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康皮鞋孟非代言的嗎
不是,主要是奧康贊助非誠勿擾了敗激,孟非則是其欄目主持。奧康在察空襪這個欄目中主打的鞋子是水晶鞋系列,女嘉虧殲賓都有穿哦
㈡ 立白的代言人是光頭孟非哇!猛爆料!!!
立白的代言人換孟非啦?我記得李冰冰攔譽拍代言過,什麼周迅好像也有。虛鍵。關鍵是光頭陳佩斯也代言過,哈哈哈,看來立白喜歡找簡羨光頭!!鐵的事實哇
㈢ 傳言孟非不怕「坑爹」將代言趣我花緣交友網,在天涯上看到的,是真的嗎
有這個事,剛才我也在貼吧看見了,有人在發。
---------------------------------------------------------------------------------
東方娛樂報,傳言孟非不怕「坑爹」將代言趣我花緣交友網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交友網站很少有人代言做廣告。
或許一來是因為交友站不願出「血本」請大牌花「冤枉錢」;
二來可能是明星有顧忌,因為交友站的收費和服務參差不齊,甚至不少大型交友站粗譽橘都被指「坑爹騙人」,恐怕明星們也怕被數落為「坑爹明岩團星」。
樂嘉代言珍愛網就被指坑爹了。
有意思的是,虛桐樂嘉的鐵搭檔孟非即將代言趣我花緣交友。孟非被問及「你不怕被指坑爹嗎?」 孟非說,一來趣我花緣是興趣交友,他個人喜歡這個主題定位,從主持非誠勿擾的經驗來看,那些志趣相投的男女嘉賓更青睞對方,從而牽手進而走進幸福婚姻的殿堂;二來趣我花緣是免費的,所以不會擔心被指「坑爹」,他不會做坑爹的人,更不會做一個坑爹的主持人。
孟非代言過奧康皮鞋,代言過京東商城,不知這次代言交友,會收多少銀子呢?
估計也是大腕明星的價碼吧?
㈣ 花鎮的代言人是孟非嗎
是孟非,之前有在地鐵看到花鎮的廣告,就是孟非代言的
㈤ 孟非代言的沙發品牌
7月1日,黨的誕辰之日,浪度家居2015年夏季新產品發布會隆重舉辦。7月2日浪度家居進行了夏季新品發布及訂貨會,著名主持人孟非現身成都浪度家居工廠,助陣浪度家居的新品發布會,助力品牌蝶變,共同開啟舒適生活。7月3日浪度家居盛裝亮相成都家居展,把精彩延續,活動多多,全場high不停!
作為浪度家居的形象代言人,孟非先生在2號下午親臨活動現場,為浪度家居發布新品,浪度家居來自全國各地的約860名經銷商們見證2015年浪度家居品牌和產品的華麗升級。此次「去愛吧」活動鼓勵把愛與空褲頃舒適帶給身邊的人,奠定了浪度家居溫暖舒適的品牌調性。
新品發布以產品從舞台下緩緩升起,全新的升降展現模式,讓所有人眼前一亮。此次發布的新品沙發為「自嗨款」、「膩偎款」、「幸福款」和「舒適款」,延續了浪度家居的一流品質和精美設計,並融入了全新的創意元素。
在浪度家居的新品發布會上,孟非坐在新款沙發上,暢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談到他的生活理念,分享浪度家居品牌文化、發展歷程等,首度公開談及他與浪度家居的親密關純汪系。
而本次訂貨再創新高,今天簽約新客戶開店面積3萬平方,訂單總額達6000萬!為表示對新一年浪度家居的大力支持和衷心祝福,孟非先生為當天訂貨會訂單量最高的5名浪度經銷商免費贈送親筆簽名斗陸的形象款新品沙發,還與現場多名粉絲親密合影,引爆現場氣氛,將活動推向高潮。精彩升級!
好看好玩的家居展「賺」你眼球
7月3日-7月6日的成都家居展上,浪度家居精彩將繼續升級。此次成都傢具展作為浪度家居新品首次公開亮相的機會,顏值與品質兼備的產品多得目不暇接,簡歐、中式、地中海等風格多樣,沙發、軟床、衣櫃等產品種類豐富,好玩又有趣的活動也一個接一個。國際會展中心成都家居展,浪度家居和你不見不散!
