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裝分類 » 汕頭哪裡買女裝
擴展閱讀
奧運裙子怎麼買 2025-05-19 15:22:57
女裝隔壁店開什麼店好 2025-05-19 15:14:56
小孩子夏天穿裙子怎麼穿 2025-05-19 15:09:41

汕頭哪裡買女裝

發布時間: 2023-05-04 02:50:36

❶ 在汕頭哪裡買衣服較好

有錢的話就品牌一條街啊,在金砂公園過馬路對面,還有南國商城,在會展中心(說出汕頭的人都知道)
沒錢,就步行街金砂公園旁邊
還有就是金新路口的長廈服裝市場,那裡比較干凈舒服,價錢可以講低``

❷ 請問各位汕頭的少女們,你們買衣服和買鞋子都是到哪兒買呢

汕頭三中那邊,像潮人,小言的店就比較便宜,東京站,芭比宮,就有點小貴。
步行街後半節,就是凱詩那一帶的衣服就比步行街得好一點。價格也比較適中。
要不就去東廈北路和中山路交界的綜合市場的二樓,逛一逛會有收獲的。
汕頭要買貴的好的,就得去金新路或者沃爾瑪樓上的百盛。

❸ 汕頭萬象城有哪些女裝品牌

CK,Max Mara,Sommy(有自己旗下的品牌,也有代理的),耐克,puma,李寧,回力,NEIWAI,ALMER愛慕,安莉芳,MOUSSY SLY等等。
擴展:
華潤置地作為城市綜合體的開創者,於2004年迎來深圳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萬象城"。至此, 萬象城已進入中國內地23個城市,並已在深圳、杭州、沈陽、成都、南寧、鄭州、重慶、無錫、青島先後開業。而汕頭萬象城則是華潤置地在廣東省打造的第二個萬象城。

❹ 請問有人知道汕頭這邊哪裡的女裝批發市場質量好

汽車總站的服裝批發市場。
每個批發市場裡面,沒有全部是質量好的,也沒有全都質量差的哦。
火車站旁現在還有什麼完整的服裝批發市場?

❺ 汕頭最繁華的商業街在哪裡

汕頭的商業街有很多,每個商業街都很繁華

主要有:金新路步行街

長平路步行街

中山路步行街

金砂路步行街

汕頭市商圈

一、城市中心商業圈

1.「三中巷」(偏低檔商圈)

三中巷又稱四中巷,位於舊城區,毗鄰中山路。因該區域共有三所中學在此(一中,三中,四中),巷子就在學校旁邊,因而得名。巷子從第三中學周圍延至中山路邊第一和第四中學,整個區域匯聚了許多小商店(包括服飾、文具、精品和餐飲店、小吃攤),面向的消費群體主要是學生和年輕人。附近還有一所市級醫院(市中心醫院),這一帶人流量很多。

2.華僑新村商業步行街路段(低檔商圈)

華僑新村步行街作為汕頭發展最早、而且是自然形成的一條步行街,毗鄰長平路與金新路。小商品、服飾琳琅滿目、價格不高,顧客以本地年輕人居多以及外來打工人口,消費能力比較低。2010年易初蓮花店的入駐路口,加大人流量。

3.長平路商圈(中檔商圈)

長平路是汕頭最繁華的生活性次幹路,整條路較具商業氛圍。長平路以南國商城為中心,與金環路交界。是汕頭市最繁榮、最熱鬧的商務區域,周邊配備齊全(旁邊的金環路有部分運動品牌專賣店:公雞、匡威、ONLY、LEVI'S、Adidas、馬克華菲、KAPPA等,以及五星級酒店、商務聯鎖酒店,蘇寧電器),是商業、金融、酒店、購物、娛樂、IT數碼、餐飲、政治、休閑高度集中的地方。長平路西延到中旅汽車客運站,東延至泰山路火車客運站及汽車客運中心,與黃山路高檔住宅商業區相交接。

4.金園路、金新北路和新廈路商圈(中檔商圈)

從金環路延伸過去,金園路、金新北路和新廈路構成的類「工」字形街區,商業亦較為發達。主要經營中檔服飾,一些品牌專賣店較多匯集於此,主要以服裝、鞋類、皮具為主。但現在人氣已不太旺。

5.黃山路商圈(中高檔商圈)

