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裝分類 » 女裝店不講價怎麼記價
擴展閱讀
防止灰塵用什麼手套 2025-07-12 18:29:42
翻毛皮衣脫毛怎麼辦 2025-07-12 18:28:16

女裝店不講價怎麼記價

發布時間: 2022-10-20 16:35:52

㈠ 去實體店買衣服的時候,如何有技巧地講價

看你在哪裡買衣服啦,跟你講個真事!我朋友的媽媽在杭州的批發市場四季青買衣服,是這樣砍價,商家報價的一半的百分之三十。什麼意思呢?比如賣家報價1000元,你還價的金額是150元。大概就是這個套路。還有一些小方法可以幫助你砍價成功!比如和好朋友去批發市場買衣服可以拉個小推車,假裝是來批貨的,這樣商家以為來了大戶。說話的時候口氣也要注意下,要顯得你很老練,這就需要你的演技了哦。

㈡ 服裝到底該如何定價

價格策略是給所有買者規定一個價格,是一個比較近代的觀念。

價格是決定公司市場份額和盈利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營銷組合中,價格是唯一能產生收入的因素。

商家面對賣者的三種主要的定價決策問題是:對第一次銷售的產品如何定價;怎樣隨時間和空間的轉移修定一個產品的價格以適應各種環境和機會的需要;怎樣調整價格和怎樣對競爭者的價格調整作出反應。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定價?

除了成本分析、競品分析和客戶群消費能力分析,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在價格制定之前需要掌握的一些必備消費心理學。


3

心理賬戶,

關於滿減、折扣、大禮包

首先假設這2種場景:

一個經典的"心理實驗":

實驗情境A:你打算去劇院看一場演出,票價是10 美元,在你到達劇院的時候,發現自己丟了一張10 美元鈔票。你是否會買票看演出?

實驗情境B:你打算去看一場演出而且花10 美元錢買了一張票。在你到達劇院的時候,發現門票丟了。如果你想看演出,必須再花10 美元,你是否會買票?

結果如何?

實驗情境A的實驗表明:88%的調查對象選擇會;12%的調查對象選擇不會。(調查對象為183 人)

實驗情境B實驗結果表明:46%的調查對象選擇會,54%的調查對象不會。(調查對象為200 人)

為什麼會這樣?從絕對值角度看,丟票與丟錢都一樣,都是損失了10美元,為什麼導致繼續花10美元就出現了巨大的行為差異。事實上,這是"心理賬戶"在作祟。

心理賬戶的定價技巧

01 滿減

買東西時,單純的支出讓人感覺不愉快,但是,如果在支出的同時還伴隨著收入,哪怕只有一點,也會沖淡買家在花錢時的愧疚感。

比如,一件標價1000的產品打8折,和滿1000減200看起來要付出的成本是一樣的,但是買家心理上卻有很大差別。

1000元的東西付出800就能買到,差異貌似沒有這么大。但是如果是滿1000減200,感覺是自己已經付出了1000塊(和800差異不大),然後又額外收獲了200元(200比起0差異很大)。

02 壞消息一起說,好消息分開說

為什麼經常看到很多賣家說買3999元電腦,送耳機、送高檔滑鼠墊、送免費1年上門維修,而不是把耳機、上門維修等價格都包在3999元裡面?

這是因為,人們對損失和收益的感知並不是線性的,假設你獲得100元能得到某種快樂,而想得到雙倍的快樂可能需要400元,而不是200元。

同樣,損失100元受到的某種痛苦,可能要損失400元才能感受到雙倍的痛苦。

所以,如果把所有的成本折到一起,給用戶一個總價,讓用戶一次支出3999,而不是感覺到多次支出(為電腦支出3000,為耳機支出200,為維修支出200……),用戶就覺得付出這些金錢沒有那麼痛苦。

所以,壞消息要一起說,而反過來,好消息則要分開說。比如贈品設置為什麼不直接說滿XX元送大禮包,而是一定要把贈品逐項羅列?

