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吸痰什麼時候戴手套
擴展閱讀
右歐童裝怎麼這么便宜 2025-09-12 01:18:13
買皮帶怎麼選尺寸30 2025-09-12 01:08:35
昆明童裝怎麼拿貨 2025-09-12 01:03:25

吸痰什麼時候戴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9-05 12:49:29

❶ 吸痰護理的具體步驟

我也是名護士,護士真的是很累考不完的理論練不完的操作。簡單的給大家整理一下吸痰我們醫院練習的是經氣管插管吸痰。。希望可以採納。

經氣管插管吸痰法

報告老師我是一號選手,我操作的項目是經氣管插管吸痰法,我准備的病例是患者李偉男50歲,入院診斷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意識呈昏迷狀態,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存在 測T:37 度 P:88次/分 R:15次/分
BP:150/80mmHg氧飽和度90%。先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呼吸機參數:潮氣量500ml呼吸頻率15次/分氧氣濃度70%呼吸比為2比1,呼吸模式為間歇期通氣模式,氣道壓力高,呼吸機報警 遵醫囑給予吸痰,下面對患者進行評估。
下病房(帶聽診器)評估核對床尾卡腕帶。您好我是李偉的責任護士,由於李偉氣道壓力高我先幫他聽一下肺部情況。痰鳴音重(翻身扣背)如果是清醒病人鼓勵患者按拍背的節奏進行咳嗽。考慮氣道壓力高,還是痰量較多引起的,需要吸痰,吸痰的目的是: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有效供養,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請您配合一下,氣管深度24cm,正常范圍22-25cm固定牢固。按呼吸機智能健吸痰前給予純氧2分鍾。您先稍作休息我回去准備用物。

通過與患者家屬的溝通,患者氣道壓力高,SPO2:90%肺部痰鳴音重需要吸痰,無特殊生理需求。病房環境安靜整潔,溫濕度適宜適合此項操作。我所准備的用物均在有效期內,包裝完好無破損可以使用。必要時備張口器,舌鉗,壓舌板,插線板。我已著裝整潔可以開始操作。
檢查 成人負壓0.04-0.053兆帕,小兒不大於0.04兆帕。各管道連接正確性能良好
核對床位卡腕帶。現在開始操作:檢查無菌溶液倒入無菌容器中。連接管壓在指間盤下。斷開呼吸機接頭連接膜肺。吸痰過程中口述:「插管深度20cm,如有阻力左右旋轉向上提拉,避免反復提拉,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每次吸痰不超過15秒,如需連續吸痰應間隔2-3分鍾。」棄去手套及吸痰管,連接管將容器內的液體吸凈壓於治療盤下。「連接呼吸機接頭給予純氧兩分鍾。」
取出紗布包好連接管24小時有效。
口述: 吸痰過程中觀察患者面色,口唇,呼吸是否改善,如氧飽和下降心率增快應立即停止吸痰,待恢復正常後再吸痰。口腔吸痰困難者可由鼻腔吸痰,但顱骶骨折患者禁用。吸痰者順序為氣管插管,口腔,鼻腔。吸痰前可增加氧氣吸入,呼吸機治療的患者吸痰前後給予2分鍾純氧吸入,以防缺氧。儲液瓶內液體超過三分之二時要及時傾倒。
無菌巾擦凈患者口鼻腔分泌物。按呼吸智能健調到原來氧濃度。聽診器聽:痰鳴音減輕。輕輕搖下套管: 固定牢固。整理床單元。再次查對。

記錄:於-年-月-日-點,為患者吸出痰液量10ml呈白色。呼吸機參數:潮氣量500ml 血氧飽和98% 血壓120/80mmHg
簽字

❷ 吸痰的有效指征

吸痰的有效指征:

需要吸痰的人一般都是不能自主排痰的病人或有些病限制排痰的。有效的指征,當然就是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暢是個大前提。只要呼吸道通暢了,那呼吸就沒有問題,你的吸痰也就有效了。

指經口腔,鼻腔,人工氣道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張,窒息等並發症的一種方法。適應症於昏迷病人、痰液特別多有窒息可能的情況、需氣管內給葯,注入造影劑或稀釋痰液的病人。

(2)吸痰什麼時候戴手套擴展閱讀:

吸痰術方法:

1、洗手、戴口罩、手套。

2、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核對,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與合作方法。

