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摩托車騎士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手套,可不要小看手套的重要性
質地或堅硬或柔軟的保護設施能夠在撞擊下保護你的指關節。像這樣的「防護長手套」可以與外套對接,從而保護手腕在密封狀況下不受強風的侵擾。在選擇手套時要按照挑選頭盔的標准去做。必須要舒適合體,同時,還要考慮摩托車的類型。
在騎行時,手在這一過程中起著很關鍵的支撐作用,因此,或許應該選擇採用前彎型的手套,以起到更好的支撐作用。但在更加休閑的騎行方式時,則需要一雙具有全方位保護的手套來應對某些突發狀況。
(1)騎行手套尺碼怎麼分擴展閱讀
同樣也要檢查手套的防風性能。這是為了在冬天方便使用。這樣的性能要求更厚實的內襯和更長的袖子,如果是夏天專用的手套的話,則需要比較堅硬的材質和良好的通風性能。
通常在挑選手套時,除了在店內試戴,更應該戴上手套握緊摩托車把來感受。一旦找到適合的手套,鑒於它們是悉心找尋到的,應該能夠用上很長一段時間了。
大多數人對於想要什麼樣的手套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建議大家盡可能地多試幾雙,這跟試鞋子有些類似。一個廠商生產的「大號」在其他品牌那裡可能只是「中號」,因此在做出最後決定之前需要多看多嘗試。
Ⅱ 日騎行、短途騎行必須具備的裝備選擇及正確使用
頭盔是騎自行車旅行必備的首要裝備,無論是日騎、短途騎行還是長途騎行,都必須佩戴。其次,我們建議配備騎行專用手套和騎行褲/裙。
1 頭盔
自行車頭盔有山地車頭盔、公路車頭盔、山地公路兩用頭盔之分,公路車頭盔比較單一,而山地車頭盔又分為山地越野頭盔、全山地頭盔、山地速降頭盔等。
(1)頭盔的選擇
頭盔以透氣性好、輕便、配戴舒適為優選。必須購買經過質量檢測部門認證檢驗合格,並獲得產品認證的頭盔。
買頭盔時一定要本人試戴,亞洲人頭型偏寬,要注意頭的左右兩側不要過緊,以能塞進去一個小手指為宜。
(2)正確佩戴頭盔,頭盔才能起到保護作用
第一步:把頭盔水平,周正地戴在頭上,不要前仰後翹或歪斜。頭盔內若戴小帽子,帽沿的長度以不擋視線為宜。
第二步:調整頭盔的內尺寸,以頭的左右兩側能塞進一個小手指為度。
第三步:調整頭盔上的幾根安全帶,把安全帶收緊並回折一下安全帶的頭,確保安全帶在騎行中不會松動。
第四步:頭盔前沿與眉毛平齊。三角扣緊貼耳朵根部下約1.5厘米,帶子在下頜向下約1.5厘米處固定。
2 騎行手套
騎行手套的作用是吸汗、防滑、透氣、保護手掌及腕關節。萬一不慎摔跤,手套能起到保護作用。日常騎行用手套,基本分為長指手套和半指手套,長指手套又分為春秋季手套、夏季手套和冬季手套。
日騎行和短途騎行,夏季可戴半指手套。夏季長途騎行建議戴長指手套,以防曬傷。其他各季,建議戴長指手套
選擇騎行手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透氣性、防潑水性
手套要透氣,即使秋冬季節戴的手套也要注意排汗功能。另外,秋冬季手套還要在注意透氣性的基礎上,注意其防潑水性。
(2)吸震性
不是掌心越厚的手套吸震性越好。手套掌心的吸震效果優劣依次為:泡綿、EVA、記憶泡綿和吸震凝膠(GEL)。專業自行車手套常採用記憶泡綿和吸震凝膠,購買時有個簡單的識別辦法:按壓襯墊處,彈性不佳的是泡綿,可緩慢彈起的是記憶泡綿,有彈性和有滑動感的是吸震凝膠。
