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護士在做什麼操作的時候需要帶薄膜手套
擴展閱讀
怎麼把半裙子穿到身上 2025-09-23 02:53:20
皮衣短款配什麼好看 2025-09-23 02:45:23
皮帶沒有帶圈怎麼辦 2025-09-23 02:37:21

護士在做什麼操作的時候需要帶薄膜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7-04 03:56:48

❶ 什麼情況下戴醫用橡膠手套和薄膜手套

洗碗和做清潔時可以呆橡膠手套,因為比較耐磨;做菜(比如涼拌菜,韓國辣白菜)可以戴薄膜手套。

❷ 口腔門診不允許護士戴橡膠手套只能帶薄膜手套可以舉報嗎

我覺得護士就用薄膜手套的話也是可以的啊,又不是不用手套。雖然薄膜手套要比橡膠手套便宜一點,但是薄膜手套的防護能力也是可以的啊,一般都是醫用級別的啊,不知道你是用的哪一種,所以也不好瞎定論。因為護士不是直接接觸病人的口腔,或者使用器械為病人看病的,理論上護士的防護等級確實不需要口腔醫生那麼高,但是每個診所要求不一樣,有的診所像你這家可能對成本的管控很嚴格,所以護士戴薄膜手套,薄膜手套已經可以了。

❸ 什麼工作必須帶手套

手套主要的作用有幾個,
第1個就是為了防止病菌的傳播,
第2個就是為了安全,
第3個就是一種正規場合顯示隆重正式。

很多工作是必須帶手套的,
比如餐飲業的服務員從廚師到上菜的服務員配菜工,
都必須攜帶手套,
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病菌。
做手術的醫生護士也必須攜帶口罩。
口罩他以及無菌服
同樣也是為了制止細菌。
電焊工,錢的手套是為了防止傷害。
還有一些正規場合必須帶手套。

