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哈利波特棋盤格衣服怎麼獲得
因此需要靠抽轉盤才能獲得,還帶有隨機性。這次春節活動,有兩款較受歡迎的旗袍都放在了轉盤。
前往對角巷的摩金夫人長袍店,進入後點擊摩金夫人對話,選擇挑選衣物,即可進行購買,裡面有花費金幣可以購買的衣服也有需要花費寶石購買的衣服。
作品主題:
羅琳把現實社會中的種族主義觀點、種族滅絕論等偏見加入了情節中,這些偏見正是伏地魔和食死徒的想法。書中偶爾也會出現一些魔法師和不會魔法的人(「麻瓜」)的交流。羅琳說她寫的7本書,1本比1本多一些黑暗色彩。
隨著哈利的年齡增長,他的敵人伏地魔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從羅琳出版第5本小說之後,她開始在她的個人網站上面發表一些暗示未來情節的內容。
⑵ 創業真實的例子值得借鑒的
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三個因素,眼光、胸懷和實力。那麼下面是我整理的創業真實的例子,就跟著我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創業真實的例子一
唐雷、於飛克、程衛:三名大學生合夥開轟趴館(轟趴別墅)年入800萬
“轟趴”是由英文“HomeParty”音譯過來的一個詞,意為家庭派對。幾十人租下一套別墅,別墅內娛樂設施齊全,可以 唱歌 、喝酒、燒烤,還可以看電影、打撞球、玩棋牌等。近兩年,“轟趴”受到大學生以及都市年輕人尤其是白領一族的追捧。
近年來,一種新興的聚會場所別墅“轟趴館”在長沙悄然興起,成為年輕人聚會的首選。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生唐雷、於飛克看準商機,從大四起就與朋友合夥租別墅,提供給大學生開“轟趴”。兩年來,他們已經在湖南、陝西、江西、貴州等地租下10套別墅,年營業額近800萬元。
三人大二開始合夥創業
90後唐雷、於飛克兩個人是大學同班同學, 畢業 於南京師范大學的程衛是他倆的高中同學。很多學生還在抱怨大學生活“無聊”時,三個瀏陽小夥子在大二開始就琢磨著“合夥創業”。
三人大二開始合夥辦 教育 培訓公司,到大四那年,他們積累了30餘萬元。2013年,三人一拍即合準備投資新興的別墅“轟趴館”。“日租別墅聚會是一種全新的聚會模式,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唐雷告訴記者,這是個新興行業,它在成長與完善,市場是看好的,關鍵在於自己怎麼去創新。
瞄準商機,2013年,三人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附近租下一套別墅,花費25萬元左右裝修一番,“新青年別墅聚吧”於2014年6月正式開門迎客。“租別墅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個場次,周一到周四一個價格,周五到周日一個價格。組團數名或幾十名好友玩通宵,包括食宿在內每人分攤百元以內。”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日租別墅有兩種收費模式,一種按時間段收費,包場費用固定;另一種是按“人頭”收費,最多可以容納四五十人。
兩年租10套別墅,還注冊了公司
“我們採取提前一周預約的模式,周末基本場場都是滿的。”程衛表示。今年初,他們注冊了一家 文化 傳播有限公司,與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兩年來,他們已經在湖南、陝西、江西、貴州等地租下10套別墅,年營業額近800萬元。
記者打開大眾點評網,搜索“別墅轟趴”,即出現50多戶商家,大多分布於毗鄰高校。“以前同學聚會,吃飯在一個地方、唱歌又去另一個地方,有時候需要轉場幾次。”來參加別墅聚會的湖南商學院大一學生李琴告訴記者,別墅聚會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可以迎合每個人的口味,大家基本上都能在這個大空間里找到自己喜歡的娛樂項目。“以往很多人都認為別墅消費難以承受,而現在別墅卻以一種低姿態悄然走進市民的生活,成為長沙娛樂新風尚。”唐雷表示,別墅聚會目前在湖南認知度越來越高。
通過網路打造品牌
“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就業還是創業?”面對記者的問題,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還是會選擇創業”。“創業就像打怪獸,活著就要有血性。”對於這三個90後大學生來說,創業帶來的挑戰與未知讓他們熱血澎湃。
對於即將選擇創業的大學生,程衛認為一定要有“咬定青山”的決心和毅力,要接受因此帶來的一切改變,只有三分鍾的熱情度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大學生創業必須在創新中尋求出路,不要跟風,想別人所不想,就會看到市場。”雖然他們的 創業之路 與所學專業均不對口,但談及創業,程衛坦言,在他看來他們的成功源於創新。“通過小范圍的營銷自己來聚攏粉絲,讓粉絲再去進行下一級推廣營銷。”程衛表示,想法創新還要技術創新,玩轉網路以及自媒介,利用新媒體拓寬客戶 渠道 是新時代創業的新思路。他們三人帶領團隊在推廣宣傳中充分利用了移動社交媒體帶來的自身營銷能力的升級,比如精心運營個人自媒體,通過網路來打造品牌。
對話
記者:之前的創業經歷對你們目前的事業有何幫助或啟發?
