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裝分類 » 男扮女裝古代有什麼代名詞
擴展閱讀
棕色的皮衣怎麼配 2025-07-10 09:16:45
旗袍金絲絨邊兒怎麼縫 2025-07-10 09:13:31

男扮女裝古代有什麼代名詞

發布時間: 2022-10-25 08:03:07

❶ 女扮男裝叫什麼!

女扮男裝叫偽男。
女扮男裝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安全系數,因為女子力量較薄弱.女扮男裝在古代得到頻繁應用,因為男女地位較現代更不平等,女子更容易受欺負.
舊時女子,幽居深閨,極慕男子桑弧蓬矢,馳騁四方之志。故而,往往改扮男裝,從六朝到明清,時有所見。她們或參與政事,或從軍征戰,或尚俠懲強,或外地求學,尋覓知音,或游覽山水,陶冶情性……據《太平廣記》所引《玉溪編事》載,王蜀有偽相周庠者,初在邛南幕中,留司府事。
另外一個女扮男裝的代表說是花木蘭。木蘭是古時候的一名民間女子。從小練習騎馬,隨著年齡的增長技術不斷精深,正碰到可汗點兵,她的父親的名字也在名冊上,和同村的許多年輕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親因年老多病而不能勝任,木蘭便女扮男裝,給馬在集市配馬鞍,替父親出征。所以現在女性給女扮男裝或者中性打扮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木蘭裝。

❷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男扮女裝

記載中最早好穿男服的女子是夏桀的寵妃末喜。末喜,不同記載或叫「穏嬉」、「末嬉」、「妹喜」、「未喜」。《晉書·五行志》說:「末喜冠男子之冠。」明確說明末喜戴男人的官帽。《漢書·外戚傳》師古注說末喜「美於色,薄於德,女兒行,丈夫心。桀常置末喜於膝上,聽用其言,昏亂失道。於是湯伐之,遂放桀,與末喜死於南巢」。古人把桀、紂看作是中國歷史上的壞皇帝的典型,他們之所以無道和亡國,是由於末喜和妲己,這兩人又是壞女人的代表。從師古的話可知,末喜像男子一樣,願意過問政治,夏桀還聽了她的話。她應該是一個政治人物了,盡管是失敗者。為此她不安心於後宮生活,既要從事政治活動,就要像男人一樣裝束。應該說她是女子男裝的先行者。春秋時齊靈公喜見身邊的婦女作男子裝扮,於是媵妾侍婢穿男人服裝,戴男人裝飾。國中婦女紛紛效法,都城滿目皆是男裝女子,於是他又看不順眼,下令民間女子穿著男服,惟獨宮女照常是男子打扮。民間女子對靈公的做法不滿,仍然喜穿男裝,靈公生氣,下令凡見男裝女子就撕裂她的衣服,剪斷衣帶,給人難堪。但是還有少數女子不怕凌侮,照舊穿男裝。晏嬰深知強迫改裝行不通,向靈公建議:若要禁令通行,最好先從宮內做起,如果宮中婦人都穿女子的服裝,民間女子的男子打扮會不禁自絕了。靈公照晏嬰的主意辦,女子愛好男子裝束的風潮就過去了(《晏子春秋》卷六)。

