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在旗袍上刺綉用什麼線
擴展閱讀
ea88發動機皮帶怎麼拆卸 2025-07-22 11:23:48
廣州童裝哪裡的性價比高 2025-07-22 11:19:28

在旗袍上刺綉用什麼線

發布時間: 2022-12-09 18:46:35

㈠ 一般刺綉都是用什麼線

1、(一)純棉細綉線
純棉細綉線是由單根紗合股捻成,約有40個色系,且每個色系從淺到深約有6~9個色階。它可合股使用,純棉細線在較粗糙的底布上刺綉時應該注意用合股綉,否則綉出的圖案容易發泡而露底布,不平整。
(二)純棉粗綉線
純棉粗綉線由3根紗合股捻成,色系較少,且每個色系的色階也就3~5個,一般不合股使用,最多也就是兩根合股使用。適合在麻底布、絨底布上刺綉。
(三)合股線
合股線多為國外進口綉線,由6股合成。線的本身有光澤,顏色也很典雅,每個色系都含有灰的成分,如灰綠、灰粉、灰藍等等。合股進口線最適合做納紗畫、絨綉畫等。
(四)機綉線
機綉線顧名思義是在縫紉機上使用的線,質地極有韌勁,很結實,不容易斷股,在縫紉機上使用效果很好。這種線不適合手工刺綉,因為它含有滑石粉和漿的成分,手工刺綉容易打死結,綉線和布的親和力差,刺綉時綉線不易擺平。
(五)真絲線
真絲線是我國南方特有的一種綉線,就像我們的水墨畫一樣,只有中國才有。真絲線適合在軟緞、絲綢等柔軟的底布上刺綉,也可在玻璃絲紗上做雙面綉。用真絲線綉動物,其特有的光澤表現動物的皮毛效果極佳。
(六)毛線
毛線一般適合做納紗綉,有細毛線、中粗線、粗捻線、合股線之分。注意在厚實的布料上刺綉應該使用粗捻線或合股線。
(七)金銀線
金銀線一般適合做盤金綉、菱綉。由於金銀線的質地較脆,因此不適合用較復雜的針法刺綉。
(八)絲帶
絲帶是一種機器織的很細密的彩色帶子。適合在較粗質厚實的底布上使用,也可以和粗綉線相混和使用,效果都非常好。如果再配上串珠綉、亮片綉,畫面效果會更加豐富多彩。
(九)滌綸綉花線
滌綸綉花線的特性是能夠承受化學物質以及經常對衣物洗滌,減少衣物退色及脫色現象, 所以,很多酒店的制服、還有一些石磨藍牛仔褲、運動服或者是一些兒童服裝都會用滌綸絲製造。總的來說,滌綸線比人造絲綉花線更加堅韌,強度更高。 當進行機綉時,滌綸線能夠承受綉花機更高的拉力,可以使機器運行速度更快;而且其防火性很高,即使滌綸接近火焰, 也不容易起火。 [1]
滌綸絲的線卻不如人造絲穩定,由於構成成分是聚酯纖維絲,所以會較富有彈性。 我們可以剪一斷人造絲線做試驗,稍微用點力拉線,然後放開,我們會發現綉花線並不會怎樣收縮;而相反,用同樣的方式拉扯滌綸絲,一旦放開,滌綸線便會恢復原來長度,所以就有機會導致花皺折,故在綉花線張力調整設置的方面,需要更精確。
(十)人造絲綉花線
人造絲綉花線和滌綸綉花線性質差異很小,前者的優點是顏色選擇更多,更貼近自然,另外,人造絲的穩定性比滌綸線要高,即使經過綉花機的移動拉扯,也不會明顯收縮。
2、刺綉是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綉分絲線刺綉和羽毛[1] 刺綉兩種。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綉料上穿刺,以綉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綉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綉主要有蘇綉、湘綉、蜀綉和粵綉四大門類。刺綉的技法有:錯針綉、亂針綉、網綉、滿地綉、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等,刺綉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藝術裝飾,如服裝、床上用品、檯布、舞台、藝術品裝飾。

