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吐司手套膜怎麼補救
擴展閱讀
你看我買的裙子怎麼樣 2025-09-11 09:40:38
男皮衣要搭配什麼褲子 2025-09-11 09:40:00

吐司手套膜怎麼補救

發布時間: 2022-09-08 05:50:22

1. 吐司烤的時候長不高

1、揉面的溫度一定不能太高。最好室溫保持在24度,夏天可以開空調穿棉襖。如果面團溫度過高是無法揉出手套膜的。這真的是親身經驗,你會發現面團越揉越沒勁,最後就生氣的丟進垃圾桶了。

2、夏天用麵包機揉面,面團很容易升溫。揉面之前可以做幾個准備工作。先用錫紙把麵包機的發熱管包起來,然後提前凍幾個100ml的小冰袋,面團除了黃油和酵母以外的其他材料先在麵包機里混合成團,然後蓋上保鮮膜把揉面桶和面團都提前放在冰箱里冷藏過夜。或者冷藏1—2小時,再取出來放到麵包機里,旁邊放幾個小冰袋,然後再開始用麵包機揉面。聽著確實挺復雜的。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3、揉好的面一定要用溫度計測一下,溫度不能超過28度,最好保持在26度是比較合適的。

4、要想做吐司出手套膜很重要,最差也要揉到破洞沒有鋸齒的狀態。這就又說到面團溫度了,如果面團溫度低出膜還比較快,面團溫度高你會發現出膜就比較費勁了。所以面團溫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5、發酵:發酵溫度一定要按我文章下邊注意事項里寫的溫度來發酵。發酵溫度千萬不能過高,溫度過高做出來的吐司組織粗糙,可能也會有酸味。

2. 吐司空洞原因及解決方法 吐司烤好後底部出現空洞是什麼原因

1、可能是揉面沒有到位,吐司一般是揉到手套膜的程度,就是微微撐開,有一層薄薄的膜,慢慢拉伸,可以抻出透明的大片的像手套一樣的膜。

2、跟發酵時間和溫度有關,吐司首次發酵,到2.5倍大就行,手指戳下去不回彈不凹陷,親有可能是發過了,空洞太大。

3、可能是排氣整形沒有弄好,首發完成之後一般吐司分割成三等份兒,滾圓鬆弛,擀成橢圓形正好排氣,然後捲起來整形,這一步沒做好可能有大氣泡藏在面團里,形成空洞。

4、也可能跟配方有關,糖太多了,水太少了,比例不合適都是有可能的。

3. 麵包揉面揉過了有補救的辦法嗎

第一次做麵包後,發現揉面真的挺痛苦,超級辛苦的體力活,最受不了的是揉了半天也揉不到好處,我的個神啊,到底該怎麼辦啊?在網路上看了挺多視頻和文章,總結了挺多感覺很有用的知識,連寫帶轉載總結一下,希望對同樣痛苦的同胞有所幫助!!!

最終目的是揉到面團表面有平滑薄膜,成擴展,也就是拉斯就算成功了!這是我的目標!!

4. 面團揉不出膜怎麼補救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烘焙師非常喜歡跟大家一起交流在學習糕點中遇到的問題,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共同進步。

首先我們擺出問題:面團不起膜怎麼辦?

我們需要了解,在烘焙中麵包面打成手套膜非常的重要,大部分北海道麵包吐司一類的麵包都是需要將面團揉出膜,就是所謂的手套膜,良好的手套膜延展性非常的好,透明度非常的高,空口邊緣非常的光滑,薄膜韌性也是非常的好,這樣揉好的面團如果後續發酵整形與烘烤沒出問題的話,那麼這個麵包層次非常的好,無論口感還是外形都更加好。

可是無論你做的多熟練偶爾還是會問題,沒有出膜,或是手套膜韌性不夠。其實這在實踐過程中也很正常,況且絕大部分人都是在家裡做的,大部分人沒有用到廚師機或是攪拌機的,那麼從成功率上來說在家做麵包更加的難,而且也是更加的辛苦。對於一個過來人我需要闡明一下,這很正常,畢竟大部分人不是專業的,多多練習就會不斷地進步的。

說到這,那到底有哪些原因是我們沒有將面團揉出膜的呢?

第一, 麵包中如果麵粉選擇不對,那麼這個麵包一開始就錯了。很多人在學習做麵包時如果使用了低筋面或是中筋麵粉,那麼這個麵包就難了。我們需要高筋麵粉,只有高筋麵粉才是我們做麵包的首選,那麼在我們具體實踐中其他麵粉在我們做麵包時是不是就是一無是處了呢?也不是,有時我們也會在和面時加入少量的低筋麵粉,但是這個麵粉時少量的,不能超過總麵粉的15%,合適的處理這個的面團在發酵時會更高一點,當然了如果是新手不建議用。(一般家庭用的大部分都是普通麵粉,這就是中筋麵粉。低筋麵粉就是蛋糕粉,主要用於做蛋糕的)

