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怎麼製作京劇旗袍青衣
擴展閱讀
鄭秋冬皮帶什麼牌子的 2025-05-25 22:29:12
旗袍包包搭配什麼鞋子 2025-05-25 22:15:24

怎麼製作京劇旗袍青衣

發布時間: 2022-08-24 18:19:43

⑴ 青衣戲腰巾子怎麼系

在褶子兩側挖兩個洞,使腰巾子從中間穿過去,前面系在褶子外,身後系在褶子里。
《青衣》是由江蘇省文投集團策劃、江蘇大劇院出品製作的原創京劇現代戲。京劇《青衣》改編自著名作家畢飛宇的同名小說,全劇以「戲痴」筱燕秋的藝術追求為線索,在她身體里注入嫦娥的靈魂與命運。
《青衣》是江蘇大劇院出品製作的第一部自製劇,從原著畢飛宇、主演李亦潔、編劇楊蓉,作曲吳小平、配器王嘯冰到製作團隊大多是江蘇人,也讓江蘇大劇院首部原創自製劇充滿了濃濃的「江蘇元素」。

⑵ 京劇青衣用的水袖自己做,需要多長多寬

大概在80公分到100公分左右,練功的水袖要比演出的水袖要長些,長的會了,短的就更容易了。我指的是白色部分。

⑶ 京劇青衣畫臉都要用什麼東西

1、用隔離霜打底

2、戲劇油彩用肉色、黃色、白色

3、1:2左右混合,全臉拍勻。具體的顏色要根據舞台燈光和個人的膚色調節。青衣打得白一點問題不大。3 紅色油彩少許 在眼睛附近揉開打勻 具體范圍你看演員的照片就知道了

4、肉色油彩一點點,在鼻樑下打出一些陰影

5、全臉刷上白粉定妝。

6 眼睛部位用大號的化妝刷刷上紅色胭脂粉末到勻稱

7、黑色油彩勾勒眼睛外面的形狀 比較難勾 要多練 每個人條件不同。一邊勾,一遍要把眼睛隨時推上去看看吊上去的感覺。

8、用睫毛液將睫毛加長加粗,用眼線液將睫毛根部與黑色油彩銜接好,不要斷層。

9、細細畫好眉毛

10、胭脂點染嘴唇化妝步驟基本就是這些。不知道你在哪裡,一般有劇團的地方都有戲曲用品專賣店的。那裡齊全。畫眉眼的筆一般是毛筆。

勒頭的時候才吊起眉毛眼睛。如果你現在就要吊著,買一個洗臉用的寬一點的箍發帶,最好是兩端有粘性可以互相黏合調節大小收緊的那種,將頭包緊順勢將眉眼拎上,然後馬上用膠布固定好眼角皮膚和箍發帶。膠布屈臣氏有賣,半透明的,一卷約手指寬。

(3)怎麼製作京劇旗袍青衣擴展閱讀:

主要特徵

青衣年齡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沒有老年,老年就變成老旦了。正旦表演上的特點是以唱工為主,動作幅度比較小,行動比較穩重。

念白都是念韻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當繁重。典型的正旦戲例如《白蛇傳》最後的一折《祭塔》,還有孫尚香聽說劉備的死訊,到江邊去哭祭的《祭江》,《孟姜女哭長城》的孟姜女,《雪梅教子》中的秦雪梅,《春秋配》的姜秋蓮,《賀後罵殿》的賀後等都是正旦扮演的。

老舍 《四世同堂》二四:「她能唱青衣,但拿手的是花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衣

⑷ 怎樣製作京劇青衣古裝頭發鬏

做不了的。別浪費時間了

⑸ 怎樣學畫京劇青衣裝

找老師傅學一下,或者去網上搜搜臉譜

⑹ 京劇青衣有哪些教程

首頁 | 學校概況 | 學校管理 | 教學研究 | 教育科研 | 德育工作 | 黨建群團 | 體衛藝安| 招生信息

您當前的位置: 京劇文化探索 校本課程 正文 [關閉窗口]

學習京劇專業院校的京劇教學方案

(作者:唐雲 發稿時間:2010-5-6 閱讀次數:234)
表演系劇目課程(京劇青衣、花衫)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劇目課 課程編號:

適用專業:京劇表演 青衣、花衫行當 四年本科 先修課程:

學 時:共1152課時 學 分:百分制

大綱執筆人:陳琪、王婷 教研室主任: 系部主任:周龍

一、課程的性質、目的與基本要求

本課程是培養京劇表演專業(青衣、花衫行當)人材的必修課,劇目流派紛呈,各具特色。教學以青衣、花衫為主,依照學生的條件安排劇目的學習,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全面、有效地培養能夠傳承各個流派的高素質接班人。

本課程通過四年的劇目學習和訓練,使學生掌握京劇青衣、花衫行當的表演方法和規律,達到優秀或合格的大學本科水平。

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京劇青衣、花衫中各類人物的表演,如:穿蟒戲、旗裝戲、宮裝戲、舞劍戲、執絲竿戲、舞綵綢戲、雲帚戲、執漿戲、時裝戲、現代戲等。

二、教學內容及訓練目的

青衣、花衫既是正旦,是旦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青衣」的稱呼是指服裝扮相而言,一般梳大頭,沒有華麗的裝飾,有的人物包淡色綢巾帶銀頭面,身著「青褶子」,以示人物處於受苦受難的艱境之中。如:《武家坡》《平貴別窯》中的王寶釧;《三娘教子》的王春娥;《朱痕記》的趙錦堂;《桑園會》的羅敷女等角色,均穿「青褶子」但在正旦中,有的人物並非只穿「青褶子」,例如:《玉堂春》的蘇三;《二進宮》的李艷妃;《賀後罵殿》的賀後;《金水橋》的銀屏公主;《宇宙鋒》的趙艷容;《二堂舍子》的王桂英等,這些角色,有的穿女蟒,有的穿花帔,再有《祭江》中的孫尚香還身著白蟒,這些角色既是正旦,也稱之為「青衣」。後來隨著劇目的豐富,流派的發展,所以,「青衣」不完全是指服裝扮相,主要是從劇情人物性格來劃分。最大的特點是以唱為主,把唱、念、做、表融合在一起。「青衣」,需要有明亮、寬厚的陽剛之聲;還要有嬌脆柔媚細膩之音。表演要求莊重沉穩、大方、秀美如:《荒山淚、失子驚風、秦香蓮、魚藻宮、穆桂英掛帥》等流派代表作,均是唱、念、做、表並重的戲也叫青衣。「花衫」也屬於正旦范疇之內,但這類角色,一般都是風韻美艷、柔媚嬌憨;也有剛健婀娜的人物,所扮演的角色,從皇後、公主、大家閨秀,直到《打漁殺家》的漁家女蕭桂英。「花衫」的打扮,有穿女蟒的,穿宮裝的,穿花帔的,穿旗袍的,也有穿布衣褂的。這些角色,更是唱、做並重,在演唱上,西皮聲腔多於二黃聲腔,總之「青衣」的聲腔比「花衫」的聲腔更為豐富。雖然「花衫」與青衣的類型有所不同,但它們是旦行的重要部分,均屬於正旦范疇之內。

在制定旦角的劇目課安排上,做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教學計劃,對於各流派的精品、新編歷史劇目、現代戲劇目,做到全面豐富,補充營養,劇目課教學,要做到有計劃,有步驟使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得到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課程說明

劇目課:是「青衣」、「花衫」表演專業的主幹課,同時,它是京劇表演系「青衣」、「花衫」專業的必修課程。

(二)適用對象

本教學計劃,適用於京劇表演專業,四年級本科的「青衣」、「花衫」專業。

(三)教學目的

<1> 通過劇目的學習,集中培養學生 掌握和運用京劇表演的各流派的藝術技巧,提高藝術表現能力和創作能力。

<2> 在四年的劇目課教學中,要解決聲腔方面、表演方面的兩個問題。在聲腔上,要糾正學生演唱中的各種藝病,進行規范化的各流派的旦角唱腔藝術的訓練,提高學生在演唱時,發聲的調控能力,節奏准確、做到演唱技法嫻熟;在表演上,要使學生真正理解表演的重要性,打破一響遮百丑的觀念,要使學生掌握和運用京劇唱、念、做、舞的各方面技巧。准確地運用京劇程式和各流派的表演藝術風格,來表現歷史人物和現代人物,使學生能勝任舞台需要。

〈3〉通化劇目教學有目的、有選擇的強化學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具備一定的創作能力,使旦角的流派藝術更加完美,通過優美的聲腔、准確的表演唱出、演出人物個性、特性;做到在演唱和表演能聲情並茂。

(四)各年級教學內容與具體要求

《一年級》教學內容

〈1〉必修劇目

(青衣戲)

