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副發動機離合器皮帶盤怎麼拆
請參考以下操作。
1、從飛輪上拆下離合器蓋與飛輪連接螺栓,可從飛輪上取下離合器蓋及壓盤總成。 注意:若螺栓上裝有平衡塊,應在離合器蓋、平衡塊上打上標記,以便原位裝復,以免破壞曲軸總成的動平衡。
2、把離合器蓋及壓盤總成放在壓床上,將壓盤下部分用一塊厚度大於9.2mm(新結構9.7mm)外徑小於Φ325mm的圓形墊起以1.5t以上壓力壓住。
3、拆卸分離杠桿調整螺釘的鎖緊螺母和調整螺母。
4、拆卸傳動片螺栓座上的螺栓(拆卸時應將翻邊拆開)。
5、慢慢放鬆壓力機的壓緊力,壓力全部放鬆後,離合器皮帶輪及蓋總成全部解體,清洗和檢查全部零件。
2. 威馳05年發動機的皮帶盤怎麼拆
1.v型皮帶及齒形帶的拆卸:(1)旋松發動機撐緊臂的固定螺栓,拆卸水泵、發動機的傳動V型皮帶.(2)拆卸水泵帶輪、曲軸帶輪,拆卸齒形帶上防護罩,注意觀察正時標記。(3)旋...
2.發動機機體解體:(1)放出油底殼內機油,拆下油底殼,更換機油密封襯墊。(2)拆...
3.發動機外部附件的拆卸(l)拆卸水泵上尚未拆卸的連接管。(2)拆卸水泵、發電機、起...
4.按照拆卸相反順序裝配,各部件應按規定力矩擰緊:(1)安裝油底殼,安裝機油濾清器、機油泵....
3. 煤場拆除膠帶輸送機該如何做注意事項有哪些
根據我礦的實際生產情況,決定在煤場拆除一部DSS650/15型帶式輸送機。那麼為確保安全施工,我們該做足哪些准備?安全措施又有哪些?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了一些相關知識,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概況:
根據我礦的實際生產情況,決定於2013年2月 日在煤場拆除一部DSS650/15型帶式輸送機。為確保施工安全,特製定本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單位、地點及時間
施工單位:機電隊
施工地點:平地煤場
施工時間:2013年2月 日8:00--14:00
三、人員組織
安全負責人:李占生
施工責任人:馬建功
參加人員: 機電隊修理工3人
四、施工方案:
將煤場西南方煤堆上方一部長約25米的DSS650/15型帶式輸送機拆除。由煤場工作人員負責把西南方煤堆用鏟車推出一條Z字型通道,並且壓實,為了方便運輸,要求通道寬度不少於3米。將輸送機在煤堆上分解拆除,然後依次運回倉庫。
五、施工前准備工具、材料
1、Φ=12.5的鋼絲繩套、撬杠4根、1.5米道板12塊、3噸倒鏈1台、皮帶卡子二套、手錘一個、扳手等。
2、提前將所需要的材料、工具運輸到位;認真檢查工具,確認完好後方可使用。
3、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並嚴格執行施工程序。
六、施工步驟
1、平地旋轉皮帶停機後,把控制電源停電閉鎖、掛牌,並由司機負責看守,沒有施工負責人的同意旋轉皮帶不得送電運行。待准備工作完成後由施工負責人向調度室匯報,得到許可後方可開始施工。
2、運行皮帶,使皮帶接頭停留在上帶位置,開關停電閉鎖、掛牌加密碼鎖,拆除輸送機電源。
3、將皮帶扣兩端用卡子卡緊,倒鏈與兩個卡子相連,拉緊倒鏈,使卡口收縮,隨後由施工人員將帶扣穿條抽出,使皮帶兩個卡口分離,從而將皮帶拆下。
4、拆除倒鏈,放置在空地處。
5、再依次拆除電滾筒,機尾滾筒,解體機頭架,將其移到空地處。
6、拆除直托輥、三節托輥後,依次拆機尾架、中間架以及底盤大架。
7、將拆除的部件依次運走。
8、收拾工具,清理衛生,恢復正常生產,由施工負責人向調室匯報。
七、安全技術措施
1、旋轉皮帶開關停電閉鎖、掛牌後,由旋轉皮帶司機負責看管,沒有得到施工負責人的同意不得送電。
2、運輸輸送機的通道必須壓實,以保證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整個施工過程由煤場做好煤堆周圍的警戒工作,杜絕人員經過和停留。
3、使用導鏈前,必須查看導鏈的牢固情況防止脫落,操作人員要站在距導鏈1米以外地方操作,做到安全可靠。
4、固定導鏈前,首先檢查導鏈的滑動情況,是否緊固,是否靈敏可靠,做到安全可靠後方可使用。
5、拆卸各部件時,要輕拿輕放,要保持零部件擺放整齊,禁止堆放零件,不得損壞零部件,必須保證設備的完好。
6、運皮帶及配件時,作業人員要精神集中,必須聽准指揮信號,要相互配合好。
7、抬運前必須清理沿途雜物。防止抬運設備時發生人員被絆倒,碰傷等事故;抬運所使用的工具必須通過專人認定否則嚴禁使用。