記憶泡綿因為會呈現握把的形狀,更便於握牢自行車握把,但吸震性能略遜於吸震凝膠,適用於騎行路況較好的路段。若是騎行XC爛路或越野,可選擇吸震凝膠的。EVA材質較硬,彈性差,專業騎行手套現已使用得較少。
(3)防滑
自行車手套的防滑部位在手部握拳的突出部位,一般普遍採用的PU材質。高端價位可能採用矽膠,其防滑效果更佳。
(4)尺寸要合適
手套的尺寸要合適,一定要試戴,不能偏大或偏小。女車友若手較小,買不到成人騎行手套,可選擇青少年款的騎行手套。
3 騎行褲/裙、騎行服
(1)騎行褲/裙
騎行褲是關乎騎行舒適度的重要裝備。其彈性面料包裹臀部、大腿的肌肉,具有一定保護運動肌肉的作用,而且騎車時還可以減少風阻和大腿內側與車座的摩擦。騎行褲墊有一些減振、擴散壓強分布、減少騎行時的不適感和壓迫感的作用。
騎行褲按長度分為長款、9分款、7分款和5分款,以及背帶款、內褲款、寬松款等,女式還有騎行裙。購買騎行褲時要注意6點。
其一,騎行褲的面料要有彈性,可包裹住臀部、大腿的肌肉,以起到一定的保護運動肌肉的作用。
其二,騎行褲墊分男女款。騎行褲墊有海綿、硅膠、COOLMAX、KISS AIR等材質,記住一點:不是越厚越好。高端騎行褲,根據不同的騎行強度、騎行時間,配備有不同材質、厚度的騎行褲墊。根據襯墊的介紹和標注選擇。COOLMAX、KISS AIR材質的襯墊舒適性比較高。
其三,穿騎行褲時不要穿內褲。
其四,騎行褲邊(包括騎行服的袖口)選擇硅膠防滑帶,舒適性較高。
其五,從騎行褲的前部分看,褲墊的縫合線要有褶皺,褲墊呈立體感。
其六,秋冬季可選擇前面帶防風面料的加絨騎行褲,或內穿夏季騎行褲,外套寬松的無墊式防風騎行褲。
(2)騎行服
騎行服就是騎行運動時的專用運動服,透氣性好、速干、緊身減少風阻。如果只是騎自行車代步和休閑,而不是參加比賽,不過分追求速度,此時可以用戶外速乾衣替代騎行服,所以騎行服不是必需的。
若選擇騎行服,需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顏色淺的一定比顏色深的涼快。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多年檢測的結果表明,深紅色和藏青色的化纖織物是比較好的防曬服裝。
其二,夏季騎行服並不是短袖的一定比長袖的涼快,長袖騎行服的衣袖要比普通的衣服長一些,確定長袖騎行服袖子長度的方法是:做一個騎行時手握車把的姿勢,衣袖正好蓋住手腕。
其三,騎行服的後片的長度一定要騎行中能蓋住腰部。
其四,騎行服前面的拉鏈最好是全拉鏈的,或者比較長的拉鏈,透氣性比較好。
其五,騎行服的後面最好有幾個小口袋,以便放小零物;但若小口袋不是封閉的(如有的口袋口沒有拉鏈),女車友如廁時要當心小口袋中的東西不要掉進廁坑。
其六,騎行服最好有反光條,夜間騎行安全。
其七,秋冬季騎行,衣服由里到外的穿法可以是:速乾衣+抓絨衣+防風衣。
4 鞋底稍硬的鞋、鎖鞋
習慣穿鎖鞋的,建議攜帶一雙方便走路的鞋。騎行中要穿鞋底稍硬的鞋,最好是粘扣設計的。若是鞋帶設計的,一定要注意系好鞋帶,以防鞋帶刮進牙盤、鏈條。
5 手電筒/車首燈、尾燈
騎行在外,雖然都不想走夜路,但可能因種種原因(爆胎、隊友身體不適、迷路等)不得不夜騎。所以,只要騎行,必帶手電筒/車首燈和尾燈。夜晚騎行,開車首燈,起到照亮和警示的作用。車首燈可用手電筒替代。