3、接上電源,打開開關,檢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連接是否正確。

4、根據病人情況及痰液粘稠度調節負壓,吸引器負壓壓力一般調節為40.0~53.3KPa,用生理鹽水試吸,檢查導管是否通暢。

5、將患者頭轉向操作者一側,昏迷病人可用壓舌板或開口器幫助患者張口。一手將導管末端折疊(連接玻璃接管處),以免負壓吸附粘膜,引起損傷。另一手用無菌持物鉗持吸痰導管頭端插入病人口腔咽部,腳踩吸引器開關,放鬆導管末端;

先將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吸凈,然後更換吸痰管,在患者吸氣時順勢將吸痰管經咽喉插入氣管達一定深度(約15cm),將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轉,吸凈痰液。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以免病人缺氧。

6、如從口腔吸痰有困難者,可從鼻腔抽吸;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者,可由氣管插管或氣管套管內吸痰,需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7、在吸痰過程中,隨時擦凈噴出的分泌物,觀察吸痰前後呼吸頻率的改變,同時注意吸出物的性狀、量及顏色等,作好記錄。

8、吸痰畢,關上吸引開關,將吸痰管浸泡消毒,並將吸痰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試管內浸泡。

9、觀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協助患者取舒適卧位,整理用物。

❸ 如何進行吸痰

這是我培訓時的教程,如果你是用醫院的吸引裝置的話可以參考一下
1、評估患者:年齡、意識狀態、生命體征,特別是呼吸狀況、患者有無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心理狀態及合作程度;聽診器檢查肺部呼吸音情況,有無痰鳴音;手電筒檢查口腔、鼻腔情況。
2、評估環境:環境清潔、安靜、光線充足。
3、評估用物:用物齊全,負壓吸引裝置完好。
4、操作者自我評估:著裝整潔,掌握吸痰的知識和注意事項。
5、中心或電動吸痰裝置。
6、治療盤:適當型號的吸痰管、治療碗2個(內乘無菌生理鹽水,分別用於吸痰前預吸及吸痰後沖洗導管)無菌鑷及缸,一次性治療巾,消毒紗布,手電筒,聽診器,無菌手套,彎盤,壓舌板,口咽氣道。
7、核對患者信息,查看床頭牌及腕帶,請問您是XXX嗎?評估患者。解釋吸痰的目的和注意事項,取得合作。
8、檢查吸引器儲液瓶內消毒液(不少於200ml,我們是不少於容量的一半),擰緊瓶塞。連接導管,接通電源,打開開關,檢查吸引器性能,調節合適的負壓(成人壓力為40.0-53.3kPa,兒童小於40.OkPa)。將吸引器放於床邊適當處。
9、洗手、戴口罩。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對、解釋。
10、檢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動義齒。
11、協助患者頭偏向一側,鋪治療巾於頜下。
12、戴手套,連接吸痰管,打開吸引器開關,試吸少量生理鹽水,檢查吸引器是否通暢,潤滑導管前端。
13、如果經口腔吸痰,告訴患者張口。對昏迷患者用壓舌板或口咽氣道幫助張口,吸痰完畢取出壓舌板或口咽氣道。
14、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無菌鑷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後放鬆導管末端,先吸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15、另換吸痰管,反折吸痰管末端,再插入氣管內適宜深度,放鬆導管末端,輕柔的將吸痰管左右旋轉緩緩上提,吸出氣管內分泌物。
16、拔出吸痰管後吸生理鹽水沖凈痰液,以免堵塞。
17、必要時更換無菌鑷及吸痰管經鼻腔吸引。吸痰完畢,關上吸引器開關,擦凈患者面部分泌物。
18、檢查患者口腔黏膜有無破損,聽診雙肺呼吸音,觀察病情,病情好轉後停止吸痰,操作者脫手套。
19、整理床單位,協助患者取舒適卧位。處理用物。
20、洗手,取口罩。記錄。
21、如果患者清醒,安撫患者不要緊張,指導其自主咳嗽(做示範,像我這樣咳咳咳咳)。
22、告知患者適當飲水,以利痰液排出。

