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裙子分類 » 錦絲緞適合搭什麼裙子
擴展閱讀
皮衣醬油怎麼洗掉 2025-05-14 14:29:47
南充哪裡有賣童裝品牌的 2025-05-14 14:27:44

錦絲緞適合搭什麼裙子

發布時間: 2022-06-17 21:51:35

① 錦絲緞屬於桑蠶絲嗎

1,絲綢是絲綢,這完全,完全平等! 2,真絲綢緞面料是絲綢織造。生絲真的緞產品。

② 錦絲緞是啥面料是桑蠶絲嗎

錦絲緞是就是用錦綸絲做出來的面料,是一種錦綸貢緞組織。不是蠶絲的。

③ 錦絲緞四件套怎麼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7

④ 仙劍奇俠傳3跟仙劍一是什麼關系,時間完全搭不上呀

告訴你整個仙劍的歷史吧,你就會明白 人物之間的關系(其實仙三在仙一之前) 仙劍奇俠傳歷史年表 遠古神話】 →盤古開天闢地 →盤古死後,精、氣、神化成伏羲、神農和女媧 →三皇造神、獸、人和將五靈凝聚成五靈珠 →神農在人間暴斃。 →蚩尤率獸等對付人,神族派神將軒轅氏和招喚五靈神對付蚩尤 →蚩尤拼盡餘力,打開異世界的通道,將殘部送達異世界,這些殘部在異世界逐漸修煉成「魔」,魔界也逐漸形成。而蚩尤所打開的通道,後來稱為『神魔之井』,五靈神不願回神界或回靈珠,且開始擾亂人間,女媧神對付五靈神,再將五靈神逼回靈珠。 →神族腐敗,人類也對神的積怨已久,終於爆發起義,天帝(伏羲)下令鎮壓,遭到人類頑強抵抗,天帝惱怒,下令女媧毀滅人類,重新創造敬神的新人類,女媧抗命不從,並下凡來維護人類。天帝開除女媧的神籍,派神將毀滅大地,大部分人類遭到屠殺,女媧率領人類對抗神界,補天地,阻洪水,挽救了殘存人類的命運。天帝省思後覺得神族也有不對之處,於是下令所有神族回到天界,封閉天界之門,下令神不得任意到人界,從此人神二界完全隔絕。不久女媧力竭死去,後代一直留在人間,世代守護人類。 【夏初】 神界地氣異變,神樹爆長萬丈,根系如垂天之雲,深入盤古之心,盤古之心輻聚周邊土石,逐漸擴大,形成懸空之山,是為「蜀山」。 【春秋末期】 →具體時間不明,重樓和神將飛蓬私鬥,配劍掉落,飛蓬被貶為凡人。龍陽誕生,為姜國太子。後五年龍葵誕生。 →楊國揮師攻姜國,姜國不敵,求助於齊,齊王要龍陽母親「離」的手綉—「江山社稷圖」為條件,姜王答應,齊國派兵保護。 →龍陽母親「離」去世,齊國撤軍,楊國包圍姜城,姜王染疾,政務由龍陽代理。 →在龍陽22歲時,龍葵17歲,龍陽開始鑄魔劍,半年後敵國攻破城,龍陽和姜王死去,龍葵跳入劍爐而成鬼,龍葵的處子之血結合無數怨靈使魔劍天成,一時天降血雨,楊軍全數暴斃,史稱「天劍之變」,後來另一個龍葵(紅)誕生保護龍葵。 →蜀山附近地氣特異,靈力極強的異象被一些方士發現,蜀山也成為傳說中的仙山。開始有修仙之人在這里結廬修煉,但此時並沒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修煉方式也各不相同,全憑自悟。其間有少數人成仙,多為「屍解」,偶然的成分很高。仙劍派祖師持飛蓬配劍開辟仙劍派。 【東漢初】 →蜀山修仙人數空前繁榮,最多達數千人,分成數百小門派,各自都有一套獨特的修仙方法。各門派宗旨不同,但多數都和道教的宗旨有一定聯系。同時,蜀山妖類修煉活動頻繁,人類才真正開始了解到世間有「妖」這樣一個種族,蜀山有相當一部分修士以斬妖鋤魔為己任,認為這樣可以積德升仙,蜀山劍俠漸漸出現在民間的傳說中。 【東漢末】 →蜀山各門派矛盾爭端不斷,在「仙劍派」的倡導下,蜀山修士蜀山絕頂召開大會,形成一個蜀山各門派的聯盟「蜀山盟」,同時在蜀山絕頂建立總部,形成日後蜀山派的雛形。 飛蓬佩劍則被【仙劍派】更名『鎮妖劍』(時間不確定) 【西晉末年】 →因姜國故宮被發掘,『魔劍』得以重見天日,以鬼力擾亂人間。後被【仙劍派】第三代掌門降服(時間不確定)。 另,三代掌門曾有記錄:「鎮妖劍疑是天界神器,不知何故落下凡間」 【東晉】 →蜀山各門派逐漸歸並為十幾個門派,最大的「仙劍派」人數已經有上百人,而蜀山中還有不少獨來獨往並不屬於某個門派的修仙之士。各種修仙方式也逐漸完整。