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民國旗袍用什麼面料
擴展閱讀
爛皮帶壞了怎麼辦 2025-05-08 18:07:37
像老鷹的皮帶叫什麼 2025-05-08 18:05:19
浪漫的旗袍怎麼穿 2025-05-08 17:55:13

民國旗袍用什麼面料

發布時間: 2025-05-08 03:15:25

Ⅰ 怎麼挑選質感好的旗袍

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更以其獨特的剪裁和設計展現了東方女性的柔美與風韻。挑選一件質感好的旗袍,不僅能彰顯個人品味,還能在不同場合中展現獨特魅力。以下是一些關鍵的挑選要點:
面料選擇
真絲與香雲紗:真絲和香雲紗是製作旗袍的上乘之選。真絲質地柔軟、光澤度高,穿著舒適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非常適合夏季穿著。香雲紗則具有獨特的肌理感,手感涼爽,適合炎熱天氣。這兩種面料都能很好地展現旗袍的垂墜感和流動感。
棉麻材質:棉麻材質的旗袍透氣性好,吸濕性強,適合春秋季節穿著。雖然棉麻不如真絲那樣華麗,但其自然朴實的風格也別有一番風味。
織錦緞與提花布:織錦緞和提花布常用於正式場合的旗袍製作,這些面料質地厚重,圖案精美,能夠增加旗袍的莊重感和華麗感。
顏色選擇
淺色系:淺色系的旗袍,如白色、淡粉、淡藍等,給人一種清爽、干凈的感覺,適合夏季穿著。淺色系也更容易搭配各種配飾,適合日常穿搭。
深色系:深色系的旗袍,如大紅、深藍、黑色等,顯得穩重、大氣,適合正式場合或秋冬季節穿著。深色系的旗袍更能凸顯穿著者的成熟氣質。
花色與圖案:帶有花朵元素或傳統圖案的旗袍,可以沖淡正式感,增添活潑與趣味。選擇花色時要注意圖案的大小和分布,避免過於繁雜。
款式選擇
傳統款式:傳統的旗袍款式注重修身剪裁,能夠很好地展現女性的身材曲線。高領、盤扣、開叉等經典元素都是傳統旗袍的標志。
改良款式:現代設計師對旗袍進行了多種改良,加入了更多的時尚元素。例如,無袖、短款、寬松下擺等設計,既保留了旗袍的傳統韻味,又增加了穿著的舒適度和實用性。
不同身形的選擇:對於身材纖細的女性,修身款的旗袍能夠更好地展現其優美身姿;而對於身材豐滿的女性,A字型或裙擺寬松的旗袍能夠柔化線條,遮掩贅肉。運動型身材的女性可以嘗試獨特的款式,如連肩袖設計,增加整體的旖旎婉約感。
細節關注
領型與袖型:領型和袖型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旗袍的整體效果。高領適合脖子較長的女性,而無領或低領則適合脖子較短的女性。袖型方面,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各有特點,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身材特點選擇。
開叉高度:旗袍的開叉高度也是需要注意的細節。一般來說,開叉不宜過高,以免尷尬,但也不宜過低,影響行走的便利性。
盤扣與裝飾:盤扣是旗袍的經典裝飾之一,選擇精緻的盤扣可以增加旗袍的美感。此外,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添加一些其他的裝飾,如刺綉、珠片等,但要注意不要過於繁雜。
品牌與定製
知名品牌:選擇知名品牌的旗袍,品質更有保障。例如,瑞蚨祥、木真了、龍笛服飾等品牌的旗袍在市場上口碑較好。
量身定製: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選擇量身定製的旗袍。量身定製的旗袍能夠更好地貼合身材,展現出最佳的效果。在定製前,可以先收集一些民國時期的老照片或年代劇中的劇照作為參考,或者以喜歡的明星造型為模板。
總的來說,挑選一件質感好的旗袍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通過精心挑選和搭配,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件旗袍,展現出獨特的東方魅力。

Ⅱ 舊事旗袍的福祿祥雲是什麼面料。

1. 旗袍面料之福祿祥雲,選用了真絲提花重緞香雲紗。這種面料以其獨特的植物染色技術,在紡織界享有「軟黃金」的美譽。
2. 香雲紗,實際上是由薯蕷科植物薯莨的汁液浸泡過的小提花綢製成,經過與廣東順德、南海、老穗銀三水等地未被污染的河泥(俗稱「過河泥」)發生化學反應而得來。
3. 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20年代,有學者認為其設計靈感源自先秦兩漢時期的深衣。到了民國20年代,旗袍成為女性最普遍的服裝,並被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定為國家的禮服之一。
4. 然而,在50年代後,旗袍在中國大陸逐漸被人們冷落。

