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皮帶輸送機的接頭粘接方法
有以下幾種方法:
1、鋼扣連接法
鋼扣連接時,輸送帶強度將由於接頭強度的降低而降低使用,因此,鋼扣聯接只適用於較短帶式輸送機或輸送機不方便拆卸的場合,鋼扣是按輸送帶厚度選擇。
2、熱熔法
將輸送帶兩端分層打齒,然後將兩頭拼接在一塊,用熱風槍做簡單的固定。將對拼好的輸送帶放在熱熔設備上加熱加壓進行熱熔,溫度140℃左右,布層等達到保溫時間後,停止加熱讓其自然冷卻到常溫,取下輸送帶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3、冷粘法
按要求把輸送帶割剝成階梯狀打毛,用丙銅把表面清洗干凈,用兩組份輸送帶專用膠按說明書上的摻和比例摻勻後均勻渾在割剝層上,兩面均要塗,用平頭錘均勻用手砸實;在對縫處用膠塗平,用壓力均壓,放置24小時後即可使用。
(1)縮皮帶機頭用夾板怎麼固定擴展閱讀:
使用皮帶輸送機注意事項:
1、工作環境、狀況和條件
需要考慮每天運轉的時間、工作頻率、帶式輸送機的服務年限、給料以及卸料的方法。工作環境、狀況:環境溫度、露天或室內、環保要求、移動或固定、伸縮要求。
2、輸送線路和輸送帶的問題
需要詳細考慮輸送線路的尺寸,包括:傾角、最大長度、提升高度;直線段、曲線段的尺寸;連接尺寸等。輸送帶:最大的垂度要求、模擬摩擦阻力系數、摩擦系數、安全系數。
3、物料的性質和輸送量
需要考慮物料的具體性質,包括:鬆散密度、物料的粒度、最大塊度情況、物料的濕度、物料的磨損性、粘結性和摩擦系數。輸送量,料流不均勻時可以考慮給出料流量的基本統計數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皮帶輸送機
⑵ 皮帶機頭部基礎裝置固定牢靠,什麼緊固不松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5
⑶ 皮帶輸送機機頭皮帶怎麼穿
兩種方法,如果是首次安裝的話,那麼採用倒鏈拉的形式,直接用鐵絲穿過來,直接掛上,或者是採用鋼絲繩套的方法打孔,直接穿過來就可以了,另一種方法,如果說皮帶本身是要更換,新的皮帶,那麼之前上面的皮帶可以採用舊皮帶拉,以新皮帶的方式直接使用,然後把舊皮帶割去就可以了。
⑷ 浩瀚的壓縮機皮帶如何安裝
1. 螺桿空壓機機頭及空壓機電機均按裝配工藝就位。
2. 根據帶輪與軸的配合選擇合適的定位方法,將帶輪裝在空壓機機頭軸與空壓機電機上,先將空壓機機頭帶輪固定鎖緊。
2.1. 對於松過渡配合可用材質較軟的銅、鋁或橡膠榔頭輕敲。
2.2. 對於緊配合可用壓板壓進或加熱紅裝法進行組裝,加熱溫度控制在120~150ºC。
2.3. 若錐套帶輪公差配合略緊,可把錐套內孔稍微撐大裝在軸上。
3. 用水平尺(精度≤0.5mm)測量兩帶輪與同一基準面的垂直度,允許誤差≤0.5mm。
3.1. 垂直度誤差大於0.5mm,可利用墊片對空壓機機頭或空壓機油氣桶安裝地腳進行調整,以確保在同一基準面垂直誤差不超過0.5mm.。
3.2. 將空壓機機頭或空壓機油氣桶安裝螺栓緊固。
4. 將皮帶按商標代號處於同一位置的原則,安裝在皮帶輪上。
5. 以小帶輪為基準,用直尺或激光測量儀測量兩帶輪的平面直線度,允許誤差≤0.5mm。
6. 用空壓機電機調整螺釘將皮帶張緊,張緊要求見附表。
7. 反過來以大帶輪為基準,復驗兩帶輪的平面直線度,允許誤差≤0.5mm。
8. 鎖緊調整螺釘、螺母。
⑸ 皮帶輸送機的皮帶怎麼安裝
輸送機里會有一個輪是用來調節松緊的,將它調到最松,然後將皮帶套進去,最後再調緊即可。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到我空間留言
⑹ 皮帶輸送機的幾種拉緊裝置介紹
