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女裝陳列搭配顏色口訣
A、色彩分析
(1)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色彩的相貌和彼此間的區別。
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深淺)。不同顏色相比較的明亮程度,如:赤橙黃綠青藍紫中,黃色明度最高,蘭色、紫色則最低:同一顏色中,加入黑色後,明度降低,加入白色後,明度升高。如淺紅的明度高於大紅,大紅又高於深紅。
3)純度:指色彩的鮮艷程度和顏色中所含彩色成分多少,是顏色的純粹程度。例如:黃色中摻入一點黑,或其他顏色,黃色的純度就會降低,顏色略變灰。
(2)色彩的感覺:
1)色彩的冷暖感:
紅色、橙色、黃色為暖色系:藍色、藍綠色、藍紫色為冷色系。綠紫色和無彩色屬於個性色。在無彩色中,白色偏冷,黑色偏暖。
2)色彩的輕重感:
由色彩的明度決定。明度越高分量越輕;色譜中,黃色最輕,紫色最重:白色輕,黑色重,
3)色彩的遠近感:
由色彩的純度決定。純度高的往前進,純度底的往後退。可以形成色彩的層次。
(3)色彩具有的形象
高級感————金、銀、白
低級感————橙、紫紅、綠、黃、黃綠色
熱鬧感————橙、黃、紫紅
寂寞感————灰、藍灰、明灰
快樂感————黃、橙、水藍
寧靜感————紫藍灰、明灰、水藍
(4)組合色彩的形象
溫暖感—一—一暖色與暖色
清涼感————寒色與寒色
輕快感一一一一高明度與同類色的組合
穩重感————低明度與同類色的組合.
華麗感————高彩度,色相環上互相遠離的色彩組合
普實感————低彩度,色相環上相離的色彩組合
摩登感—一—一灰色與鮮艷色彩(純色)的組合
庸俗感————以茶色為主體的配色法
績構感————黃與黑、紅與黃等配色
理性感————白與青綠等配色
沉著感————茶與藍等配色
活潑感————黃與明綠等配色
年輕感————白與粉紅等配色
平凡感————綠與橙等配色
B、基本配色:
(1)同類色相配:
指深淺、明暗不同的兩種同一類顏色相配,比如:青配天藍,墨綠配淺綠,咖啡配米色,深紅配淺紅等,同類色配合的服裝顯得柔和文雅。
(2)似色相配:
指兩個比較接近的顏色相配,如:紅色與橙紅或紫紅相配,黃色與綠色或橙黃色相配等。近似色的配合效果也比較柔和。
(3)異色配合:
指兩個相隔較遠的顏色相配,如:黃色與紫色, 紅色與青綠色,這種配色比較強烈。
(4)補色配合:
指兩個相對的顏色的配合,如
Ⅱ 女裝陳列技巧詳細解釋
孔雀之美,在於開屏;服裝之美,在於展示。有效合理的服裝陳列,能夠恰當的展現服裝的特性、質感與理念,從而讓整個終端生機盎然。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商場女裝店鋪陳列規范,一起來看看如何利用陳列來搶占顧客吧。
七、配飾品
配飾品展示的要點是通過細節,體現精緻品位,因此對配飾品的細節整理尤其重要。
1. 鞋
鞋的吊牌要放在鞋裡面,保持清潔:鞋底要貼上透明鞋底膠:扣上鞋扣,系好鞋帶:鞋子內的填充物不可以外露,高筒靴用專用支架填充。
2. 包
背包陳列要塞滿填充物,使其保持原樣,背包的包帶應整理整齊,吊牌不可以外露,包裝在背帶、拉鏈扣上的包裝紙要拆除。
3. 皮帶
皮帶陳列一律要去掉包裝。掛在飾品牆上展示的皮帶,注意在長短、寬窄、數量都要保持均衡,一個掛通陳列2-4條皮帶比較合適,前窄後寬,長短一致或前短後長。
4. 圍(領)巾
一定要熨燙平整,可配合模特或正掛搭配展示,也可掛放在飾品牆。掛放在飾品牆的圍巾、領巾注意用適當的細節手法,增強展示效果。
5. 眼鏡、錢包等小飾品
注意時常保養清潔,可配合模特或正掛搭配展示,也可擱置在專用飾品架上。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商場女裝店陳列的幾個技巧了,女裝店陳列做到以上這7點,相信你一定能夠輕松搶佔80%的顧客哦!