唐朝前期是婦女著男裝的盛行時代。一次唐高宗和武則天舉行家宴,他們的愛女太平公主一身男性裝束,身穿紫衫,腰圍玉帶,頭戴皂羅折上巾,身上佩戴著邊官和五品以上武官的七件飾物,有紛(拭器之巾)、(拭手之巾)、礪石(磨石)、佩刀、刀子、火石等,以赳赳男子的儀態歌舞到高宗面前,高宗、武後笑著對她說:女子不能做武官,你為什麼作這樣的打扮(《新唐書·五行志》)?太平公主男裝,就其個人來講也不是偶然的,她是一個「多權略」的女子,是唐初在武後、韋後之下的第三個有權干預政治的女人,而韋後自知智謀不及她,因而對她有所畏懼。她參與武則天的謀議,武則天也最喜歡她。武則天末年,她與唐中宗、張柬之誅殺武則天男寵張易之等,使中宗繼位,以後又與唐玄宗清除韋後勢力。玄宗初年有七個宰相,其中五位是她的人,因此「軍國大事,事必參決,如不朝謁,則宰臣就第議其可否」。這種情況為玄宗所不能容忍,乃誅其黨,賜死公主(《舊唐書·太平公主傳》)。太平公主的男裝,一是她的性格像男人,故喜著男服;一是干預政治,不願脂粉氣太重,以男裝具其威儀,助其施展政治才能。《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唐玄宗時宮中婦人,「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即宮內宮外,貴族民間,多有女子身穿男式衣衫,足蹬男人皮靴,女子服裝男性化了。唐武宗時也有女子身著男裝。武宗妃子王氏,善於歌舞,又曾幫助武宗獲得帝位,是以深得君王的寵愛。王妃體長纖瘦,與武宗的身段很相似,當武宗畋獵時,她穿著男子的袍服陪同,並騎而行,她與武宗的形象差不多,人們分不出來哪個是皇帝,哪個是妃子。武宗還想把王妃立為皇後,宰相李德裕以妃子娘家寒素和本人無子為理由,反對冊立,遂使王妃失去執掌後宮的機會(《新唐書·後妃傳》)。王妃的男裝顯然是武宗所欣賞的,至少是被武宗所接受的。元人繪女性化男子像男人女人生理不同,服飾式樣有差別也是自然的事情。但古人的傳統觀念,把男女服裝絕對分開,不得摻雜、逾越,否則將要遭到譴責。如男子穿婦人服,三國時以清談著名的思想家何晏「好服婦人之衣」,被另一思想家傅玄指斥為穿「妖服」。女子穿的男裝,也被視為妖服,所以正史《五行志》里往往設有「服妖」一目,責備女子的男裝,如《新唐書·五行志·服妖》在寫出太平公主男裝事實後,接著說「近服妖也」,加以貶責。男女裝混穿,在正統的觀念里是嚴重的政治問題,而不是生活小事,更不是個人興趣的事情。傅玄說:「夫衣裳之制,所以定上下,殊內外也。」原來統治者認為男子主於外,女子主於內,故有男女的服飾制度,使男女各守本分,不得僭越,若女子男裝,會出現牝雞司晨的事,是家庭的不幸,國家的不幸。傅玄還舉例子,說夏桀因寵末喜戴男子冠亡國,又說何晏本身遭到殺身之禍,而且三族皆被夷滅(《晉書》)。所以封建時代,男女服制的不同,是男尊女卑的反映,不許女子著男裝是統治女子的一種手段。因此那些敢於著男裝的女子,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反抗的行動,絕不能以「服妖」視之。指責人家裝束「男不男,女不女」的傳統觀念,並不是天經地義的,不可改變的,那種服制上的尊卑貴賤男女的等級制度和觀念應當徹底清除。再從審美角度觀察,巾幗而著男裝有的頗有須眉之氣,有何不好!為何要搞服裝的一統天下,清一色豈不令人厭煩!再說女子男裝,也是徒勞之舉,且看歷史上輿論反對,朝廷,到頭來還是不時出現,禁又何益?何必去辦這種蠢事,還是聽從民便為好。

❸ 古代男扮女裝是為何

每天分享一句話:不管生活是一場如何折磨,

很多時候我們無所謂,

時間的沙漏沉澱著無法逃避的過往,

活著就是簡單的幸福。

第一類屬於宮廷內的齷齪勾當。

如齊桓公時的易牙,這些男寵們只是容貌姣好,善作媚態,基本還是男子裝束;而到了漢哀帝時的董賢,便不顧羞恥地女裝取媚了。

第二類則屬於民間的詐騙行徑。

即青年男子自幼女裝,以教習女工針黹為幌子,出入民家閨閣,趁機騙奸良家婦女。

第三類可視為古代躲避男嬖的流風。

古代國君多寵幸男嬖,多蓄倡優的風氣到後世也逐漸波及民間。

在古代也有一些男子扮女裝,但多是為躲避災禍,或是是因遭受羞辱,總之多屬於被動的行為,不得已而為之。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

如果你有喜歡的話題,

也可以在評論中告訴我哦!

記得點右上角的關注哦!

感謝大家的支持。

愛你們!

