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國人冬季不穿秋褲嗎
流言: 「假如一個國家穿了60年秋褲,就再也沒可能脫下它了。」——1953年,蘇聯遺傳學家李森科對斯大林說這句話的時候,數以億計的秋褲沒有經過任何論證,正源源不斷地在中國強制推廣。可悲的是,穿秋褲並非誕生於中國漫長的封建時期,而是誕生於新中國建立後,誕生於對「蘇聯老大哥」的盲信與言聽計從中。放眼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的人民穿著秋褲:中國和北朝鮮......給人穿上保暖的襯褲,人雙腿和關節的抗寒性就會在幾代之後喪失,變得完全無法在高緯度地區活動。李森科期望秋褲導致中國人失去在蘇聯遠東地區生存的遺傳基礎,並帶來體質弱化等一系列副作用,削弱中國的軟實力,從而鞏固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永久佔領。「
真相: 坦率地說,這個一望即知是釣魚的帖子最後能成為經久不息的謠言,的確有些出人意料。別的暫且不論,秋褲作為一種保暖衣物和別的衣服有什麼區別嗎?如果穿上秋褲真的有損抗寒能力,那秋衣、毛褲、羽絨服、帽子、手套、棉靴難不成也都是陰謀?還有熱炕、暖氣和空調呢?
秋褲的起源
如果我們把秋褲定義為」長腿的、穿在外褲裡面的衣物「,那麼可以肯定的是,秋褲絕對不是50年代才發明的,也不是只有中國和朝鮮人在穿。事實上,穿兩層褲子這種行為在西方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那時的歐洲人因為騎馬的方便已經普遍拋棄了羅馬式的袍子。服裝史學家稱那時在裡面的褲子為」drawer「,外面的則稱為」breech「。
不過今天的這種略帶緊身、以保暖為目的的秋衣秋褲在英語里一般合稱為Long underwear或者long johns。這種樣式的秋褲可能最早在17世紀在英國出現,到18世紀的時候成為流行的睡衣,後來也成為了保暖用內衣。只需搜索一下」Long underwear「這個詞就可以看到大量穿秋褲的老外。
某美國秋褲公司的廣告,這款秋褲售價11.95美元,明確指出它適合在寒冷的室外工作時穿。
當下在歐美寒冷地區的人們穿著秋褲的比例較低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室內保暖條件以及「以車代步」的生活方式的普及。
穿秋褲真的能讓人失去抗寒能力嗎?
"秋褲陰謀論「的核心是穿著秋褲60年後,人就會失去抗寒能力,從而無法在寒冷地區生存。假定這個抗寒能力真的是一個合適的生理指標,那麼穿衣服會影響到抗寒能力嗎?這個影響真的能在60年就產生永久效果嗎?
這事得從兩百年前的拉馬克說起。
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
雖然現在我們總是把用進廢退栽到拉馬克頭上去,但其實這有失公允,因為「越用越發達,越不用越退化」的想法至少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而在19世紀初,這幾乎是「常識」了,甚至連達爾文都沒有否認這一點。拉馬克的學術研究不在於提出了用進廢退,而是把它和獲得性遺傳結合起來、用來解釋物種發生變化的原因,這個才是他的獨創。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他的觀點是錯誤的了。首先,「越用越發達」這個說法只對某些特例成立。人類的肌肉和骨骼的確可以因為合理鍛煉使用而變得強大,但不正確的使用也可以導致受傷甚至報廢。接觸某些病原體可以起到免疫的效果,但是除非是專門設計的疫苗,不然往往得不償失。相當一部分其他器官則完全沒有這回事,比如多數毒葯長期接觸不會產生耐受性,只能導致慢性中毒(但是砒霜很可能例外,此事下回另議)。事實上幾乎所有器官的使用都伴隨著損耗,只不過對於肌肉和免疫系統這些領域,人體生理採取了近似於「預備隊」的機制,哪裡出現需求就往哪裡投入資源。但這些是特例,不能隨便外推的。