Ⅲ 蘭陰丹士林旗袍是什麼東西

30年代我國旗袍的製作已趨成熟,在30年代初期開始流行用陰丹士林藍布做面料的旗袍。多為直腰款和長箱型剪裁或者花苞型裙擺。那時的款式多為中袖或長袖,比較松身和密實,多為年輕女子和女學生穿著。經常搭配白色的圍巾,顯的干凈清純。後期則發展的更為時尚化,更像絲綢旗袍,袖子很短,並窄身修腰,多搭配高跟皮鞋穿著,這也是是30年代旗袍的特徵。

而陰丹士林本是人造染料的一種名稱,原有各種顏色,但是人們嘴裡常常說的「陰丹士林色」多是指的青藍色。(最初是190號士林藍布,簡稱「190」。因採用德國德孚洋行陰丹士林染料色卡上的190色號而命名。)這種布出現以後,在整個三十年代,深受年輕女孩子尤其是女學生的喜歡,因為它的顏色比其他布,更為鮮亮,穿一件陰丹士林布做的衣服,令人覺得特別干凈,平整。(男女都可以穿,男的多穿長袍)

以下資料供參考:
在民國17年(1928年),上海的仁豐染織廠選用23×21支「龍頭」市布坯,在卷染機上煮漂,使用德國生產的還原染料陰丹士林藍RSN染制本光190號士林藍布,創牌「蘭亭圖」。上市後,由於服用性廣,耐洗、耐曬、不褪色,成為旗袍和罩衣的特色面料,深受城鄉消費者的喜愛。
民國19年,仁豐染織廠廠長許庭鈺用絲光白布試染190號藍小樣,發現色澤較本光坯更艷亮,且得色深。這一發現被當時控制染料的德孚洋行所掌握,進一步用少量士林青蓮2R拼色,使色澤更見鮮艷。在色卡上補上絲光190色號,並嚴格控制處方。民國20年,光華機器染織廠率先用龍船牌商標生產此產品,並按德孚洋行規定貼上「陰丹士林190號藍布」和「晴雨」標貼,以此識別產品的真偽。因其鮮艷度、光澤度優於本光190號,再配以廣告宣傳,產品一問世,銷量迅速擴大。至民國34年時,絲光190號士林藍布的生產廠有15家左右。按當時染料月耗量推算,月產量近70萬匹。
當時,產品以震豐廠的「芷江圖」,大新振廠的「新錨霖」,光新廠的「交通圖」和華豐廠的「美亭圖」為代表,人稱「四大金剛」,「芷江圖」和「新錨霖」又居領先地位。為了擺脫德孚洋行的控制,爭取商標自主,震豐和大新振兩廠以美國保曬霖士林藍RSV取代陰丹士林。震豐廠還規定「芷江圖」選用嘉豐棉紡織廠專織的22.5×21.5支左右捻豐鶴牌市布坯,改貼「原子藍布」標貼。
新中國成立後,用23×21支坯布加工的190號士林藍布的產量仍居色布的首位。

Ⅳ 中國四大派旗袍的區別

旗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之一,說到旗袍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會想到老上海的感覺,旗袍也正是民國時期很多女生穿的服飾,性感又有氣質,那麼中國四大派旗袍的區別在哪呢?

中國四大派旗袍的區別

旗袍四大派分別是:京派,海派,蘇派,廣派。

蘇派旗袍在面料上多採用軟緞、素縐緞,摸起來能夠讓人感受得到江南水鄉的溫潤細膩;刺綉圖案豐富,梅、蘭、竹、菊都不在話下,牡丹、月季也常出現,現在有了更多的花案,綉工達到了細膩飽滿的升華。

京派中的京是指北京,作為帝王之都,權力的象徵,京派文化矜持凝重,所以京派旗袍在風格上保留了更多的明清元素。整體風格端莊大氣,採用寬邊包邊,線條平直,較為寬松,在穿著感受上更趨向於舒適。

海派中的海是指上海,海派旗袍興起於上海被迫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在大量的西方文化與新思想的影響之下,旗袍也吸收了新的文化因素,對傳統樣式與西式服裝樣式兼收並蓄,並開始有了胸省、腰省和裝袖、肩縫等,在體現東方女性含蓄之美的同時也能夠體現女性的曲線之美。

廣派旗袍,廣州地處南端,地理氣候等關系,也有其不同於他處的特點,即露、亮、奇。

旗袍的派別

旗袍大體可以分為京派旗袍和海派旗袍。

我國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容,所以發展到今天,京派旗袍和海派旗袍的區別不是特別大,但也還是可以區分開。

旗袍起源與哪個民族?