❹ 什麼操作需要無菌手套

一。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1、 環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一次。2、 進行無菌操作時,衣帽穿戴要整潔。帽子要把全部頭發遮蓋,口罩須遮住口鼻,並修剪指甲,洗手。3、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物品一經使用後,必須再經無菌處理後方可使用,從無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4、 無菌包應註明無菌名稱,消毒滅菌日期,並按日期先後順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保存7-14天,過期應重新滅菌。5、 取無菌物品時,必須用無菌鉗(鑷)。未經消毒的物品不可觸及無菌物或跨越無菌區。6、 進行無菌操作時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應更換或重新滅菌。7、 一套無菌物品,只能供一個病員使用,以免發生交叉感染。(二) 准備質量標准1、 工作人員著裝整潔,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2、 備齊用物。3、 治療盤、無菌持物鉗或鑷,浸泡於消毒溶液內,無菌溶液、無菌包布、無菌容器及物品、無菌手套、彎盤、75%酒精、無菌棉簽。4、 查對無菌物品、滅菌日期及手套號。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無菌操作要求。(三) 操作流程質量標准1、 選擇清潔、乾燥、寬闊的場所進行操作。2、 解開無菌包系帶卷放在包布下邊。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兩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的內面。用無菌鉗(鑷)取出一塊無菌巾放於治療盤內,剩餘部分按原摺痕包起紮好,並註明開包時間。4、 鋪無菌盤:單巾鋪盤:雙手拇、食指捏住治療巾兩上角外面,輕輕抖開,雙折鋪於治療盤上,內面為無菌區,蓋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對面無菌盤上,開口邊向外,放入無菌物品後,邊緣對齊蓋好。將開口處向上翻折兩次,兩側邊緣向下翻一次,以保持無菌。雙巾鋪盤:雙手捏住無菌巾的左右兩上角的外面,輕輕抖開,由遠向近鋪於治療盤上,無菌面向上,放入無菌物品。依上法夾取另一塊無菌巾,由近側向對側覆蓋於治療盤內上,邊緣多餘部分反折,不應暴露無菌區。5、 打開無菌容器蓋,必須把蓋的無菌面(內面)向上,放在穩妥處,夾取所需物品放入無菌盤內後立即蓋嚴。6、 倒無菌溶液,仔細檢查核對溶液後,面對瓶簽兩拇指將橡皮塞向上翻轉,再用一拇、食指將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隻手)握住瓶簽倒出少許溶液沖凈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所需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套上瓶塞並消毒翻轉部分與瓶頸(從非污染處到污染處)後立即蓋好,並註明開瓶時間。7、 打開無菌盤上層無菌巾一部分,核對無菌手套袋上所註明的手套號碼、滅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膠帶,然後將手套袋攤開,取出滑石粉包,將粉擦於手掌、手背和指間,以一手掀起手套內袋開口處,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兩拇指相對,一手伸入手套內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將反折部分翻轉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開無菌盤進行無菌操作。8、 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不可觸及容器內面及邊緣。9、 開包遞送無菌物品時,一手托起無菌包,另一手打開無菌包一角,將帶子捲起夾在托包的手指縫內,另一手依次打開其它三角並抓住遞送或穩妥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中(無菌區域內)。10、 操作完畢,從手套口翻轉向下脫去手套,整理用物。(四) 終末質量標准1、 操作有序,方法正確,無菌概念清楚,無菌觀念強。2、 能口述無菌操作的原則與注意事項。(五) 注意事項1、 開包後的無菌包和開封後的無菌溶液有效期均為24小時,無菌盤有效期限不超過4小時。2、 無菌持物鉗取時不可觸及容器口邊緣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內壁。使用時應保持鉗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用後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遠處夾取物品時,無菌持物鉗應連同容器一並搬移,就地取出使用。無菌持物鉗只能用於夾取無菌物品,不能用於換葯和消毒皮膚。無菌持物鉗及其浸泡消毒容器,應每周清潔消毒二次,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門診換葯室或使用較多的部門,應每日清潔消毒一次。 3、 使用無菌瓶內的溶液時,不可將無菌敷料堵塞瓶口傾倒無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內蘸取,以免污染剩餘的溶液。4、 無菌包內物品不慎污染或無菌包浸濕,外界微生物可滲入包內,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5、 戴手套時應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則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裡面。戴手套後如發現破裂,應立即更換。脫手套時,須將手套口翻轉膠下,不可用力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以免損壞。

❺ 手術室里,進行哪些操作必須帶手套

帶手套屬於雙向保護,如果你覺得病人的血跡及體液會污染你的話你可以帶手套保護你自己,此時帶的只是一般的手套不需要帶無菌手套,如果你參與無菌操作,就必須帶無菌手套,包括打麻醉,接觸手術器械,接觸病人傷口等

❻ 護士用的是什麼手套

一般醫用手套有兩種:1,塑料薄膜手套,用於更換病人用品時。2,橡膠手套,用於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等操作時,手術時也是使用這種。這兩種手套都是一次性的手套,使用一次就需要當醫療垃圾集中處理

