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穿旗袍拿蒲扇和小板橙的舞蹈是什麼舞蹈
擴展閱讀
旗袍酒妹喝了的是什麼酒 2025-05-20 08:12:51
怎麼卸下磨面機皮帶輪 2025-05-20 08:12:50
男人偷穿女裝怎麼辦 2025-05-20 07:57:33

穿旗袍拿蒲扇和小板橙的舞蹈是什麼舞蹈

發布時間: 2022-09-06 03:43:51

Ⅰ 時尚與傳統為話題的作文

紮根傳統,秀出時尚

―――話題作文「傳統與時尚」導寫示例

邱海林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今的春節,站在文化的層面,人們看到的是一番新的景象——傳統與時尚高挽衣袖,笑嘻嘻地掰著手腕:你以古色古香維護傳統的領地,我便以新奇、時髦搶佔新盤;你以傳統喜慶做法營造「年味」,我就以現代時尚做派為節日添彩。

節前,廣州市民每天購汽車571輛,商店往日擺的玩具貓狗「精品」全被紅色的利市包、大燈籠、掛畫等春節傳統節日飾品所代替。(2月4日《廣州日報》)

如果說殘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趙本山和老搭檔范偉奉送的土到極致的小品,代表著傳統,那麼第一次登上了「春晚」大舞台的流行網路歌曲,劉天王放歌與機器人翩翩共舞,則代表時尚,也是晚會的亮點。(1月6日《沈陽日報》)

成都市為市民和旅遊者送上的「豐盛大餐」,既有充盈傳統文化的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杜甫草堂「人日」活動,也有頗為時尚的萬人踢踏鬧新春、都江堰原創歌曲表演。(2月5日《成都晚報》)

如何找准傳統與時尚的結合點,發揮這兩者的積極作用,是當今社會一個普遍關心和重點關注的焦點問題。那麼,你怎樣看待傳統和時尚呢?請以「傳統與時尚」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之內。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不少於800字。

(江蘇省淮安市2005年高三調查測試題,筆者所命)

【思路點撥】

關系類話題作文是高考作文的常見類型,這類話題作文突出考查考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准確把握話題兩個方面之間的關系是審題立意的關鍵。

「傳統」與「時尚」是兩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寫作時要在正確理解兩個概念內涵的前提下,准確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構思時必須兼顧兩個方面,但不一定要平均分配筆墨,可以側重於一個方面。相對而言,議論文應側重闡述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記敘文則應該將這兩個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的人和事。

立意可參考以下角度:

1.傳統是指世代相傳、具有特點的社會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傳統,是在不斷的借鑒和揚棄中繼承和發展的。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該批判的吸收予以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生發出時代的氣息來。從這一點上講,傳統也時尚。

「時尚」是一時的風尚,也就是一時的追求。時尚是一種文化在今天存在的一種特定文化形態,每個時代都有時尚的存在。時尚是有階段性和時代特徵的。目前正在流行的時尚,如果它出自於傳統的母體,承傳了好的基因,再過十年、二十年後也會變成傳統了。從這一點上講,時尚也傳統。

2.沒有哪種「時尚」不體現一種民族文化特性的。時尚里有高尚的、美好的事物,因此不能單純、一味的排斥和否認時尚,因為它畢竟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一種實際需求。

我們不排斥和否認時尚,然而時尚畢竟是市面流行的,是五光十色的,是強烈的突出的,因而也可能是短暫的、膚淺的,還不能完全成為支撐我們追求的價值理念和道德底線。如果一味的追求時尚,就會迷失自己。

3.推崇時尚並不是對優良傳統的抨擊和否認,應該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在追求時尚的同時,應該考慮要用一些傳統的東西來規范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堅守我們的精神世界,並把遵守這些傳統的東西作為一種時尚來鼓勵人,引導人正確的生活方式。

我們要搭建好傳統與時尚的平台,讓傳統與時尚進行交通,達到觀念上、思想上與行為上的統一。

【優秀作文點評1】

舞動中國紅

江蘇省盱眙中學 夏芃芃

新年裡,徜徉在喜氣洋洋的大街小巷,聽著此起彼伏的爆竹聲,看著家家戶戶門上貼著的對聯和身邊不時掠過的身著唐裝的少女,我的眼前映入了一片魅力四射的中國紅。凝視著少女們被中國紅映出的笑靨,欣賞著時裝店裡將傳統底色和時尚款式巧妙融合的中國紅喜服,摸著精品店裡一件件綉工精良的中國紅配飾,恍然想到,這流行的中國紅不正是傳統與時尚的完美結合嗎?

