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lol武裝戰姬皮膚怎麼樣
經過9天的預熱,好運姐的新皮膚終於在今天被官方正式曝光了,國服官方微博終於曝光了這款皮膚皮膚的真面目,跟之前大家猜想的未來戰士、源代碼、恐懼新星等系列不同,這次的好運姐是單獨的一個系列:武裝戰姬系列,並且搭配了多種配色,而且每種配色的造型都不大一樣,廢話不多說來看看這次官方曝光的這款皮膚吧!
原畫
游戲內造型
這就是這款全新皮膚的真實樣貌了,根據美服官方描述,這款皮膚上架日期是3月22日,國服預計是3月29日,大家對好運姐這款皮膚期待么。
『貳』 歐佩姬護膚品怎麼樣
挺好。
包裝好,滋潤度好,保濕持久度也挺久的。發貨速度快捷。一套護膚套裝超高性價比。我是混合皮膚,使用效果極佳。從清潔到護膚,一套搞定。性價比很高。我是混合性皮膚,很適合哦。護膚第一步,就是好好清潔自己的臉。質地是白色膏狀。輕輕揉搓即可起泡。洗完嫩嫩滑滑的,不是假滑哦。保持肌膚滋潤的同時,又可以去除肌膚表面的污垢及角質,讓皮膚狀態變穩定。
『叄』 比基尼是什麼
比基尼的來歷
1946年6月30日,太平洋的比基尼島上爆炸了原子彈,18天後,一位名叫路易斯·里爾德的法國人推出了胸罩樣式上衣和三角褲泳裝。那天他雇了一名應召女郎做模特,在一個公共泳池展示了他的作品。一周後,比基尼就風靡了歐洲。
模特望而生畏脫衣舞女試穿第一件比基尼
1946年之前,比基尼只是一個地名———杜魯門總統批准進行核彈試爆的小島的名稱。那一年上半年,女人只敢穿著立領、平腳的緊緊包裹著身體的「泳衣」到海邊游泳,沙灘景象是烏黑一片。
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島原子彈爆炸後的第18天,法國人路易斯·里爾德於1946年7月18日在巴黎推出了一款由三塊布和四條帶子組成的泳裝。這種世界上遮掩身體面積最小的泳衣,通過胸罩護住乳房,背部除繩帶外幾乎全裸,三角褲衩的胯部盡量上提,最大幅度地露出了臀腿胯部。它形式簡便、小巧玲瓏,僅用了不足30英寸布料,揉成一團可裝入一個火柴盒中。
在那之前,泳裝還是保守的,遮蓋著身體的大部分。而里爾德的設計則裸露上腹部的大部分。該泳裝選用的是印有報紙內容版塊的面料,精明的設計者暗示著他的大膽設計將會在世界報紙上佔有大量版面。由於穿上後近似全裸,故而當時巴黎的許多專業時裝模特都對這種泳裝望而生畏。然而,一位名叫米查爾·伯娜蒂妮的脫衣舞女卻勇敢地向傳統觀念挑戰,在一家游泳池邊穿上比基尼,讓記者照相,另一件比基尼則穿在了塑料模特的身上。
比基尼給全世界的海灘惹麻煩
比基尼的面世令世界震驚的程度不亞於那一顆原子彈爆炸。別出心裁的里爾德不失時機地利用比基尼島原子彈爆炸的影響,果斷命名這種兩片三點式泳衣為「比基尼」,從而大發橫財。盡管這種新款式引起了很大爭議,它還是在法國受到了「那些點綴了海灘的頑皮姑娘」的歡迎。在早期的轟動平息下來後,作為婦女們在海灘上和游泳時穿的泳裝,比基尼泳裝迅速取代了連體泳裝。
事實上,這套被命名為「比基尼」的泳裝,確實震撼了全世界。地中海沿岸國家視其為瘟疫,義大利明令禁止,西班牙海岸警衛隊驅逐穿比基尼泳裝者,甚至美國也曾為比基尼抓過人。
澳大利亞設計師保拉·斯塔福德於1952年將比基尼泳裝引入澳大利亞,引起了軒然大波。海灘巡查約翰·莫法特立即就抓了一個穿著保拉設計的短泳裝的模特。「太短了!」他一邊聲嘶力竭地叫著,一邊押送這個模特離開海灘。保拉並沒有被嚇倒。她讓另外5個姑娘穿上比基尼泳裝,通知了當地報社並邀請了市長、一位牧師和警察局長到現場。結果什麼事也沒發生,但她卻取得了驚人的宣傳效果。
「放盪」泳裝曾被立法禁止 游泳選手因此遭逮捕
