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很喜歡鄧麗君
樓上那位估計又是某迷的嫉妒心理作祟了
我姐在日本的讀賣報社工作
我姐說鄧麗君的償還當時巨紅無比,夜市連放,有些逛夜市的人幾乎可以從夜市的一端一直聽到另一端。
咖啡店一般在周二下午放償還,償還的日本名叫贖罪。
韶光流逝順其自然(我只在乎你日文版)被日本人譽為首唱就把歌曲唱絕的神人神曲,此後沒人敢翻唱,但一直流傳
鄧麗君鼎盛時期,日本婦女驚訝的發現自己相夫教子一輩子不如鄧麗君對著電視機眨眨眼。
當時相親的接電話時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有有有,可像鄧麗君了
有的記者問鄧麗君為什麼總是唱愛情歌曲,鄧麗君回答說,美好的愛情是值得的歌頌的
鄧麗君的通告費高的嚇人,幾百美金一小時
當時nhk演唱會用了激光防止觀眾站起來,這在當時十分罕見,前排觀眾站起來後面的人就看不見了,用激光照那位站起來的,示意他坐下,這在今天也是十分先進的技術
當時鄧麗君特別愛國,從來都不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台上台下都穿旗袍
nhk演唱會中途有幾十分鍾觀眾沒有一個人上廁所,這也很罕見
鄧麗君很會吃,她喜歡吃烏冬面,但她認為中國的拉麵最好吃,她最大的心願是到大陸吃3碗大拉麵,一碗放肉丸子,一碗放紅燒肉,最後一碗清湯的,還說會請記者朋友們一起吃
鄧麗君夠全程微笑的接受采訪而又不是讓人感覺假,這點很少見,采訪後還很親切的和記者盆友一起分吃水果乾
鄧麗君特別白,而且是那種健康的白,穿什麼衣服都好看
鄧麗君在日本對待身邊的人很好,常常是沒買多少錢的東西,小費還給不少
曾經有一種鄧麗君特刊,賣得特別好,在廢紙回收站,許多人將特刊拿到那裡去然後又不捨得賣,又拿回家
當時日本記者很對不起他,編的新聞都是那種不可思議的,像同性戀啊,面相不祥啊,鄧麗君對記者都沒有一句狠話,可是記者沒看到鄧麗君發飆就很不爽,更加的亂寫,甚至擬出了雙性人的稿子,還是社長最後在娛樂版的當月例會上說:我們已經還掉一個黛安娜了,還要損失鄧麗君嗎?後來,記者就再也沒亂編瞎話了
鄧姐是個天才
她認為中國人應該團結,在場記者都以為他要說幾句套話就算了,但鄧麗君說了很長一段話
鄧麗君是唯一看著主持人而不注重看鏡頭的藝人,每個主持人都喜歡他,尤其是黑柳徹子,就是寫窗邊的小豆豆的那個女的
有的中學將鄧麗君的歌編進教材,讓學生更深地了解愛情,其中還包括月亮代表我的心
離別的預感時鄧麗君在采訪時決定隱退,結果采訪他的記者當場大哭,鄧麗君還勸了半天呢,結果鄧姐就說:算了吧,過幾年再說
鄧麗君有一張照片是和日本的一種大餅合照,這張照片被日本記者戲稱為比比誰更圓
當時日本飯都是以冷盤為主,鄧麗君根本吃不慣,就是照大餅照時還有胃病,有一次拍攝時君姐臉色突然煞白,但她還是堅持完了拍攝,而且陪著記者吃完水果幹才去看病。這種敬業精神令記者們肅然起敬,可是鄧麗君沒有一次談過這種事,對待大家還是一如既往地談笑風生
當時鄧麗君參加慈善演出後還會陪那些孩子們玩一會,有一次,一個孩子總是扯鄧姐的連衣裙,在場記者都感覺很尷尬,旁邊的工作人員也不好意思把孩子抱開,畢竟一大堆鏡頭對著,搞不好第二天又有報道說鄧麗君的壞話。。。。。。。。結果君姐的處理方式是很自然的將孩子抱起來,還親了親他的小臉蛋。第二天記者都用很大的版面來報到了這件事,比一般明星的版面大得多。但沒怎麼說這件事,畢竟沒什麼新聞價值,所以就成了記者們的一則美談