我不會穿大紅的衣服招搖過市,卻深深地愛著中國紅。中國紅蘊含著喜慶的氣息,代表著每一個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傳統文化;穿著它,又能秀出一番別樣的時尚風情。你瞧,世姐關琦領獎時的那條中國紅襯地、綉著百鳥朝鳳的禮裙不是一出場就艷壓群芳,炫亮了全場人的目光嗎?那自然流露的傳統氣息和充滿朝氣的時尚風格不是讓愛美的人們沒過幾天就掀起了中國紅的流行浪潮嗎?

我愛傳統,也愛時尚,就像中國紅一樣――傳統與時尚也是可以親密地結合在一起的。當中國紅流行的時候,我們知道,它成了傳統再現於新時代的載體;同時,它也讓我們明白,時尚其實並不孤立,獨特的階段性讓它在經過一個時代的流行之後,便沉澱到傳統的陣營,從而成為與傳統不可分割的整體。

我愛中國紅,但我並沒有真的像別人一樣買一件穿在身上,它也不會成為我唯一的喜愛。因為我知道,一陣風的追求只能短暫而膚淺的,更像一種形式,難以真正接觸到它的精華部分――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是深厚的,久遠的,需要我們浸入其中去吸收;否則,就只能與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失之交臂。

我們期待著像中國紅的流行那樣,傳統與時尚的融合能更多地再現於現實,以更形象更端莊的姿態綴飾生活,熏陶未來。因為,傳統已不再能滿足年輕人多元化的追求,而時尚也不能完全作為我們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准。我們需要時尚,也需要傳統。時尚,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傳統,守衛著我們的精神家園。

舞動中國紅,舞出傳統的典雅與時尚的奔放;舞動中國紅,舞出人類永恆的不竭的動力。

【簡評】

本文立意深刻,思路清晰。作者緊扣話題,從中國紅的流行入筆,寫出了自己對蘊含著傳統與時尚雙重內涵的中國紅的熱愛,准確而深刻地詮釋了傳統與時尚的關系,有側重地強調了二者的融合對於個人生活、社會生活的重要性。語言嚴謹而不失靈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優秀作文點評2】

夕陽別樣紅

江蘇省盱眙中學 郭文超

爺爺與奶奶的婚姻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見過一面後便開始操辦婚事。奶奶每次談起她和爺爺的婚禮,滿布皺紋的臉總是紅撲撲的,眼睛總是亮亮的。奶奶的娘家沒有什麼嫁妝,便租了一頂紅轎子,讓奶奶的幾個兄弟抬著去。沒有紅蓋頭,滿村的人都看見了害羞的奶奶,臉兒比紅夾襖還要紅。爺爺說,那時的奶奶靚極了;奶奶說,那時的爺爺帥呆了。

姑姑出嫁的時候,奶奶竟孩子氣的想為她要一頂紅轎子,可在奶奶結婚時,轎子就已經是稀罕物了,更何況幾十年過去了。辦喜事那天,看著嶄新的轎車把姑姑帶走時,奶奶覺得很失落,她總想著那頂紅轎子。一直到現在,奶奶還念叨著說,結婚用轎子多好啊!

不久後的一個星期天,爺爺奶奶一大早就起來了,仔仔細細的打扮了一番,爺爺颳了鬍子,奶奶將滿頭銀發梳了又梳,對正在吃早飯的我招呼了一聲說他們要去拍婚紗照,幾欲噴飯的我立馬尾隨而去瞧個熱鬧。我就說嘛,他們瞅見姑姑的婚紗照直誇漂亮一定有問題。

照相館里,我推薦了白色的婚紗,奶奶一個勁兒搖頭最終選擇了一件紅色的旗袍。化妝時,奶奶愣愣地看著店主拿著各式的「筆」在她臉上塗塗畫畫,趁人不注意時還跟我嘀咕:「平時只看你寫字時用,怎麼還能在臉上寫?」畫完後,她在鏡子前看了半天,用手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口紅,又使勁地抿了幾下,不好意思地笑。而爺爺則坐在一邊,手指不停地彈敲著椅背,我用胳膊肘碰了一下他輕聲說:「您緊張啊?」「才不呢。」爺爺邊說邊擦額上的汗。我也不停地擦汗,我一直教他們擺一個說得過去的Pose,可是他們硬是無動於衷,一臉的嚴肅。沒辦法我只好騙他們說照好了。他們同時吁了一口氣,爺爺牽起了奶奶的手開心地笑,奶奶也抬起手幫爺爺理了理衣領,兩人攙扶著向我們走來,在此期間,照相機一直不停地「咔嚓」著,終於大功告成。

