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紙旗袍怎麼剪
首先,你需要剪裁紙樣,接著將布料對折進行裁剪。
對於斜襟部分,你需要裁剪成左右兩片,下弧線處多留出6厘米。而後片需要對折裁剪。
袖子的裁片需要在肩點處打剪口。如果脖子較短,領子部分不需要留縫位,而是燙布襯底邊留一個小縫位。
在裁片上標出胸省和腰省的位置,將腰省和胸省全部壓線。
完成接肩縫後,再上領子,斜襟和領口剪齊即可。
接下來進行包邊處理,包括領口、袖口和前片等。
在斜襟處標出6厘米的弧線,並進行卷邊處理。
前襟部分需要在劃線處對齊壓線固定,以確保穿著時的平整效果,預留空間以方便套頭。
標出中點對齊,然後進行左袖的合側縫和包縫,右袖則分開包縫。右袖下側准備安裝拉鏈。
隱形拉鏈需要熨燙處理,使其開捲曲度良好並壓線。
最後固定拉鏈兩端,包底邊並釘上扣子。
2. 兒童旗袍裁剪圖解與製作方法
方法/步驟一:首先,將金絲絨布料正面對折,用劃粉在反面標注兒童的身長和腰圍尺寸,並通過劃橫線進行定位。
方法/步驟二:接著,根據測量的身長、領寬、肩寬和袖籠深度等尺寸,在布料上標注並用直線連接各點,畫出前片衣服的輪廓尺寸,然後進行裁剪。
方法/步驟三:對於後片,將布料對折,根據測量出的尺寸標注後片衣服的各個部分,並用線連接後進行裁剪。注意,後肩的袖籠深度應比前肩的袖籠深度多1厘米。
方法/步驟四:將布料對折,根據肩高、袖深和袖口寬度等尺寸,對袖子的各部分進行標注並連線,然後進行裁剪。注意,前後片的袖籠弧線深度是不同的。
方法/步驟五:對於開襟旗袍,通常在前片上進行開襟處理。為了方便製作,可以在前片上進行分割,然後裁剪一片內襟布即可。
方法/步驟六:另一種節省布料的方法是在裁剪時就將開襟裁好。這種方法的制圖也一並分享給大家。
方法/步驟七:領子是旗袍的關鍵部分。在所有其他部分准備就緒後,開始測量和裁剪領子。通常在裁剪前後片後,會留出搭扣部分,用軟尺測量領口大小後進行裁剪。旗袍的領子不宜過高。
方法/步驟八:裁剪完成後,可以開始製作成衣。這個過程大家通常都很熟悉,因此不再詳細介紹。我只是上傳成衣的圖片,供大家比較。
方法/步驟九:以下是兒童穿上成衣後的效果圖。希望大家都喜歡!
3. 旗袍的裁剪方法與制圖
1. 折料:首先將布料兩邊布邊對折,左側預留3厘米貼邊,依據衣長加2厘米標注衣長線,即折肩線。
2. 偏襟:將上層布料左右兩端向下偏出2.5厘米,使得上層布料下移,底部兩端上層布料比下層多出約5厘米,而折肩線底部上層布料比下層多出約2.5厘米。
3. 折肩:依照衣長加2厘米從折肩線處將布料向下折,變為四層,上兩層為前身,下兩層為後身。折肩線直布邊內層需比辯慎外層縮進2厘米以滿足里襟搭進量,通過撥襟可增加搭進量。
4. 設省道:從腋下量6-8厘米,設省道寬森灶宴度為3厘米,以領口深線至胸圍線中點為省道斜度線位置,折疊寬度為1厘米。畫斜直線後,捏起上邊一道向下折疊,A點雙層為1.5厘米,B點雙層為0.5厘米。此設計使前中心線形成所需凸出量,確保前胸部位的曲線。取省道長度(11.4厘米),胸圍尺寸的10分之1加2厘米。調整折肩線上層多餘布料,與內層對齊此銀,重新繪制袖根肥和袖口尺寸,同時調整袖窿彎度,與腰、臀及袖口處線條流暢。
5. 大襟繪制:確定領口深,從折肩線向下量8.4厘米,領口大小為胸圍的10分之2加1厘米。前胸圍為23.5厘米,即胸圍的4分之1。袖根肥為19.5厘米,即胸圍的10分之1.5加5.4厘米。從領口深線至胸圍線畫斜直線,取此線2分之1減1.5厘米處為弧線交點,上段凸出2厘米,下段凹進1.5厘米。
6. 挖大襟和撥襟:依據已畫大襟線,剪開最上一層布料至領口深處和大襟末端。將里襟翻至右邊,剪里襟領口內兩個弧形開口,不超過3.5厘米。握住里襟領口A點,用熨斗向上拉伸,注意不要損壞領口。
7. 折回里襟:將拉伸後的里襟對齊里層折肩線,折回里襟至原位,使里襟領口深處與大襟重疊1.3-1.5厘米,胸圍處重疊3-5厘米。
8. 畫裁:核對已撥襟並還原鋪平的里襟和衣身,根據衣長尺寸進行裁剪。
旗袍款式豐富,包括開襟款、開衩褲、長袖款、半袖款。開襟款式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口造型多樣,有高領、低領、無領款式。開叉設計有低開叉和高開叉。盡管種類繁多,旗袍所表達的情感都是細膩溫柔,且浪漫優雅的。
4. 手工旗袍製作教程
手工旗袍製作教程如下:
1、剪紙樣。
2、布料對折裁剪(說明:喜歡包身效果裁剪習慣不留縫位)。
3、斜襟處裁剪是左右兩片,下弧線部位多出6厘米。(注意右面領口部位留了卷邊縫位的後改包邊修剪掉了)。
4、後片對折裁剪。
5、袖的裁片肩點打剪口。
19、隱形拉鏈壓腳上拉鏈很方便。
20、壓線固定拉鏈兩端。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