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童裝袖肥計算公式
童裝袖肥計算方法
「畫好袖山高和袖山斜線後,量取前後袖山之間的水平距離,這個距離就是袖肥。袖肥可以按五分之一胸圍算,如果手臂胖點可在此基礎上加上0.3到0.5寸。袖山可按十分之一胸圍 加 0.3寸算。這里的胸圍都是指凈胸圍加放鬆量,單位:寸。 袖山高也可以按四分之一袖籠弧線左右計算,一般衣袖袖山高3.5寸到4寸就可以,小孩子2.5到3寸。一般袖子上的弧線要大於袖籠弧線(大0.3到0.5寸)上好袖子才好看。上袖時把衣身放上面,袖子放下面上。注意對好袖中點與外肩縫點,不要把袖子上擰了。
⑵ 織毛衣袖山高如何確定
毛衣的袖山頭織得好不好看,關鍵有三個:
1山頭深度適中
2山頭寬度定妥
3山頭曲線優美
1山頭深度:女裝以10-15厘米
男裝以8--13厘米
當然這不是規定的,要根據衣服款式要求和穿著習慣對深度進行增減調整。
2山頭寬度:可根據袖壯大小來定(袖壯就是袖子平鋪後最寬處)
女裝可掌握為袖壯針數的1/5
男裝和童裝為袖壯針數的1/4
如果袖壯針數為單,山頭寬針數也應為單,反之則成雙。
3山頭曲線的減針(加針)法: 以減針為例:
(1)計算山頭曲線減針數:
山頭減針=(袖壯針數-山頭寬針數)/2
例:袖壯針數84針,山頭寬針數16針(84*1/5)
山頭減針=(84-16)/2=34針
(2)減針方法:
分五段計算:ABCDE五段
A段:一次減1.5---2厘米(如果超過5針分2次減)
根據小樣片(1厘米=2針)算出實際針數:2針*2厘米=4針
即:2-4-1
B段和E段為固定的減針數:
B段:2-3-1 2-2-2
E段:2-3-1 2-4-1
這樣先算出ABE三段共減去了多少針和多少行:
A段2-4-1
B段2-3-1
2-2-2
E段2-3-1
2-4-1
共針:減去了18針,6次(也就是12行)
接下來計算C段和D段應減針的次數(X)和針數(Y)
C段或D段
減針次數=(山頭深行數-12)/2 =(36-12)/2=12次
減針針數=總減針數-ABE段減針數=34-18=16針
得出:Y=減針針數-減針次數 =16-12 =4
X=減針次數-Y =12-4 =8
由此得出:C段為 2-1-8
D段為 2-2-4
最後計算出來了:
A段 2-4-1
B段 2-3-1
2-2-2
C段 2-1-8
D段 2-2-4
E段 2-3-1
2-4-1
那麼為了使曲線更加完美,所以再加以調整,如果你不想調整,那麼這樣也就可以了。
調整後為:
A段 2-4-1
B段 2-3-1
2-2-3(增加1次)
C段 2-1-8
D段 2-2-3(減少1次)
E段 2-3-1
2-4-1
⑶ 服裝各類計算公式參考
1.袋口公式
1/10B+4cm。
如小號的胸圍為90cm,袋口應為13cm左右,
大號的胸圍為100cm,袋口應為14cm左右。
2.腳口尺寸
H/10+9
1.5/10H+4.5
2/10H
西褲的臀圍為90cm,腳口定為18cm,
臀圍在llOcm,則1/10H+9=11+9=20cm、1.5/10H+4.5=2lcm、2/10H=22cm
3.腳寬與肩寬
前胸寬、肩寬在設定公式時增襠值要同步:
例前胸寬1.5/10B+3cm,那麼胸圍每增加4cm,總肩寬增1.2cm