❹ 古代「男風」是指什麼

男風,到了漢代,是大大發展了。漢朝幾乎每個皇帝都有一個至幾個美男作為性愛對象,並且記入正史,史家殊不為羞。如高祖的籍孺,惠帝的閎孺,文帝的鄧通、趙談、北宮伯子,景帝的周仁,昭帝的金賞,武帝的韓嫣、韓說、李延年,宣帝的張彭祖,元帝的弘慕、石顯,成帝的張放、淳於長,哀帝的董賢等,真是書不勝書。其中有個特點是這些美男多數是宦者,以後的地位顯貴了,仍扮演著這一「性逆轉」角色。
有人統計,自西漢高祖至東漢寧帝,就有10個帝王有過男同性戀的史跡,在西漢25個劉姓帝王中,佔了40%。又如被認為是英明君主的漢武帝,所寵的男子竟達5個之多。
一、「與上同卧起」
漢代的男風,可以說是始於漢高祖劉邦。據《漢書·佞幸傳》記載:「高祖時則有籍孺,孝惠時則有閎孺,此二人非有才能,但以婉佞貴幸,與王同卧起。」可見漢朝從高祖、孝惠的初年起就在宮廷中颳起了這股風。「以婉佞貴幸,與王同卧起」,可見男寵程度之深。
漢高祖還有一件「枕戚夫人」的事。他有次生病,許多大臣都被門衛所阻,不 能見他。樊噲不顧一切,強行進入,發現高祖枕在太監的腿上。樊噲泣而勸諫高祖要警惕,不要重蹈秦二世時趙高禍國之事。高祖還笑他過於敏感,並笑稱這個太監是他的「枕戚夫人」。
漢文帝是西漢皇帝中最節儉的一個,連一件衣服也捨不得丟掉,可是,賜予及花費在他的男寵鄧通身上的,可謂後無來者。有一次,文帝命一個有名的相士給鄧通命相,相士說鄧通會貧而餓死。文帝怒曰:能使鄧通富貴的只有我,他怎麼說你會餓死呢?於是賜蜀郡的嚴道銅山給鄧,使他享有鑄錢幣之權,於是「鄧氏錢布天下。」①人們都知道,經濟是社會的命脈,貨幣流通額的多少及價值輕重,對社會生活影響極大,所以歷代鑄錢造幣之權都由國家掌握,不能落在私人手中,但文帝竟賜鄧通以開礦、鑄錢之權,使鄧通富埒王侯,「鄧氏錢布天下」,不能不說是駭人聽聞。
有一次文帝長了一個瘡,化了膿,鄧通用口吮之。以後文帝試太子,叫他以口給自己吮膿,太子面有難色,文帝告訴他鄧通已經這么做了,太子很慚愧,因此怨恨鄧通。文帝死後,太子即位為景帝,鄧通被罷免、判罪、抄家,最後真的餓死了。文帝的男寵也不止鄧通一人,還寵宦者趙談和北宮伯子,不過這兩人所得遠沒有鄧通那麼多,下場也沒有那麼慘。以後,漢武帝寵李延年,史稱:「延年與上卧起,偏愛幸埒韓起。」又寵韓起,史稱:「其賞賜擬鄧通,常與上共卧起。」漢成帝則寵張放,史稱:「與上卧起,寵愛殊絕。」可見幾乎漢朝的皇帝代代如此,而且都是「與上卧起」,可見寵愛程度之深。
對封建帝王來說,這種同性戀是宮廷穢亂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李延年,本中山人,父生和他以及他的兄弟姊妹,皆出妻妓世家。延年坐腐刑,給事狗監。平陽公主言延年女弟善舞,薦之於帝,見而悅之,及入永巷,延年因之貴幸。延年又善歌,武帝正興建天地祠,欲造樂詩弦歌之,延年承意造制新聲樂章,極得武帝意。延年佩二千年石印,號協律尉,與上卧起如夫婦。久之,「寢與中人亂」,即與宮女們發生混亂的性關系,出入驕姿。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後,寵愛始弛,延年兄弟皆坐奸,族誅。
古人用「分桃」、「斷袖」來形容同性戀,「分桃」如上一章第六節所述,出自衛靈公與彌之瑕,「斷袖」之典則出自漢哀帝與董賢。董賢的父親已官居御史的高位,董賢本人聰明美貌,還有自憐的行為。漢哀帝見了他,歡喜得不得了,召他入宮,「即日征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賢寵愛日甚,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巨萬,貴震朝廷,常與上卧起。」
董賢與哀帝如同夫妻,連放假也不肯回家一次,哀帝只好命董賢之妻進宮和董賢同住。當時,董賢一門大富大貴,妹妹被立為昭儀,稱為「次皇後」,她的房子名「椒風」,和皇宮的居所「椒房」相似。董賢其他親屬都拜高官。當他20歲時,哀帝就命人在自己的「萬年冢」旁另築一冢給董賢,使他們死後還能朝夕為伴。
有一次,董賢和哀帝午後共眠,不久哀帝有事要起床,但袖子被壓在董賢身下,哀帝不忍驚醒他,就用刀把袖子割斷了,這就是「斷袖」這一典故的來歷。董賢22歲就官拜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集「三公」於一身,「權與人主侔」。以致從匈奴來的使臣看到這么年輕的大臣,也十分驚訝。哀帝如此寵信董賢,甚至還要像堯舜禪位那樣,把皇位讓給董賢。大臣們為此十分驚慌,趕快勸諫。
董賢貴顯驕恣,是漢以前寵臣所未有的,自然招致許多忌恨,這種寵信甚至還危及「劉氏江山」。所以,不久後哀帝病,董賢即被禁入宮。哀帝一死,他所有的權力即被剝奪,繳回他的大司馬印,並令他在家中聽候罪罰,董賢只好和妻子一起自殺。當時朝中的重臣王莽還親自驗棺。他死後全家被抄,財產有43萬萬之多,真是驚人。
男寵由於過於受皇帝寵幸,最後下場不好的似乎比比皆是。張放和漢成帝是又一個例子。張放不但身居侯爵(富平侯),他的曾祖父也官拜大司馬,他的母親也是公主之女。他因年少英俊,而且聰敏,所以為成帝所寵幸,並且將皇後的侄女嫁給他,婚禮鋪張華麗,金賜賞以千萬計。他除了和成帝「同卧起」外,並且經常一起出遊,微行,因為受寵幸過多,引起許多貴族的忌恨,在太後面前進譖,以致太後將張放逐出宮廷,放逐至遠地。成帝與張放涕泣而別,因為思念不已,常寫信給張放,從未間絕。直到成帝駕崩,張放也哭泣至死。後世評論,君臣雙愛之情,以此為最。
