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手套機鏈條車怎麼修理
擴展閱讀
黑皮衣怎麼穿西裝 2025-07-18 01:44:08

手套機鏈條車怎麼修理

發布時間: 2022-12-08 14:31:35

『壹』 機械手常見故障和修理方法

1.先動口再動手
對於有故障的電氣設備,不應急於動手,應先詢問產生故障的前後經過及故障現象。對於生疏的設備,還應先熟悉電路原理和結構特點,遵守相應規則。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個電氣部件的功能、位置、連接方式以及與周圍其他器件的關系,在沒有組裝圖的情況下,應一邊拆卸,一邊畫草圖,並記上標記。
2.先外後內
應先檢查設備有無明顯裂痕、缺損,了解其維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後再對機內進行檢查。拆前應排除周邊的故障因素,確定為機內故障後才能拆卸,否則,盲目拆卸,可能將設備越修越壞。
3.先機械後電氣
只有在確定機械零件無故障後,再進行電氣方面的檢查。檢查電路故障時,應利用檢測儀器尋找故障部位,確認無接觸不良故障後,再有針對性地查看線路與機械的運作關系,以免誤判。
4.先靜態後動態
在設備未通電時,判斷電氣設備按鈕、接觸器、熱繼電器以及保險絲的好壞,從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電試驗,聽其聲、測參數、判斷故障,最後進行維修。如在電動機缺相時,若測量三相電壓值無法判別時,就應該聽其聲,單獨測每相對地電壓,方可判斷哪一相缺損。
5.先清潔後維修
對污染較重的電氣設備,先對其按鈕、接線點、接觸點進行清潔,檢查外部控制鍵是否失靈。許多故障都是由臟污及導電塵塊引起的,一經清潔故障往往會排除。
6.先電源後設備
電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個故障設備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檢修電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7.先普遍後特殊
因裝配配件質量或其他設備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見故障的50%左右。電氣設備的特殊故障多為軟故障,要靠經驗和儀表來側量和維修。例如,有一個0.5kW的電動機由於帶不動負載,有人以為是負載故障。根據經驗,帶上加厚手套,順著電動機旋轉方向抓,結果抓住了,這就是電動機本身的問題。
8.先外圍後內部
先不要急於更換損壞的電氣部件,在確認外圍設備電路正常時,再考慮更換損壞的電氣部件。
9.先直流後交流
檢修時,必須先檢查直流迴路靜態工作點,再檢查交流迴路動態工作點。
10.先故障後調試
對於調試和故障並存的電氣設備,應先排除故障,再進行調試,調試必須在電氣線路正常的前提下進行。
二、檢查方法和操作實踐
1.直觀法
直觀法是根據電器故障的外部表現,通過看、聞、聽等手段,檢查、判斷故障的方法。
(1)檢查步驟
①調查情況: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場人員詢問情況,包括故障外部表現、大致部位、發生故障時環境情況。如有無異常氣體、明火、熱源是否靠近電器、有無腐蝕性氣體侵入、有無漏水,是否有人修理過,修理的內容等。
②初步檢查:根據調查的情況,看有關電器外部有無損壞,連線有無斷路、松動,絕緣有無燒焦,螺旋熔斷器的熔斷指示器是否跳出,電器有無進水、油垢,開關位置是否正確等。
③試車:通過初步檢查,確認不會使故障進一步擴大和造成人身、設備事故後,可進一步試車檢查,試車中要注意有無嚴重跳火、異常氣味、異常聲音等現象,一經發現應立即停車,切斷電源。注意檢查電器的溫升及電器的動作程序是否符合電氣設備原理圖的要求,從而發現故障部位。
(2)檢查方法
①觀察火花:電器的觸點在閉合、分斷電路或導線線頭松動時會產生火花,因此可以根據火花的有無、大小等現象來檢查電器故障。例如,正常固緊的導線與螺釘間發現有火花時,說明線頭松動或接觸不良。電器的觸點在閉合、分斷電路時跳火說明電路通,不跳火說明電路不通。控制電動機的接觸器主觸點兩相有火花、一相無火花時,表明無火花的一相觸點接觸不良或這一相電路斷路;三相中兩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另一相比正常小,可初步判斷為電動機相間短路或接地;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電動機過載或機械部分卡住。在輔助電路中,接觸器線圈電路通電後,銜鐵不吸合,要分清是電路斷路,還是接觸器機械部分卡住造成的。可按一下啟動按鈕,如按鈕常開觸點閉合位置斷開時有輕微的火花,說明電路通路,故障在接觸器的機械部分;如觸點間無火花,說明電路是斷路。
②動作程序:電器的動作程序應符合電氣說明書和圖紙的要求。如某一電路上的電器動作過早、過晚或不動作,說明該電路或電器有故障。
另外,還可以根據電器發出的聲音、溫度、壓力、氣味等分析判斷故障。運用直觀法,不但可以確定簡單的故障,還可以把較復雜的故障縮小到較小的范圍。
2.測量電壓法
測量電壓法是根據電器的供電方式,測量各點的電壓值與電流值並與正常值比較。
①分階測量法(圖1所示):當電路中的行程開關SQ和中間繼電器的常開觸點KA閉合時,按啟動按鈕SB1,接觸器KMl不吸合,說明電路有故障。首先測量A, B兩點電壓,正常值為380V。然後按啟動按鈕不放,同時將黑色測試棒接到B點上,紅色測試棒接標號依次向前移動,分別測量標號2、11、9、7、5、3、1各點的電壓。