Ⅲ 怎樣才能更好的做好女裝陳列
1.服裝陳列方式:突出重點,將大的桃子放在上面,將小的放在下面。
2.色綵排列:採用對比色的形式。用綠色來襯托紅色的桃子,使桃子顯得更加鮮艷。
3.產品鮮度:為了突出水果的鮮度,攤主用幾片桃樹葉來強調產品是剛剛採摘下來的,並用幾點水滴增加水果新鮮感。 第二張是一個朋友提供的國外男裝博覽會上照片,這一次是服裝陳列師們把菠蘿、香蕉、檸檬和服裝陳列在一起,我猜想服裝陳列師除了在尋求一種視覺的新奇感以外,其實也是借水果來表達服裝的一種時尚鮮度。 不僅水果有新鮮度,服裝同樣也有它的新鮮度,服裝的新鮮度其實就是流行感。只不過水果的新鮮度可以眼也可以用嘴來檢驗,服裝只能用眼來品嘗。 如果把服裝比做菜餚,那麼服裝陳列就是經過服裝陳列師的精心調配後,呈現給顧客是一席的視覺盛宴,不僅有時尚的色彩,還有流行的香味。
一. 服裝陳列是什麼?
有許多人認為服裝陳列就是布置櫥窗、給人模穿穿衣服,這是對服裝陳列的片面理解。服裝陳列是涵蓋了營銷學、心理學、視覺藝術等多門學科知識,英文稱為Display、Shoeing、Visual Presentation或Visual merchandising Presentation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也是終端賣場最有效的營銷手段之一,通過對產品、櫥窗、貨架、模特、燈光、音樂、POP海報、通道的科學規劃,達到促進產品銷售,提升品牌形象的目的。 一個優秀的服裝陳列師除了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外、還要對品牌的風格、顧客的購買心理、產品的銷售有一定的研究。 近年國內的營銷界也把賣場服裝陳列稱為「視覺營銷」,足見服裝陳列的在營銷中的地位。
二. 服裝陳列給我們帶來什麼?
記得有一次,我們在一個企業里給一群40多位資深的店長做服裝陳列培訓,在培訓之前,我們先將這些店長分成紅、黃、藍三個隊,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除了服裝,顧客還想得到什麼?三個隊的隊員經過良久的思考和討論後,在紙上寫下了這樣一些答案: A.紅隊:氣氛、朋友般的親切、時尚、優越感、美好的感受。 B. 黃隊:良好的環境、友誼、流行資訊、被尊重的感覺、生活體驗。 C.藍隊:良好的購物環境、微笑、時尚的感受 、優秀的服務、物超所值。 這些店長最少都有三年以上終端的管理經驗,對顧客還是相當的了解。因此我們相信這份答案基本還是真實的反映了顧客的一些心理感受。在這里我們可以發現三份答案中都提到:顧客除了購買衣服外,以及需要人和人之間的「尊重、渴望、微笑」的精神體驗外,他們還需要獲得「良好的環境、獲取時尚信息、氣氛」等視覺和 聽覺的體驗,而這些需求所佔的比例一點也不亞於服裝的本身。 義大利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喬治•阿瑪尼早期就在義大利的一個百貨公司里從事櫥窗服裝陳列工作,服裝陳列師出身的阿瑪尼對賣場的服裝陳列有著更深刻的理解:「我們要為顧客創造一種激動人心而且出乎意料的體驗,同時又在整體上維持清晰一致的識別。商店的每一個部分都在表達我的美學理念,我希望能在一個空間和一種氛圍中展示我的設計,為顧客提供一種深刻的體驗。」 請注意這句話:「商店的每一個部分都在表達我的美學理念,我希望能在一個空間和一種氛圍中展示我的設計。」也就是說阿瑪尼的服裝是在阿瑪尼專賣店的特定的環境中、特定的燈光、服裝陳列方式以及營業員的服務,這樣一種特定的品牌文化的氛圍下銷售出去的,設想如果把阿瑪尼的服裝放到一個雜亂無章的低檔批發市場中銷售,還能賣出專賣店那樣的價格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服裝陳列方式和服裝同樣是有價值的,服裝陳列可以促進銷售,可以創造價值。 