還有就是中筋麵粉是不是不起膜了呢?不是,中筋麵粉也可以起膜,但是這個膜不是手套膜,膜的韌性不夠,即使發酵了也是不大,烤出來口感也是不好的。

第二, 攪拌的時間不夠,無論是手工還是機械面團和好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是機械也是有20分鍾左右的時間了,更別說手工揉面了。

第三, 如果配料中液態配料過少也是不容易出膜,一般情況下水、牛奶還有雞蛋的佔比要佔到麵粉的60~65%左右,為什麼是左右呢?做烘焙時間久了就知道,不同的麵粉吸水性不同,相對來說質量越好的麵粉吸水率越大,成品越是透軟,口感也是越好。

第四, 黃油沒有加或是加的不夠,或是時機不對。我們知道做麵包加黃油口感最好,當然了,色拉油玉米油等也是可以的。如果加的不多很少,面團顯得乾燥,膜也是不容易出,一般黃油占麵粉的10~20%。還有就是我們知道絕大部分麵包是後油法,就是當面團達到完全階段在加入油,就是面團大約可以拉出厚厚的膜時候,在加入油,這樣打出的面團延展性很好。如果是做丹麥麵包一類的完全階段就行了。

第五, 溫度不對。天熱的時候我們建議用冷水和面,這時酵母用量相對於冬天要減少。而在天氣冷的時候建議用溫水35度和面,這時酵母會醒的快,更好的融入麵粉里。水的溫度選好了非常有益於和面的。

第六, 揉面順序,如果是手工和面,一定要慢慢加水,如果你把材料全家進了,會加大難度,和面更加的難成功。一般情況下雞蛋牛奶與粉類先行混合,水在分次加入,讓麵粉慢慢地吸入麵粉,如果一次性把水加進去,麵粉來不及吸水,整個面團很容易直接塌下。

第七, 手工和面時沒有醒面,適當的醒面有助於和面

第八, 面團在手裡耽誤時間太多也不行,太長時間如果酵母已經開始促進面團不斷發酵了,那麼沒有經驗就就難處理了。

第九, 如果面團失敗了,揉過了或是放棄了,是不是面團就沒用了呢?不是,我們需要補救。將整個面團稱重,拿出面團的四分之一。下面我們需要重新稱重一個新的麵包配方,並將整個四分之一面團混合重新加工。如果精力來不了,那麼我們需要把面團用塑料袋給封好,放在冰箱的冷凍裡面,下次做麵包時當做老面用。

好了,說了這么多,希望看到的人都可以少走彎路。

如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教。

5. 麵包揉斷筋了怎麼辦

做麵包時揉面是不會揉斷筋的
麵包的做法大全

1、法式麵包製作

材料:

高筋麵粉80%,低筋麵粉20%,鹽2%,乾酵母1%

做法:

(1)將低筋麵粉和高筋麵粉混合,加入食鹽、乾酵母以及水攪拌;

(2)將麵粉揉成面團,醒約一個小時左右;

(3)將醒好的面團放入烤箱,上火220度,下火190度,烘烤約30至40分鍾。

2、番茄麵包雞蛋湯

材料:

蕃茄1/2個,麵包2/3片,雞蛋1個,鹽少許

做法:

(1)將蕃茄用開水燙,去皮,然後將去皮的蕃茄切成小三角形,備用;

(2)雞蛋磕入碗中,加入少量的食鹽打散;

(3)在小鍋里加入水煮開,加入番茄、麵包粒煮開,倒入雞蛋液稍煮即可。

3、乳酪蝴蝶卷

材料:

麵粉,乳酪粉,油,鹽,

做法:

(1)取發好的面團一塊兒,擀成厚片,面片上倒油,撒一把乳酪粉和鹽。

(2)把油和乳酪粉均勻地抹在面片上以後,捲起來,成一個長條,卷到最後的時候,留一小條邊兒不卷(做蝴蝶的觸須),然後把捲起的長條用刀切成小段兒。

(3)每兩段兒為一組,把做觸須用的未卷的兩個小條挨在一起。

(4)用筷子把排在一起的這兩小段兒在中間夾一下,即成蝴蝶生坯。

(5)室溫下鬆弛20分鍾左右,放入蒸鍋,蒸熟即可。

麵包的種類

1、主食麵包:主食麵包,顧名思義,即當作主食來消費的。主食麵包的配方特徵是油和糖的比例較其他的產品低一些。主食麵包主要包括平項或弧頂枕形麵包、大圓形麵包、法式麵包。

2、花色麵包:花色麵包的品種甚多,包括夾餡麵包、表面噴塗麵包、油炸麵包圈及因形狀而異的品種等幾個大類。與主食麵包相比,其結構更為松軟,體積大,風味優良,除麵包本身的滋味外,尚有其他原料的風味。