天黑後騎行,開車尾燈,起到警示的作用。有時車尾燈用反光片代替,後面的車輛開燈行駛時,就能看到反光片和反射光,從而起到警示作用。最近又出現了可以持續閃爍的青蛙燈,將其裝在車尾,警示效果更顯著。也有將青蛙燈等小燈裝在前後車軸上,不僅能起到警示作用,夜間騎行也更加炫酷。
6 備胎、氣筒、組合工具包等
騎自行車旅行前,一定要掌握簡單的自行車維修技術,並攜帶備胎、氣筒、組合工具包等。如果團隊騎行,工具不必人人都帶。根據騎行線路的路況,內胎至少准備2條。使用法嘴內胎的車友,若氣筒沒有法嘴,還要准備好轉換頭。
組合工具包中一般包括:補胎工具、內六角扳手、截鏈器等。氣筒一定選擇腳踩式的、金屬的,不要選用手打氣的!氣筒價錢從15~100元不等,選擇時一定注意質量,不要一味地選擇低價位。
7 截鏈器
截鏈器雖然不經常使用,雖然組合工具中也多配有截鏈器,但建議買個質量好的、專業級的截鏈器。
8 補充能量的食品、水
騎行1小時或30公里,補給一次。大量出汗時不要只喝礦泉水。蜂蜜、葡萄糖是單糖的,飲用蜂蜜水能快速補充體力。上午10:00~11:00,
下午4:00多,補充一次用葡萄糖粉沖的溫熱的水。
補充能量棒、能量粉類的食品前,預估當日運動量,不要過補。小食品可准備香蕉、話梅、巧克力、士力架、花生牛軋糖等。
9 手台(業余電台)
手台是「手持電台」的簡稱。只有取得業余無線電執照的人,才能使用業余電台,即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為了試驗收發信設備、進行技術探討、通信訓練和比賽而設立的電台。
只准使用國際通用「Q」簡語和業余通信縮語以及必要的英語明語,不得使用任何形式的暗語、密碼、暗令、代號等。不得作為廣播娛樂之用。只限使用執照中核準的電台設備、頻率、呼號和調制方法進行聯絡。
(1)手台是救命工具
手台可以讓持有人在隊伍中保持通信通暢,隨時知道隊伍的整體情況。高端的手台能在關鍵時刻以及極端環境救你的命,這一點在無數次戶外事故中被證明。手台的備用電池也很重要。
(2)學會使用手台
手台操作時要注意4點:
其一:頻點是否合法;是否有人在使用,業余頻段上工作的電台很多,互相之間要避免干擾。使用一個頻率時,首先要問一句:「這個頻率上有人嗎?」如果聽到頻率上已經有電台在工作,就應主動換頻率。
其二,電池是否正常(包括備用電池)。
其三,工作狀況:收、發是否正常,送話質量清晰。
其四,操作方法:開、關機及頻率調諧,及功率調整方法。
其五,避免長時間閑聊。不聊政治、宗教觀點(嚴禁)、敏感話題及其他禁止的內容。
其六,無線電的通信距離,受無線電設備的質量、天氣、環境、高度,以及通信頻率的影響,目前戶外時使用得最多的UV段手台,是「視距傳輸」,站得高,無建築物、山體、車體等厚重物體以及金屬物體的干擾和屏蔽時,便傳得遠。
手 台 和 其 他 電 子 設 備 一 樣, 對 工 作 的 溫 度 有要 求, 購 買 時 細 看 說 明 書, 一 般 能 工 作 的 環 境是-10℃ ~40℃。很多人使用的國產手台配備的是普通鋰電池,鋰電池的放電能力對工作環境很敏感,在-5℃ ~-10℃的時候,如果連續暴露10分鍾以上,放電性能將會大大的下降,在使用中,特別是發射時間會嚴重的縮短,甚至自動關機,解決的辦法就是恢復溫度,當你發現在低溫下手台不能開機,發射時間縮短的時候,可以嘗試將手台關機,揣在懷里或放在口袋裡一會兒,然後再繼續開機使用。軍標的手台和鎳氫電池的手台工作能力比較強。
(3)中國6個主要波段中最適合語音通聯的頻率
① 40米(7兆):7.030MHz~7.100MHz
② 20米(14兆):14.100MHz~14.350MHz