著名的休閑裝品牌佐丹奴自1992年進入內地以來,就一直不遺餘力在終端推廣服裝陳列。佐丹奴是這樣看待服裝陳列的作用:貨品服裝陳列所起的推銷作用,比任何媒介大為有力,貨品給予消費者的第一印象亦是持久的印象。視覺化之貨品推銷是立足於銷售之第一線,它是一個無聲的推銷員。 無獨有偶,作為國際級品牌新偶像的ZARA對服裝陳列也有它獨到的觀點:「盡管每個系列商品的數量是有限的,但通過每周兩次更新庫存,商品的輪換擺放,專賣店還是每天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就是預先制定展示計劃的良好效果。顧客們在店內不由得四顧環盼,他們感到商店好象永遠都在更新。」 無論佐丹奴、ESPRIT還是ZARA,他們不光對賣場進行科學的規劃,並且在事先還制定了預先的服裝陳列方案,對服裝陳列的重視,已成為許多國際品牌的共識。 服裝陳列給我們帶來什麼?我認為有以下兩個作用: 1.促進產品銷售:通過各種服裝陳列形式可以使靜止的服裝變成顧客關注的目標。對重點推薦的貨品以及新上市的貨品,用視覺的語言,吸引消費者。同時,經過科學規劃和精心服裝陳列的賣 場可以提高商品的檔次,增加商品的附加值。 2. 傳播品牌文化:服裝除了物質的層面的東西外,更是一種文化。好的服裝陳列除了告知賣場的銷售信息外,同時還應傳遞一種企業特有的品牌文化。一個品牌只有建立起自己特有的品牌文化,才能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從而形成起一批忠實的顧客群。可以從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並增強企業的品牌競爭力,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三.對服裝陳列認知的誤區
由於我國服裝業的品牌發展起步較晚,對服裝陳列的認知程度也各有不同,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種狀況: 第一種是服裝陳列無用觀點:認為終端的銷售除了產品以外主要靠營銷技巧,服裝陳列只是一種裝飾,是一種裝點門面用的可有可無的東西。 第二種是服裝陳列萬能觀點:認為服裝陳列可以迅速提升銷售額,比營銷手段還重要。持這種觀點的人往往在每一次服裝陳列師做完的服裝陳列後,希望營業額會有很大的飈升。假如服裝陳列對營銷沒有促進,他們又很容易成為服裝陳列無用論擁護者。 最後一個是狹義的服裝陳列觀點:認為服裝陳列師的工作就是擺擺衣服。這是目前在許多企業中出現最多的一種現象,賣場服裝陳列師不重視賣場通道的規劃,或把通道的設計交給了店鋪設計師,把POP的設計交給了平面設計師,服裝陳列師工作往往是接受的一堆已經設計好的服裝,一個已經規劃好的賣場,一張已經設計好的POP。在此之前,這些不同分工的設計師之間又往往沒有任何的交流。最後的結果是造成服裝陳列師工作面的狹窄,工作被動、服裝陳列創意主題牽強,賣場整體感不強。 面對這樣一種狀態,我們一方面要對服裝陳列這個新興的職業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寬容的態度,關注它的成長,同時也要客觀地看待他的作用。 我認為服裝陳列是終端中重要的一環,但它必須要和其他環節一起,和終端的其他環節互動,形成一個完整的終端營銷系統,才能使服裝陳列起到真正的作用。 良好的服裝陳列狀態應該是有機的、互動的、全方位。我在對一個國內著名女裝品牌整合過程中,曾提出這樣一個口號:讓服裝設計師了解服裝陳列,讓服裝陳列師了解服裝設計。我認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設計師設計理念,毫無保留地傳遞到終端,同時讓服裝設計師更多地考慮賣場終端的狀態,在設計中對產品進行調整。同時在每次的產品規劃時要求服裝陳列師要參與產品的規劃設計討論,使一些好的服裝陳列思想在設計階段就得以貫徹。事實證明,現在經過幾季的磨合後,該女裝品牌服裝陳列工作漸漸形成了一種非常良好的局面,賣場服裝陳列的整體感也比以前加強了。
