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裝分類 » 蒙古袍女裝怎麼穿
擴展閱讀
漢中雅琪女裝怎麼樣 2025-07-03 17:58:38
昆明童裝城在哪裡 2025-07-03 17:57:39
中國哪裡批發女裝好看 2025-07-03 17:51:53

蒙古袍女裝怎麼穿

發布時間: 2022-12-08 22:28:38

1. 蒙古族服飾有什麼特色 各地區蒙古袍種類有什麼不同

蒙古族服飾也被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

科爾沁蒙古服飾
此蒙古部因居住地與滿族毗鄰,其裝飾風格深受滿文化影響,頭飾為珊瑚珠串頭圍帶插各式簪釵,袍服製作亦吸收滿式風格,並注重綉花、貼花、盤花等工藝運用。
察哈爾蒙古服飾
此蒙古部因地域遼闊,居住分散,各旗服飾亦有差異,婦女頭飾風格清逸秀麗,講究後簾及頰側裝飾。
巴爾虎蒙古服飾
此部落因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深處,較完整保留古代蒙古人古樸裝飾風格,頭飾造型獨特且大量用銀,袍服肩部及腰下疊大寬褶,為其特色。
布里亞特蒙古服飾
此部落婦女頭戴尖頂紅纓帽,著燈籠式裝袖,以庫錦或絛子為裝飾的袖箍和腰圍分割裝飾的袍服,並飾以辮套發飾為美,而獨具特色。
鄂爾多斯蒙古服飾
內蒙古鄂爾多斯右翼中旗郡王府遺物:紅緞暗團花馬蹄袖女袍、黑鑲庫錦邊長坎肩。鄂爾多斯蒙古族婦女稱頭飾為「陶勒甘久甘」,漢語意思為頭帶,用松石、瑪瑙、珊瑚以及寶石、金、銀等貴重材料製成,價格相當昂貴。鄂爾多斯地區的蒙古袍較長,兩側開衩,大襟右邊系扣,不論男女,一般都備有腰帶。男子喜歡穿藍色或棕色袍,長袍較肥大。女子喜歡穿紅、粉、綠、天藍色綢質袍,比較緊身。
土爾扈特蒙古婦女服飾
此蒙古部康熙年始居住於內蒙古草原西部。婦女服飾風格獨特,女袍領口下為小對襟,右拐直角,並在右裉系扣,腰部有刺綉和抽褶等裝飾。

2. 蒙古族服飾 簡單介紹

蒙古族服飾刺綉,主要運用帽子、頭飾、衣領、袖口、袍服邊飾、長短坎肩、靴子、鞋、摔跤服、賽馬服、荷包、褡褳等處,刺綉的圖案都含有一種潛在的象徵意義,或喻富貴,或表生命繁衍,通過不同題材的造型表現,運用了比喻、誇張的手法寓情於藝術。如變化多樣的盤長圖案,在與卷草紋等不同圖案的結合,象徵吉祥、團結祝福。犄紋,代表五畜興旺。蝙蝠,象徵福壽吉祥。回紋,象徵堅強。紋,寓意太陽的轉動和四季如意。雲紋,有吉祥如意的含義。魚紋,象徵自由,虎、獅、鷹象徵英雄。再如杏花象徵愛情、石榴寓意多子、蝴蝶象徵多產的母親。壽、喜、梅代表美好的祝福。自古以來,蒙古族的文化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在蒙古族服飾刺綉藝術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各種文化的滲透。蒙古族對龍鳳非常崇拜,認為龍鳳是神物並不具有漢族的統治含義,因而在服飾、荷包、建築壁畫、銀碗、蒙古刀等地方都用龍的圖案進行裝飾。蒙古族服飾刺綉紋樣無不包含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這種象徵性的手法與刺綉技藝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圖案內涵特徵。
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受滿族影響,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族的長袍較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飾各地差別不大。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時喜歡穿布料衣服,逢年過節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製成。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帶披肩帽,女帶翻檐尖頂帽。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男子的顏色多為藍、黑褐色,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

3. 蒙古袍腰帶怎麼綁

這個腰帶是在後面有一個鉤子或者系帶的
,沒有用魔術貼的
那個容易崩開
話說這是舞台服裝
不能算是真正的蒙古袍
蒙古袍使用綢緞作為腰帶時一般打結在左後或者右後方
正後方象尾巴不好看
側面的話幹活騎馬時候礙事兒