其1/2增0.6cm與前胸寬增值同步,放出的號不會變型,
前胸寬按1.8/10B計算,那麼胸圍每增4cm,前胸寬則增0.72cm,而肩增0.72cm也有些太大,如果增0.6cm的話會使放出的號在一定的時候,胸寬和肩寬所構成的袖籠弧線成為一條直線。
再一個用1.5/10B計算時,剛好前胸圍大和後胸圍大都是按1/4B也就是2.5/10B,
用9.5/10B—1.5/10B實際袖籠寬則是1/10B,前後加在一起是2/10B增值,那麼一般袖肥大也就是2/10B定數,兩者相互配套,板型也不會變。
4、袖籠深與袖開深
袖籠深一般按2/10B計算,也有按1.5/10B計算,若袖籠深是從上平線向下量那麼實際袖籠深,則2/10B+定數-0.5/10B(肩斜)實際袖籠深是1.5/10B+定數,正好袖開深按1.5/10B計算最好,使得增襠值相符;如果按1.5/10B+定數計算籠深,而實際袖籠深是1.5/10B+定數—0.5/10B則實際袖籠深是B/10+定數計算,袖開深也得按B/10+定數才行(定數取值不可能是相同的)如果採用凈袖籠深計算,那麼袖籠深使用什麼樣的公式,袖開深也必須按此比例推算,這樣增襠值才會配套。
5.袖山深計演算法
一、比例計演算法:
比例計演算法是用成品胸圍尺寸的比例數加上一個調解尺寸。如:胸圍的1/10加7cm。比例計算常見的公式為:胸圍的1/10+5、6、7、8cm都能見到。這種方法計算速度快。但不能滿足高質量板型的要求。
二、實際測量計演算法:
用曲線尺把袖窿線按製成的效果連接後。找到ST點。ST點至B線的距離加1cm等於袖山深。這種方法袖山深合理。適合於高檔西服制板的應用。
三、圓周率計演算法:
A點至B點等於袖窿寬13.5cm。
S點經C點至T點一圈是54cm即AH。測量時注意把肩縫做縫去掉。
計算公式袖籠寬+(AH-袖籠寬×3.14)÷2即:13.5cm+(54-13.5×3.14)÷2等於19.3cm
這種方法速度快准確性高。
6.原型法袖籠深
袖籠深的計算有兩種方法:一種計算上平線到胸圍線的距離,包括肩斜量;另一種計算肩斜點到胸圍線的距離,不包括肩斜量。前一種方便,後一種精確,本文採用後 一種。
袖籠深隨款式不同而變化,夏天單衣為B/6+1;春秋上衣為B/6+3;冬季大衣為B/6+5 。
7.腰節差
———就是後身腰節與前身腰節長度之差。駝背體或挺胸體前後之差,是從人體直接量出的(參考量體)、後身大於前身為腰節差,前身大於後身為負腰節差。
正常體服裝的腰節差:
女裝中山三開身無背縫3.5-4;
三開身無背縫類1.5;
西裝類三開身有背縫2.5;
三開身有背縫類0-1;
襯衣類四開身無背縫3;
四開身無背縫襯衫類0-1;
註:裁駝背體服裝時如有背縫按量出的腰節差再減去2背縫收腰量。
1.問:為什麼相同的尺寸有背縫與無背縫腰節差不同?
答:因為腰節差還受著背縫的制約,應按實際腰節差減背縫收腰2等於有背縫腰節差。
2.問:為什麼相同尺寸的男裝三開身無背縫中山裝與四開身無背縫襯衣腰節差不同?
答:因為腰節差還受著後身收腰的制約中山裝偏後身收腰男襯不收腰。
3.問:為什麼相同尺寸女裝,三開身無背縫與四開身無背縫腰節差不同?
答:因為腰節差還受著三開與四開的制約,因為三開身分割線偏後,後收腰大於前收腰,影響後腰節上下松量,所以腰節差三開大於四開。
4.問:兒童腰節差怎麼確定?