四.服裝陳列的三個層次:
賣場服裝陳列根據工作目標和結果的不同,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分為三個層次:1.整潔、規范;2.合理、和諧;3.時尚、風格。 不同的品牌要對自身的服裝陳列現狀進行分析,確定契合實際的工作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提升,切忌「一口吃個胖子」的冒進思想。 1.整潔、規范:賣場中首先要保持整潔,場地干凈、清潔,服裝貨架無灰塵、貨物堆放、掛裝平整、燈光明亮。假如連這點都做不到,我們就無法去實施其他服裝陳列工作了。規范就是賣場區域劃分,貨架的尺寸,服裝的展示、折疊、出樣、要做到能按照各品牌或常規的標准統一執行。 2.合理、和諧:賣場的通道規劃要科學合理,貨架及其他道具的擺放要符合顧客的購物習慣及人體工程學,服裝的分區劃分要和品牌的推廣和營銷策略相符合。同時還要做到服裝排列有節奏感,色彩協調,店內店外的整體風格要統一協調。 3.時尚、風格:在現代社會里,服裝是時尚產物,不管是時裝還是家居服,無一不打上時尚的烙印,店鋪的服裝陳列也不例外。賣場中的服裝陳列要有時尚感,讓顧客從店鋪服裝陳列中清晰地了解主推產品、主推色,獲取時尚信息。另外,店鋪的服裝陳列要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品牌文化。使整個賣場從櫥窗的設計、服裝的擺放、服裝陳列的風格上都具有自己的品牌風格,富有個性。 我認為賣場的服裝陳列工作只有做到第三個層面,才能算是真正進入服裝陳列的理想境界。
五.服裝陳列要從源頭抓起:
有的企業也非常重視服裝陳列,但往往努力做了很長時間,工作總是沒有一點起色。我認為要解決服裝陳列的根本問題,首先要從影響服裝陳列的源頭的兩個源頭抓起。這兩個源頭:一個是產品。一個是店鋪的設計。 首先我們來談談產品:服裝產品最終是在賣場中銷售的,一個成熟的服裝設計師就必須要了解賣場終端的狀態,服裝陳列師要一起參與產品的規劃。只有這樣才能把產品和服裝陳列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另外,在店鋪工程設計階段,服裝陳列師要事先做好和店鋪設計師的溝通,特別是賣場的通道規劃,燈光規劃等,合理良好的賣場規劃是做好服裝陳列工作的基礎。 目前,一些有遠見的服裝企業正在建立起一種良性的互動式的工作方式,服裝陳列師和服裝設計師、店鋪設計師在企業設計產品時、設計店鋪時就有所溝通,讓服裝設計師了解服裝陳列,讓服裝陳列師參與店鋪內部的規劃,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解決服裝陳列工作越做越狹窄,服裝陳列的主題和設計主題脫離的狀況,從根本上解決服裝陳列問題。隨著國內服裝企業的品牌意識加強,服裝陳列正逐漸受到品牌企業的重視。但把服裝陳列真正融入品牌規劃的之中,讓服裝陳列和品牌系統各個環節進行良性的互動,並建立有品牌特色的服裝陳列語言,仍是我們不斷努力和探索的一個目標。
希望可以幫到你
Ⅳ 女裝陳列師必看:如何讓陳列提升店鋪檔次