,常見的拉緊裝置有螺旋拉緊裝置、重力拉緊裝置、固定絞車拉緊裝置、自動拉緊裝置,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可以把它們分別應用於不用的不同的皮帶輸送機上。
螺旋拉緊裝置結構簡朴,拉緊行程太小,只合用於短間隔輸送機,一般機長小於80m時才選用,缺點是當膠帶自行伸長後,不能自動拉緊。
重力拉緊裝置是結構最簡朴,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拉緊裝置。它是利用重錘來自動拉緊,因為重錘靠自重拉緊,所以它能保證拉緊力在各種工況下保持恆定不變,能自動補償膠帶的伸長。重力拉緊裝置的特點是拉緊力不變,拉緊位移可變,它合用於固定式長間隔運輸機,長處是安全可靠性高,缺點是拉緊力不能調節,空間要求大,在空間受限制的地方,無法使用。
固定絞車拉緊裝置是利用小型絞車來拉緊,絞車一般用蝸輪蝸桿減速器帶動捲筒來環繞糾纏鋼繩,從而拉緊膠帶。這種拉緊裝置的長處是體積小,拉力大,所以被廣泛應用於井下帶式輸送機中。缺點是它只能根據所需要的拉緊力調定後產生固定的拉緊力,拉緊力不能自動調節,當絞車和控制系統泛起題目時,對膠帶機不能產生恆定的拉緊力或拉緊力失效,安全可靠性相對降低。
自動拉緊裝置不但能根據主動滾筒的牽引力來自動調整拉緊力,而且還能補償膠帶的伸長。自動拉緊裝置由電機、制動器、減速器、鋼絲繩 滾筒等組成,採用大拉力張緊裝置張緊輸送帶,同時配備張力感測器,測定輸送帶的張力,當輸送帶張力發生變化,超過輸送機正常運行的范圍時,自動張緊裝置迅 速動作,調整輸送帶張力,保證輸送機正常運行。自動張緊裝置與自移機尾配合使用,可實現在輸送機不停機的前提下,實現輸送機機尾的移動和輸送帶的伸縮,大大進步了輸送機的輸送效率。自動絞車拉緊裝置由壓力感測器根據膠帶輸送機運行工況的需要自動控制拉緊力的大小,液壓拉緊裝置由液壓站產生的液壓力通過油缸對皮帶輸送機施加拉緊力,可根據膠帶機運行工況的需要調節拉緊力的大小。
⑺ 夾板怎麼用
第一步:我們要做的是在打造梨花頭發型之前,先准備好直發器、吹風筒、蓬鬆噴霧等工具,對頭發進行分區。
第二步:然後將上層頭發固定,燙下層的頭發,用直發器將發梢夾起來做內卷效果。
第三步:在打造頭發的弧度的時候,可以選擇小幅度的燙卷,而且最重要的是卷度要自然。燙完下層的頭發,將上層的頭發放下來。然後以同樣的方式,夾住發梢製造內卷效果。
拓展資料
使用夾板要注意
在夾頭發的時候要小心,皮膚一燙到就完了,夾的時候速度要慢一點。而且夾板夾好最好用發蠟定型,這樣會比較好看,但是一般不可能保持2天,除非你頭發本身很硬。還要注意時間的問題,隔3秒移一個夾板的位置,頭發要一縷一縷的夾,不要夾太多,溫度調到中等就行。
⑻ 伸縮皮帶機有哪些機構組成
伸縮式皮帶輸送機分為固定部分和非固定部分兩大部分,固定部分由機頭傳動裝置、儲帶裝置、收放膠帶裝置等組成;非固定部分由無螺栓連接的快速可拆支架、機尾等組成。
(1)機頭傳動裝置:
由傳動滾筒、減速器、液力聯軸器、機架、卸載滾筒、清掃器組成。 機頭傳動裝置是整個輸送機的驅動部分,兩台電機通過液力聯軸器、減速器分別傳遞轉距給兩個傳動滾筒,用齒輪傳動時,應卸下一組電機、液力聯軸器和減速器。
液力聯軸器為YL-400型,它由泵輪、透平輪、外殼、從動軸等構成,其特點是泵輪側有一輔助室,電機啟動後,液流透過小孔進入工作室,因而能使負載比較平衡地啟動而電機則按近於堅載啟動,工作時殼體內加20號機械油,充油量為14m3,減速器採用上級齒輪減速,第一級為圓弧錐齒輪,第二、第三級為斜齒和直齒圓柱齒輪,總傳動比為25.564,與SGW-620/40T型刮板輸送機可通用互換,減速器用螺栓直接與機架連接。
卸載端和頭部清掃器,帶式逆止器,便於卸載,機頭最前部有外伸的卸載臂,由卸載滾筒和伸出架組成,滾筒安裝在伸出架上,其軸線位置可通過軸承兩側的螺栓進行調節,以調整輸送帶在機頭部的跑偏,在卸載滾筒的下部裝有兩道清掃器,由於清掃器刮板緊壓在膠帶上,故可除去粘附著的碎煤,帶式逆止器以防止停車時輸送帶倒轉。