於飛克:對於我們的創業成長,大學期間的教育培訓創業經歷給了我們一個對創業相對深入與實際的認識,也完成了我們的原始資金積累。這段經歷給了我們歷練,在事業上給了我們一個全局觀念。
創業真實的例子二方依依:開旗袍私人定製店定位高端贏在氣質
身高一米七五,碩士學歷,在全國大大小小的模特大賽中獲獎無數。90後美女方依依有足夠多的光環。不過,除了表演外,她的興趣更多集中在服裝設計上。
方依依的外婆就是家鄉小有名氣的服裝設計師,專門設計旗袍。她4歲那年,喜歡上外婆的一件旗袍,外婆欣然改好後送給了她。人生的第一件旗袍,就此在她心間種下服裝設計師的夢想。
大三開服裝工作室 一年積累數百客戶
2011年2月,還在念大三的方依依決定成立一家自己的服裝工作室,主打自己設計的服裝。因為,開工作室是她一直以來的理想,並且一直慢慢發酵,到她認為時機成熟之時。“從大一開始,我就一直做模特,這讓我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更提高了我的審美品位,讓我眼界更寬。”其實,除了做模特外,方依依的積累從大一就無意中開始了。彼時,有繪畫和表演專長的她在一家高級會所擔任舞蹈老師和茶藝師,該會所里基本都是高端顧客,他們中經常有人對方依依身上的服裝表現出興趣,而這些服裝多半是方依依自己設計的。有空時,她就會幫客戶設計服裝。所以,當她的第一家工作室開張時,就有一些客戶主動找上門。“還有些客戶是我做模特時認識的朋友,那些從事藝術工作的女孩,對我設計的服裝也比較喜歡。”就這樣,用最原始的口口相傳的方式,方依依的第一間工作室雖然選址於一個普通的小區里,但生意一點也不差,甚至說比較好。短短一年時間,她的工作室便積累了近400名客戶。
有了這些客戶基礎,2013年2月,方依依的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服裝店在武漢紡織大學旁的一家酒店裡開業,主打兩塊業務:成衣銷售和方依依旗袍私人定製。
隨後,她還穿著自己設計的旗袍,拿下了第51屆國際小姐旗袍皇後桂冠。
光谷開定製旗袍店 定位高端贏在氣質
昨日是方依依第二家店開業的日子,在這家店的經營上,她做起了減法:專供私人定製旗袍。
因為,在第一家店的經營過程中,方依依敏銳地察覺到,該店的客戶有七成來自光谷開發區。於是,今年9月,她在光谷玉樹臨風酒店租下一間房,開始籌備自己的第二家店。“之所以選擇在酒店裡開店中店,其實是覺得我的顧客都不太喜歡喧鬧,他們中更多人都喜歡相對安靜、舒適的購物空間。另外,酒店本身給人的氛圍比較優雅和禮貌,這些都和我的目標客戶的氣質高度契合。”方依依告訴記者,雖然酒店的租金比一般的商業街要高,但考慮到顧客的定位,選址時她還是做了多方權衡取捨。
