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睡衣種類 » 睡衣名樓中的遂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觀致3的皮帶怎麼掛 2025-05-17 21:16:52
女裝品牌麻之什麼牌忘了 2025-05-17 20:32:40

睡衣名樓中的遂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9-26 10:31:10

① 遂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 遂 suì
〈動〉
(1) (形聲。從辵( chuò))
(2) 同本義 [escape]
遂,亡也。——《說文》
(3) 行,往 [go]
遂,往也。——《廣雅·釋詁一》
不能遂。——《易·大壯》
遂賢良。——《禮記·月令》
(4) 又如:遂行(通行;順適地進行)
(5) 稱心如意;使得到滿足 [fulfill]
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 唐· 李中碧《廬山》
王吉曰:長卿久宦遊不遂,而來過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6) 又如:遂懷(遂願);遂隱(滿足隱遁的願望);遂初(舊時辭去官職,實現隱退的本願)
(7) 順利地完成;成功 [succeed]
上無乏用,百事乃遂。——《禮記·月令》
四者無一遂。——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令遂前功。——《後漢書·班超傳》
介子推之從晉公子,既反國而隱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明· 顧炎武《復庵記》
(8) 又如:遂初(辭官歸隱,達到原來的願望);遂過(促成過失);遂志(實現志願;滿足願望);遂事(成就事業;完成某事);遂功(成功。建立功業)
(9) 推薦或舉薦 [recommend]。如:遂賢(薦舉賢能之士);遂能(薦舉賢能之士);遂良(薦舉賢良之士);遂材(薦舉才能之士);遂舉(進舉,進用)
(10) 通達 [understand]
此其墾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處其民。——《商君書·箅地》
(11) 又如:遂達(通達)
(12) 表明 [make known]。如:遂威(展示威力)
(13) 生長 [grow]
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穀得遂長。——《淮南子·修務》
(14) 又如:遂長(生長;成長);遂字(生長,成長)
(15) 養育 [bring up]。如:遂成(養成;成就);遂生(養生);遂滋(養育;滋養)
(16) 順從,如意 [be obedient to]。如:天遂人願;遂罪(順受其罪);遂過(順成過失;掩飾過失)
(17) 順應;符合 [comply with]。如:不遂;遂非(順著過錯去做而不改悔);遂性(順應本性)
(18) 決斷 [make a decision]
春秋之義亡遂事, 漢家之法有矯制。——《漢書·馮奉世傳》
(19) 又如:遂事(決斷事情);遂疑(決疑)
(20) 因循,拖拉 [procrastinate]。如:遂迷不悟(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21) 延續 [continue]。如:遂哀(哀而不止)
(22) 墜落,往下沉。通「墜」( zhuì)[fall]
震遂泥。——《易·震》
其賊人多,故天禍之,使遂失其國家。——《墨子·法儀》
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荀子·修身》
若是,則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荀子·王制》
(23) 又如:遂失(墜失;廢弛);遂亡(墜亡;廢弛)
詞性變化
◎ 遂 suì
〈名〉
(1) 道路 [road]
使開階立遂。——《春秋演孔圓》。宋均注:「道也。」
禽夫差於干遂。——《史記·蘇秦傳》。索隱:「遂者,道也。」
(2) 又如:遂路(道路)
(3) 射者穿的臂衣 [dress for hunters]
袒決遂。——《儀禮》
(4) 田間排水的小溝 [furrow]
凡詒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周禮·地官·遂人》
(5) 《注》:「遂,廣深二尺」。又,遂人,周代官名,地官之屬。
(6) 水道 [water course]
迷者不問路,溺者不問遂(可以涉水而過的路);亡人好獨。——《荀子·大略》
◎ 遂 suì
〈副〉
(1) 就;於是 [then, there upon]。多用於書面語
趙王於是遂遣 相如奉璧西入 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齊侯游於 姑棼,遂田於貝丘。——《左傳·庄公八年》
如不能守以終表,則遂取以來。——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
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 賈於慶獻諂於後,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2) 又如:遂爾(於是;就);遂乃(於是,就);傷者經過包紮搶救,流血遂止;因天氣惡劣,郊遊計劃遂告落空
(3) 竟然 [to one's surprise]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4) 表示最後的結果,終於,到底 [after all;in the final]
曹操比於 袁紹,則 名微而眾寡,然 操遂能克 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歷險數次,遂達峰頂。——《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5) 盡;完全 [to the full]。如:遂夜(終夜)
◎ 遂 suì
〈形〉
(1) 順利的 [smooth;unhindered]
可遂破也。——《資治通鑒》
小兒輩遂已破賊。
(2) 已成,終了 [finished]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
(3) 久 [long]。如:遂古(往古,遠古);遂往(以往的錯誤)
(4) 另見 suí