爸爸怕他們待在家裡悶得慌,便幫他們到老年大學報了名。一個月後,爺爺竟提了個錄音機,在屋子裡和奶奶跳起了迪斯科,歪歪扭扭地邁著步子,像小孩一樣認真。哥一個勁兒地誇爺爺奶奶是與時俱進。不過他們白天跳迪斯科,晚上還是搬著小板凳坐到院子里。爺爺會一邊拉著二胡一邊哼唱不知名的曲兒,奶奶拿著蒲扇輕輕地晃著,一邊跟著哼。二胡伴著咿咿呀呀的腔調,夾著拍打扇子的聲音,不知不覺中,我就進入了夢鄉。有時一覺醒來,看見他們還靜靜地坐在院子里。奶奶說他們談戀愛那會兒就這樣一聲不吭,坐著地上。我想,這比起現在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怕絲毫也不遜色,這是怎樣一種的浪漫啊。

跨過世紀的門檻,年過七旬的爺爺奶奶一路走來,優哉游哉。

【簡評】

紅轎子和二胡是傳統的象徵,奶奶想著紅轎子,爺爺鍾愛著二胡,因為它們承載了爺爺和奶奶的幸福,爺爺奶奶是傳統的;婚紗照和迪斯科是時尚的象徵,奶奶和爺爺拍婚紗照學跳迪斯科,因為爺爺奶奶並沒有停止對美好事物(時尚)的追求,爺爺奶奶又是時尚的。作者構思巧妙,將抽象的概念化為形象的事物,很好地演繹了「傳統與時尚」的話題。文章細節描寫傳神,語言生動,富有個性化。

Ⅱ 求 傳統與時尚 為話題的作文!