《紅鬃烈馬》、《女起解》、《玉堂春》、《大保國》、《二進宮》、《朱痕

記》、

《三娘教子》、《桑園會》、《賀後罵殿》、《法門寺》、《宇宙鋒》、《祭

塔》、

《西施》、《竇娥冤》(探監、法場)

(花衫戲)

《四郎探母》、《打漁殺家》、《春秋配》、《簾錦楓》、《天女散花》

〈2〉選修劇目

《審頭刺湯》、《御碑亭》、《三擊掌》

從教學安排來看,是針對不同生源和基礎不一樣的學生而制定的。一年級的教學劇目,有唱、表為主的「青衣」戲;也有唱、做為主的「花衫」戲,其目的是讓學生多方面吸收營養、豐富劇目結構。

〈3〉教學具體要求

在規范的教學中,對於不同劇目人物的塑造要引導學生分析劇本,強調人物內心變化、強調演員之間的交流。在教學中,改變學生不正確的發聲習慣,在演唱中,求得吐字真、行腔順韻白、京白要有字有味;在表演上要求人物的氣質、身份要恰如其分。要學習旦角流派中的不同演唱技法,例如《大登殿》中的[十三咳]唱法

〈4〉課時分配《一學年》

(第一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6學時。必修課6學時(或8學時),選修課2學時。

必修課 6×16=96學時

選修課 2×16=32學時

期末考試、復習、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第二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4×16=64學時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全學年共計288學時

《二年級》教學內容

〈1〉必修劇目

(青衣戲)

《汾河灣》、《紅鬃烈馬》、《金山寺》(崑曲)、《斷橋》(崑曲)、《斷橋》(皮黃)、《祭江》、(採取分折學,有條件成熟的學生可排全戲)、《狀元媒》、《銀屏公主》、《三娘教子》。

(花衫戲)

《鳳還巢》、《百花贈劍》、《別姬》、《醉酒》。

〈2〉選修劇目

《緹瑩救父》、《捧印》、《劉蘭芝》、《秋江》、《打金枝》、《英台抗婚》。

〈3〉現代劇目

《紅燈記》(片斷)、《沙家浜》(片斷)。

〈4〉補選劇目

《悅來店》、《能仁寺》。

〈5〉教學具體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旦角流派的經典名作,劇目安排有青衣戲、花衫戲,而且還有現代劇目和補選劇目的補充,其目的,是為了充實學生的表演能力,現代戲的人物與傳統的人物雖然均用京白,但他們的年齡、人物身份、在表演方面要有所區別。加強學生的演唱藝術的同時,吸收其它行當的角色的技巧、技能和表演,為學習難度較大的流派劇目、奠下堅實的基礎。

〈6〉課時分配《二年級》

(第一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必修課4學時,選修或補修課、現代戲課4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補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第二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補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全學年共計288學時

《三年級》教學內容

〈1〉必修劇目

(青衣戲)

《秦香蓮》、《趙氏孤兒》、《望江亭》、《穆桂英掛帥》、《洛神》、《柳

蔭記》、

《鎖麟囊》、《荒山淚》、《楊門女將》、《宇宙鋒》

(花衫戲)

《游園驚夢》、《白蛇傳》

〈2〉選修劇目

《打金枝》、《蘇武牧羊》、《游龍戲風》、《貴妃醉酒》、《思凡》、《碧玉簪》、

《扈家莊》。

〈3〉現代戲劇目

《龍江頌》、《杜鵑山》 (根據學生的條件,可排片斷或全出戲)

〈4〉教學具體要求

在全面提高的基礎上,進一步要求流派藝術風格的表現,在唱腔上,要求聲音表現力,要求行腔純熟自如、音色優美;要求在表演上要有創作激情,對人物的塑造則要求有分寸,有深度。同時,注意藝術創作的提高。學戲、排戲、導演啟發式與教學要作到互相結合,重點要突出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邁上角色創作的新階梯。

〈5〉課時分配

(第一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第二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全學年共計288學時

《四年級》教學內容

〈1〉必修劇目

(青衣戲)

《西廂記》、《詩文會》、《漢明妃》、《生死恨》、《春閨夢》、《龍鳳呈

祥》

(花衫戲)

《紅線盜盒》

〈2〉選修劇目

《奇雙會》、《紅拂傳》、《蘆花河》、《姑嫂英雄》

〈3〉現代戲劇目

《海港》、新編歷史或現代劇劇目(暫定)