蝶變之旅!浪度與你共贏明天
浪度家居一直致力於家居文化底蘊的發掘與藝術品位的提升,融中西方家居文化於一體,開發出一代又一代引領家居潮流的新產品。擁有完善的價值鏈體系和強勢的門店經營管理輸出,孟非先生的加入更是帶動了浪度家居企業品牌建設的進一步提升,為經銷商們提供了有力支持。浪度家居也藉此次家居展,為新老客戶帶來更大的實惠,讓舒適的家居來到每個人的身邊。浪度家居正在經歷著轉型與蝶變,以更舒適時尚的產品,更人性化的服務理念,賦予消費者完美體驗,與各位夥伴把手共贏明天。
㈥ 孟非代言的那個產品是什麼來著
在東風風神新S30的廣告片中,孟非攜自己的節目《非誠勿擾》演出,在女生喊出選男生要「帥、有寬睜才、有感覺」三大標准後推出新S30,很不亮裂錯的慎鍵歲一款
㈦ 廣發電子銀行形象代言人孟非
在2012年9月12日,孟非與廣發銀行簽約,正式成為其電子銀行品牌代言人。據悉,廣發銀行引入明星代言電子銀行品牌,主要原因是孟非台上睿智幽槐滾默的主歲明銀持風格、台下精彩幸福的乎宴人生故事被廣發銀行「相中」,這一舉動被稱為「Smart之選」、幸福之選。
㈧ 孟非是誰
12歲時,由於父親工作調動,孟非一家遷居南京。此後,孟非先後在南京市第三中學和南京市第一中學讀完了初中和高中,但成績很不理想。1990年高考,他的語文成績僅次於江蘇省文科狀元,可數理化三科總成績卻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
孟非想插班復讀,但找了很多學校,人家一看他的高考成績單,就立刻搖頭拒絕。他也想過出去找工作,可一個高中生哪裡有人要?在家裡呆緩乎的時間一長,孟非著急了:今後怎麼辦呢?當時正逢南下淘金熱興起,為了尋找出路,他就和一幫同學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殘酷的現實很快粉碎了他的美夢。一連十多天,孟非和同伴馬不停蹄地到處奔走,但一無所獲。
眼看帶的錢沒了,孟非只好從小招待所搬出來跟一大群人擠在一間破爛不堪的簡易房裡。在那裡,他一遍遍翻閱著從街邊撿來的舊報紙,尋找著招工信息;然後一次次去「見工」……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孟非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
一個月後,他終於謀到了一份搬運工的差事。
那種搬運工是臨時的,哪裡有活干去哪裡。不僅累,報酬也少,而且時常還得忍受工頭的責難與訓斥。一個星期後,孟非終於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真的做一輩子搬運工嗎?他前所未有地懷念起學校生活來。
搬運工只幹了一個月,孟非便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南京。在回程的火車上,他安慰自己,從頭做起,一切都不太晚!
為了養活自己,一回到南京,孟非就朝人才市場跑。不久,他輾轉聽說南京一家報紙的印刷廠招工人,立刻跑去報了名——當印刷小工雖然薪水不高,但可以免費看報紙,已經逐步務實的孟非看重的就是這個。1991年12月,孟非成了一名印刷小工。
當印刷工人也不容易。孟非所在的那家印刷廠的印報量為每周400萬份,機器需要從周二到周四不斷工作,而真正操縱印刷機的,只有他和另外三名小工。孟非從周二早上8點鍾上班,一直到周四晚下班,平均每分鍾要從機器上取下1112張報紙。在不分晝夜的連續3天工作時間里,每10個小時,他才能休息一次,時間僅為1個小時。這樣的工作跟打仗沒什麼區別,而且要是手腳稍微慢一點,在規定的時間完不成流水線作業,就會影響下一個環節,會受到班組長的一頓大罵。
第一個月忙下來,孟非拿到了僅為23元的工資,但是他仍然禁不住激動地淚流滿面,不容易啊!
不幹活時,孟非就抓緊時間學習。他在日記本中寫道:「我不能一輩子呆在這個地方,想換好工作,就得有知識。」
孟非選擇了成人高考。再拿起書本,他感到無比的親切,工作強度越大,求學的慾望就越強烈。1992年9月,孟非報名進入了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專科函授班。函授班針對社會在職人員招生,周六、周日上課。孟非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無論再累再忙,他都會按時聽課。
一邊打工一邊上課,孟非的生活節奏猛然加快,休息時間更是少得可憐,他沒有星期天,更沒有節假日,邊打工邊讀書僅僅2個月,他的體重就減輕了將近8公斤!