❼ 護士的著裝要求和行為禮儀的要求是什麼

護士著裝儀表要求
一、護士著裝規范禮儀要求
由於以白色為主基調的護士服裝不能夠滿足人的視覺需求,所以現在各大醫院的工作服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淡藍色、淡粉色、淡綠色、淡紫色、淡黃色、淡米色等,款式也在經典樣式基礎上不斷翻新變革。這些不同色彩和樣式的工作服並不影響我們規范化的管理,而且更能符合服務對象的心理特點,在某種情況下,還起到了色彩語言的治療作用。
二、護士服是一種職業禮服
國家衛生部設計的護士服(普通護士服)多為連衣裙式,給人以純潔、輕盈、活潑、勤快的感覺,以整齊潔凈、大方適體和便於各項操作技術為原則。穿著中要求尺寸合身,以衣長剛好過膝,袖長剛好至腕為宜。腰部用腰帶調整,寬松適度。下身一般配白色長工作褲或白裙。夏季著工作裙服時,裙擺不超過護士服。
1、領扣:
護士服的領扣要求扣齊,自己的衣服內領不外露,高領護士服的衣領過緊時可扣到第二個。男護士服穿著時注意不著高領及深色內衣。
2、衣扣袖扣:
全部扣整齊, 缺扣子要盡快釘上,禁用膠布別針代替。護士服上禁止粘貼膠布等。衣兜內忌塞鼓滿。袖扣扣齊使自己的內衣袖口不外露。這樣著裝,會給人留下護士職業美的良好印象。
三、護士服的特殊語義與著裝標准
特殊護士服常指手術服、隔離服、防護服,其嚴格的著裝流程關聯著對病人和護士自身健康的責任。穿著中表達的是嚴謹、科學的語義。 .
手術服與著裝標准;
只適用於手術室內。分手術洗手衣、褲和手術外衣兩部分。因手術操作的無菌要求,手術服應是無菌的。手術外衣分一次性和非一次性。一次性手術衣多為有特殊感染的病人及應急情況下使用。常在使用後按一次性醫用垃圾焚燒處理。非一次性手術衣可反復高壓消毒後使用。穿手術服時配用的手術圓筒帽和口罩也分一次性和非一次性,其性能特點及術後處理原則同手術衣。帽子內塞嚴頭發,必要時用發網或發夾固定,要求前不遮眉,後不露發際。帽縫要在後面,邊緣要平整,佩帶口罩應四周嚴密,以吸氣時產生負壓為適宜。
1、隔離服
常在護理傳染病時使用。它的款式為中長大衣後開背系帶式,袖口為松緊式或條帶式。穿、脫隔離衣有著嚴格的操作流程和要求。穿隔離服時,必須配用圓筒式帽,頭發要求與戴口罩標准同穿手術服一致。
2、防護服
為特殊隔離服,主要用於護理經空氣傳播及接觸性傳染的特殊傳染病如(SARS)。這種服裝為衣帽連體式,不透空氣,可防止並阻止任何病毒通過。在二級防護時須佩戴特製的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鏡、鞋套、手套等,其連體帽內應先佩戴一次性圓筒帽,頭發要求及戴口罩標准同手術服、隔離服的標准一致。如為三級防護,則在二級防護的基礎上加戴全面型呼吸防護器、護視屏。防護服及配套防護用品的穿脫有著嚴格的流程和要求。 .
3、燕帽象徵著護士職業的聖潔和高尚
燕帽要潔白無皺。它以無聲的語言告訴患者,我是一名保護患者健康的職業護士。戴燕帽時,兩邊微翹,前後適宜。一般帽子前沿距發際3—5cm,戴帽前將頭發梳理整齊,以低頭時前留海不垂落遮擋視線,後發辮長不及衣領、側不掩耳為宜。上崗前就應把頭發夾好,不要一邊工作一邊騰出手去弄頭發,一則易造成自己頭發及至面部的污染,二則會給人以撓首弄姿的不良印象。燕帽要輕巧的扣在頭頂,帽後用白色發夾別住,以低頭或仰頭時不脫落為度。注意戴燕帽的上述要領,可使你避免留下零亂的印象,體現出你的干練利落。男護士戴帽見「男護士禮儀」。.
4、護士戴燕帽的發型、發飾
護士的發型、發飾
普通病房、門診部的護士,工作時佩戴燕尾帽。雅緻的發型使你更添風采;簡潔的發飾使你更顯聖潔優雅。 短發
頭發自然後梳,兩鬢頭發放於耳後,不可披散於面頰,需要時可用小發卡固定。發長不能過衣領,否則應挽起或用網套兜住。
長發