一:疊裝陳列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強調視覺,在色塊掌握上,原則應是從外到內,由淺至深、由暖至冷、由明至暗。因為這是人觀察事物的習性使然。這樣也能使消費者對商品產生興趣,從注意-吸引-觀察-購買等幾個環節進行購物行為。
● 同季節同類型同系列的產品陳列同一區域。
● 疊裝要折除包裝,薄裝每疊4-6件為宜,厚裝以3-4件為宜,襯衫領口可交錯擺放。每疊服裝型號及尺寸系列為自上而下,由小到大。
● 疊裝區域附近位置盡量設計模特,展示疊裝中的代表款式,以吸引注意,增進視覺。並且可以擺放相應的服裝款式的海報、宣傳單張,以全方位展示代表款。
掛裝:一般是以衣架把衣服掛上,這樣才全面展示商品的特性,易於形成色塊視覺沖擊和渲染氣氛,使消費者用眼就能認識了解該商品。但是,在有限的賣場,不可能過多的以掛裝陳列,一般是掛裝配合疊裝。這樣,一方面,能合理運用空間,另一方面,也使整個商品陳列,有層次感。
二:掛裝陳列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每款服飾應同時連續掛2件以上,通常不超過4件,掛裝應保持整潔,無摺痕。
● 同一系列款式的貨品使用同一種衣架。
● 掛裝號碼序列為:自前向後,由小碼至大碼;自左向右,自小碼至大碼。
● 掛裝的正列陳列顏色應從外到內,從前到後,由淺到深,由明至暗。側列從前到後,從外到內,由淺到深,由明至暗。
Ⅳ 服裝陳列中間隔法怎麼陳列
這些復制真的很煩人,看著都頭痛, 我做了3年的陳列了 我就簡單給你說明一下吧。
1.用多個顏色:這個問題要看你的衣服是類型的,商務的話,建議中性色+一個有彩色,畢竟商務裝還是成熟穩重一點的好, 都市休閑的話,建議中性色+不超過3個以上的有彩色,用中性色來間隔有彩色。如果是很時尚很潮的衣服,單款多色的話,建議用彩虹發來陳列,紅橙黃綠青藍紫這樣。
2.用間隔陳列法的好處是什麼:當賣場顏色過多的時候,你找不到一組合適方法來進行色彩組合,就可以用間隔法來解決,間隔法陳列可以給人帶來相對比較穩定的視覺效果,有節奏感。
PS:在做間隔陳列的時候,一個款式一個顏色最好是重復出3件,這樣才能在一個桿子上形成色塊。使你的間隔法顯得更加清晰。 (中性色=黑白灰,,有彩色=除了黑白灰以外的其他顏色)
Ⅵ 女裝店鋪陳列原則 如何將衣服掛出感覺
女裝加盟店衣服如何擺設更能吸引女性消費者呢?
大家都知道,店內衣服的擺放方式對於顧客買單也是有一定影響的,衣服擺的好,能讓顧客一眼就能瞧見,隨手就能拿到喜愛的款式,這樣勢必能對顧客買單產生很大的幫助。那麼究竟怎樣掛才有感覺?下面我分幾點說下,內容比較多,需要三四分鍾看完。
一、商品要求:
A、疊裝標准
(1)同季、同類、同系列產品陳列在同—區域內。
(2)疊裝貨品要拆除包裝,夏季薄面料產品每摞4-6件;冬季厚面料產品每摞3-4件。
(3)疊裝每摞原則上所佔位置不超過32CM×36CM。
(4)每摞疊裝的間距應保持在lOCM~15CM左右。
(5)每摞疊裝的貨品尺碼序列應從上到下,由小到大。
(6)每摞疊裝應保持肩位、襟位、褶位整齊、平直。
(7)疊裝陳列應避免65CM以下展示或光線較暗的角落展示。經常調換陳列產品的位置,以免造成滯銷。
(8)如果產品缺貨,可以用不同款式但同—系列顏色相同的貨品墊在第二摞貨品的下面。
(9)疊裝服裝的相關配飾應就近掛放在疊裝周圍,便於附加推銷。
(10)冷色調、大色塊組合適用於貨架的底部
(11)色調的排布自上而下應由冷漸暖,色塊由大漸小
B、掛裝標准
(1)同款服裝應同時連續相鄰掛列3—5件,尺碼要全。尺碼較多的服裝應掛列常銷的大眾適用尺碼。
(2)掛裝產品須保持整潔,有摺痕的貨品應先熨燙平整後再掛列。
(3)清除別針、夾子和線頭,紐扣、拉鏈或腰帶應全部就位。
(4)非開襟類或針織類貨品,掛裝時衣架須從衣服的下擺放入。
(5)系列款式的貨品使用同一衣架。