圖1
維修實踐中,根據故障的情況也可不必逐點測量,而多跨幾個標號測試點,如B與11、B與3等。
②分段測量法:觸點閉合時各電器之間的導線,通電時其電壓降接近於零。而用電器、各類電阻、線圈通電時,其電壓降等於或接近於外加電壓。根據這一特點,採用分段測量法檢查電路故障更為方便,如圖2所示,按下按鈕SBl時如接觸器KM1不吸合,按住按鈕SB1不放,先側A、B兩點的電壓,電壓在380V,而接觸器不吸合說明電路有斷路之處。
③點測法:電氣的輔助電路電壓為220V且零線接地的電路,可採用點測法來檢查電路故障〔如圖3所示)。
3.測電阻法
①分階測量法:確定電路中的行程開關SQ(圖4)、中間繼電器觸點KA閉合時,按啟動按鈕SBl,接觸器KM1不吸合,說明該電路有故障。檢查時先將電源斷開,測量A、B兩點電阻(注意,測量時要一直按下按鈕SB1),如電阻為無窮大,說明電路斷路。
②分段測量法:先切斷電源,按下啟動按鈕SB1(圖5),兩測試棒逐段或重點測試相鄰兩標號(除2-11兩點外)的電阻,如兩點間電阻很大,說明該觸點接觸不良或導線斷路。例如,當測得1-3兩點間電阻很大時,說明行程開關觸點接觸不良。
這兩種方法適用於開關、電器分布距離較大的電氣設備。




