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旗袍的製作過程
傳統旗袍的縫制工藝設計
一、旗袍簡介
旗袍量體方法
旗袍長度標准:
種類
衣長
袖長
長袖旗袍禮服
齊腳踝骨
腕骨
短袖旗袍便服
齊膝或膝下10~15cm
肘上5~10 cm
中袖旗袍
肘腕之間
旗袍圍度加放法(cm)
種類
胸圍
腰圍
臀圍
領圍
可體型旗袍
5
3
6
2
松身型旗袍
6~8
5~7
8~10
2
直筒型旗袍
10
2
旗袍用料表:
幅寬
用料
74
2個衣長+1個袖長+10
90
2個衣長+12
二、旗袍款式造型變化
造型方法的區別
古代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
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
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
琵琶襟旗袍禮服——
此外還有雙圓襟旗袍、雙開襟旗袍等款式。
三、旗袍的裝飾工藝設計
古代旗袍和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
古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精細的手工製作,適用各種刺綉、鑲、嵌、滾等工藝;
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
一) 旗袍衣邊裝飾手法及工藝處理
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是旗袍裝飾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
1、 單色鑲邊
2、 單色滾邊(方角滾邊工藝處理圖示)
3、 滾嵌滾(方角嵌滾工藝處理圖示)
4、 嵌邊(圓角嵌邊工藝處理圖示)
5、 混合滾(嵌鑲滾)
6、 三色鑲邊
二) 旗袍的花鈕裝飾
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扣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
三) 其它裝飾
綉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綉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各種質地的披肩也是旗袍最好的裝飾,精美的旗袍配上披肩,更顯示高貴、典雅。
四、旗袍排料裁剪注意事項
一)確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疊在裡面,將粉線畫在反面,淺色衣料勿用過深色的畫粉;
二)確定衣料的對折線——因旗袍前後中心都沒設縫,所以排料時可以把面料獨邊對折,折夠身肥為止。
三)確定衣料圖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領片上的圖案方向一致;
四) 裁剪絲絨面料時,注意使各衣片毛絨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五) 裁剪時,要在輪廓線外加適當的縫份和貼邊。
如裝縫普通拉鏈,止口需1.5cm,隱形拉鏈,止口需1cm,包邊和嵌邊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六)檢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數量和質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無錯裁)
五、旗袍的縫制工藝
一)款式簡介
二)衣片歸拔
1、 前衣片歸拔——把前片從中心線處折疊,正面相對,擺平置於燙床上,把側縫中腰處拔開,臀部歸直,使衣片的曲線與人體型曲線相符。
2、 後衣處歸拔——把後衣正面相對在中心線處折疊,放在案扳上,把側腰中腰處拔開,後中腰處歸縮,側縫臀部的凸勢進行歸縮處理,餘量推到臀部,再把後袖籠略歸一下,把凸勢推向背處,推出肩胛凸勢。
3、 衣袖片歸拔——把袖片按正面對折,由側縫向袖中歸燙,把凸勢推向手臂處。
三)貼牽條
牽條的作用:牽條起牽製作用,防止拉伸變形。對於一些輕薄面料,牽條還起著減少縫口起皺的作用。
