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和旗袍搭一樣的男裝叫什麼
擴展閱讀
長袖白色裙子配什麼鞋 2025-07-22 02:40:43
穿旗袍帶什麼發飾 2025-07-22 02:18:35

和旗袍搭一樣的男裝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7-21 23:07:30

1. 中國十大名牌旗袍是哪幾個

中國十大名牌旗袍品牌包括:蔓樓蘭、陶玉梅、瑞蚨祥、龍鳳旗袍、上海灘、龍笛、木真了、鳳禧、格格和秦藝。
1. 蔓樓蘭:該品牌於1997年在上海創立,是中國十大旗袍品牌之一,也是上海市的著名商標。蔓樓蘭以傳統高檔絲綢面料為主要選材,同時結合現代流行面料,融入全新時尚中式元素,致力於打造女裝、男裝、童裝、配飾及禮品等新中式輕奢品牌。
2. 陶玉梅:服裝設計師陶玉梅女士以其名字命名,成立了「南京陶玉梅服飾設計實業公司」,成為中式服飾設計師品牌的先驅。
3. 瑞蚨祥:這家品牌以其百年經典工藝和精工細作的中式喜服而聞名。瑞蚨祥高級定製注重顧客需求,通過專屬的定製流程,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的高定體驗。
4. 龍鳳旗袍:龍鳳旗袍的傳承人朱林清自上世紀30年代起在滬上蘇廣幫裁縫鋪習藝,並將傳統技藝應用於海派旗袍製作。
5. 上海灘:上海灘是中式服裝的奢侈品牌,由鄧永鏘於1994年創辦。該品牌以旗袍、唐裝等具有中式美學元素的服裝和家紡產品為主營。
6. 龍笛:成立於1976年的龍笛是中國第一個設計後開拉鏈改良旗袍的品牌,定位於高端市場,並擁有直營門店。
7. 木真了:京派旗袍的老品牌,風格端莊大氣,適合日常穿著。木真了提供四季款式,並可定製旗袍。
8. 鳳禧:該品牌專注於旗袍22年,產品線涵蓋婚慶、晚宴、周末及私定系列,以領先的設計理念和江南傳統手工技藝而著稱。
9. 格格:北京格格旗袍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中國最早的中式服裝企業之一。公司擁有現代化廠房和先進的生產設施,確保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10. 秦藝:成立於1998年,秦藝是國內具有影響力的中式服裝品牌之一,隸屬於上海三問集團。該品牌專注於中式服裝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旗袍和新中式服裝。

2. 請問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麼啊

男的穿的是長袍馬褂。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國民政府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條例中》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長袍馬褂是一種男性服飾名,為男性傳統服飾,由長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

長袍,為大襟右衽、平袖端、盤扣、左右開裾的直身式袍,這種沒有馬蹄袖端的袍式服飾在清代原屬便服,稱為「衫」、「襖」,又俗稱「大褂」。馬褂,對襟、平袖端、身長至腰,前襟綴扣襻五枚。馬褂原為清代的「行裝」之褂,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

(2)和旗袍搭一樣的男裝叫什麼擴展閱讀:

民國建立後,前後約曾頒布過三個全民性的服飾制度,分別為民國元年的《服制案》、民國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國十八年的《服制條例》,另有汪偽政權的《國民服制條例》。

民國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個《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禮服條文,男款禮服較為繁雜,分大禮服和常禮服,常禮服又分為甲乙兩類,其中大禮服和甲種常禮服再細分為晝用和晚用兩種,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禮服等服飾為藍本;乙種常禮服則為長袍和馬褂組合的套裝,來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國三年(1914)曾公布過有《祭祀冠服制》,為根據古經書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種常禮服),帶有濃厚的以等級尊卑為特徵的帝制時代輿服制度色彩,國民政府時期被廢除,此不詳敘。

到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個《服制條例》,條文由禮服、制服和附則三章構成並有附圖。此條例台灣地區一直到2000年之後才被正式廢除。

3. 旗袍哪個牌子

旗袍品牌推薦

品牌一: 逸陽品牌旗袍。該品牌注重旗袍的工藝與設計,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展現出獨特魅力。逸陽旗袍以其精湛的工藝和優質的材料,成為市場上備受推崇的品牌之一。