4.對比、置換元件、逐步開路(或接入)法
①對比法:把檢測數據與圖紙資料及平時記錄的正常參數相比較來判斷故障。對無資料又無平時記錄的電器,可與同型號的完好電器相比較。
電路中的電器元件屬於同樣控制性質或多個元件共同控制同一設備時,可以利用其他相似的或同一電源的元件動作情況來判斷故障。例如,非同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若正轉接觸器KM1不吸合,可操縱反轉,看接觸器KM2是否吸合,如吸合,則證明KM1電路本身有故障。
②置轉換元件法:某些電路的故障原因不易確定或檢查時間過長時,但是為了保證電氣設備的利用率,可置換同一相性能良好的元器件實驗,以證實故障是否由此電器引起。
運用置換元件法檢查時應注意,當把原電器拆下後,要認真檢查是否已經損壞,只有肯定是由於該電器本身因素造成損壞時,才能換上新電器,以免新換元件再次損壞。
③逐步開路(或接入)法:多支路並聯且控制較復雜的電路短路或接地時,一般有明顯的外部表現,如冒煙、有火花等。電動機內部或帶有護罩的電路短路、接地時,除熔斷器熔斷外,不易發現其他外部現象。這種情況可採用逐步開路(或接入)法檢查。
a、逐步開路法:遇到難以檢查的短路或接地故障,可重新更換熔體,把多支路並聯電路,一路一路逐步或重點地從電路中斷開,然後通電試驗,若熔斷器不再熔斷,故障就在剛剛斷開的這條電路上。然後再將這條支路分成幾段,逐段地接入電路。當接入某段電路時熔斷器又熔斷,故障就在這段電路及某電器元件上。這種方法簡單,但容易把損壞不嚴重的電器元件徹底燒毀。
b、逐步接入法:電路出現短路或接地故障時,換上新熔斷器逐步或重點地將各支路一條一條的接入電源,重新試驗。當接到某段時熔斷器又熔斷,故障就在剛剛接入的這條電路及其所包含的電器元件上。
5.強迫閉合法
在排除電器故障時,經過直觀檢查後沒有找到故障點而手下也沒有適當的儀表進行測量,可用一絕緣棒將有關繼電器、接觸器、電磁鐵等用外力強行按下,使其常開觸點閉合,然後觀察電器部分或機械部分出現的各種現象,如電動機從不轉到轉動,設備相應的部分從不動到正常運行等。
①檢查一條迴路的故障:在非同步電動機控制電路(圖3)中,若按下起動按鈕SB1,接觸器KM1不吸合,可用一細絕緣棒或絕緣良好的螺絲刀(注意手不能碰金屬部分),從接觸器滅弧罩的中間孔(小型接觸器用兩絕緣棒對准兩側的觸點支架)快速按下然後迅速松開,可能有如下情況出現:
a、電動機啟動,接觸器不再釋放,說明啟動按鈕SB1接觸不良。
b、強迫閉合時,電動機不轉但有嗡嗡的聲音,松開時看到三個觸點都有火花,且亮度均勻。其原因是電動機過載或輔助電路中的熱繼電器FR常閉觸點跳開。
C、強迫閉合時,電動機運轉正常,松開後電動機停轉,同時接觸器也隨之跳開,一般是輔助電路中的熔斷器FU熔斷或停止、啟動按鈕接觸不良。
d、強迫閉合時電動機不轉,有嗡嗡聲,松開時接觸器的主觸點只有兩觸點有火花。說明電動機主電路一相斷路。接觸器一主觸點接觸不良。
②檢查多支路自動控制電路的故障:在多支路自動控制降壓啟動電路(圖6),啟動時,定子繞組上串聯電阻R,限制了啟動電流。在電動機上升到一定數值時,時間繼電器KT動作,常開觸點閉合,接通KM2電路,啟動電阻R自動短接,電動機正常運行。如果按下啟動按鈕SB1,接觸器不吸合,可將KM1強迫閉合,松開後看KM1是否保持在吸合位置,電動機在強迫閉合瞬間是否啟動。如果KM1隨絕緣棒松開而釋放,但電動機轉動了,則故障在停止按鈕SB2熱繼電器FR觸點或KM1本身。如電動機不轉,故障在主電路熔斷器、電源無電壓等。如KMI不再釋放,電動機正常運轉,故障在啟動按鈕SBl和KM1的自鎖觸點。

圖6
當按下啟動按鈕SB1,KM1吸合,時間繼電器KT不吸合。故障在時間繼電器線圈電路或其機械部分。如時間繼電器吸合,但KM2不吸合,可用小螺絲刀按壓KT上的微動開關觸桿,注意聽是否有開關動作的聲音,如有聲音且電動機正常運行,說明微動開關裝配不正確。
6.短接法
設備電路或電器的故障大致歸納為短路、過載、斷路、接地、接線錯誤、電器的電磁及機械部分故障等六類。諸類故障中出現較多的為斷路故障。它包括導線斷路、虛連、松動、觸點接觸不良、虛焊、假焊、熔斷器熔斷等。對這類故障除用電阻法、電壓法檢查外還有一種更為簡單可靠的方法,就是短接法。方法是用一根良好絕緣的導線,將所懷疑的斷路部位短路接起來,如短接到某處,電路工作恢復正常,說明該處斷路。
①局部短接法(圖7):當確定電路中的行程開關SQ和中間繼電器常開觸點KA閉合時,按下啟動按鈕SB1,接觸器KM1不吸合,說明該電路有故障。檢查時,可首先測量A、B兩點電壓,若電壓正常,可將按鈕SB1按住不放,分別短接1-3、3-5、7-9、9-11和B-2。當短接到某點,接觸器吸合,說明故障就在這兩點之間。
②長短接法:長短接法是指一次短接兩個或多個觸點或線段,用來檢查故障的方法。這樣做既節約時間,又可彌補局部短接法的某些缺陷。例如,兩觸點SQ和KA同時接觸不良或導線斷路(圖8),短接法檢查電路故障的結果可能出現錯誤的判斷。而用長短接法一次可將1-11短接,如短接後接觸器KM1吸合,說明1-11這段電路上一定有斷路的地方,然後再用局部短接的方法來檢查,就不會出現錯誤判斷的現象。


圖7 圖8
以上幾種檢查方法,要活學活用,遵守安全操作規章。
對於連續燒壞的元器件應查明原因後再行更換;電壓測量時應考慮到導線的壓降;不違反設備電器控制的原則,試車時手不得離開電源開關,並且保險應使用等量或略小於額定電流;測量時,注意測量儀器的擋位的選擇。

