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接待戴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皮衣爆皮怎麼處理視頻 2025-09-02 20:09:37
半袖裙子怎麼做好看 2025-09-02 20:01:02

接待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9-13 12:16:08

㈠ 關於接待的著裝禮儀

著裝指人的衣服裝飾。其作為人體外表的重要構成,形成人們最為直接的視覺印象,直觀地呈現出個人的精神內涵、審美品位和禮儀素養。接待工作是嚴肅的禮儀性活動,通常均屬於比較隆重的社交,在這類活動中,接待人員必須著禮服,以示對客人和主人尊重。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接待的著裝禮儀,供大家參考!

1、男士禮分為3種:

中式男禮服:即中山裝。一般應為上下身同色的深色毛料精製。中山裝前門襟有五粒扣子,領口為帶風紀扣的封閉式,上下左右共有四個貼袋,袋蓋外翻並有蓋扣。穿著時,應將前門襟、風紀扣、袋蓋扣全部扣好;口袋內不宜放雜物,以保持平整;配黑色皮鞋。中山裝可用於全部禮儀活動。

西式男禮服:西式男禮服分為日間禮服和晚禮服兩種。一般日落後即為穿著晚禮服的時間,忽視了時間而隨意穿著各式禮服是非常失禮的。

晨禮服,通常上裝為灰色或黑色,後擺為圓弧形;下裝為深灰色黑條褲;戴黑禮帽;系灰領帶;穿黑色皮鞋。通常用於白天參加各種典禮、婚禮及星期日到教堂做禮拜時用,也是接待人員最常用的禮服。

大禮服,又稱燕尾服,西式晚禮服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深色高級衣料製成;前身較短,後身較長而下端張開似燕尾形狀;翻領上鑲緞面;褲腿外側有絲帶,通常系白色領結;配黑色皮鞋、黑絲襪;戴白手套。燕尾服是晚間最為正式的禮服,用於隆重庄嚴的場合,如婚禮晚宴、觀歌舞劇、授勛儀式、授獎儀式等。

小禮服,又稱無尾禮服、便禮服。因無尾禮服的領口只系黑色領結,故又稱“黑領結”。無尾禮服適用於一般性的晚宴、音樂會、酒會等。

通用男禮服:即西裝。西裝樣式很多,領形也有大、小駁頭之分,前門有單、雙排扣之分;對扣眼也有一粒、二粒、三粒之分;口袋有明暗之別;套件有二件套(上、下裝)和三件套(上、下裝加西裝背心)的不同。做禮服的西裝應是上下身同色的深色毛料精製而成,系領帶,穿黑色皮鞋,必要時需要加帕飾。

2、女士禮服分為三種:

中式女禮服:最常用的中式女禮服為旗袍。旗袍有各種不同的款式和花色。在禮儀場合穿著的旗袍一般採用緊扣的高領、貼身、衣長過膝、斜式開襟,袖口至手腕上方或肘關節上端或無袖的款式。面料多為高級呢絨、綢緞。顏色以單色為佳,而且不宜在面料上 刺綉 或裝飾過多的圖案或飾物。旗袍的長度最好長至腳面,開衩不宜過高,以到膝關節上方一至二寸為最佳。著旗袍應配穿高跟鞋或半高跟鞋,或配穿高級面料、製作考究的面鞋。

西式女禮服:同西式男禮服一樣,西式女禮服也分為日間禮服和晚禮服兩種。日落後女士必須穿著晚禮服,忽視了時間,隨意穿著日間禮服將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極其失禮的行為。

晨禮服,也稱常禮服,是質料、顏色相同的上衣和裙子的組合,也可以是單件連衣裙。一般以長袖為多,而且肌膚的暴露很少。與此搭配的是一頂合適的帽子、一幅薄紗短手套、還可攜帶一支小巧的手包或挎包。主要是白天穿,適用於參加在白天舉行的慶典、茶會、游園會和婚禮等。西方人在星期日去教堂做禮拜,也講究穿晨禮服。

通用女禮服:即西服套裙。作為禮服的套裙是指西裝上衣與相搭配的裙子成套設計製作的一種,一般是有一件西裝上衣和一條半截裙所構成的兩件套女裝,也有三件套西裝套裙,是在西裝上衣與半截裙之外加上一件背心。

大禮服。又稱大晚禮服,為袒胸露背的單色無袖連衣裙式服裝。從正面看,穿著者的脖頸、雙臂及前胸以上部分暴露在外;從背面看,穿著者的雙肩、直至腰際也全部裸露在外。其下擺可長及拖地或剛及地面。其面料多為高檔的薄紗或綢緞,色彩必須為單色。穿時必須戴上與其色彩相同的帽子或面紗,還要有一幅薄紗或網眼的長手套相配,及耳環、項鏈等飾品。大禮服是最為正式的禮服,主要適用於在晚間舉行的最正式的各種活動,如官方舉辦的正式宴會、大型 正式的交際舞會等。

小禮服。是一種質地高檔、色彩單一的露背的連衣裙式服裝。小禮服的前胸暴露在外的肌膚相對少些,裙長至腳面而不拖地。其衣袖有長有短,著裝者可根據袖長的具體情況來搭配長短適當的手套。一般情況下,著小禮服時為方便女士交談可不戴帽子或面紗。小禮服的地位僅次於大禮服,主要適合於參加晚上6點鍾以後舉行的宴會、音樂會或觀歌劇時穿著。

著禮服的禮規

西服是目前國際最標准通用的禮服,穿著有著相當統一嚴格的模式和要求。在正式接待場合,必須穿顏色素雅的套裝,以深色、單色為宜;襯衫必須挺括整潔、無皺褶,尤其是領口,襯衫下擺要塞進西褲,袖口扣上不得翻起。如不需系領帶,可不扣領扣。袖長以露出西裝衣袖1-2厘米為合乎要求,襯衫領子應高出西裝領子約1厘米;通常接待場合必須系領帶,在系領帶時,必須扎在硬領襯衫上。領帶系好後,上面的寬片應略長於下面窄片,領帶尖須剛抵腰帶上端。若內穿西裝背心,領帶尖必須置於背心內,領帶尖也不能露出背心。西裝的鈕扣分為單排扣和雙排扣兩種,雙排扣一般不宜敞開。單排扣在非正式場合一般可以不扣鈕扣,在正式場合中,要求將實際扣(除最下一粒鈕扣以外的其他鈕扣)必須扣上,最下一粒鈕扣為樣扣,不必扣上。

西裝套裙會使女性看起來干練灑脫,並能烘托出女性獨有的線條魅力,是職業性最好的服飾選擇,也是女性接待開作者最常用的接待禮服。在接待工作中穿著的西裝套裙要注意不宜選擇色調過於鮮亮的色彩,以冷色調為基調較為合宜。衣服造型一般無特殊要求,可長可短,但上衣不能短於腰,下裙不能長過小腿中部,著裝時不能露背、露肩、露腰、露腹,不可“捉襟見肘”。套裙式樣較多,但不宜添加過多的花邊或飾物,在穿絲、麻、棉等薄型面料或淺色面料的西裝套裙時,一定要內穿襯裙。在正式接待場合中,西裝套裙上衣扣子必須系好,不得脫下。內里必須穿著一件款式適宜的襯衫,不應讓其過於透明,絕對禁忌“內衣外現”。在穿著西服套裙時,只能搭配高筒襪或連褲絲襪,著高跟或半高跟皮鞋,其他任何搭配都是不適宜的。