其次,就算是那些可以「鍛煉」的器官,也沒有什麼簡單機制能讓它傳給後代。拉馬克時代人們對遺傳的具體機制一無所知,只能想當然地覺得一個人的一切身體屬性都會傳給後代;但是後續的科學進展證明並非如此。先是孟德爾發現決定性狀的因子是離散的,不是一團漿糊的連續體;然後魏斯曼提出了種質學說,指出生殖細胞和體細胞是分離的,後者就算發生改變也不會自動影響到前者;最後則是由克里克提出了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指出信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由DNA向外傳遞,而不能反過來。
這些年我們對遺傳學又有了新的理解——表觀遺傳學領域。雖然DNA本身序列不能以獲得性的方式改變,但針對DNA的修飾卻可以。遺憾的是,大部分這樣的遺傳都是直接在細胞代際之間進行的,一個細胞獲得修飾,它分裂產生的細胞也會帶上這個修飾;但是體細胞發生了修飾要如何影響那些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殖細胞呢?不影響生殖細胞又怎麼影響後代呢?還沒有發現這樣的機制。
總而言之,在秋褲這個案例上,是不能指望獲得性遺傳的。
既然獲得性遺傳不成立,那李森科是怎麼成為權威的呢?其實完全是瞎貓撞上死耗子,他推廣的小麥春化技術確實提高了一些產量,但是這個技術本質上和獲得性遺傳完全無關,卻被他拿來作為論據。而一旦他出名並成功地傍上了政治勢力,接下來的事情就與學術無關了。(更多關於李森科的內容,請看 秋褲、李森科與其他 。)
自然選擇與人類文明
但是,保暖衣物還真的是有一條可能途徑來影響人的抗寒能力的,這就是通過自然選擇。不過,走這條途徑可是很麻煩的。
基本原理也簡單:當天氣足夠冷、穿的衣服足夠少的時候,總是會凍死人的。如果存在某個」抗凍基因「讓人不容易凍死,那麼每凍死一個人,」抗凍基因「所佔的比例就在人群中多了一點兒,天長地久,也許經過成百上千年的積累,整體人群就都變得更抗凍了——好吧,這就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原理。
可惜,要達成這個」美好「的前景並不那麼容易。首先,不同的人之間真的存在抗寒能力的顯著差異嗎?這個差異真的是基因在起決定性的作用嗎?其次,現實中天冷會凍死多少人呢?也許大部分人一覺得冷就遷徙到溫暖的南方去了或者整天躲在屋裡不出來,那樣也無效。更何況,這個過程所花的時間實在太過漫長,假如一個沒有」抗凍基因「的人有1%的概率在生孩子之前就被凍死,那麼這個基因擴散到全部人群大概需要1000代,這對人類而言就是兩萬年。到那個時候人類文明還存不存在,都是未知數呢。
更要命的是,在這則流言中,萬惡的蘇修試圖採用的辦法是消極的:通過推廣秋褲來阻斷上面的自然選擇過程。假定這個」抗凍基因「沒有任何壞處,而秋褲又讓它不能發揮好處,那隻能等待它隨機漂變、以及被突變破壞了。這兩種方式都十分不靠譜:隨機漂變顧名思義是完全隨機的,越漂越多也完全有可能,而且總的來說人群越大漂得越慢;突變更是不能指望,人類鹼基突變率大概是每代三千萬分之一,那麼每一代平均每個人在某個特定基因上發生突變的概率大概是萬分之一左右,而且這個突變還不一定有效果。剛才1%的選擇壓都要花兩萬年,現在這萬分之一的突變壓真得等到滄海桑田了。為這么遙遠的事情計算,這萬惡的蘇修也未免太高瞻遠矚了一點兒吧……
但我們不必討論這些莫須有的可能性,因為同樣的過程正真真切切地在我們生活中起作用。在文明之前的人類,死掉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跑得稍慢一點兒就是死,力氣偏小一點兒也是死,免疫力略差一點兒還是死;但現在我們有了分工,有了農業,有了衛生,有了醫學,有了社會保障,這些要求都放寬了,結果是一個標准現代歐洲男性的肌肉比起標准女性尼安德特人的肌肉還要少10%。
這是人類在退化嗎?我不這樣認為。自然選擇固然可以提升某些指標,但每一次選擇都要以一些人死掉為代價。我們可以放棄現代文明,這樣會有很多身體脆弱、免疫力低下、有先天缺陷的人死掉,但誰知道有多少聰明的人、敏銳的人、高尚的人、偉大的人呢?誰又能預言未來跑得快的人一定更適應世界,畫畫好的人就一定不適應呢?自然選擇最大的缺點就在於不能預料未來的環境,一旦環境劇變就抓瞎;而人類文明雖然減弱了自然選擇的效果,卻大大提升了多樣性。某種意義上,掌握著文明的多樣化的人類才是適應力最強的物種,而用石器時代的」好「標准來要求現代人類,未免太過狹隘、太過短視了。
回過頭來,想想保暖衣物在現實中的作用,你還會為此擔心嗎?