③ 15米(21兆):21.125MHz~21.450MHz
④ 10米(28兆):29.510MHz~29.700MHz
⑤ 2米(144兆):144.035MHz~145.800MHz
⑥ 70厘米(430兆):438.000MHz~439.000MHz
最後,推薦一個 國風網站 ,提供和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滋養你的靈魂,讓你輕鬆快樂生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Ⅲ 騎行服應該如何選擇碼數
首先,從整體來說,騎行服越貼身越好。據說很多騎友對褲子貼身是有抗拒的,但褲子貼身是有利於減少大腿與座包之間的摩擦,而衣服貼身就能減少風阻,雖然很多人都說反正速度也不快,也不比賽,不需要考慮那點風阻,但既然前輩們驗證後得出這樣的宗旨,我們還是遵循的好。
其次,需要了解自己的具體尺寸,比如胸圍,腰圍,腿圍,腿長等,然後看賣家各個碼數的尺寸表,上衣重要的是胸圍跟前衣長,不能短的露肚子;褲子重要的是腰圍跟腿圍,經常騎車的車友注意了,你們的腿比正常人的腿要結實,所以得特別注意一下腿圍不能太緊,會勒人。
最後,不管別人怎麼說,還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買騎行服才是正確的,喜歡穿寬松衣服的車友,也沒必要一定要買貼身的,總不能每次騎車的時候貼身的渾身不舒服那就不值得了,雖然會有人說你很不專業,但是,騎車不就是放鬆心情嘛,那就讓他們去說好了。
喜歡在路上的感覺,這是每一個騎車旅行人的最質朴表達。在空曠望不到頭的路上騎行,自由自在,想停就停,想走就走,向著目標前進,不在乎旅行的終點,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欣賞風景的心情。你可以在自行車旅行中找到速度、活力、激情、獨立、合作和美麗。
Ⅳ 捷安特 s、m、l分別是多大
捷安特 s、m、l對應的是車架的尺寸,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高來進行選擇,一般情況下尺寸需要分為國產的和台產的,其中國產 S是17 M是19 L是21,台產 S是16 M是18 L是20。
這兩者的身高區間是一樣的 S是165-175,M是175-185,L是185-190。下面給出了捷安特自行車s、m、l的詳細參數信息,見下圖:
(4)騎行手套尺碼怎麼分擴展閱讀:
捷安特(giant)自行車車架尺寸選購主要注意事項
選購自行車最重要的就是依照什麼樣的身高挑選什麼樣的尺寸的原則。自行車車架作為全部自行車的骨架,影響了你騎行姿勢的精確性和溫暖性,所以挑選一個適合的自行車車架是相當首要的。
采辦自行車就像買鞋子,必然要合腳才會溫暖,否則再好的鞋也是枉然。很少有人會由於喜歡一雙鞋而屈就於不合腳的尺寸,經常看到有車友騎著尺寸不合的自行車。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項:
1、新手不懂,對自行車車架尺寸沒有概念;
2、沒有恰當尺寸仍屈身買下;
3、經由網上采辦,或買他人的二手車;
4、不良的自行車店老闆為出貨而把不適合的商品賣給不懂行的新車友;
5、為了省錢,家人、情侶、或朋友彼此借著或換著騎行;
6、為了省錢,給小朋友買大車。