紮根傳統,秀出時尚 ―――話題作文「傳統與時尚」導寫示例 邱海林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今的春節,站在文化的層面,人們看到的是一番新的景象——傳統與時尚高挽衣袖,笑嘻嘻地掰著手腕:你以古色古香維護傳統的領地,我便以新奇、時髦搶佔新盤;你以傳統喜慶做法營造「年味」,我就以現代時尚做派為節日添彩。 節前,廣州市民每天購汽車571輛,商店往日擺的玩具貓狗「精品」全被紅色的利市包、大燈籠、掛畫等春節傳統節日飾品所代替。(2月4日《廣州日報》) 如果說殘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趙本山和老搭檔范偉奉送的土到極致的小品,代表著傳統,那麼第一次登上了「春晚」大舞台的流行網路歌曲,劉天王放歌與機器人翩翩共舞,則代表時尚,也是晚會的亮點。(1月6日《沈陽日報》) 成都市為市民和旅遊者送上的「豐盛大餐」,既有充盈傳統文化的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杜甫草堂「人日」活動,也有頗為時尚的萬人踢踏鬧新春、都江堰原創歌曲表演。(2月5日《成都晚報》) 如何找准傳統與時尚的結合點,發揮這兩者的積極作用,是當今社會一個普遍關心和重點關注的焦點問題。那麼,你怎樣看待傳統和時尚呢?請以「傳統與時尚」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之內。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不少於800字。 (江蘇省淮安市2005年高三調查測試題,筆者所命) 【思路點撥】 關系類話題作文是高考作文的常見類型,這類話題作文突出考查考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准確把握話題兩個方面之間的關系是審題立意的關鍵。 「傳統」與「時尚」是兩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寫作時要在正確理解兩個概念內涵的前提下,准確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構思時必須兼顧兩個方面,但不一定要平均分配筆墨,可以側重於一個方面。相對而言,議論文應側重闡述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記敘文則應該將這兩個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的人和事。 立意可參考以下角度: 1.傳統是指世代相傳、具有特點的社會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傳統,是在不斷的借鑒和揚棄中繼承和發展的。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該批判的吸收予以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生發出時代的氣息來。從這一點上講,傳統也時尚。 「時尚」是一時的風尚,也就是一時的追求。時尚是一種文化在今天存在的一種特定文化形態,每個時代都有時尚的存在。時尚是有階段性和時代特徵的。目前正在流行的時尚,如果它出自於傳統的母體,承傳了好的基因,再過十年、二十年後也會變成傳統了。從這一點上講,時尚也傳統。 2.沒有哪種「時尚」不體現一種民族文化特性的。時尚里有高尚的、美好的事物,因此不能單純、一味的排斥和否認時尚,因為它畢竟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一種實際需求。 我們不排斥和否認時尚,然而時尚畢竟是市面流行的,是五光十色的,是強烈的突出的,因而也可能是短暫的、膚淺的,還不能完全成為支撐我們追求的價值理念和道德底線。如果一味的追求時尚,就會迷失自己。 3.推崇時尚並不是對優良傳統的抨擊和否認,應該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在追求時尚的同時,應該考慮要用一些傳統的東西來規范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堅守我們的精神世界,並把遵守這些傳統的東西作為一種時尚來鼓勵人,引導人正確的生活方式。 我們要搭建好傳統與時尚的平台,讓傳統與時尚進行交通,達到觀念上、思想上與行為上的統一。 【優秀作文點評1】 舞動中國紅 江蘇省盱眙中學 夏芃芃 新年裡,徜徉在喜氣洋洋的大街小巷,聽著此起彼伏的爆竹聲,看著家家戶戶門上貼著的對聯和身邊不時掠過的身著唐裝的少女,我的眼前映入了一片魅力四射的中國紅。凝視著少女們被中國紅映出的笑靨,欣賞著時裝店裡將傳統底色和時尚款式巧妙融合的中國紅喜服,摸著精品店裡一件件綉工精良的中國紅配飾,恍然想到,這流行的中國紅不正是傳統與時尚的完美結合嗎? 我不會穿大紅的衣服招搖過市,卻深深地愛著中國紅。中國紅蘊含著喜慶的氣息,代表著每一個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傳統文化;穿著它,又能秀出一番別樣的時尚風情。你瞧,世姐關琦領獎時的那條中國紅襯地、綉著百鳥朝鳳的禮裙不是一出場就艷壓群芳,炫亮了全場人的目光嗎?那自然流露的傳統氣息和充滿朝氣的時尚風格不是讓愛美的人們沒過幾天就掀起了中國紅的流行浪潮嗎? 我愛傳統,也愛時尚,就像中國紅一樣――傳統與時尚也是可以親密地結合在一起的。當中國紅流行的時候,我們知道,它成了傳統再現於新時代的載體;同時,它也讓我們明白,時尚其實並不孤立,獨特的階段性讓它在經過一個時代的流行之後,便沉澱到傳統的陣營,從而成為與傳統不可分割的整體。 我愛中國紅,但我並沒有真的像別人一樣買一件穿在身上,它也不會成為我唯一的喜愛。因為我知道,一陣風的追求只能短暫而膚淺的,更像一種形式,難以真正接觸到它的精華部分――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是深厚的,久遠的,需要我們浸入其中去吸收;否則,就只能與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失之交臂。 我們期待著像中國紅的流行那樣,傳統與時尚的融合能更多地再現於現實,以更形象更端莊的姿態綴飾生活,熏陶未來。因為,傳統已不再能滿足年輕人多元化的追求,而時尚也不能完全作為我們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准。我們需要時尚,也需要傳統。時尚,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傳統,守衛著我們的精神家園。 舞動中國紅,舞出傳統的典雅與時尚的奔放;舞動中國紅,舞出人類永恆的不竭的動力。 【簡評】 本文立意深刻,思路清晰。作者緊扣話題,從中國紅的流行入筆,寫出了自己對蘊含著傳統與時尚雙重內涵的中國紅的熱愛,准確而深刻地詮釋了傳統與時尚的關系,有側重地強調了二者的融合對於個人生活、社會生活的重要性。語言嚴謹而不失靈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優秀作文點評2】 夕陽別樣紅 江蘇省盱眙中學 郭文超 爺爺與奶奶的婚姻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見過一面後便開始操辦婚事。奶奶每次談起她和爺爺的婚禮,滿布皺紋的臉總是紅撲撲的,眼睛總是亮亮的。奶奶的娘家沒有什麼嫁妝,便租了一頂紅轎子,讓奶奶的幾個兄弟抬著去。沒有紅蓋頭,滿村的人都看見了害羞的奶奶,臉兒比紅夾襖還要紅。爺爺說,那時的奶奶靚極了;奶奶說,那時的爺爺帥呆了。 姑姑出嫁的時候,奶奶竟孩子氣的想為她要一頂紅轎子,可在奶奶結婚時,轎子就已經是稀罕物了,更何況幾十年過去了。辦喜事那天,看著嶄新的轎車把姑姑帶走時,奶奶覺得很失落,她總想著那頂紅轎子。一直到現在,奶奶還念叨著說,結婚用轎子多好啊! 不久後的一個星期天,爺爺奶奶一大早就起來了,仔仔細細的打扮了一番,爺爺颳了鬍子,奶奶將滿頭銀發梳了又梳,對正在吃早飯的我招呼了一聲說他們要去拍婚紗照,幾欲噴飯的我立馬尾隨而去瞧個熱鬧。我就說嘛,他們瞅見姑姑的婚紗照直誇漂亮一定有問題。 照相館里,我推薦了白色的婚紗,奶奶一個勁兒搖頭最終選擇了一件紅色的旗袍。化妝時,奶奶愣愣地看著店主拿著各式的「筆」在她臉上塗塗畫畫,趁人不注意時還跟我嘀咕:「平時只看你寫字時用,怎麼還能在臉上寫?」畫完後,她在鏡子前看了半天,用手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口紅,又使勁地抿了幾下,不好意思地笑。而爺爺則坐在一邊,手指不停地彈敲著椅背,我用胳膊肘碰了一下他輕聲說:「您緊張啊?」「才不呢。」爺爺邊說邊擦額上的汗。我也不停地擦汗,我一直教他們擺一個說得過去的Pose,可是他們硬是無動於衷,一臉的嚴肅。沒辦法我只好騙他們說照好了。他們同時吁了一口氣,爺爺牽起了奶奶的手開心地笑,奶奶也抬起手幫爺爺理了理衣領,兩人攙扶著向我們走來,在此期間,照相機一直不停地「咔嚓」著,終於大功告成。 爸爸怕他們待在家裡悶得慌,便幫他們到老年大學報了名。一個月後,爺爺竟提了個錄音機,在屋子裡和奶奶跳起了迪斯科,歪歪扭扭地邁著步子,像小孩一樣認真。哥一個勁兒地誇爺爺奶奶是與時俱進。不過他們白天跳迪斯科,晚上還是搬著小板凳坐到院子里。爺爺會一邊拉著二胡一邊哼唱不知名的曲兒,奶奶拿著蒲扇輕輕地晃著,一邊跟著哼。二胡伴著咿咿呀呀的腔調,夾著拍打扇子的聲音,不知不覺中,我就進入了夢鄉。有時一覺醒來,看見他們還靜靜地坐在院子里。奶奶說他們談戀愛那會兒就這樣一聲不吭,坐著地上。我想,這比起現在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怕絲毫也不遜色,這是怎樣一種的浪漫啊。 跨過世紀的門檻,年過七旬的爺爺奶奶一路走來,優哉游哉。 【簡評】 紅轎子和二胡是傳統的象徵,奶奶想著紅轎子,爺爺鍾愛著二胡,因為它們承載了爺爺和奶奶的幸福,爺爺奶奶是傳統的;婚紗照和迪斯科是時尚的象徵,奶奶和爺爺拍婚紗照學跳迪斯科,因為爺爺奶奶並沒有停止對美好事物(時尚)的追求,爺爺奶奶又是時尚的。作者構思巧妙,將抽象的概念化為形象的事物,很好地演繹了「傳統與時尚」的話題。文章細節描寫傳神,語言生動,富有個性化。 (附:看到2009年江蘇高考作文題「品味時尚」,會心一笑——本文也算是有「超前意識」了吧。)