隨著汕頭城區范圍不斷擴大,樓盤自西向東不斷擴張,幾年前還略顯荒涼的黃山路一帶,隨著許多炙手可熱的高價樓盤齊聚,如今已經成為熱鬧的高檔住宅新區。逐漸形成了一條自北向南以黃山路為主幹,貫穿金砂東路、長平路、韓江路三條路,集休閑、商業、娛樂為一體的東西向街道,這一縱三橫,恰恰形成了一個「豐」字形繁華商圈。這一片區也越來越成為商家眼中的黃金寶地。主要以經營服裝、餐飲為主,還有其它茶葉店、精品店、便利店等。人流量多,具有較多較高端消費群體。

二、服飾批發商圈

1.廣場服裝市場、新海港商城服裝批發市場(主營以男裝和中高檔女裝為主)

位於汕頭市海濱人民廣場西側,兩個服裝市場相臨,新海港商城原為汕頭港出入境大廳,廣場服裝市場則是汕頭服裝批發市場的起步者海安批發市場的延伸,雲集了本地區幾百個生產廠家生產、銷售的產品。

2.汕頭車站服裝批發市場(以中低檔女裝為主)

位於老城區潮汕路,是粵東最大的服裝及內衣商品集散地,依託汽車總站擁有便利的交通,人流旺,面積現擴大到10000多平方米,還另有新樓建設中。

3.中山路童裝批發市場(以嬰童服裝為主)

位於老城區中山路,有主樓和周邊臨街鋪面,總的經營嬰童服飾的商家達到200多家。

4.小公園鞋島

位於老城區安平路周圍,已形成多年的鞋類批發島。

三、開發建設中的7個城市商業綜合體

1.龍湖樂園城市商業綜合體(即南國商城後面,前身為龍湖樂園,現已荒廢。)

北臨城市主幹路金砂路、南臨最繁華的生活性次幹路長平路、西鄰金環南路。規劃將建設以商業、金融、酒店、辦公功能為主,兼有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設計意象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意」為平面形態,以寶鼎造型勾勒建築形體氣勢,以中國紅、中國結等傳統中國文化符號進行立面裝飾,寓意吉祥如意、國泰民富。

2.十一街區東城市商業綜合體(即已形成的林百欣會展中心、華銀數碼廣場等公共建築群。)

是汕頭北岸經濟、文化中心,規劃將建設成城市金融、文化、商業的重要集結點。設計意象以「城市魔方」創意,寓意作為城市總部經濟的孵化器,創意、創新層出不窮。

3.十一街區西城市商業綜合體

北鄰南國商城及規劃中的龍湖樂園商業綜合體。規劃建設成為以總部辦公、企業寫字樓為主要功能,兼有文化、休閑、商業等多種功能的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設計意象以「四靈寶瓶」為造型,寓意城市價值、財富源源不斷。

4.金鳳半島城市商業綜合體

位於汕頭大港河、西港河兩河交匯的半島區域,汕頭舊城次中心與_浦次中心的中心地帶,是城市西片區改造建設的啟動區域。規劃將建設成為西片區商業、酒店、文化娛樂綜合功能區,輻射帶動北岸西片的新商圈。設計意象猶如一昂首啼飛之鳳凰,以「金鳳廣場」命名,寓意百鳥朝鳳,展翅高飛的發展態勢。

5.長江路北城市商業綜合體位於城區商業聚集圈內(臨近工業區,周圍外來打工人口多)

東臨天山路、南鄰長江路,交通可達性高,是城市中的風水寶地。規劃將建設成為以商業為核心功能,兼有公寓式酒店、文化、娛樂、休閑等多功能的商業綜合體。設計意象以鑽石切面為靈感,創造盡可能多的沿街、臨景賣點,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價值。以「鑽石廣場」命名,寓意點石成金的城市商業神話。

6.高新城市商業綜合體(處於工業區)

位於汕頭高新區西北角,龍湖區與金平區交界的黃金地帶。隨著汕頭產業升級,將成為新一輪開發建設的熱點地區。規劃將建設成為兼有商貿、辦公、大型主題購物等綜合功能的商業綜合體。設計意象融入低碳節能技術理念,體現高新區作為創新基地、創新生活的無限可能。

7.大洋城市商業綜合體

是汕頭景觀海濱大道的重要節點,規劃以酒店、公寓式酒店為主要功能,兼有商業、辦公、娛樂等多種功能的商業綜合體,設計意象以天圓地方為創意,將沙灣明珠與陽光碎片結合在一起,是城市最愜意、最優美的「陽光濱海廣場」。

拓展回答

汕頭

汕頭,廣東省轄市,經濟特區,亦是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粵東中心城市[1]。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鄰揭陽市,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2]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557.92萬人。