② 遂以明樓黃雀樓其中以是什麼意思

曾經騎著黃鶴返回到這里休息,於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
出處是《圖經》 原文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雲:「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

③ 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

(費禕成仙以後)費禕曾經騎著黃鶴返回到這里休息,於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

④ 言既遂矣的「遂」是什麼意思

遂:順,如意。出自先秦無名氏的《詩經·衛風·氓》。

原文: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譯文

婚後多年守婦道,繁重家務不辭勞。起早睡晚不嫌苦,忙裡忙外非一朝。誰知家業已成後,漸漸對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處境,個個見我哈哈笑。靜下心來細細想,獨自傷神淚暗拋。

(4)睡衣名樓中的遂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衛風·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詩歌。此詩女主人公以無比沉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後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倍受壓迫和摧殘的情況。

春秋時期生產力還相當落後,婦女在家庭中經濟上不獨立,人格上形成對男子的附屬關系,男子一旦變心,就可以無所顧及的將她拋棄。當時作為封建生產關系和等級制度的觀念形態也逐步形成,婦女的戀愛和婚姻常常受到禮教的束縛、父母的干涉和習俗的責難,進一步形成了對婦女的精神桎梏。《衛風·氓》這首詩正是當時社會痴情女子負心漢的反映。

⑤ 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 意思解釋

曾經騎著黃鶴返回到這里休息,於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

出處是《圖經》
原文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雲:「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何必瀨鄉九柱、東陽八詠,乃可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荊岳沔等州都團練使,河南穆公名寧,下車而亂繩皆理,發號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車送遠,游必於是,宴必於是。極長川之浩浩,見眾山之累累。王室載懷,思仲宣之能賦;仙蹤可揖,嘉叔偉之芳塵。乃喟然曰:「黃鶴來時,歌城郭之並是;浮雲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紀茲貞石。
時皇唐永泰元年,歲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翻譯
在鄂州城的西南角,有一座樓叫黃鶴樓。《圖經》上說:「費禕成仙,曾經騎著黃鶴返回在這里休息,於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事情記載在《神仙傳》上,事跡保存在《述異記》上。觀看黃鶴樓這座矗立著的樓宇,高大雄偉,高高聳立。它頂端靠著銀河,底部靠近大江。兩層屋檐,飛檐像鳥的翅膀一樣高高翹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門高大寬敞,坐在黃鶴樓上可以遠眺城鄉景色,低頭可以拍擊雲氣和煙霧:這里也是楚地和吳地山川勝跡最美的地方。沒有必要去瀨鄉的老子祠,去東陽的八詠樓,這里就可以觀賞景色、會集神仙了。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荊岳沔等州都團練使、是河南的穆寧,他一上任就把政事治理得很好,一發出號召老百姓就十分擁護。有時在公務之餘他來此小憩,有時他登車在此把客人送到很遠的地方,他游覽一定來這里,設宴也一定在這里。從黃鶴樓上可以極目遙望浩浩的長江,可以看見眾多的高山。朝中的文人想抒發感懷的時候,可以來此讀到王粲的《登樓賦》,如果想尋找仙人的蹤跡,來此可以找到荀叔偉駕鶴來臨的地方。於是人們常常感嘆說:「在榮華富貴之時,人們常常一起歌詠這雄偉的黃鶴樓,等到衰敗的時候,看到黃鶴樓就常常感到物是人已非。」我奉命執筆,在這堅硬的石頭上寫下了這段文字。
時間是皇唐永泰元年,太歲紀年為大荒落,夏季第一個月,庚寅日。