(6)側列掛裝貨品的間距應在6CM—8CM之間
(7)掛裝尺碼序列應從前往後、尺碼由小到大:從外到內,尺碼由小到大。
(8)正列掛裝顏色漸變從外到內,從前到後,由淺至深,由明至暗。側列掛裝色彩漸變,從前到後,從外到內,由淺至深,由明至暗。
(9)同類、同系列貨品掛列在同一展示區域內,男、女裝服飾應明確界定,分列展示。
(10)服飾掛裝與地面距離不應超過15CM。
(11)貨品污損後,及時清潔、處理和更換。
(12)將主推商品或色彩強烈的商品放置與主牆面,使顧客明確商品主題
(13)掛裝區域的就近位置,應擺放模特展示該區域掛裝的服裝。同時配置POP。
C、標價牌要求:
(1)標價牌內容須列印或正楷書寫。
(2)標價牌嚴緊出現塗改現象。
(3)同一專櫃標價牌須擺放在同一位置。
二、陳列事項:
陳列范圍
(1)黃金帶(80cm—120cm)最容易看見、接觸的空間,陳列主力商品、重點商品、季節商品。
(2)黃金帶以上(120cm—180cm)及黃金帶以下(60cm一80cm)……次於黃金帶易看見易觸的空間,陳列准主力商品及一般商品。
(3)庫存空間(0cm—60cm)陳列低頻度商品,陳列補充庫存品。
(4)准庫存空間(180cm—210cm)陳列補充量感的庫存品。
(5)氣氛空間(210cm以上)陳列樣品或色彩利用。
Ⅶ 女裝陳列搭配顏色口訣
A、色彩分析
(1)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色彩的相貌和彼此間的區別。
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深淺)。不同顏色相比較的明亮程度,如:赤橙黃綠青藍紫中,黃色明度最高,蘭色、紫色則最低:同一顏色中,加入黑色後,明度降低,加入白色後,明度升高。如淺紅的明度高於大紅,大紅又高於深紅。
3)純度:指色彩的鮮艷程度和顏色中所含彩色成分多少,是顏色的純粹程度。例如:黃色中摻入一點黑,或其他顏色,黃色的純度就會降低,顏色略變灰。
(2)色彩的感覺:
1)色彩的冷暖感:
紅色、橙色、黃色為暖色系:藍色、藍綠色、藍紫色為冷色系。綠紫色和無彩色屬於個性色。在無彩色中,白色偏冷,黑色偏暖。
2)色彩的輕重感:
由色彩的明度決定。明度越高分量越輕;色譜中,黃色最輕,紫色最重:白色輕,黑色重,
3)色彩的遠近感:
由色彩的純度決定。純度高的往前進,純度底的往後退。可以形成色彩的層次。
(3)色彩具有的形象
高級感————金、銀、白
低級感————橙、紫紅、綠、黃、黃綠色
熱鬧感————橙、黃、紫紅
寂寞感————灰、藍灰、明灰
快樂感————黃、橙、水藍
寧靜感————紫藍灰、明灰、水藍
(4)組合色彩的形象
溫暖感—一—一暖色與暖色
清涼感————寒色與寒色
輕快感一一一一高明度與同類色的組合
穩重感————低明度與同類色的組合.
華麗感————高彩度,色相環上互相遠離的色彩組合
普實感————低彩度,色相環上相離的色彩組合
摩登感—一—一灰色與鮮艷色彩(純色)的組合
庸俗感————以茶色為主體的配色法
績構感————黃與黑、紅與黃等配色
理性感————白與青綠等配色
沉著感————茶與藍等配色
活潑感————黃與明綠等配色
年輕感————白與粉紅等配色
平凡感————綠與橙等配色
B、基本配色:
(1)同類色相配:
指深淺、明暗不同的兩種同一類顏色相配,比如:青配天藍,墨綠配淺綠,咖啡配米色,深紅配淺紅等,同類色配合的服裝顯得柔和文雅。
(2)似色相配:
指兩個比較接近的顏色相配,如:紅色與橙紅或紫紅相配,黃色與綠色或橙黃色相配等。近似色的配合效果也比較柔和。
(3)異色配合:
指兩個相隔較遠的顏色相配,如:黃色與紫色, 紅色與青綠色,這種配色比較強烈。
(4)補色配合:
指兩個相對的顏色的配合,如
Ⅷ 女裝店陳列技巧 怎樣凸顯你的衣服特色