記者在方依依的旗袍私人定製店內看到,該店以經營旗袍為主,輔以一些中式大衣等,相比較一些專櫃的唐裝而言,她設計的旗袍款式更時尚。“我設計服裝會中西結合,在材料和版型上有很大的改良。”方依依說。記者隨手拿起一件貂絨大衣,售價4000多元。“我們的定位偏高端,用料大多是真絲、貂絨等自然織物。”
記者了解到,因為前期有客戶基礎,方依依的定製旗袍店在試營業期間就有了不少客戶。除了定做衣服,客戶也可以過來喝喝茶。衣服做好後,店員會根據客戶的要求送貨上門。“把服務的細節做足後,不少客戶一年四季的服裝都會在我們這里定做。對我們的品牌有一定的忠實程度。”方依依的旗袍店開得很從容。
>>>點擊下頁進入更多創業真實的例子相關內容
⑶ 散裝英語什麼意思
散裝英語so原文是so you will be like them abandon me。
「散裝英語so you will be like them abandon me」是一條抖音熱梗,是指所以你會像他們一樣拋棄我。用來拍搞笑視頻常用的一段音頻。比如一個人摔倒後,配上「散裝英語so you will be like them abandon me」將句子拆成一個個英語字母讀出來。
是說你也要像他們一樣拋棄我嗎?又搞笑又心酸的感覺。
抖音熱梗
1、軍閥姨太太
「軍閥姨太太」這個梗,就是一群女孩身著旗袍,伴隨著動感的音樂,擺出各種風姿。韻存的造型,稱其自己是「軍閥姨太太」。這個梗一開始是「軍閥太太」,後來才發展為「軍閥姨太太」,代表了錢權,妥妥的霸道總裁文。
2、海底撈四個人
這個梗源自於抖音上的一個搞笑的聊天記錄日常分享內容,是一位網友和母親的聊天記錄;女生原本想問媽媽,四個人吃一頓海底撈差不多得多少錢,但是阿姨一本正經的回答著實有點可愛了。從河裡打撈一個人的價格都得好幾千了,更何況從海底打撈四個人。
這個價格可想而知的昂貴;經過阿姨這么一頓解說之後,我們好像明白了為啥海底撈這么貴了,不得不說阿姨是懂海底撈的。
⑷ 穿旗袍女人的故事
離開重慶的時候,我對蔣姐姐說:「這件紅色的旗袍我真想結婚的時候穿,如果下次我們再來時它還在這里,我一定把它帶走。」就這樣,我對自己立了一個與山城的重逢之約,這個約定緣起旗袍,這是一段與穿旗袍的女人有關的故事。
早在三年前,重慶就在我的畢業旅行計劃里,無奈種種原因,始終未能成行,漸漸地,它就成為我心裡的一個念想。三月初,我辭掉了上海的工作,厭倦了在大城市的物質消費和漂泊不定,開始尋找一種更自在的生活方式。
一想到要重新換城市、找工作,心裡也難免急躁,但我知道有些事情急不來,所以這次索性給自己放個長假,或許很多平日里想不通的事情在旅途中就豁然開朗了,於是重慶終於再次成為我的目的地。這趟旅程,既是探索,也是了願。
我出行一向以簡便為主,但是這次,無論衣食住行,我都格外用心,或許是相信用心的付出會換來意外的收獲。在網上連續看了很多間民宿,那些裝飾清新的小房間都很漂亮,但我還是覺得少了些感覺,直到無意中發現了Airbnb上的「百年旗袍」,那個藏在裡面的古床令我一見傾心,這就是我費盡心思想要尋找的感覺吧!