漢宮不僅男同性戀層出不窮,女同性戀也時有發生。宮女由於性寂寞而發生同性戀,歷代都有發生,但很少記於正史。漢朝時曾發生過這么一件事:武帝時,陳皇後寵衰,使女巫著男子衣冠巾幘,與後寢處如夫婦,情愛彌篤。武帝開始懷疑,繼而下獄究治,始知「巫女男淫」,遂廢皇後於長門宮。這就是西漢時有名的「巫蠱之禍」。其實,以今日的觀點看來,這實際上是一種女同性戀,而且是境遇性同性戀,其中,陳皇後扮演主體的角色,女巫扮演客體的角色。發生這類問題,很可能是由於陳皇後因失寵而產生嚴重的性寂寞與性飢餓,企圖另闢蹊徑以渲泄性慾或聊以自慰所致。
二、男風在民間
到了魏、晉、南北朝,這種風氣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從春秋戰國以至於秦、漢,男風主要存在於君主和貴族階層之中,是他們淫奢生活的一個方面;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此風已擴展到了民間,成為社會上某些民眾的一般性嗜好,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形成這種風氣和當時的政治動亂、軍閥割據、民無所從的形勢分不開。在這種形勢下,不少人以頹廢、放浪、利己的態度對待人生,「風流相放,唯色是尚」,甚至「以男為女」,又或者自形女色以求慰藉。當時男扮女裝之風很盛,如魏明帝時的何晏、王夷甫、潘安、裴令公、杜弘治等,都以美男子而善敷朱粉、作婦人相見聞於世的。此外,一般豪富之家都以蓄養孌童樂伎作為「財富」的象徵。如晉朝的富戶石崇與王愷為了比誰富有,「以孌童為賭注,或下妻比輸贏,而輸贏往往以孌童幾百人計,這是駭人聽聞的。
以上這些情況,都使男風遠較前代為盛。在這個時期,某些人和同性公然狎眠,不以為諱。如《北史·魏·彭城王韶傳》說:「勰孫韶至北齊襲封,後降為縣公,文宣帝——高洋——嘗剃韶鬢須加以粉黛,衣婦人服以自隨,曰:『以彭城為嬪御。』」這種公開現象,是以前所沒有的。
狎昵孌童,還公開地見於一些人的言論著述。例如劉遵的《繁華應令》:「可憐周小童,微笑摘蘭叢。鮮膚勝粉白,齶臉若桃紅。……腕動飄香拂,衣輕任好風。……剪袖恩雖重,殘桃看未終。……」梁簡文帝的《孌童詩》雲:「……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攬褲輕紅出,回頭雙鬢斜。……」其他如晉張翰的《周小史詩》,梁劉永詠《繁華》,劉孝綽詠《小兒采菱》,無名氏的《少年》,昭明《伍嵩》等,對於男風描聲繪色,極力摹寫,淋漓盡致。沈約有一起《懺悔文》說:「漢水上宮,誠雲無幾,分桃斷袖,亦足稱多」,說明了當時男風之盛。又《北史·北齊·廢帝殷本紀》記載:「天保九年,太子監國,集諸儒講《孝經》。令楊諸傳旨,謂國子助教許散愁曰:『先生在世,何以自資?』對曰:『散愁自少以來,不登孌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簡冊,不知老之將至』」。許散愁這一番話,頗有自詡清高之意,這也說明當時「登孌童之床」之風很盛,所以「不登孌童之床」的許散愁反而顯得鶴立雞群。歷史上對這一時期的男風還有大量記載,如魏始興王濬的楊承先、魏齊王芳的郭懷、袁信,秦苻堅的慕容沖,石宣的甲扁,陳宣帝的陳子高,隋煬帝的王蒙等等,很難勝數。
這一時期由於男風作祟,社會生活中發生了一些怪現象,如夫妻同愛妾童就是一個例子。《晉書·海西公紀》記載:「帝在藩,夙有痿疾。嬖人相龍、計好、朱靈寶等參侍內寢。而二美田氏、孟氏生三男,長欲封樹,時人惑之。」《晉書·五行志》雲:「海西公不男,使右有相龍與內侍接,生子以為己子。」這情況似乎和春秋時的衛靈公和宋公子朝相似,海西公有一些嬖人參侍內寢,他自己有陽痿症而不能生育,可是妻妾竟生三男,海西公還視為己出,這實在是太烏七八糟了。由於男風之盛,也引起了一些矛盾和沖突。例如,由於失戀(同性戀)就侮辱對方,或動殺機。如《南史·長沙宣武王傳》記載:「王韶昔為幼童,庾信棄之,有斷袖之歡,衣食所資,皆信所給。遇客,韶亦為信侍酒。後韶為郢州刺史,信過之,韶接待甚薄,信不能堪,因酒酣,乃徑上韶床,又踐蹋餚饌,直視韶面曰:『官今日形容大異疇昔。』賓客滿座,韶甚慚恥。」這是庚信乘酒興揭王韶的老底,當眾侮辱,王韶是很難忍受的。還有,《南史本傳》記載:「王僧達族子確,少美姿容,僧達與之私款甚昵。確叔父永嘉太守休屬確之郡,僧達欲逼留之,確避不往。
僧達潛於所往後作大坑,欲誘確來別埋殺之。從弟僧虔知其謀,禁訶乃止。」為了對方不再和自己搞同性戀了,竟掘大坑要埋殺對方,這真是狠毒之至。從古代至今有不少因失戀而殺人事,看來在同性戀這方面也是一樣。這也說明了,同性戀「除了對象的轉變為同性而外,其餘一切用情的方法、過程、滿足等等,可以說完全和異性戀沒有二致。」世上發生過不少男子因有新歡而與妻斷絕或累殺妻的現象,這是指異性戀,而同性戀也會造成這種惡果。《宋書·五行志》上記載:「自咸寧太康以後,男寵大興,甚於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咸相仿效,或有至夫婦離絕,怨曠妒忌者。」說明這種現象並非個別。《魏書·汝南王悅傳》雲:「悅妃閻氏生一子,不見禮答。有崔延夏者以左道與悅游,令服仙葯松術之屬。又好男色,絕房中,輕忿妃妾,至加撻楚。」《晉書·石季龍傳》記:石季龍「聘將軍郭榮妹為妻。季龍寵優童鄭櫻桃而殺郭氏。及娶清河崔氏女,櫻桃又譖而殺之。」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中,像石季龍這樣的人有權有勢,對家人和勞苦大眾握生殺予奪之權,為了好男色而殺兩個妻子,司法律的也不敢加以制裁。至於汝南王悅為了好男色而任意撻楚虐待妃妾,就更不算一回事了。