汕頭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無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汕頭潮汕文化歷史悠久、起源於潮汕先民、成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昌盛於明清、創新於現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點,汕頭有自己的潮汕方言、潮劇、潮樂、潮菜、工夫茶、潮汕工藝、潮汕民俗等特色。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享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文具生產基地。

2016年,汕頭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0.54億元,比2015年增長8.7%。

❻ 汕頭有服裝批發的地方嗎

汕頭服裝批發市場主要集結在廣場、中山路、汽車總站三個地方,且歷經十幾年沿變,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現在,廣場周邊的服裝批發市場三大開發商各佔山頭,拉開洗牌之戰,中山路童裝批發市場又有新來者虎視眈眈。服裝批發市場變局一觸即發,是更大規模的洗牌,還是「三足鼎立」變為「三國之戰」?人們尤為關注。
服裝批發始自海安市場
汕頭服裝批發市場從海安市場起步,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改革開放初期,汕頭得益於靠近港澳,時尚服裝信息比較靈通,汕頭設計生產出來的服裝以「潮流」、「前衛」聞名國內,於是,廣場(海安)服裝批發市場應運而生,且由此帶動了汕頭服裝批發市場的發展變化。中山路工商聯市場、布料市場也隨後興起。後來,工商聯市場因場地拆遷不再經營。汕頭汽車總站順勢而為,興辦服裝專業市場。倚仗當年中山路布料市場的興旺,童裝批發市場也順勢成型,在幾十商家的集資興建下,粵東首家童裝批發市場應運而生,至今已經容納了100多家商戶,加上周邊路邊鋪面,總的經營嬰童服的商家達到200多家的規模。從1993年創辦至今,車站服裝市場已經從原先的2樓發展到現在的4層樓外加附樓,面積從600多平米擴大到10000多平米,商戶也有100多家進駐。
三大市場定位鮮明
時近傍晚,在中山路童裝批發市場記者見到兩位專程從揭陽趕來汕頭拿貨的大姐,只見她們倆手頭都用折疊推車推著兩個大黑袋,裡面裝的都是剛剛買的童裝,「我們倆從今天早上就過來拿貨了,一個上午都在汽車總站挑選女裝,現在得准備年貨了,所以今天進的貨有點多,下午就過來中山路這邊拿童裝,這幾年我們每次出來拿貨都是這樣的順序,有時還會去廣場幫朋友帶點男裝回去。」汽車總站物業部經理陳森潮說:「幾個服裝批發市場經過這么多年的經營,都已經有各自明確的定位,我們汽車總站以中低檔女裝為主,廣場服裝批發市場以男裝和中高檔女裝為主,而中山路則是以嬰童服為主。由於各自經營的內容有所差別,客戶群就不會類同,因而也不存在爭搶的局面。」原廣場海安市場的管理者陳澤偉也指出:「這幾個市場不可能產生爭搶客商的局面,有的只是一種互補的關系。」
「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十幾年來,三個市場幾經洗禮,已經有了各自明確的經營目標和定位,在汕頭已經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俗話說的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如果硬性動遷,造成的後果往往就是水土不服。
在汽車總站經營了好幾年的郭姐,在朋友的鼓噪下,興沖沖地將店鋪遷徙到廣場附近,可由於她經營的是中低檔的少女裝,在廣場周邊沒有類似的店鋪,形成不了集群效應,在經歷了兩個月的交易低迷後,她不得不又將店鋪搬回汽車總站。而在廣場服裝批發市場的林先生,想多點開花,於去年嘗試著到汽車總站開多了家店,沒想到營業額少得可憐,因為他的檔次價位偏高,不適合前來選購的客商群體,最後他不得不結束汽車總站這邊的營業。
「車站女裝,廣場男裝,中山路童裝」這已經是市場經過多年的優勝劣汰後形成的格局,也是商業圈內普遍的共識,這三個市場在尋求發展的同時,也立足於自身明確的定位做大做強,三個市場格局絕對不是「三國之戰」,而應該是誰也吃不了誰的「三足鼎立」。

❼ 汕頭哪裡買衣服物美價廉

汽車總站那裡的服裝批發,還有步行街的衣服也可以去看下。還有龍湖那裡的衣服也不是很貴。但關鍵你還是需要會坎價。商家出價先給坎一半,再討價還價。品牌店的就不要坎。

❽ 請問汕頭女裝批發市場有幾個,分別在什麼地方

汕頭的批發市場在汽車站那邊,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