但孟非從不叫累,他憋足了勁要把失去的一切找回來!為了學習,他盡量壓縮睡覺時間,一有空就多看書。實在熬不住了,就把頭浸在冷水裡泡一泡……他每天都對自己說:這還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啊!
拼拼拼!小雜工終成真記者
但是幸運之神並沒有降臨到這個勤奮得不要命的小夥子頭上。1992年下半年的一天,孟非實在太累了,他一不留神,取報紙的時候手竟被機器卷壓進去了!全廠一時驚慌,立刻停止了工作。
後來因為搶救及時,他的手總算保住了,但是這件事卻引起印刷廠領導的極度不滿——這次工傷事故是建廠以來最大的一起事故,印刷車間的領導們因此受到上級批評,因而遷怒於孟非。1993年過新年前,孟非就被印刷廠罵了一頓,然後自己辭職了。
孟非抑鬱地走在南京街頭,欲哭無淚……
為了生活,他開始不間斷地打些短工:送水,拉廣告,做保安……盯蘆後來聽一個朋友說開家超市挺掙錢的,孟非就到處借錢,開起了小型超市。但由於對這一領域並不熟悉,小超市最終還是於1994年初被迫關門。血本無歸的孟非心情沮喪,他覺得彷彿走進了人生的死胡同。該怎麼辦呢?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自救?倔強的孟非選擇了後者。他又一次開始到處尋找招工信息,他相信擾則悉,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天地!
1994年2月,孟非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江蘇電視台文藝部體育組要一名接待員。孟非眼前一亮,自從在報社的印刷廠工作之後,他一直對媒體心嚮往之。雖然他知道,這接待員的工作最多隻是端茶倒水,接接電話……可還是去報了名。這一次,孟非打工的經歷幫了他,身體強壯能吃苦的他很快被錄用了,從此成了電視台里的一名臨時工。
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著可有可無的工作,是200多名臨時工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員。漸漸地,已經24歲的孟非對眼前的工作又產生了困惑,他憂心如焚:難道我這輩子只能端茶倒水嗎?
1994年7月,孟非通過兩年的函授班學習,拿到了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專科文憑,此時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為什麼只能打雜?我也要做一名記者!
有了目標,孟非的生活里彷彿灑滿了陽光,他每天早早來到台里,利用幫記者們打掃衛生的機會熟悉記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記者出去采訪時需要帶一個扛攝像機的,孟非總是爭先恐後地去干——為這個,他多次被別的臨時工罵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獲,或者學會些采訪技巧,或者熟悉攝像機的操作。
在這一過程中,孟非的日記里多了些內容:記載自己每天學到的東西。為了更快地接近記者這個群體,孟非還開始了「感情投資」,他跟前跟後,幫記者和編輯們端茶倒水,打掃衛生……時間一長,不少記者跟孟非都熱乎了,孟非扛攝像機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漸漸地,有些小新聞,老記者看不上眼的,就開始交給孟非,做好後加上老記者的名字就成了。每次有這樣的事情,孟非總是非常高興,當成頭等大事來做。
這樣積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電視上出現的次數漸漸多了。後來,領導便格外開恩,讓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後,可以出去跑新聞。得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這個臨時記者的機會了!