所以,常有車友花了大把銀子,卻依然騎得不舒暢,還覺得自行車不夠好,或是本人不適合騎自行車。所以,想采辦自行車的朋友們,雖然不用對自行車很是專精,但對自行車車架尺寸必然要了解,才能找到一輛本人最對勁的自行車。
參考資料來源:捷安特官網-車架幾何
Ⅳ 騎行手套怎樣選擇
騎行手套怎樣選擇
手套不但可減少因手汗濕滑而產生的危險,手套上厚墊的部分可吸收騎乘時的震動沖力,減低手麻。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騎行手套選擇方法,歡迎大家點擊查看。
一、騎行為什麼要戴騎行手套
騎行為什麼要戴騎行手套?因為手套不但可減少因手汗濕滑而產生的危險,手套上厚墊的部分可吸收騎乘時的震動沖力,減低手麻。此外,手套還可用來擦汗水,甚至在摔車時提供防護,怕曬黑的女車友還可防曬、冬天則能禦寒。別看手套小小一枚,因應手部穿戴部位的不同,該部位材質的選用便有所不同,例如手背部分一般由透氣、吸汗、防曬、防寒等多種材質拼接而成;手心部位則多強調防震、防滑耐磨等功能,因此別看手套小,每處的設計都是體貼且用心的。
二、選購騎行手套時要注意透氣功能
為了避免戴手套悶熱,表面材質採用網狀布、萊卡布與俗稱三明治網布的三層布和由三層布料組合的三層貼合布,其中萊卡布擁有伸縮彈性也透氣,運用最廣泛。三層貼合布由最外層的網布、中層的防水透氣膜與里層的刷毛布構成,防潑水也防寒,歐美等嚴寒地區較常使用。
二、選購騎行手套時要注意吸震功能
手套內襯的吸震效果依序為泡綿、EVA、記憶泡綿、吸震凝膠(Gel),專業自行車手套常用為記憶泡綿與吸震凝膠,購買時可做簡單辨識:按壓襯墊處,彈性不佳的為泡綿,可緩慢彈起的為記憶泡綿,有彈性和有滑動感的為吸震凝膠。記憶泡綿因為會呈現握住的形狀,可更佳握牢自行車握把,與吸震凝膠相比吸震性能略差,但適用於騎乘平坦地形的公路車或休閑車手套。越野車、極限運動用車則較適合使用吸震膠來防震,並提供滑倒時的支撐保護。EVA材質較硬彈性差,專業手套已少使用。
三、選購騎行手套時要注意吸震功能
附加在主體上的材質,多用在手部握拳的突出部位,早期使用較不環保但成本低的PVC,近來已被日、歐等禁止使用,因此衍伸出現在最普遍的PU材質,價格較PVC高但符合環保。另外還有防滑效果更佳的矽膠,但因加工難度較高製作成本也高,采少量製作,多應用在高級手套及特殊用途手套。
四、選購騎行手套時要注意防滑功能
附加在主體上的材質,多用在手部握拳的突出部位,早期使用較不環保但成本低的PVC,近來已被日、歐等禁止使用,因此衍伸出現在最普遍的PU材質,價格較PVC高但符合環保。另外還有防滑效果更佳的矽膠,但因加工難度較高製作成本也高,采少量製作,多應用在高級手套及特殊用途手套。
五、選購騎行手套時半指和全指的選擇
到底要購買全指還是半指,須端視個人的`需求選購。天不冷的時候,以半指的需求量較大,優點是涼快、靈活,從口袋拿小東西、使用手機都很方便,但缺點就是無法防水、防寒及防曬,車友最好兩種手套都有,出門騎車前看看天氣再決定戴哪一種手套。到底什麼尺寸才適合自己?通常手套的尺寸與身高相關,但是每一家廠商的刀模結構不盡相同、甚至男女性、孩童的比例有別,因此最大的重點是合適即可,不須為了怕變松而買小一號,也不須怕洗了之後變緊而買大一號。至於手指較胖的車友,買手套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尺寸,在款式(手背部分)上則要挑選整片式或采直線切割的手套,彈性較大,因車縫線本身彈性差,直線切割的手套在穿戴時還能保有橫向的延展彈性,就不至於緊綳。若因手胖而購買大一號的手套,整體穿戴起來反而會太大不合手部,失去自行車手套貼合靈活的特性。