3、刺綉的工藝要求是:順,齊,平,勻,潔。順是指直線挺直,曲線圓順;齊是指針跡整齊,邊緣無參差現象;平是指手勢准確,綉面平服,絲縷不歪斜;勻是指針距一致,不露底,不重疊;潔是指綉面光潔,無墨跡等污漬。

㈡ 古代刺綉一般使用什麼材質的線

刺綉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刺綉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叫刺綉,又稱絲綉。中國是世界上發現與使用蠶絲最早的國家,人們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養蠶、繅絲了。隨著蠶絲的使用,絲織品的產生與發展,刺綉工藝也逐漸興起,據《尚書》記載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宋代時期崇尚刺綉服裝的風氣,已逐漸在民間廣泛流行,這也促使了中國絲綉工藝的發展。
布:不同的底布,對用線、針工和圖案都各有要求。這樣綉出的綉品才美麗漂亮。
線:綉線的種類也和布的種類一樣,有純棉細綉線、純棉粗綉線、合股線、麻線、真絲線、機綉線、毛線、金銀線、化纖線等。其中以純棉綉線為主流綉線,用途也最為廣泛。

針:和線一樣,針的選擇也不可忽視。挑選綉花針時要特別注意針的兩頭,即「針鼻」和「針尖」。針鼻應為橢圓形,這樣的針鼻不咬線。如果針鼻呈長方形或尖圓形都很容易咬線,也就是易把線割斷。針尖則越細越長越好。納紗綉的針尖應短而圓鈍,針鼻應寬大。因為納紗要用合股線或粗捻線、毛線。針鼻細小,穿線是很費勁的。此外,還應掌握好針、線與底布三者的關系。

剪刀:刺綉用的剪刀也有分類。如剪線頭的剪子,剪子尖應往上翹,這樣的剪子避免剪針頭時剪尖挑到綉花上。而用來雕綉和抽絲的剪刀,剪尖則應細尖鋒利,最好選用鋼口好的剪刀,因為這樣的剪刀可反復使用,並且越磨越鋒利。這是單純剪線的剪刀,鋼口鋒利使用方便。

花綳子:花綳子從形狀上分有方形和圓形。從材質上分有木製、竹製和塑料三種。一般圓形花綳子有竹製的和塑料的兩種,分大、中、小號。大號直徑30厘米、中號直徑20厘米,小號直徑12厘米。上圓形刺綉綳子首先應注意根據圖案的大小來選擇花綳子,如果圖案過大,那就應分成幾部分來做。一般圖案面積占花綳子面積的1/2強即可,要把綳子上緊、上平,這樣綉出的花才能平整不走型。

綉架:為方便刺綉者在不同場合和地點刺綉,還有不同規格綉架,這種綉架使用和組裝非常的方便,還可以根據刺綉圖案調節刺綉棚子的大小。

㈢ 適合做旗袍在上面刺綉 用什麼高檔面料好

真絲雙宮,真絲貢綢,錦棉織物,細紋提花皆可

㈣ 手工刺綉用的線是什麼線呢,與機綉的線差別大嗎

手工刺綉的線和機綉的線差別很大的,因為綉制的方式差別太大了。手工刺綉的線是蠶絲線,每根線都是可以分成好多單獨的細線的一種線。機綉的線不是蠶絲線。一般的是尼龍線,具有韌性大的特點,線比較粗,並且顏色不鮮艷。

㈤ 老綉片如何縫在旗袍上

(1)確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疊在裡面,將粉線畫在反面,淺色衣料勿用過深色的畫粉;
(2)確定衣料的對折線——因旗袍前後中心都沒設縫,所以排料時可以把面料獨邊對折,折夠身肥為止.
(3)確定衣料圖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領片上的圖案方向一致;(4)裁剪絲絨面料時,注意使各衣片毛絨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5)裁剪時,要在輪廓線外加適當的縫份和貼邊.如裝縫普通拉鏈,止口需1.5cm,隱形拉鏈,止口需1cm,包邊和嵌邊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6)檢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數量和質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無錯裁)。