從中世紀起人們就用一系列理由阻止婦女游泳甚至洗澡。17世紀,一些與醫療有關的洗浴方式增加了婦女的洗澡機會。但婦女們必須穿上長及腳踝的厚襯衫外加一頂帽子來保持體面。她們一出水面,侍者們就會給她們穿上長袍。直到19世紀還有人穿這種浴裝。
到了19世紀,襯衣式泳裝被一種有皮帶、長度及膝的泳裝所代替。婦女們在這種泳裝的下面還穿著褲子和絲襪。她們頭戴游泳帽,腳上穿著類似芭蕾舞鞋的系帶拖鞋。這樣,泳裝終於於19世紀80年代進入時裝雜志和商店目錄。但新式女泳裝的裙子非常寬大,其濕重可達30磅。
1870年到1900年,是女式泳裝歷史上的一個轉折期,款式仍然保持原樣,只是變得越來越簡單,而婦女們在泳裝下面仍然穿著緊身胸衣———一種有袖子和護腿,類似兒童睡衣的連體服裝。一些國家政府通過法律嚴格禁止穿著「放盪」的服裝,規定游泳衣必須覆蓋從頸部到膝蓋的人體部位。有些婦女因為沒穿絲襪、鞋子或長裙而被罰款。
女子游泳於1912年首次成為奧運會項目。穿著有半長褲腿的無袖連體泳裝的范妮·杜拉克在許多項目中獨占鰲頭。澳大利亞出生的女游泳選手安妮特·凱勒曼也打破了常規,她於1907年在波士頓由於穿一件大膽的連體泳裝,被警方逮捕。
越穿越惹火 乾脆不穿
到20世紀30年代,非比賽泳裝的款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背帶代替了袖子,褲腿變得越來越短,領口也變得越來越低。婦女泳裝最根本的革新是比基尼泳裝的出現。比基尼熱一蔓延開,就以排山倒海之勢沖擊著整個世界的大眾文化和道德觀念。
當時,比基尼只在歐洲盛行,直至15年後才傳至美國。其中最經典的一款比基尼是1952年法國影星碧姬·芭鐸在電影《穿比基尼的姑娘》中穿的一件無肩帶圓點圖案比基尼泳裝。時至今日,這款設計仍然被不少時裝品牌放上天橋演變成新時尚。
1964年魯迪設計的沒有胸罩的比基尼(Toplesssuit)向公眾倫理堡壘開火。寇爾則推出了用漁網掩飾前胸和腰部的泳衣。
隨之而來的是70年代和80年代那些無結構的泳裝。這些泳裝除了下身以外幾乎什麼都沒有遮蓋。不穿上衣游泳及裸泳開始出現,盡管採取這種游泳方式的人仍是少數。
20世紀90年代的回歸把臀部放回女式泳裝里
在20世紀90年代,泳裝的風格重新趨向「謹慎」,它們覆蓋了較多的身體面積,並重新採用了一些原來的縫合方式和調節體態的方式。模特傑麗·霍爾於1989年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把臀部放回女式泳裝里的游泳服」。1992年,Cole公司根據「豐胸將回歸」的流行預言,開發出了可充氣的比基尼(TopSecret)。1995年,隨著高科技材料進入時裝界,比基尼再次成為眾多國際時裝設計大師們鍾情的設計對象,用高科技材料配上復古款式重現50年代形象的比基尼、綴有萊茵石的比基尼、綁帶式比基尼等紛紛面世。此外,還有用皮帶代替布料纏繞人體三點的比基尼、無上裝式比基尼、迷你比基尼和一種只有三塊極小的布條固定在羞處,被叫做「野蠻」的比基尼。
泳裝的發展經歷與人們的觀念變化及社會文化密切相關,無論當初它受到了何種「待遇」,但現在泳裝已經成為服裝界不可取代的部分。
鏈接:公元前1600年就有人想出「比基尼」
比基尼的發明者是兩位法國人———雅克·海姆和路易斯·里爾德。可他們並不是最先想到比基尼這個點子的人。早在公元前1600年,就有比基尼式樣的泳衣的壁畫。海姆是一位來自法國戛納的女服裝設計師,她設計了一種很小的泳衣並為它起名為「Atome(原子彈)」。她雇了一架在空中放煙寫字的飛機為她的設計打廣告,飛機在空中寫道:「Atome———世界上最小的泳裝。」3周後,機械工程師里爾德也用飛機在空中寫道:「比基尼———比世界上最小的泳衣還要小。」