六、騎行手套的穿戴技巧
由於自行車手套是較貼合手部的手套,為了方便穿脫,部分手套會在手心最下方處加縫較粗糙的防滑片,戴上時方便往下拉合。脫掉時,可利用指間縫的拉線上拉即可輕松脫卸;若無拉線,建議拉住手心部位而不是手背部位布料上脫,由於手心部位布料較耐位,可保持手套不致變形。
;Ⅵ 淺論騎行手套(半指和全指)的區別和作用
分兩類車說,公路和山地,
公路,半和全的區別更多在氣溫,半指肯定是氣溫較高的時候用的,全指還分兩類,一類是tt賽用,因為職業車隊追求各種邊際效應,手指的風阻也要降低到最低,但這種僅僅是將手指頭蓋起來,面料很薄,另一類就是秋冬用的全指,主要是防風保暖用;
山地,這個不太一樣,山地即便是比較暖的天氣也會用全指,主要是防護的考慮。
Ⅶ 騎行手套怎麼選
我覺得要選騎行手套首先要話,最重要的就是保暖,因為普通人一般到了冬天才會用到騎行手套,冬天天氣寒冷,尤其是北方,時不時的還會有刺骨的寒風,如果騎車不帶手套的話長期下來手有可能會凍壞,就算不看長期沒人希望騎完車後手凍得又冷又疼吧。騎車是為了圖方便的,不是為了找罪受的,所以保暖真的很重要。
其次就是擋風,冬天風大,如果手套不擋風的話,風一滲透進去照樣很冷。
手套的摩擦力也很重要,他可以使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是你的手緊緊地抓住車把手不至於脫落。騎行手套一般都會有減震設計,減輕騎手的壓力。
手套還要透氣,防止在你騎行的過程中因為勞累而使手部出汗,但因為不透氣所以感覺濕漉漉的,一是不健康,二是不舒服。
當然了手套的樣式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憑自己的喜好選擇。
Ⅷ 騎行的裝備
就是戴在頭上那頂大蘑菇,由於其能對脆弱的頭部提供保護,所以是騎行者必備的裝備。
【用處】防撞、防止樹枝樹葉擊打、防止飛石擊打、分流雨水、透氣、提速。帶有帽檐的頭盔能夠防曬,在頭盔上貼上反游標志還能在夜間騎行時防止誤撞。
判斷頭盔好壞的【標准】包括質地、重量、內襯、佩戴舒適性、透氣性、風阻效果:
【質地】頭盔一般使用發泡材料(普通或者高密度的,兩者的區別在於其防撞效果)鑄成,並有光滑的殼面;
【重量】壓在頭上的東西不可能太重,這也是騎行頭盔沒有採用合金材料的原因;
【內襯】就是頭盔內側與頭部接觸的部分,它可以在平時提升佩戴舒適感,在頭部受到撞擊時產生緩沖作用。做工精良的頭盔其內襯覆蓋面大,質地更好,和頭盔內側粘合得也更結實;
【佩戴舒適性】主要是因為重量、內襯、系帶以及頭圍是否合適帶來的個人感覺,佩戴舒適的頭盔可以極大地減少騎行者頭部及頸項受到的壓迫並在遭受撞擊時最大限度地提升保護效果;
【透氣性】頭部長期處於不透氣狀態會對頭皮產生不良影響,也會讓騎行者感覺不舒服。所以好的頭盔或者是孔數比較多,或者是孔的面積比較大??這都是為了提升透氣性;
【風阻效果】頭盔將人的頭發收於盔內,本身就已減小了頭部的風阻,而對於熱衷於提升速度的朋友來說,頭盔造型對風阻的影響也是值得關注的;
【騎行頭盔的種類】:半盔式騎行頭盔分為公路專用(無帽檐)、公路山地兩用(配可拆卸帽檐)等。也有朋友使用類似於棒球或輪滑用的頭盔。全盔式騎行頭盔造型類似於摩托車用頭盔,一般是速降或攀爬車愛好者使用。
【騎行頭盔的佩戴】:頭盔佩戴要保持水平,不能前仰後翹,有些騎友認為頭盔前面的帽檐有點阻擋視線,就把頭盔向上抬高很多以獲得良好的視線,其實可以把帽檐去掉一樣能夠達到效果。
