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壓力手套是什麼
是手部燒傷後用的
『貳』 工廠乙炔瓶壓力表盤和氧氣瓶壓力表盤紅綠黃線怎麼貼呢
使用小型工具拆卸壓力表表頭外殼,在表盤上根據自己的要求做標記。
聯系壓力表生產廠家,根據自己的要求進行定做。
乙炔瓶、氧氣瓶減壓器分別有兩個壓力表,一個顯示高壓(瓶內壓力),一個顯示低壓(經減壓器減壓後的工作壓力)。而且使用的割炬、焊炬的型號不同、割嘴或焊嘴的型號不同,調整低壓表的工作壓力也稍有不同。
所以不知樓主說的是低壓表還是高壓表。
『叄』 1.6的壓力表貼上限標簽怎麼貼
1.6的壓力表上下限標識是根據生產工藝要求設定,首先設定好最低壓力上限和最高壓力上限的對中所在位置,貼上上限標簽即可。
『肆』 高達模型的水貼和壓力貼怎麼區分,怎麼貼
水貼通常是藍底的,圖案的底紙上微微凸起,有一道邊界。塑料里有貼紙的叫壓力貼。
水貼一般是把有圖案的底紙放進水裡泡一會,圖案會從底紙上松動,再把圖案小心拖到相應位置,用棉簽輕輕在圖案上滾動擠出裡面的氣泡。做好調整再用棉簽輕輕沾干水分,再晾一會就可以了。
壓力貼直接剪下需要的部分,用遮蓋膠帶或者手固定在模型表面。沒貼好之前不能挪動。用牙簽,圓珠筆之類的硬物用力摩擦塑料紙表面,直到發現所有的圖案部分都有點變色時,取下塑料紙,圖案就貼上了。
如果有圖案沒有貼上,注意別挪動膠紙,繼續摩擦,直到完全貼上了。普通的貼紙就像貼膠帶一樣貼就好了。
(4)壓力手套的貼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高達模型的壓力貼的注意注意:1:不能讓貼紙移動;2:圖案要全部刮到,不能疏漏。刮到透過「塑料片」看起來有點模糊後,就輕輕揭起「塑料片」,就貼上去了,效果不錯,使用簡單,不過就是有點脆,要注意保護。
轉印貼紙(白色半透明底,上有保護的半透明紙張),一般用透明膠固定在要貼的位置並在圖樣上反復摩擦施加壓力,撕下透明膠和底紙,就轉印成功了。
『伍』 薄膜手套手膜壓力怎麼調
薄膜式減壓穩壓閥利用膜片直接感測下游壓力到彈簧,調節彈簧松緊度可以控制閥瓣開度大小。
調壓步驟:
1、關閉減壓閥前的開關閥,開啟減壓閥後的開關閥,製造下游低壓環境;
2、將調節螺釘按逆時針旋轉至最上位置(相對最低出口壓力),然後關閉減壓閥後的開關閥;
3、慢慢開啟減壓閥前的開關閥至全開;
4、順時針慢慢旋轉調節螺釘,將出口壓力調至所需要的壓力(以閥後表壓為准);調整好後,將鎖緊螺母鎖緊,打開減壓閥後的開關閥;
5、如在調整時出口壓力高於設定壓力,須從第一步開始重新調整,即只能從低壓向高壓調。減壓閥是通過調節,將進口壓力減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壓力,並依靠介質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壓力自動保持穩定的閥門。從流體力學的觀點看,減壓閥是一個局部阻力可以變化的節流元件,即通過改變節流面積,使流速及流體的動能改變,造成不同的壓力損失,從而達到減壓的目的。然後依靠控制與調節系統的調節,使閥後壓力的波動與彈簧力相平衡,使閥後壓力在一定的誤差范圍內保持恆定。比例式減壓就是按照設定的比例來調節壓力。
穩壓閥(又名減壓穩壓閥),減壓閥是採用控制閥體內的啟閉件的開度來調節介質的流量,將介質的壓力降低,同時藉助閥後壓力的作用調節啟閉件的開度,使閥後壓力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在進口壓力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出口壓力在設定的范圍內,保護其後的生活生產器具。
『陸』 壓力手套和彈力手套一樣嗎
