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壓襟是怎麼掛的
擴展閱讀
什麼睡衣不起褶子 2025-05-09 06:15:58
女裝怎麼邀約老顧客到店 2025-05-09 06:06:46
跑步機皮帶有什麼用 2025-05-09 06:04:29

旗袍壓襟是怎麼掛的

發布時間: 2023-07-28 19:22:06

『壹』 西方有胸針,而東方則有「壓襟」,壓襟是什麼

其實不難理解字面上理解就是「壓住衣襟的東西」,是古代女子掛在胸前的配飾,多為銀質的,佩掛於衣襟的右上方。此物又名「事件兒」。

在古代他們的衣服是肥款的,風一吹就鼓鼓的,所以就要用東西壓住。如不用小物件壓住些,如果風大把女人的衣服吹起來,在古代可不是風情萬種,而是視為失禮放盪的行為了。而用沉甸甸的銀質壓襟正好可以壓住輕薄的衣衫,是一件既有裝飾作用又有固定衣襟實用效果的飾品,這就慢慢演變為了壓襟。

壓襟不僅可以令衣物平順,體現出人的儀態美,所以在古代的妃子們喜歡佩戴。

『貳』 旗袍壓襟的忌諱

壓襟通常掛在旗袍右側第二個扣子上。

其實就類似於西方貴族的胸針,但是胸針一般在左側,而壓襟佩戴在右側。

『叄』 清宮劇中,後妃衣服上為什麼都要掛一串珠子呢

女為悅己者容,清朝女子在穿戴上特別講究,相對於漢服,清朝的旗袍更顯得直筒不顯身材且保守。幾乎從脖子到腳沒有露肉的,而這個“壓襟”我覺得是防止衣扣突然掉落帶來的尷尬和有損尊嚴。當然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而“壓襟”的花樣也是品類繁多的,有武器掛墜的。

『肆』 壓襟可以帶中間

不可以,壓襟是古代女子掛在胸前的配飾,古代女子在節日或重大場合會把壓襟戴在衣襟右上方,起到裝飾、美化和固定衣襟的作用。該物品不可以戴在中間,一是不美觀,二是容易掉,該物品正確的佩戴位置在旗袍右胸第二顆扣子,現代服飾中的胸針也恰巧在一樣的位置,所以也可以被叫做「東方胸針」。

『伍』 旗袍前面的穗頭叫什麼

叫壓襟,是古代女子掛於胸前的配飾,多在節日或重大場合上佩掛於衣襟的右上方,用來裝搭液飾、美化、固定衣襟。
壓襟的特點:
1、壓襟常見三件套至九件套,壓襟可作為生活用品日常使用,又可作為觀賞把玩、自娛自樂的藝術品,更是增加動感,渲染氣氛,顯示華麗富貴的吉祥裝飾物件。
2、壓襟,流行於明清時期,是古人在右衣襟上佩戴的飾件,可以理解為「壓住衣襟之物」。上端以一條銀鏈系在胸口的扣子上,中間是用銀、象牙、翡翠、瑪瑙等做成的「事件壓口」,雕琢成蟬、蝙蝠、魚兒、牡丹、雲雀等形狀,象徵著美好的寓意。
3、下以銀鏈綴弊鄭著刀、槍、劍、戟、鑷子、剔牙鉤、耳挖勺兒、粉盒等小件銀器,少的三樣,多的九樣,綴五樣的比較常見,稱壓襟五事。明清時期女子上衣肥闊,風一吹便鼓鼓囊囊的,而壓襟可以令衣租枝頌物平順,體現出人的儀態美。

『陸』 民國銀壓襟三件套分別是什麼

民國銀壓襟三件套分別是掏耳朵的小勺子、夾睫毛的小夾子、剔牙的小剔刀,共三件小物件。

壓襟,顧名思義就是「壓住衣襟的東西」,它是古代女子掛在胸前的銀飾品,常佩掛於衣襟的右上方。壓襟又名「事件兒」,自唐代出現,流行於明清,那時女子衣著肥闊,經不住風吹,用沉甸甸的壓襟既可以壓住衣衫,亦有裝飾作用。

壓襟常見三件套至九件套,由上、中、下三個部分銜接。上端是單條有帶鉤的銀鏈子;中間部分除銀質外,尚有玉、翠、瑪瑙等,掛在右側胸前第二顆扣子上。

中間部分為主件,稱為「事件壓口」;下端以銀鏈綴著小件銀器、鈴鐺或流蘇等,多配以槍、刀、鉤、勺小件銀品。在《甄嬛傳》《那年花開月正圓》等一些古裝電視劇中,經常能見到這樣的裝飾,非常別致。

『柒』 壓襟一般多長

10厘米左右。
壓襟是衣飾掛件,所謂「壓襟」,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壓住衣襟的東西」,由於壓襟只是壓衣領,所以比較短。是古代女子掛在胸前的配飾,多為銀質的,佩掛於衣襟的右上方,此物又名「事件兒」,自唐代出現,流行於明清時期。
壓襟是古代女子掛在胸前的配飾,古代女子一般會在節日或重大場合將壓襟佩掛在衣襟的右上方,起到裝飾、美化和固定衣襟的作用。壓襟常見的是三件套或九件套,上端會用銀鏈系住胸口扣子,中間會用各種材質的物件壓口,下端會連接3到9樣小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