4. 蒙古族服飾的各部服飾

此蒙古部因地域遼闊,居住分散,各旗服飾亦有差異,婦女頭飾風格清逸秀麗,講究後簾及頰側裝飾。
察哈爾蒙古族服飾繼承和發揚了傳統蒙古族服飾的款式和風格,多採用元代皇宮的顏色,服裝的領口、大襟不銹花,領邊、領座、大襟、垂襟和開衩衣邊用綢布進行鑲邊,體現了察哈爾蒙古族服飾華麗多彩的宮廷韻味。 此部落因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深處,較完整保留古代蒙古人古樸裝飾風格,頭飾造型獨特且大量用銀,袍服肩部及腰下疊大寬褶,為其特色。
巴爾虎蒙古族服飾從整體款式上看,較多保留著古代蒙古民族服飾的特點和傳統風格。巴爾虎蒙古族無論男女均穿寬下擺的長袍。男子主要穿以藍、淡藍、紫紅、深棕色團花緞為面料的長袍和特爾利克,夏季穿白色單衫,系桔黃、黃綠、灰藍色綢類腰帶,腰帶靠下腰系,以上提袍為美;婦女則穿以紅、紫紅、綠色綢緞為面料的長袍和特爾利克,系紫紅、粉紅、淡綠色綢類腰帶,以靠上腰系腰帶,使袍子上部貼身為美。 此部落婦女頭戴尖頂紅纓帽,著燈籠式裝袖,以庫錦或絛子為裝飾的袖箍和腰圍分割裝飾的袍服,並飾以辮套發飾為美,而獨具特色。
布里亞特蒙古族居住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歷來以游牧、狩獵為主要生產方式,形成男女皆喜穿長袍、靴子的服飾風格。布里亞特蒙古族的服飾既有一般蒙古族的風格,又受到俄羅斯和鄂溫克等民族的影響。男子冬季戴紅纓角帽,帽邊和帽耳是羔皮或水獺皮等貴重皮毛,身著羊皮長袍扎綵綢腰帶,腳穿自製布里亞特式厚氈高腰蒙古靴。春秋兩季身著布袍,腳穿皮靴。夏季,男子頭戴呢子角帽,稱為「尤登」,身著布夾袍,腳蹬單皮靴,身披寬大的較厚呢子做成的朝布(意為雨衣),以防雨或夜晚在外寒冷。女子穿戴同男子一樣的帽子和靴子,身著女士袍,前胸打褶,已婚女子著肩部打褶的長袍。肩部是否打褶成為女性已婚、未婚的醒目標志。兩種袍均不系腰帶。冬季女性則在長袍之外再罩一件皮、棉坎肩。 內蒙古鄂爾多斯右翼中旗郡王府遺物:紅緞暗團花馬蹄袖女袍、黑鑲庫錦邊長坎肩。 鄂爾多斯蒙古族婦女稱頭飾為「陶勒甘久甘」,漢語意思為頭帶,用松石、瑪瑙、珊瑚以及寶石、金、銀等貴重材料製成,價格相當昂貴。鄂爾多斯地區的蒙古袍較長,兩側開衩,大襟右邊系扣,不論男女,一般都備有腰帶。男子喜歡穿藍色或棕色袍,長袍較肥大。女子喜歡穿紅、粉、綠、天藍色綢質袍,比較緊身。
鄂爾多斯蒙古族穿蒙古袍,不論男女,一般都備有腰帶,而且扎腰帶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未婚女子扎腰帶,要在身後留出穗頭,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貴」。「布斯貴」為蒙古語,漢意是沒有腰帶,代替腰帶的則是緊身短坎肩,以此來分辨未婚與已婚,穿上坎肩就說明這個婦女可以生育了。男子均扎腰帶。扎時將袍子向上提,為的是騎馬方便,也顯得矯健瀟灑。腰帶上還要繫上鼻煙壺、蒙古刀、手巾等,顏色各種各樣,多用布、綢、緞等料。 「烏拉特」,蒙古語意為「能工巧匠」,早在明代後期,烏拉特部落就以精湛的服飾製作技術享譽草原,形成了烏拉特服飾的男裝雍容華貴、女裝典雅細膩的特點。男子服裝以禮帽、長袍、馬靴為主,婦女則以頭巾、長袍、馬靴為主。烏拉特服飾不僅保留了自己的傳統風格又吸收了其它地區傳統服飾的可取之處,其面料色彩、縫制工藝等類似阿巴嘎蘇尼特和察哈爾服飾。在牧區穿著傳統服飾的人較多,逢年過節、舉辦那達慕盛會時,人們則普遍穿戴華美的傳統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