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製作旗袍更美觀時尚呢製作旗袍有哪些方法呢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旗袍已經與傳統旗袍的款式有了很大的區別,更加的美觀也更加的大膽時尚了。至於如何製作旗袍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小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首先,想知道如何製作旗袍的一個前提是懂得裁剪: 裁剪的第一步是要我們在製作旗袍的時候要確定衣料的正反面。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要把反面畫上裁剪的路徑。還有要確定衣料的對折線。當然,不能忘記確定衣料圖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領片上的圖案方向一致,在我們裁剪時,要在輪廓線外加適當的縫份和貼邊。 如裝縫普通拉鏈,止口需1.5cm,隱形拉鏈,止口需1cm,包邊和嵌邊的止口也有所不同。製作旗袍的第二步是縫制,關於縫制呢,小編沒有辦法在這里為大家詳細的說明,不過小編知道, 輔仁大學馮綺文修女研究旗袍和中式服裝製作多年,她說縫制旗袍力求細心嚴謹,從體型觀察、尺寸測量、計算制圖與縫制,每步驟都不能馬虎,她除了保存傳統也力圖創新,利用隨手可得的回收材料,自行研發裁縫工具,例如「頸型量測器」、「褶子整燙輔助片」等,開發一套專屬的「馮氏旗袍製作法」,讓老東西更利於傳承。她根據多年經驗,整理各部位參考表,研發馮氏完美式」旗袍製作模式,初學者也能輕易上手。
『貳』 旗袍上衣怎麼搭配下身
首先旗袍上衣應當是改良版的下身,搭配一個長裙比較好看,我比較傾向於搭配一些啊,百褶裙或者是漢服馬面裙,這樣看比較古意
其實我認為穿一些燈籠褲是比較少又時尚的搭配,比較像一些二次元的人物,走出去是非常抓眼的
『叄』 你喜歡旗袍還是馬面裙為什麼
但是日常生活每天都穿,有很多不方便,為了襯托它說不定你會為了它變得更加優秀更加美好。讓自己能穿出旗袍的美,而且也許也能讓別人認識到它的美。有的時候通過自己能給別人帶來認可你自己也會覺得開心,有成就感。如果是參加勞動,裹腿。因為旗袍長而瘦。還有一些正規的場合,顯得不莊重。應該做為晚禮服。現代社會復古風潮里的馬面裙,已經做了多種改良,有長款,也有短款;有平行褶,也有梯形褶,等等多種款式。
淑女是在傳統美德的基礎上又不失現代社會價值的女子,喜歡就穿,何必在意別人的目光呢。我本人很喜歡旗袍。現在也有很多的改良版旗袍,或者有旗袍元素的衣服,穿出來都是很得體,很漂亮的。是新文明、新文化、新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女性。要做淑女,淑女一定要在實質上優雅,淑女真正要做到談吐、舉止優雅動人。
『肆』 改良旗袍裙子有點緊 把前面的褶拆了呢還是把後面的褶拆了好
拆後面比較妥帖,既然是改良的最好再是去選一塊同色的蕾絲花邊,縫進拆開的褶裡面,形成一個可自然撐開的褶皺,既穿得進裙子,又顯優雅之風
『伍』 穿旗袍後背起褶子什麼原因
裁剪尺寸有問題。
穿旗袍腰部後面打皺是因裁剪尺寸有問題,可以細量腰部尺寸,做修改即可。不過後面打皺更修身突出腰枝增加美感。
『陸』 旗袍的製作過程
傳統旗袍的縫制工藝設計
一、旗袍簡介
旗袍量體方法
旗袍長度標准:
種類
衣長
袖長
長袖旗袍禮服
齊腳踝骨
腕骨
短袖旗袍便服
齊膝或膝下10~15cm
肘上5~10 cm
中袖旗袍
肘腕之間
旗袍圍度加放法(cm)
種類
胸圍
腰圍
臀圍
領圍
可體型旗袍
5
3
6
2
松身型旗袍
6~8
5~7
8~10
2
直筒型旗袍
10
2
旗袍用料表:
幅寬
用料
74
2個衣長+1個袖長+10
90
2個衣長+12
二、旗袍款式造型變化
造型方法的區別
古代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
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
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
琵琶襟旗袍禮服——
此外還有雙圓襟旗袍、雙開襟旗袍等款式。
三、旗袍的裝飾工藝設計
古代旗袍和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
古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精細的手工製作,適用各種刺綉、鑲、嵌、滾等工藝;
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
一) 旗袍衣邊裝飾手法及工藝處理
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是旗袍裝飾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
1、 單色鑲邊
2、 單色滾邊(方角滾邊工藝處理圖示)
3、 滾嵌滾(方角嵌滾工藝處理圖示)
4、 嵌邊(圓角嵌邊工藝處理圖示)
5、 混合滾(嵌鑲滾)