當時鄧麗君特別努力,永遠不知足,錄愛人的一段時間里就沒正常的吃過一次飯,經常就是有空就巴拉一口,鄧姐總是說;餓著肚子會唱得更好。可大家都知道其實鄧姐是怕大家擔心,聽說有一次鄧姐錄完音,有個鼓手親自將一碗白飯拿到鄧麗君跟前讓他好好吃飯,並讓她照顧好自己
當時巡演時的麥克風特別貴,就算到現在,那個麥克風也算頂級的,據說運費就要好幾萬
當時鄧麗君身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盡量少說請繼續努力,因為鄧麗君已經很努力了,甚至有一次為了錄一首歌,鄧麗君錄了幾十遍都不滿意,有一天她凌晨兩點就起床,為了用稍微沙啞些的聲音去唱這首歌,好像這首歌是 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
當時鄧麗君特別受小孩子歡迎,有一則有意思的話:大人認為鄧麗君在夢裡面,小孩認為鄧麗君在電視機後面
鄧麗君最有名的中文歌在日本最紅的是夜來香,但這首歌讓台下的觀眾特別糾結,想跟著唱但又不敢唱,怕破壞了鄧麗君和夜來香的統一感,這種人格和一的自然之美,是最為日本人所津津樂道的
鄧麗君以前在日本經常有小型演唱會,有一次鄧麗君問台下觀眾,我美不美啊,有一個男觀眾大叫:美。。。。。。啊!原來是被坐在他旁邊的夫人狠狠的踩了一腳
有種娃娃長得像鄧麗君,圓臉,齊肩短發,很多日本男士都買了回來送給女朋友或太太,銷量特別好,但聽說買回家後只是給太太看一眼,就不讓碰了
表參道的大屏幕上現在還常放鄧姐參加電視節目的錄像。
鄧麗君帶過一個特別的帽子,長得有點像草帽,但是材質好像是類似或鐵絲,是黑色的,好像上節目時還被調侃了幾句,結果那個帽子第二個星期就賣脫銷了。
剛到日本是鄧姐特別想家,有時候聽到別人用中文叫他鄧麗君會感動的快哭出來,有一次,有個台灣同事來看看他,她抱著同事的脖子就哭了,那個同事都嚇壞了,以為她受了什麼委屈,其實就是太想家了
鄧麗君是天生就有氣場的人,和她在一起,記者都不敢問八卦
鄧麗君有段時間用拐杖,後來將它送給了小兒麻痹的孩子
鄧麗君當年的那張愛人告訴了日本人什麼叫風情萬種,真的太美了,大家都沒想到鄧麗君有這么美,這么成熟的一面
當時鄧麗君去馬來西亞是民眾為了見一眼君姐造成了了堵車,要知道當時一共就沒幾輛車
鄧麗君的意識特別超前,比如說他在日本時事住賓館的,她特地管賓館服務人員要了天鵝絨被子,要知道這種被子是在2000左右才流行起來的
鄧麗君喜歡眼影,她在許多大場合都有抹眼影,令各大記者們印象最深的是紫色眼影和綠色眼影。有個記者評價現在歌手:玩的都是鄧麗君玩剩下的
鄧麗君還熱愛眼線,有一段時間更是每天必畫,有一次在接受報紙訪問時沒有畫眼線,記者就不是很高興,在采訪最後對鄧麗君說:最近還需更加努力呀!弄得鄧麗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是君姐將皮手套流行起來的
鄧麗君有一次穿了紫色絲襪,這次試穿給了服裝設計一次大的沖擊。(我姐說電視上播出的版本是在唱浪花節人生)
君姐對時尚界的貢獻還有拯救了粉色,當時全日本幾乎都不是很喜歡粉色,覺得它女子主義太強,太偏女性化,跟哪種顏色都不是很搭,可是君姐在電視上穿過幾次粉紅色衣服後,馬上粉色又成了流行色,甚至還有一款粉色的高跟鞋將兩年的庫存都賣光了!