當時主流的方式是煉丹服餌,而仙劍派的內功修煉被認為是效果不彰。 →仙劍前700年[穆帝永和七年壬子(352)] 瓊華派開始鑄造羲和劍、望舒劍。(此時正值瓊華第二十代掌門。由此推知,瓊華第一代掌門應於千年之前創瓊華派於昆侖之巔)。 【梁】 →梁武帝時期,因其信奉佛教,斥蜀山為邪魔外道,招集無數高僧、法師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盟」奮力抗爭,梁武帝人馬慘敗。經此一役,「蜀山盟」元氣大傷,很多以煉丹服餌,僻穀食氣為修煉方式的門派因戰鬥力不強幾乎滅門,而仙劍派因法術高強在此役中立下大功,當時仙劍派掌門統合「蜀山盟」十幾個門派,成立了「蜀山仙劍派」,簡稱「蜀山派」。 →仙劍前530年[武帝普通三年壬寅(522)] 梁武帝之佛塔最終在神界幫助下,由蜀山派改建成『鎖妖塔』。蜀山派在其周圍大興土木,【蜀山仙劍派】正式形成。『鎮妖劍』亦變成為【蜀山仙劍派】鎮派之寶。塔成後,【蜀山仙劍派】第一任掌門進入與塔相關的蜀山地脈,留下一碑文。 →仙劍前500年[元帝承聖元年壬申(552)] 玄霄加入瓊華派,雲天青加入瓊華派,夙玉加入瓊華派。雙劍鑄成,夙玉、玄霄開始修煉雙劍。 →2年後瓊華派試圖網縛幻暝妖界,雲天青救下夢璃,交給柳世封撫養,掌門太清與妖界之王戰斗犧牲,夙玉、雲天青攜帶望舒脫離瓊華派,玄霄走火入魔,夙瑤當上瓊華派掌門。 →1年後雲天河出生,玄霄被宗煉、重光、青陽、夙瑤用千年玄冰封印 。 →1年後夙玉去世,韓菱紗出生。 → 4年後,慕容紫英加入瓊華派。 →9年後雲天青去世,夙莘脫離瓊華派 ----------仙4開始------------ 【陳】 →仙劍前483年[宣帝太建元年己丑(569)] 雲天河在石沉溪洞遇到菱紗,雲天河下山。菱紗、夢璃、天河上昆侖山加入瓊華派,望舒劍被騙取。玄霄、夙瑤妄圖升仙,用雙劍再次網縛妖界。妖界降臨,夢璃回到妖界。雲天河用後羿射日弓毀滅瓊華派,因其以凡人之力驅動神器,以至其反噬而雙目失明,其間,紫英在不周山將魔劍收入劍匣,欲凈化魔劍。自此魔劍從江湖上銷聲匿跡。(後來,因種種原因,魔劍落入蜀山第三代掌門手中) →幾十年後菱紗去世,紫英定居劍冢(原姜國龍陽鑄劍廳),明白「劍因鋒而易折;真正強大的劍為無形劍氣。」(時間不確定) 【隋】 →仙劍前450年[文帝仁壽二年壬戌(602)] 天鬼皇被抓入鎖妖塔,書中仙死後附靈於書簡之中,沉思鬼陷入要跨左右腳的問題。 【唐】 →仙劍前383年[高宗總章二年己巳(669)] 夢璃在青鸞峰再次見到紫英、天河。 →仙劍前300年[玄宗天寶十年壬辰 (752)] 天妖皇率妖界眾妖進犯人間,合蜀山數千弟子之力也難以抵擋。當時蜀山掌門(不知哪代) 「喚神」古法迷惑群妖,將其引入鎖妖塔囚禁,並命弟子結成五靈大陣催動塔內化妖水以加速妖孽煉化。經七七四十九天,其餘妖孽盡被降伏,唯天妖皇因妖力強大反而借力欲破塔而出,鎖妖塔岌岌可危!蜀山弟子「唯敬」自告奮勇,攜鎮妖劍進入鎖妖塔,與天妖皇大戰三日,將其刺死,鎮壓於塔底血池之中,其人亦死於斯。『鎮妖劍』亦由此長眠『鎖妖塔』底。 同時期,李寒空創武功『飛龍探雲手』,傳於猴妖精精。 →仙劍前242多年左右 蓬萊龜曾開口說話 。 →仙劍前200年[宣宗大中六年壬申 (852)] 女媧族後裔紫萱誕生。(初始之神盤古死後,靈體化為三主神伏羲、神農、女媧。女媧下界後違抗天帝伏羲旨,更與人類結合,育有後代即女媧後裔。女媧後裔是除伏羲外盤古血脈最純正的,但每代僅有一個,且無一例外為女子,凡是女媧後人,終將因拯救天下蒼生而死,不得善終。)【後周】 →仙劍前100[太祖廣順二年壬子(952)] 花楹誕生 【宋】 →時間不明 紫萱與一人類相遇。此人已婚配,兩人相愛而不能相守,鬱郁而終;紫萱愛其至深,尋得其轉世林業平嫁之。 →仙劍前83年[太祖開保二年己巳(969)] 約在此年,蜀山清微、凈明等五長老(已逾花甲)為求修仙,將自身邪念以古法排出體外。然邪念無法化去,五長老無奈將其送入『鎖妖塔』 →邪劍仙煉聚形成(清微是第22代掌門,有140多歲左右,應該在仙劍前80年前左右不遠形成,此推測根據邪劍仙問商風子80年前蜀山之事,可能就是問五長老排邪念,製造出邪劍仙之事) →仙劍前60年[太宗淳化三年壬辰(992)] 紫萱、林業平之女青兒約在此年間出生。