『肆』 張信哲也沒能逃過黃齡送睡衣,送睡衣為何會成為她的送禮「標配」
送睡衣變成黃齡送禮標配,可能跟她的性格或者人設有關。我們都知道在家裡穿睡衣,是非常舒服的一家事情。很多人回家後,都會立馬換上。那麼在送禮的時候,黃齡可能也會考慮送別人睡衣。又或者說是人設,現在黃齡有一個梗叫“浴室歌姬”,沒事就喜歡穿著睡衣或者浴袍在浴室唱歌。
送別人睡衣當禮物,也算是立人設的延續。在觀眾眼裡,這就是性格豪爽,不在意一些小事情。不過她在給張信哲送睡衣的時候,根本沒考慮到對方的尺寸,直接被吐槽了。
喜歡黃齡的人應該知道,她這個人超愛睡衣,經常在短視頻平台發布內容,裡面的睡衣幾乎不帶重樣。有時候讓人忍不住懷疑,她哪來的那麼多睡衣。不過也有網友回答,說她的睡衣從來沒剪過吊牌,還能退回去。
雖然作為一個明星,不太可能會這樣做,但還是有可能。畢竟黃齡展現出來的睡衣太多了,幾乎沒有重樣的出現。當然這是人家的私事,我們也管不著。反正現在睡衣,已經成了黃齡的一個象徵,幾乎提到她的名字,粉絲們就能想到睡衣。說不定憑借這個人設,還能有睡衣品牌請她代言。
『伍』 姬瑪睡衣怎麼樣
這個睡衣不錯喔 不過這個牌子的很單調呢 你可以嘗試一下 外貿品牌的睡衣 比如PINK 維多利亞的秘密 或者是流星雨點 都不錯的 我知道有一家淘寶店鋪 芒果家居坊 賣的這些挺不錯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 朋友說桃花姬好吃, 是不是騙人的,大家說桃花姬味道怎麼樣
是給閨蜜生日時送的,她有點貧血,看桃花姬的評價都不錯,就給她買了兩盒。閨蜜說吃起來味道挺好吃的,阿膠味很濃,小小的一塊
『柒』 有哪些最值得買的內衣、睡衣品牌,好的內衣睡衣店鋪推薦一下吧
夏娃之秀官方旗艦店:國產優質內衣品牌,KE魔力膠非海棉內衣很受歡迎。
浪莎官方旗艦店:國產內衣第一品牌,以舒適、耐穿和實惠著稱。
EBLIN官方旗艦店:知名內衣品牌,多家時尚女性雜志都推薦過的一個品牌,EBLIN的內衣設計很是經典,雙11能搶到絕對超值。
皮爾卡丹內衣旗艦店:皮爾卡丹內衣也算得上是一個知名內衣品牌了,與皮爾卡丹其它系列成衣一樣,這個品牌的內衣也是出色在用料及做工上的,且產品線也較為豐富,男女都有。
『捌』 霸王別姬好看嗎
這部影片演員挑的很好,每一個演員都演成了所要扮演的角色,看似不驚艷,但是推敲起來到別有一番風味。就拿鞏俐演的菊仙來說,火候拿捏的十分到位。她在窯子里遭到調戲跳到段小樓懷里的那一段戲,她已經把段小樓吃得死死的,也只有鞏俐能演出這番韻味。
『玖』 誰有我家公主最可愛輝夜姬睡衣派對版的大圖立繪
『拾』 LOL喚潮鮫姬娜美這個英雄 怎麼樣 好用么在 輔助里 垃圾么
娜美這個英雄我今天買了之後使用了5,6把,感覺有幾個問題。
這個輔助在輔助堆裡面算是侵略性比較高的輔助了。
首先是他的Q的問題,這個技能,絕對是視覺欺騙技能,你想用這個技能的邊緣去打對手的要注意了,很大幾率會失敗。我試過好多次,明明是邊緣打中了,但是還是沒有判定,所以實際上那個球的判定要比看上去的更些微小一點。所以你的預判更加的困難。之前在測試服有玩家提過這個技能為啥只能在球完全命中中心的時候才生效,我以為是BUG,現在看來依然范圍沒有提高多少。看來是拳頭公司有意為之的。
說到底,這個不穩定的控制是娜美的閃光點之一,因為是強控,所以一旦打中對方會很難受,所以從這方面來考慮難中一點也是無可口非,但是我依然提醒,這抽獎技能實在中獎率有點低,需要把敵人的路線,移動的速度算的非常的准確又或者是接後手控,不然命中率很一般。Q你就把他當做點控就可以了,控到多個目標的可能性低。