其實君姐剛到日本時愛戴發箍,可是有的記者說整體看起來像水桶,發箍是水桶把,據說君姐氣得要命,從此很少再帶發箍了
君姐不僅會游泳,還游的極好
對於時尚界君姐還有一個顯著貢獻就是中性風,雖然君姐自己也可能不會這么覺得,只是個短發嗎,有設么大不了的?可是時尚編輯們普遍認為這頭短發給女性不管是服裝造型甚至性格都產生了巨大影響,許多編輯的辦公室里都有自己的一本鄧麗君造型的簡報,可見君姐的偉大
對於商家來說,最令他們吸引的不是君姐身上的華麗大裙子而是細節處的小飾品,像寶石藍套袖,珠寶耳墜,花型發帶。。。。。。都是曾在日本賣到脫銷的華麗麗的君姐特色的小飾品
有一件事很可笑,君姐曾穿了一件紅底白點的連衣裙加珍珠項鏈,有家報紙就說:像個家庭主婦。結果一星期後,滿大街全市穿成這樣的女孩,就連相親時這也成了勤儉持家的側面證明。後來那個記者還出來道歉,,不過君姐鳥都不鳥他
鄧麗君穿過和服,很美麗,不過在私下鄧麗君卻抱怨:太麻煩了,居然穿衣服花了兩個小時
現在流行一種游戲,就是兩個人合唱離別的預感,一個人做要哭狀,一個人做大笑狀,看最後誰把誰逗樂,輸的罰酒。
鄧麗君有首歌叫釜山ハンへ帰(nhk)唱過,聽說在飯局上有個韓國歌手(男的)喝的醉醺醺的,和鄧麗君說:你們中國人唱不了這么有畫面的歌,當時的電視台台長和報社社長都在,都被嚇傻了,君姐可是幾千美金的通告費啊,這要被嚇跑了就死定了。君姐什麼也沒說,後來君姐在nhk演唱會唱後,叫好聲一片,那個男歌手反而現在被時間所洗刷干凈了
鄧麗君和谷村新司兩人是好友,谷村新司有一次給鄧麗君哼唱了歌曲小樣,問君姐怎麼樣,君姐說:看著黃河滾滾不息,我的眼淚一下就流了下來。谷村新司當時激動地快哭了,拽著君姐的袖子,半天沒說出一句話。
為了演唱會讓大家看起來瘦,鄧姐會在三天內少喝水
nhk演唱會的頭型是君姐臨時想出來的,據說當時造型師愣了半天
鄧麗君很親和,有一個故事,一個人與鄧麗君握手後,全樓的居民都找他握手,這在中國的話沒有什麼,可這件事發生在日本,一個以禮貌為名片的國家,這件事就顯得十分罕見了。
君姐在日本有一次和糯米丸子合影,合影完後還把糯米丸子給吃了,這讓記者們大呼不可思議,首先,有些自命清高的明星們一般瞧不上路邊攤,他們總覺得自己十分高貴,甚至有的人把食物當擺設用,第二,明星們根本不敢在相機面前吃東西,怕形象不好。有位老記者評價鄧麗君:鄧麗君受人尊敬不僅因為他唱歌好,更因為她在成名前後都一樣的有禮貌,一樣的真實,從不擺架子。
關於不擺架子還有一件事,就是君姐每次被采訪完不管自己多勞累,總是會說:辛苦你了,這幾天我都會在日本,還有什麼沒問到的就打電話來問我吧.這雖然不是什麼難事,單就這么一句簡單的話,能讓久經沙場的老娛記們感動得夠嗆
鄧麗君娃娃本來還出了幾套衣服,但後來發現,娃娃賣得比衣服多,於是幾個月後,娃娃衣服就停產了。玩具廠老闆說;看來都是沖著人來買的。君姐魅力真大啊!
鄧麗君是唯一敢素顏就讓記者照相的藝人,就連現在也很少見,有的藝人甚至為了一張素顏照相而罵人,打人。這不是因時代而異,而是君姐人格魅力的強大,側面證明君姐的美麗,哈哈!!
君姐當年因為日語發音而被人罵過,後來君姐只是淡淡的說:我會努力。旁邊的工作人員都哭了,那個中國工作人員可能也是感同身受吧
鄧麗君英語雖然不是很流利,但是就是有美國味,君姐天生就是語言天才!