紫萱為與林長相廝守,借前代聖姑之力以傀儡湯將青兒封印,青兒開始沉睡。(聖姑是侍奉於女媧後裔側的巫女代代相傳之稱號,負責處理一切與女媧後裔有關事務。一般需要精通醫理、巫術或蠱術。以指定或推選產生下一任。由於女媧後裔壽命極長,一位女媧後裔經歷數代聖姑更替是很正常的事。然而自林青兒失蹤後,新代聖姑就開始不再負責女媧後裔之事,且救靈兒、育憶如的均為侍奉青兒的那一任聖姑,即紫萱一代的聖姑。為便於區分,稱紫萱一代為為前代聖姑,青兒一代為新代聖姑) →仙劍前27年[天聖三年乙丑(1025)] 林業平去世於安溪。林業平轉世、徐長卿出世。徐自小就常夢見紫萱。 →仙劍前23年 雲霆誕生,雷靈珠也在其體內。 →仙劍前20年[仁宗明道元年壬申(1032)] 花楹煉成人形。 →仙劍前19年[仁宗明道二年癸酉(1033)] 景天誕生。 →仙劍前18年~前17年[仁宗景佑元年甲戌至二年乙亥(1034~1035 )] 神界,飛蓬女友、『神樹』看護者夕瑤受相思之苦,私藏『神樹之實』,以果為心,枝葉為體,以己為范,塑一女嬰投入人界。此嬰被渝洲永安當管事景逸揀到。景逸家中已有景天,無力撫養,遂交給唐家堡【唐門】第三十一代掌門唐坤作孫女撫養。時值臘月二十三,渝洲天降數十年不遇之大雪,朔雪遮天,故唐坤與此女取名雪見。 火鬼王也是差不多這時用火靈珠在熔岩地獄與閻羅王對抗。 →約在此年間,紫萱找到徐長卿,並千方百計安排徐拜入【蜀山派】。後者多次欲出家,均被紫萱暗中阻止。 →仙劍前14年[仁宗寶元元年戊寅(1038)] 千葉誕生。 →仙劍前12年[仁宗康定元年庚辰(1040)] 劍聖獨孤宇雲誕生。 →仙劍前5年~前4年[仁宗慶歷七年丁亥至八年戊子(1047~1048)] 京城。千年狼妖報答好友、尚書府公子周赤炎知遇之恩,在其溺死後化成其樣貌代之生活。周赤炎(狼妖)結識京城綉花女絲緞,後者戀上赤炎。周與相國府千金蕙卿成親。數日後,周被蜀山長老凈明擒住,投入『鎖妖塔』。原來成親之事,實為凈明與蕙卿之圈套。絲緞為救遭『血濡回魂』。路過的南宮煌(此人不是仙三外中的主角南宮煌),代受凈明一記重傷,被凈明帶回蜀山收作弟子。 →事後蕙卿嫁與亦參與此事的定國公溫家,得一子,名為溫策。 →雲霆取丫環雨舒為妾,在新婚當日靈力失控,雨舒被電死 →仙劍前2年[仁宗皇佑二年庚寅(1050)] 酒劍仙司徒鍾誕生,永安當管事景逸病故, 唐坤年老病重。 →仙劍前1年 紫萱終於找到機會製造與徐長卿的相識。她行險將狼妖赤炎分化為人之赤炎與妖之燎日,且帶出『鎖妖塔』。赤炎與絲緞隨即在南宮煌的說明下逃離蜀山,隱居石村。燎日則將鎖妖塔看守、已是掌門入室弟子、繼任掌門人的選徐長卿重傷中毒,然終被紫萱、徐長卿合力制服,投入鎖妖塔。徐得紫萱捨身以蠱法療毒,頓生情愫。然被二十二代掌門清微撞見,加之紫萱為異族類,欲將其打入『鎖妖塔』。徐因此與清微發生爭執,被逐出【蜀山派】,與紫萱浪跡江湖。 ----------仙3開始------------ →仙劍元年[仁宗皇佑四年壬辰辛卯(1052)] 景天邂逅唐雪見。當日早些時候,重樓闖入『鎖妖塔』頂,尋飛蓬佩劍未果,得『魔劍』,赴渝洲交與景天。『鎖妖塔』因重樓損壞,大量妖魔逸出。此時,絲緞與赤炎已得雙胞胎一對,分別起名為周煊、周煌,以紀念紫萱與南宮煌。 →已進入『里蜀山』的燎日借塔損之機重回人間,尋赤炎而來,竟失手將其殺死。絲緞悲極自殺。燎日遂將周煊之靈魂投入赤炎身軀,帶回『里蜀山』撫養,更名星璇。周煌則被遲來的蜀山弟子常紀帶上蜀山撫養,以其俗家姓氏更姓南宮。 →五長老當年排出之邪氣,因日久,竟合為一體,乘此機會逃出(可能更早),稱之邪劍仙,扶持【霹靂堂】作惡,並冒充清微擾亂蜀山。 →自此,仙劍三劇情發生:蓬萊派被屠,龍葵出現景天幫忙尋找5靈珠。清微、雪見斃命,景天、紫萱、龍葵到鬼界尋找雪見,遇見了傳說中的趙無延大人。景天到紫英的劍冢看見了紫英的石碑,為救景天雪見(龍葵)犧牲。景天等人決戰邪劍仙,蜀山4老斃命。紫萱犧牲自己封印了鎖妖塔。死前幫助長卿成仙。重樓要求景天與自己在新仙界決斗。景天在招式上打敗了重樓(什麼招式?像小孩子打架?),重樓復活雪見(龍葵)。景天當上了新安當董事長,小葵幫忙鑒定古董,雪見招呼客人,紅葵則專門嚇跑客人。 →事件後,景天終了前世情緣,得娶雪見,於渝洲開『新安當』,民間贈號「貪財俠客」。