㈡ 要戴白手套的禮儀有什麼

禮儀手套是為了衛生,美觀而戴手套。
禮儀手套從詞義已明確了這種手套的作用:
其一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某些會晤及宴會中,人們為了衛生為此手戴潔凈的白色布手套作為防護,由而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一種人們會晤中一個禮節的組成部分。
其二用途就是某些活動應用的手套,如,運動員入場時戴的手套,升旗戴的手套,武警民警巡警工作時戴的手套,閱兵時軍隊戴的手套,某些特殊儀式戴用的手套,均是稱為禮儀手套。禮儀手套最大特點就是白色,表示潔凈

㈢ 夜場服務員戴白手套一般戴哪個手

夜場服務員戴白手套一般都戴哪個手一般帶都是戴戴在右手方面比較多,因為他們服務員的寄具體都是因為都是用手,右手的使用率比較大,他們的作用也是非常。嗯,比較大的。

㈣ 白手套在禮儀場合一般什麼人戴

白色代表純潔 代表無上的尊敬白色的手套多用於 表演形式的儀式 譬如婚禮 譬如升降國旗不適合用於個人社交 ,因為帶著手套與人握手時很不禮貌的。

㈤ 你們真的覺得白手套只適合特定職業,或者一些特定場合像什麼禮儀接待啊升旗啊才使用的么

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佩戴白色手套一般用的人很少只有隆重的場合以及工作區域用像家庭用都有點不好

㈥ 客人來訪時應如何接待

客人來訪時應如何接待

有客人來訪,如果是事先約定的,就應做好迎客的各種准備。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客人來訪時應如何接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客人來訪時應如何接待1

客人來訪時應如何接待

有客人來訪,如果是事先約定的,就應做好迎客的各種准備。如個人儀表儀容、居室衛生、招待客人用的茶具、煙具以及水果、點心等。如果客人不告而至,也應盡快整理一下房間、客廳,並對客人表示歉意。

待客人坐下後,應為其敬茶、遞煙或端上其他食品。上茶時,一般應用雙手,一手執杯柄,一手托杯底,用手指捏住杯口邊緣向客人敬茶,既不衛生,也不禮貌。

與客人交談時,如果家人不便參與,則應盡量迴避,如無條件迴避,就不要隨便插話。交談時,應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者頻頻看錶,更不可將客人撇在一邊,只顧自己看電視或做家務。客人來訪時,恰恰逢你有急事要辦,如果時間不長,則不妨向客人說明情況,讓客人稍等片刻,並委託家中其他人作陪,或拿出一些報刊雜志給客人瀏覽。如無暇接待或要外出,可向客人致歉,另約時間。

有時客人帶來禮物相贈,主人應做出反應,如表示謝意,或謝絕饋贈,也可相應地回贈些禮物。

客人要走時,主人應等客人起身後再相送。對於年長的客人、稀客等,主人應送至大門口,然後握手道別,目送客人離去。如果送至電梯口,則要等客人進入電梯,在電梯關門後再離開。

接待客人握手的禮儀

握手時,距對方約一步遠,上身稍向前傾,兩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並攏,虎口相交,拇指張開下滑,向受禮者握手。

掌心向下握住對方的手,顯示著一個人強烈的支配欲,無聲地告訴別人,他此時處於高人一等的地位。應盡量避免這種傲慢無禮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里握手顯示出一個人的謙卑和畢恭畢敬。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態是兩手的手掌都處於垂直狀態。這是一種最普通也最穩妥的握手方式。

戴著手套握手是失禮行為。男士在握手前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當然在嚴寒的室外也可以不脫。比如雙方都戴著手套,帽子,這時一般也應先說聲:「對不起」。握手時雙方互相注視,微笑,問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顯得心不在焉。

除了關系親近的人可以長久地把手握在一起外,一般握兩三下就行。不要太用力,但漫不經心地用手指尖「晴蜓點水」式去點一下也是無禮的。一般要將時間控制在三五秒鍾以內。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誠和熱烈,也可較長時間握手,並上下搖晃幾下。

握手時兩手一碰就分開,時間過短,好像在走過場,又像是對對方懷有戒意。而時間過久,特別是拉住異性或初次見面者的手長久不放,顯得有些虛情假義,甚至會被懷疑為「想佔便宜」。

長輩和晚輩之間,長輩伸手後,晚輩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級之間,上級伸手後,下級才能接握;男女之間,女方伸手後,男方才能伸手相握;當然,如果男方為長者,遵照前面說的方法。

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時要講究先後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長者後年幼者,先長輩再晚輩,先老師後學生,先女士後男士,先已婚者後未婚者,先上級後下級。

交際時如果人數較多,可以只跟相近的幾個人握手,向其他人點頭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為了避免尷尬場面發生,在主動和人握手之前,應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對方歡迎,如果已經察覺對方沒有要握手的意思,點頭致意或微鞠躬就行了。

在公務場合,握手時伸手的先後次序主要取決於職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閑場合,它主要取決於年齡、性別、婚否。

在接待來訪者時,這一問題變得特殊一些:當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出手來與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辭時,就應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歡迎」,後者就表示「再見」。這一次序顛倒,很容易讓人發生誤解。

應當強調的是,上述握手時的先後次序不必處處苛求於人。如果自己是尊者或長者、上級。而位卑者、年輕者或下級搶先伸手時,最得體的就是立即伸出自己的手,進行配合。而不要置之不理,使對方當場出醜。

當你在握手時,不妨說一些問候的話,可以握緊對方的手,語氣應直接而且肯定,並在加強重要字眼時,緊握著對方的手,來加強對方對你的印象。

握手的場合也有講究,在如下幾種情況下,應該握手,如:遇到較長時間沒見面的熟人;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和認識的人道別;在以本人作為東道主的社交場合,迎接或送別來訪者時;拜訪他人後,在辭行的時候;介紹給不認識的人時;在社交場合,偶然遇上親朋故舊或上司的時候;別人給予你一定的支持、鼓勵或幫助時;表示感謝、恭喜、祝賀時;對別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時;得知別人患病、失戀、失業、降職或遭受其他挫折時;向別人贈送禮品或頒發獎品時。通常,上述所列舉的情況下都是適合握手的場合。

客人來訪時應如何接待2

1、引導,要走在客人前面。上樓、下樓都走在客人前面距離為一、兩個台階,不要走的太快。一步走兩、三個台階,有的客人尤其是女的,穿著小裙子,走不動,你一下邁兩、三個台階,她要在後面跑,才能跟上你,會累壞人家的。

2、要讓客人走樓梯的內側。主人走外側。所謂內側是繞著中心的一側。

3、接待對方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意到。多一份熱情,多一份細心。

細節

眼到即目光熱忱,包括:正視對方,眉目含笑,注視也要點到為止。

口到即舌燦如花,包括:語言相通,句句含情,溝通到位。

意到即溫情如春,包括:神態端莊,表情自然,舉止大方。

注意事項

1剛進來的客人,一般有這兩種表現:有的是直接一來就急著往前沖,可能是他知道要找的人的具體位置,但是,其實這樣是很不禮貌的,我們還是應該主動打聲招呼,問問找哪位;還有一種就是進來有點慌張,到處張望,不知所措的,這種的應該就是不知道要找的人的位置了,就需要我們來幫忙指引下。