❺ 歷史上有哪些出名的男扮女裝和女扮男裝事件

長期為禮制所禁止的異裝行為在歷史上一直與“服妖”捆綁在一起,而唐朝可能也並非是人們想像中“異裝者時代”。女性在“女扮男裝”的文學游戲中還有望通過異裝來模糊男女性別,獲取建功立業的通行證,來努力贏得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同感。男性的異裝者則陷入了逃避現實的窠臼。

❻ 男扮女裝的那個男的叫什麼

男扮女裝的那個男的叫:男人裝扮成女人的樣子,在娛樂圈被通稱為反串,指那些有特殊才藝的男扮女裝登台的表演,而對於那些沒有才藝,也不登台表演的男扮女裝,都被稱為偽娘。戲劇中,男扮女的角色那個男的叫乾旦或男旦,屬於旦角范疇。男旦由來已久,男旦是近年興起的一種稱謂,只是性別代名詞,不是單獨的行當,也非專門的藝術形式。

男扮女裝是的心理

可能部分男性在心理上會覺得自己是女性。但是迫於社會和輿論的壓力,正常時間不敢穿女裝,只能偷偷把自己打扮成女生,滿足自己心理上的缺憾。當今社會越來越包容,大眾對這類人群的,指指點點也越來越少。這類男性一定會活得越來越磊落。

只要是合身的,得體的,新鮮,漂亮的,夏天穿著舒服的等,都成了女人的專利,男人的只有壓力和負擔,包袱,責任等,就連我都早巳承受夠了。有的男生穿女裝,莫非就是為了新鮮,漂亮,舒服。

❼ 偽娘是男扮女裝,那麼女扮男裝的應該叫什麼

首先偽娘不是男扮女裝,其次女扮男裝我不知道叫什麼
偽娘,ACG界名詞,多為御宅族所用,用以喻指那些天生擁有接近於或言等同於女性的美麗相貌、身材,同時擁有男女兩性魅力,即在女性眼中擁有男性魅力,在男性眼中擁有女性魅力的男性人物,通常他們在變裝後帶有極強的萌屬性,有的可能更勝過一般女性角色。就一般而言,他們在心理上仍保持男性自我,有與普通男性相同的價值觀念。隨著偽娘角色的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男性動漫愛好者開始喜歡偽娘。同時,由於腐女的強烈執念,女性腐向漫畫中也常出現偽娘。而現在,通過與偽娘有關的動畫、漫畫和公眾事件的大量涌現,偽娘開始產生社會影響。