❹ 如咽部需要吸痰應遵循先什麼後什麼的原則

吸痰術
一、適應症
1)
患者無力咳嗽咳痰,或不能充分排痰。
2)
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後患者,需通過吸痰協助清理呼吸道。
3)
溺水者,大量咯血者。
二、相對禁忌症
1)
聲門、氣管痙攣者。
2)
缺氧而未給氧者,除非確定缺氧是由於氣道痰堵所致。
3)
心血管急症者。
三、准備工作
各種型號無菌一次性吸痰管,負壓吸引器,容器。
四、操作步驟
1)
確定是否需要吸痰,正確掌握吸痰的時機。必要時向患者及家屬交待病情。
2)
操作時按無菌操作原則。吸痰前帶一次性手套,並適當提高吸氧濃度,使用呼吸機者先給予高濃度氧呼吸1分鍾。准備一次性消毒碗並倒入無菌生理鹽水。
3)
打開負壓,成人在-120
~
-300mmHg之間(按北京市有關吸痰標准,成人120-300mmHg,兒童80-120
mmHg,嬰兒50-80mmHg;但有的書上說要<50mmHg,咱們呼監實際操作時使用80-120mmHg。),吸痰管先試吸引無菌生理鹽水,觀察吸引情況是否滿意。
4)將吸痰管末端捏緊,經鼻腔進入,氣管插管/切開者通過人工氣道進入,經口進入時要防止患者咬嚼吸痰管。至吸痰管有抵觸感或越過氣管插管末端至隆突上時釋放負壓,開始吸痰。
5)
吸痰時動作輕柔,一邊提拉回抽,一邊左右旋轉。
6)
抽出吸痰管後,吸引無菌生理鹽水以通暢吸痰管。准備再次吸痰。
注意事項:
1)
吸痰動作要求輕柔而迅速,每次時間不超過15秒鍾。
2)
吸痰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在生命體征不穩定時及時停止。
3)
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吸痰結束後給予高濃度氧至少5次呼吸。
4)
痰液粘稠不易吸引者,可於氣管插管內注入5ml生理鹽水後再吸引。
5)
從氣管插管吸痰時,選擇型號適當的吸痰管,並注意操作時握緊吸痰管末端,勿使滑落入氣管插管內。
6)
在進食後半小時內謹慎吸痰。
7)
嚴格無菌操作,吸引口鼻腔的吸痰管嚴禁再進行氣管內吸引。

❺ 怎麼抽吸痰液!!!急急急

電動吸引器吸痰法。

(1)原理:接通電動吸引器的電源後,用吸引器的馬達帶動偏心輪,從吸氣孔吸出貯液瓶及安全瓶內的空氣並由排氣孔排出,這樣周而復始轉動,使兩瓶內產生負壓將痰液吸出。

(2)用物:電動吸引器1台,治療盤內盛無菌有蓋主盤2隻(一隻盛滅菌生理鹽水,另一隻盛12-14號吸痰管數根)、彎盤、紗布、消毒液浸泡無菌紺1把、床欄上系盛有消毒液的瓶,必要時備壓舌板、開口器、拉舌鉗。

(3)方法:接通電源,銜接吸痰器後打開吸引器開關,檢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吸引管是否通暢。使病人面向操作者,頭略後仰,昏迷病人可用開口器幫助張口,再將吸痰管插入口腔頰部、咽部。若口腔吸痰有困難,可由鼻腔插管至咽部,當插入到適當位置後再接通電源,並使吸痰管左右旋轉,緩慢上移,向上提出,將咽部及口、鼻分泌物逐段吸盡。吸引過程中,應隨時吸水沖洗汲痰管,以免痰液堵塞。如痰液過深不易汲出,可藉助吸痰管插入的機械刺激,使病人作有效咳嗽動作,待咳嗽停止後再吸。吸痰完畢沖洗痰管,最後將下班接頭插入床欄上盛有消毒液的瓶中。

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病人吸痰時,護士應洗手,最好應戴無菌手套,送管時,應中斷負壓,當達到一定深部時再進行負壓吸引,並將吸痰管左右旋轉,邊吸,邊上提。當聽到痰聲後稍停數秒鍾,以便吸凈該處痰液。在吸痰前後,應加大氧氣流量或呼吸機吸入氧濃度1-2分鍾,以提高病人的血氧濃度,防止缺氧。痰液粘稠時,可反復用2%碳酸氫鈉或生理鹽水加糜蛋白酶5ml,在病人吸氣時注入氣道進行氣道沖洗,以刺激病人咳嗽及稀化痰液。待葯物注入1-2分鍾後,再給吸痰。一次吸痰吸引管在氣道內停留時間不超過10-15秒,停止給氧時間不超過20秒。對有自主呼吸的病人,應在深呼吸5次後,生命體征恢復到原有水平時再進行第二次吸痰。