2當遇到不知道要找誰時,首先我們需要問清楚,然後可以帶他過去或者先讓他到會客室,我們在去和相關人員報告。

3當客戶坐定後,要及時為客戶倒一杯茶,要根據天氣來定,如果是冬天,溫水比較好,而且不可以倒的太滿。

4在退出房間時要記得關門,且不要發出聲音。

5全程最重要的就是微笑了,要始終面帶微笑,但是要注意笑得得體,不可太諂媚,也不可太虛假。

商務接待的禁忌

1、接待來賓時,不要斜視對方,目光中不要有意無意流露出蔑視或敵意。

2、接待來賓時,不要使用對方不懂得語言或話語。

3、接待來賓時,舉止不要過於隨便或拘謹。

客人來訪時應如何接待3

秘書接待禮儀的基本准則

1.在工作的時候,常帶著自然的笑容,表現出和藹可親的態度,能令客人覺得容易接近。

2.不得故作小動作(永遠是成熟、穩重),打哈欠要掩著口部,不要作出搔癢、挖鼻、掏耳、挑牙等不雅的動作。

3.工作時不得咀嚼香口膠,吸煙及吃東西。

4.不得嫌客人啰嗦,應耐心地為客人服務。

5.在處理櫃台文件工作時,還要不時留意周圍環境,以免客人站在櫃台片刻,員工還蒙然不知。

6.客人來到櫃台前,馬上放下正在處理的文件,禮貌的問安,表現出曾受過專業訓練的風采,稱職及有能力為客人服務。

7.留心傾聽客人的問題,不能隨意中斷客人的敘述,然後再清楚的解答,以免答非所問,如遇到問題不懂作答時,應該說:「請稍等,待我查一查以便回答你的問題。」

8.如遇客人對某事情外行,或不能隨俗之處,不得取笑客人。

9.櫃台員的工作效率要快且准。

10.不得表現懶散情緒,站姿要端正,不得搖擺身體,不得倚傍牆、櫃而立或蹲在地上,不可歪頭歪身,及扮鬼臉作怪動作。

11.除了工作上應交待的事,不得互相攀談私事,不得爭論,不粗言穢語。

12.不得擅自用櫃台電話作私人之用,如遇急事可請求上司用後台的電話。

13.用詞適當,不可得罪客人,亦無須阿諛奉承,聲線要溫和,不可過大或過小,要清楚表達所要說的話。

14.不得在工作時,閱讀報章、書籍。

15.走路時,不可奔跑,應腳步輕快無聲,不要作怪動作。

16.盡量牢記客人的姓氏,在見面時能稱呼客人「X先生/小姐/女士,你好!」。

17.若客人之問詢在自己職權或能力范圍以外,應主動替客人作出有關之聯系,而不得隨便以「不知道」回答甚至置之不理。

秘書接待禮儀——儀容儀表

1、妝容和著裝

(1)妝容

化妝並不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塗抹,而是一種審美的藝術過程。其基本原則如下:

化妝是為了突出自己美的部分,掩飾自己不足或有缺陷的部分;色彩的選用取決於膚色和服裝的色彩;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切記強求一律;化妝創造新意時不失自己的基本形象尋找統一和諧美。凈面後,均勻打好粉底定妝,粉薄而均勻;眉頭自然、眉峰清晰;眼影塗於眼部凹陷處;眼線緊貼睫毛;腮紅自顴骨向上;口紅先畫唇線,再塗口紅。

(2)著裝

「雲想衣裳花想容」,相對於偏於穩重單調的男士著裝,女士們的著裝則亮麗豐富得多。得體的穿著,不僅可以顯得更加美麗,還可以體現出一個現代文明人良好的修養和獨到的品位。職業女性著裝要求四講究。

整潔平整。 服裝並非一定要高檔華貴,但須保持清潔,並熨燙平整,穿起來就能大方得體,顯得精神煥發。整潔並不完全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這是良好儀態的第一要務。

色彩和諧。 不同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如深色或冷色調的服裝讓人產生視覺上的收縮感,顯得莊重嚴肅;而淺色或暖色調的服裝會有擴張感,使人顯得輕松活潑。因此,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進行選擇和搭配。

配套齊全。 除了主體衣服之外,鞋襪手套等的搭配也要多加考究。如襪子以透明近似膚色或與服裝顏色協調為好,帶有大花紋的襪子不能登大雅之堂。正式、莊重的場合不宜穿涼鞋或靴子,黑色皮鞋是適用最廣的,可以和任何服裝相配。

飾物點綴。 巧妙地佩戴飾品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給女士們增添色彩。但是佩戴的'飾品不宜過多,否則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佩戴飾品時,應盡量選擇同一色系。佩戴首飾最關鍵的就是要與接待員的整體服飾搭配統一起來。

2、儀態

1.站姿

站姿是靜態的造型動作,是其他動態美的起點和基礎。良好的站立姿勢應給人一種挺、直、高的感覺。

(1)基本站姿

兩腳跟相靠,腳尖展開45度到60度,身體重心主要支撐於腳掌、腳弓之上;兩腿並攏直立,腿部肌肉收緊,大腿內側夾緊,髖部上提;腹肌、臀大肌微收縮上提,臀、腹部前後相夾,髖部兩側略向中間用力;脊柱、後背挺直,胸略向前上方提起;兩肩放鬆,下沉,氣沉於胸腹之間,自然呼吸;兩手臂放鬆,自然下垂於體側;脖頸挺直,頭向上頂;下頜微收,雙目平視前方。

2.坐姿

坐是一種靜態造型,是秘書每日的主要內容之一,無論是伏案書寫、參加會議、會客交談、 娛樂休息都離不開坐。不正確的坐姿會顯得懶散無禮,正確的坐姿能給人一種安詳端莊的印象。

(1)基本坐姿

入座要輕而穩,女士著裙裝要先輕攏裙擺,而後入座;面帶笑容,雙目平視,嘴唇微閉,微收下頜;雙肩平正放鬆,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發扶手上;立腰挺胸、上體自然挺直;雙膝自然並攏,雙腿正放或側放;至少坐滿椅子的三分之二,脊背輕靠椅背;起立時,右腳向後收半步而後起立;談話時,可以側坐,此時上體與腿同時轉向一側。

(2)坐姿的種類

女士坐姿要挺拔優雅,表現出女士的魅力,可以有如下幾種姿勢。開關式坐姿。坐正,雙膝並緊,兩小腿前後分開,兩腳前後在一條線上,兩手合握置於兩腿間或腿上;右側點式坐姿。

坐正,雙膝並緊,上身挺直,兩小腿向左斜伸出,左腳靠近右腳內側,左腳腳掌內側著地,右腳腳跟提起,雙手放置於右腿上,頭向右側轉;右側掛式坐姿。在左側點或右側點式基礎上,將左腳提起掛在右腳踝關節處,兩腳並攏,上身左轉45度,立腰挺胸。

側身重疊式坐姿。髖部左轉45度,頭胸向右轉,左小腿垂直於地面,右腿重疊於左腿上,右腿向里收,右腳尖向下。

男士坐姿應注意這幾個方面,男士前伸式坐姿。坐正,兩腿前伸,雙腳在踝關節處交叉。男士後點式坐姿。坐正,上體微向前傾,雙小腿向後屈回,雙腳掌著地。

男士開關式坐姿。坐正,兩小腿前後分開,兩腳前後在一條線上,兩手合握置於兩腿間。男士正身重疊式坐姿。右小腿垂直於地面,左腿在其上重疊,左小腿向里收,腳尖向下,雙手扶於扶手上或交叉於腿間。

