穿鞋套:穿鞋套,保證無破損,活動不受影響。

8、戴外層手套:檢查有無破損,穿戴後確保防護服袖口完全被包裹,戴手套不能代替手衛生,手套如破損,應及時更換。

10. 一級防護標准著裝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中,標准預防、一級防護、二級防護、三級防護制度
一、標准預防制度:1、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應當戴手套;
2、脫去手套後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
3、一旦接觸了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後應當立即洗手;
4、處理所有銳器時應當特別注意,防止被剌傷,如: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必須將使用後的銳器放入利器盒內等。
5、醫務人員的工作服、臉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到時,應當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鏡或面罩、穿隔離衣或圍裙。
6、對病人用後的醫療器械 、器具應當採取正確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過的器械採用加酶洗滌劑浸泡後清洗。感染病人用過的器械先採取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毒,然後再常規清洗,最後消毒或滅菌。
7、環境清潔: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潔標准和衛生處理程序,在徹底清潔基礎上,適當的消毒床單位、設備和環境表面、床欄、門把手、輪椅等。
8、設隔離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離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須出隔離室時病人應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的區域內應備有可代替口對口復甦的設備。
10、醫務人員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風向。
二、一級、二級、三級個人防護制度
一般防護:適用於普通門?急?診、普通病房的醫務人員。
⑴ 嚴格遵守標准預防的原則。 ?
⑵ 工作時應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
⑶ 認真執行手衛生。

一級防護:適用於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 ?
⑴ 嚴格遵守標准預防的原則。 ?
⑵ 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
⑶ 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時戴乳膠手套。 ?
⑷ 嚴格執行手衛生。 ?
⑸ 下班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並注意呼吸道與黏膜的防護。

二級防護:適用於進入疑似和確診患者留觀室、隔離病區(房)的醫務人員;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過的物品等的醫務人員;轉運患者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
⑴ 嚴格遵守標准預防的原則。
⑵ 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
⑶ 進入隔離病房、隔離病區的醫務人員必須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隔離衣或防護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嚴格按照清潔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的劃分,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並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衛生與保護。

三級防護:適用於為實施可引發氣溶膠操作的醫務人員。
可引發氣溶膠的操作包括氣管內插管、霧化治療、誘發痰液的檢查、支氣管鏡、呼吸道痰液抽吸、氣管切口的護理、胸腔物理治療、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壓通氣、高頻震盪通氣、復甦操作、死後肺組織活檢等。
除二級防護外,應當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