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怎麼改成長袖
擴展閱讀
寢室一般穿什麼睡衣 2025-05-17 17:55:19

旗袍怎麼改成長袖

發布時間: 2022-05-17 10:56:22

❶ 旗袍的製作過程

旗袍製作過程簡介

一.裁剪紙型(紙型必須核對正確:肩、邊、下襬是否等長、等寬)

1.剪下前片獨襟(獨襟前中心留1cm縫份)
2.前片底襟疊份(剪下後之襟留6~7cm縫份)

二.裁剪表布(先疊出布寬,找出布紋之方向,與花紋之中心主體,用熨斗燙出中心線)

1.裁剪後片:
(將後片紙型放在布尾,領口部分及右手邊是剩布)
(縫份留法:�邊2cm,下襬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
肩留2cm,領口先不裁,等肩線接好,與前領一起開)
(領口與褶子用線釘做記號,或用粉片畫出褶子與領口線)

2.裁剪前片:
(前片因右上半身有小襟,故先裁上層布之小襟與大襟疊份約7~8cm再與大襟疊合,剪下前片)
(縫份留法:�邊2cm,下襬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肩留2cm,領口先不裁,
等肩線接好,與前領一起開)
(大襟留0.5~1cm,底襟前中心留0.5~1cm,下疊份留7~8cm,)
(領口與褶子用線釘做記號,或用粉片畫出褶子與領口線)

三.製作程序:

1.車褶子(燙出中心線,疏縫固定)照記號車縫,褶尖要用車線打結,不可回針,(褶子左右分開燙平)褶子小,褶份少時,往上倒角燙平,車完褶,下擺→斜針縫處理好,即可車布邊。
2.底襟之處理:折0.7cm~1cm車0.8cm
3.大襟的處理1)上牽條(1cm寬) (2)裁剪貼邊
4.後身之縮燙與上牽條(示範)
5.前身之縮燙與上牽條(示範)
6.開叉之處墊叉布
7.合肩線.車縫(領口之處再回針約4~5cm,避免剪領口後分家)
8.裁剪袖口貼邊
9.做領子(示範)
10.開領口(用皮尺立起來量,比實際的領圍少3~4cm,因包括縫份)
11.上領子(回針縫固定,必須將領襯藏住,但不縫到表布)
12.接合�邊(車縫)
13.畫盤扣位置及釘暗扣記號,底襟暗扣下墊力布,縫領勾
14.上拉鍊(齒入0.1cm)用星點回針縫固定
15.縫暗扣,領上0.8cm先縫領鉤,領角縫暗扣
16.下襬與�邊開叉,固定下襬使用斜針或藏針縫,�邊:千鳥縫
17.開叉止點,拉鍊止點以上固定防裂開
18.整燙,大公告成啦~~~

旗袍製作的知識

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盡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綉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邊。這服裝在清朝時已很普遍,但只是滿族婦女和宮廷中的女性才穿著。到了二十年代,漢族的婦女才開始模仿穿著。旗袍從形成到普及,經過無數的變化,到了三十年代,已完全脫離原本形式,而變成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婦女服裝。當時造旗袍比較出名是上海師傅,手工都較為精妙,而澳門的旗袍店的師傅亦多來自大陸,澳門人便跟這些師傅學師。

一、旗袍的製作

造旗袍的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綉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二、領的分類

領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企領和小鳳仙領。其中企領又分為圓和方領。企領是較為傳統,而小鳳仙領則是比較新潮,猶如現今的恤衫領一樣反下來。旗袍的領是硬身的,以前師傅將白布用漿糊漿硬,然後放入領內,而現在則改用尼龍。

三、袖的類別

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短袖,中袖和長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氣變化而決定旗袍的袖的類別。但現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女性多選擇前三種,而年老的則選擇長袖。通常短袖長四吋,中袖約有十六吋,而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四、花鈕的種類