牽條的用途:服裝中凡是容易拉伸變形的部位都應敷上牽條,如袋口、駁口線、領口線、袖窿、門襟止口等。敷牽條時,一般要略拉緊一點敷上,特別是易拉伸的部位。
1、 側縫貼牽條
衣片歸拔後,為了保證側縫曲線的穩定性,需在前後衣片側縫沿縫份粘貼直紗牽條。
2、 襟邊貼牽條
旗袍圓襟、方襟、直襟三種大襟粘牽條的製作工藝:
1)圓襟
首先裁好1~1.2cm寬的直紋牽條,然後將牽條粘於大襟邊的縫份上,當粘貼到下半彎處時,將牽條稍拉緊使大襟邊容縮約1cm,燙平服。大襟外形即固定不會走樣,容縮後的大襟完成後效果較貼體。如圖1所示。
2)方襟
將已裁剪好的直紋牽條粘於大襟邊縫份處,粘至轉角位剪斷牽條。然後再繼續粘貼彎曲的部分,並在下半部份容縮1cm,再把長出的1cm牽條剪齊。如圖2所示。
注意:牽條粘貼至彎曲部位時需剪若干個剪口,以便轉彎處粘貼平服。
3)直襟
牽條粘貼至大襟1/3處開始拉緊牽條容縮大襟邊約1cm。
http://bbs.51fashion.com/dispbbs.asp?boardid=4&ID=59975&replyID=456972&skin=1
2. 旗袍的講究和禁忌
一、穿著合身
旗袍是展現女性形體美的服裝,因此挑選時需確保合身,不宜過緊或過松。無痕內褲可避免穿著時內衣物痕跡外露。過瘦或過胖都會影響旗袍的美感,適宜的體重能讓旗袍更好地展現身形。淡妝能凸顯自然美,避免濃妝艷抹。手臂較粗的女性應避免短袖或無袖款式,以保持整體協調。
二、注意事項
1. 棉質旗袍易皺,需注意存放,避免折疊和直接懸掛,以免留下皺痕。
2. 棉質旗袍易縮水,清洗時不宜長時間浸泡,建議乾洗以保持整潔。
3. 棉質旗袍易變形,穿著時應注意保持衣物原形,避免過度拉扯。
4. 棉質旗袍易粘毛,存放時避免與其他衣物混放,選擇合適的內衣搭配以減少掉毛。
三、正確穿法
1. 旗袍體型不宜過瘦,適度的圓潤身材更能展現旗袍的風韻。
2. 穿著旗袍時不宜留短發,長發搭配適宜的發型更能突出旗袍的柔美。
3. 淡妝搭配旗袍,以凸顯自然美。
4. 搭配飾品時避免「喧賓奪主」,保持旗袍的主體地位。
5. 手臂粗的女性應避免穿短袖或無袖旗袍,確保穿著得體。
6. 根據年齡選擇合適的旗袍款式和花色,體現不同年齡段的風采。
7. 穿著旗袍時注意行為舉止,保持優雅大方。
四、挑選與搭配
1. 根據身材與膚色選擇旗袍,身高160-170cm的女性更適合穿旗袍。
2. 挑選旗袍時考慮個人氣質,不同氣質的女性適合不同款式的旗袍。
3. 根據場合穿著旗袍,日常穿著可選擇改良版旗袍裙,避免過於復雜的圖案。
4. 穿著旗袍時注意發型、耳環和鞋子的搭配,保持整體協調。
五、行為舉止
穿著旗袍時應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避免粗魯動作,力求大方得體,以符合旗袍的傳統韻味。
3. 國風外套裡面搭配什麼
國風外套的搭配需要兼顧傳統韻味與現代時尚,以下是一些實用且風格多樣的內搭建議,適合不同場合和風格需求:
1. 經典中式內搭
盤扣襯衫/立領上衣
選擇與外套同色系或對比色的中式襯衫,真絲或棉麻材質提升質感。小立領設計能強化東方氣息,適合正式場合。
旗袍風連衣裙
短款外套配及膝旗袍裙(開衩不宜過高),優雅復古;長款外套搭配長旗袍,適合宴會等隆重場合。
2. 現代簡約內搭
純色高領/圓領毛衣
秋冬可選米白、淺灰等中性色毛衣,修身款更顯利落。搭配長款項鏈或玉墜點綴細節。
襯衫+馬甲疊穿
白襯衫外搭針織馬甲(可選漢字刺綉款),下配直筒褲,打造新中式學院風。
3. 混搭風格
衛衣/T恤+牛仔褲
oversize國風外套內搭連帽衛衣和破洞牛仔褲,用運動鞋平衡風格,適合街頭潮流。
吊帶/抹胸+闊腿褲
夏季可內搭短款吊帶,下穿高腰闊腿褲,外套選擇薄紗或薴麻材質,慵懶又顯比例。
4. 下裝與配飾建議
下裝:
傳統:改良馬面裙、直筒綢緞褲
現代:西裝褲、微喇牛仔褲
配飾:
中式:流蘇耳環、玉鐲、團扇手包
現代:極簡鎖骨鏈、皮質腰帶
5. 季節適配
春秋:薄針織+半裙,外套選棉麻或香雲紗。
冬季:高領打底+長款毛呢國風外套,疊加圍巾保暖。
搭配要點:
色彩協調:外套花紋復雜時,內搭選純色;素色外套可嘗試內搭提花或刺綉款。
材質對比:硬挺外套配柔軟內搭(如緞面),輕薄外套內搭挺括面料更顯層次。
根據場合調整風格,既能穿出傳統雅緻,也能混搭出個性時尚感。
4. 冬款旗袍配什麼鞋子好
中款奇葩 最好是配半高腰的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