不論男女,坐姿的關鍵在上體的挺直,腰部要立住,而後再變化的不同姿態,重點在頭、頸部、軀乾和四肢的協調配合,和諧的姿態會讓人感到端莊、大方、自然、舒適。

(3)坐姿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女士不宜將雙膝分開,或大腿並攏而小腿分開;坐在松軟的沙發中,不可將整個人推入沙發里;不要為了表現謙虛,故意坐在椅子邊上,身體前傾給人阿諛之感。

3、常見的手勢

一般常見的手勢有橫擺式、直臂式、曲臂式、斜擺式。

橫擺式。表示的是「請進」。五指伸直並攏,然後以肘關節為軸,手從腹前抬起向右擺動至身體右前方,不要將手臂擺至體側或身後。同時,腳站成右丁字步,左手下垂,目視來賓,面帶微笑。

直臂式。表示「請往前走」。五指伸直並攏,屈肘由腹前抬起,手臂的高度與肩同高,肘關節伸直,再向要進行的方向伸出前臂。

曲臂式。表示「里邊請」。當左手拿著物品,或推扶房門、電梯門,而又需引領來賓時,即右手五指伸直並攏,從身體的側前方,由下向上抬起,上臂抬至離開身體45度高度,然後以肘關節為軸,手臂由體側向體前左側擺動成屈臂狀,請來賓進去。

斜擺式。表示「請坐」。當請來賓入座時,即要用雙手扶椅背將椅子拉出,然後一隻手曲臂由前抬起,再以肘關節為軸,前臂由下向上擺動,使手臂向下成一斜線,表示請來賓入座,當來賓在座位前站好,要用雙手將椅子前移到合適的位置,請來賓坐下。

但在介紹人或為他人指路時不可用手指指點點,而應使用手掌,四指並攏,掌心向上;手勢不宜過多,幅度不宜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手勢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公共場合切忌撓頭皮、抓耳撓腮、咬指甲、用手指在桌上亂寫亂畫。

關於接待工作

1、如何迎接客人?

一是確定迎送規格。通常遵循身份相當的原則,即主要迎送人與主賓身份相當,當不可能完全對等時,可靈活變通,由職位相當的人或由副職出面。其他迎送人員不宜過多。

二是掌握到達和離開的時間。准確掌握來賓到達和離開的時間,及早通知全體迎送人員和有關單位。如有變化,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迎接人員應提前到達迎接地點,不能太早,更不能太遲,甚至遲到。送行人員則應在客人離開之前到達送行地點。

三是適時獻上鮮花。迎接普通來賓,一般不需要獻花。迎接十分重要的來賓,可以獻花。所獻之花要用鮮花,並保持花束整潔、鮮艷。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黃色花朵。獻花的時間,通常由兒童或女青年在參加迎送的主要領導與主賓握手之後將花獻上。可以只獻給主賓,也可向所有來賓分別獻花。

四是不同的客人按不同的方式迎接。對大批客人的迎接,可事先准備特定的標志,讓客人從遠處即可看清;對首次前來,又不認識的客人,應主動打聽,並自我介紹;而對比較熟悉的客人,則不必介紹,僅向前握手,互致問候即可。

五是留下一定時間。客人抵達住處後,不要馬上安排活動,要給對方留下一定的時間,然後再安排活動。

2、如何稱呼、介紹和握手?

關於稱呼。國際上,對男子通常稱先生,對女子通常稱夫人、女士、小姐。其中對已婚女子稱夫人,對未婚女子稱小姐;而對不了解婚姻狀況的女子可稱小姐,年紀稍大的可稱女士。對地位高的官方人士,還可直接稱其職務、閣下。

迎接一批客人,如何介紹呢?是先介紹客人,還是先介紹主人?通常由禮賓工作人員或歡迎人員中身份最高者,先將前來歡迎的人員按其身份從高到低依次介紹給來賓。

在介紹兩個人互相認識時,怎麼介紹呢?是先介紹男士,還是先介紹女士?是先介紹年幼者,還是先介紹年長者?是先介紹身份低者,還是先介紹身份高者?是先介紹未婚女士,還是先介紹已婚女士?西方是先卑後尊,我國是先尊後卑,西方與我國正好相反。

伴隨介紹客人,就是如何握手的問題?伸手次序:由尊者決定。公務場合職務高、身份高者先伸手,非公務場合,年長者、女姓先伸手。注意:握手忌用左手、忌戴手套、忌戴墨鏡、忌手臟,等等。

秘書接待禮儀——接電話

1、前台接起電話時要保持良好坐姿,聲音不急不慢,並終保持輕松、愉悅的聲調,不得在電話中和來電者耍脾氣、使性子甚至說粗口。接電話中,要勤說「您好」、「請問」、「對不起」、「請稍等」之類的謙詞。在電話鈴響的第二、第三聲的時候接起電話。接起電話首先要說「您好,×××(公司名稱,如果公司名稱較長,應用簡稱)」,忌以「喂」開頭。如果因故遲接,要向來電者說「對不起,讓您久等了」。對知道分機號碼或者轉向具體人姓名的電話,可以禮貌地說「請稍等」,並馬上轉接過去。

2、如果要求轉接領導電話、對方又知道領導姓名,不知道分機號的話,就要禮貌地詢問,對方是誰、哪個單位的。

如果是如廣告、變相廣告之類的電話,應該用禮貌的借口擋駕,或者轉到相關部門處理。前台接待代表著公司的形象,接聽電話時應該熱情,通過電話,給來電者留下這樣一個印象,公司是一個禮貌、溫暖、熱情和高效的公司。接電話應該注意以下禮儀。

3、適時接起電話。一般以鈴響二次後,接起電話。如果電話一響起就立即接聽電話,會讓對方覺得倉促,但讓鈴響太久才接會讓對方久等而顯得不禮貌。

4、左手持聽筒、右手拿筆大多數人習慣用右手拿起電話聽筒,但是,在與客戶進行電話溝通過程中往往需要做必要的文字記錄。

在寫字的時候一般會將話筒夾在肩膀上面,這樣,電話很容易夾不住而掉下來發出刺耳的聲音,從而給客戶帶來不適。為了消除這種不良現象,應提倡用左手拿聽筒,右手寫字或操縱電腦,這樣就可以輕松自如的達到與客戶溝通的目的。

5、注意聲音和表情。通話必須清晰,正對著話筒,發音準確。通電話時,接線員不能大吼也不能喃喃細語,而應該用正常的聲音——並盡量用熱情和友好的語氣。通話者還應該調整好表情,保持微笑。使用禮貌用語如「謝謝您」,「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嗎?」「不用謝。」

6、保持正確姿勢。接聽電話過程中應該始終保持正確的姿勢。一般情況下,當人的身體稍微下沉,丹田受到壓迫時容易導致丹田的聲音無法發出;大部分人講話所使用的是胸腔,這樣容易口乾舌燥,如果運用丹田的聲音,不但可以使聲音具有磁性,而且不會傷害喉嚨。

因此,保持端坐的姿勢,尤其不要趴在桌面邊緣,這樣可以使聲音自然、流暢和動聽。此外,保持笑臉也能夠使來電者感受到接待員的愉悅。

7、復誦來電要點。電話接聽完畢之前,不要忘記復誦一遍來電的要點,防止記錄錯誤或者偏差而帶來的誤會,使整個工作的效率更高。例如,應該對會面時間、地點、聯系電話、區域號碼等各方面的信息進行核查校對,盡可能地避免錯誤。