❽ 古代男扮女裝為國效力

洗夫人(約512~602),南朝高涼郡(今廣東南部)人,家族世代為越族首領,少年時代就才華出眾,協助長輩安撫部眾,行軍打仗。年長與高涼太守馮寶結婚。馮氏來自北方,這時已四世為太守,但治理仍不合當地民情,號令不行,洗夫人婚後與馮寶共理政事,處理刑獄,告誡洗氏宗族守法,有犯罪的嚴懲不貸,做到令行禁止。當侯景攻打台城,反對梁武帝時,高州刺史李遷仕偽稱援助梁朝,召馮寶會師,洗夫人看出詐情,偽言貢獻物資,率兵襲擊李遷仕,與陳霸先(後來的陳武帝)合作取得勝利。馮寶死後,洗夫人理事。陳朝廣州刺史歐陽紇謀反,召洗夫人兒子馮仆相助,洗夫人寧肯兒子被害,不從其亂。歐陽紇失敗,陳朝因洗夫人功勞,封馮仆為信都侯、平越中郎將、石龍太守,洗夫人受封為中郎將、石龍太夫人。陳朝滅亡,洗夫人統轄廣東諸郡,被尊為「聖母」,尋歸順隋朝,封為宋康郡夫人。王仲宣起兵反隋,圍攻廣州,洗夫人發兵與戰,親自披甲,乘馬,護衛隋朝使者裴矩,撫綏四方,隋文帝以她「甚有大功」,封為譙國夫人。洗夫人又上書揭發番州總管趙訥貪虐害民,隋朝查實,處理了趙訥,洗夫人奉詔書,奔走十幾個州,安撫民眾(《隋書·譙國夫人傳》、《北史·譙國夫人傳》)。 平陽公主是第一個領兵打仗獲得成功的婦女。她是唐高祖李淵的三女兒,隋時與柴紹結婚。李淵太原起兵時,平陽公主正在長安,柴紹對公主說:你父親起兵將要打京師,我應當去出力,但我們一起走走不了,怎麼辦呢?主很有主意地說:你快點放心走吧,我一個女子好說,自有走的辦法。柴紹遂出走太原,公主到了戶縣,變賣家產招募人馬,聚眾數百人,樹起反隋的旗幟,以響應她父親。又派人聯絡當地小股反隋武裝,佔有戶縣、周至、武功等地,在軍中申明紀律,禁止搶掠,老百姓高興,很快眾達7萬,威振關中。隋煬帝的京師留守發兵攻打公主,公主屢次擊敗他們。李淵領兵渡過黃河,柴紹來迎接公主,公主率領精兵萬餘人,與李世民在渭北會師。在進軍長安時,公主與柴紹各置幕府,繼續統兵征戰,她的部隊稱為「娘子軍」。她曾駐軍於山西平定地方的娘子關,這個地區因此而得名,成為後世的軍事重鎮。平陽公主的業績受到後人的敬重,文人墨客不乏頌詠之作。明人王世貞《娘子關偶成》:「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關前高義旗。今日關頭成獨笑,可無巾幗贈男兒。」(《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五十一)希望當時對瓦剌的斗爭中也有平陽公主式的女英雄為國立功。話說回來,平陽公主每戰身著甲胄,或以軍鼓指揮戰斗,或執劍沖鋒在前,大約是積勞的原因,起兵六年後公主亡故。對她的死,李淵極其悲傷,令喪禮加厚,送葬的儀仗隊中要有羽葆(華蓋)、鼓吹、大路(大輅,大車)、麾幢、虎賁、甲卒、班劍。羽葆是有大功勛的人才可能賜用的,李淵以此酬勞女兒助平天下的功勞,但是太常寺官員提出異議,說鼓吹是軍樂,自古以來也沒有用在婦人葬禮上的,不能用。李淵堅持原令,並開導說:像公主那樣領兵征戰,助建國家,古來也沒有呀!用鼓吹軍樂正合她的身份事績。葬禮就按李淵的命令進行了(《新唐書·平陽公主傳》、《舊唐書·柴紹傳》)。韓世忠的妻子梁紅玉與丈夫的結合有一段傳說故事。據說她當妓女時,看中窮困的韓世忠,給予資助,使世忠後日得以發揮才能。當宋室南渡,苗傅、劉正彥廢高宗立太子趙時,韓世忠領兵進討,苗傅將在杭州的梁氏及其子韓亮關押起來,尋又封梁氏為安國夫人,派她去招撫世忠,梁氏到軍中,幫助世忠繼續進兵,促成高宗復辟。隨後世忠任浙西制置使,駐守鎮江,與金兀術戰於黃天盪,梁氏隨世忠在軍營,當戰斗激烈時,親自擊鼓,鼓舞軍士鬥志和勇氣,終於在將士通力奮戰下打擊了金軍。世忠任寧武安化軍節度使、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開辟楚州,與士兵一同勞作,梁氏親自織草簾子,以便建造房屋(《宋史·韓世忠傳》)。梁氏貴為國夫人,從軍打仗、生產,不畏勞苦,實有一番作為。她的生活,自會是充實的。秦良玉,四川忠州人,與石砫宣撫使馬千乘結婚。石砫是少數民族土司,長官世襲,秦良玉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萬曆年間,明朝出兵攻打貴州播州少數民族,馬千乘統帥3000人參加戰斗。秦良玉文武俱能,善於騎射,兼通文詞,見識高明,很有膽量,而且風度嫻雅,見丈夫出征,另外帶領精兵500自備糧草從征,戰斗結束,在川南的戰功,他們夫婦數第一。馬千乘死後,良玉代行其職。天啟(1621~1627)時,明朝對遼東後金作戰,秦良玉奉調領兵3000進駐山海關參戰,以功受二品服,得封誥,又奉命回四川徵兵,恰逢奢崇明、樊龍等在重慶、四川反明,秦良玉被委為總兵官,統兵討叛,取得勝利。在戰斗中明朝的官兵怯懦不前,未見敵即先逃遁,卻嫉妒秦良玉的戰功,秦良玉為此上書,指責那些人「以六尺軀須眉男子,忌一巾幗婦人」。天啟皇帝因而令文武大吏以禮對待秦良玉,不要因她是少數民族的土司而歧視她。 崇禎三年(1630),明朝因後金占據永平等城,又詔秦良玉率師勤王,良玉捐家產助明朝,進京,受崇禎帝召見。後金軍退出永平,良玉返川,參加對農民軍的戰爭。川撫邵捷春不懂軍事,良玉知道在他指揮下要吃敗仗,但無力改變他的軍事部署,結果在一次戰斗中三萬人被張獻忠打得全軍覆沒。秦良玉提出招兵二萬,一半由自家供給的建議,未被採納,遂回石砫堅守,後以年老病死。良玉統兵,號令嚴明,軍紀嚴肅,其部在鄉間稱為「白桿兵」,很有戰鬥力(《明史·秦良玉傳》)。女將軍之外,現在來看女扮男裝的出仕者。 南朝時,浙江東陽女子婁逞,穿上男性服裝詐稱男子,她會下圍棋,識字,能講解書籍,憑借這些本事與官員交遊,當官,做到揚州議曹從事。在這里,女兒身的真情被人發現,宋明帝劉撤掉她的官職,強令她返回原籍。婁逞沒有辦法,只有穿上女子服裝離去,臨行時嘆惜地說:像我這樣有能力,卻不能跟男人一樣在社會上活動,現在只好回家當老太婆去了,實在可惜呀(《南史·崔慧景傳附傳》)!據《太平廣記》記載,唐代中興名將郭子儀屬下官員張死了,其妻冒充是張詧的弟弟,接著做官,最後出任御史大夫。五代時蜀國女子黃崇嘏,改著男裝,偽稱為男人,也進入仕途,攝理司戶參軍,辦事明快而有條理,又能作詩,受蜀相周庠的賞識,要把女兒嫁給她,她才暴露身份,被迫離開政府,回到臨邛。 還有:花木蘭, 平陽公主,洗夫人,馮素貞,荀灌娘,秦良玉,孟麗君。