(另有四種結局,非正史。除紫萱結局外,五靈珠均被用於封印鎖妖塔,有人質疑五靈珠何以為南宮煌、李逍遙一行所得,在此貼出問情篇中南宮煌與溫慧在里蜀山秘密儲藏室的對話,以解大家心中之疑。溫慧:……啊,我想起來了,有個醜醜的妖怪好像說過這叫水靈珠。 南宮煌:水靈珠?!就是傳說中十七年前用來封印鎖妖塔的五靈珠之一?怎麼會在這里?對了,爹曾經說過,天地間的五靈日久年深便會聚集成靈珠,而靈珠中的強大力量一旦被引發殆盡,靈珠本身也就隨之消失了,必須再隔數年才會在某處由靈氣聚成新的靈珠…… );徐長卿逃過死劫之數,繼清微任蜀山掌門;重樓悔極,從此竟全力守護『鎖妖塔』。 →事件期間,唐雪見離家出走當晚打開唐家境禁地,帶走五毒獸花楹;景天一行遇精精,習得『飛龍探雲手』;景天等入鎖妖塔以求鎮妖劍,將天妖皇殺死,天妖皇則在死前悟到是紫萱入塔放走赤炎;夕瑤事發,被毀去身形,靈體被罰守『神樹』根部;渝洲『逍遙客棧』老闆李臨令得三子,么子夭折,景天起名——長子為三思,次子為三省。 →溫慧約在此年出生。 →仙劍2年[仁宗皇佑五年癸巳(1053)] 室韋族長雷元戈失蹤後被陰差附身(或轉職陰差)和風、雅、頌,簽訂契約。 →其後十多年間【蜀山派】在徐長卿領導下進入全盛時期,三皇殿由其亦重建;李三思被景天收入門下,並習得『飛龍探雲手』;南宮煌在蜀山長大,與蜀山弟子司徒鍾結為好友;司徒鍾師兄獨孤宇雲成長為蜀山骨幹;景天與雪見得一子,名小樓。 →紅葵改去永安當廢墟嚇人。 →仙劍12年[英宗治平元二年甲辰乙巳(1064)] 為讓青兒解除封印,前代聖姑以紫萱難產為由騙取火麒麟老人的火麒麟角,讓青兒蘇醒。 →仙劍17年[神宗熙寧二年己酉(1069)] 朝廷指定溫慧與室韋王族和親,溫慧不從而出走,欲上蜀山尋凈明相助。於唐家堡遇南宮煌。當日,蜀山地氣異常,南宮煌受徐長卿命,同溫慧行打通五行陰陽地脈,欲恢復蜀山狀況。同行野生五毒獸王蓬絮、雷元戈(陰差),於里蜀山遇星璇及其友貓妖思堂,一同調查並解決蜀山[地脈事件]。 ----------問情篇劇情展開---------- 蜀山火地脈異常,南宮煌結識王蓬絮,得到5靈輪。南宮煌接受打通里蜀山地脈的任務。 南宮煌打通雷屬性,結識雷元戈、星璇。南宮煌打通土屬性地脈,遭遇血濡回魂。看見了自己的爹娘。南宮煌闖鎖妖塔,取得化妖水,見到當時的景天。得到景小樓送的鎮妖劍(可憐的景天)。教訓了紅葵。南宮煌打通水屬性地脈。南宮煌打通風屬性地脈。 →最終五行地脈打通,事件終了;蜀山恢復原狀;燎日被弒;殊明調任『鎖妖塔』鎮獄明王;同時『鎖妖塔』在神界干預下強化,五靈法陣被改為七星盤龍柱壓制。[地脈事件]結束。 →徐長卿悔極隱退,任長老常浩為掌門;雷元戈決定離開;南宮煌變身失控,誤傷溫慧和常紀,南宮父子被常浩趕出蜀山;司徒鍾因政見不同、回護南宮父子,被逐出蜀山派。 →南宮煌等人依靠五靈輪戰勝燎日,終於封印了火靈獸。隱居石村。絮兒因為幫忙解毒,一天只有一刻能變成人。(另有其他結局,皆非正史。) →南宮一行曾於途中遇攜年紀尚幼的青兒(五歲)躲避追殺的新代聖姑,南宮煌救下林青兒。此事更有關徐長卿與獨孤宇雲。期間,李三思為取悅師父,四處盜寶;與一富家小姐相戀;於唐家堡遇南宮煌,結為好友並傳之『飛龍探雲手』;其弟與鐵掌門弟子「鐵掌飛鳳」 李鳳成婚在餘杭。 →李三思之父、逍遙客棧老闆將『逍遙客棧』轉手,於餘杭另開新店『仙劍客棧』。 →其後數年,在獨孤宇雲力柬下,司徒鍾重回蜀山修煉。 →仙劍31年[神宗元豐六年癸亥(1083)] 以「南盜俠」名成名江湖的李三思夫婦,此年臘月十九得一子,名逍遙,交三思弟媳、繼承餘杭盛漁村『仙劍客棧』的「鐵掌飛鳳」 李鳳撫養後,繼續行走江湖。 →仙劍32年[神宗元豐七年甲子(1084)] 林家堡堡主林天南得一女,取名月如。林月如幼年喪母。 →某魔尊危害人間,仙劍派二十四代掌門常浩欲以36天罡劍陣對付魔尊。由於魔族掌旗使孔麟奸計,愛徒姜清入鎖妖塔。常浩大怒,命數十精銳弟子入鎖妖塔追殺姜清與月柔霞,司徒鍾阻止未果,結果精銳部隊全滅。司徒鍾黯然下山。餘下弟子良莠不齊,更無法湊齊人數,所以用35劍陣勉強將魔尊封印,而魔尊將他力量灌注在三魔器中,送出五華山。然35人亦因魔尊之反撲全部喪生,常浩引咎辭職。新掌門立下蜀山弟子不得入鎖妖塔門規。 →姜清、月柔霞之女姜婉兒於鎖妖塔內誕生。 →仙劍34年[哲宗元佑元年丙寅(1086)] 青兒以白苗族聖女身份嫁給黑苗族巫王,得一女靈兒。 →孔璘之後不久被獨孤宇雲抓入鎖妖塔(後來姜婉兒將孔璘騙入壇中,不確定時間) →酒劍仙司徒鍾藝成下山,立誓嘗遍人間美酒、殺盡天下妖魔。 →仙劍36年[哲宗元佑三年戊辰(1088)] 阿奴誕生 →仙劍38年[哲宗元佑五年庚午(1090)] →蘇媚可能在那時誕生。 →喻南松誕生。 →皇甫英擒服四大惡人中東江虎—游天霸、西淫鼠—司馬無憂、北神偷—錢無通,皇上親口御封皇甫英」鐵臂神鷹」這稱號,但抓南盜俠李三思夫婦失敗,因而練烈鷹毒爪,長期用斷腸草汁浸泡十指,生命垂危,被李三思前赴苗疆偷毒龍膽所救。然李三思夫婦竟從此絕跡江湖,據傳南盜俠夫婦是因為盜走苗人的聖物水靈珠而被詛咒,突然暴斃。 →獨孤宇雲可能在此時以二十六代身份掌門蜀山。 →仙劍40年[哲宗元佑七年壬申(1092)] 青兒施展回夢招來十八歲的李逍遙,合力封印水魔獸後消失於人間(石化?),李逍遙助幼時靈兒逃往餘杭仙靈島。靈兒為避追殺,被冠以漢姓趙。→王小虎誕生,火靈珠卡在火麒麟老人的喉嚨,林天南向天山上的游牧民族購得的一匹馬赤焰,後林月如跟林天南要了來,就改名為胭脂。 →仙劍41年[哲宗元佑八年癸酉(1093)] 黑、白苗族開戰; 天鬼皇為救孔璘,被關入壇中 ; →其後一兩年,與林家堡齊名、同為武林世家的【沈家堡】堡主沈青鋒得一女沈欺霜(七七)。 ----------仙1開始------------ →仙劍50年[徽宗崇寧四元年壬午(1102)] 李逍遙因故遇趙靈兒,李逍遙娶了靈兒。卻被害失憶,姥姥被殺。後蒙酒劍仙司徒鍾傳授蜀山劍法,並由其父遺書習得『飛龍探雲手』。與趙在赴苗疆尋其母途中,遇林家堡千金林月如,並在其比武招親會上得勝。趙靈兒因黑白苗族爭紛被黑苗石長老強行帶走。李逍遙、林月如在尋找趙靈兒時,於隱龍窟殺一蛇妖與其妻狐妖,抓獲揚州女飛賊。隨後石長老遭遇白苗蓋羅嬌,雙方血戰,死傷殆盡。趙靈兒被劍聖獨孤宇雲誤會為主凶,帶上蜀山,投入鎖妖塔。彩依為救晉元犧牲。李、林二人在司徒鍾協助下上蜀山。與獨孤談判失敗後,李、林遂殺入塔底,救靈兒,滅鎮獄明王,毀『鎖妖塔』。塌毀時林月如天靈受損。隨後三人被劍聖送至苗疆前代聖姑處全力搶救。趙靈兒引動胎氣而昏迷;林月如重傷不治。李逍遙為妻尋葯時遇阿奴。後李被林青兒以回夢傳至十年前,於幼時自己手中得到『水靈珠』。趙靈兒得一女,取名憶如。後趙靈兒攜李逍遙等赴黑苗族見巫王,戰水魔獸。趙靈兒與水魔獸第二形態同歸於盡。(一說為趙仍在人世,但不知其蹤,如其母。但由女媧族歷史來看,此說難以服人。不過李逍遙是這么信的,沒辦法) →至此時,林月如得前代聖姑以三十六隻傀儡蟲續命救活。 →事件結束,世稱【仙劍奇俠傳說】。 →『鎖妖塔』終成歷史。 →李、林在尋找趙時,於隱龍窟曾殺一蛇妖與其妻狐妖,狐妖之幼女蘇媚逃脫 ----------仙2開始------------ →仙劍53年[徽宗崇寧四年乙酉(1105)] 林月如之傷勢實在嚴重,傀儡蟲法術失效,林再度昏迷瀕死。李憶如(其實應該叫林憶如,李逍遙算入贅到林家,自己都應該改姓林)則交給李大娘(鐵掌飛鳳)帶大。李逍遙終接替獨孤宇雲,任蜀山二十七代掌門(具體時間尚待推論)。李大娘無意中顯露武功(糟了,一不小心用了穿雲掌,這胖子大概沒救了),後將『穿雲掌』傳於王小虎。王小虎拜師神眼魔刀盛尊武門下。李大娘因不勝尋訪李逍遙足跡的大量崇拜者,將客棧轉手,攜憶如搬到仙靈島。 →仙劍55年[徽宗大觀元二年丁亥(1107)] 王小虎遇沈欺霜、俞南松,沈欺霜被【仙霞派】掌門、姜婉兒收入門下,俞南松被千葉蟬師帶走。 →仙劍59年[徽宗政和元年辛卯(1111)] 孔麟插足武林,滅江湖十數門派。蜀山掌門李逍遙突然失蹤。李憶如與王小虎涉足江湖,王小虎遇見蘇媚,幫忙尋找魔器。王小虎、沈欺霜在幻境中救出李逍遙,李逍遙打敗魔尊,王小虎打敗千葉。魔尊三魔器之一回魂珠被送至聖姑處,用於救林月如,林月如復生。 →王小虎繼承魔刀,李憶如獲得御靈錦八爺、蘊兒、火猴、雷獸、颶梟、蠱神。 →至此年,若無意外,景天、唐雪見年近八十,南宮煌、溫慧五十有九,景小樓四十好幾,李逍遙、林月如二十七八。至於天河一行,若還健在,也應年過五百五十。