「百年旗袍」是間旗袍工作室,經主人翻修之後騰出了幾間小屋,成為一間特色民宿,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我和男友在外旅行多住民宿,但是剛到「百年旗袍」的時候還是被特殊的回家儀式驚奇到了。大門口掛著銅質的鈴鐺,輕輕向下一拉,便發出清脆的鈴聲。不一會兒,一位年輕女子小張姑娘應聲過來開門,引導我們上了半層樓,到了樓梯間的平台處便分別遞給我和男友每人一隻鼓槌,我們突然間不明所以,小張解釋說這是回家的儀式,讓我們一起敲鑼擊鼓。
鑼鼓音未落,只見一身著旗袍的女子出現在另半層樓梯之上,體態優雅卻不冷漠,隨著我迎上的目光慢慢走下台階,笑語迎接我們:「寶貝們,歡迎回家!」,她讓我們叫她蔣姐姐,隨即張開雙臂,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被這突如其來的熱情迷的暈了頭,恍惚間看到了每次在機場等我的母親。
蔣姐姐和助理小張一路帶著我們進入內堂,來到預定的房間。房間無門,用屏風作為隔斷;一進來我的目光便再也離不開眼前的古床。
古床由外向內共設有三層開闊的憑欄,使原本的古樸更顯深邃,彷彿最裡面的空間充滿了神秘感,讓人忍不住入內探索,帶著驚奇又懷著敬畏。每一層憑欄上都裝飾著精緻的浮雕,圖案到如今仍清晰可見,用手輕觸,更是能真實的感受古老工藝的精湛。我除去鞋子,小心翼翼地走上古床,心想著很多年前,又是什麼樣的女孩誰在上面。隨著腳步的更迭,木質的古床悠悠地發出一兩聲「吱吱」聲,就好像它的生命正慢慢地被激活,它想與我訴說它的百年故事。
床上鋪的是老式的棉被褥,白色的底邊上逢著大紅色的綢子,我輕輕地坐在床邊,想起到多年前姥姥房間里的縫紉機。
待我回過神來,從無盡的驚喜和回憶中走下古床,才開始認真審視房間里的其他角落。古床左邊是同樣材質的老式梳妝台,正中央是一面已經有些模糊的鏡子;檯面上有一把手持式的古鏡,花紋精美;還擺放了一個古人睡的瓷器枕頭。房間進門的右手邊是木質的古桌椅;屏風上則掛滿了顏色、質地各不相同的旗袍。從里到外,每一件傢具、每一樣擺設都彰顯了百年旗袍的古典韻味之美。
從房間出來,便是寬敞的大廳。正前方的桌上平鋪著書法作品,上前細看還有佛經經文。蔣姐姐介紹說,這里有書法、繪畫、古琴、插花、扎染,只要想學都可以體驗。靠近樓梯的房間是旗袍的縫制室,三兩女子正在裡面做工,蔣姐姐說若是我感興趣,也可學習自己縫制一件獨一無二的旗袍。而旗袍作為這間工作室的靈魂,更是無處不在,牆面上、屏風上,凡所見處,皆有旗袍的身影。
即使退回幾百年前,想在世間尋到一位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樣樣精通的女子,也屬不易。但如今竟真讓我結識到如此女子,真是又一次感受到世間之奇,旅行之妙!這如此女子,便是始終旗袍不離身的蔣姐姐。
入住的第一天晚上,我洗漱好在床邊看書,男友風風火火地跑過來,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地對我說:「蔣姐姐的旗袍工藝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呢!」第二天一早,我起身細看工作室里的照片才發現,不僅如此,蔣姐姐本人也是了不得,琴棋書畫各個領域都獲過獎。
琴·棋
工作室里有兩張古琴,從早到晚,琴音繞梁。蔣姐姐說之前也有上海來的客人,本來只想住三天,後來迷上了古琴,就索性住了一個月。
和蔣姐姐聊天時,說到古代才女講求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其中棋便是指圍棋。男朋友說他看到蔣姐姐圍棋獲獎的照片,蔣姐姐便問他是否有興趣下上一局。我知道男朋友並不精通於此,便隨口說:「他不行」,雖是無心,蔣姐姐立刻糾正我:「不能說男朋友不行,要說他還在學習」。蔣姐姐不僅是棋藝超高,更是深知說話的藝術。
書·畫
如此文雅的旗袍工作室自然少不了書畫作品,一開始我也並未留意,直到有天聊天,男朋友提到自己喜歡畫手繪明信片,蔣姐姐便說她也偶爾寫字畫畫,我們才知道許多旗袍上的花鳥竹石的圖案都是蔣姐姐親自設計,不免暗自稱絕。