8、最後的道謝也是基本的禮儀。來者是客,以客為尊,千萬不要因為電話客戶不直接面對而認為可以不用搭理他們。實際上,客戶是公司的衣食父母,公司的成長和盈利的增加都與客戶的來往密切相關。因此,公司員工對客戶應該心存感激,向他們道謝和祝福。

9、讓客戶先收線。不管是製造行業,還是服務行業,在打電話和接電話過程中都應該牢記讓客戶先收線。因為一旦先掛上電話,對方一定會聽到「喀嗒」的聲音,這會讓客戶感到很不舒服。因此,在電話即將結束時,應該禮貌地請客戶先收線,這時整個電話才算圓滿結束。

10、當接待員正在通電話,又碰上客人來訪時,原則上應先招待來訪客人,此時應盡快和通話對方致歉,得到許可後掛斷電話。不過,電話內容很重要而不能馬上掛斷時,應告知來訪的客人稍等,然後繼續通話。

客人來訪時應如何接待4

1.對來訪者,應起身握手相迎,對上級、長者、客戶來訪,要起身上前迎候。對於不是第一次見面的同事、員工,可以不起身。

2.不能讓來訪者坐冷板凳。如果自己有事暫不能接待來訪者,要安排助理或相關人員接待客人。不能冷落了來訪者。

3.認真傾聽來訪者的敘述。來訪者都是為有事而來,因此要盡量讓來訪者把話說完,並認真傾聽。

4.對來訪者的意見和觀點為要輕率表態,應思考後再作,對一時不能作答的,要約定一個時間後再聯系。

5.對能夠馬上答復的或立即可辦理的事,應當場答復,迅速輸,不要讓來訪者等待,或再次來訪。

6.正在接待來訪者時,有電話打來或有新的來訪者,應盡量讓助理或他人接待,以避免中斷正在進行的接待。

7.對來訪者的無理要求或錯誤意見,應有禮貌地拒絕,而不要刺激來訪者,使其尷尬。

8.要結束接待,可以婉言提出借口,也可用起身的體態語言告訴對方本次接待就此結束。

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客人要找的負責人不在時,要明確告訴對方負責人到何處去了,以及何時回本單位。請客人留下電話、地址,明確是由客人再次來單位,還是我方負責人到對方單位去。

(二)客人到來時,我方負責人由於種種原因不能馬上接見,要向客人說明等待理由與等待時間,若客人願意等待,應該向客人提供飲料、雜志,如果可能,應該時常為客人換飲料。

(三)接待人員帶領客人到達目的地,應該有正確的引導方法和引導姿勢。

1、在走廊的引導方法。接待人員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調,讓客人走在內側。

2、在樓梯的引導方法。當引導客人上樓時,應該讓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員走在後面,若是下樓時,應該由接待人員走在前面,客人在後面,上下樓梯時,接待人員應該注意客人的安全。

3、在電梯的引導方法。引導客人乘坐電梯時,接待人員先進入電梯,等客人進入後關閉電梯門,到達時,接待人員按「開」的鈕,讓客人先走出電梯。

4、客廳里的引導方法。當客人走入客廳,接待人員用手指示,請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後,才能行點頭禮後離開。如客人錯坐下座,應請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門的一方為下座)。

(四)誠心誠意的奉茶。我國人民習慣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貴客人時,茶具要特別講究,倒茶有許多規矩,遞茶也有許多講究。

;

㈦ 政務接待禮儀——接待的禁忌是什麼

接待的禁忌:

忌迎而不歡,既歡迎不真誠,這樣不如不迎。

忌不顧「來者」的身份、規格,禮儀失節。

忌大聲喧嘩或打鬧說笑。

忌不分相互關系而禮儀失態。

忌戴手套,忌為客人代提隨身小包或隨身物。

忌在接待過程中出風頭,賣弄自己才華。

送別時禁忌,一忌不分關系亂表感情;

二忌過分纏綿依戀;

三忌言語失態;

四忌不顧親疏關系亂搶鏡頭。

(7)接待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政務禮儀屬於社會禮儀,但有其特定的適應范圍,即適用於從事公務活動、執行國家公務的公務員。政務禮儀具有鮮明的強制性特點,它要求公務員在執行國家公務時必須嚴格遵守。

政務禮儀的核心是要求公務員真正自覺地恪守職責,勤於政務,廉潔奉公,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在公務活動中的行為。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整個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維護國家行政機關的形象和個人形象。

每一名公務員在履行職責、執行公務時,都必須自覺地遵守政務禮儀。

下面情況不宜握的:

對方手部有傷。對方手裡拿著較重的東西。對方忙著別的事,如打電話、用餐、主持會議、與他人交談等等。對方與自己距離較遠。所處環境不適合握手。了解握手的次序在正式場合,握手時伸手的先後次序主要取決於職位、身份。在社交、休閑場合,則主要取決於年紀、性別、婚否。