⑥ 翻譯:費褘登仙,嘗駕,黃鶴反憩於此,遂以名樓。

費禕屍解為仙後,曾駕著黃鶴回來,並在這棟樓休息,所名為黃鶴樓。

⑦ 縱和遂是什麼意思

縱 zòng
部首筆畫
部首:糹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五筆86:XWWY 五筆98:XWWY 倉頡:VMOO
筆順編號:5513434 四角號碼:281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EB5
基本字義
1、 放:~虎歸山。~火。
2、 放任;不拘束:放~。~目四望。~情。~觀全局。
3、 身體猛然向前或向上:~身。
4、 即使:~然。~使。~令。
5、 豎,直,南北的方向,與「橫」相對:~橫交錯。~橫捭闔(指在政治、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聯合或分化)。~貫。~深。
6、 起皺紋:~花(用有皺紋的紙做成的花)。這張紙都~了。
7、 指連隊編制上的「縱隊」。
8、姓氏,現多見於皖北、魯南及蘇北地區
詳細字義
〈形〉
1. (形聲。從糸( mì),從聲。本義:松緩)
2. 同本義 [loose]
縱,緩也。——《說文》
蓬發施縱,無形儀,不治家業。——《南齊書》
3.
又如:縱緩(鬆懈);縱弛(鬆懈;放鬆)
4. 南北稱縱,東西稱橫。古作「從衡」 [from north to south]
不別橫之與縱。——《楚辭·沈江》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縱貫南北的京九鐵路
6. 跟物體的長的一邊平行的 [longitudinal;lengthwise]。如:縱波;縱目(直豎的眼睛);縱理入口(面部有豎紋銜接至口邊。命相者以為餓死之相);縱剖面
7. 廣泛 [extensively]
談道之餘,縱言及文辭,…,非凡子所及。——陸游《重修天封寺記》
8. 又如:縱意(任意)

〈動〉
1. 發;放 [send out;deliver;issue]
縱,一曰舍也。——《說文》
李種坐故縱死罪。——《漢書·昭帝紀》。注:「謂容放之。」
夫民氣縱則底。——《國語·楚語》。注:「放也。」
抑縱送忌。——《詩·鄭風·大叔於田》
縱言至於理。——《禮記·仲尼燕居》
有如乘風船,一縱不可纜。——唐· 韓愈《秋懷詩》之六
順風縱火。——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2. 又如:縱目(放眼遠望);縱出(放出);縱兵(發兵;出兵);縱筆(放手書寫)
3. 釋放;放走 [let go;set free]
奉不可失,敵不可縱。——《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七擒七縱。——《李靖》
縱虎歸山也。——《三國演義》
4. 又如:縱囚(釋放囚犯);縱出(枉法減輕刑罰或非法釋放囚犯;任意放出);縱遣(釋放遣發);縱舍(釋放;寬放)
5. 放縱;隨心所欲,不受約束,不加檢點 [inlge]
縱欲而不忍。——《離騷》。按,任情肆意之謂也。
我實縱欲,而不能自克也。——《左傳·昭公十年》
縱之順之。——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6. 又如:若縱(如果放縱聽任);縱放(言行放縱,不自檢點;奔放自如,具有豪邁雄健的氣勢)
7. 騰躍 [jump up]。如:縱跳(騰躍歡跳;躍身跳起);縱體(跳舞時騰躍輕盈的樣子)
8. 放過 [let off;let slip]。如:縱惡(姑息壞人);縱敵(放過敵人而不攔截)
9. 指合縱。戰國時期蘇秦游說六國諸侯,要他們聯合起來西向抗秦,秦在西邊,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曰「合縱」 [alley with]
必得定縱。——《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0. (縱,定縱。)又
縱之利害。
謹奉社稷而以縱。
日出而言縱。
縱定乎?
歃血而定縱。
定縱於殿上。

<連>
1.
縱然,即使 [even though;even if]
公子縱輕勝。——《史記·魏公子列傳》
縱有健婦把鋤犁。——唐· 杜甫《兵車行》
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宋· 柳永《雨霖鈴》
縱豆蔻詞工。——宋· 姜夔《揚州慢》
2. 又如:縱有(即使有);縱大(縱然;即使);縱得(縱令,即使);縱饒(縱令,即使)