『貳』 摩托車鏈條太緊怎麼弄

一般情況下鏈條緊一點沒有關系,騎一段時間就好了,噪音大可以在鏈條上加一點油,最好是抹一點黃油,一定要抹均勻,鏈條上下抖動是正常的,幅度只要不超過3厘米就沒問題。至於摩托車的保養,說白了就是發動機的保養,發動機內是鐵和鐵之間咬合摩擦,靠的就是機油潤滑,一定要用好機油,1000-1500公里換一次機油。

『叄』 自行車鏈條掉了怎麼修

你看你的歲數,可能就是不大吧,這個東西很簡單,戴上手套,把鏈子拿起來,靠近牙盤,順著前進的方向,窯洞就把鏈子掛上了

『肆』 汽車故障維修的方法與步驟

你好 01
暖風內/外循環開關
故障發生概率:60%-70%,故障現象:無法切換到內循環狀態或切換到內循環狀態後很短時間又自己回到外循環狀態,故障電腦分析顯示:內/外循環控制單元正極對地短路/短路。可能的危險或後果:無法切換到內循環狀態,造成過多車外污染空氣進入車內
解決方法:更換內/外循環控制電機V154
大約費用:800-900元 2003年6月1日以前出廠的車,可以免費到4S店更換。

02
剎車燈開關
故障發生概率:90%-99%,故障現象:EPC燈報警,踩下剎車踏板剎車燈不亮或不踩剎車踏板剎車燈長亮。故障電腦分析顯示:剎車燈開關正極對地短路/斷路,可能的危險或後果:由於剎車燈不亮造成可能的追尾隱患或警察罰款;由於剎車燈長亮造成的電瓶耗盡及損壞;自動檔車輛無法掛如前進及倒檔,無法行駛。
解決方法:更換剎車燈開關

03
水箱與水溫感測器連接處滲露
故障發生概率:70%-80%。故障現象:水箱與水溫感測器連接處滲露,防凍液緩慢減少,需要經常添加。故障電腦分析顯示:早期無顯示,如果防凍液減少過多會顯示水位警告。
可能的危險或後果:由於防凍液減少,有水溫過高損壞發動機的可能。
解決方法:嚴重情況需要更換水箱,情況一般的可以通過緊固水溫感測器或拆卸水溫感測器後加墊片和密封膠後重新安裝解決。

04
汽油泵油位感測器
故障發生概率:90%。故障現象:一般油箱還剩一半的時候發生,油表指針突然向左移動,顯示剩餘汽油減少,可能同時伴隨油量報警,有時過一會會自己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報警消失。駕駛員無法通過油表指針判斷剩餘汽油的量。故障電腦分析顯示:無
可能的危險或後果:無法估計剩餘燃油,可能會造成車輛由於汽油耗盡停在公路上。
解決方法:更換汽油泵總成或拆卸汽油泵清洗感測器。

『伍』 自行車鏈條出現「死結」該如何修理

先摘掉它,然後去修車的地方有那種結頭賣。如果你不會修,也可以叫他讓他幫你修。

『陸』 自行車鏈條斷了怎麼接

Q1:自行車鏈條掉了怎麼修

【自行車鏈條掉了維修解決辦法】
1、如果掉鏈子的時候,車鏈與後飛輪齒輪部分嚙合,掛在後飛輪上,但此時前飛輪一般沒有與鏈子嚙合,否則就不叫掉鏈子了,則需要將鏈子從後飛輪上取下。如果鏈子掛在前飛輪上,與後飛輪脫離,則這一步無需做任何操作。
2、將踏板用一隻手握住,使前飛輪固定,另一隻手扯直鏈條,一定要扯直,不能鬆鬆垮垮
使鏈條與後飛輪的上半部嚙合,扯直的話,大約只能嚙合1/4個圓的樣子。這一步的結果的狀態:鏈條與前飛輪完全嚙合,鏈條筆直,並且鏈條一部分與後飛輪的上半部嚙合。
3、此時,用手握住踏板,向騎車時踏動的反方向轉動(向後扳動),這時自行車會向後移動,建議腹部倚靠在座椅上,隨車側步走動。這樣的話,大約轉動一周不到左右,鏈條就會和兩個飛輪同時嚙合了。就修好了,可以上路了。

Q2:變速自行車的鏈條怎麼拆斷和接起來?