因為壓力是一個物體作用與另一個物體產生的力,使另一個物體發生了形變,而要恢復形變是作用於這個物體產生了相互的力,所以壓力是彈力的一種
『柒』 棒球手套尺寸的計算方法
棒球規則上無明確的規定手套的差別,關於各個野手手套的差異,是為了適應各守備位置傳接球的需要,一般來說,棒球手套可以分為:1.投手2.捕手3.一壘手4.內野5.外野。
1.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條、縫線和指蹼都必須是同一種顏色,而且不得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與手套顏色不一樣的附飾物。投手球檔為了防止球種被看到所以多屬密閉式,在虎口這個區塊的皮革(俗稱手檔)一般都不做空格,多為12-13吋。
2.捕手:主要為接投手的快球,所以手套厚度也較厚。一般戴在左手上,也有特製的右手用手套,供守場員使用。棒球手套在場上的不同位置有著不同的形狀,其中接手(捕手)的手套最為特殊。其相對於其他位置的接球手套的不同點為:除拇指以外的四個手指是連在一起的,為了緩沖投手投出的球的巨大力量以便接住球,裡面的海綿內襯也相對其他位置用的接球手套要厚很多。
捕手手套常規2個尺寸:少年32英寸左右,成人34英寸左右,這里尺寸指的是捕手手套的周長。
3.一壘手:主要為接內野手的傳球,所以較長,也蠻厚的(多為14吋左右)。由於一壘關繫到出局的次數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還是人先到, 因此一壘手手套都會做得長且大,有一點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為夠大才能把傳不好的球接的好一點,夠長就會比較先接到球,而且會給人一種錯覺,好像球先進去了。可以是分指手套也可以是連指手套。手套重量不限。
4.內野手套又分二壘手、游擊手與三壘手,但是皆可通用,多為11-12吋。
(1)二壘手:為封閉式,比投手手套短一些,基本上二壘手大多都是用工字或是十字為主,主要選擇為手套稍短,球擋(手套接球的虎口部分)比較淺、目的是希望手套可以靈活移動接球,接到球之後可以快速的將球從手套中拿出,約11-12吋
(2) 游擊手:基本上游擊手的手套,用工字的不多,大多數都是用十字或是短網的為主,也有少數例外。
(3)三壘手:多以單片或是工字為主,用十字的也有,不過三壘強襲球多,有時候不小心十字檔球線會斷掉或是發生棒球卡在手套上面的情況,約11.5-12吋。
5.外野:由於外野防區極大,主要是接高飛球,因此手套也跟著做得比較大,一般都會做成雙十字型 的,可以方便接高飛球時不會因手套擋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撈到球。 (多為12.5吋以上)
另有擊球手套,是進攻(打擊)時所用的手套,我們也叫打擊手套。是專供擊球手使用的手套,其作用為:1.防止手上出汗沾到球棒使球棒打滑脫手。2.在某種意義上說起到了保護手的作用。
綜上所述,棒球手套分類簡述如下:
1.投手手套:分指手套;一般較大,12-13吋;手套材料為同一顏色,手檔密閉無空格。
2.捕手手套:連指手套;較厚較笨重,一般有32吋或34吋兩個尺寸。
3.壘手手套:嚴格地說應為一壘手手套,類似於削薄了的捕手手套。長而且大,13或14吋。可以是分指手套也可以是連指手套。
4.內野手套:分指手套,又分二壘手、游擊手與三壘手,皆可通用,多為11-12吋。手檔多為工字或十字。
5.外野手套:分指手套,一般較大,多用13吋,手檔雙十字型。
6.打擊手套:分指手套,較薄較輕巧。
『捌』 常用壓力衣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一)常用工具與材料1.常用工具設備壓力治療常用工具和設備包括縫紉機加熱爐剪刀裁紙片直尺軟尺記號筆恆溫水箱熱風槍等
