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班能穿旗袍嗎
傳統式樣的旗袍屬於禮服類,應在正式場合穿,不應上班穿,
否則會顯得很古怪。
但是現在有很多改良型的休閑類旗袍裙,布料為棉麻質地(
不是絲綢),款式簡單,下擺較短,這一類旗袍則可以上班
穿。
⑵ 什麼場合下適合穿旗袍
旗袍的穿著與搭配和其他服裝一樣,也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有正式場合的,也有非正式場合的。
所以在這列舉幾個比較常見的場合該穿什麼樣的旗袍。
日常場合
很多人對旗袍有著一種天生的刻板成見,認為旗袍只適用於正式場合或者某些特定場合,其實是大錯特錯的。現在有很多短款旗袍和各式各樣的改良旗袍,是非常適用於日常穿的。
⑶ 是什麼工作類型,要穿旗袍工作的
禮儀類的,接待,一些酒店的服務員也是,之後就是演員
⑷ 什麼工作可以天天穿旗袍
一般迎賓小姐和接待人員可以天天穿旗袍。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
二十世紀初盛行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此後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復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的改動尺度有所反復。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這一改變遭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三十年代中期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清代旗裝不開衩,出現旗袍後,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在左邊開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⑸ 如果讓你每天都穿旗袍上班,你能接受嗎
我個人比較喜歡女孩穿旗袍,也問過周圍朋友對穿旗袍有什麼感覺,大部分都覺得好看,有女人味,穿旗袍上班並不另類公司早九晚五的上班族,穿旗袍上班確實不合適哦,但如果你是公司老闆或許高管,另當別論。因為著裝的選擇是我們自己的權利。但是,如果公司有要求,則要一直以制度為主,服裝是一種專業性的體現,能體現出一個人的職業素養。穿旗袍其實挺大方的,不過切忌穿得太耀眼或太突出體態和性感的,平日上班時,樸素的款式和顏色不會有問題。太耀眼反覺得像出席晚會似的,但大節日如春節後首日不要衣著暴露有礙觀瞻就行,現在比較流行穿漢服或者旗袍這種復古的服裝,個人認為沒什麼不好的,而且還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第二方面就是人家懂生活,懂得愛自己打扮自己,也是她自己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服飾,值得學習的精神,就像現在漢服也流行起來一樣的!我認為:干什麼職業就穿什麼服裝這樣才得體大方,穿旗袍是講究場合的,例如:晚會,晚宴,書畫展覽……
⑹ 四川瀘州穿旗袍上班的女孩一般是做什麼工作的
一般是做酒店台前的咨客。還有做KTV門口的。還有那些酒店和飯店門口的咨客來的。
⑺ 足浴店穿旗袍的是哪種技師
一般是顧問或迎賓,很少技師穿旗袍的,那樣不方便工作。只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會這樣做
⑻ 女孩子穿旗袍是什麼職業
光得到衣服不能王嫁,還有所有屬性跟王子關系都達標才可以王嫁。王嫁攻略對聲樂沒有要求,你要去上舞蹈課的。王嫁是對魅力、智力、聲望、道德、魔性這些有要求的。
⑼ 什麼工作可以穿旗袍顯得不怪
自己開個旗袍店,每天穿~~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穿旗袍啊,不管是什麼工作,偶爾穿穿又沒什麼,只要選擇合適的就行了
⑽ 上班可以穿旗袍嗎
1.上班可不可以穿旗袍,要看工作場合。如果是大家都穿正裝的窗口行業,當然不能穿旗袍;如果是穿著相對隨意的工作場合,那麼可以穿旗袍。
2.穿旗袍其實挺大方的,不過切忌穿得太耀眼或太突出體態和性感的,平日上班時,樸素的款式和顏色不會有問題。太耀眼反覺得像出席晚會似。
3.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