8、多人配合抬運材料時要做到步調一致,協調配合,同肩站立,同起同落,穩拿穩放杜絕碰手碰腳事故發生。抬放時必須有專人輔助進行。
9、要專人指揮、專人負責警戒,作業人員要行動協調,號令一致。
10、將所用工器具收好,檢查工作場所,做到工完料凈,現場清潔無雜物。
11、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並持證上崗,穿戴好防護用品,施工時要嚴格按照規程和措施的要求施工,嚴禁違章作業。
凡參加施工的工作人員及其有關部門負責人必須認真學習上述規定,現場作業人員必須提前貫徹學習簽名,保證工作中正確運用和指揮,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擴展閱讀
拆除梯子間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況
1、 本礦井採用「兩斜一立」混合開拓方式,回風井利用原有的立風井,回風立井井口坐標是X=4024439.560 ,Y=19542092.228 Z=868.050,垂深148米,井筒直徑5米。現按臨汾煤炭設計院設計須跟換為玻璃鋼梯子間,需拆除現有的梯子間,現有的梯子間共有120米,每3米一個旋轉台階,共有40層,每層梯子間由主梁、副梁、水平踏板以及梯子、及托架等組成。
二、梯子間的拆除方法
1、井下作業前,要先確保正常的通風後,瓦斯濃度小於0.5%後,恢復絞車的信號裝置。由施工隊人員與礦方安全員、瓦斯員共同到下井檢查安全吊盤是否穩固,懸掛裝置是否牢固,如有問題要及時處理,確保安全可靠後才能對吊盤進行上下降。
2、梯子間的拆除採用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拆除。
3、利用JK-1.6×1.2主絞車提升作業人員,安裝一部JD-1.6/25付絞車作為提升割斷的梯子間鋼梁及踏板等材料。
4、具體操作順序為:
(1)、首先用主絞車將在吊桶罐籠中的作業人員及切割工具共同下放到作業地點。
(2)、切割時進行分段切割,切割梯子間前,先用付絞車將准備切割的梯子間部分用鋼絲繩纏繞綁扎牢固,以防掉到井底,在固定好以後開始進行切割。
(3)、切割段切完後,先用主絞車將在吊桶罐籠中的作業人員及切割工具安全提升到井口平台,再用付絞車將切割斷的梯子間吊出井口。
(4)、依照此順序進行循環作業,直到梯子間全部拆除完畢。
三:施工前的准備及人員的分配。
1、為保證主付絞車的提升安全,需配備專業的提升司機兩名,分別操作主付絞車的提升與下方。提升過程有專人進行指揮主、付絞車的提升順序。
2、井口必須設有專職信號工。
3、對於罐籠與吊件在提升過程中,要有相應的防護裝置並有專人看護。
4、切割人員必須有入井經驗並有豐富的焊接切割技能,每次下方罐籠時必須有專職安監員、瓦斯員、及作業人員兩名(一人操作,一人監護),並配備有滅火器。
5、罐籠人員都應配有安全帶、礦燈,作業人員應配有專用手套及焊帽。
6、氧割時、氧氣瓶與乙炔瓶要放置在井口,由專人看護,氧氣與乙炔相隔5米以上。
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 安全管理措施
1、每班跟班負責人和各班組設專職安全員,負責本班組的安全工作。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和個人對安全工作應負的責任,分級負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3、施工前制定出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項操作規程。採取強有力的手段保證各項制度落實。
4、所有進場人員均應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認真貫徹本措施並進行考試。
5、堅持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6、施工臨時搭建的護欄和圍欄必須符合有關規定。所有護欄必須保持直立、牢固。
7、每天必須對設備設施定時檢查,以發現存在有問題的設備,對那些存在問題或已經損壞的設備,在需要更換時必須及時進行更換。每台設備都要有檢查記錄,並妥善保管。日誌要能反映出設備設施檢查、修理進行的時間,以及檢查的修理內容和負責人簽字。
8、來訪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時必須始終有現場負責人員陪同並戴好安全帽等個體防護用品。
(二) 安全技術措施
1、通風措施