花鈕是旗袍所規定的鈕,其作用與現今恤衫的鈕是相同,但花鈕比較花巧,而且要師傅用布親自織成。花鈕的款式有百幾種,如蝴蝶款、鑽石款、大花型款等,一件旗袍所用的花鈕,多是由客人選擇後要求師傅造的。花鈕所用布的顏色一定與緄邊的布相同,主要會令到旗袍更加高貴。

五、襟的款式

旗袍的襟,在款式方面沒有太多,而通常選擇的有七種,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琶琵襟、曲襟以及沒有襟。在製作方面,雙襟比單襟復雜,師傅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這個襟只作裝飾,所以穿著雙襟的旗袍與單襟的一樣,只不過雙襟的旗袍在視覺上較為美觀和高貴。直襟就比較少,至於斜襟以前通常會配襯大花鈕,但現在都會改用較細的花鈕。曲襟的形狀仿如有角的「S」型,因為其開口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穿著。

六、開衩的高度

旗袍的開衩是由三十年代的電影明星顧蘭君所帶領的,當時她這種先鋒的行為,令到旗袍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事實上,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非常貼身,穿著旗袍時行動不便,所以旗袍有開衩。一般旗袍的開衩都會開到膝蓋的位置,但隨著時代和人民思想的改變,開衩的高度亦增加。現今旗袍的衩都非常高,主要是突出女性腿部的線條,尤其是選美時參賽者所穿的旗袍,其開衩特別高,也就是這個原因。

七、緄邊

緄邊的作用是用來裹著旗袍的開衩和旗袍的開口,用來緄邊的叫緄條。通常用絲質的絹或者本身旗袍底色的布作為緄邊。但是若果旗袍上有圖案,緄條的顏色通常是圖案的其中一種顏色。以前凈色的旗袍,其緄條多用紅色或綠色的布,前者較傳統而後者令旗袍較突出。緄邊亦分為雙緄和單緄,單緄較受歡迎,其緄條較幼。至於雙緄,其緄條較寬,因為用兩種顏色的緄條造成,但很少客人會要求用雙緄。

八、刺綉

富有的女性都會在旗袍上綉上不同的圖案,令旗袍更為美觀和特別,通常都會綉上龍鳳,牡丹,孔雀等圖案,其含意主要是吉祥。刺綉主要用金、銀線,把圖案用人手綉上。另外有些登台表演的會再釘上珠片,但價錢較昂貴。

九、附屬品

穿著旗袍一定要配高跟鞋,因為旗袍配平底鞋看來並不美觀,只有配高跟鞋才能顯出旗袍的高貴氣質,且必須穿著絲襪,顏色方面多選擇肉色,但亦有些女性會喜歡有花的黑絲襪。且多以手袋來配搭,亦有些用手拿錢包。發型則沒有特定的發式,但多數女性都喜愛把頭發梳起。另外,高領的旗袍可以不戴頸鍊。

十、旗袍?褂裙?

旗袍是旗人所穿的長袍只得一件,而褂裙則是上衣下裙,是一套的衣服。
褂裙的興起大約在二、三十年代,初時是黑褂紅裙,後來流行紅褂紅裙,直到現在褂裙的顏色就沒有再改變。褂裙的領是固定用中國式的企領,因為結婚禮服是以傳統作為莊重,因此沒有新興的小鳳仙領。另外褂裙是沒有開衩和緄邊,袖的長度亦與旗袍不同,只有長袖的褂裙,長度大約到手腕以上二吋半至三吋,目的是能看到新娘所戴的手鍊,手鐲等飾物。裙褂是比較寬松,只有少許的收腰,這與旗袍強調女性身段的特點有所不同。