(4)注意事項:

①監測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使用吸引器前須檢查電源電壓與吸引器電壓是否相符,進氣管與出氣管的連接是否正確;貯液瓶的痰液應隨時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馬達內損壞吸引器;吸引器用後應隨時消毒各管道及貯液瓶,放置在乾燥處,定期維修保養。

②熟練操作,嚴格無菌,防止交叉感染。吸痰運用應輕穩,吸引時負壓不可過大,以免損傷氣管粘膜;一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秒;氣管內吸痰按無菌操作進行,吸痰管須每次更換,不得重復使用,所有物品每日滅菌1次;自氣管導管內吸痰的吸痰管外徑不得超過套管口徑的1/2。

❻ 護理學吸痰時應注意幾點

1 熟悉必要的呼吸系統解剖知識呼吸系統的解剖結構臨床上以聲門、喉頭定位:成人平C4~6,小兒平C3~4水平。門齒到聲門的距離一般為13~15 cm,門齒到氣管隆突的距離一般為28~32 cm,鼻孔到氣管隆突的距離為28.4~33 cm,而臨床上經口氣管插管一般距離為22~24 cm,經鼻氣管插管一般距離為22~26 cm,通過這些數據,再參照氣管導管上面的刻度,可以指導吸痰時吸痰管進入的長短,作到心中有數。

2 吸痰管的選擇每次吸痰時備兩根吸痰管,一根用於口腔吸痰,一根用於氣管吸痰。選擇吸痰管時,吸痰管外徑不超過氣管導管內徑的1/2,吸痰管過粗,產生的負壓過大,易造成損傷,且吸痰管不易導入氣管導管;吸痰管過細,產生負壓小,吸痰不徹底,容易造成氣管導管堵管現象的發生,使患者躁動,嚴重者發生長期缺氧,產生腦缺氧或突發呼吸心跳驟停〔1〕。對於嬰幼兒及新生兒,由於氣管狹小,組織嬌嫩,淋巴組織豐富,局部易於損傷及感染,操作時稍有不慎可發生聲門及喉頭水腫,以致呼吸困難,故嬰幼兒及新生兒吸管質地要求柔軟,開孔要大,管端光滑,側孔相對宜大,便於吸出分泌物,減少氣管損傷。

3 吸痰時應注意

3.1 每次吸痰前後要認真洗手、戴無菌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3.2 吸痰前3~5 min先向氣管插管內霧化吸入稀釋痰液。對於氣管內粘稠痰液,可以向氣管內注入無菌生理鹽水3~5 ml,如不奏效且出現呼吸困難、紫紺、躁動,可考慮更換氣管導管,否則易發生痰液堵管現象。

3.3 吸痰操作時無菌吸痰管應慢慢插入氣管導管,用負壓間斷吸引,邊旋轉邊吸引至痰凈逐漸退出,切勿上下抽動,動作宜輕、穩、快,避免將氣管導管帶出或引深改變其位置。當吸痰管超過氣管導管前端後,吸痰的動作應該輕柔,避免動作過粗導致氣管粘膜損傷或其他並發症。口腔吸痰時也應輕柔且到位,避免多次反復吸痰,否則聲門附近粘膜水腫,造成患者拔除氣管導管後呼吸困難和發音嘶啞及咽部疼痛。但當痰過多時應盡快吸除。

3.4 防止低氧血症 所有患者均於每次吸痰前及吸痰間隙間斷吸入100%純氧至血氧飽和度達到96%以上,且一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 s,吸痰時負壓吸引不超過50 mm Hg,否則容易導致低氧血症或肺不張。

3.5 一根無菌吸痰管只能一次用於1例患者,口腔氣管內吸痰管應分開應用,不能混淆,避免交叉感染。

3.6 吸痰時應注意觀察 (1)聽診雙肺有否痰鳴音;(2)呼吸機氣道壓升高報警;(3)患者咳嗽;(4)每4~6 h經過充分吸痰後,將氣管導管套囊里的空氣放出,10 min後再充氣,套囊的大小以不過度壓迫氣管粘膜為准,以免壓力過大造成粘膜缺血壞死〔2〕。