從此,他每天都要透支體力拚命趕做節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來的片子,全部是自己剪輯、自己寫稿,甚至於自己配音的時候,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藍天一樣明朗極了!漸漸地,有一些比較大的題材領導也開始交給他做了。
那個時候,孟非的工資還是只有200多元錢。
1996年8月,孟非作為總攝影參與拍攝了26集專題片《飛向亞特蘭大》。該電視片在全國長篇電視專題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而孟非的敬業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這一次,孟非終於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雜的帽子,轉成了正式的記者。這個男人哭了……他在日記中對自己說:「苦難中積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
接下來,孟非的事業一帆風順。1995年,江蘇電視台為了搶佔先機,組建了江蘇電視台城市頻道,籌備了一檔10分鍾的深度報道欄目《都市傳真》。孟非進入該組後,正式開始了跑社會新聞的歷程。由於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記者的同時也做起了編輯工作,他的工資則提高到1000多元。
意外的是, 1998年春節過後,由於長期勞累,孟非的頭發開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時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當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頭,還別說,這光頭配著他的笑臉,顯得既聰明又精神。從此這光頭一直陪著他到現在。
感謝苦難,南京人愛上光頭主持人
孟非一直都是個倔強的人,每走一條路,他都不輕言放棄。要麼走到無路可走,要麼就走到最好。從1998年開始,他先後換了不少崗位,還做過一檔不成熟的談話節目的編導……這些,為他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2002年1月,江蘇電視台為了提高收視率,決定改《南京新聞》為新聞直播節目,起名為《南京零距離》,時間為一個小時,宗旨是「為平民百姓服務」。
一切准備就緒,主持人的選擇就擺到了檯面上——是沿用原來莊重型的主持人還是重新選擇主持人?台領導在這個問題上舉棋不定。最後,大家一致決定打破資歷、學歷限制,在全社會進行公開競選。
孟非用他這么多年來的經驗分析了自己的優劣:平民節目,當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長得帥,關鍵是要有底層生活的閱歷,說百姓關心的話題……而這方面,放眼全台,有誰比自己更有資格?他敏銳地感覺到:機會來了!這將是他從幕後轉向台前的一個機會。可是,自己的普通話能過關嗎……孟非只猶豫了一分鍾就做出了決定:普通話可以學習模仿,那些苦難的經歷卻是他難得的寶貴財富,是模仿不來的。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孟非搏對了!
面試那天,孟非用詼諧的語調平靜地講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艱難經歷,尤其是關於打工者的生命、尊嚴與價值的問題。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嶄新設想,並表示會盡量彌補自己的不足。
孟非的一席話抓住了台領導的意圖,他們敏銳地意識到孟非的氣質與這檔節目非常適宜!
——可是孟非到底適合不適合做主持人?他的光頭能播新聞節目嗎?在此之前,主持人都是些俊男靚女,突然間冒出這樣一個人來會不會讓觀眾嚇一跳呢?主考官們議論紛紛。最後,台長發話了:「行不行,要觀眾說了算。先試試,不行再換人!」
「無知者無畏!」第一次上電視,孟非是穿著最平常的衣服去演播室的。作為一檔新聞直播節目,60分鍾的時間里,他手上只有一張新聞串聯單,所播內容都是三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更別說提示器了,沒有!
這么多新聞怎麼串起來呢?孟非思考再三,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放鬆了心情,採取一種誰都想不到的方式播起了新聞:他即興發揮,像拉家常一樣把平時的思考和經歷變成幽默、精到的即興評點,就成了串連詞。台領導和同事們看得心裡七上八下:這能行嗎?
誰也沒料到,《南京零距離》由於定位準確,第一期就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簡直是電視台有史以來最壯觀的一夜,攝制組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觀眾紛紛感嘆從未見過這么有個性的主持人。
機遇常常降臨到有準備的人身上。善於把握機遇的孟非從此走向了人生的高峰。
由於關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樂,沒過多久,《南京零距離》收視率就一路飆升,從選稿到播報內容,孟非開始全權負責。他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新聞主持人」的概念,成功地塑造了另一類平民化的新聞主持模式。2003年7月一個月,《南京零距離》的平均收視率就高達8.3%,最高收視率甚至達到驚人的17.7%,超過了同時播放的央視的《新聞聯播》,創造了收視率的奇跡。2002年一年,《南京零距離》的廣告收入高達5000萬元,孟非成為《南京零距離》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不少觀眾親切地把孟非稱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由於常常針砭時弊,揭發丑惡,孟非也遭到恐嚇,可是他不在乎。他保持著多年來的作息習慣:上班乘公共汽車;平時自己親自上街買菜;不時還找人拉拉家常……這些,後來都成了他的台詞和思想的來源。
關於孟非受歡迎的程度,只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就夠了。有一次,夫子廟一帶發生火災,當時路過的一個女孩兒拿著數碼相機立刻拍下了經過,等到別的媒體記者趕到,火早就熄了。南京城的十幾家主流媒體願出高價索買照片,那個女孩子只說了一句話:「這照片我只給《南京零距離》,只給孟非。」
孟非與《南京零距離》的迅速火爆,很快引起了國內不少媒體的關注。《南方周末》甚至拿出專版聯合全國各地的專家對「孟非現象」進行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孟非最當紅的時候,《東方時空》的製片人時間曾通過台里的有關領導,想把孟非拉到央視工作,一切工作做通後,卻被孟非婉言謝絕了。他說,他只選擇適合自己的!