應將頭發盤於枕後,盤起後頭發不過後衣領,盤發時可先將頭發梳成馬尾或擰成麻花狀,用發卡或頭花固定,也可直接戴網套。
發飾
工作環境中的發飾,主要為有效固定頭發之用,發卡、頭花、網套等應採用與頭發同色系,以素雅、大方為主色調,避免鮮艷、誇張的發飾給病人帶來不良的刺激。
染發
可染成黑色或近黑色,嚴禁染成鮮艷的色彩。
5、護士戴圓筒帽的發型
手術室、傳染科及特殊科室的護士,為了無菌技術操作和保護性隔離的需要,工作時佩戴圓筒帽。在佩戴圓筒帽前,應仔細整理好發型,頭發應全部放在圓筒帽內,前不露劉海,後不露發際。
短發
可直接佩戴圓筒帽。
長發
用小發卡或網套盤起後再佩戴,這樣可以確保頭發不從圓筒帽中滑脫到外面,影響無菌技術操作和隔離防護。 .
6、護士戴口罩的職業標准
佩帶口罩應完全遮蓋口鼻,戴至鼻翼上一寸,四周無空隙。吸氣時以口罩內形成負壓為適宜松緊,達到有效防護。無菌操作與防護傳染病時必須戴口罩。口罩帶的位置高低松緊要適宜,否則,不但影響護士形象,且沒有起到戴口罩的防護作用。比如,口罩戴的太低或口罩帶過松,污染的空氣可從鼻翼兩側和周圍空隙進入口鼻,起不到防護作用,戴的太高會影響視線或擦傷眼黏膜。有人將口罩戴到鼻孔下面、扯到頜下或吊在耳朵上面,均顯示出精神鬆散、職業形象不正規。口罩應每天清洗更換、保持潔凈。在一般情況下與人講話要注意摘下,長時間戴著口罩與人講話會讓人覺得不禮貌。
7、護士佩戴胸卡的要求
胸卡是向人表明自己身份的標志,便於接受監督,要求正面向外,別在胸前,胸卡表面要保持干凈,避免葯液水跡沾染。胸卡上不可吊墜或粘貼它物。.
8、選擇合適的工作鞋
工作時應穿白色低跟、軟底防滑、大小合適的護士鞋,這樣護士每天在病區不停的行走時,既可以防止發出聲響、保持速度,又可以使腳部舒適、減輕疲勞。反之,如果穿著高跟鞋、硬底鞋或帶釘、帶響的鞋,在自己行走時容易疲勞,而且也會影響病人休息。工作鞋應經常刷洗,保持潔白乾凈。無論下身配穿工作褲或工作裙,襪子均以淺色、肉色為宜,以與白鞋協調一致。穿工作裙服時,長襪口一定不能露在裙擺外。別小看一雙工作鞋,不光穿著輕快,結合整體更可以給人以利索俊美之感。那可是給你的英姿添彩的一筆啊!
9、護士上崗時不能佩戴飾品或過分裝飾
護士服裝樣式雖經歷史的演變卻都以莊重嚴肅為主。不但體現美觀大方、清潔合體,更展示著護士職業聖潔典雅、沉穩嚴謹的氣質。因此,穿工作服無論佩戴何種飾物,或將頭發染成流行色,做成不自然的怪發型和過分化妝,都會影響職業美和靜態美,病人看病來醫院,需要的是語言美、行為美、儀態美、技術精湛的護士,而不是商業形象小姐。更何況飾物不僅會妨礙工作,也是醫院內交叉感染的媒介體,接觸各類病人,會劃傷病人、劃破手套、脫落污染、不便於手的清潔消毒。所以,護士上崗時,不宜佩戴手飾,包括:戒指、指環、手鏈、手鐲;不宜佩戴耳飾,包括:耳墜、耳環、耳釘。不宜留長甲及塗染手指腳趾甲。不宜塗抹濃郁氣息的香水,避免對病人不良刺激甚至誘發哮喘等過敏性反應。禁止梳扮怪異的發型。
10、進出病區的便裝要大方秀雅
進出病區的便裝因與工作環境相關,以秀雅大方、清淡含蓄為主色調,體現護士美麗端莊且穩重大方。到病區來上班,不穿過份暴露不雅觀的時裝,如露臍裝、吊帶裝、超短裙、迷你褲,不穿帶響聲的硬底鞋、拖鞋出入病區。男護士不穿背心、短褲到病區。夏天忌光腳穿鞋,男護士也要著薄襪。
儀表是一種文化和修養,也是一種語言---意同於形體語的付語言。護士因職業需要對儀表有著特殊的要求。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衣貌取人」是儀表形象在與人接觸的第一時間,能直接強烈的刺激人的視覺器官,其優雅和粗俗、文化修養、個性愛好及年齡職業幾乎在瞬間可見一斑。護士規范的著裝則向社會展示著護士嚴謹自信、優雅莊重、誠信大方的工作作風和職業風采。護士以美好的職業形象、特殊的職業技能和規范具體的服務藝術相結合,贏得病人的信任,得到社會的認可。