4 吸痰管沖洗液的選擇吸痰管沖洗液不宜用生理鹽水,可用12.5%碳酸氫鈉溶液〔3〕。氣管內吸痰對患者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創傷,吸痰管插入氣管,刺激氣管黏膜,造成黏膜損傷,如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後的吸痰管插入,就等於在傷口上撒鹽,是一種刺激,易造成感染。據文獻報道,肺的蒸發面積大,鹽水進入支氣管肺內,水分蒸發很快,鹽分沉積在肺泡及支氣管形成高滲狀態,引起支氣管肺水腫,加重呼吸困難。

5 體會隨著醫學的發展,醫學模式的改變,手術患者已不滿足於術中無痛,而是希望在術中無痛的基礎上充分鎮靜遺忘、良好肌松、無牽拉反應,同時臨床上小兒、老人、疑難危重患者、特殊體位以及專科患者的增加,使全身麻醉患者增加。由於患者自身體質、病情、持續麻醉作用、呼吸功能不全、體溫異常、術中出現嚴重意外、醫生給葯時機掌握、手術時間長短等多種原因,導致患者術畢不能及時拔除氣管導管,而帶管入麻醉恢復室或重症監測治療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或帶管返回病房,這給臨床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於種種原因,患者氣管內分泌物增多,呼吸不暢,為避免缺氧等意外情況發生,吸痰保持呼吸道暢通就顯得非常重要。吸痰操作是ICU護士最基本的一項護理技術,通過學習改進吸痰的方法,以減少患者痛苦和減少因吸痰不當所引發的並發症,提高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❼ 護士操作吸痰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吸痰注意事項:
1)提倡適時吸痰:即在聽到或觀察到患者有痰時及時吸痰,不主張定時吸痰,以減少吸痰帶來的並發症及減輕患者的痛苦
2)吸痰前後給予患者100%的純氧2分鍾,以提高患者的SPO2(經皮血氧飽和度)至所能達到的最高值,從而避免吸痰時發生嚴重的低氧血症
3)注意無菌操作:吸痰過程中對吸痰管及氣道的污染會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須嚴格無菌操作,現吸痰管內多配有無菌手套,進行吸痰操作前必須做好用物准備,要注意保持呼吸機接頭不被污染,戴無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沖洗吸痰管的生理鹽水瓶應註明吸引氣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
4)吸痰動作要輕快,吸引負壓不得超過—6.67Kpa,以免損傷氣道粘膜,尤其對支氣管哮喘的患者,則更應注意,以免誘發支氣管痙攣
5)吸痰時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順利,遇到阻力時應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
6)如欲吸引左支氣管內的分泌物,應將患者頭部盡量轉向右側,因吸痰管比較容易插入左側支氣管
7)操作者動作宜輕柔迅速,吸痰時間不要超過15秒
8)吸引完插管內的痰液後,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
吸引方法不當,可帶來如下後果:
1)氣道粘膜損傷:負壓過高,吸痰管開口正對氣管壁且停留時間長
2)加重缺氧:吸痰不僅吸除一定量的分泌物,同時也帶走一定量的肺泡內氣體,使肺內通氣量減少,加上導管內插入吸痰管後氣道阻力增加,造成通氣不充分
3)肺不張:負壓吸引,減少肺內通氣量,促進肺不張
4)支氣管哮喘:負壓吸引刺激可能引起
人工氣道氣囊的管理
在人工氣道中,氣囊充氣後,可使插管外的氣道保持密閉狀態,有三個作用:在正壓通氣時可保證潮氣量的給予,預防口腔及胃內容物的誤吸,如果氣囊充氣過大壓迫氣道粘膜過久,會影響該處的血液循環,導致氣管粘膜的損傷,甚至壞死,理想的氣囊壓力應小於毛細血管滲透壓(3.33KPA).

❽ 如何進行吸痰

您好,吸痰可以用於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難時急救,步驟是:准備兩瓶生理鹽水分別供吸氣道和鼻口腔使用,選擇比插管長4~5cm,內徑不超過管徑1/2的吸痰管。1、用呼吸機的病人先給予高濃度吸氧1~2分鍾。 2、調節好吸引裝置,負壓<一6.7kpa為宜。 3、撕開一次性吸痰管。 4、戴無菌手套,嚴格無菌操作。
5.將吸痰管正壓進入氣道直到支氣管(大約比氣管插管長3~5cm)後,負壓邊旋轉邊吸引而出。動作要輕柔、置管要夠深、正壓進入、負壓出。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秒。6、吸痰後,再給予高濃度吸氧1~2分鍾。待SaO2升至正常水平(>94%)再將吸入氧濃度或流量調至原來水平。7、吸口腔和鼻腔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