眼下正值服裝行業的銷售淡季,不少女裝加盟店對於店內業績慘淡很是頭疼,如何才能提高業績呢?首先一點就是要將店內的服裝陳列做好,利用陳列來促進成交十分重要,今天就簡單分享一下陳列中最重要的一點——商品分組。
商品分組,可以很好的將你的商品從零碎的點變成面,以面的方式展示給顧客,會有更強的視覺感。
3、商品組合
就是把能夠相關聯或具有賣點的商品組合在一起銷售,刺激顧客的連帶購買。
比如:服裝店鋪經常把上衣、褲子、帽子、鞋子、包包進行組合展示,這就是一種商品組合。
浴袍、沐浴露、潤膚露等浴室系列產品都組合在一起,當你想買一件浴袍的時候,看到這兩件商品時,很容易就將它們一起購買了。
在這一個貨架里,就能找到一系列的連帶商品,從頭到腳,很大可能就讓顧客一套都帶走。
其實,將商品分組的最大原因,就是幫顧客節省時間,把零碎的商品進行整合,製造一個讓顧客輕松、方便、明了的購物環境。
不會讓顧客陷入選擇困難症,不會因為腦袋中有太多選擇,無法真正選擇其一而導致放棄購買。
所以看一下你家的產品是不是也都做好了排列組合?不妨站在店外不遠處,從店外觀望店內,你的陳列是不是足夠亮眼,足夠吸睛?如果還不夠特別滿意,那麼就趕快參照上述方法,做新的調整吧~
Ⅸ 我靠的,葡萄牙的三百店還能混嗎
我看了下,滅火器上有地址的。。你拿那個在網上搜索下,找出個電話號碼應該很簡單賣保險的店,到處都是啊。
Ⅹ 七子之歌中300年指什麼
通過向官員賄賂後而得逞的,盤據是向中國政府繳納地租,強據則
是向中國強索澳門的「管理權」。在前兩個階段的近300年期間,葡萄牙人
雖然入據、盤據澳門,但中國對澳門仍行使主權。1887年中葡正式簽訂條
約,葡萄牙獲得「澳門永駐管理權」,但主權仍然屬於中國。這與清朝將
香港主權割讓給英國不可同日而語。
根據史載,葡萄牙人於1488年佔領印度並據為殖民地後,繼續向東推
進。1511年佔領馬來西亞馬六甲,並逐漸將觸角延伸到中國南部沿海。當
時葡萄牙由歐洲運來白銀、胡椒、蘇木、象牙、檀香等商品,與華人交易,
其中以白銀為大宗。然後從中國運回生絲、綢緞、茶葉、瓷器、麝香、甘
草、黃金、黃銅等,其中以生絲為大宗。由於利潤高達20倍以上,令葡萄
牙船商趨之若鶩,但當時仍屬非官方許可的走私貿易。
1517年葡萄牙駐印度總督派艦隊護送特使皮瑞茲赴中國廣州及北京,
要求正式通商,被明朝政府拒絕。其間葡萄牙艦隊曾強行登陸九龍半島屯
居,遭明朝守軍驅逐。
1535年,葡萄牙人向明朝官吏行賄,取得在澳門停靠碼頭的便利。
1553年,葡人又賄賂廣東海防官員,以貨船遇風浪為借口,請求在澳門借
地曝曬浸水貢物,並上岸搭棚暫住。這一「暫住」就是446年。
入據成為事實後,葡萄牙人在受賄官員的姑息下,得寸進尺,逐漸用
磚瓦建築固定房屋居住,數年之間,聚落成村。後來葡人甚至修城牆、築
炮台,並自行設置官吏,建立了他們所謂的遠東最早的據點。
初時,廣東官吏曾商討驅逐這批不速之客的辦法,但葡萄牙船商以賄
賂攻勢,除繳納船稅外,每年饋贈地方長官500兩白銀,以鞏固在舊稱蚝境
的澳門的地位。1572年,葡商在繳稅之際,又按例饋贈500兩白銀給地方官
吏,適巧當時有其他中國官吏在場,葡商翻譯只得說,那是付給中國政府
的年度地租。受賄官員亦宣稱所收地租將上繳國庫。從此賄賂變成地租,
從明代1572年一直繳到清代1849年為止。
1574年,明朝政府為了控制「澳夷」,在澳門島上沿葡萄牙人居住社
區外圍,修築了一道城牆,中間留個關閘設官兵把守。初期城門每月只開
啟兩次,後改變為每5天開啟一次,向葡萄牙人提供酒米食物及生活必需品。
根據史載,此舉是要「讓葡夷仰我儒沫」、「平時坐而困之,使不易久居」、
「倘有暴亂則可關閉關閘,扼其咽喉,斷絕糧食供應」。
然而明朝政府這一隔離政策,反而讓入據澳門的「葡夷」就地合法。
而如果居澳葡人內部發生爭執,明朝政府也懶得介入,而讓葡人社區自己
