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伊琍,沒那麼簡單
1976年,馬伊琍出生於上海石庫門弄堂的一個普通家庭。
父母都是知青,初中還未畢業就去了江西,後來回到上海做了普通職工。
作為家中的獨女,馬伊琍從小就被父母呵護在手心裡。
因為女兒喜歡藝術團的演出,爸爸便天天從報紙上找廣告,只要看見有藝術團在招生,一定會騎著自行車送女兒去參加考試。
功夫不負有心人,馬伊琍終於考上了上海電視台的舞蹈隊。
為此,爸爸又不辭辛苦,不論刮風下雨都騎著自行車送女兒去上課,然後在教室外面等待兩個小時,直到女兒下課,再騎自行車帶著兒女回家。
爸爸並沒有因為馬伊琍是獨女就過度溺愛,反而經常教育女兒: 「女孩子一定要做到不比男孩子差」。
爸爸媽媽從小就培養她的獨立自主能力,並給予她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因為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媽媽就跟馬伊琍說: 「我什麼都教不了你了,以後學習就要靠你自己」。
一年級時,老師跟爸爸反饋馬伊琍在學校早戀,但爸爸很平靜地對老師說: 「我的女兒我最了解,我不跟你說,我去找校長」。
聽到這句話的馬伊琍當場就哭了起來,一方面內心十分委屈,另一方面感動於爸爸的對自己的信任。
到了讀大學的時候,爸爸又告訴她: 「跟男同學出去吃飯,不能讓男生買單」。
並經常提醒她出門有沒有帶夠錢。
正是因為在馬伊琍的孩童時期,父母給了她愛得滿足,所以讓馬伊琍往後的人生非常有安全感。
這也為她日後的人生觀、價值觀、感情觀奠定了基礎。
馬伊琍自15歲開始,就經常參加上海電視台舞蹈隊的演出,演出的費用都存在來給自己做學費。
高中時,還曾給郭富城當過《對你愛不完》的伴舞。
1993年,17歲的馬伊琍有了自己的熒屏處女作《劉海粟》,並拿到了800塊錢的片酬。
當時的800元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相當於半年的生活費了,也因此讓馬伊琍有了當演員的夢想。
次年,她就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 94級表演系本科, 和保劍鋒、楊明娜成了同學。
這一年, 管虎已經憑借處女作《 頭發亂了 》在中外電影節上初露鋒芒。
彼時,十歲的文章,還在院里跟著一幫男孩子上竄下跳地撒著野。
進入大學後的馬伊琍,文化課成績一直處於班級末尾,她一度壓力很大。
直到大三這一年,因為 谷亦安老師的推薦,馬伊琍 與保劍峰、 陳龍 共同出演了電視劇《 真空愛情記錄 》。
雖然她在其中只是一個配角,但這部劇在當時還是 收獲了不錯的收視率。
馬伊琍也算是正式出道了。
這一年的管虎在導演圈也算是嶄露頭角,一連拍了兩部影片 《浪漫街頭》和《再見,我們的1948》。
此時,距離他們相遇還有3年的時間。
1998年,從上戲畢業的馬伊琍開始了演藝圈的打拚,也陸續出演了幾部影視作品。
正是因為她的事業心和演戲潛質,讓年輕導演管虎注意到了。
2000年,管虎拍攝電視劇《黑洞》時,邀請了馬伊琍,在拍 攝過程中,兩人相愛 。
這部劇集齊了後來演藝圈的老戲骨:陳道明、丁嘉麗、陶虹、袁立,還有梁靜。
馬伊琍在這部劇中不止收獲了男友管虎,還交了一個要好的閨蜜梁靜。
梁靜心裡一直愛慕著管虎,在知道他跟馬伊琍是一對時,只好將愛放在了心底。
因為馬伊琍在這部劇中的表現, 管虎又給她量身打造了另一部影視劇《西施眼》。
這部劇雖然在國內岌岌無名,但榮獲了 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中獲評審團大獎,及亞洲最佳電影。
這對戀人也因此在 娛樂 圈逐漸地有了名氣。
這一年,18歲的文章不顧父母的阻攔,考入了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與白百合、唐嫣做了同班同學。
文章的資源和天賦顯然是高於馬伊琍的,大二時期就開始不斷接戲。直到大四這一年接了 第一部古裝劇《 錦衣衛 》。