2004年初,喜訊再度傳來,孟非被評為年度「中國最新銳十大主持人」之一——這十大主持人中,除了孟非,全是央視名嘴!這足以證明,孟非,這個打工出身的主持人,已不輸於他這個行業的任何人了!
也是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的節目主持人。
㈨ 「內地最貴名嘴」孟非手握17家公司 10家面館年銷售額或上億
如今,明星創業已是娛樂圈的一股潮流,經營一個屬於自己的餐飲品牌更是成為眾多明星的首選副業,比如任泉范冰冰黃曉明的「熱辣壹號」、薛之謙的「上上謙」、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吳昕的「泰子椰」等,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明星美食品牌就是這兩年擴張迅速、風頭強勁的「孟非的小面」。
都說明星開餐廳十店九虧,但孟非卻靠賣這一碗重慶小面而賺得盆滿缽滿。再細究下去會發現,他的商業野心可並不止面館那麼簡單,頭腦靈光的他這幾年在影視與餐飲等行業已至少投資17家公司,版圖驚人。
孟非1971年出生於重慶,23歲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31歲因主持《南京零距離》而成名,之後更是因主持大型人氣相親交友節目《非誠勿擾》而人氣大漲,成為江蘇衛視當之無愧的主持一哥。他的主持風格風趣幽默,控場與調節氣氛的能力與芒果台兩大台柱何炅汪涵有得一拼,而在主持人身家上,他甚至還一度超過何炅汪涵,成為「內地最貴名嘴」。
據2014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顯示,孟非以1820萬元的年收入成為內地收入最高的主持人,楊瀾以1690萬元緊隨其後,何炅以1620萬元位列第三名,第四第五則分別是1550萬元的朱丹和1410萬元的謝娜,而汪涵根本沒上榜。
孟非的這1820萬年收入是怎麼賺來的?因該鍵答榜單統計的數據僅為其在文娛圈活動所得,而不包括其個人投資與經營性活動,所以孟非的這個年收入數據大體上包括主持人薪酬、廣告代言費、拍戲片酬以及出書的版稅。
除了主持《非誠勿擾》外,孟非曾先後代言綠能電動車、奧康鞋業和京東商城等多支商業廣告,參演了《無懈可擊之美女如雲》、《新戀愛時代》、《濟公傳之活佛登基》等電視劇,並出版了《就說這么多》、《非說不可》、《隨遇而安》三本個人文集。其中,光是憑借散文集《隨遇而安》一書,孟非就獲得版稅收入480萬,一度排名中國作家財富榜第19位。
賣面條2年開10家分店,年銷售總額或近億
雖然就算什麼也不幹,老老實實當主持明星,孟非已經算是個圈內的隱形富豪了。但在明星創業的浪潮中,不甘寂寞的他也乘上了粉絲經濟的東風開起了餐館,賣的是他一直鍾情的家鄉風味「重慶小面」。
此前,孟非曾在微博上寫到過自己的一個夢想:「在我家附近開一家正宗的重慶小面館,能擺七八張桌子的那種,只賣小面,夏天增加一個涼面。兩個目的:一、讓生活在南京的重慶人吃到家鄉的味道;二、自己吃。」 2014年11月底,這個夢想終於實現了——「孟非的小面」第一家店在南京正式開業。面館的裝潢頗具中國風,店內擺放著好友贈送的巨大木雕和石凳,牆上還掛著一副郭德綱送的對聯,開業當天郭德綱、黃健翔等各位好友更是親自站台為其宣傳,可見孟非的號召力之強。
據悉,該面館內可同時容納60-68人就餐,食物有湯面類、干撈面類、甜品、重慶小吃類、川菜蒸菜類以及米飯類等,其中最便宜的一碗小面也要28元,其餘的湯面基本都是35元一碗,定價並不低,算得上是「面條界的輕奢品」。即便如此,粉絲和食客們還是紛紛慕名而來,生意火爆到排隊一兩個小時才能吃上一碗面,甚至還由此衍生出一條黃牛倒票產業鏈。
短短兩年多時間,孟非的面館就在全國各地擴張到了10家門店:
生意如此火爆,孟非開面館到底掙了多少錢呢?早在2014年第一家店剛開業時,就有餐飲界業內人士估算,這家面館的年銷售額千萬元不是問題:以一批食客60人、一人平均消費40元來算,那麼一批食客的消費額為2400;而面館一天營業超過10個小時,營業時間內皆滿台,以每批食客的平均就餐時間為45分鍾來算,那麼一天約翻台13次,算下來日銷售額就是3萬多元,一年的銷售額就是近千萬。此外,剛開業時該面館的相關負責人也曾稱,按照這樣的火爆程度,面館的年銷售額可達八九百萬,證實了上述推論得出的結果。
如今,面館已經由1家擴張到了10家,若每個門店都如旗艦店般火爆,那麼年銷售總額近億很有可能。當然,雖然生意好營收高,但開餐館的成本也高,房租、人力成本年年攀升,尤其是大城市的鬧市區更是各方面花銷都大。業內人士估計,這近一億的年銷售額中差不多要刨去一半成本,孟非與合夥人靠這10家門店賺到手的利潤估計在四五千萬元左右。