產生的法官依照自己習俗及法律審判,如果不服審判,還可上訴印度葡萄
牙高等法院。
葡萄牙人在明朝政府的管轄下,年年繳納地租,但也逐漸劃地自治,
組織議事公局,每3年舉行一次選舉,同時還建立了一支小型警衛隊,並設
立海關,向停泊澳門的葡國及外國船隻徵收關稅。
1578年羅馬教皇宣布成立天主教澳門教區,並任命澳門主教。1581年,
義大利天主教士利瑪竇抵達澳門,准備進入內地傳教。1602年,葡人在澳
門興建聖保羅教堂,前後建了35年,至1637年始建成。這座被澳門人稱為
「大三巴」的教堂至今仍是澳門的地標(三巴為SAOPAULO的廣東發音)。
1835年,「大三巴」毀於大火,只余正門。
1623年葡萄牙駐印度總督任命了澳門首任總督,賦予其統治澳門的權
力。
到了清朝,清政府繼續向葡人收取地租,並讓葡人自治。1749年,即
乾隆14年,清政府頒布管治澳門章程12條,以中、葡文刻石立於澳門議事
亭內,這項法令執行了100年。
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居澳葡萄牙
人大受鼓舞,一反恭順態度,派代表與廣州欽差大臣耆英談判,反要求清
政府賠償地租每年白銀500兩,及由葡兵駐防整個澳門島,遭清廷斷然拒絕。
1848年,葡萄牙澳門總督亞馬留率葡人封關閘,驅逐中國海關官吏,搗毀
立於議事亭內已有100年歷史的中、葡文中國法律石碑。
1845年,葡萄牙女王片面宣布澳門為葡萄牙殖民地自由港。
1851年,葡萄牙人攻佔�仔島。1864年,攻佔路環島。1874年,葡人
強拆逾300年歷史的關閘。1883年佔領澳門半島。
1887年,即光緒13年,葡人看準清廷懦弱無能,迫使清政府談判,簽
訂「中葡友好通商條約」,中國同意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但聲明界址
未劃定,有待兩國政府派員會勘後,再訂定界址專約。條約於1888年4月由
李鴻章與葡國使臣互換後正式生效。至於界址後來雙方曾多次會商都無結
果,葡國甚至曾提交海牙法庭請求公斷,後因葡萄牙國內革命,談判中止,
成為歷史懸案。
1928年4月,「中葡友好通商條約」期滿,當時國民政府通知葡萄牙駐
華公使,聲明1887年簽訂的「中葡友好通商條約」已失效,同年12月兩國
重簽「中葡友好通商條約」。但這項條約僅對關稅細則、商業事務等事項
重新做了規定,對葡萄牙對澳門是否繼續擁有「永駐管理權」則刻意模糊,
隻字未提。新約簽訂後,葡萄牙對澳門的佔領及管理現狀並無改變。
1955年,葡萄牙宣布澳門為葡萄牙「海外省」。
1974年葡萄牙國內發生「四二五革命」,新政府宣布放棄所有海外殖
民地,取消澳門「海外省」的地位。
1987年,中國與葡萄牙簽署「中葡聯合聲明」,宣布中國將自1999年
12月20日起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復雜,我來說說!!!
讀過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英國人如何通過卑鄙的鴉片戰爭,逐步逼迫清政府割讓香港和九龍,以及租借新界的,但對澳門當年如何落到葡萄牙人手中,許多國人並不了解。
研究澳門歷史可知,葡萄牙人佔領澳門可分為人據、盤據及強據三階段。人據是通過向官員賄賂後而得逞的,盤據是向中國政府繳納地租,強據則是向中國強索澳門的「管理權」。在前兩個階段的近300年期間,葡萄牙入雖然入據、盤據澳門,但中國對澳門仍行使主權。1887年中葡正式簽訂條約,葡萄牙獲得「澳門永駐管理權」,但主權仍然屬於中國。這與清朝將香港主權割讓給英國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