6、 三色鑲邊
二) 旗袍的花鈕裝飾
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扣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
三) 其它裝飾
綉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綉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各種質地的披肩也是旗袍最好的裝飾,精美的旗袍配上披肩,更顯示高貴、典雅。
四、旗袍排料裁剪注意事項
一)確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疊在裡面,將粉線畫在反面,淺色衣料勿用過深色的畫粉;
二)確定衣料的對折線——因旗袍前後中心都沒設縫,所以排料時可以把面料獨邊對折,折夠身肥為止。
三)確定衣料圖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領片上的圖案方向一致;
四) 裁剪絲絨面料時,注意使各衣片毛絨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五) 裁剪時,要在輪廓線外加適當的縫份和貼邊。
如裝縫普通拉鏈,止口需1.5cm,隱形拉鏈,止口需1cm,包邊和嵌邊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六)檢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數量和質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無錯裁)
五、旗袍的縫制工藝
一)款式簡介
二)衣片歸拔
1、 前衣片歸拔——把前片從中心線處折疊,正面相對,擺平置於燙床上,把側縫中腰處拔開,臀部歸直,使衣片的曲線與人體型曲線相符。
2、 後衣處歸拔——把後衣正面相對在中心線處折疊,放在案扳上,把側腰中腰處拔開,後中腰處歸縮,側縫臀部的凸勢進行歸縮處理,餘量推到臀部,再把後袖籠略歸一下,把凸勢推向背處,推出肩胛凸勢。
3、 衣袖片歸拔——把袖片按正面對折,由側縫向袖中歸燙,把凸勢推向手臂處。
三)貼牽條
牽條的作用:牽條起牽製作用,防止拉伸變形。對於一些輕薄面料,牽條還起著減少縫口起皺的作用。
牽條的用途:服裝中凡是容易拉伸變形的部位都應敷上牽條,如袋口、駁口線、領口線、袖窿、門襟止口等。敷牽條時,一般要略拉緊一點敷上,特別是易拉伸的部位。
1、 側縫貼牽條
衣片歸拔後,為了保證側縫曲線的穩定性,需在前後衣片側縫沿縫份粘貼直紗牽條。
2、 襟邊貼牽條
旗袍圓襟、方襟、直襟三種大襟粘牽條的製作工藝:
1)圓襟
首先裁好1~1.2cm寬的直紋牽條,然後將牽條粘於大襟邊的縫份上,當粘貼到下半彎處時,將牽條稍拉緊使大襟邊容縮約1cm,燙平服。大襟外形即固定不會走樣,容縮後的大襟完成後效果較貼體。如圖1所示。
2)方襟
將已裁剪好的直紋牽條粘於大襟邊縫份處,粘至轉角位剪斷牽條。然後再繼續粘貼彎曲的部分,並在下半部份容縮1cm,再把長出的1cm牽條剪齊。如圖2所示。
注意:牽條粘貼至彎曲部位時需剪若干個剪口,以便轉彎處粘貼平服。
3)直襟
牽條粘貼至大襟1/3處開始拉緊牽條容縮大襟邊約1cm。
http://bbs.51fashion.com/dispbbs.asp?boardid=4&ID=59975&replyID=456972&skin=1
『柒』 怎樣存放旗袍不起皺
熨平後用衣服掛掛起來掛到衣櫃里,就不會起皺了,我就是那麼放的
『捌』 穿旗袍,裡面穿什麼內搭
穿旗袍裡面可以穿比較緊身的內搭,這樣穿旗袍才會顯得格外性感。
『玖』 清朝宮廷有旗袍下穿馬面裙的打扮嗎
旗袍就是要貼身露腿的,再穿個裙子,簡直不可想像。
『拾』 迪奧「馬面裙」的設計靈感是來自旗袍嗎
7月14日,有網友質疑dior疑似抄襲中國的馬面裙,前後片交疊剪裁,卻被稱為「dior標志性廓形」。而在中國馬面裙的設計中,一般為兩片式,前後光面,左右打褶,是一種罕見而典型的形制。在dior裙裝設計中,稱這款半裙設計是「標志性的dior輪廓」。#迪奧 抄襲##迪奧 文化挪用#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中國古代漢族女子主要裙式之一,前後里外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外裙門有裝飾,內裙門裝飾較少或無裝飾,馬面裙側面打襇,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頭偕老之意,以繩或紐固結。
文化領域從無「小題大做」,須知,槍炮打穿的是城牆,文化打斷的是脊樑。
此次馬面裙法國遊行事件絕非「無病呻吟」,這是中國青年的熱血和勇敢,也是中國青年文化自信與民族情感的體現。在該類事件中,從始至終,我們守護的不僅僅是一條漂亮的長裙,也是守護穿在身上的歷史。我們憤怒的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傲慢的態度和對尊嚴的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