答:兒童不分男女,都按女裝規律
其他計算 參考:
上衣測量
領圍:扣好衣領鈕扣後,用軟尺從領口鈕扣的中心繞領子內側一周的長度
胸圍:左右袖子下方線縫與衣服側面線縫的'交叉點之間的長度的兩倍
腰圍:按倒數第二粒扣位的位置,水平測量衣服側面線縫的連接點之間的長度的兩倍
肩寬:兩邊肩線與袖子之間的結合點之間的長度衣長:肩線中點與領圍的結合處垂直量至衣服下擺的長度
袖長:從肩線與袖子的結縫點平鋪量至袖子的最前端的長度(即袖子實際穿起來的長度)
褲子測量:
腰圍:褲腰部一圈的圍度
臀圍:褲臀部最肥大處一圈的圍度
腿圍:褲大腿部最肥大處一圈的圍度
腳圍:褲褲腳處一圈的圍度
褲長:褲長預留長度,您可以試穿時記錄合適的長度,再修改
換算公式:單位:寸
衣服:
緊身量好之後夏天的衣服通常量1-2寸之間就可以了。(這個以自己的感覺來,通常沒有松緊的料子需要放2寸左右(不包括加縫的大小),有彈性的料子可以不用放,這個完全取決於料子的彈性大小,冬天的話可按自己對大小和款式的需求進行放量 寬松的大致放4 寸左右 合身的大至放2.5-3寸左右
胸圍:胸/4+0.3
肩斜:1.2
袖籠:胸/10+3
領圍:橫 領/5-0.2 豎領:領/5+0.2
後領深:1.2寸
褲子:
褲子的話外穿緊身量好後放2寸左右是合身的。家居褲可以適當放大些。可以放3-4寸左右都可以。可以按個人需求加放。
臀圍:臀圍/4+0.3
直檔:臀圍/5+0.5 不包括腰的(這個適用於一些仔褲或一些合身的褲子)中老年人的直檔適當地加長不然太短的。中老年喜歡大一些的直檔通常在7.5-8左右,這個沒有定數。可按實際操作。
中檔:中檔/2
腳口:腳口/2
⑷ 兒童長袖t恤裁剪圖尺寸計算公式
畫圖紙計算公式各處尺寸都是用字母來代替的,身長是L,胸圍是B,肩寬是S,領圍是N,袖長是SL,
第一步先畫身長,從左邊第一條線開始畫,2厘米的握邊線,然後畫身殲談拿長線,身長線的演算法是身長+1厘米。
然後畫坡肩線,計算公式是肩寬的1/10,從身長線往左畫畫領寬領深,領寬的計算公式是領圍的1/5,領深可以加1cm,也可不加。領圍是量脖子一周的尺寸。
畫肩寬線,肩寬的計算公式是肩寬尺寸的1/2+1厘米,從最下邊一道線往上量,然後落肩1.2-1.5厘米,這個是定數
把肩寬點和領寬點相連,就是要裁剪的肩寬線,再氏搭畫胸寬線,計算公式是胸圍尺寸的1/5+1厘米,從坡肩線往左量,畫豎線。
在胸寬線上找胸圍點,計算公式是胸圍尺寸的1/4+1cm,從最下邊一道線往上量,然後延這個點平行畫線一直到左邊的起點線。
剛才的落肩點也平行往左畫一道線,然後平分三等份,第一個點和肩寬點相連,從胸圍點處圓弧下來,順勢圓弧到肩寬點,這就是袖籠弧線,如果用專業的打板尺畫這條線會更方便。
把裁剪線用紅筆畫出來,沿紅線剪下來就是要用的紙樣了,直接鋪到布上裁剪就可以了針織的面料後片和前片一樣就可以,區別只在於領子,後片的領深一般是2cm的定數,其它都和前片一樣
再來畫袖子,同樣先畫豎畫一條起點線,然後2cm握邊,再從握邊線畫袖長線,公式是袖長尺寸+1cm,然後從袖長線往左畫袖山線,公式是胸圍尺寸的1/5或減1cm。侍基
在袖山線上從中間點往兩邊畫袖肥線,計算公式是胸圍的1/5+1cm左右,袖口也畫出來,公式是袖口尺寸+1cm,然後把袖肥線點和袖口線點相連。
最後一步畫袖山弧度,這個是分前後袖的,下邊是前袖,上邊是後袖,分別都是把袖山線平分四等份,然後從中間往兩邊開始,第一等份處往外弧1-1.2cm,第二等份處外弧0.8cm。
第三等份處前袖往裡弧0.3cm,後袖順勢延伸過去即可,最後把各處點弧線連起來,形狀要圓順飽滿。
同樣用紅色畫出裁剪線,忘了標前後了,下邊是前袖,上邊是後袖哈。
(4)童裝的袖山深度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兒童服裝簡稱童裝,是適合兒童穿著的服裝。包括嬰兒服裝、幼兒服裝、小童服裝、中童服裝、大童服裝等。還包括中小學的校園服裝。