㈧ 緊急!!!! 禮儀接待該注意哪些

【禮儀接待要注意的方面】
迎來送往,是社會交往接待活動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環節,是表達主人情誼、體現禮貌素養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迎接,是給客人良好第一印象的最重要工作。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就為下一步深入接觸打下了基礎。迎接客人要有 周密的布署,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對前來訪問、洽談業務、參加會議的外國、外地客人,應首先了解對方到達的車次、航班,安排與客人身份、職務相當的人員前去迎接。若因某種原因,相應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應向客人作出禮貌的解釋。
(二)主人到車站、機場去迎接客人,應提前到達,恭候客人的到來,決不能遲到讓客人久等。客人看到有人來迎接,內心必定感到非常高興,若迎接來遲,必定會給客人心裡留下陰影,事後無論怎樣解釋,都無法消除這種失職和不守信 譽的印象。
(三)接到客人後,應首先問候「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我們這個美麗的城市」、「歡迎您來到我們公司」等等。然後向對方作自我介紹,如果有名 片,可送予對方。注意送名片的禮儀:
1、當你與長者、尊者交換名片時,雙手遞上,身體可微微前傾,說一句「請多關照」。你想得到對方名片時,可以用請求的口吻說:「如果您方便的話, 能否留張名片給我?」
2、作為接名片的人,雙手接過名片後,應仔細地看一遍,千萬不要看也不 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順手往桌上扔。
(四)迎接客人應提前為客人准備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 忙准備交通工具,那樣會因讓客人久等而誤事。
(五)主人應提前為客人准備好住宿,幫客人辦理好一切手續並將客人領進房間,同時向客人介紹住處的服務、設施,將活動的計劃、日程安排交給客人,並把准備好的地圖或旅遊圖、名勝古跡等介紹材料送給客人。
(六)將客人送到住地後,主人不要立即離去,應陪客人稍作停留,熱情交談,談話內容要讓客人感到滿意,比如客人參與活動的背景材料、當地風土人情、有特點的自然景觀、特產、物價等。考慮到客人一路旅途勞累,主人不宜久留,讓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時將下次聯系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告訴客人。
二、接待禮儀
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客人要找的負責人不在時,要明確告訴對方負責人到何處去了,以及何時回本單位。請客人留下電話、地址,明確是由客人再次來單位,還是我方負 責人到對方單位去。
(二)客人到來時,我方負責人由於種種原因不能馬上接見,要向客人說明等待理由與等待時間,若客人願意等待,應該向客人提供飲料、雜志,如果可能, 應該時常為客人換飲料。
(三)接待人員帶領客人到達目的地,應該有正確的引導方法和引導姿勢。
1、在走廊的引導方法。接待人員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調,讓客人走 在內側。
2、在樓梯的引導方法。當引導客人上樓時,應該讓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員走在後面,若是下樓時,應該由接待人員走在前面,客人在後面,上下樓梯時, 接待人員應該注意客人的安全。
3、在電梯的引導方法。引導客人乘坐電梯時,接待人員先進入電梯,等客人進入後關閉電梯門,到達時,接待人員按「開」的鈕,讓客人先走出電梯。
4、客廳里的引導方法。當客人走入客廳,接待人員用手指示,請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後,才能行點頭禮後離開。如客人錯坐下座,應請客人改坐上座 (一般靠近門的一方為下座)。
(四)誠心誠意的奉茶。我國人民習慣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貴客人時,茶具要特別講究,倒茶有許多規矩,遞茶也有許多講究。
三、乘車禮儀
(一)小轎車。
1、小轎車的座位,如有司機駕駛時,以後排右側為首位,左側次之,中間座位再次之,前坐右側殿後,前排中間為末席。
2、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為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為末席,前排中間座則不宜再安排客人。
3、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後座,男士要服務於自己的夫人,宜開車門讓夫人先上車,然後自己再上車。
4、如果主人夫婦搭載友人夫婦的車,則應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婦坐後座, 或讓友人夫婦都坐前座。
5、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此項禮節最易疏忽。
6、女士登車不要一隻先踏入車內,也不要爬進車里。需先站在座位邊上,把身體降低,讓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將雙腿一起收進車里,雙膝一定保持合並的 姿勢。
(二)吉普車
吉普車無論是主人駕駛還是司機駕駛,都應以前排右坐為尊,後排右側次之,後排左側為末席。上車時,後排位低者先上車,前排尊者後上。下車時前排客人 先下,後排客人再下車。
(三)旅行車
在接待團體客人時,多採用旅行車接送客人。旅行車以司機座後第一排 即前排為尊,後排依次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側往左側遞減。
四、饋贈禮儀
在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接觸面越來越廣,一些迎來送往及喜慶宴賀的活動越來越多,彼此送禮的機會也隨之增加。但如何挑 選適宜的禮品,對每一個人都是費解的問題。懂得送禮技巧,不僅能達到大方得 體的效果,還可增進彼此感情。
送禮忌諱
1、選擇的禮物,你自己要喜歡,你自己都不喜歡,別人怎麼會喜歡呢?
2、為避免幾年選同樣的禮物給同一個人的尷尬情況發生,最好每年送禮時 做一下記錄為好。
3、千萬不要把以前接收的禮物轉送出去,或丟掉它,不要以為人家不知道,送禮物給你的人會留意你有沒有用他所送的物品。
4、切勿直接去問對方喜歡什麼禮物,一方面可能他要求的會導致你超出預算,另一方面你即使照著他的意思去買,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呀,我曾經見過更大一點的,大一點不是更好嗎?」
5、切忌送一些將會刺激別人感受的東西。
6、不要打算以你的禮物來改變別人的品味和習慣。
7、必須考慮接受禮物人的職位、年齡、性別等。
8、即使你比較富裕,送禮物給一般朋友也不宜太過,而送一些有紀念的禮物較好。如你送給朋友兒子的禮物貴過他父母送他的禮物,這自然會引起他父母的不 快,同時也會令兩份禮物失去意義。
接受一份你知道你的朋友難以負擔的精美禮品,內心會很過意不去,因此,送禮的人最好在自己能力負擔范圍內較為人樂於接受。
9、謹記除去價錢牌及商店的袋裝,無論禮物本身是如何不名貴,最好用包裝紙包裝,有時細微的地方更能顯出送禮人的心意。
10、考慮接受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應用你送的禮物。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天天快樂!

㈨ 商務活動中的禮儀規范有哪些

在商務活動中,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可能影響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所以在商務活動中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禮儀規范,為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下面是我給大家搜集整理的商務活動中的禮儀規範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規范的商務禮儀有哪些

一、商務禮儀適用的場合

總的來說商務禮儀的適用范圍主要包括三個場合,其它場合不需要講商務禮儀: 1、初次交往中,主要表現在人際距離。 2、公務交往中。 3、涉外交往,在涉外交往過程中,必然要嚴格遵守商務禮儀。這已是國際慣例。 公務活動中講禮儀的作用:(1)劃清界限,公事公辦;(2)維護企業形象 值得關注的五個方面:(1)慶典;(2)儀式;(3)商務會議;(4)商務活動;(5)商務接待 從禮儀角度看,最關鍵三個問題:(1)談判者的著裝;(2)談判策略(3)會務安排 1.握手只握右手。 2.送花不要送菊花(歐美人眼中為死人專用)。 3.忌諱豬的民族會不喜歡熊貓等類似豬的禮品。

二、商務禮儀適用的對象

商務禮儀適用的對象主要針對於商務人員,而商務人員的工作能力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業務能力,業務能力為現代商務人員的基本工作能力;另一個是交際能力,交際能力才是商務人員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人際關系重視程度與處理能力。

規范的商務禮儀有哪些

三、商務禮儀的三個方面主要作用

1、提高個人素質:商務人員的個人素質是一種個人修養及其表現。如在外人面前不吸煙、不在大庭廣眾前喧嘩。 2、維護個人和企業形象:商務禮儀最基本作用是「減災效應」:少出洋相、少丟人、少破壞人際關系。如果遇到不知事情,最穩妥方式是緊跟或模仿,以靜制動。 3、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溝通:例如,拜訪別人要預約,且要遵時守約,提前到可能會影響別人的安排或正在進行的事宜;又如秘書接聽找老總的電話,先告對方要找的人不在,再問對方是誰、有何事情。總的來說,其作用在於內強素質,外強形象。

四、商務禮儀的基本理念

商務禮儀最重要的就是四個字:尊重為本。從專業角度來講,有兩個層面:自尊與尊重他人。

五、其他的基本禮儀

著裝佩戴首飾方面規范體現四個方面: 1、符合身份:以少為佳,提倡不戴,一般不多於三種,每種不多於兩件如夏天,商務人員應著正式西裝; 2、善於搭配:如穿無袖旗袍、高筒薄紗手套去參加高級晚宴,戒指應戴在手套里(新娘除外);少女穿短裙去Party,腳鏈戴在襪子外(建議腿型好的或走路姿勢好的少女才戴腳鏈) 3、遵守慣例:遵循同質同色,遵守習俗原則,如配玉墜男戴觀音女戴佛;戒指戴左手;戒指戴在食指表示想結婚、戴中指表示已有愛人,戴無名指表示已婚,戴小拇指表示獨身,拇指不戴戒指。 4、區分場合:

著裝的三種場合:

(1)公務場合(上班時間):講求莊重保守,依次選擇制服、套裝(首選西裝套裝/裙)或長褲長衫/長裙三種,不能穿時裝和便裝;

(2)社交場合(工作之餘的交往應酬,主要有宴會、舞會、音樂會、聚會、拜會五種):講求時尚個性,選擇時裝、禮服(可選中式禮服,男中山裝女單色旗袍)、民族服裝,不能穿制服;

(3)休閑場合(個人工作之餘的自由活動時間,居家休息、健身運動、觀光游覽、逛街購物): 要求舒適自然,不穿套裝和制服。 商務語言方面: 「少說多聽」——言多必失、已靜制動、給人謙恭虛心的感覺