影視餐飲搞投資,孟宴芹非坐擁至少17家公司
除了賣面條,孟非的另一稿祥慧個投資重點是他熟悉的影視行業。據公開信息顯示,自2012年起,他至少參與投資了17家公司。
2012年3月,41歲的孟非成立了以他女兒名字命名的江蘇星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由此開啟了創業投資之路。該公司主要從事影視文化項目投資,法人代表為孟非,經紀人劉葆琪任總經理,起初的注冊資本為200萬元,後來增至1000萬。2015年1月底,星嘉盟影視文化東台工作室(有限合夥)成立,江蘇星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便是該公司的法人代表。
除此之外,孟非和劉葆琪還一起出現在會管家投資管理江蘇有限公司的股東之列,孟非認繳出資220萬元佔22%股權,劉葆琪出資50萬元佔5%股權。該公司對外投資了歐匯(上海)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會管家企業服務江蘇股份有限公司,孟非在裡面皆出任高管。
同一年的11月,孟非又和好友、磨鐵圖書總裁沈浩波一起成立了天津磨鐵星亞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萬,主要從事影視劇開發、製作和發行等業務,法人代表是沈浩波,孟非任監事。吳秀波和孟非參演的電視劇《婚活》以及張一白執導的熱門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正是該公司參與投資的。該公司注冊的兩天後,孟非又出資50萬元創辦了南京星佳聞文化交流中心,不過目前沒有查到相關活動信息;2015年4月,磨鐵星亞影視傳媒東台有限公司成立。
另外,孟非還和江蘇衛視原副總監王培傑於2014年5月一起注冊成立了 「現在投資管理江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300萬,王培傑為法定代表人,孟非為董事長。通過該公司,兩人又先後成立了靛藍映畫影視傳媒江蘇有限公司、遠景影視股份有限公司、遠景影視發展東台研究院(有限合夥),孟非還擔任遠景影視江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其中,《非誠勿擾》《最強大腦》、《為她而戰》等知名節目皆為遠景影視出品。
除了影視投資,孟非對餐飲行業也是情有獨鍾。目前孟非名下的餐飲公司起碼有4家:南京星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小面之交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小發小面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南京黃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據公開信息顯示,南京星亞餐飲成立於2015年5月,注冊資本為500萬,法人代表是孟非的生意合夥人余嘉儀,孟非為執行董事;而南京小面之交餐飲則是孟非後來介入的公司,前身為南京香十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於2016年3月發生股東變更,孟非成為其股東,次月名稱變更成為現在的「小面之交」。
這兩個公司的法定代表和公司地址一致,前者經營范圍在餐飲服務等,後者則為餐飲服務(限批准後的分公司經營)等,都是「孟非的小面」品牌背後的運營公司。而南京黃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則是孟非與黃磊共同出資創立的「黃粱一孟」重慶風味火鍋店的主體公司,這家火鍋店將於今年「五一」在南京開業。
面館、火鍋店、影視製作公司,至此,圍繞自己的興趣愛好與本行,孟非至少投資了17家公司,商業帝國龐大不可小覷。但這還沒結束,此前郭德綱還在微博上透露,他將與孟非、黃健翔一起合夥做文化創投基金。如此一來,孟非商業版圖的逼格無疑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㈩ 孟非代言的廣告有哪些
2011年 綠能差銀前電動車搏散廣告
2011年 35phone&35pad廣虛清告
2011年 奧康鞋業
2012年 元和正胃片
2012年 好享購
2012年 京東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