結論: 秋褲對於人」抗寒能力「的影響,和其他保暖衣物並無區別。如果你在冬天很怕冷,還是穿上秋褲吧!
2. 為什麼外國人都穿睡衣睡覺
很多外國人睡覺不穿任何衣服!
3. 有哪位留學大神知道外國人怎麼形容咱們中國的床上用品四件套!求解
有特色,有特色有特色有特色有特色
4. 在英國夏天是否穿睡衣
偶在英國~對你的建議是一定要帶,睡衣的話當然是不要穿出去啦,但是晚上睡覺啊或者在宿舍走動的話穿睡衣比較舒服咯~這邊大家一般住的都是share衛生間的房子,不可能每次洗澡的時候都穿著牛仔褲進去再穿著條牛仔褲出來呀`我就是沒帶所以還跑這邊到處買,這邊合適的睡衣可不便宜。外國人一般也都是穿睡衣的,不過考慮到住的地方可能會有男生走動,建議你選保守點的睡衣,有男生的話就在外面披件外套咯~
5. 美國人怎麼稱呼床上四件套具體叫法是什麼
美國人的四件套一般是一床單,一床笠,兩枕套,四件叫sheet set,和國內的叫法不一樣。
帶被套的一般是三件套,一被套兩個枕套,叫 vet set。
床單叫flat sheet,床笠叫 fitted sheet,被套叫 vet cover,枕套叫 pillowcase ,被子叫comforter。
(5)外國人怎麼稱呼睡衣擴展閱讀
「四件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通常指床上用品四件套,顧名思義就是四個套件組成的床上用品,必要元素為一對枕套,一條被套,加一條床單(床單款)或者一張床笠(床笠款)或者一個床裙(床裙款)。
保養四要三不要
四要
一要
經常清洗床品的枕套和床單,疲勞了一天躺在上面很容易把外面的灰塵和細菌帶到床品上。特別是枕頭,天氣冷的時候很少有人天天洗頭的。因此導致枕頭很臟。經常清洗不但可以洗去污垢和細菌還能保持床品的壽命和舒適度這一點是很有必要的。
二要
對於秋冬之季來說,床品不是經常洗的。就一定要保持床品四件套的干凈和整法,換下的衣物不要隨意扔在床上。最好每天洗漱完畢後上床睡覺。有寵物的不要讓寵物跑到床品附近。沒有洗頭的情況下睡覺時可以戴個帽子。
三要
經常讓被子或床單換個方向,一般來講我們的睡姿都是相對固定的容易導致床品受壓和使用范圍的不同導致出現床品局部褶皺或褪色。每隔三個月左右對調一次如果是AB兩面的還可以反過來用。使床品均衡使用。
四要
潮濕對物品的損害是很大的後。特別是對紡織類物品侵肆很強。因此對於床品的乾爽保持是保證其壽命和舒適性的重要一環。在不睡時經常開下窗透氣,即可給室內換下空氣又讓床品進行了「呼吸「一舉兩得。
四件套三不要
一不要
床品清洗時切忌爆曬。大家都知道熱脹冷縮的原理。爆曬或曬的太久容易讓被子膨脹,如果是棉類床品還會導致脫落。如果是蠶絲的曬久還會變質和蠶絲斷裂。像是其他羊毛和羽絨也是一樣的不要爆曬和久曬。放到通風的地方曬幾個小時就行了。
二不要
在曬時最好把填充的物品拿出來,這樣曬的快效果也好。對於一些比較驕貴和不宜直接晾曬的可以在上面蓋一層薄紗。可以保護不被高溫破損。
三不要
在曬的時候用力拍打,這是我國的老傳統,過去之所以這么做是那時的被子大多是棉的沒有那麼多嬌貴的面料。如今在拍打時不可在用力拍打了。
就算是全棉床品四件套也比過去的要好了,用力拍打容易使棉纖維斷裂。像是蠶絲一類的就更不能這么做的了。在曬完後折疊好,層數不要過多,盡量保持自然。
6. 中國人說床上用品四件套,外國人也是這么個說法么還是有其他的特有稱呼
外國沒有這個概念。
7. 為什麼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有區別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有區別,以下詳細介紹其差別
一:語音方面
由於即使一個國家內部地域間的口音仍有巨大差別,如美國南北部居民之間口音差別,英國倫敦腔(cockney)和中上層階級的口音差別,所以這里只對比「美國普通話」(General American)與英國南部RP口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
1. 美式發音之於英式發音的最大特色就在於美式發音中除了Mrs外,會把單詞里每個r音都體現出來(不論在哪個位置),尤其強調單詞末尾r的捲舌音,比如teacher,car,neighbor,看美劇裡面人說話r音都特別明顯。而英式口音一般不會將每個r都讀出來,對於上面一類單詞是一種跟偏中性,不重讀,沒有音調的讀法:teacha,ca,和neighba。個人覺得這個區別是最明顯的,也是和一個外國人交談時最容易判斷出來的。