答案是,想讓買家覺得優惠很多。

另外,滿減的階梯設置多階梯也有這個效果。比如,滿100-10;滿200-30;滿500-100。

付錢的次數少,優惠的次數多,會讓買家更開心。

03 情感化設計

其實,每個產品在買家的心裡都有一個對應的心理賬戶,你想要買家付款,就要給他一個動用該賬戶資產的理由。

所以,首先,我們要分析買家可能會把這個產品的消費歸入哪一個心理賬戶,從哪個心理賬戶里支出會更加乾脆。

比如,一件標價為2000元的衣服,如果是給自己買可能會捨不得,但如果是送給心愛人的生日禮物,可能就會毫不猶豫地付款。

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因為,買家把這兩類支出歸到了不同的心理帳戶,衣服買給自己的是日常消費支出,但是買給心愛人則會歸為人情或情感維系支出,顯然大多買家更捨得為後者花錢。

因此,同樣的產品定位為禮品往往比定位為消費品能獲得更高的溢價,尤其是定位為高端商務禮品的時候。

比如小罐茶。如果是買來自己喝就顯得有點兒奢侈,立頓就夠了;但如果是送領導、送客戶,小罐茶馬上顯得不那麼貴(實際上,小罐茶的主打場景確實是商務禮品)。

另外,即便是給自己買東西,也有日常消費支出和自我投資支出的區別。比如,買kindle,如果只是為了方便看書,它看起來就比較貴;但如果是為了獲取知識、提升自己,一下子就變得很超值。

所以,運營人員在撰寫產品文案的時候,與其描述產品性能,不如直接描述買家能得到的預期收益。

04

總結

價格是產品的標識,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價格起著渲染、溝通、刺激的作用。通過價格可以為產品塑造優質的印象、凸顯產品品位。

零售行業有句話,價格是產品的生命線,但大多數公司往往更加重視推廣、流量的獲取,而在定價上非常草率,甚至會頻繁調整產品價格,殊不知這些都是非常錯誤的行為。

市場的發展永無止境,運營方法也一樣,關鍵是我們是不是在跟隨環境一起進化。

㈢ 服裝打折怎麼記算價格不是整數打幾點幾折又怎麼記算有沒有簡單的計算方法

打幾折就是原價乘以十分之幾,比如打8折,就是商品原價乘以0.8,打6.6折就是商品原價乘以0.66。

㈣ 買衣服怎麼砍價

砍價也是一種藝術。砍得好,少花錢淘到寶;砍不好,多花錢,落根草。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多年來購物砍價的心得體會:)

砍價前要做到知己知彼--就是要知道你要購買的東西的市場價位多少。給大家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小王同學看上一條名牌牛仔褲,百貨商場的售價是500元,而路邊的外貿服裝店售價300元,服裝批發市場的售價就更低了。一般的商場是不講價的,批發市場也看不上零售的買家,往往報的價格更狠。小王同學沒有做過相應的市場調查,盲目的到外貿服裝店去砍價,張嘴就砍到幾十塊,差點讓人家給哄出去!商家不但沒有一分錢利潤,而且還賠錢,商家一定不會賣給你,搞不好還認為你是個棒槌受歧視呢!可是只砍十塊二十塊的,咱們也不甘心,這些銀子可都是血汗錢啊!如果小王在買褲子之前,做到知己知彼,事先了解一下褲子在各個市場的銷售價位,設定一個合理的心裡價位,再來外貿服裝店找老闆砍價結果就肯定不一樣了。耐心和老闆講一講,盡量的接近已經調查到的心裡價位,我想老闆一定也會勉強同意的,畢竟老闆還是賺到了保本錢,利潤薄一點,有些流水人家老闆也可以接受。所以砍價前需要先了解一下市場,自已一定要定一個合適的心理價位,第一,自己能少花錢而賣到自己心儀的東西,第二,讓商家在不要虧本的情況下盈一點微薄的利潤。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看到這里大家一定會有疑問,如何來定一個合適的心裡價位呢,這里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說到這里很多朋友一定也猜到了,那就是來逛逛咱們的淘寶吧,依本人多年的購物經驗來看,以日常用品舉例,同樣商品淘寶網上的最低零售價格已經很接近於市場的批發價格了。所以出去購物前建議大家先逛一下淘寶網,了解一下你想賣的商品在淘寶網上最低的賣價是多少,然後再出去砍價就有底氣了,一般在淘寶最低價格的的基礎上加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商家一般也是會勉強接受的。

在砍價過程中賣家也是有很多忌諱的,本人總結了以下三點。

1.瘋狂的殺價後,賣家同意成交,買家卻突然反悔。(有時後果很嚴重,我的一個朋友就曾在一個服裝市場里,和一個老闆講了20多分鍾的價,衣服也試穿了,最後商家也同意了她說的價位,結果她又改變主意不買了~~~差點在服裝市場里被商家群毆)從商家的角度出發,砍了半天的價,磨了半天嘴皮子,又為你提供了服務,同意了你的心裡價位,而你突然反悔不買~~我想不論哪個商家都會生氣的