w是娜美比較好用的一個加血技能,不過如果是作為輔助的話,不能體現這個技能的優勢。這個技能在娜美對線期換血的時候比較流氓,上傷血同時給娜美加血,可以說小心一點走位可以做到無傷消耗,同時在ADC對拼的時候也能給ADC最大程度的支援,因為加ADC血的時候同時也會傷害對面。只不過這個技能最大的亮點是在娜美走AP路線的時候,如果你把娜美的CD撐到40,你會發現這個技能只有5秒,而一口可以加600血。。這是什麼概念自己想像,我覺得如果單論單體持續治療,娜美這個技能絕對惡心。
E技能對輔助路線來說基本就是一個幫助ADC減速敵人的技能,附加的傷害後期是浮雲,這個技能在釋放給ADC之後,等於是幫ADC加速,同時可以使ADC減速對手,這時候你不妨可以算準加速結束的時間,在結束的瞬間再次給ADC一個W,幫助他再次加速,或許這一來一去可以幫助你的ADC追上原本追不上的人。
R娜美被認為是很OP輔助的一個原因,但是實際用過之後你會發現,這個技能壓根就不是先手控!除非你在一個很刁鑽的角度去抓一些正在逃命的敵人或者在野區偷襲又或者對面是一些沒有移位技能的木樁,否則你這個技能是很大幾率不會中的。這個技能就算是我用來打近身的敵人也會有差不多1秒的延遲,然後那個波浪才緩慢的推前,我告訴你這個技能看似聲勢浩大但是絕對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容易打中。遠處的根本就不用想,人家會有足夠多的時間來反映你這個波浪,所以向遠處支援的還是省省吧,如果要放,那麼被躲開的心理准備你要做好。
我認為這個技能最大的用處就是後手控,對,這是一個看似先手控的後手控,雖然你也並非不可以用來抓一個人,但是我覺得這個技能只抓一個人是太浪費了。
我覺得這個技能的定位就是接在阿木木,加里奧,努努之類的團控後面,以達到完美團控的效果。而且就算控不住,但是敵人為了躲開,也一定會繞路,這無形中等於是打散了敵人的站位,可以說是一個戰略性十足的大招。如果你想要使用娜美,我建議你們的坦克最好選擇加里奧,木木,努努,深海泰坦,石頭人這一類,配合好的話可以瞬間團控對方3秒或者以上。再配合你的Q的話,瞬間抓死一個不是問題。
說了這么多,得說說這個英雄的問題,這個英雄極其吃減CD,雖然說輔助都是吃減CD的,但是對於這個英雄,減CD由其重要,6秒的Q跟15秒的Q用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5秒的W跟12秒的W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還有大招這個就不必多說了。減CD很重要,請務必首先兼顧這個屬性。
同樣是內測的問題,有人說這個英雄很耗藍,但是實際玩下來之後,(我主玩的是中單AP)耗藍問題並沒有想像中的嚴重,基本是跟一般輔助持平的。所以這個屬性可以次之。
之後就是後手控的問題,這個英雄的技能很欺騙,都是那種技術很好就是先手控,技術不行就全部淪為後手控的類別,同樣,如果你自認你的技術不行,預判不準,我建議你還是等隊友減速控上之後再後手接Q,因為這個新英雄很依賴他的Q,保命抓人一體的,如果你沒有丟中,但是被切臉了,你交掉的很可能是你的性命。R的道理同上。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個英雄會在以後的比賽上有他的身影(甚至是非BAN必選的),原因是他的兩個控,一個暈眩,一個團控,以及他對線期消耗能力較強都是輔助比較需要的。總的來說還是一個很強的輔助,順帶一提打AP也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