1、語言要正規標准

2、語言要文明

3、問候注意三點:位低者先行,因場合而已(女性優先體現在社交場合而非工作場合),問候內容有別。問候稱呼:稱行政職務、稱技術職稱、稱行業稱呼(護士、老師等泛尊稱)、時尚性稱呼(先生、女士)。不要簡稱「趙處(長)、范局(長)」。

商務活動中的會面禮儀規范

商務交往中,見面時的禮儀是要講究的,前面講過首輪效應,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說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事,一個年輕的小姐與一位先生握手,有的小姐自認為很淑女、很懂禮貌,相反表現的卻是不懂禮貌,沒有見過世面、不夠落落大方。(握手的表現)。握手要用2公斤的力。

見面禮儀的幾個重要細節

問候。問候者打招呼也。問候時有三個問題要注意,1、問候要有順序,一般來講專業講位低的先行,下級首先問候上級、主人先問候客人、男士先問候女士,這是一個社會公德;2、因場合而異。在國外女士與男士握手女士可以不站起來,這是在國內,在工作場合是男女平等的。社交場合講女士優先,尊重婦女。3、內容有別。中國人和外國人、生人和熟人、本地人和外地人不大一樣。下面講兩個要點,一是那些稱呼是最普遍的適用的,1、稱行政職務;2、稱技術職稱;3、行業稱呼;4、時尚性稱呼;先生、小姐、女士等;和外商打交道時,更習慣稱呼先生、女士。慎用簡稱。

自我介紹、介紹他人、業務介紹。

自我介紹,第一盡量先遞名片再介紹,自我介紹時要簡單明了,一般在1分鍾之內,內容規范,按場合的需要把該說的說出來。

介紹別人:第一誰當介紹人,不同的介紹人,給客人的待遇是不一樣的,我們專業的講法是三種人:

1、專職接待人員,秘書、辦公室主任、接待員,

2、雙方的熟人,

3、貴賓的介紹,要由主人一方職務最高者介紹。第二是介紹的先後順序,「尊者居後」,男先女後、輕先老後,主先客後、下先上後、如果雙方都有很多人,要先從主人方的職位高者開始介紹。

業務介紹。有兩點要注意:一是要把握時機,希望、想,空閑等,在銷售禮儀中有一個零干擾的原則,就是你在工作崗位上,向客人介紹產品的時候,要在客人想知道、或感興趣的時候再介紹,不能強迫服務,破壞對方的心情。二是要掌握分寸,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要明白,一般來說業務介紹要把握三個點:第一人無我有,產品技術同類產品中別人沒有我有,第二人有我優,我有質量和信譽的保證。第三人優我新。

行禮的問題。

行禮要符合國情,適合社會上的常規,我們還是比較習慣於握手。握手時第一要講伸手的前後順序。「尊者居前」尊者先出手,主人和客人握手,客人到來之前,主人先出手,客人走的時候,客人先出手。伸手的忌諱:一般不能用左手、不能戴墨鏡、不應該戴帽子、一般不戴手套、與異性握手是不能雙手去握。與外國人見面時他怎麼待我我怎麼待他就行了。

商務活動中的餐桌禮儀規范

在商務宴請中,入座時要先請客人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入座後姿式端正,腳放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進餐時要先請客人動筷子。夾菜時每次不要太多,離自己遠的菜等轉到自己面前再吃。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要用湯匙一勺一勺地喝,不要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等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吃飯時不要打嗝或者打噴嚏,如果無法抑制,則要表示歉意。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口內有食物時,應避免說話。

餐後的禮儀也是需要注意的。用餐完畢後,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用餐完畢後,要將餐具擺放整齊。

商務活動中的握手的禮儀規范

握手時首先要注意握手的先後順序,一般應遵循「尊者先」的禮儀原則。即職位高者和職位低者握手時,職位高者先伸手,職位低者後伸手;年長者和年輕者握手時,年長者先伸手,年輕者後伸手;男士和女士握手時,女士先伸手,男士後伸手。此外,在主人迎接客人時,主人要先伸手,表示友好和歡迎;客人提出離開時,客人先伸手,表示感謝和告辭。

握手時需要站立起來與別人握手以示尊重,不跟坐著跟人握手,會被認為是傲慢和妄自尊大。握手的標准姿勢是雙腿直立,上身略向前傾,伸出右手,四指並攏,拇指張開與對方相握。如果不是與對方特別熟識,盡量不要雙手與別人握手。

握手的時間也需要把握。在一般的交往中,握手的時間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長,一般應控制在3-5秒。時間太短,會被認為太過敷衍,僅僅是出於客套、應酬,走過場而已;時間太長,尤其是第一次見面,或者是與異性握手,則被認為是熱情過度,別有企圖。

商務活動中的交談的禮儀規范

在商務交談中,我們要注意自已身體語言的運用。在談話時我們身體要坐直,眼睛要平視對方,面帶微笑。談話時的表情要自然、和氣,不要扭扭捏捏,也不要過於隨意。談話時可以有一些手勢,但是動作幅度不要太大。同時要避免一些不合時宜的動作的出現,比如伸懶腰、活動手腕、手插兜這類過於隨意的動作。

在談話時要選擇適宜的話題,尋找共同語言。可以選擇輕松愉快或者對方擅長的話題,營造良好的談話氛圍。同時在談話時要注意不要隨便議論他人的私事和一些八卦新聞之類的事件。這樣會讓人覺得自己格調不高,同時也會讓別人對自己的人格和人品產生一定的懷疑。同時,在與對方交談時,要注意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有倦意或者不耐煩時,要注意及時轉移話題。

在商務交談中,我們要注意讓對方感受到尊重,在與對方交談時要給以相應的反饋,適時地點頭、微笑或簡單重復一下對方談話的要點,營造互動的氛圍。同時在談話時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講話,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想闡述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對方表達完自己的觀點之後提出相應的看法,但是不必非要別人同意或者接受自己的看法。在談話時保持適當的語氣語調,不要過快也不要過慢,把握好談話的節奏。

㈩ 接待禮儀中的各項禮儀要求

你知道 接待禮儀 有哪些嗎?接待禮儀包含很廣泛的內容,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接待禮儀的各項禮儀吧!