正確的佩戴頭盔如右圖:
正確佩戴頭盔應該是頭盔調節帶的交叉在耳下(紅點)一指的厚度,大約1.5厘米。
整個帶子在下顎(綠點)而不是喉部固定,也要留一指的厚度,大約1.5厘米。 【特殊作用】騎行眼鏡除了具備一般運動眼鏡共有的作用外,其阻擋紫外線照射的作用值得特殊關注。大多數騎行者是在公路上騎行的,而在太陽天時,公路對陽光的反射效果比泥地或者草地要好。由於騎行姿勢不同,騎行者比騎一般自行車的人有更多的時間直視路面,由此接受更多的紫外線反射。眼睛長期吸收紫外線是會引發白內障的!騎車的朋友多半都有眼睛被風吹得流淚和眼睛裡進異物的經歷吧?而且如果您在到處白雪覆蓋的冬季騎行,或是在常年冰雪覆蓋的西藏,太陽照在雪上反射之後直接照射在眼睛上,很容易患上「雪盲症」,騎行眼鏡可以極大地保護你的眼睛不受這些傷害。
【選購】騎行眼鏡也很講究佩戴的舒適性,這與它的質地和大小有關。同時,對鏡片的選擇也有講究,不同顏色和質地的鏡片透光度和防紫外線效果是不同的,如果你要在騎行過程中面對不同的陽光照射效果,選擇一款有不同顏色備用鏡片的騎行眼鏡是不錯的選擇。無色鏡片適用於低光線或者夜間騎乘。黃色鏡片是霧天或者灰色天氣的理想選擇。紅色或者橙色鏡片整體來說最好,可以讓周圍的地形變的格外清晰明了。近視的朋友還可以選購可以加裝近視鏡片的騎行眼鏡,不過價錢要貴一些。
【注意】普通太陽眼鏡雖然也能阻擋紫外線和強光照射,但因其造型比較休閑,沒有具備保護功能,在阻擋風和異物入眼方面的效果不及騎行眼鏡。 上衣
顏色比較鮮艷,上身效果比較緊,很顯線條的一款裝備。
【作用】提速、排汗,背後有包包的騎行服能裝東西,長袖騎行服能防止手臂被曬,加絨騎行服還能保暖。騎行上衣提速的效果非常顯著,追求速度的朋友可以考慮購買。騎行上衣的排汗效果與透氣性如何取決於面料的選擇。
【如何選購】騎行上衣的價格一般在100元以上,選購時要注意麵料(並非是越光滑越好)、走線以及上身效果,太緊或者太松的都不合適。
騎行時不可避免要對會陰部位造成壓迫,長期如此會埋下患上前列腺炎的隱患。同時,該部位如果長時間不透氣,也會對個人衛生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對於經常騎行的朋友來說,騎行褲是必備的。
褲子
【構造】從外表看,騎行褲與跑步用的褲子沒有太大區別,但前者在襠部加了一層座墊,其基本效果就是緩解會陰部受到的壓力,採用特殊材料的座墊還能增強透氣性和抑制病菌繁殖。另外,好的騎行褲其表面也用的是透氣性很好的材料,可以避免腿部汗水淤積。騎行長褲的緊身效果也很明顯,其在褲腿處還有類似於健美褲的設計,或者加裝有束帶以防止褲腿被卷進牙盤裡面。 【作用】吸汗,防滑,透氣,保護手掌及腕關節。吸汗、透氣和防滑三者相輔相成。自行車處於高速運動狀態時,騎手對自行車的操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手上功夫。做工精巧的騎行手套無不在防滑效果上下足了功夫。透氣性取決於手套的用料及大小。而對手掌的保護則主要體現在翻車時,騎手經常會用手掌先接觸地面以使身體緩慢著陸,如果沒有手套進行減震,這樣的動作容易使手掌被磨破並嚴重損害關節部位。
之所以說騎行手套是在默默奉獻,主要是因為認識到手套保護腕關節的朋友並不多。事實上,由於騎行者採用了不同於休閑騎車的坐姿和握把方式,這就讓腕關節長期處於非正常的緊張狀態,其對神經和肌腱的負面影響甚至是終身性的。騎行手套的特殊作用在於最大限度地緩解對腕關節的壓迫,將其與普通手套背面朝下平鋪後進行對比,你會發現它的正面不是平的而是上翹的,這恰恰與騎行者握把的姿勢是吻合的。