❾ 偽娘和易裝癖和人妖的區別是什麼

偽娘
偽娘是一個ACG界名詞,通常指的是男扮女裝的男性角色,變裝後常常帶有很強的萌屬性,有的可能更勝過一般女性角色。隨著偽娘角色的增多,越來越多的男性動漫愛好者開始喜歡偽娘,而女性向BL漫畫中亦常有偽娘出現。
容貌美麗且酷似女性的正常男性,其適合女裝,是地球上珍貴的原生物種,由於數量稀少。

什麼是偽娘?
相貌、身材接近於(幾乎是)女性,心理、性格介於男性與女性之間,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魅力(在女性眼中擁有男性魅力,在男性眼中擁有女性魅力,至少在ACG故事中是如此)的非女性人物

偽娘的基本含義
相貌形態呈女性化,具有很強的萌屬性,生理性別為男,大多給人以錯覺,被誤認為是女生,有的甚至能夠以假亂真,萌過一般女生。另外還有一部分為內心具有女性心理,而且主觀上有變成女生的願望,卻因為個人身體條件的欠缺和生活條件的不夠完美等外界因素而無法做到在身體上偽的很完美的內在型偽娘.
該生物又分為三個亞種,他們是御姐亞種、蘿莉亞種、人妖亞種,御姐亞種的代表人物就是宮小路瑞穗.
(渡良瀨准:在游戲官方的介紹中就說明了她是人妖)
(請將這里的人妖與泰國某種需要注射激素的同名生物區分開來理解。)

易裝癖,通俗說就是「男扮女裝」(極少指「女扮男裝」),男人在部分的時間里以尋常男人的方式生活,而另一部分時間里按女人的角色穿著和生活:塗口紅,抹眼影,穿蕾絲短裙,穿絲襪…
易裝癖者並非出於性的動機,並非就是同性戀.這些男人自稱「異性戀的易裝癖者」,這是他們內在女性特質的表現方式.
易裝癖產生的原因除了遺傳基因,主要是社會原因造成的.剛一出生時,醫生就根據生殖器為個體貼上了性別標簽.從此,個體的行為就要符合這一性別角色,社會方方面面的權威(包括父母、老師、團體、政府等)迫使個體服從並採納特定的態度及行為方式,否則就會受到相應的抑制.個體就這樣在成長中一步步確定並鞏固自己的性別角色,把行為和知覺限制在窄小的軌道中,這當然也包括性別取向。
但由於權威並不能完全抹殺個性,於是,每個人的性別塑造都有一個「度」(degree),這與自身的觀念相關,也同樣受到不同的社會、文化、家庭等的影響。在生就的性別角色和個人情感之間的沖撞中,真正的性別角色逐漸成形。
有的人適應良好,就是所謂正常形態的性別角色;有的人有些矛盾模糊,而權威又只允許兩種可能的性別模式,於是他只有通過」易裝」來釋放和表現具有女性特質的一面; 還有的人則根本無法調和這種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性別角色, 他們採取「性別再造手術」(gender reassignment surgery),以釋放受到壓抑的個性.
值得一提的是, 如果女人留短發、穿西裝、系領帶,敢作敢為地表現自己,她雖然會被視作激進女權主義者或者女同性戀,但這是可以容忍的。但如果男人想戴耳環、穿漂亮衣服,再塗點化妝品,以此對自己的形象做個試驗的話,就很可能會被當成」易裝癖」的臨床症狀了。
是否可以這樣理解? 在女權主義者從未停止過與之斗爭譴責的男權社會里,女人仍然是弱者的代名詞. 「男扮女裝」的男人想躲在女性的外表下,以此裝嫩撒嬌來減輕壓力推卸責任,被主流男權社會所不齒也是在所難免的.而對主流的男權來說,女人只要准備好桌上的晚餐,沒有人會真正介意女人在幹些什麼。