鄧麗君作為一個傳統歌手,她並不像其他歌手那樣排斥外語歌曲和電音音樂,甚至她還認為外國歌曲對他來說更抽象,這種感覺非常美。她還親自填寫了夏日聖誕,這首中西合璧的曲子
鄧麗君剛開始在日本發展時,有媒體評價她聲音沒有辨識度,太平凡了,肯定紅不了。結果鄧麗君知道這件事後,她說:那我就在平凡中做到最好。最後紅得發紫
HelloKitty長的特別像君姐
鄧麗君去世後,她喜歡的拉麵館,和記者們分享的水果乾店都離奇的倒閉了,所以有傳聞說,鄧麗君就是商家的唯一精神支柱
鄧麗君去世的消息到達他們那裡是當天的出報時間比平時晚了3個小時,原因不是機器故障,而是打字員看到消息,哭了一會,審稿人看到消息哭了一會,排版員看到消息,哭了一會,編輯看到消息,哭了一會。。。。。。。這樣一會一會的加起來,整整3小時
當時報社有個專欄寫鄧姐的發型啊,服裝啊的評論。現在的報社社長正好是當年的評論員,當時他評論的鄧麗君的短發卷發和長發卷發都是;美極了。後來還真有投訴評論員不認真的投訴信呢,不過社長說:現在想想也真的是美極了
她們社長第一次見到鄧麗君是說:我從來沒想到仙女能夠這么立體
我姐夫只會唱一首歌,就是小城故事
我姐夫從來不承認自己喜歡鄧麗君,但他的枕頭下曾經發現一張鄧麗君的照片
鄧麗君是仙子,不可能像平常人一樣老去的
有的確定是真的,有的是口耳相傳的小道消息,傳久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了,畢竟我姐在報社工作,知道許多不為人知的事
參考資料: http://tieba..com/f?kz=861428958
⑵ 獨一無二的「甜歌皇後」,圓臉又塌鼻樑的鄧麗君,如何成為時代女神的
獨一無二的「甜歌皇後」,圓臉又塌鼻樑的鄧麗君,如何成為時代女神的?
鄧麗君的長相非常符合東方美女的氣質,面若銀盤、眼如秋波,站在那裡散發著溫婉的氣息,好似畫報上走出來的美女。鄧麗君就是別具一格,她既可以穿出旗袍古典、從容優雅的韻味,又可以將潮流服飾的時尚表現得淋漓盡致。
旗袍與肉感相配
張愛玲曾經說過:女人一生中最應該收藏的兩件物品:一件是玉鐲,另一件是旗袍。。在服裝方面,要選擇與鄧麗君略顯豐滿的衣服和褲子,旗袍肯定會贏得第一名。
鄧麗君喜歡穿旗袍,即使在表演過程中也經常穿。她看起來像一個嬌小精緻的甜美女孩,事實上,身高並不低,167個人可以根據旗袍把身材拉成纖細的線框。
旗袍對身材的多樣性很強,它不規定女人瘦到干稻草身材,但有些肉很漂亮,豐滿的女人很容易穿S曲線圖。如果你只看臉,大多數人都會把鄧麗君當作一個有書香的美女學生。穿上旗袍後,中國東方特有的委婉、性感、迷人的魅力就會出來,平台上所有女演員的魅力都會得到體現。
在旗袍的背景下,肉的感覺不再是一個隱藏的問題,而是一個可以顯示出來的優勢。這種互相學習的想法也是在美麗的道路上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讓鄧麗君的優雅和美麗持久,但也讓我們難忘。
⑶ 鄧麗君在伊館演唱(君在前哨)的視頻
這位朋友,很不好意思,真的沒有1982年鄧麗君伊麗莎白體育館演唱會的《君在前哨》,因為《君在前哨》這首歌曲的現場演唱視頻已經損毀,目前不知去向,雖然伊麗莎白體育館演唱會確實有演唱《君在前哨》,但是由於當時香港保存條件、環境不好,致使鄧麗君伊麗莎白體育館演唱會中大部分歌曲損毀,尤其是鄧麗君穿著一套綠色裙子的演唱,從來沒有出現在視頻當中,《君在前哨》很可能也是穿著綠裙子演唱的,既然綠裙子至今沒有出現,那麼《君在前哨》也不會出現。很可惜,不過也不一定,畢竟很多珍貴視頻還沒有面世,82伊館演唱會也是如此,珍貴的視頻很可能還沒有出現,還是要等一等,《君在前哨》這首歌曲在1988年台灣「光輝的八二三」演唱中,鄧麗君有演唱,1993年也演唱過現場版,兩種視頻都有,88版還很好聽,你可以再等等看。
⑷ 黑色長發紅色長裙黑色長手套的女歌手
鄧麗君一代歌後
⑸ 關於鄧麗君
鄧麗君 (1953-1995)
˙本名:鄧麗筠
˙英文名:Teresa Teng
˙生日:1月29日
˙出生地:台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