⑤ 錦絲緞是什麼面料

錦絲緞是由尼龍紗線通過特殊工藝製成的織物。
改性後的織物具有色彩豐富艷麗、有一定的光澤度、蓬鬆度好、強度高、耐磨性好、懸垂性好等優點。同時,它與人體接觸時有柔軟細膩的觸感,所以通常被製成床上用品使用。由於絲綢獨特的柔軟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者的舒適度,帶來高質量的睡眠體驗。
織物染色鮮艷,耐光性在各種纖維織物中名列前茅。但它的耐磨性是所有合成纖維織物中最差的。因此,腈綸面料適用於戶外服裝、泳裝和童裝。這種面料吸濕性差,容易染色,穿著時感覺很沉悶,但尺寸穩定性好。

⑥ 水星家紡和羅萊家紡哪個好哪家的質量好

要說水星家紡和羅萊家紡哪個好,從品牌實力看,都是大品牌,各方面都還是不錯的。至於東西質量哪個好,還是要用過才有話語權。個人覺得水星家紡的產品質量就很不錯,選材、做工都很給力,而且款式多樣,都蠻有設計感的,保證質量的同時還能提升生活品味,是不錯的選擇,你也可以網路下。

⑦ 要古代裙子的名字

梅花紋紗袍
娟紗金絲綉花長裙
絲綢罩衣
菊紋上裳
百褶如意月裙
流彩暗花雲錦宮裝
金銀絲鸞鳥朝鳳綉紋朝服
翠紋織錦羽緞斗篷
縷金挑線紗裙
銀紋綉百蝶度花裙
撒花煙羅衫
百花曳地裙
雲紋縐紗袍
藕絲琵琶衿上裳
紫綃翠紋裙
軟毛織錦披風
織錦鑲毛斗篷
素絨綉花襖
捻金銀絲線滑絲錦被
刺綉妝花裙
薄羅長袍
勾勒寶相花紋服
縷金百蝶穿花雲緞裙
宮緞素雪絹裙
刻絲泥金銀如意雲紋緞裳
琵琶襟上衣
雲雁細錦衣
彈花暗紋錦服
妝緞狐肷褶子大氅
八答暈春錦長衣
對襟羽紗衣裳
八團喜相逢厚錦鑲銀鼠皮披風
雲霏妝花緞織彩百花飛蝶錦衣
織錦皮毛斗篷
碧霞雲紋聯珠對孔雀紋錦衣
鏤金絲鈕牡丹花紋蜀錦衣
暗花細絲褶緞裙
金絲織錦禮服
煙雲蝴蝶裙
撒花純面百褶裙
蘇綉月華錦衫
四喜如意雲紋錦鍛
挑絲雙窠雲雁裝
碧霞雲紋霞帔
翡翠撒花洋縐裙
鏤金百蝶穿花雲錦襖
烏金雲綉衫
蝶戲水仙裙衫
軟銀輕羅百合裙
漩渦紋紗綉裙
如意雲紋衫
流彩飛花蹙金翚翟褘衣
十二破留仙長裙
乳雲紗對襟衣衫
綉刻絲瑞草雲雁廣袖雙絲綾鸞衣
緞地綉花百蝶裙
如意緞綉五彩祥雲朝服
緞綉氅衣
五彩緙絲衫
立式水紋八寶立水裙
緞織掐花對襟外裳
盤金彩綉棉衣裙
曳地水袖百褶鳳尾裙
金絲白紋曇花雨絲錦裙
牡丹鳳凰紋浣花錦衫
散花百褶裙
古紋雙蝶雲形千水裙
白玉蘭散花紗衣
牡丹薄水煙逶迤拖地長裙
古煙紋碧霞羅衣
散花如意雲煙裙
煙水百花裙
霞彩千色梅花嬌紗裙
桃花雲霧煙羅衫
拖地煙籠梅花百水裙
碎花翠紗露水百合裙
團蝶百花煙霧鳳尾裙
雲絲披風
柔絹曳地長裙
團錦琢花衣衫
金邊琵琶襟外襖
粉霞錦綬藕絲緞裙
窄衣領花綿長袍
細紋羅紗
錦綉雙蝶鈿花衫
月牙鳳尾羅裙
翡翠煙羅綺雲裙
綉衫羅裙
請問需不需要古代女子的發髻名稱呢?我可以附送哦~
古代女子發髻的名稱繁多,如:九鬟仙髻,垂雲髻,凌雲髻,近香髻,節暈髻,半翻髻,愁來髻等等
唐代發式有髻、鬟之分,髻為實心,鬟為空心。髻名稱眾多,有倭墮髻、螺髻、雙螺髻、反綰髻、半翻髻(單刀半翻髻和雙刀半翻髻)、驚鵠髻、雙鬟望仙髻、拋家髻、烏蠻髻、盤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叢髻、回鶻髻、歸順髻、愁來髻、百合髻、長樂髻、墮馬髻、鬧掃狀髻、樂游髻、反綰樂游髻、叢梳百葉髻、高髻、低髻、鳳髻、小髻、側髻、囚髻、偏髻、花髻(髻上插花者)、雲髻、雙髻、寶髻(綴以花鈿、簪釵等首飾者)、平番髻、飛髻、義髻(假髻)等。鬟有:雲鬟、高鬟、短鬟、低鬟、雙鬟、圓鬟、同心鬟、垂鬟等
O(∩_∩)O

⑧ 錦麗絲段是什麼面料

摘要 你好,很高興能為你解答。錦絲緞是使用錦綸絲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而成的面料。該改面料具有顏色豐富絢麗、帶有一定的光澤度、較好的蓬鬆度、強度高、耐磨性較好以及較懸垂性較好等眾多優點,同時在與人體接觸時具有柔軟細膩的觸感,所以通常將該面料製作為床上用品進行使用,由於其絲質特有的柔軟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者的舒適度,帶來高品質的睡眠體驗。

⑨ 求中國古代著名服飾和首飾的名稱和特點!!盡可能得多,可加分! 例如:廣綉流仙裙,霓裳羽衣……

1.首飾類:金絲香木嵌蟬玉珠 一色宮妝千葉攢金牡丹首飾 玲瓏點翠草頭蟲鑲珠銀簪 累絲珠釵 寶藍點翠珠釵 碧玉滕花玉佩 雲腳珍珠卷須簪 燒藍鑲金花細 紅翡翠滴珠耳環 赤金嵌翡翠滴珠護甲 赤金鳳尾瑪瑙流蘇 赤金寶釵花細 景泰藍紅珊瑚耳環 溜銀喜鵲珠花 金累絲托鑲茄形墜角兒 鏤金菱花嵌翡翠粒護甲 銀鳳鏤花長簪 白銀纏絲雙扣鐲 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步搖