接待禮儀:儀容儀表禮儀

1、 頭部:頭發干凈整齊、長短適當,發型簡單大方。

2、 面部:保持面部清潔、雙唇和牙齒的干凈,如鼻毛外露及時修剪,男性每天剃須,女性妝面朴實無華。

3、 手指:指甲不能過長,以從掌心面看不到指甲為標准,女性不染或染淡色指甲油。

4、 體毛:腋下胸前體毛不外露。

5、 香水:噴於手腕和耳後,輕揉,氣味不要濃烈。避免噴在腋下。

6、 行為:避免不雅行為,打哈欠、噴嚏掩面,不要在公共場合剪指甲、掏耳朵、揉眼、搔頭發、挖鼻孔和對人噴煙等不雅的舉動。

接待禮儀:著裝禮儀

(一)女士篇

1、 原則:簡潔、大方、保守、干練。商務接待禮儀2、 配色:三色原則(全身衣物搭配顏色不超過三種)。

3、 基本搭配:近似色、同類色、強烈色

(二)男士篇

1、 原則:簡潔、大方、保守、干練。

2、 配色:三色原則(全身衣物搭配顏色不超過三種)。

3、 三一定律:皮帶、皮鞋、公文包一個顏色,首選黑色。

4、 基本搭配:襯衣(打領帶,領帶打好後其下端在皮帶口附近)+西裝、襯衣(不打領帶)+夾克。

5、 西裝穿著注意事項:站立時扣上扣子,坐下時解開扣子,最下面的一顆扣子不扣。

6、 襪子穿著注意事項:黑色,長度以坐下時不露腿毛為標准。

7、 西裝褲子長度:長度蓋住鞋面。

8、 領帶選擇:斜紋(適用於談判、會議主持、演講)、圓點或方格(初次見面、見長輩上司)、不規則圖案(酒會、宴會)、領帶夾(已婚人士)。酒紅色和藍色是百搭色。

接待禮儀:介紹禮儀

(一)介紹

1、 自我介紹 :先遞名片再介紹,內容要全面,包括單位、部門、職務、姓名。語言明朗、爽快,速度稍慢,流暢而不可炫耀。

2、 介紹他人:原則:尊者(女士、長輩、上級、客人)有優先知情權。

3、 介紹集體:首先介紹其中地位較低的一方,然後再介紹地位較高的一方。若一方擁

有多位人士,則最為標準的方式是由地位高者開始,並依次進行公務接待禮儀公務接待禮儀。

(二)名片

1、 名片應先遞給長輩或上級。

2、 站立遞送名片

3、 遞出:雙手拿出,文字朝向對方。

4、 接受:雙手去接,馬上要看,如有疑惑立即詢問。

5、 同時交換名片時,右手遞名片,左手接名片。

接待禮儀: 握手禮儀

1、 握手順序:尊者(女士、上級、長輩)先伸手,會客時:來時主人先伸手,走時客

人先伸手。

2、 握手姿勢:男士握滿,女士握手指。

3、 時間和力度:相隔1米左右,握3-4次,用時3-5秒,力度2公斤。

4、 握手「四忌」:心不在焉、左 手相 握、戴手套、交叉握手。

接待禮儀的三個必要的禮儀

(一)同行禮儀

1、走路時要昂首挺胸,盡量走直線,而不要左顧右盼。

2、人行道的里側是安全而又尊貴的位置,同行時應將其讓給女士、上司、客人行走。

3、走到車輛較多或人較多處,應先走幾步,同時提醒和引領。

4、通常兩人並排走,右為尊,三人並排走,中為尊。

5、男女同行時,一般女士優先走在前方,但遇到裙裝(特別是短裙)的女士,上下樓時宜女士居後

(二)引領禮儀

1、方向的指引:近距離指示、中距離引導、遠距離指引公務接待禮儀 文章 公務接待禮儀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0745569.html,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2、手勢的運用:提臂為客人引導時,應走在客人左前方(右前方也可)2-3步,身體側向客人,讓客人走在路中間,步伐與客人保持一致,適當介紹。

在樓梯上引路時,讓客人走在扶梯側,引路人走在靠牆側,拐彎或有樓梯的地方應使用手勢,提醒客人「這邊請」或「注意台階」。

(三)電梯禮儀

1、平面式電梯:左行右立。

2、無人操作升降電梯(普通接待):陪同人員先進後出,以便控制電梯。先進去可以把按鈕摁住,讓客人進去方便,不會有被夾的危險,同時可以更方便幫客人按樓層。

3、有人操作升降電梯(高端接待):客人先進先出,陪同人員後進後出。注意陪同人員後進後出要有靈活性,比如電梯里人太多,最後進來的已經堵住門口了,如果還硬要最後出去,那別人就沒辦法出去了。

(四)奉茶禮儀

1、原則:茶不要太滿,以七分滿為宜。俗話說「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份」。

2、奉茶注意事項:奉茶時,手捧起茶杯,視情況從客人的正面或斜後方奉上,要面帶微笑,並示意「這是您的茶,請慢用」,放下茶杯後要使杯把柄對著客人。

3、加水時間:一般冬天40分鍾加水,夏天20分鍾加水。

4、加水注意事項:加水時茶壺一定要放在身後,拿起杯子至身後加水,絕不能把茶壺提至客人頭旁邊,壺嘴不可對著客人。加水時避免杯蓋上的水滴到桌上或文件上。以客人喝水時杯子的傾斜角度判斷是否需要加水。

接待禮儀:座次禮儀

(一)座次排序基本規則:

以左為上(中國政府慣例)

以右為上(遵循國際慣例)

居中為上(中央高於兩側)

前排為上(適用所有場合)

以遠為上(遠離房門為上)

面門為上(良好視野為上)

(二)主席台的座次安排

首先是前高後低,其次是中央高於兩側,最後是左高右低(中國政府慣例)和右高左低(國際慣例)。

中國內事活動慣例(如接待國內上級領導視察等),以左為尊。當領導同志人數為奇數時,1號首長居中,2號首長排在1號首長左手邊,3號首長排右手邊,其他依次排列;當領導同志人數為偶數時,1號首長、2號首長同時居中,1號首長排在2號首長的左側,2號首長排在1號首長的右邊,其他依次排列。

主席台座次安排圖示:

1、主席台人數為奇數時(觀眾看主席台擺法):(見下圖)

2、主席台人數為偶數時(觀眾看主席台擺法):(見下圖)

(三)、會談或談判的席位安排

會談通常用長方形、橢圓形或圓形桌子,賓主相對而坐,以正門為准,主人占背門一側,來賓面向正門,主談人居中(一般情況,上級來賓坐上方位置, 其它 活動根據來賓情況靈活掌握)。若是外事活動,譯員安排在主談人右側,其他人按禮賓順序左右排列。記錄員安排在後面,如參加會談人數少,也可安排在洽談桌就座。若雙方人數較多,廳室面積大,要備話筒公務接待禮儀默認。如下圖:

(四)、簽字儀式的安排

簽字儀式,通常是指與各省市、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大的合資、

合作項目達成協議,

立責任狀等一般都舉行簽字儀式。簽字儀式要簡短、隆重、熱烈、節儉。

1、准備工作

(1)選好簽字地點,即簽字廳;

(2)確定簽字日期;

(3)准備簽字桌(長桌),一般隆重的簽字儀式要鋪深綠色檯布;

(4)簽字桌後一般要掛與簽字內容有關的橫標;

(5)兩個國家間舉行的簽字儀式要備國旗和旗架;

(6)視情況准備好音響設備供領導講話或致辭;

(7)准備好酒水和雙方的簽字文本、簽字筆;

(8)選派兩個助簽人員和若干禮儀小姐,視情准備香檳酒或紅酒(客人如是穆斯林可不準備);

(9)通知有關方面人員出席儀式。

2、位次排列

簽字時各方代表的座次,是由主方代表先期安排的。一般情況如下:

(五)、宴會的席位安排

1、桌次排列:

舉行正式的中餐宴會時,通常採用圓桌,各桌人數不宜超過10人,主桌可採用較大的圓桌,其它餐桌須大小一致。桌次安排應遵循如下三項規則:

(1)以右為上:當餐桌有左右之分時,應以面向門的右側餐桌為上桌

(2)以遠為上:當餐桌距離餐廳正門有遠近之分時,一般以距門較遠的餐桌為上桌。

(3)居中為上:當多張餐桌排列時,一般居中央者為上。

2、座次的安排

在宴會上,座次是指同一張餐桌上席位的次序。正式宴會時,主桌主人通常坐在面向餐廳主門、能縱觀全局的位置;有兩位主人時,第二位主人與主人相對而坐。同桌上其他成員的席位安排依據禮賓次序,以遠離主人座位遠近而定,主賓雙方交叉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