˙血型:O型
˙星座:水瓶座
˙身高:165 cm
˙家庭狀況:父已歿母健在,上有三位兄
長下有一弟
˙興趣:唱歌、跳舞(熱門舞蹈、迪斯可)
˙最喜歡的顏色:紫色、桃色系列,舞台
裝與家居服大多為此一色系
˙最喜歡吃的菜:空心菜
˙最喜歡的飲料:冰開水
˙最喜歡的花: 玫瑰
˙最喜歡的運動:網球
˙最喜歡的一本書:齊瓦哥醫生
˙最欣賞的電影明星:勞勃瑞福
˙最欣賞的歌手: 黛安娜蘿絲
˙最崇拜的人物:南丁格爾
˙最想感謝的人:母親
1953 1月29日出生於台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
1958 至屏東市仙宮戲院附近學芭蕾舞
1963 參加中華電台黃梅調歌曲比賽以《訪英台》獲得冠軍
1964 代表學校參加全縣國語朗讀比賽,獲得第一名
1966 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以《采紅菱》奪得冠軍。
1967 自金陵女中休學加盟宇宙唱片公司,九月推出第一張唱片,正式以歌唱為職業
1969 演出第一部電影《謝謝總經理》
演唱中視開播首檔連續劇《晶晶》主題曲及主持中視《每日一星》節目
應新加坡總統夫人邀請首度出國赴約做慈善義演
1970 獲白花油義賣「慈善皇後」榮譽
隨「凱聲綜藝團」到香港表演
在港拍電影《歌迷小姐》
1973 與日本「寶麗多」機構簽約赴日發展
到香港演唱於「香港歌劇院」、「漢宮」及「珠城」,後前赴越南演唱
1974 以《空港》一曲當選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賞」
1977 成為「香港第一屆金唱片頒獎禮」一位金唱片得主
1978 個人大碟《鄧麗君GREATEST HITS》及《島國之情歌--第三集》同時獲香港第三屆金唱片獎
於日本以《東京夜景》獲得「正頑張中賞」
1979 「香港第四屆金唱片頒獎禮」上,同時有三張大碟獲白金唱片獎,另有兩張大碟獲金唱片獎
赴美進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數學,四月首次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演唱會
1980 榮獲台灣金鍾獎「最佳女歌星獎」
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登台
鄧麗君身在美國,然而其歌聲卻響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眾為鄧麗君歌聲而醉倒。據悉,連小平同志也甚為欣賞鄧麗君獨特的演繹方式
在香港推出第一張粵語大碟--《勢不兩立》,瞬即達到白金唱片數字
第四度踏足「利舞台」,舉行一連七場個人演唱會
十月返台於國父紀念館義唱,門票收入全數捐作自強愛國基金
年底赴東南亞作巡迴表演
1981 台新聞局頒發「愛國藝人」獎座,與李季准主持金鍾獎典禮
在香港利舞台創下個人演唱會場次最多之記錄
六月於台灣義演,「台視」播出長達一百二十分鍾《君在前哨》特別節目
參加「香港第五屆金唱片頒獎禮」,她所灌五張個人大碟同時獲白金唱片,勇破歷屆金唱片記錄
1982 於香港舉辦個人演唱會,推出《鄧麗君演唱會》雙唱片,面世即雙雙成為白金唱片
1983 赴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演唱,是首位在此簽約演唱的華籍女歌手
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
推出廣東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聞
1984 在東南亞各地舉辦十五周年巡迴演唱會
重返日本推出《償還》專輯,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內接近一年,刷新日本樂壇歷史記錄。鄧麗君也因此獲得無數獎項,其中包括「年度有線大賞」、「最受歡迎歌曲賞」,更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賞」之「最優秀歌唱賞」。其卓越成就,為中華民族添上一抹繽紛艷麗的光彩