(1)縫紉機
用於縫制壓力衣和固定帶,常用直線和「之」字形縫線的縫紉機,普通和電動均可
(2)加熱爐
用於壓力墊和加熱塑形,溫度可達140攝氏度左右,如無加熱爐也可用電熨斗或熱風槍代替
(3)刀
包括剪刀裁紙刀剪線刀剪線刀主要用於剪壓力布魔術貼彈力帶和低溫熱塑板材等;剪線刀用於剪縫線;裁紙刀主要用於在壓力墊上割出缺口以保證合身和不影響活動
(4)尺
包括軟尺直尺軟尺用於測量肢體的圍度,直尺用來畫圖
2.常用材料
(1)綳帶加壓法材料彈力綳帶自粘綳帶筒狀綳帶硅酮彈力綳帶紗布等
(2)壓力衣製作材料壓力布拉鏈魔術貼線等
(3)壓力墊製作材料海綿塑膠海綿弱力膠硅酮啫喱透明塑料彈力帶膠水等
(4)支架製作材料低溫熱塑板材魔術貼鋼絲螺絲等
(二)製作步驟
壓力衣的製作包括測量計算畫圖裁剪縫制試穿調整隨訪等步驟
1.測量
壓力衣需要量身定做才能保證最合適的壓力,因此測量十分重要用皮尺准確測量瘢痕部位的肢體周徑和壓力衣覆蓋部位的長寬等測量長度時兩手握住皮尺兩端將皮尺拉直即可,測量周徑時皮尺不能太松或者太緊,用測量筆在測量部位做出相應標記不同部位的測量方法不同,本章後幾節將做詳細介紹一般標志性或特殊部位(如關節處肌肉豐滿處)均需測量和記錄,無特殊部位(如前臂)則需每5cm距離測量一組數據以確保壓力衣的適合度
2.計算及畫圖
根據所需壓力衣的樣式和壓力大小,計算出壓力材料所需的尺寸,並畫出紙樣(圖紙)臨床的壓力衣的尺寸通常通過控制縮率來實現,縮率為實測尺寸與所需尺寸只差與所需尺寸的比值,以L1代表實際測量的長度,以L代表裁剪時所採用的長度,以△L代表要縮減去的部分(即△L=L1-L),以n%代表縮率,三者之間的關系式為:n%=△L/L或L=L1/(1+n%)如前臂套中某一點測得前臂周徑為22.0cm,擬採用縮率為10%的壓力,則壓力布的尺寸為L=L1(1+n%)=22.0/(1+10%)=20cm,因前臂套分兩片組成,則每片尺寸為10cm(常用縮率的表格見表16-3-4)在計算需要的布料尺寸時,應考慮邊距的尺寸,初學者因縫制技術欠佳應多留些餘地,邊距大概需3~5mm,而熟練治療師則可控制在2~3mm左右
表16-3-4縮率的選擇與臨床應用
(2)畫紙樣:如圖16-3-33畫紙樣時需注意在計算cefgh線時縮率為0,其餘線縮率為5%~10%
圖16-3-33壓力頭套製作
2.壓力上衣(1)測量患者取站立位,抬頭挺胸,兩眼目視前方治療師固定一把軟尺在患者的後正中線(從C7開始,即軟尺的零刻度對應於C7)測量以下資料並記錄(圖16-3-36):①頸圍a;②肩寬:左右肩寬b前肩寬c後肩寬d;③軀乾的第一圍長e;④每5CM以下的軀干圍長f;⑤腰圍g;⑥髖圍h;⑦上肢的第一圍長i;⑧每5CM以下的臂圍j;⑨從C7(A)到軀干第一圍長(e)的距離K;⑩肩峰到第一臂圍(i)的長度l
圖16-3-36壓力上衣測量
圖16-3-38壓力上衣的袖子畫法
(3)裁剪和縫制:把紙樣固定在壓力布上,分別裁出軀乾的前片和後片(注意紙樣中的前後片均只畫出一半,裁布時注意裁出完整的前後片)
根據患者的情況確定安裝拉鏈的部位及位置,先縫好拉鏈,再把前後片袖子分別縫在前後片軀幹上,然後把軀乾的前後及袖子的前後片縫好,最好對衣領進行包邊,這樣整個壓力上衣就完成了(圖16-3-39)
圖16-3-39壓力上衣完成
4.壓力手套手部燒傷是發生率最高畸形率最高對功能影響最大最直接的燒傷,早期處理不當會遺留嚴重功能障礙,手部燒傷治療最重要的是防止和治療水腫瘢痕增生攣縮脫位等並發症的發生壓力治療是預防治療手部腫脹抑制瘢痕增生預防關節攣縮和脫位最有效的方法,應盡早實施,並持續足夠長時間手部壓力衣最為常用,但製作過程較為復雜