雖然如此,但旗袍與褂裙亦有相同之處,這就是刺綉方面。與旗袍一樣,褂裙多綉龍鳳、牡丹、蝴蝶等吉祥的圖案,而金銀線一起用多是綉龍鳳,龍用金線代表,而鳳則用銀線綉上。

❷ 現在穿旗袍夠時尚么

時尚。

旗袍屬於我國的國粹,旗袍是獨屬於東方女人的服飾,完美的勾勒出東方女人纖細柔美的身材曲線。旗袍最適宜東方女性,更因為它不斷變化以適應人們的審美和生活需求。

從誕生之日起,旗袍就不斷發展變化著,和時尚嬗變沾了邊,和城市生活發展、新思想傳播緊密相關。時代風尚、女子思想的點滴進步,都在旗袍的每一處細小變化中露出端倪。

移步生香——人們常用這樣的詞彙形容女人穿旗袍時的曼妙身姿。一件好的旗袍,是意蘊和剪裁的融會。對人體36個部位的精準測量,經過「鑲、嵌、滾、宕、盤、綉、貼、繪、釘」等繁復的工藝,幾經雕琢才得以成就一件經典旗袍。

(2)旗袍怎麼改成長袖擴展閱讀:

關於旗袍的來源,流行著兩種說法。一種是顧名思義,由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旗裝演變而來。旗裝是清朝標準的宮廷服裝,滿族貴族婦女穿旗裝時,頭戴一個牌樓式的假髻,腳上穿一雙花盆底的高底鞋。早期旗袍做得比較寬大,衣邊袖口鑲嵌很多花邊,裝飾比較繁復。

上世紀初,人們對服裝,尤其是在一些正規的場合,包括一些禮儀性場合所穿的服裝,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形態一直找不到方向。一些留學回來的年輕學生,吸收了國外服裝元素,加上中國傳統服裝,把二者交織在一起,製成了一種新的服裝。

這種服裝上衣的領子比較緊,比較高,袖子非常緊,衣身緊裹住身體,人顯得非常精神。裙裝部分有時用與上衣相同的顏色,有時則用黑色,穿著感覺朝氣蓬勃。這種服裝是當時最為時髦的裝束,被冠以一種名稱,叫「文明新裝」。

文明新裝再朝前跨一步,把衣身加長,和滿族旗袍相結合,現代的旗袍就誕生了。而另一種觀點則是,雖然名為「旗袍」,但其實它和滿族服飾的關系卻不大,而是與城市生活發展、新思想傳播緊密相關。

有專家認為,旗裝樣式寬大平直,面料厚重,圖案纖細繁縟,在領口、袖口、衣襟和下擺處都裝飾有花邊,並且更以多鑲為美,這樣的服裝款式確實與之後更加修身、質地較輕薄的「旗袍」有一定的相似。但事實上,從服裝細節分析,這兩者卻相差甚遠。「旗袍」吸取了西洋服裝裁剪方法,是一種東西方服飾文化結合後的產物。

❸ 怎樣裁剪旗袍

一、看體態選旗袍

旗袍線條明朗,
貼身合體,
充分展現了女性的曲線美,
現代旗袍更是我國婦
女最為理想的禮服,甚至連一些外國婦女也爭相穿著。

旗袍緊扣的高領,
給人以雅緻而莊重的感覺,
微緊的腰身時裝與體型篇體現
出腰臀的曲線;特別是兩邊的開衩,行走時下角微輕飄動,具有輕快活潑之感。
日常穿用可選用花素全棉府綢或滌棉細布製作的旗袍,
既樸素又大方。
選用小花、
素格、細條絲綢製做的旗袍,可表現出溫柔、穩重的風格。選用織綿緞、絲絨制
作的旗袍,是迎賓、赴宴最華貴的服裝,集莊重典雅於一身。近年來,蠟染、扎
染、手給等工藝用於旗袍,更使旗袍步入高檔時裝的行列。

旗袍在袖型上有無袖、
短袖、
中袖和長袖之分;
領型上有傳統領和無領之變;
經改良的旗袍裙也深受女士們的喜愛。

❹ 我有一個長袖小領的旗袍,要改成大領無袖的旗袍,要怎樣修改呢急急急!!!