1985 在日本憑借新歌《愛人》連續十四周蟬聯日本廣播「點唱流行榜」冠軍,並再奪「有線放送大賞」,同時在日本樂壇創下兩項歷史記錄
《愛人》一曲不費吹灰之力便入選日本「第36回紅白歌合戰」
首次參與電視劇演出,《愛人》一曲更成為該劇主題曲
八月返台與張菲主持「反盜錄、反仿冒」義演晚會
十二月在日本NHK大會堂舉行演唱會
1986 主持台視春節特別節目「與君同樂」
單曲《任時光從身邊流逝》蟬聯日本年度有線電視大賞
再度以大熱門姿態順利入選日本「第37回紅白歌合戰」
1987 繼續穿梭於香港、台灣、美加及法國等地,但已處於半退休狀態,除參與慈善演出外,甚少於公眾場合露面
赴紐約參加「國際公益金」義演
出席日本「第38回紅白歌合戰」
1988 名作詞家慎芝女士過逝專程返台弔唁
1989 香港「亞洲電視」於農歷年初二晚直播煙花匯演,鄧麗君應邀出席,並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
1990 應邀出席「無線電視」直播之慈善節目,作表演嘉賓
1991 赴港為「愛心獻華東」賑災籌款,作慈善表演嘉賓
1992 推出《難忘的TERESA TENG》專集
1993 三月赴港作「亞洲電視」TALK SHOW「龍門陣」嘉賓
1994 參加華視慶祝黃埔軍校建校七十周年所舉辦的「永遠的黃埔」晚會,為最後一次在台灣之公開演出
於日本推出《夜來香》唱片
1995 五月八日因氣喘病發猝逝泰國清邁,享年四十二歲,五月二十八日在國人及全球華人目送之下長眠金寶山「筠園」
⑹ 鄧麗君資料
1995五月八日因氣喘病發猝逝泰國清邁,享年四十二歲,五月二十八日在國人及全球華人目送之下長眠金寶山「筠園」。
本名:鄧麗筠
英文名: T ERESATENG
生日:1953年1月29日
星座:水瓶座
生肖:蛇
血型:O型
籍貫:河北省大名縣
出生地:台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
身高:167cm
喜歡的顏色:紫色、桃色系列
喜歡的食物:豬腳、辣的食物
最感謝的人:家人,尤其是母親
1953年1月29日出生於台灣省褒忠鄉田洋村。
1958年至屏東市仙宮戲院附近學芭蕾舞。
1963年參加中華電台黃梅調歌曲比賽以《訪英台》獲得冠軍。
1964年代表學校參加全縣國語朗讀比賽,獲得第一名。
1966年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以《采紅菱》奪得冠軍。
1967年自金陵女中休學加盟宇宙唱片公司,九月推出第一張唱片,正式以歌唱為職業。
1969年演出第一部電影《謝謝總經理》。演唱中視開播首檔連續劇《晶晶》主題曲及主持視《每日一星》節目。應新加坡總統夫人邀請首度出國赴約做慈善義演。
1970年獲白花油義賣「慈善皇後」榮譽。隨「凱聲綜藝團」到香港表演。在港拍電影《歌迷小姐》。
1973與日本「寶麗多」機構簽約赴日發展。到香港演唱於「香港歌劇院」、「漢宮」及「珠城」,後前赴越南演唱
1974年以《空港》一曲當選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賞。
1977年成為「香港第一屆金唱片頒獎禮」一位金唱片得主。
1978年個人大碟《鄧麗君GREATESTHITS》及《島國之情歌-第三集》同時獲香港第三屆金唱片獎。於日本
以《東京夜景》獲得「正頑張中賞」。
1979年「香港第四屆金唱片頒獎禮」上,同時有三張大碟獲白金唱片獎,另有兩張大碟獲金唱片獎。赴美
進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數學,四月首次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演唱會。