2.服飾類:金羅蹙鸞華服 緋羅蹙金刺五鳳吉服 玫瑰紅蹙金雙層廣綾長尾鸞袍 木蘭青雙綉緞裳 桂子綠齊胸瑞錦襦裙 翠藍馬面裙 粉霞錦綬藕絲羅裳 累珠疊紗粉霞茜裙 青緞掐花對襟外裳 五色錦盤金彩綉綾裙 玫瑰紫牡丹花紋錦長衣 曳地飛鳥描花長裙 藤青曳羅靡子長裙 鐵銹紅撒亮金刻絲蟹爪菊花宮裝 煙霞銀羅花綃紗長衣 蓮青色夾金線綉百子榴花緞袍 晚煙霞紫綾子如意雲紋衫 鏡花綾披帛 玉色綉折枝堆花襦裙 月白蝶紋束衣 錦茜紅明花抹胸

商周
衣裳之始 染織工業的出現,標志著人類歷史進入了文明階段。在母系氏族繁榮時期,我們的祖先已掌握了用麻和葛纖維來紡織的方法。在目前考古發現的實物中,殷商時期已有了絲織物,如帶有雷紋的絹等。商代社會由麻織物進而發展至養蠶取絲造衣,使服飾的原料進一步豐富起來。手工業和紡織工業的不斷進步使服飾愈加多樣、精美。始於商代的上衣下裳是中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之後的帽、冠、發式、鞋子也隨之產生。在古代社會,當天地間各種自然現象得不到解釋時,人們就認為是某種力量主宰著一切,於是產生了對天地祖先的崇拜,從而形成了宗教信仰。上衣象徵天,天未明時是玄(黑)色;下裳象徵地,地是黃色。上玄下黃的服制就來源於對天地的崇拜。古人對祭祀天地、祖先的祭服比日常服飾更加重視和考究,並加以美化。至今我們仍把各種衣服統稱為「衣裳」。
到了周代,分封制確立後,等級制度也成形。中國的冠服制度也在這一時期出現。從此,貴賤有別,衣冠等級在服飾中有了嚴格的區分。
春秋戰國
深衣出現 春秋戰國之交,封建制度逐步取代了奴隸制度。「百家爭鳴」的社會環境對服飾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時出現了一種上衣下裳相連的服裝 ——深衣。
深衣剪裁獨特,衣與衫相連在一起,製作時上下分裁,中間有縫連接。用途最為廣泛,隆重程度僅次於朝祭之服,下裳必裁 12 幅,以應 12 個月,符合古人對天時的崇敬,如同冕服的天玄地黃十二章(皇帝冕服,上玄衣,下纁衫,共有飾品十二章)。深衣的長度大致在足踝間。
這時深衣非常流行,不分男女,不論尊卑都穿。《禮記》上說:「既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即可以擯相,又可以治軍旅。」所以深衣既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倍受人們喜愛。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深衣的用料多為麻布,領、袖、襟等部位鑲彩色邊,作為裝飾。
泰漢
內衣外穿 秦統一中國,是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國祚僅 15年,卻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秦朝創立了各種制度,其中包括衣冠服制,對後世影響很大。
在秦始皇時代,規定三品以上官員穿綠色袍,平民穿白袍。官員頭戴冠,身穿寬袍大袖,腰配書刀,手執笏板(上朝用的記事工具),耳簪白筆(上朝時用於記事)。當時的男子多以袍服為貴,袍服的樣式以大袖收口為多,一般都有花邊。百姓、勞動者或束發髻,或戴小帽、巾子,身穿交領長衫,窄袖。
秦代的袍服是一種有絮棉的夾層內衣,穿著時在袍服的外面要罩一件外衣。這種穿著習慣到了漢代產生了變化,袍服除了作為內衣,很多婦女時興把袍服當外衣穿,令袍服逐步演變為外衣,成為一種十分流行的服飾;上至帝王,下至百官,不分級別、不論男女,也可作為朝服。因此,這種實用的服裝便取代了深衣,成為最時尚的服飾。
漢代國力強盛、經濟穩定,人們對穿著打扮要求愈來愈高,衣冠服制也日趨華麗。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交通,這條橫貫歐亞的陸路通道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將中國製造的蠶絲、錦綉等種種中國文化傳到世界,也把西方文明帶來東方,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發展。
魏晉
寬衣裸身 魏晉南北朝是政治和經濟動盪的時期,士大夫階層形成了消極的社會風氣,追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享樂主義,沉淪於頹廢的生活方式,以老莊、佛道思想為時尚,這種風氣也直接反映在人們的衣冠服飾上。最有代表性的是當時的七位賢士,世人稱「林七賢」。
寬衣博帶是這時期的流行服飾。上自王公名士,下至貧民百姓,都以大袖寬衫為時尚。男子穿衣敞胸露臂,衣服披肩,追求輕松、自然、隨意;女子服飾則長裙拖地,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優雅而飄逸。
由於長期戰亂,南北方的廣大民眾迫於離鄉背井,並出現了多民族雜居的生活狀態。他們互相學習交流,一方面促進了生產技術,另一方面也改變了單一的文化和生活習俗;漢族穿著北方民族服飾成為時尚,不論官兵或百姓,都穿著北方民族服飾,作為平時的休閑服或禮服。
隋唐
華麗開放 隋唐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展時期。絲織、漂染技術有了極大提高。加上對外開放以及絲綢之路的開通,中西結合,相容並蓄,使唐代的服飾華麗清新,充滿大唐風范。
唐承隋制,天子用黃袍及衫,黃袍被視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飾。這種規定一直延續到清朝。唐高祖以赭黃袍巾代作常服,以後因天子用赤黃袍衫,於是逐漸禁止臣民服赤黃之色,並以品級定袍衫的顏色,即所謂「品色服」。