可以拿到專門定做旗袍的地方去看看,那師傅就比較的專業
如果你在成都,可以拿到錦官城

❺ 怎樣把旗袍小蓋袖改成普通袖子

小蓋袖改普通袖子的話,需要把小蓋袖拆了 ,重新裁個普通袖子的樣,重新裝

因為小蓋袖比普通袖子短,直接改是改不了的

❻ 旗袍太寬松怎麼改收腰

旗袍腰圍大了,可以根據自己的腰圍將多餘的部分縫起來。一般來說,如果想自己動手修改旗袍,需要准備和旗袍相同顏色的線,還要量好自己的腰圍,看看是否合適。另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紐扣拆下來,往裡縫補,這樣的話腰圍就不會太大了,但一定要做工精細無線頭,否則就不好看了。修改旗袍是一件非常麻煩的過程,如果沒有裁縫基礎,建議將旗袍送進裁縫店,讓專業人士幫助你修改。

❼ 旗袍怎樣改成上衣和裙子

把旗袍。按比例分成兩節。上面。做上衣。下擺折邊,下面的做裙子。可以再上一個腰圍在則面上個拉鎖,這樣做就可以把旗袍改成上衣和裙子。

❽ 旗袍袖子開口哪裡有點瘦可以改嗎

我從91年開始做旗袍我給你提點建議,僅供參考。是長袖還是短袖的?如果是長袖的減下去1寸,可以把外側開剪重新包邊,用口盤連接,盤扣的脖子長點,袖口包邊松點。短袖的可以從新包邊松點包就可以了,下個月我也在淘寶網開結婚旗袍店

❾ 旗袍裙能改成旗袍上衣么

可以改為上衣。
國旗袍的領式經歷了交領、矩領、直領、盤領、圓領、立領等變化。旗袍的領型花樣百出,領的高度先高後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上海領風氣之先,流行起「元寶領」,領高可直抵齶下,繼而至耳,攏住下巴,美化了臉型。旗袍的領型由高到低,低領成為流行趨勢,並慢慢向無領發展,女學生愛穿無領旗袍,因為樣式新穎、俏皮,引得社會上的其它女性也紛紛效仿。
旗袍的領型有元寶領、圓領、方領、低領、鳳仙領等,還有水滴領、V字領、連立領等款式。為了保證旗袍的領時硬挺的,師傅用漿糊將白布漿硬,放入領內,有些高級面料製成的旗袍,在低於領口處,手工縫上一條刮漿白棉布,便於拆洗。