在梯子間拆除前,在主斜井井口安裝二台軸流式局扇採用壓入式通風,一台工作,一台備用,並能自動切換。風筒自井上局扇牽至立風井井,風筒接頭必須使用「雙反邊」,吊掛做到平、直、齊、順,並保證不漏風。確保礦井通風量滿足作業要求標准。
2、 井口管理措施
(1)井口20m范圍內嚴禁外來人員和非工作人員逗留。
(2)地面風井井口應配置齊全滅火器材。
(3)入井人員必須佩戴礦燈礦帽和個體防護品,嚴禁穿化纖衣服下井。
(4)在井口、井筒整個施工過程中,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系好保險帶。
(5)嚴禁垂直平行同時作業。
3、防墜措施
井筒墜物為立井施工的最大威脅, 必須制定嚴密的組織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井口管理制度和立井高空作業防墜管理制度。
(2)切割完的梯子間必須綁扎牢靠並固定好。
(3)井筒及2m 以上高處作業必須系保險帶,禁止上、下平行作業。
(4)井上下必須保證通信暢通、信號良好,以便及時聯系 ,必要時可配備礦用防爆對講機。
4、井筒內安全措施
(1)氧割梯子間前必須對安全出口、風硐和立風井的煤塵進行徹底沖洗,嚴禁煤塵飛揚和堆積。
(2)井底防塵消防管理必須安裝到位,氧割墜落的物件必須及時噴水降溫;
(3)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同時配備一名專職瓦斯檢查員在現場檢查瓦斯;
(4)井筒內必須隨帶2台滅火器。
(5)加強通風,保證工作面有新鮮風流,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4. 如何做好皮帶輸送機的日常維護工作
以下可做參考:
日常保養維護工作的內容如下: 1. 開車前檢查
開車前應檢查所有螺栓的松緊,調整好膠帶的松緊,特別在開始使用的前半個月應每天檢查膠帶的松緊並隨時予以調整,松緊程度以膠帶在滾筒上不打滑為准。 2. 輸送帶
1) 使用一段時間後,輸送帶會鬆弛,此時應調整拉緊螺桿或配重塊。 2) 輸送帶心體外露,應及時修補。
3) 輸送帶心體銹蝕、斷裂、腐蝕時,應報廢已壞區段。 4) 經常檢查輸送帶接頭部位是否有異常情況。
5) 輸送帶的上下膠面是否有磨損處,膠帶是否有半邊摩擦現象。
6) 當輸送帶損壞嚴重需更換時,較長輸送帶的敷設一般可採用以舊膠帶拖帶新膠帶的方法進行。操作方
法如下:
a) 首先將已卷好的新輸送帶運到需更換設備的機尾部,並穿一根棒將其放置在托架上; b) 在輸送帶一側再放一個支架和捲筒,准備供舊輸送帶用;
c) 用刀子割開機尾部的舊輸送帶,把上層翻到輸送機側邊的捲筒上,下面的一端用沖子打一排孔,
並與新膠帶用螺栓連接固定;
d) 間隔啟動電動機,利用輸送帶與滾筒的摩擦作用把上層舊輸送帶通過人力卷在滾筒上,而下層新
膠帶則隨舊輸送帶繞過頭部滾筒帶到接頭粘接位置。卸掉連接螺栓、去掉舊膠帶。然後,把機尾剩餘部分的新膠帶再用人力翻過尾部滾筒,把它拉到輸送機中部與新放輸送帶接頭匯合。應特別注意輸送帶的工作面應翻在上面,然後進行粘接。
3.滾筒
1) 焊縫處出現裂紋,應及時修復,檢測合格後方可使用; 2) 包膠層老化龜裂,應及時更換包膠層;
3) 滾動軸承的潤滑使用1號或2號鈣鈉基潤滑脂。如三班連續生產,每三個月更換一次,使用時可根據情
況適當延長或縮短周期。
4.托輥
庫存應有備件,當轉動不靈活或筒皮磨穿時,應及時更換。 5.清掃器
1) 清掃刮板露出高度低於20mm時,應及時調整或更換;
2) 清掃刮板與膠帶接觸不良時,應調整至與滾筒母線均衡接觸長度達85%以上。 6.拉緊螺桿
1) 拉緊螺桿不使用時,應塗以潤滑脂,並用紙包住,以免落入灰塵; 2) 拉緊螺桿銹蝕無法轉動時,應予以更換。 7.減速機
1) 應經常檢查減速機內的油量;
2) 減速機應半年小修一次,兩年大修一次。小修包括更換潤滑油,檢查傳動齒輪的狀況及滾動軸承處的
密封等。大修除包括小修內容外,還應解體拆卸全部零件進行檢查、修理或更換,特別是傳動齒輪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做報廢處理: a) 出現裂紋;
b) 齒面點蝕達嚙合面的30%且深度達齒厚的10%;
c) 第一級嚙合齒輪齒厚磨損達齒厚的10%,其他級齒輪磨損達原齒厚的20%; 3) 更換減速機或其中部分齒輪,其潤滑油運轉500h 後,應再全部更換新油;
4) 對於長期連續工作的減速機,必須三個月換油一次;若使用中發現溫升超過60℃.或油溫超過85℃,須
更換潤滑油後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