1、變速自行車的鏈條可以使用截鏈器拆斷,把鏈條要拆斷的部位放入截鏈器的卡槽內,順時針旋緊截鏈器手柄使頂針對准鏈條軸銷,繼續順時針旋轉截鏈器手柄即可將鏈條軸銷頂出(拆斷)。



2、連接鏈條,可以使用截鏈器把鏈條軸銷反方向頂回原位即可。或者使用魔術扣對鏈條進行連接。左手拇指抵住魔術扣的內片,右手拇指抵住魔術扣的外片,雙手同時用力推動魔術扣的內外片即可打開魔術扣。將魔術扣的內外片掛入鏈條的兩頭將魔術扣的內外片合攏,雙手握住魔術扣鏈條的兩側用力拉動鏈條即可使魔術扣鎖緊。



(6)手套機鏈條車怎麼修理擴展閱讀

鏈條的保養

1、鏈輪裝在軸上應沒有歪斜和擺動。在同一傳動組件中兩個鏈輪的端面應位於同一平面內,鏈輪中心距在0、5米以下時,允許偏差1毫米;鏈輪中心距在0、5米以上的時,允許偏差2毫米。但不允許有摩擦鏈輪齒側面現象,如果兩輪偏移過大容易產生脫鏈和加速磨損。在更換鏈輪時必須注意檢查和調整偏移量。

2、鏈條的松緊度應適宜,太緊增加功率消耗,軸承易磨損;太松鏈條易跳動和脫鏈。鏈條的松緊程度為:從鏈條的中部提起或壓下,兩鏈輪中心距約為2-3cm。

3、新鏈條過長或經使用後伸長,難以調整,可看情況拆去鏈節,但必須為偶數。鏈節應從鏈條背面穿過,鎖片插在外面,鎖緊片的開口應朝轉動的相反方向。

4、鏈輪磨損嚴重後,應同時更換新鏈輪和新鏈條,以保證良好的嚙合。不能只單獨更換新鏈條或新鏈輪。否則會造成嚙合不好加速新鏈條或新鏈輪的磨損。鏈輪齒面磨損到一定程度後應及時翻面使用(指可調面使用的鏈輪)。以延長使用時間。

『柒』 自行車鏈子怎麼修理

1、自行車鏈條有一個介面,可以拆下。
2、老化鏈條與鏈輪間隙過大,更換鏈條、鏈輪。
3、鏈條中間某個接頭損壞,可以單個更換。
4、鏈條經常脫落,前後輪不在一條直線或鏈條過松,調整後輪的位置。

『捌』 摩托車發動機連後輪的鏈子掉了怎樣安

摩托車的發動機連接後輪的傳動鏈條掉了,在安裝時要首先查明鏈條脫落的原因,然後再視情況安裝。

摩托車的傳動鏈條不會無緣無故的掉下來,鏈條掉下來的原因不同,安裝時的方法也不一樣,而且要排除造成鏈條脫落的故障原因,否則鏈條裝上後還可能再掉下來。

摩托車傳動鏈條掉下來,一般是鏈條太鬆了沒有及時調緊、鏈條已抻長到極限無法再調緊、調鏈器左右調節不一致偏差太大、傳動鏈條和前後鏈輪磨損過大、傳動鏈條活接損壞斷了或脫落等造成的。

如果是鏈條活接損壞或掉了,再買個活接裝上去就可以了。安裝鏈條時,要先用主支架把摩托車支起來,再用套筒扳手卸下發動機鏈輪外面的鏈輪罩,然後把鏈條繞過發動機小鏈輪,把鏈條繞到後輪大鏈輪上,鏈條兩端在大鏈輪相鄰兩個齒之間對好,把鏈條活接插入鏈條兩端的銷口,再把活接的兩個卡片裝好就行了。帶開口的最外邊的卡片,在安裝時卡片開口要背對著鏈條轉動前進方向,不要安裝反了,最後檢查調整好鏈條松緊即可。

如果是傳動鏈條太松、已抻長到極限無法再調緊或調鏈器左右調的不正,偏差太大造成的鏈條托落,把鏈條的松緊和左右調整好就行了。如果是鏈條和鏈輪磨損過大造成的脫落,造把它們的都換掉,鏈輪和鏈條最好配套一起換,這樣效果最好,單換一樣不但效果不好,而且還可能會加劇新換的那個的磨損。

傳動鏈條也不能調的太緊,否則會造成鏈條和鏈輪磨損加劇、噪音大和過熱、運轉阻力大影響動力,甚至磨斷鏈條等故障。鏈條調整好後,其中間部位下面應上下能有20-30毫米的活動量才好。另外要注意鏈條的潤滑,鏈條缺油太嚴重也會造成損壞。

『玖』 摩托車的鏈條拉長了該怎麼辦

可以調呀,如果拉絲調到極限了還長的話,就用節鏈器把鏈條節去一節,然後再把鏈條調整到合適的松緊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