㈥ 旗袍的製作過程

傳統旗袍的縫制工藝設計

一、旗袍簡介

旗袍量體方法

旗袍長度標准:

種類

衣長

袖長

長袖旗袍禮服

齊腳踝骨

腕骨

短袖旗袍便服

齊膝或膝下10~15cm

肘上5~10 cm

中袖旗袍

肘腕之間

旗袍圍度加放法(cm)

種類

胸圍

腰圍

臀圍

領圍

可體型旗袍

5

3

6

2

松身型旗袍

6~8

5~7

8~10

2

直筒型旗袍

10

2

旗袍用料表:

幅寬

用料

74

2個衣長+1個袖長+10

90

2個衣長+12

二、旗袍款式造型變化

造型方法的區別

古代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

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

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

琵琶襟旗袍禮服——

此外還有雙圓襟旗袍、雙開襟旗袍等款式。

三、旗袍的裝飾工藝設計

古代旗袍和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

古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精細的手工製作,適用各種刺綉、鑲、嵌、滾等工藝;

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

一) 旗袍衣邊裝飾手法及工藝處理

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是旗袍裝飾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

1、 單色鑲邊

2、 單色滾邊(方角滾邊工藝處理圖示)

3、 滾嵌滾(方角嵌滾工藝處理圖示)

4、 嵌邊(圓角嵌邊工藝處理圖示)

5、 混合滾(嵌鑲滾)

6、 三色鑲邊

二) 旗袍的花鈕裝飾

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扣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

三) 其它裝飾

綉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綉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各種質地的披肩也是旗袍最好的裝飾,精美的旗袍配上披肩,更顯示高貴、典雅。

四、旗袍排料裁剪注意事項

一)確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疊在裡面,將粉線畫在反面,淺色衣料勿用過深色的畫粉;

二)確定衣料的對折線——因旗袍前後中心都沒設縫,所以排料時可以把面料獨邊對折,折夠身肥為止。

三)確定衣料圖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領片上的圖案方向一致;

四) 裁剪絲絨面料時,注意使各衣片毛絨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五) 裁剪時,要在輪廓線外加適當的縫份和貼邊。

如裝縫普通拉鏈,止口需1.5cm,隱形拉鏈,止口需1cm,包邊和嵌邊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六)檢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數量和質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無錯裁)

五、旗袍的縫制工藝

一)款式簡介

二)衣片歸拔

1、 前衣片歸拔——把前片從中心線處折疊,正面相對,擺平置於燙床上,把側縫中腰處拔開,臀部歸直,使衣片的曲線與人體型曲線相符。

2、 後衣處歸拔——把後衣正面相對在中心線處折疊,放在案扳上,把側腰中腰處拔開,後中腰處歸縮,側縫臀部的凸勢進行歸縮處理,餘量推到臀部,再把後袖籠略歸一下,把凸勢推向背處,推出肩胛凸勢。

3、 衣袖片歸拔——把袖片按正面對折,由側縫向袖中歸燙,把凸勢推向手臂處。

三)貼牽條

牽條的作用:牽條起牽製作用,防止拉伸變形。對於一些輕薄面料,牽條還起著減少縫口起皺的作用。

牽條的用途:服裝中凡是容易拉伸變形的部位都應敷上牽條,如袋口、駁口線、領口線、袖窿、門襟止口等。敷牽條時,一般要略拉緊一點敷上,特別是易拉伸的部位。

1、 側縫貼牽條

衣片歸拔後,為了保證側縫曲線的穩定性,需在前後衣片側縫沿縫份粘貼直紗牽條。

2、 襟邊貼牽條

旗袍圓襟、方襟、直襟三種大襟粘牽條的製作工藝:

1)圓襟

首先裁好1~1.2cm寬的直紋牽條,然後將牽條粘於大襟邊的縫份上,當粘貼到下半彎處時,將牽條稍拉緊使大襟邊容縮約1cm,燙平服。大襟外形即固定不會走樣,容縮後的大襟完成後效果較貼體。如圖1所示。