2. 非重讀字母e, 在美語中常讀作/e/, 而在英式英語中則讀/i/。如:美國人將except讀作/eksept/,英國人則讀作/iksept/。
3. 當清輔音/t/夾在兩個母音之間,前一個是重讀母音,後一個是輕讀母音時,美國人習慣將清輔音濁化,所以writer 和rider (騎馬人) 發音幾乎相同。
類似的例子還有latter(後者)與ladder (梯子);petal (花瓣)與pedal (踏板)。
4. 其他常見的發音區別還有美式英語里herbal讀成erbal,省略h;很多單詞的重讀音節部位也與英式英語不一樣。
5. 美式英語的語調相對較為平穩,調域變化較小,聽起來柔順舒服一點,而英式英語的語調抑揚頓挫,鏗鏘有力,調域之間變化較大,更有氣勢一點。
二.用詞方面:
汽油,美國叫gasoline,英國叫petrol,(汽油曾經是二戰的時候美軍用於識別混入的德國士兵的口令,喊汽油叫petrol統統抓起來);
計程車,美國用taxi,英國稱cab:
薯條,美國用fries,英國稱chips,(而在美國里的chips是薯片的意思,相當於英式英語里的crisps);
垃圾,美國用garbage,英國用rubbish;
排隊,美國用line,英國用queue;
果凍,美國叫jello,英國叫jelly,(而美語里的jelly和英語里的jam是一個意思,也就是果醬)
褲子,美國叫pants,英國叫trousers,(而英語中的pants意思是內褲的意思,相當於美語里的underwear)
糖果,在美國叫candy,在英國叫sweet,
公寓,美國叫apartment,英國叫flat,
運動鞋,美國叫sneakers,英語里叫trainers
足球,美國稱soccer,英國稱football
地鐵,美國稱subway,英國叫underground;
水龍頭,美國叫faucet,英國叫tap
手電筒,美國叫flashlight,英國叫torch
花園,美國叫yard,英國叫garden,
電梯,美國叫elevator,英國叫lift,
罐頭,美國叫can,英國叫tin,
背心,美國叫vest,英國叫waistcoat,
尿不濕,美國叫diaper,英國叫nappy,
餅干,美國叫cookie,英國叫biscuit。
電影,美國叫movie,英國叫film。
秋天,美國叫fall,英國叫autumn。
衣櫥,美國叫closet,英國叫wardrobe。
8. 為什麼外國人穿睡衣出門是時尚,國人穿睡衣出門是不文明
因為中外的文化是不同的,外國人就是非常的開放,他們覺得穿睡衣出門就是一種非常時尚的感覺,而且也不會有任何的,不是,但是中國人穿睡衣出門,可能就會被人認作是一種不文明,而且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了。
9. 外國人冬天的睡衣流行什麼顏色
外國人冬天的睡衣比較喜歡穿淺顏色的,像淺灰色,淺藍色,粉紅色等等,比較暖色的顏色
10. 外國人一般稱呼被子用哪個英文單詞呢,麻煩准確點,求解答,有急用
外國人一般稱呼被子用quilt 。
英 [kwɪlt] 美 [kwɪlt]
n. 被子,棉被; 被狀物;
v. 縫(被); 用墊料填塞後縫攏; 東拼西湊地做; 用摘抄等方法編輯;
vt. 東拼西湊地編; 加軟襯料後縫制;
vi. 縫被子;
拓展資料
雙語例句
1. The quilt has pretty, scalloped edges and intricate quilting.
這條被子有漂亮的荷葉飾邊,而且絎縫活做得也很精緻。
2. Mary saved up pieces of cloth to make a quilt.
瑪麗存了幾塊布留作棉被用.
3. The design on this quilt cover is quite elegant.
這被面的花兒很大方.
4. The patient sat wrapped in a quilt.
病人擁被而坐.
5. Mother pieced a quilt yesterday.
母親昨天補了一床被子.
6. A patchwork quilt is a good way of using up scraps of material.
做雜拼花布棉被是利用零碎布料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