花·茶
我們房間的隔壁有個開闊式的內間,桌上茶具齊全,每當有客人造訪,蔣姐姐便邀人在此飲茶。有日蔣姐姐正與人飲茶,我們剛好從房間出來,她便叫我們一同品茶。蔣姐姐嫻熟地溫杯、高沖、低泡、分茶,飲畢客人提到這里的花開得好,蔣姐姐說:「知道我這里的花為什麼開得這么好?因為我都在以茶養花。」
蔣姐姐的百年旗袍在山城很有名氣,我們住的幾天里不停地有人拜訪。有次正和蔣姐姐飲茶,就有兩位老主顧前來試旗袍,蔣姐姐稱其中一位是「將軍夫人」,她說這是位為旗袍而執著的女人。
「將軍夫人」看到一件金絲盤花旗袍,穿上身就不脫了。蔣姐姐說這件旗袍所有的花紋都是一針一線盤上去的,足足用了小半年的功夫,價值也不菲,足足萬元以上,而且是為其他客人定做,勸「將軍夫人」再看看其它,結果「將軍夫人」並不理會,「不管什麼價錢,不管是否有人預定,我穿旗袍只看是否合身,其它的我不管。」
我自知旗袍之美,但未遇見「百年旗袍」之前從未想過如今仍有女子為旗袍如此痴迷。「將軍夫人」如是,蔣姐姐一家更是如此。
「百年旗袍的創始人是我的外婆」,蔣姐姐帶著我和客人們看玻璃桌下封存的照片,邊指著照片邊向我們介紹說:「老人家很長壽,足有105歲。」「第二代傳人是我媽媽王主任,第三代是我,現在第四代是小張。這里沒有老闆,只有師徒。」
客人好奇為什麼叫王主任,蔣姐姐又一次解釋道:「因為她喜歡當官,但是做董事長又坐不住,最後索性安上一個後勤部主任的官銜,她就負責和客人胡侃。」
自從知道王主任是個官迷之後,我就越發覺得這個滿頭白發、整日穿旗袍的「老太太」可愛。她走起路來有些蹣跚,但是步伐又很輕快的樣子;她的普通話不是太好,耳朵也不很靈便,卻極愛與人聊天,有時候她問我的話我聽不很明白,有時候我答她的話她也聽不很清楚,但就是這樣一問一答,對話竟能持續下去。後來看蔣姐姐的朋友圈,在德國客人面前,王主任也是滔滔不絕,真是個厲害角色!
我們跟隨著蔣姐姐的步伐,聽她繼續說:「從我的外婆,到王主任,再到我,我們是一年365天,日日不離旗袍。」沒錯,無論是王主任,還是蔣姐姐,甚至是旗袍工作室里的其他姑娘,我住的幾日里,從未見她們穿過旗袍以外的衣服。旗袍是她們的事業,是她們的生活,也是她們生命中的核心。
蔣姐姐說旗袍也分不同的款式,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風格。有的旗袍身緊、開叉大,本是想要凸顯身材,卻反將身上的缺點暴露無遺。真正的旗袍一定能體現出女人的古典美,一個女人穿著旗袍靜靜地坐在那兒,你就能看出她讀過的書、走過的地方,她的文化修養、志趣品格,她們做的是這樣的旗袍。從布料的選擇到裁剪的手藝,從盤扣的藝術到刺綉的點睛,每個步驟都精益求精,濃縮著她們骨子裡對旗袍的熱愛和這份手藝的傳承。
飲茶時,我和蔣姐姐聊到旅行,自然地就說到民宿。我抱怨說,現在的許多民宿,都變成高檔小區里的密碼鎖公寓,一個房東經營著十幾間,房間有專門的清潔阿姨負責打掃,入住全憑密碼,從頭到尾都見不到房東本人,更不必說有什麼旅行故事的交流。
蔣姐姐也感嘆確實如此,很多事情經過商業化的發展就變了味兒了。她說她這里的旗袍從便宜到貴,甚至上至幾十萬都有,開這間民宿並不為賺錢。
說罷,蔣姐姐帶我們來到一面牆邊,她說上面都是客人留的言,有義大利客人的「Grazie」,有法國的客人的「Merci」,有日本客人的「ありがとう」。這里已經接待過超過130個國家的客人,每有人來,她便向客人介紹旗袍,介紹中國的琴棋書畫,她說她們有義務弘揚民族的文化,原來這才是比賺錢更重要的「正經事」。
我和男友聽著蔣姐姐訴說著她這一家幾代人對旗袍的追求,有些如痴如醉。正說著話,助理小張拿來了幾個繩結和布包,蔣姐姐一邊說著,邊拿起針線縫了起來。我們也緩過神來,向蔣姐姐建議道:「我們在上海見到許多房東組織線下的體驗活動,包括定期的房東聚會,您也可以參考這種形式,讓更多人可以有機會了解這里。」蔣姐姐還真的很感興趣,立刻找出紙筆,將我們零碎的建議一一記下。她說其實不光是她再向客人宣揚中國的傳統,她也在每個客人身上學到很多,在不斷接觸新的思維方式。
很多民宿都會打著「回家的感覺」的旗號,可是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回家呢?