1980年榮獲台灣金鍾獎「最佳女歌星獎」。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登台。鄧麗君身在美國,然而其歌聲卻響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眾為鄧麗君歌聲而醉倒。據悉,連小平同志也甚為欣賞鄧麗君獨特的演繹方式。在香港推出第一張粵語大碟--《勢不兩立》,瞬即達到白金唱片數字。第四度踏足「利舞台」,舉行一連七場個人演唱會。十月返台於國父紀念館義唱,門票收入全數捐作自強愛國基金。年底赴東南亞作巡迴表演。
1981年台新聞局頒發「愛國藝人」獎座,與李季准主持金鍾獎典禮。在香港利舞台創下個人演唱會場次最多之記錄六月於台灣義演,「台視」播出長達一百二十分鍾《君在前哨》特別節目。參加「香港第五屆金唱片頒獎禮」,她所灌五張個人大碟同時獲白金唱片,勇破歷屆金唱片記錄。
1982年於香港舉辦個人演唱會,推出《鄧麗君演唱會》雙唱片,面世即雙雙成為白金唱片。
1983年赴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演唱,是首位在此簽約演唱的華籍女歌手。當尋十大傑出女青年」。推出廣東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聞。
1984年在東南亞各地舉辦十五周年巡迴演唱會。重返日本推出《償還》專輯,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內接近一年,刷新日本樂壇歷史記錄。鄧麗君也因此獲得無數獎項,其中包括「年度有線大賞」、「最受歡迎歌曲賞」,更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賞」之「最優秀歌唱賞」。其卓越成就,為中華民族添上一抹繽紛艷麗的光彩。
1985年在日本憑借新歌《愛人》連續十四周蟬聯日本廣播「點唱流行榜」冠軍,並再奪「有線放送大賞」,同時在日本樂壇創下兩項歷史記錄。《愛人》一曲不費吹灰之力便入選日本「第36回紅白歌合戰」。首次參與電視劇演出《愛人》一曲更成為該劇主題曲。八月返台與張菲主持「反盜錄、反仿冒」義演晚會。十二月在日本NHK大會堂舉行演唱會。
1986年主持台視春節特別節目「與君同樂」。單曲《任時光從身邊流逝》蟬聯日本年度有線電視大賞。再度以大熱門姿態順利入選日本「第37回紅白歌合戰」。繼續穿梭於香港、台灣、美加及法國等地,但已處於半退休狀態,除參與慈善演出外,甚少於公眾場合露面。赴紐約參加「國際公益金」義演。出席日本「第38回紅白歌合戰」。
1988年名作詞家慎芝女士過逝專程返台弔唁。
1989年香港「亞洲電視」於農歷年初二晚直播煙花匯演,鄧麗君應邀出席,並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
1990年應邀出席「無線電視」直播之慈善節目,作表演嘉賓。
1991年赴港為「愛心獻華東」賑災籌款,作慈善表演嘉賓。
1992年推出《難忘的TERESATENG》專集。
1993年三月赴港作「亞洲電視」TALKSHOW「龍門陣」嘉賓。
1994年參加華視慶祝黃埔軍校建校七十周年所舉辦的「永遠的黃埔」晚會,為最後一次在台灣之公開演出。於日本推出《夜來香》唱片。1995五月八日因氣喘病發猝逝泰國清邁,享年四十二歲,五月二十八日在國人及全球華人目送之下長眠金寶山「筠園」。
歌曲 :
《往日情懷》
1 甜蜜蜜
2 美酒加咖啡
3 酒醉的探戈
4 何日君再來
5 漫步人生路(粵語)
6 絲絲小雨
7 小城故事
8 又見炊煙
9 夜來香
10 再見,我的愛人
11 月亮代表我的心
12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
13 在水一方
14 一個小心願
15 你怎麼說
《往日情懷(二)》
1 千言萬語
2 我只再乎你
3 償還
4 恨不相逢未嫁時
5 難忘初戀的情人
6 風從哪裡來
7 逍遙自在
8 九月的故事
9 恰似你的溫柔
10 雲河
11 獨上西樓
12 世界多美麗
13 小路
14 海韻
15 我一見你就笑
16 奈何
⑺ 鄧麗君的簡介