2)方襟

將已裁剪好的直紋牽條粘於大襟邊縫份處,粘至轉角位剪斷牽條。然後再繼續粘貼彎曲的部分,並在下半部份容縮1cm,再把長出的1cm牽條剪齊。如圖2所示。

注意:牽條粘貼至彎曲部位時需剪若干個剪口,以便轉彎處粘貼平服。

3)直襟

牽條粘貼至大襟1/3處開始拉緊牽條容縮大襟邊約1cm。

http://bbs.51fashion.com/dispbbs.asp?boardid=4&ID=59975&replyID=456972&skin=1

㈦ 旗袍的製作過程

這個不是一二句話能講得清楚的,需要經過系統學習,會使用放樣、並且還要會使用相應的工具,因此建議報班或找師傅學習。
可以先找些資料自學一下。碰到具體的不懂的問題再上網提問,獲得有針對性的專業答案!

㈧ 刺綉用的線是什麼材料

刺綉按照材料可分為絲綉、羽毛綉和發綉。絲綉的綉花線用優質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經紡紗加工而成的刺綉用線。綉花線品種繁多,依原料分為絲、毛、棉綉花線等。絲綉花線是用真絲或人造絲製成,大都用於綢緞綉花,綉品色澤鮮艷,光彩奪目,是一種裝飾佳品,但強力低,不耐洗、曬。毛綉花線用羊毛或毛混紡紗線製成,一般綉於呢絨、麻織物和羊毛衫上,綉品色彩柔和,質地松軟,富於立體感,俗稱絨綉,但光澤較差,易褪色,不耐洗。棉綉花線是用精梳棉紗製成,強力高,條干均勻,色澤鮮艷,色譜齊全,光澤好,耐曬,耐洗,不起毛,綉於棉布、麻布、人造纖維織物上,美觀大方,應用較為廣泛。人造絲綉花線和滌綸綉花線性質差異很小,前者的優點是顏色選擇更多,更貼近自然,穩定性比滌綸線要高,即使經過綉花機的移動拉扯,也不會明顯收縮。滌綸綉花線的特性是能夠承受化學物質以及經常對衣物洗滌,減少衣物退色及脫色現象,比人造絲綉花線更加堅韌,強度更高。

㈨ 刺綉的線是由什麼做的,最原始的是由什麼來的,是木頭嗎·還是棉花

刺綉的線是用彩色絲、絨、棉線為主。
中國的刺綉藝術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就伴隨著玉器、陶器和織物而誕生。刺綉,是用彩色絲、絨、棉線,在綢、緞、麻葛、布帛等底布上藉助針的運行穿刺,從而構成花紋、圖像或文字,古籍中稱為"針"或"女紅"。刺綉是畫繢的姊妹藝術,因此,《周禮·考工記》便將刺綉隸列在繪畫之內,認為"五彩備,謂之綉"而首肯刺綉的藝術地位。最初的刺綉又和美麗的絲織錦緞並列,統稱為"錦綉"。這又從另一層面表明,它實用和審美結合的工藝文化性質,及它的源遠流長。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項項閃耀著人類智慧之光的發明創造,猶如串串寶石,獲得了全世界的贊美。其中居於前列的便有刺綉,它是基於"絲"的發現和利用而發展起來的,它不僅充實和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同時也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從縫紉到刺綉作為手工藝的刺綉,是在一般縫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穿針引線到縫制衣服,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考古發掘資料證明,早在一萬八千多年前,我國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已經使用骨針縫綴獸皮。到了新石器時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針,而且有了紡織。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中出土了帶花紋的葛織品,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中出土了絹片、絲線、絲帶和薴麻布,證明了中國的絲織已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㈩ 1.什麼樣的線適合刺綉和平時用的線有什麼同

刺綉用的是異形線也可以說是綉花線,平時用的線是棉線,線號也不是太規范色澤有差異。
綉花線顏色鮮艷線號規范色差小。線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