❿ 旗袍是長袖還是短袖好看

其實,旗袍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就開始在婚禮上流行,只不過那個時候基本上是紅色當道,款式也欠多樣.十多年來,婚禮旗袍早已從色彩、款式、質地等方面豐富了起來,成為東方新娘永遠的愛。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婚禮婚裝專業委員會會長,著名婚禮文化專家陳富美女士就見證了旗袍作為婚服的變遷,並一直倡導優雅著裝的理念。對於今天要出嫁的新娘子如何穿出旗袍,一定要從色彩、款式、面料和個人的身材、氣質等方面仔細斟酌,並且不可忽視發飾、配飾、鞋子、化妝等細節因素,更要有創新意識。
一、旗袍的色彩
■大紅色:適合年齡稍大的新娘,因為大紅色可以顯出新娘的穩重大方。
■玫瑰紅:適合年紀較輕的新娘,因為本身皮膚的膚質很好,襯以玫瑰紅色,可以使新娘顯得青春俏麗。
■深紅色:適合穩重有涵養的知識女性。
■白色:適合比較講究生活質量而又收入頗豐的新娘,局部可以滾紅色的邊,或大面積鑲銀光亮片,會顯得非常的雍容華貴。
■黃色與橘黃色:也是不因循守舊的新娘可考慮使用的顏色。
二、旗袍的款式與新娘的身材
■身材瘦小的新娘從嚴格意義上說不適合穿旗袍。
■身材粗大型適合穿x型旗袍,這種款式可以對過於豐滿的臀部起到遮掩效果。
■性格活潑好動型新娘也適合穿X型,這樣新娘的站立行坐可以更自如一些。
■般人都認定,盡顯玲瓏身材的旗袍,只屬高個女人的專利。當然不是這樣了!新派旗袍由長變短,例如及膝旗袍,就算是最個子矮小的新娘子,一樣可以穿出古典美。身材勻稱腿型較好的新娘穿上兩邊開岔的旗袍更能顯出形體的優勢。
另一個新派旗袍的重要元素,是七彩鮮艷的顏色,代表喜氣洋洋,尤其適合膚色黝黑的新娘子,令她們看上去更加醒目,艷光四射
三、旗袍的領口與新娘的臉型
■氣質高雅而脖子較長的新娘非常適合穿高領旗袍。
■脖子較短的新娘適合穿無領的。
四、旗袍的面料
盡量不考慮人造絲和純滌面料,因為非常容易起靜電。春夏秋季節結婚應考慮用清薄的料子比如真絲,顏色也不要太凝重;冬天舉辦婚禮最好選用織錦緞,這種面料可以襯托婚禮的豪華。
五、發型與發飾
■新娘可以盤頭,但也可以考慮不盤頭,長發自然垂順或燙發其實都行的通的。
■不管梳什麼樣的發型,都應考慮用些發飾,發飾的顏色應是旗袍顏色的同類色,或能呼應上,這樣新娘從整體著裝上才會有統一感。
■頭發稀少的應把發型做的誇張一點。
六、旗袍與鞋子的搭配
■盡量不穿黑顏色的鞋子,如果有條件應該穿真絲綉花或絲絨緞面鞋,其次可以穿紅皮鞋,但亮光皮鞋應放在最後考慮。
■旗袍的長度最好垂至腳面。
七、旗袍與珠寶配飾
中式服裝最適合配戴的珠寶首飾是耳飾,特別是有懸垂感的,珍珠、鑽石、紅寶石和金飾都可以成為新娘的明智選擇。如果婚禮來賓中有不少外國朋友,可以考慮珍珠和鑽石耳飾;如果來賓以長輩為主,可以考慮佩帶金飾;如今有條件的女性也非常喜歡翡翠耳飾,就是因為它獨有的「東方風情」。
■臉盤大的新娘適合佩帶耳墜。
■方臉盤的新娘適合佩帶耳釘。
八、旗袍與妝容
新娘妝切忌濃妝艷塗,除了睫毛和眉毛稍做誇張以外,其他化妝都應以追求自然干凈和有質感為第一準則,口紅的顏色更要與旗袍的顏色有呼應。
九、旗袍的它用
旗袍最好是後邊開口,不僅方便新娘穿脫,更重要的一點是方便以後的修改,比如在結婚後,可以考慮把旗袍改短,在每年的結婚紀念日或其他場合穿一穿;如果新娘以後胖了一點點,把旗袍拿到裁縫店稍做改動也是可行的,如果是兩邊開口的,改起來的餘地就不太多了。
十、旗袍的創新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有自信穿自己的服裝,但不應一味復古,要以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一切為我所用的開放的心態對待服飾、對待旗袍的創新,比如中國的水袖就完全可以吸收進來,領口的開口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自由和喜好而定。如果覺得旗袍太正式,可以考慮外邊罩一層薄紗,讓旗袍變成襯里。至於顏色的運用上,也可以再大膽點,上下不一定用一種顏色。現在,服飾風格的深變講求融合Fushion和搭配Mix&Match,旗袍的創新也不離左右。
PS:我找了一個有新派旗袍新娘圖的網頁,你可以參考一下.願你是最幸福快樂美麗的新娘.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