也是因為這部劇,他認識了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馬伊琍。
彼時的馬伊琍剛跟前男友管虎分手一年多,因對方牽手了閨蜜梁靜,馬伊琍在失戀的同時也失去了一段友誼。
有人說是因為梁靜第三者插足,但後來管虎對外提起跟馬伊利分手的原因: 她是一個事業心很重,也很強勢的女人。
有一次,家裡滿地的臟衣服,管虎看了不耐煩地說 「家裡亂成這樣,你也不知道收拾一下,衣服就不能洗洗嘛?」
誰知馬伊琍說 「我又不是保姆,憑什麼讓我洗,你是有毛病吧!」
失戀後的馬伊琍並沒有消沉太久,就很快投入到了工作中。
在拍攝《錦衣衛》過程中,馬伊利作為過來人,總是有耐心地給文章講戲,久而久之,文章就對這個大自己9歲的姐姐產生了好感。
拍攝結束,兩人正式牽手,開始了地下戀情。
(4)
2006年,剛從中戲畢業的文章接到了趙寶剛導演的邀請,出演青春偶像劇《奮斗》。
與此同時,男主佟大為給趙寶剛推薦了女主馬伊利。
在進入劇組之前,佟大為警告他倆: 千萬別讓導演知道你們在談戀愛。
直到《奮斗》拍攝結束,趙寶剛導演看到文章和馬伊琍帶著情侶項鏈,才知道他倆原來是一對戀人。
當時他很生氣地說:「 如果我早知道他們倆在談戀愛,我不會讓他們一起拍戲,這肯定會影響角色的情緒。 」
2008年,32歲的馬伊琍和24歲的文章官宣結婚,沒有婚紗,沒有婚禮。
同年生下了大女兒「文愛馬」。
雖然外界並不看好這段相差8歲的姐弟戀,但馬伊琍卻說:
「 文章總是在她需要的時候如約而至,一點都不像80後的男生。」
「結婚是我們兩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我覺得文章的勇氣非常非常大。如果沒有他的勇氣,我想我們也走不到今天,他已經把一切都考慮好了。」
婚後,馬伊琍減少了工作,在家專心相夫教子。
而文章的事業在婚後也步入正軌。
《蝸居》、《雪豹》、《失戀33天》、《裸婚時代》、《海洋天堂》等作品讓他的名氣越來越大。
這一年,姚笛憑借《南京!南京!》和《紅樓夢》在演藝圈扎穩了腳跟,好戲一部接著一步。
2012,文章成立自己影視工作室—北京君竹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以女兒名字命名。
並參與投資製作第一部影視作品《 小爸爸 》,妻子馬伊琍也參與其中。
這時,外界對於這對「女大男」的夫妻組合從不看好轉變為了羨慕,網友紛紛稱贊文章的才華和馬伊琍的優秀。
愛馬逐漸長大,馬伊琍變得越來越柔軟,不拍戲的時間,她都會在家陪伴女兒,見證女兒所有的第一次。
女兒八歲之前,她只接北京當地的戲,除了工作不參與任何應酬,無論拍戲到多晚,都要回家看望女兒。
馬伊利說: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才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也越發懂得感恩。
2013年,文章和馬伊琍的第二個女兒出生了。
就在網友的祝福熱度還未冷卻時,火遍全網的「周一見」實錘了文章出軌姚笛。
因他們出軌的時間恰好是馬伊琍坐月子期間,網上鋪天蓋地的全是謾罵姚笛和文章的聲音。
彼時,馬伊琍以一句: 「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原諒了文章。
「出軌門」後,文章的事業一落千丈,而馬伊琍卻姿態高昂地復出拍戲。
從《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到《我的前半生》,42歲榮獲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
馬伊琍再一次向大眾展現了她的實力。
(6)
就像她在《前半生》中說的: 「與其讓別人撐傘,不如自己打傘」。
馬伊琍展現給外界的一直都是理性、清醒和自知。
這也是網友為何會給她起一個綽號:馬司令。
2019年, 倆人通過個人微博對外官宣了離婚的消息。