國內童裝市場的格局大致是,國內國外品牌各占國內市場的一半。雖然有分別在一二類或三四類市場表現不俗的童裝品牌,也有在各個區塊各領風騷的區域童裝品牌,但童裝品牌集中度尚不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兒童服裝
⑸ 袖子袖山高公式是什麼 袖子袖山高公式解釋
1、袖子袖山高公改液式:長袖袖山高=胸圍的10分之1,短袖袖山高=胸圍的10分之1加1寸5。袖山越高手活動越不方便,同樣的袖籠,配袖子,袖山越高,袖壯越小。
2、在服裝的製作中,衣身的袖窿弧線與袖子的袖山弧線縫合,但袖山弧長並不與袖窿弧長完全等長,而是比袖窿弧長略長一些,二者的差值就是裝袖時袖山睜殲蘆的吃悉帶勢量。為了將平面的面料適合於立體的人體造型而進行的一種工藝處理方法,是將多餘的量均勻地吃進所要縫的部位後進行濕熱塑型處理。
⑹ 服裝製版袖山的高度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在我國服裝行業中,習慣應用的袖山高確定方法, 多採用獨立確定法,即把成衣胸圍尺寸作為基數,採取不同的分配比例。加上不同的調整量來計算袖山高的尺寸。例如:0.15的胸圍+1.5等。
更多的就直接把袖山的高度尺寸設為定數。 例如:14-15-16-17CM等。這種方法沿用較久,應用較簡便。需要憑借豐富的經驗來控制袖山弧長與袖籠弧長的匹配合理,才能保證加工過程的順利進行。
原則上講,袖山弧長與袖籠弧長應在量上達成一致,按造型工藝要求,還應使袖山弧長比袖籠弧長有一個增值縫份。這個增值又由於面料不同、袖子造型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
在袖肥寬一定的前提下,袖山高是影響這個增值的重要因素。 如果A 、B 兩點不變,袖山頂點由D 點變化到E點,其袖山弧長是不等的。且袖山弧長與袖山高DC 成正比。
不難看出, 如果把AB 、DC 都以定式計算,盡管這些公式都是經過一系列的比例關系推算出來的,但是袖山弧長必然是一個定數,若想使其因面料或造型的要求而適應與袖籠弧長的匹配關系,必須依靠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來控制。
(6)童裝的袖山深度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確定袖山高度的時候,還要考慮衣服的款式。
不同款式上裝袖窿深的取值方式:
A、貼體類、無袖類、晚裝禮服、針織類:2B/10+2.2+X,X=0 ;
B、較貼體類、時裝襯衫、唐裝、旗袍類:2B/10+2.2+X,X=1~1.5cm ;
C、合體類、正裝類:2B/10+2cm+x,x=2~3cm ;
D、較寬松類、襯衣、風衣、休閑類:2B/10+2cm+X,X=3~4cm ;
E、寬松類:風衣、大衣、茄克類:2B/10+2cm+X,X=4~6cm 。
⑺ 淺談袖山深的幾種計算方法
一. 比例計演算法: 是用成品胸圍尺寸的比例數加上一個調解尺寸,如:胸圍的1/10+7cm,比例計算的常規公式為:胸圍的1/10+5.6.7.8cm都能見到,但不能滿足高質量的板型要求> 二.實際測量計算方法: 用曲線尺把袖窿線按製成的效果連接,找到ST點,ST點到B線的距離加上1cm等於袖山,這種方法袖山深合理,適合高檔西服的制板應用. 三.圓周率計算方法: A點至B點等於袖窿寬13.5cm,S點經C點至T點一圈是54cm(AH),測量是把肩縫車縫位置去掉,計算公式為:13.5cm+(54-13.5*3.14)/2=19.3cm這種方法速度快,准確率高,適合高檔精做. 四.立裁計算方法:半成品西服沒有上袖穿在人台上,測量ST點(肩縫)至B線(袖窿深)的距離,把它設成18.5cm,當圖中ST至O線成直線,ST與O的直線和O與B的直線成直角,O至B一般為8cm,ST至O為16.7cm,加上ST點車縫量和立體處理量1.5cm,再加上袖身斜線吃軾量1,計算公式為16.7cm+1.5cm+1cm=19.2cm,這種方法比較復雜,適合高質量制板,但需要對立裁有較深認識.