人妖是港台叫法。有些地區把他們叫做「紅藝人」,因為大多數人妖是靠歌舞表演生存的,我國的海南省興隆市就有專門的紅藝人表演場所。」人」者,說明他(還)是人,」妖」者,說明他是由人變的,妖里妖氣。泰語叫:GRATEAI。英語作:SHEMALE。和「妖」風馬牛不相及。不過到現在,主要指的是在泰國旅遊勝地帕塔亞專事表演的從小服用雌性激素而發育的男性。人妖的起源還有另一種說法:在泰國早年間,由於戰亂影響導致所有成年男子必須去打仗,這時就有人發現在一種野草,當地人管這叫「女兒草」,經常吃可以使其男性特徵退化,女性特徵明顯,比如胸部豐滿,聲音變細,喉結消失等等。很多男子為了不去當兵而選擇吃「女兒草」,等其戰亂過後,停止服用恢復男兒身(摘自《中國古代性殘害》)。 其中部分是變性人(外生殖器做了手術),而大部分仍然是「男人」,只是胸部隆起,腰肢纖細,完全喪失了生育能力(仍然能夠射精),大多人妖都很漂亮,唯一外表上和女性區別是通常手腳較大,並可通過聲音鑒別。這一類人多集中在泰國,我們稱之為「人妖」。由於特殊的社會環境和原因,人妖主要淪為供人欣賞的取樂對象,其生活的辛酸不言而喻。年紀大的人妖往丑角發展,逗逗觀眾要靠上天賞賜一副比例均勻、細瘦的骨架,不然有再好的容貌,也無法成為最佳女主角,只能跑跑龍套或是往丑角發展了。人妖秀的表演內容,含括各國民族舞蹈和代表歌曲,不僅吸引觀光客,就連當地人也常光臨。除了欣賞豪華的歌舞表演之外,也可看到姿色較平凡的舞者表演笑劇。
在泰國,幾乎在任何地方都能碰上人妖,只是你分辨不出來罷了。但人妖在法律上是定為男性的。不男不女,這也正巧符合「人妖」名字的本身。泰國的人妖,主要集中在曼谷和芭堤雅,而尤以芭堤雅為多。芭堤雅是泰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以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未受污染的海岸線而聞名,倚山傍海,四季氣候宜人。該城有兩個著名的人妖歌舞藝術團,可觀看到最高水平的人妖藝術表演。
在泰國,人妖一般都來自生計艱難的貧苦家庭,可以說,幾乎沒有富家子弟願意做人妖。在泰國,有專門培養人妖的學校。一般是從小孩兩三歲時開始培養。培養的方式是以女性化為標准,女式衣著、打扮、女性行為方式、女性的愛好。同時,更重要的一點是吃女性荷爾蒙葯。這種葯的作用在於抑制男性生殖器官的發育,促進體內新陳代謝,並向女性發展。一般有十多年的服葯期。十多年後,男性生理特徵便逐漸萎縮,如男性陽具,就會變得又短又小,而皮膚就會變得細潤,有光澤,臀部、胸部會越發達,像女性一樣,肌肉減少,皮下脂肪增多,皮膚富於彈性,胸乳增長快的,比普通女性還高聳、渾圓、挺拔。
在這期間,學校便要教授許多技藝。比如讓她們學習舞蹈,熟悉聲音。練功是極其艱苦的過程,腿功、腰功、頭、手、腳等,都要進行嚴格的規范化訓練,這種訓練的苦,一般女性是難以承受的。而且,並不是所有人妖都能夠成為優秀的藝人,眾多的人妖中,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成為驕驕者。為了培養出一批優秀演員,有的人妖藝術學校或藝術團體,還要選拔人妖送往國外,比如美國、日本或其它國家深造。所以,人妖藝術表演水準是相當高的。
至於這些人妖演員,優秀的,每月月薪有一萬泰銖,差的,則只有一千元左右。而她們每天平均要演出三場以上。演出收入歸劇團老闆,老闆根本上是將「她們」作為發財致富的工具。所以,為了生存,人妖就不得不拚命地賺錢。
但「她們」賺錢的途徑除了出賣色相以外,又別無選擇,所以不少人妖只好在外胡來。比如在紅燈區,許多妓院的老鴇都願意高薪聘請漂亮的人妖來作拉客的妓女。
人妖在泰國是受到歧視的。雖然法律規定她們為男性,可是從來沒有人把她們當作男人看待,只把她們視作一群玩物。她們自幼接受女性化的教育和熏陶,使性格、形態都表現出女性特徵。在小學期間,她們在心理發育上就出現嚴重不平衡。社會的歧視使她們感到自卑和絕望。
人妖的生命和藝術生涯都是非常短暫的,一般來講,人妖的平均壽命只有35-40歲,他們的生理周期大致有三個階段:一是成長期(18歲以前),這個階段是人妖向女性化方向成長的重要階段,同時,他們要接受相關的藝術培訓;二是鼎盛期(18-25歲),這是人妖的事業巔峰期,這個年齡段的人妖會獲得很多的登台表演機會,他們賺取的薪水也是最多的;三是衰老期(26歲以後),這個階段的人妖,就如同55歲以上的正常人一樣,開始衰老。人妖的壽命之所以這么短暫,主要是和他們長期服用雌性激素有關。由於過多使用激素,使他們對葯物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當他們進入衰老期後,其男性特徵開始明顯地暴露出來,皮膚變得粗糙、毛孔粗大,聲音也隨之變粗,此時雌性激素對他們的作用已經不如以前那麼明顯,他們也只有在身心煎熬中度過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