逸陽品牌的旗袍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同時在款式和剪裁上追求時尚與創新。品牌的旗袍多採用優質絲綢和面料,手感柔軟舒適,穿著體驗極佳。此外,逸陽旗袍的圖案設計豐富多樣,包括傳統的龍、鳳、牡丹等圖案,以及現代流行的抽象藝術圖案,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品牌二: 音兒品牌旗袍。音兒旗袍以其優雅的風格和高質量的製作工藝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品牌注重細節處理,每一件旗袍都經過精心設計和製作,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音兒旗袍的款式多樣,既有傳統的經典款式,也有現代的時尚設計。品牌的面料選擇也非常講究,採用舒適柔軟的面料,使穿著更加舒適。同時,音兒旗袍在圖案和色彩搭配上也有獨到之處,能夠凸顯女性的優雅氣質。

品牌三: 羅蒙品牌旗袍。羅蒙是一家知名的男裝品牌,近年來也開始涉足旗袍領域,並憑借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設計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羅蒙旗袍注重時尚元素的融入,同時保留傳統旗袍的經典特點。

羅蒙品牌的旗袍在款式上不斷創新,融入現代時尚元素,使旗袍更加符合現代審美。此外,羅蒙旗袍在面料選擇和製作工藝上也十分講究,確保旗袍的品質和穿著體驗。

以上三個品牌都是旗袍領域的知名品牌,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選擇合適的品牌。每個品牌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優勢,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款式。

4. 俗話說「長袍馬褂」,「馬褂」在滿族是什麼樣的人可以穿的

長袍夾克是一種男裝名稱,是一種傳統的男裝,它由兩部分組成:長袍和夾克,民國元年,北洋政府頒布了《服務制度案》,將其列為男式禮服之一。

長袍為直袍,翻領大,袖口平,螺絲扣,左右開列,這種無馬蹄袖的長袍,原為清代的便服,俗稱「衫」、「衣」,又稱「袍」。

清朝有特殊功績的官員,在穿禮服的場合可以穿黃禮服,因為這種顏色也叫「黃官服」,除了獎勵穿黃大褂的官員外,還有人把黃大褂當制服穿。

5. 清朝時期穿長袍、短褂、留長辨是什麼意思

滿族長袍,又稱旗裝、旗衫、長衫或大褂,是滿族的傳統服飾。這種長袍的特點包括圓領、右大襟、以盤扣系結,通常袖子較窄,男女老幼都會穿著。男裝的袖子末端常挽起,方便暖手和行禮時撣下,這種袖子稱為馬蹄袖。在寒冷的冬季,男性可能會繫上腰帶,或在長袍外罩對襟馬褂。
長袍、馬褂和馬甲是滿族人的主要服裝。馬褂是一種在春秋和冬季由有身份的富裕男性穿著的服飾。它通常為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至腰部,袖子稍短。清朝時期,滿族男子在夏季常戴涼帽,冬季則戴皮製的馬虎帽。
旗裝,滿族的傳統民族服裝,由袍、襖掛、馬等組成。旗袍最初以無袖的長馬形式出現。滿族建立清朝後,推行剃發易服政策,對漢族及其他民族的服飾產生了顯著影響。長袍和馬褂在近代演變為旗袍和唐裝,被視為中國元素的代表之一。
馬褂是滿族騎射時穿著的褂子,後來成為日常罩在袍子外面的服裝。它的身、袖較短,春夏季可製成單、紗、夾褂,秋冬季可為皮、棉褂。馬褂常和旗袍搭配穿用,清初時僅限於八旗士兵穿著,至康雍年間已盛行於滿族男子中,成為日常服飾。皇帝經常以馬褂賞賜臣下,使其成為一種榮譽的象徵。
滿族服飾的民俗主要由於環境形成。由於滿族先民長期居住在寒冷的東北地區,他們需要穿著長袍來保暖,同時又需要騎馬,因此發展出了下擺開衩的長袍。男性穿著的稱為馬褂,女性則稱為旗袍。這種長袍在滿族入關前,男女老少都會穿著,用以遮擋風沙和烈日。入關後,滿族人的生活逐漸漢化,服飾也有所變化,男性的主要服裝變為長袍、馬褂和長褲,而女性的主要服裝仍是寬腰身直筒式的長袍,這便是現代意義上旗袍的起源。
滿族男子喜歡穿著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後部留發梳辮,戴圓頂帽,下穿套褲。而婦女則喜歡穿旗袍,戴耳環,腰間掛手帕。滿族入關後,其服飾與漢族服飾趨於一致,但旗袍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