⑻ 朋友們,快告訴我怎麼樣計算袖山的尺寸吧。
袖籠、袖肥、袖山高三者的關系 袖籠、袖肥、袖山高是三位一體,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把袖籠、袖肥、袖山高畫出來,就是一個三角型,所以利用三角型的原理,再取一些經驗值,就可以讓袖子和正身配套了! 比如做女式款,掛肩值是22cm,袖山高是12cm,那麼袖肥的取值就是22的平方-12的平方,再開根號,就是袖肥的尺寸,可以加一些修正值,算完後加個1~2cm就可以了! 再就是袖山的寬度,我一般是用掛並毀閉肩的總長度-2個袖山高就是余和袖山的寬度了,比如說掛肩是22cm,袖山高14cm的話,那麼袖山寬絕裂就是44-28=16,再減去鉤邊的寬度,取10~12cm就可以了! 我一般都是這樣做,這樣的話很少有袖子和正身配不上套的!
⑼ 服裝袖山與袖籠的尺寸怎麼算,有明確的嗎或是從某些原理計算出來
袖籠和袖山這兩個尺寸是根據服裝的款式、做工、活動量及相關部位的尺寸比例來定的(公式法袖籠是有公式來算的,短寸法所有的尺寸全部由人體實際測量而出)。
一般的時裝款(裝袖的不是很合身的):袖籠是胸圍的一半(經驗數字)。一能超過的這個數字太多。袖籠越大,活動量越小。反之活動量越大(緊身衣的活動量就比一般的衣服要大,當郄這需要面料的彈性來配合)。
女裝袖籠最小時胸圍線(腋下)在人體腋下2cm處(一般是無袖的衣服)。
袖山和袖籠的的關系就象跑道中的內圈和外圈一樣。要由款式和做工及面料來定那個在處圈。當然,那個在外圈,那個就稍大一點。這個數字在0~3cm之間(泡泡袖除外,這種袖子的泡量要由款工來定)。
(9)童裝的袖山深度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袖山吃勢的影響因素
1、在服裝的製作中,衣身的袖窿弧線與袖子的袖山弧線縫合,但袖山弧長並不與袖窿弧長完全等長,而是比袖窿弧長略長一些,二者的差值就是裝袖時袖山的吃勢量。為了將平面的面料適合於立體的人體造型而進行的一種工藝處理方法,是將多餘的量均勻地吃進所要縫的部位後進行濕熱塑型處理。吃勢量的存在,使袖山形成漂亮的袖山圓勢,使袖形更加飽滿。
2、在談論服裝袖山吃勢量的時候,人們會根據服裝種類來做出大致的推斷,一般襯衫類袖子吃勢為 2 cm左右,套裝類袖子吃勢為 3 cm左右(茄克衫袖子吃勢為 0),外套類袖子吃勢為 4 cm左右。這個量是針對最普通的袖子而言,可以根據袖子的造型、袖山的高低稍作調整。
3、做縫倒向做縫倒向決定了里外勻的形式。當做縫倒向衣袖時,則衣袖處在外圈,而衣身處在內圈,這就要求袖山吃勢相對大一些;當做縫倒向衣身時,則上述情況相反,這就要求袖山吃勢相對小一些;當做縫為分縫時,則袖山吃勢的大小介於前兩者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