3、調理麵包:屬於二次加工的麵包,烤熟後的麵包再一次加工製成,主要品種有:三明治、漢堡包、熱狗等三種。實際上這是從主食麵包派生出來的產品。

4、丹麥酥油麵包:這是近年來開發的一種新產品,由於配方中使用較多的油脂,又在面團中包入大量的固體脂肪,所以屬於麵包中檔次較高的產品。

6. 做麵包要揉出手套膜是怎麼回事

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

7. 吐司切開裡面有一圈一圈的

一圈一圈的是蜂窩。
吐司組織內部全是蜂窩是因為製作時空氣沒有排出,醒發過大有關系。
吐司切開有空洞是原因:
1、揉面沒有到位,吐司一般是揉到手套膜的程度,就是微微撐開,有一層薄薄的膜,慢慢拉伸,可以抻出透明的大片的像手套一樣的膜。
2、跟發酵時間和溫度有關,吐司首次發酵,到2.5倍大就行,手指戳下去不回彈不凹陷,發過了就有可能空洞太大。

8. 土司麵包很難出模怎麼辦

材料

高粉540g低粉60g酵母10g奶粉30g 糖80g 鹽9g雞蛋一個

鮮奶250g 動物性鮮奶油whipping cream150g

做法

1.將材料放入攪拌盆。酵母和糖、鹽分開放。以免脫水。

2.把面團攪拌至完成階段。(薄膜狀)

(首先揉面一定要柔道面團筋力完全釋放的感覺,就是撐開成薄膜裝。)

3.基本發酵1小時。至兩倍大。

發酵:

(我用密閉的烤箱當發酵箱烤箱事先放一盆熱水。測測溫度在40-50攝氏度(華氏105度的樣子)。找一個湯盆放入面團蒙上保鮮膜放入烤箱里。保持這個溫度,還有濕度(大概百分之80左右),大約1-1:30小時就發現面團會有2-3倍大就可以拿出了。

或者給烤箱加些溫度,到了攝氏40度就關掉烤箱,在底部噴些水,是發酵箱保持溫度和濕度。唯一要注意是一定要記得把烤箱關掉哦!)


面團發至兩倍大後做一個測試:食指沾上麵粉,從面團中間剌到底如圖,如果食指抽出來後,指孔不回縮,就表示完成發酵。若抽出食指,指孔回縮,表示發酵尚未完成,需要繼續發酵。假如食指移開後,面團呈現塌陷狀消氣,表面發酵過度。)


4.用手輕拍面團。排氣。分割成四份。

5.滾圓。鬆弛20分鍾。

6.用_卷一次法。把面團_開後收捲起來。依次放入土司模內。進行最後發酵。

(還有就是在土司造型上,一定要用擀麵杖擀過擀出氣泡,再折起來,再擀,捲起來。放入烤膜。沒有這個是根本拉不了絲的,在口感上會差很多。)


造型做好後就可以最後發酵了,大概40-50分鍾

7.面團膨脹至八分滿。刷一層蛋液或牛奶。移至烤箱內。

8.預熱完170度。烤40分鍾。 (我的溫度是華氏350度,烤35分鍾)

9. 做的早餐金磚吐司沒有分層,讓他分層的方法都有哪些

可能你酵母放的比例不對,正確做法:奶粉60克,蛋清1個,細砂糖25克,蛋黃3個,高筋麵粉360克,煉乳20克,鮮奶油(植脂)55克,酵母5克,鹽4克,牛奶90克面團長大的過程中釋放二氧化碳,膜就會越拉越大,越撐越薄,如果拉出太薄的膜,那膨脹的時候就沒有彈性,會破膜,就很難長起來。


10. 做吐司時,明明出手套膜為什麼還是失敗了

做吐司時,明明出手套膜為什麼還是失敗了?

做吐司其實不難,揉出手套膜也不難,只要記住關鍵的幾點就行

不知為什麼,特別喜歡烤吐司,雖然我以前烤吐司經常失敗,但仍擋不住我要繼續烤的熱情,直到成功!所以對於做吐司,新手也有一些常見的誤區,導致不容易成功。

比如說,最常見的是怎麼也揉不出手套膜。其實很簡單,面團的水量要適中,可以讓面團底部始終粘在攪拌棒上,這樣可以使面團的上半身不停的捶打在缸壁,使面團間形成抻扯,這樣可以加速出膜。如果一直沒出膜,說明攪拌面團時間或力度不夠,這個時間可能會有10-20分鍾左右。

另外,可以輔助出膜的重要問題,也就是所用到的高粉了,可以多嘗試幾種不同的高粉來感受,自己覺得哪種高粉容易出膜。蛋白質含量越高,麵粉吸水性越強。這款金山日式吐司粉比較吃水,揉出來的面團軟而不粘,很好操作,這個配方因為加了淡奶油可以使麵包的風味更棒,葡萄乾的點綴,讓口感更好,我個人覺得製作出來的吐司很好吃。

做吐司其實不難,揉出手套膜也不難,只要記住關鍵的幾點就行。

喜歡我做的菜,就請點個贊!別忘記收藏,想做美食的時候方便查看!想學習各種家常菜、烘焙,就請關注我!有更新的美食可以及時看到,麻煩大家多多點贊、收藏、轉發,您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也歡迎親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