2.砍價的時候,盡量不要以比價格為由。還是以小王買牛仔褲舉例子,砍價時小王說,在別的地方同樣的褲子比你這里便宜的多,人家才賣多少錢,態度好一點圓滑一點的商家一定會告訴小王東西是不一樣的,區別在哪裡,大概你也無話可說。態度差一點的商家一定會說,那你去那裡買吧,這樣你一開始就被封殺了,白忙了,連砍價的機會都沒有了

3.砍價的時候,不要為了殺價而盲目的把好一些優質的東西說成劣質的東西。俗話說得好,不怕貨比貨,就怕不識貨,一些朋友在砍價的時候經常會挑一些毛病,比如說,你的商品這里蹭臟了,或者是這里開線了,或者這里有瑕疵,給我便宜點吧,這樣的理由要求便宜一般是合理的(商家一般都想盡快處理掉一些有瑕疵的商品)。但是我長看到一些朋友砍價的時候口氣非常的強硬,張嘴就是:什麼呀,就你這破東西還值300元,給我便宜點吧,我想不論是那個商家聽了都會生氣的——破東西你還來買干什麼?我想:不論是買家還是賣家,沒有人願意聽別人無理由的貶低自己的東西,說自己的東西不好。所以這樣砍價往往也會以失敗告終的。

最後來說說怎樣提高砍價的成功率。本人總結六個字: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就是盡量選擇在一些天氣不好的時候砍價,比如刮大風,下大雨,商家的生意不好,一定會盡量保流水,砍價容易成功。盡量避免在周五晚上和周六周日買東西,因為這幾天是商家的銷售高峰期,人流攢動,生意興隆,你不買就算了,反正有的是人。所以建議買家盡量選擇周一至周五白天購物,這是砍價的成功率也是比較高的。

地利,就是盡量避免在一些特別火的市場大砍特卡砍,商家地理位置好,生意就好,當然不會在意掙你這一點錢,有陪你講價的功夫不如把你糊弄走,做下一個人的生意(不是人人都會講價的)所以砍價應該選擇一些效益不好生意冷清的市場,就是你不砍價我想商家也不會給你報高價,就算你砍價,一般在商家能接受的范圍也都能成交。

人和,就是營造一個好的砍價氛圍。砍價時態度要誠懇,禮貌,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覺。還有一點很重要,砍價時最好單獨和老闆談,不要當著其他買家的面來講價。如果其他買家也在場,你在那裡講價,如果給你便宜,而被別人看到了,別人也一定也會要求便宜的,賣家必然不會同意,定會拒絕你的講價。所以砍價時盡量和賣家單獨談,成功率比較高。

以上就我多年敗家之後,大徹大悟所總結出來的一點點砍價心得。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多多指教。經濟危機已經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上了,我相信以最低的價格賣到最好的商品是每一個買家的願望,砍價所節省的每一分錢也是應對經濟危機的不二選擇。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㈤ 新開的服裝店,該怎麼定價格一件進價一百多元的衣服,賺一二十元到底該不該賣

您好,一定要把價格定高些,這樣給買東西的人留講價的空間,比如說30元進的,可以要100元左右,這樣60左右買就可以了,過低咱幹啥呢,不賺錢,自己生活怎麼辦嗎,低價不能賣,我個人的觀點,參考,南無阿彌陀佛!

㈥ 品牌衣服都不講價的嗎

那是出於管理的原因,統一價格有這樣幾個管理優勢:

3 折扣管理

通常服飾鞋子品牌的銷售有明顯的季節性,原價,9折,8折,7折,5折,3折一路往下走。品牌要保障企業的盈利以便平坦最後死庫存的成本。在最適銷的時候保持7折以上,在斷碼和滯銷後折扣走量,才能保證盈利。

㈦ 買衣服如何講價

我只知道算成本,算出成本就給個差不多的價格。
內衣是不講價的,去專賣店或者商場買40-00這樣,因為胸罩的成本只有5-10元,而這個價格只有在地攤零售可以買到,但不敢買。
T恤成本5-15元,給賣主個20-30就差不多了。
牛仔套裝一般50塊的成本,發貨可能發70這樣,但是再貴也不過百。
牛仔褲成本20左右,30就可以買下了,好點的最多不過50塊。
休閑裝單件25-40,給個50就好。
休閑褲和牛仔褲差不多,可能還要便宜些。
棉衣成本40-50,100以下可以拿到。
風衣成本30-40,50左右可以拿下。

知道成本了希望對您講價有參考。

溫馨提示:以上都是中低檔服裝價格,對高檔品牌服裝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