〈4〉教學具體要求

通過前三年的學習,在掌握流派的演唱技巧和表演風格上,可以說有了全面的提高,在此階段一是要加強學生的創造能力的提高,再就是要加強學生在藝術結構上的充實,《扈家莊》和《姑嫂英雄》的學習,是為了能掌握四功中的「打」的知識和技巧,另外也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刀馬旦的戲,掌握京白的念法,這對於現代戲的人物塑造更能掌握分寸感,全方位藝術素養的提高,為角色創造提供了豐富的技術手段和表現能力。

〈5〉課時分配

(第一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第二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其中包括 創作劇目)

期末撰寫畢業論文、排演畢業匯報劇目共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全學年共計288學時

4學年共計1152學時。

三、考核方式

1、考核形式:學生在學期末以1至2折劇目重點片段進行集中表演。

2、成績計算:考試成績以百分制進行評定。

四、教材選用與主要參考書

1、本院出版的教材(文字與圖象)

2、教師個人整理的教材(文字與圖象)

3、其它劇種的同類教材(文字與圖象)

版權所有:鎮江市京口區實驗小學

⑺ 京劇青衣戲服用什麼面料做的

好的青衣面料都是縐緞為主料,雪紡作水袖。但是現在一般的也都是用一般的緞子作的,水袖用不太滑的料子就好。

⑻ 青衣包頭步驟有哪些

京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分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 武旦、老旦等專行。 ①正旦 俗稱「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莊重的青年、中年婦 女,表演特點是以唱功為主,動作幅度較小.行動比較穩重。念韻白,唱功繁重。如《三擊掌》中的王寶釧、《二進宮》中的李艷妃、《桑園會》中的羅敷女等。 ②花旦 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著短衣裳,如褂子、褲子、裙子、襖;有時穿長衣裳,也綉著色彩艷麗的花樣。人物性格大都活潑開朗,動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說白為主,說白主要是京白,韻白較少。如《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烏龍院》中的閻惜姣等。戲曲中不同劇種對於行當的劃分不同,其中以各個劇種不同的風格為主要原因。京劇中青衣與花旦的劃分,主要是以劇中人物的年齡為據,其次,還與演出的風格及流派有關。比如,京劇四大名旦中:梅派(梅蘭芳)其飾演的角色以青衣為主,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鳳還巢》、《生死恨》、《天女散花》等;尚派(尚小雲)亦演青衣,但風格不同,代表。青衣在戲曲中指中年怨婦(婚後20以上---45歲以下)花旦在戲曲中指性格開朗的婦女。

包頭的步驟如下:

  1. 先勒頭,就是用布帶子把頭勒緊,把眼睛吊起來,以便更好的塑造角色的型。勒頭很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讓眉毛和眼睛吊起來,顯示出人的精氣神。


  2. 擺個POSE,呵呵,好美呀!

⑼ 怎樣做女生京戲臉譜

京劇中女性一般不用臉譜,只是化妝,京劇中有臉譜的女性只有京劇《湘江會》中的鍾離春。

鍾離春是花臉中唯一的女性,畢竟花臉的特點是威武、霸氣,而對於女子來說,肯定是不合適的,即便是穆桂英、花木蘭這樣的女中豪傑也非花臉。

很可惜,京劇《湘江會》等劇中的鍾離春(又稱鍾無鹽,鍾無艷)扮相從王瑤卿先生起被改為俊扮,極少能在舞台上見到如此獨特的臉譜了。

而有關於鍾離春領兵打仗的故事多見於民間傳說。到了元朝,中國戲曲大發展。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鄭光祖寫了一出元雜劇叫《丑齊後無鹽連環》(也叫《智勇定齊》),說的是齊公子夜夢菽月,上大夫晏嬰替他圓夢,認為公子將娶的夫人隱於鄉村,時運未通,並建議他出城圍獵尋訪淑女賢人。齊國無鹽邑鍾離信的女兒相貌醜陋但文武兼備,很有才能,外出採桑時與追趕白兔的齊公子相遇。晏嬰見她出言不俗,便勸齊公子娶她為後。當時秦、燕二國都想制服齊國,故意以難題刁難,讓齊國派人解開玉連環,彈響蒲弦琴,鍾離春憑智慧解決了這兩個難題,並故意羞辱使者,激待兩國發兵。鍾離春又率兵布陣打敗了他們,使齊國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