常用片語
1. 縱波 zòngbō
[longitudinal wave] 介質粒子在波前進方向振動的波(例如聲波)
2. 縱步 zòngbù
(1) [stride]∶放開腳步邁開大步走路
縱步向前走去
(2) [jump;bound]∶向前跳躍的步子,以跳躍或連續跳躍方式走動
他一個縱步跳過了小河
3. 縱斷面 zòngànmiàn
[vertical section] 縱剖面
4. 縱隊 zòngì
(1) [column;file]∶縱的隊形
第五縱隊
(2) [army]∶軍隊編制單位之一,我國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曾編縱隊,相當於軍
5. 縱觀 zòngguān
[make a comprehensive survey;survey] 從全面考慮;縱覽(形勢等)
縱觀全局
6. 縱貫 zòngguàn
[from north to south] 筆直通過去
大運河縱貫南北
7. 縱橫 zònghéng
(1) [in length and breadth;lengthwise and sidewise;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with great ease;freely]∶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move about freely;overrun]∶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unbridled;unscrupulous]∶放肆;無所顧忌
(5) [rival political theories]∶指合縱連橫
8. 縱橫馳騁 zònghéng-chíchěng
[move about freely and quickly] 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馳騁:放開馬快跑。形容往來賓士,沒有阻擋,也指英勇戰斗,所向無敵
青年可在廣闊的科學領域縱橫馳騁
9. 縱橫交錯 zònghéng-jiāocuò
[crisscross;arranged in a crisscross pattern] 互相交叉
縱橫交錯的鐵路網
10. 縱虎歸山 zònghǔ-guīshān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將老虎放回山中。比喻放走敵人,留下禍根
11. 縱火 zònghuǒ
[commit arson;set on fire] 故意放火和惡意燒毀或企圖燒毀任何屬於別人的大樓、建築物或財產(如房屋、教堂或船隻),或燒毀自己財產(通常帶有犯罪的或報復的意圖)
12. 縱酒 zòngjiǔ
[drink to excess] 無節制地飲酒
白日放歌須縱酒。——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3. 縱覽 zònglǎn
[look far and wide;scan] 放眼任意觀看
14. 縱梁 zòngliáng
(1) [stringer] 各種建築結構中的縱材
(2) 從鐵路橋梁的一排架伸到另一排架並支承軌道的縱梁
(3) 在鐵路軌道橫枕上的縱向軌枕
(4) 造船中用作加固構件的縱梁、木板或橫木
15. 縱裂 zòngliè
[lobe] 三葉蟲體的縱裂之一或眉間橫裂之一
16. 縱令 zònglìng
[even if;though;even though] 即使——用在偏正復句的偏句,表示假設的讓步,即退一步提出某種情況
縱令失敗,我們也要繼續試驗
17. 縱論 zònglùn
[talk freely] 無所顧忌地談論
縱論天下大事
18. 縱目 zòngmù
[look as far as one』s eyes can see] 極目遠望,盡目力 [遠望]
縱目四望
19. 縱剖面 zòngpōumiàn
[vertical section;longitudinal section] 順著物體軸心線的方向切斷物體後所呈現出的表面。如圓柱體的縱剖面是一個長方形。也叫「縱斷面」或「縱切面」
20. 縱情 zòngqíng
[to one's heart's content;as much as one likes;heartily] 任憑自己的感情;盡情
縱情以傲物。——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21. 縱然 zòngrán
[even if;even though] 縱使,縱令、即使——用在偏正復句的偏句中,表示讓步關系,相當於「即使」、「縱使」
今晚縱然有霜,也不會很大
22. 縱容 zòngróng
[inlge;pamper;connive;wink at] 對壞人壞事不加約束
縱容孩子
23. 縱身 zòngshēn
[jump;leap] 用力使身體騰起
縱身一跳
24. 縱深 zòngshēn
[depth] 作戰地域縱的方向的深度
向縱深發展
25. 縱聲 zòngshēng
[loudly;in a loud voice] 放開嗓音
縱聲大笑
26. 縱使 zòngshǐ
[even if;even though] 即使——連接分句,表示假設的讓步,即在偏句提出某種情況
27. 縱談 zòngtán
[talk freely] 暢所欲言
縱談國際局勢
28. 縱紋 zòngwén
[strialongitudinalis] 胼胝體上表面中線附近的一對縱行隆起
29. 縱向 zòngxiàng
[longitudinal;vertical] 長度方向的
縱向擺動
30. 縱言 zòngyán
[generally expound] 泛論
31. 縱意 zòngyì
[unscrupously;wantonly;wilfully] 肆意,隨心所欲地
縱意高談。——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32. 縱欲 zòngyù
[inlge in sensual pleasure] 放縱慾望(多指肉慾),不加節制
33. 縱坐標 zòngzuòbiāo
[ordinate] 平面笛卡爾坐標系中一個點的豎直的坐標,由平行於 y 軸的線段來度量
縱 zǒng
基本字義
1. 急遽的樣子:「喪事欲其~~爾」。
通假
古文「縱」通「從、蹤」,《詩經·齊風·南山》:「衡從其畝。」從即縱。從又通蹤,《史記·聶政列傳》:「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絕從。」 「絕從」意謂消滅蹤跡。——黃現璠《古書解讀初探》
方言集匯
◎ 粵語:zung3
http://ke..com/view/682508.htm

遂 suì
部首筆畫
部首:辶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五筆86:UEPI 五筆98:UEPI 倉頡:YTPO
筆順編號:431353334454 四角號碼:38303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042