(1)測量取手指伸展位,各指伸直並外展(圖16-3-42),用軟尺測量並記錄以下數值:①掌橫紋腕橫紋處的周長(ab);②魚際周圍的長度(c);③拇指根部至掌橫紋的距離(d)及距腕橫紋的距離(e);④各指指根指尖處的周長(fg)及指根至指尖的距離(h);⑤腕橫紋以上5cm處的周長
圖16-3-42壓力手套的測量
(2)畫紙樣(見圖16-3-43)
1)手伸直,手掌向下置於白紙上,用鉛筆畫出手的形狀並標出魚際掌橫紋腕橫紋的位置
2)從中指向兩側畫起,找出中指中點並中垂線AB,|CE|=|CF|=(f-2)/2/2,|DG|=|DH|=(g-2)/2/2[說明:一般情況下,手指因接縫較多,不需另外加壓力,故縮率為0,中環指由四片組成,分別為前後兩片和兩個分別為1cm寬的貼組成,計算前後兩片時需用周長f減去兩個貼的寬度(f-2)再除以2為|EF|的距離,|CE|=|CF|=1/2|EF|,下同]
3)同樣方法由中指向兩側分別畫出食指環指和小指[注意食指和小指僅需加一個貼,故計算時應為|CE|=|CF|=(f-1)/2/2,|DG|=|DH|=(g-1)/2/2]
4)取食指和小指外側垂線距離的中點M,作一垂線MN並與掌橫紋交與M點以M點為中點沿掌橫紋向兩側作線段,線段的長度等於a?2?(1+10%)(10%為縮率)
5)在垂線MN上對應於腕,腕上5cm的水平上分別作線段,使之分別等於b/2/(1+10%),i/2/(1+10%)
6)在食指橈側1/3處作垂線與掌橫紋相交於點X
7)腕橫紋往上1cm(成人)或0.5cm(小孩)作平行於腕橫紋的直線,並與中指的中軸線交於點Y
8)以XY為中軸線如圖所示畫出一類似水滴形狀,此形狀的一半長度等於C/(1+10%)(注意:水滴的內側半部分不得超過整個手掌的中軸線)
9)大拇指的紙樣畫法(圖16-3-44)
圖16-3-44
5.壓力褲
(1)測量患者取站立位,抬頭挺胸,兩眼目視前方治療師在患者側方用軟尺測量並記錄如下資料:①腰圍a;②臀圍b;③腰圍到臀圍的距離C1C2(C1為腰圍至臀圍的側面長度,C2為背側長度);④第一大腿圍d;⑤第一大腿圍以下每5cm的圍度e;⑥膝圍度f(圖16-3-46)
圖16-3-46壓力褲的測量
(3)剪布和縫制
分別按紙樣畫出兩片前片和兩片後片並裁出,此時同樣注意彈性方向,縫合時分別縫合兩前片及兩後片,然後再將前後片縫合就是一件完整的壓力褲了(圖16-3-48)
圖16-3-48壓力褲的完成圖
7.壓力襪
(1)測量(見圖16-3-51)
患者取坐位或者站立位,腳板踩在一張白紙上,用筆垂直於白紙畫出腳的輪廓標出跖趾關節和腳弓的位置測量以下資料並記錄:①跖趾關節處腳面的寬度a;②腳弓的圍度b;③由最細處每往上5cm的小腿的圍度c;④踝往上最細處的圍度d;⑤踝關節的圍度(前踝e,後踝f);⑥踝與最細處的距離g;⑦踝到地面的距離h
2.畫紙樣
壓力襪紙樣由足底(圖16-3-52)後片(圖16-3-53)和前片(圖16-3-54)3部分組成,畫紙樣時需要注意縱行線(g線)不加壓力
圖16-3-51壓力襪的測量
(3)裁剪及縫制
縫合時先縫前後兩片,最後再與底片縫合,成品如圖16-3-5516-3-56
圖16-3-55壓力襪的完成
『玖』 哪些情況下需要製作壓力手套
手上有大面積疤痕。
壓力手套也叫彈力套,主要用來幫助患者預防和控制疤痕組織的過度增生,在燒傷、手術外傷等術後疤痕控制中運用較多。
皮膚由表皮、真皮組成。真皮下面為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正常皮膚中,結締組織中三維網狀的膠原纖維與表皮平行排列,皮膚對於下層組織,存在一個恆定的壓力,在正常情況下,這個壓力可以使受損的皮膚恢復到原有狀態而不留疤痕,醫用壓力手套可以用來預防和控制疤痕組織的過度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