護士舉止禮儀:
1、護士站、坐、行的正確姿態
原則:穩重、端莊、大方、優美。
共同要求:頷首、目光平視、表情自然,挺胸收腹,兩肩收緊,自然向後。
(1)站立
頭:微抬,目光平和,自信。
肩:水平。
上身:挺直收腹。
雙手: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或交叉於小腹處。
雙足:靠攏夾角15°~20°,重心在足弓。
(2)坐
頭、肩、上身同站立要求。一足稍向後,一手輕拉衣角,另一手展平工作服後下部,輕坐下。臀坐於椅子2/3或1/2處,雙手自然交叉放於一大腿上,雙膝輕輕靠攏,兩足自然踏平。
(3)行走
頭、肩、上身同站立要求。雙手前後擺動幅度約30°,兩腿靠攏,沿一直線小步前進。
(4)持物
治療盤:頭、肩、上身、兩腿同行走要求。雙手持盤1/3或1/2處,肘關節成90°角,治療盤距胸前方約5cm。
病歷卡:頭、肩、上身、兩腿同行走要求。左手持病歷卡1/3或1/2處,右手輕託病歷卡右下角。
(5)拾物
頭略低,兩肩、上身同站立要求。右腿後退半步下蹲拾物,直立、右腿邁步行走。
(6)開關門
頭、肩、上身同站立要求。身體略轉,半面朝向門,距門約40cm,一手輕帶門扶手,另一手微扶門邊將門輕輕開關。
(7)推治療車
肩、上身、兩腿同行走要求。身體略向前傾,治療車距身體前側約30cm,兩手扶治療車左右兩側扶手,肘部自然放鬆,約成135°~160°角,向前輕輕推動治療車,盡量減少治療車推行過程中發出的聲響。
2、護士舉止文明規范
(1)舉止端莊,行走大方,不勾肩搭背,不打鬧,不邊走邊吃食品及吸煙。
(2)遇同事或熟悉的病人及外單位客人,應主動禮節性示意或問候。
(3)自行車進入病區必須下車推行,並按指定地點整齊擺放。不任意堆放雜物。
(4)愛護宣傳設施及環境綠化,不破壞宣傳品,不隨處張貼告示。
(5)對求診患者問路要熱情地給予指引,遇病員發生意外時,應主動幫助運送搶救。
(6)除搶救等工作需要外,乘電梯應禮讓患者先行。
(三)電話禮儀
1、打電話的禮儀
打電話前應選擇對方合適的時間,准備好打電話的內容。
(2)耐心等待,如果鈴響了五、六聲還沒人接,可以掛斷電話。
(3)聽到對方聲音首先問候對方,然後報出自己的姓名或單位,並說出你要找的人。
(4)通話盡量簡明扼要,時間不宜過長。
(5)對方不在時的應對
①、用「對不起,打擾了,再見」的話直接結束通話。
②、請教方便聯系的時間或其他恰當的聯系方式。
③、請求留言「如果可以的話,麻煩您轉告他;×××給他打電話」。
(6)打錯電話要致歉。
(7)等對方說了「再見」後再掛電話。
2、接電話的禮儀
(1)電話鈴響,應盡快去接。
(2)拿起電話,首先問候對方,然後自報科室與姓名(接者)。應使用「您好,××科(部門)」,「您打錯了」等用語。
(3)轉接電話時應確認對方的身份,若你接到別人的電話,而對方又沒有自報家門時,在你替別人轉接電話之前最好能先確認對方的身份。如「對不起,請問您是哪位?」
(4)轉接電話前說「請稍候」。
(5)盡量給人方便
「很抱歉,×××不在,請問需要轉告嗎?」「請問,您需要留言嗎?」
(6)接到打錯的電話也需禮貌應對「對不起,您打錯電話了」。
(7)應在對方掛電話後再掛電話。
3、電話交談禮儀
(1)從拿起電話筒起,就不要再與他人交談,更不要隨便說笑。
(2)合適的語音語調
(3)寒暄和禮貌語言,開始時「您好、早上好,」結束時「謝謝」,「再見」。
(4)為了表示自己在專心傾聽並理解了對方的意見,需要用一些簡單的字,如「好」、「是」、「噢」、「嗯」,作禮貌的反饋。
(5)認真傾聽,必要時記錄。
4、接打電話的注意事項
(1)病區工作人員無特殊公務上午8~10點不打外線電話。
(2)不打超時電話。
(3)不亂扔電話機,遇有故障及時請信息管理科維修。
(4)不在病區大聲呼叫別人接電話。
(5)上班時應關閉手機,或設置在震動狀態。
(6)查房及治療操作期間不得回復電話。