【選購】騎行手套分為半指和全指兩種,選購時盡量選擇縫合部分堅固、手掌部位厚的。有些手套還在大拇指處加有毛巾材料,方便騎手揩汗。 這是一款方便實用的裝備
【構造】騎行背包的容積不大,但裡面的分隔層及小包包較多且各有用途,如底部分隔層用來裝水袋,旁邊有小洞以方便布設吸水管;工具包內使用了大量的松緊帶以防止各種工具互相碰撞;頭盔一般可掛在背包外面,但也有隔離層保護其免遭刮花。騎行背包的背負系統講究輕巧透氣,並配有胸鎖和腰鎖。 【騎行襪及騎行鞋】
騎行襪的透氣性和耐磨度比普通運動襪要高,可以減少不斷蹬車對腳掌帶來的副作用。騎行鞋分為自鎖和非自鎖兩種,後者類似於普通運動鞋,只是其更強調緊固性,前者需配合自鎖腳踏使用,兩者同時使用時,自己的腳掌就被拴在腳踏上了(當然,要取下來也是非常容易的,解鎖熟練一般不到1秒就解開了。),這樣可以免除你對腳掌打滑的擔心,全神貫注地提升速度。不過,因為必須掌握熟練解鎖動作。否則摔在地面上後也不一定能解開鎖。
【面罩及護耳】
這些東西是在面臨風沙或者寒冷天氣出行時使用的,選購時一般要注意是否透氣以及邊緣的密閉性。
【護膝和護肘】
喜歡運動的朋友都知道這兩者的用處咯,我就不贅述了,只是提醒一點,騎車時如果翻車,膝蓋、肘部受到撞擊的幾率不小,在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騎行,戴上兩者還是有必要的。
【運動水壺及水壺架】
選購及安裝:運動水壺有塑料和合金兩種質地,選擇時要注意壺內是否有異味、外表是否堅固等。千萬不能圖便宜購買使用有毒塗層的合金水壺或者使用不符合飲水標準的材料製作的塑料水壺。選購水壺架時要注意大小是否與水壺相符,結構是否堅固,還要注意是否可能對水壺造成刮花等傷害。安裝時要注意是否牢固,左晃右倒、叮當作響的水壺架和水壺輕則影響心情和速度,重則會對騎手的操控產生阻礙。
其它飲水系統:常見的是水袋和吸水管。水袋放置於專用背包內(也有人將水壺加裝吸水管後置於水壺架上),吸水管一頭接在水袋上,一頭接在騎行者嘴邊,喝水時只需偏過頭來咬住吸水管即可。
主要有前後托包、座墊包和車架包等。為減輕背負壓力,長途騎行時背包裡面不能放置重物,前後托包由此承擔了主要的載重任務,其講究的是結實和防水。車架包通常置於車架前端,即把立後面那個位置,容積不大。座墊包置於座墊下方,容積很小,常用以放置小物品,適合於不用背包短途騎行以及比賽場合使用。
Ⅸ 騎行手套尺寸 求問:這個圖上的騎行手套尺寸是什麼意思啊應該怎麼量
SMALL = S = 小碼
MIDDLE = M = 中碼
LARGH = L = 大碼
Ⅹ 摩托車騎行手套勒手怎麼辦
調松一點。
具有保護性 並適合自己的手型(注意尺寸)能夠防風保暖能夠直接觸摸手機屏幕這個很重要展開來講,第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護性,很多摩托玩家因為手套買小了在行駛過程中會勒手,如果買大號了保護性則會降低,冬季騎行手套尺寸選擇可以選擇比夏季手套大一號(裡面有加絨)。還有一點就是大家一定要選擇能夠直接觸摸手機屏幕的手套!冬日把手套摘下來解鎖手機的經歷太痛苦了!所以這一點在選擇手套時一定要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