年輕人喜歡熱鬧,在青年旅舍遇見志趣相投的朋友,圍成一桌,喝酒談天或是結伴而行,這樣的旅途隨性,但不是「回家」的感覺;在明亮寬敞的房間里,享受著一應俱全的家電設施,拉開窗簾,面朝大海,這樣的旅途自在,但不是「回家」的感覺。
回家是什麼樣的生活?回家是未進門前,父母早已站在門口盼你歸來;回家是每天早上媽媽叫你起床;回家是有時候幫你煮好飯,盛到碗里、端到桌上,後來生怕涼了,便備好材料,囑咐你起身以後自己煮熱乎的;回家是每當有親戚造訪,便叫你到身邊,跟長輩打招呼介紹自己。
在「百年旗袍」,有敲鑼打鼓的回家儀式;有蔣姐姐每天叫我們起床;有蔣姐姐下好的面,也有天早上專門准備了重慶的特色早餐——火鍋,讓我們自己煮;不論是店裡入住的其他客人,還是專門拜訪的客人,每有人來,只要我們在,蔣姐姐便叫我們出來,一起打招呼,介紹自己,好像從未把我們當成賓客,而是作為這個家的一份子。
這,才是回家。
後來有一天,另外的客人過來入住,樓下又響起了鑼鼓聲,我便問蔣姐姐,怎麼會想到這樣一個特殊的回家儀式?蔣姐姐說:「這是中國古代的傳統啊!」我才意識到,現在的年輕人,忙著學習西式文化,知道感恩節要吃火雞、聖誕節要互送禮物,我們不斷地讓自己融入到國際化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中,卻對很多本民族的傳統和習俗視而不見,這些可貴的東西正在慢慢流失。我慶幸來到「百年旗袍」,不僅是體驗到回家的溫馨,也是一次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回歸。
和蔣姐姐一家人的緣分始於旗袍,臨走前,蔣姐姐便邀我試兩套旗袍,拍幾張照留念。
我身材瘦小,平時已經很難買到合身的衣服,但蔣姐姐說能找到和我身材的旗袍,我耐不過她的熱情和堅持,終於答應試試,她就真的找到了一件。這是一件真絲旗袍,質地輕盈,拿在手裡甚至感受不到它的份量,穿上身更是毫無負擔。蔣姐姐拉著我到大廳中間的老藤椅前,又專門幫我找了一雙合腳的小碼高跟鞋,向我示範要如何坐才優雅。
坐之前要先站直,手從背部慢慢滑向臀部,撫平身後的衣襟,這樣坐下來旗袍不會起褶皺;左手要輕輕地搭在椅子的扶手,右手再緩緩地蓋在左手上;我坐在椅子上有些不知所措,蔣姐姐便蹲下來,讓我的眼睛順著她手指的方向,自然地向下看。經過蔣姐姐的訓練,我開始慢慢找到那種自然的儀態之美。
我受了鼓勵,似乎對旗袍著了迷,蔣姐姐便又開始幫我尋其它合身的旗袍,終於目光鎖定在一件大紅色的盤扣旗袍上。這件旗袍穿著較為復雜,內里是底襯,外面的鏤空旗袍要將盤扣從領口一路繫到底才算穿好。穿旗袍本身就是在鍛煉女人的耐心,不急不躁便是一種風度。
我的面相並不柔美,平日甚少穿裙裝,但是著上這件紅色旗袍,不自覺地走路也放慢腳步,說話也變得輕聲細語。從屏風里出來,蔣姐姐大呼一個美字,我聽了心裡飄飄然,愛美之心作祟,再加上男朋友慫恿,借著工作室里的油紙傘、留聲機和古床、古琴又拍了許多照片。
穿上旗袍,女人就變得有女人味了。
蔣姐姐說,其實不只是人挑旗袍,旗袍也在挑人。這件旗袍,非你莫屬。但我似乎並不想就這樣把故事結束,我對蔣姐姐說:「這件紅色的旗袍我真想結婚的時候穿,如果下次我們再來時它還在這里,我一定把它帶走。」
最後的最後,再引用嫣然小姐在介紹百年旗袍的時候的一段話:
有人說:
人活著就是一塊布
它最終被做成了什麼樣子
靠的是剪裁手藝
其實人也一樣
你想活成什麼樣子
全憑自己的用心剪裁
在「百年旗袍」,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也希望正在路上的你,可以用心剪裁,活成你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