❽ 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措施主要有哪些

制定防護法。將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問題上升到法律高度,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制定職業防護法,改善工作環境,更新防護設備、用品,加強防護教育,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學習職業安全防護知識。美國CDC規定,醫務人員操作時,常規實行適當的保護,預防皮膚、黏膜同患者血液及體液接觸,操作應戴手套。當手或其他皮膚、黏膜表面被血液及體液污染時,應立即徹底沖洗,摘除手套後洗凈雙手,督促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養成良好的操作行為。

拓展:

1、護理人員,為"護士"與"護理師"的統稱,在港澳俗稱"姑娘",是指經由護理學校(亦稱為護士學校)訓練畢業,通過專業考試領有執照,並分有護理師及護士二種執照的考試,在醫療院所執行照護的工作人員,他們並不局限於醫院工作,其工作范圍很大包括診所、衛生所、學校、工廠等等。不論女性或是男性皆可擔任護理人員工作,不過女性居多。他們負責照顧生病、受傷的病人的安全與復康、及衛教的工作。歷史上最有名的護理人員,包括南丁格爾。

2、護理人員的基本要求

必須有臨床和管理經驗,能全面地履行管理者角色所應有的責任,護理管理者必須掌握以下實踐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組織中護理人員的行為基礎管理知識體系和管理程序,護理實踐標准,臨床護理指南,護理工作相關法律法規,護理常規和倫理,健康照顧經濟,健康和公共衛生政策,關於護理服務的有關文藝,護理服務和人員的評價和結果測評,財政管理基本知識。

❾ 請教!化療葯物對護士的職業損害及防護

搜集到一點資料,僅供參考!