基本字義
1. 順,如意:~心。~願。
2. 成功,實現:未~。功成名~。
3. 於是,就:服葯後頭痛~止。
4. 通達:「何往而不~」。
5. 進,薦:「不能退,不能~」。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辵( chuò))
2. 同本義 [escape]
遂,亡也。——《說文》
3. 行,往 [go]
遂,往也。——《廣雅·釋詁一》
不能遂。——《易·大壯》
遂賢良。——《禮記·月令》
4. 又如:遂行(通行;順適地進行)
5. 稱心如意;使得到滿足 [fulfill]
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 唐· 李中碧《廬山》
王吉曰:長卿久宦遊不遂,而來過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6. 又如:遂懷(遂願);遂隱(滿足隱遁的願望);遂初(舊時辭去官職,實現隱退的本願)
7. 順利地完成;成功 [succeed]
上無乏用,百事乃遂。——《禮記·月令》
四者無一遂。——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令遂前功。——《後漢書·班超傳》
介子推之從晉公子,既反國而隱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明· 顧炎武《復庵記》
8. 又如:遂初(辭官歸隱,達到原來的願望);遂過(促成過失);遂志(實現志願;滿足願望);遂事(成就事業;完成某事);遂功(成功。建立功業)
9. 推薦或舉薦 [recommend]。如:遂賢(薦舉賢能之士);遂能(薦舉賢能之士);遂良(薦舉賢良之士);遂材(薦舉才能之士);遂舉(進舉,進用)
10. 通達 [understand]
此其墾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處其民。——《商君書·箅地》
11. 又如:遂達(通達)
12. 表明 [make known]。如:遂威(展示威力)
13. 生長 [grow]
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穀得遂長。——《淮南子·修務》
14. 又如:遂長(生長;成長);遂字(生長,成長)
15. 養育 [bring up]。如:遂成(養成;成就);遂生(養生);遂滋(養育;滋養)
16. 順從,如意 [be obedient to]。如:天遂人願;遂罪(順受其罪);遂過(順成過失;掩飾過失)
17. 順應;符合 [comply with]。如:不遂;遂非(順著過錯去做而不改悔);遂性(順應本性)
18. 決斷 [make a decision]
春秋之義亡遂事, 漢家之法有矯制。——《漢書·馮奉世傳》
19. 又如:遂事(決斷事情);遂疑(決疑)
20. 因循,拖拉 [procrastinate]。如:遂迷不悟(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21. 延續 [continue]。如:遂哀(哀而不止)
22. 墜落,往下沉。通「墜」( zhuì)[fall]
震遂泥。——《易·震》
其賊人多,故天禍之,使遂失其國家。——《墨子·法儀》
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荀子·修身》
若是,則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荀子·王制》
23. 又如:遂失(墜失;廢弛);遂亡(墜亡;廢弛)

〈名〉
1. 道路 [road]
使開階立遂。——《春秋演孔圓》。宋均注:「道也。」
禽夫差於干遂。——《史記·蘇秦傳》。索隱:「遂者,道也。」
2. 又如:遂路(道路)
3. 射者穿的臂衣 [dress for hunters]
袒決遂。——《儀禮》
4. 田間排水的小溝 [furrow]
凡詒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周禮·地官·遂人》
5. 《注》:「遂,廣深二尺」。又,遂人,周代官名,地官之屬。
6. 水道 [water course]
迷者不問路,溺者不問遂(可以涉水而過的路);亡人好獨。——《荀子·大略》

〈副〉
1. 就;於是 [then, there upon]。多用於書面語
趙王於是遂遣 相如奉璧西入 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齊侯游於 姑棼,遂田於貝丘。——《左傳·庄公八年》
如不能守以終表,則遂取以來。——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
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 賈於慶獻諂於後,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2. 又如:遂爾(於是;就);遂乃(於是,就);傷者經過包紮搶救,流血遂止;因天氣惡劣,郊遊計劃遂告落空
3. 竟然 [to one's surprise]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4. 表示最後的結果,終於,到底 [after all;in the final]
曹操比於 袁紹,則 名微而眾寡,然 操遂能克 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歷險數次,遂達峰頂。——《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5. 盡;完全 [to the full]。如:遂夜(終夜)

〈形〉
1. 順利的 [smooth;unhindered]
可遂破也。——《資治通鑒》
小兒輩遂已破賊。
2. 已成,終了 [finished]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
3. 久 [long]。如:遂古(往古,遠古);遂往(以往的錯誤)
4. 另見 suí

⑧ 文言文「遂以名樓」中的以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遂以名樓」中的以是(用)意思。
分析:遂以名樓是指:於是用這個名字命名這個樓。以在這里作介詞,表示用。

⑨ 遂以名樓的遂解釋意思

遂:於是,就
黃鶴樓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雲:「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