旗袍改自滿族婦女服裝(旗服)。不同於沿襲了4000多年的漢服服制,清朝三百餘年的中國女裝以旗服為主流。

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曲線美,對旗袍不斷改進,推陳出新,力求把自己優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但這並非一帆風順,於是中西文化沖突的拉鋸戰,便被縫在旗袍上。

旗袍的四大派主要就是分為京派,海派,蘇派,廣派,蘇派的面料上的刺綉很細膩,有著梅、蘭、竹、菊。京派的旗袍保留了很多的明清的元素,海派指的就是上海了,結合西式服裝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廣派的話露、亮、奇是它的特點。

Ⅳ 如何挑選旗袍的面料有哪些值得推薦

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的代表之一,不僅體現了中國女性的優雅與韻味,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選擇合適的旗袍面料對於展現旗袍的美感和穿著舒適度至關重要。以下將詳細介紹如何挑選旗袍的面料:
真絲面料
優點:真絲面料手感柔爽、順滑、厚實、豐滿,具有吸濕、散濕和透氣性能。真絲面料染色性能好,顏色絢麗多彩,非常適合在夏天穿著。真絲面料歷史悠久,蘊藏著深厚的文化積淀,穿著真絲旗袍能散發典雅、婉約的古味和風韻。
缺點:真絲面料容易鉤紗,抗皺性能較差,需要避陽光,否則會發黃。洗滌時要用專門的洗滌液,不能暴曬,不可機洗,只能手洗。
推薦理由:真絲面料是高檔面料,適合追求高品質和傳統韻味的人群。
織錦緞
優點:織錦緞是中國的傳統絲織面料,表面平整有光澤,手感細膩豐厚,色彩絢麗,垂質感好。織錦緞給人一種高貴、典雅、華麗、莊重的感覺,適合製作禮服類旗袍。
缺點:織錦緞面料需要仔細打理,容易引起磨毛、勾紗和扒絲。
推薦理由:織錦緞適合喜歡華麗、莊重風格的女性,尤其適合在正式場合穿著。
棉提花
優點:棉提花面料吸濕性好,手感柔軟,穿著非常舒服,染色性能好,光澤柔和,自然美感強。棉提花面料適用人群廣泛,易於打理。
缺點:棉提花面料容易掉色,時間久可能會失去彈性。
推薦理由:棉提花面料適合日常穿著,舒適性和透氣性較好,適合各種年齡段的女性。
香雲紗
優點:香雲紗是純植物染料染色而成的絲綢面料,製作工藝獨特且耗時長,被譽為「紡織界的軟黃金」。香雲紗適合用來做旗袍,民國時期更是受到名媛、明星等追捧。香雲紗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保暖性,適合秋冬季節穿著。
缺點:香雲紗價格較高,數量稀少,市面上較為罕見。
推薦理由:香雲紗適合追求獨特性和高品質的消費者,尤其適合在重要場合穿著。
蕾絲面料
優點:蕾絲面料隱約的鏤空感顯得嫵媚性感,適合內斂而性感的女孩。蕾絲旗袍可以搭配吊帶,有一種日常中的仙氣。
缺點:蕾絲面料容易變形,氣球,勾絲等。
推薦理由:蕾絲旗袍適合喜歡性感、嫵媚風格的女性,適合各種場合穿搭。
絨布類面料
優點:絨布類面料如絲綢絨、喬絨、經編絨等,保暖性好,適合秋冬穿著。絨布類面料手感柔軟,穿著舒適。
缺點:絨布類面料容易顯臃腫,對身材要求較高。
推薦理由:絨布類面料適合在寒冷季節穿著,尤其適合成熟女性。
總的來說,挑選旗袍面料時,應綜合考慮面料的質地、顏色、圖案以及個人喜好和穿著場合。真絲面料適合追求高品質和傳統韻味的人群;織錦緞適合喜歡華麗、莊重風格的女性;棉提花面料適合日常穿著;香雲紗適合追求獨特性和高品質的消費者;蕾絲面料適合喜歡性感、嫵媚風格的女性;絨布類面料適合在寒冷季節穿著。

Ⅵ 清代旗裝與民國旗袍的主要差別有

旗裝面料通常採用厚重的織錦或其他帶有提花和穗子的花紋織物,裝飾風格較為繁復。相比之下,民國旗袍的面料更為輕薄,印花織物的使用更為普遍,裝飾也更為簡潔。
旗裝的設計寬大且平直,不強調身體曲線。而民國旗袍則通過加入省縫和收腰的設計,更加突出女性的身體曲線。
旗裝內部搭配的是長褲,褲腳在開衩處通常會綉有花紋,可見綉花褲腳的細節。民國旗袍則內部穿著內褲和絲襪,開衩處直接露出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