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生於台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祖籍為河北邯鄲大名縣鄧台村,是一位在華人社會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台灣歌手,亦是20世紀後半葉最富盛名的華語女歌手之一。
在很多人心目中鄧麗君是中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女歌手,她將永遠擁有這一地位。她的魅力就蘊藏在那甜蜜的嗓音和極富感染力的演唱中。此曲只應天上有,此人亦只應天上有,她確是一個錯落凡塵的仙子,是一個女人中的女人,一個愛美又懂得如何美麗的女人。「天生麗質難自棄」、「淡妝濃抹總相宜」,她的形象和她唱的歌曲一樣,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結合的很好,總是很有中國女人的特色,很有中國女人的味道,有大國之風范,有中國之風范,有端莊大方的氣質,也有儀態萬方的氣勢,溫柔不失堅強,美麗而且善良,堪稱一代「國花」。許多年前,一代人被她的甜美歌聲深深陶醉。許多年後,這一代人在她的歌聲中邁向中年、老年。正如台灣電視公司著名主持人田文促先生所言:鄧麗君的歌老少咸宜,從懂話的兩歲娃娃到兩百歲的老人都愛聽!
鄧麗君在家中排行第四。取名「鄧麗君」乃因為鄧父的同僚提議仿效清代小說《再生緣》中元朝才女孟麗筠,而「筠」與「君」在國語字音雖不相近,但是有邊讀邊時,易誤念為君。所以取名「鄧麗君」。
1963年8月,10歲的鄧麗君參加中華電台的黃梅調歌唱比賽,憑一曲「訪英台」奪得冠軍。1965年鄧麗君入讀私立金陵女中,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正聲廣播公司舉辦的歌唱訓練班。在1966年以「采紅菱」一曲奪得金馬唱片公司舉辦的歌唱大賽冠軍,其後獲得台北東方歌廳的老闆賞識,邀請鄧麗君在課余時間演唱,1967年正式加盟宇宙唱片公司,14歲灌錄第一張唱片《鳳陽花鼓》,當時正值流行歌曲在台灣萌芽時期,她主唱的小調民歌更是大受歡迎。15歲獲邀在台灣電視公司製作的歌唱節目「群星會」中表演,首次在電視螢光幕演出。
鄧麗君在1969年首次擔演電影《謝謝總經理》的女主角,電影由宇宙唱片公司為慶祝鄧麗君唱片銷售佳績而出資拍攝。同年,鄧麗君為中視拍攝的台灣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1969年10月11日首播)主唱同名主題曲,旋即引起鬨動。1973年,鄧麗君獲台北士林美國學校取錄為插班生,主修英文,完成她求學的夢想。
1975年7月,鄧麗君簽約加盟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隨即於9月獲得香港十大歌星獎,並於10月在香港TVB電視台拍攝首個個人電視音樂特輯。1976年,鄧麗君在香港利舞台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兩日三場門票旋即銷售一空,此後鄧麗君在1976年、1977年、1978年、1980年、1981年除了中途赴美進修,連續五年都在香港利舞台開個人演唱會,皆場場爆滿,人氣歷久不衰。
1973年3月1日,鄧麗君赴日本發展,到1977年短短的四年間,鄧麗君在日本推出8張大碟及12張個人單曲唱片,每張唱片都擠入流行榜前30名。
1980年代她成為流行音樂的標志,她的風格也讓她在大陸擁有了廣泛的歌迷。她的一曲曲柔和的佳音拉近了兩岸人民的心,因此鄧麗君在海峽兩岸齊名。在大陸鄧麗君贏得「小鄧」的美譽。
鄧麗君對剛剛開始的中國大陸流行音樂也有著深遠的影響,1980年代初期的數位大陸女歌手,也都以模仿鄧麗君的風格而起家,如:李谷一、朱明瑛、程琳等都有「大陸的鄧麗君」之稱。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氣喘病發猝逝泰國清邁,得年四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