貴婦人的禮服多以袒胸、低領、大袖為主,同時又有襦裙、半臂(短袖)肩披帛巾。當時也流行穿胡服。另外,唐代女子注重化妝,修飾容顏。例如畫眉,當時最流行的是闊眉、八字眉等眉形。額眉間的妝飾,如「花鈿」(用金箔片等材料剪成小花貼在面部),便很有特色。發髻形式也多種多樣。
而唐代織錦,無論在織造技術或花樣圖案上,都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近年在新疆吐魯番、巴楚及甘肅敦煌等地發現了大量絲織品實物,品種花式極為豐富,染織技術精湛。在新疆出土的彩繪木俑服飾中,還出現了緙絲,比文獻記載早幾百年。唐代紋樣不僅繼承了傳統,而且吸收了西方藝術形式,別具一格。
宋朝
保守拘謹 宋朝的建立,出現了一段經濟文化穩步發展的時期,尤其都市商業經濟更為發達。理學思想是士人生活行為的規范,影響所及,當時的服飾不過分追求華麗,保持潔凈自然,崇尚簡朴的審美觀。
宋代衣冠服飾大多沿襲唐代,但又有自身的特點。官服多為大袖衫,頭戴直角冠帽,採用不同顏色的服裝來區別官員級別;貴族婦女的時髦禮服則是大袖衫。另外,宋代婦女的常裝是一種稱為「背子」的外衣,其特點是對襟、直領、兩腋開衩,衣長過膝。上至後妃,下至百姓都可以穿著,可見其流行程度。
受封建禮教的影響,從五代至宋以後,出現了纏足陋習,也稱「裹小腳」。出土的南宋弓鞋(纏足鞋)頭尖上翹,鞋長13.3厘米,寬4.5厘米。可見當時婦女所受的壓迫,這是封建社會畸形審美觀的體現。
元朝
留辮束發 元朝並沒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仍保持其生活習俗,但同時又受漢族的影響,服飾日趨華麗。
元代服裝以長袍為主。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動中,天子百官要穿統一顏色的服裝,稱為「質孫服」,據古籍記載,天子的質孫服款式繁多,冬服有 11 種,夏服有 15 種。
這個時期的婦女也穿長袍,而漢族婦女則以襦裙為主。由於蒙古民族的風俗習慣影響,在元代,男子流行留辮發和髡發,其特徵是先用刀剃開兩道直線,腦後頭發全部剃去,左右兩側留出辮發或隨意散落披肩。
明朝
重拾漢唐
服制 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為了恢復漢族的禮儀,便制定了以周漢、唐宋為准則的新服飾制度。以袍衫為主要服飾,而官員則以「補服」為常服,頭戴烏紗帽,身穿圓領衫。所謂「補服」,是指在袍衫前有一塊方形刺綉圖案的官服,文官圖為飛禽,武官圖為猛獸。用袍衫顏色和圖案的分別來區分官階品位。
另外,明代男子官員和儒生,都流行戴「四方平定巾」,這是以黑紗羅製成,可以摺疊,展開時四角呈方形的帽子。婦女則流行穿「比甲」服裝,它是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馬甲(即背心),套在衣裙之外。
清朝
龐雜繁縟 清兵入關後,建立了清朝。清代的服裝制度是中國歷代最為繁雜的。服飾既保留了滿族的習俗,同時兼收並蓄漢族的服飾特點,最有代表性的是,沿用明代「補服」的特徵。
清代男子主要服飾有長袍、馬褂和馬甲。袍服最大特點是袖口形狀似馬蹄,因滿族人善騎射,把馬蹄形演變在服裝袖口上。「褂」是穿在袍外的衣服,不分男女,都可以穿,是一種禮服。「馬甲」也叫「背心」,它的造型多樣,主要特點是在馬甲上有彩綉裝飾。
清朝時期規定,軍民要穿滿族服裝,強令漢人男子按滿族習俗改變發式,剃去前額發,把頭發編成辮子。當時統治者對漢人就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頒令。
婦女主要穿旗袍,旗袍原來是滿族人的服飾,漢人也穿著。旗袍款式寬大,腰身為筒式,後來才逐漸變得窄小合身。
近代
社會革命 1911年中國爆發「辛亥革命」,激起了「廢除帝制,剪掉辮發,更換服飾」的訴求。由於當時西方文化的影響,整個社會包括服飾方面也日漸變化。當時的男子服飾主要有長衫、馬褂,青年人穿西裝和「學生裝」,「中山裝」則成為民國時期最時髦的服裝。
「中山裝」的出現是在「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認為革命黨人穿什麼式樣的服裝是個大問題,他依據中服和西服式樣進行了改革。最初的式樣有背縫,在後背中腰處有腰帶,前門襟有 9 顆扣子,上下口袋袋褶外露。孫中山先生帶頭穿這種服裝,人們為紀念他就稱這款服裝為「中山裝」
在民國初期,女子旗袍跟清代旗袍沒有太大分別,到了三、四十年代,旗袍進入全盛時期,這時的旗袍才發展成窄袖、收腰、無袖等款式變化,更加舒適、合體、美觀,突出女性的曲線美感。
金縷玉衣
中國漢代皇帝和貴族的殮服。按死者等級分為金縷、銀鏤、銅縷。1968年滿城漢墓出土的兩套金縷玉衣,保存完整,形狀如人體,各由兩千多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每塊玉片的大小和形狀都經過嚴密設計和精細加工,可見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水平。 玉衣的一種。用金縷編成, 漢 代皇帝和貴族死後用為殮服。由於等級不同,玉衣有金縷、銀縷、銅縷之分,這三種玉衣在考古工作中都有發現。 河北 滿城 漢 中山靖王 劉勝 夫婦墓出土的兩套金縷玉衣,各由兩千多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
扁方
為滿族婦女梳旗頭時所插飾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晚清宮廷梳「大拉翅」所用的扁方有的長達一隻二寸。清宮的翡翠扁方有的碧綠如水,有的則在翡翠上鑲嵌金銀、碧空壽字、團花、蝙蝠等吉祥圖案。這種珍貴的翡翠製作的扁方,戴時貫穿橫扁簪的發簪中,那翠綠色的玉色與漆黑的頭發,強烈的對比色調造成特殊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