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旗袍是漢服嗎理由是什麼呢
首先看一下漢服的定義:「漢服,作為整個漢民族服飾的統稱,是漢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中,通過不斷演化與民族融合所產生的代表性服飾。它隨著漢民族的歷史發展而發展、變化而變化。」——來源中國知網,《漢服論》, 李晰。簡而言之,漢服是隨著漢民族歷史演化而演化的漢民族的服飾。好,接下來來看看旗袍。在中國古代服飾史中,最主要的服飾形式三種,「棄服」、「深衣」和「袍」。旗袍可以說是袍服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旗袍的本意為旗人之袍。所謂旗人,是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落後,將其統治下的人戶分為八旗,滿族人均在旗,稱「旗人」。他們所穿的袍服便成為旗袍。清政府為了維護其統治,要求八旗命婦,一律著旗裝長袍,不得效仿漢人著裙衫。因此,清代滿族婦女的主要服飾就是滿族的旗袍。雖然這樣,但是經200餘年,隨著滿、漢文化的交融,清代的旗袍在造型與裝飾手法上也隨之有了一些變化。旗袍的款式變化:領子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的變化過程,且形似元寶;袖口平而寬大。並一改清初之簡朴風格,極盡奢華,領口、袖口、襟側等處處鑲邊,並以多鑲為美。其次,刺綉極為盛興,精美華麗,總面積甚至達到了70%。但其造型外觀,仍採用平直線條,衣身寬松,只是在下擺左右兩側出現了開衩。到了辛亥革命後,生產力發展,西風東漸,此時旗袍產生了更多的變化。首先,長度縮短到小腿,後來又縮到膝蓋。袖子也變緊,變短。受歐美服飾和西方裁縫的影響,旗袍開始收腰身。到30年代旗袍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宣傳畫、電影等娛樂業的發展和國外衣料的大量湧入推動了旗袍的普及和發展。上海成了舊中國的服裝中心。而加入西式服裝特點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從上海風靡於全國各地。從1930年到1931年首先是袖子趨向於貼身,然後整體款式向苗條線形發展。1937年以後,一改20年代衣長至膝下的款式,恢復了衣長至足、吸腰、矮領,袖子發展成短袖。到80、90年代的改良旗袍,又迎來了一個短暫的高潮,雖然出現了「制服旗袍」這樣一個奇怪而應時而生的產物。到現在,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國際風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國旗袍與歐洲夜禮服的結合產物。可以看到,旗袍的發展一直與漢民族的發展息息相關。整個的旗袍演變史也能看到漢民族的歷史。因此,從這個意義而言,我個人認為旗袍屬於漢服。
『貳』 漢服和旗裝/旗袍的區別
漢服是漢族人的傳統服裝,是漢族人從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衣著服裝的總稱,主要特徵為交領右衽,衣間多系帶。風格可素雅可端莊(注意漢服不是漢朝的服裝,漢服的漢不是漢朝的漢。漢服也不是影視劇中的服裝(更不是古裝),影視劇中的服裝不符合漢服的形制規定,稱為影樓裝。)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服裝,而旗袍、唐裝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代表不了漢族),二者概念不可混淆。
『叄』 漢服和旗裝/旗袍的區別
很難區分么?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交領右衽,上衣下裳,有中縫接袖,還有禮服、常服之分。旗裝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旗袍是被西化的滿族服飾。
『肆』 唐裝、旗袍是不是漢服漢服和唐裝的區別是什麼
唐裝和旗袍都是漢服,它們都是漢服的一種,是經過了時代的演變,慢慢改良而來的。而漢服和唐裝是由很大區別的,像是兩個歷史不同、概念不同、文化也有所不同,這兩種服飾雖然都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瑰寶,但是本質上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唐裝和旗袍,還有漢服和唐裝的區別:
唐裝是是中國的一種服飾,泛指唐制漢服,它是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唐裝的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唐裝的代表代表服飾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其中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比較寬松;襦、襖有窄袖和長袖兩種而唐裝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它是一種服飾,同時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傳承。
『伍』 旗袍和漢服誰更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旗袍和漢服都屬於中國傳統服裝。二者的區別在於旗袍形成於民國時期;而漢服形成於秦漢時期。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它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絢爛的現象和形式。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漢服,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的體現。
傳說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望採納,謝謝。
『陸』 漢服和旗袍的區別在哪呢怎麼分辨旗袍和漢服
漢服和旗袍在我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非常有特色的傳統服飾。很多人在平時拍照的時候,都喜歡穿漢服和旗袍來拍照,看起來就像是穿越到古代一樣。雖然說漢服和旗袍都是屬於我國的一種傳統服裝,但是它們二者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而漢服就不一樣了,漢服是漢族人的一種傳統服裝,從黃帝時期就已經有了漢服,漢服的歷史相對於旗袍來說更加悠久。並且,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漢服在穿著的時候大多是採用系帶的方式,整個漢服上是沒有任何扣子的。漢服的風格並不像旗袍那麼鮮艷復雜,大多數漢服的風格都是比較素雅的。並且二者的概念也各不相同,旗袍是以旗裝為基礎,結合了一些西方的元素進行改良的,而漢服一直都是漢族的傳統服裝。
『柒』 怎麼分辨旗袍和漢服各國人眼中的旗袍和漢服有什麼區別
漢服,就是漢代開始流行的服飾,也有人認為是漢族人的服飾,他的服飾和造型比較繁雜,讓人感覺到穿著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在明清時期,這種寬大的服飾是不利於日常生活的,所以,漢服和唐服在明清時期就逐漸消失了,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服飾是清代推行的服飾,這些服飾比較適合人生的日常生活。
漢服現在看不到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實用價值,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製作工藝太差,現在定製一套最高級別的漢服不到萬元,因為實在是做不出來好的漢服了。這個也是客觀上制約了漢服的發展,你覺得漢服的發展還有哪些障礙?
『捌』 唐裝 華服 旗袍 漢服,各有什麼區別
漢服和唐裝旗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漢服是漢族服飾,特色是交領右衽。而唐裝旗袍是由滿族服飾演變過來的,特色是對襟立領盤扣。漢服的時代從三皇五帝到秦漢隋唐一直到明代,延續了幾千年。旗袍起源於滿族服飾,興盛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上海。旗袍是女裝,現在一般所說的唐裝是指唐人街華人的中式著裝。唐裝是由清代的馬褂演變而來的。
『玖』 你覺得漢服和旗袍各自有什麼特點
於我而言,我穿漢服不用減肥,但是穿旗袍要減肥,而且還是不停的減
『拾』 漢服和旗裝/旗袍的區別
從分類來講旗袍是滿族的服飾,漢服則是華夏…… 漢服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