這一次,網友並沒有表現出驚訝,彷彿他們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離婚後的馬伊琍,有一段時間狀態非常糟糕,整日恍恍惚惚,身體也出現了問題。
但馬司令不愧是馬司令,她很快調整自己的狀態。
如果婚姻給不到自己想要的,離婚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在與高偉光搭檔的《旗袍美探》中,44歲的馬伊琍在劇中的表現被網友稱為「行走的衣櫃」。
整個人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如今,45歲的馬伊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換一種方式生活:
「我稍緩點腳步,順應下自然,服帖著陽光,熱情而好哈地生活,以待生生不息」。
而說到未來的生活,她則希望家人 健康 平安,女兒順其自然地成長,自己能夠每年接拍兩部戲,剩餘的時間用來放空自己,陪伴家人。
現在的她早已褪去了之前的剛勁,變得更加有韌性。
這才是她當下最舒適的狀態。
㈡ 看年代探案劇《旗袍美探》,淺談民國女子服飾之美
近期,由鄧科執導,馬伊琍、高偉光領銜主演的年代探案劇《旗袍美探》正在播出。
《旗袍美探》翻拍自澳大利亞劇集《費雪小姐探案集》,在中國屬於小眾偵探劇,但口碑很好。該劇講述了從法國巴黎回國的女偵探蘇雯麗(馬伊琍 飾)與法租界警務局中央巡捕房探長羅秋恆(高偉光 飾)一同破解懸案的故事。
我國習慣上把民國成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段時期稱為民國時期。因為中華民國1912年(即辛亥革命的次年)元旦正式宣布成立,採用國號紀年法,該年稱民國元年。
在史學界,「民國初期」一般指民國成立的最初十年左右。1922年民國政府分裂為北京、廣州兩個政府,有所謂北洋軍閥,史學界通稱這一階段為軍閥混戰。經北伐戰爭,1927年民國還都南京,史稱民國南京政府,直至至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
這個時期,女性的服飾變化在這個時期尤為顯著,其中西結合的特點尤為明顯,而在這一時期,民國時期最常見的服飾大致分為旗袍、學生裝、洋裝等風格服飾。
首先 ,根據滿族女性的傳統服飾改良的旗袍風靡民國,是當時不少女生的日常服裝。旗袍其實是在20年代末,也就是新文化運動受到歐美服飾的影響,喚醒了人們對美的追求,所以女子更加註重了對身材的「曲線美」,旗袍設計偏向修身,一般量身定做,而且色調力求淡雅。
蘇雯麗幾乎每一集都要換上不同的旗袍和洋裝,修身的旗袍將角色的婀娜與風韻,體現得一覽無余;馬伊琍本身就是上海人,蘇雯麗偶爾說上幾句軟糯婉轉的上海話,也極襯這個角色的軟糯嬌媚。
其次
是民國風——學生裝,繼承了漢服中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樣式,但是到了民國初期,裙長逐漸縮短並且縮減腰身,而且有了倒喇叭的設計,也就是五四裝的前身。北伐後,學生裝才真正成形,而學生裝主要是以淡藍色的布上衣為主,還有旗袍式領口,衣長一般不會過臀。那麼下身則是搭配深藍色裙裝或者黑色百褶裙,一般不帶花紋修飾,以樸素為主。
雖然民國時期大多以旗袍為主,但是同樣是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出現了不少西式服裝,我們從不少民國電視劇中也能時常見到,女子穿著帶有西方元素的裙裝和帽子等,這些足以說明當時西式服飾已經成為了女子的 時尚 服飾了。除了裙裝,西式的大衣在當時也受到了不少追逐 時尚 的名媛女子所追捧,無論是高貴風的皮草還是其他西式大衣,在民國時期已成為 時尚 的代名詞。
總之,中國服飾在民國時期就開始向西式服裝過渡了,無論是旗袍還是西式服飾,無不呈現出國際化和現代化結合的多元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