(2)收放膠帶裝置:
位於張緊絞車的後部,它由機架、調心托輥、減速器、電動機、旋桿等組成,其作用是將膠帶增補到輸送機機身上或從輸送機機身取下,機架的兩端和後端,各裝一旋桿,當增加或減少膠帶時用以夾緊主膠帶,調心托輥組供捲筒收放膠帶時導向,工作時將捲筒推進機架的一端用尾架頂起,另一端頂在減速器出軸的頂尖上,開動電動機通過減速器出軸的撥盤帶動捲筒,收卷膠帶,放出膠帶,放出膠帶時不開電機由外拖動捲筒反轉,在不工作時活動軌可用插銷掛在機架上,以縮小寬度,在活動軌上方應設置起重裝置懸弔捲筒,巷道寬度可視具體情況適當拓寬,以利膠帶收入時操作。
(3)中間架:
由無螺栓連接的快速可拆支架,由H型支架、鋼管、平托輥和掛鉤式槽形托輥、「V」型托輥等組成,是機器的非固定部分,鋼管可作為拆卸的機身,用柱銷固裝在鋼管上,用小錘可以打動,掛鉤式槽形托輥膠接式,槽形角30°,用掛鉤掛在鋼管的柱銷上,掛鉤上制動的圓弧齒槽,托輥就是通過齒槽掛在柱銷上的,可向前向後移動,以調節托輥位置控制皮帶跑偏。
(4)上料裝置、下料裝置:
上料裝置安裝在收放裝置後邊,由轉向轉導向接上料段,運送的物料從此段裝上運至下料段,下料裝置由下料段一組斜托輥將物料卸下,下料段直接極為,機尾由導軌和機尾滾筒座組成,導軌一端用螺栓固定在中支座上,並與另一導軌的前端用柱銷膠接,藉以適應底板的不平,機尾滾筒與儲帶裝置中的滾筒結構相同,能互換,其軸線位置可用螺栓調節,以調整輸送帶在機尾的跑偏,機尾滾筒前端設有刮煤板,可使滾筒表面的碎煤或粉煤刮下,並收集泥槽中,用特製的拉泥板取出,機尾加上裝有緩沖托輥組,受料時,可降低塊煤對膠帶的沖擊,有利於提高膠帶壽命。
伸縮皮帶機是在普通的帶式輸送機上增加了伸縮機構,使得皮帶機可以在長度方向上自由伸縮。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調節按鈕,隨時控制輸送機的長度。在裝有自動升降裝置的型號上,使用者還可以隨時控制輸送機端部的高度。 伸縮皮帶機主要應用在車輛裝卸和有伸縮要求的物料傳輸系統中。它大大的縮短了人工往返搬運物料的距離,縮短裝卸貨時間,降低勞動強度,減少貨品損傷,降低裝卸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伸縮皮帶機可雙向運轉輸送物料。 伸縮皮帶機可與其它輸送設備和物料分揀系統配合使用,實現物料出入庫或車輛裝卸的自動化生產,特別是在煙草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
⑼ 夾板固定法的簡史
夾板固定法開創於公元4世紀,《葛氏方》已載有竹簡固定法,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強調治療骨折要「善系縛」。唐代藺道人治骨折,骨幹骨折用杉樹皮固定;關節處骨折用絹帛麻繩包紮固定,固定後要時時作關節屈伸運動。這種固定骨折局部而不固定上下臨近關節,並時時作關節活動鍛煉的原則與方法,就成為夾板固定法的獨特技術。宋代《永類鈐方》治療前臂骨折用4塊長短不一的夾板固定,與現代的固定方法相同,提出了扎帶松緊應根據骨折類型而定,有緊有松。橫斷骨折宜兩頭緊中間松;斜形骨折宜中間緊兩頭松。髕骨骨折採用竹箍固定,為後世抱膝器的前身。明代王肯堂《證治准繩》論述束縛敷貼用葯甚詳,載有杉樹皮、竹皮雙重固定法。清代吳謙《醫宗金鑒》記載用牛皮製披肩固定肩部骨折,用杉木板制的通木固定脊柱損傷,用小竹片、小杉條制的竹簾杉籬固定四肢骨折,用抱膝治療髕骨骨折等。1949年以來,夾板固定法經過整理提高,應用於長骨幹骨折,縮短平均治癒日數約1/3。當前的研究側重在固定理論、應用范圍、固定材料、固定方法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