化療葯物是癌症病人的主要治療葯物,但在治療過程中可對操作者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有資料證實護理人員長期接觸、吸入低劑量的化療葯物可引起臟器損害,甚至有致畸致癌等潛在的危險。目前我國對化療葯物缺乏規范的管理,配置葯物的防護設施較少,操作人員缺少必要的防護用具以及對化療葯物廢棄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問題正對醫院環境及護士的健康構成威脅。現將臨床護士在接觸化療葯物應掌握的防護知識介紹如下。

1 操作前的准備工作

1.1 化療葯物配置 化療葯物的配置工作應在專用的配葯室由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進行,沒有專用配葯室時必須在空氣流通、人流較少的室內進行。

1.2 接觸化療葯物的防護 接觸化療葯物的護士操作前要穿一次性防護衣、戴口罩、帽子及雙層聚氯乙烯手套,以減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膚接觸。

2 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2.1 開安瓿時 打開安瓿時,應墊無菌紗布以免劃破手套,打開冷凍粉劑安瓿時,有濺出的危險,應用無菌紗布包裹,並將溶媒沿安瓿壁緩緩注入瓶底,防止粉末溢出,待粉末浸透後再攪動。

2.2 抽葯液時 抽吸液體葯物時葯液不應超過注射器的3/4,以免葯液外溢。

2.3 加葯時 將化療葯加入瓶裝液體後應抽盡瓶內空氣,避免瓶內壓力過大導致更換液體時葯液外溢。

2.4 葯液濺身的處理 如果葯液不慎濺在皮膚上或眼睛裡應立即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3加強污物處理

3.1 使用過物品的處理 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輸液器、 輸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療葯物的安瓿等物品應放在專用的塑料袋內集中封閉處理,以免葯液蒸發污染室內空氣。

3.2 化療病人污物的處理 化療病人的尿液、糞便、嘔吐物、分泌物及其他體液均應按污物處理。清理時需戴手套、穿隔離衣,完畢後用肥皂徹底洗手。化療病人使用的水池、抽水馬桶用後反復用水沖洗。

4 加強自我保健

4.1 提高機體抵抗力 經常鍛煉身體,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合理安排休息,提高機體抵抗力。

4.2 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加強有關化療葯物的防護知識學習,嚴格執行化療葯物的操作規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及對環境的污染。

4.3 護士孕期、哺乳期防護 護士在懷孕和哺乳期可申請暫時脫離接觸化療葯物的環境。

4.4 定期查體 定時進行體格檢查,包括重要臟器功能檢查及血常規檢查。化療是抗腫瘤治療的主要治療方法,腫瘤專科護理在防治腫瘤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化療葯物可對環境及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只要有比較健全的防護措施,化療葯物對護士身體的損傷是可以避免的。
一,職業危害的主要途徑:

(1)抗癌葯物的准備過程、針劑安瓿瓶破碎、稀釋時的振盪、稀釋瓶內壓力太大和排氣時的葯液噴灑,這些均可能導致葯物外溢而使之造成危害。

(2)抗癌葯物的使用過程,靜脈注射前排氣、排氣時針頭銜接不緊、輸液時從輸液管銜接處外溢的葯液等,均可造成危害。

(3)抗癌葯物使用後的處理過程、抗癌葯物空瓶或剩餘葯物處理不當,可污染工作環境和儀器設備。

(4)直接接觸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患者的嘔吐物、汗液、尿液中含有低濃度的抗癌葯物,其污染被服後處理不當,也可能使護士接觸到抗癌葯物,從而危害護士的健康。

二,對策

護士職業性危害的防護已引起國內外同行的普遍關注,特別是腫瘤專科護士,長期接觸多種抗腫瘤葯物,容易造成職業危害。要減少和降低醫護人員的職業危害,必須制定一整套包括組織、技術及醫學措施的防護方案,護士的健康體檢和管理也應受到高度重視。

1, 基礎防護措施

(1)增強身體素質。平時注意鍛煉身體,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充分調動人體抵禦有害刺激的能力。定期做好健康體檢,每隔6個月抽血檢查肝功能、血常規及免疫功能等,發現問題及時調離和治療。

(2)增強防護知識。要學習抗腫瘤葯物的毒副作用、防護知識,了解病區患者應用抗腫瘤葯物情況。崗前培訓中增設化療的防護課程,使新護士及時掌握有效的防護措施。工作時要牢記一個觀念:嚴格執行衛生工作制度就是很好的保護自己 ,一絲不苟地落實各項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