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京劇多是男扮女裝,越劇和黃梅戲多是女扮男裝
這就要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得美學觀了。個人認為,京劇的乾旦(男扮女裝)與越劇的坤生(女扮男裝)就是典型的同性美學代表。從技術上來講,京劇主要已金戈鐵馬、帝王將相的故事為主,看戲的人也多是男性,因此,從男人的角度來演女人自然比女人的角度演女人更加容易被認同,況且,乾旦的嗓音更具有力度,更加有穿透性,這是人體結構帶來的生理差異。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⑵ 魯迅為什麼會說:中國的最偉大「藝術」,是男人扮女人
“我們中國的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也就是男人扮女人。”
——魯迅《論照相之類》
事物總是在變化的。到20世紀初,八大胡同的相公堂子逐漸被妓院取代,京劇經過士大夫們的改良,地位也逐漸抬升——一直到迅哥的年代,昔日堂子里的憐人相公搖身一變,居然成了文化界、藝術界的明星。最大的明星就是梅蘭芳。
而魯迅非常厭惡京劇。在《社戲》里,迅哥說京劇無非是“咚咚的敲打、紅紅綠綠的晃盪”,“一大班人亂打”,戲台下“太不適於生存了”。在《論照相及其他》里,迅哥說梅蘭芳大概是北京唯一一個不是因為有錢而被人掛起來的人。(意即梅受人追捧,以至於粉絲拍了相片掛起來)還說:“我們中國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也就是男人扮女人。”(這話當然是反諷)
簡言之:
也許是出於對那段不光彩歷史的了解,也許單純是個人喜好,魯迅非常不喜歡京劇,更看不起梅蘭芳和那些跟風捧起梅蘭芳的士大夫們。所以開頭那段話,並不是發自肺腑真心贊,而是陰陽怪氣高級黑。
⑶ 如何看待魯迅說的中國最偉大最永久的藝術是男人扮女人
我們中國最偉大最永久的藝術是男人扮女人。異性大抵相愛。太監只能使人放心,絕沒有人愛他,因為它是無性了--假使我用了這『無』字還不算語病。然而也就可見雖然最難放心,但是最可愛的是男人扮女人了,因為從兩性來看,都近於異性,男人看見『扮女人』,女人看見『男人扮』,所以這就永遠掛在照相館的玻璃窗里,掛在國民的心中。外國沒有這樣的完全的藝術家,所以只好任憑那些捏錘鑿、調色彩、弄墨水的人跋扈。
⑷ 61歲老頭男扮女裝30年,身家100萬卻遭妻女斷絕關系,後來怎樣了
如今人們習慣把身穿女性服飾的男性叫做女裝大佬,甚至一些女裝大佬所獲取的關注度和喜愛值都是別人的百倍乃至千倍以上。甚至於在中國最大的二次元視頻網站中,也會把女裝作為一次粉絲福利來實現,在如今的人們看來,身穿女裝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國家在發展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進步,而中國早就脫離了封建守舊的觀念,轉而成為了開放包容文明的國度。
況且,在國粹京劇以及其他劇種中,旦角一向都是由男性來扮演的,正如梅蘭芳先生所表演的貴妃醉酒,場場爆滿,引發時人的追捧,這估計就是中國最早的女裝大佬了吧。今天要講的也是一位女裝大佬,61歲老頭男扮女裝30年,身家100萬卻遭妻女斷絕關系,老無所依。那麼他到底是誰呢?
那個時候的歐陽滿腹身心都放在了表演上,對於桂花和孩子的離開一點也不在意,反而認為自己這下子沒有了限制,可以更多地參演劇目了。此後的三十年間,他一直從事著反串演員,雖然擁有百萬錢財,不過此時的他還是孤單一人,無依無靠。在年老以後,他開始有些後悔,當初不應該離婚,但是過去了30年,妻子和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人生,他也就只有演戲陪著他了。
⑸ 中國的男扮女裝之王的真實身份
http://image2.sina.com.cn/lx/upload/37/5167/20060914/82/16575/16575.jpg
http://image2.sina.com.cn/lx/upload/37/5167/20060914/82/16575/16577.jpg
http://image2.sina.com.cn/lx/upload/37/5167/20060914/82/16575/16578.jpg
http://image2.sina.com.cn/lx/upload/37/5167/20060914/82/16575/16579.jpg
http://image2.sina.com.cn/lx/upload/37/5167/20060914/82/16575/16580.jpg
http://image2.sina.com.cn/lx/upload/37/5167/20060914/82/16575/16581.jpg
這是他的幾張男拌女裝的照片 呵呵他還真有做女人的天分啊,
⑹ 男扮女裝叫什麼呢
男扮女裝叫反串。
反串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出中的一種演出方式,主要是指演出與自身本工的行當不同的戲的情形。在其原本的意義中,是與演員以及劇中人的性別無關的。
舉例而言,男性的梅蘭芳作為一個旦行演員,演出女性角色是正常,他曾在《轅門射戟》一劇中演生角的呂布則反而是反串。除了如上述的旦串生之外,生串旦、生串凈、生串丑等情形也都很常見。
現在,反串一詞的本來意思已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現在通常所說的反串就是指男扮女或女扮男的扮裝表演,即扮演與自己性別不一致的角色,在戲曲和影視劇中都經常出現。
男扮女裝,意思是男人打扮成女人。出自金敬邁《歐陽海之歌》。
中國反串第一人第一次反串登台演出是1986年在四川達縣。胡文閣在各大電視節目訪談中也都是這么說的。所以"反串藝術"的起源定應定在1986年。
反串,是當今娛樂圈流行用語。原意是演員不是扮演本行當的客串角色,而是演其他行當。人們習慣將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進行表演理解為反串。
而當今的反串藝人,通常是男扮女裝。大陸美男鄒開雲、蘭鴿-玉蘭花、馨妃,中國反串第一人東方奇奇,反串黛玉張揚、小燦、反串秋葉子秋葉子等;女扮男裝的也不少。
⑺ 中國男扮女裝第一人(大家看看他是誰)
李竟成
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ic=0&z=0&word=%C0%EE%BE%B9%B3%C9&s=0
⑻ 中國最偉大的藝術就是男人扮女人,這真的是魯迅真的說過嗎
關於中國最偉大的藝術,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因為魯迅所處的年代及社會情況,其作品的觀點無非是對現實的不滿和諷刺,讀懂一個人的觀點,一定要結合這個人所在有社會實際情況去理解就容易了。
⑼ 歷史上有哪些出名的男扮女裝和女扮男裝事件
長期為禮制所禁止的異裝行為在歷史上一直與“服妖”捆綁在一起,而唐朝可能也並非是人們想像中“異裝者時代”。女性在“女扮男裝”的文學游戲中還有望通過異裝來模糊男女性別,獲取建功立業的通行證,來努力贏得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同感。男性的異裝者則陷入了逃避現實的窠臼。
⑽ 中國第一男扮女裝
那個男的網上很多人看過,確實是普通人扮的,個人覺得男人扮女人象而且漂亮的不少,但夠漂亮又能歌能舞,藝術力最強的還是李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