求採納

Ⅲ 滿族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滿族人民的節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其中有的具有歷史記念意義。如最具民族傳統的頒金節,中秋節,二月二龍抬頭等。滿族人是特別注重禮節的民族。

頒金節

滿族節日最具民族傳統的是頒金節,即農歷十月十日。因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極頒詔廢除女真舊名,定滿族為族名。因此這一天就成了滿族命名紀念日。

春節

舊歷正月初一日,為一年之首,停止勞作,合家同慶。家家門上貼對聯,按旗屬分別掛紅、黃、藍、白不同顏色的彩箋。至夜,祭祀神佛、祖先。多面手合家吃水餃。初一早起在人孩子換上機關報衣放鞭炮,相互拜年祝福。

端午節

每年舊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當日凌晨,家家早起至郊外踏青,采艾蒿、折柳枝。插於門首。食糯米糕。戴香袋、荷包。孩子頸腕拴五色絲繩,穿綉五毒的鞋地、背心。

中秋節

又稱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圓的一天,又叫團圓節。入夜後,家家在庭院中沒供桌,供瓜果、月餅,至月到中天,家人團坐拜月賞月。

臘八

臘八為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這天要熬煮臘八粥。主要以黃米、江米、綠豆、紅棗等八種糧食乾果熬煮而成。

其它節日 其它節日還有二月二龍抬頭、清明節、中元節等。

風俗 滿族人的後月的是扁平的,這是滿族人的愛好。尤其是東北一省的滿族人,他們從扁平腦、袋為美。小孩生下來以後,媽媽們就用小米、高梁米等做成小枕頭,讓孩子仰睡。其實,我們漢族也有這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