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睡衣種類 » 穿睡衣跳琵琶行舞的女孩叫什麼
擴展閱讀
真皮皮衣是什麼料 2025-05-21 19:49:13
大學城附近哪裡有賣童裝 2025-05-21 19:35:59

穿睡衣跳琵琶行舞的女孩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22 11:05:05

Ⅰ 戴口罩漢服小哥哥古典舞琵琶行是誰

叫啥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知道他抖音叫啥
叫:我是小比克

Ⅱ 尋求長恨歌和琵琶行

白居易小傳 長恨歌 琵琶行 白居易詩選

【 題 解 】

這是白居易三十五歲任縣尉時所作,與此同時,陳鴻寫了一篇《長恨歌傳》,都以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為題材,因這愛情是悲劇結局,於是以「長恨」標題。詩人的用意是「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於將來者也」。詩的前一部分對玄宗的荒淫、沉湎歌舞酒色與貴妃的媚上邀寵、恃恩而驕,因此招致禍亂有所諷刺批判。後半篇則對貴妃的死、玄宗對她纏綿悱惻的相思,回宮後晚景的凄涼,以及他們天上人間生離死別的深長痛苦,表示了極大的同情;並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把他們的愛情理想化,因之本詩的主題思想是復雜而矛盾的。從全篇來看,對悲劇主人公的同情成為主要傾向。這首詩情節曲折多變,描寫細致,委婉情深,首尾完整,語言流暢清麗,音韻勻稱和美,抒情氣氛十分濃厚,詩中很少用典,佳句極多。趙翼《甌北詩話》說:「《長恨歌》一篇,其事本易傳,以易傳之事,為絕妙之辭,有聲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學士,既嘆為不可及,婦人女子,亦喜聞而樂誦之。是以不脛而走,傳遍天下。」由此可見這首詩巨大的藝術魅力。

【 原 詩 】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五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漫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來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五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夭。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展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雲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遙。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照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難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掰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技。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

【 注 釋 】

漢皇:借指唐玄宗。傾國:指絕色美女。《漢書·外戚傳》「李延年善歌,侍武帝,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上嘆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
楊家有女四句:據《新店書·後妃傳》,玄宗貴妃楊氏(小名玉環,楊玄琰女),隋梁郡通守場汪四世孫,徒居蒲州永樂。幼養於叔父家。初為玄宗子壽王之妃。開元二十四年玄宗武惠妃死,人言玉環資質超群,遂召納禁中。為掩人耳目,先出為女道士,為壽王另娶韋氏,然後楊氏入宮得幸。楊玉環曉音律,善歌舞,聰明警穎,善察人意。玄宗得楊妃,六宮妃妾、才人,遂無親近者。
華清池:溫泉,在陝西臨潼驪山華清宮。後文「驪宮」即指華清官。
金步搖:首飾名,後妃所戴,金制,上有串垂珠,行步則搖。
金屋:謂特別華美的居室。《漢武故事》「帝為膠東王數歲,長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曰:「欲得。」長公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雲不用。指其女,「阿嬌好否?」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全屋藏嬌」典出此。
列士:封侯。楊妃得玄宗專寵,叔父兄弟皆封侯,姐妹封國夫人,富比王室。
漁陽鼙鼓:指安祿山叛亂。天寶十四年( 755)十一月,安祿山反於范陽。漁陽在今北京大興縣,古稱薊州,天寶中改漁陽郡,隸屬范陽節度。安祿山反,漁陽從之。白居易托古諷今,以「漢皇」代指玄宗,借漢彭寵據漁陽反漢事代指安祿山反唐。鼙(Pi音皮)鼓:軍鼓、戰鼓。
霓裳羽衣曲:舞曲名,舊傳為玄宗所作,宋王灼《碧雞漫志》詳加考訂,「斷之曰:西涼創作,明皇潤色,又為易美名。」此曲本為西曲調,開元間西涼府都督楊敬述進呈,後明皇賞月有感,據此曲改制,名為《霓裳羽衣曲》。楊妃進見日,曾奏此曲。
六軍兩句:天寶十五年,安祿山率兵入關,唐玄宗倉黃奔蜀,至馬嵬驛(在今陝西興平縣),六軍不進,請殺楊氏兄妹。玄宗乃被迫下令殺楊國忠,命高力士縊死楊貴妃。
蛾眉:《詩·衛風·碩人》「螓首峨眉」。蠶蛾之眉長而彎,以之形容女子秀眉。此處代指楊妃。 太液:池名。漢武帝建於建章宮北,周四十頃,中起三山,以像蓬萊、瀛洲、方丈三仙山。遺址在今陝西長安縣西。唐代亦建太液池於大明宮內,遺址在今長安縣北。
未央:宮名。漢高祖建。遺址在今西安市西北。
西宮南內:唐宮城在皇城北,謂之西內(西宮》,興慶宮在皇城東南,謂之南內。
椒房:漢後妃居室以椒粉塗壁,取其清香及花椒多子的吉利。阿監:侍奉帝妃的女官、奴僕。青娥:原稱少女,引申指青春容顏。
臨邛(音窮)句:說四川道士客居京城。臨邛:今四川邛崍縣。
鴻都:洛陽北宮門,此處借指東城。
碧落:指天空。黃泉:指地下。
小玉:吳王夫差女名小玉。雙成:西王母座前玉女。這里均借指楊玉環在仙山的侍婢。
昭陽殿:漢宮殿名,趙飛燕曾居。借指唐內宮。蓬萊宮:傳說中仙山宮殿名。
釵留兩句:言所寄金釵及釵盒均自日半扇,以示信。
合:盒。鈿(音電):盒上鑲嵌的金花片。
連理枝:兩樹異根而枝幹纏合為一體。

【 譯 詩 】

漢朝的皇帝看重美色,
希望得到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
他統治邦國已經多年,
卻總也找不到中意的人。
楊家有一位姑娘剛剛長大,
養在深深的閨閣還沒有被人賞識。
天生美麗的姿質,
她不甘心埋沒自棄,
終於有一天選在君王的近側。
她回過頭來微微一笑,
便生出百般嫵媚。
同她相比,後宮所有的嬪妃,
全都黯淡得沒有光輝。
春寒時君王賜予恩典,
讓她到華清池裡去沐浴。
溫泉的水濕潤又滑爽,
洗理她那柔嫩細膩的身軀。
宮女將她慢慢地扶起,
她是多麼嬌柔乏力。
那是她生平第一次受到君王的恩義。
她有烏雲一樣的頭發,鮮花一樣的容貌,
鬢邊戴著金的首飾一步一搖。
在溫暖的芙蓉帳底,
她和君王共度歡娛的春宵。
苦恨春宵太短,
不作美的太陽已掛在中天,
從今後君王再不曾早早去上朝。
她陪同君王尋歡作樂,
侍奉大小宴會沒有半點兒閑暇。
春天跟隨君王去郊遊,
夜夜只有她一人伴駕。
後宮的美女足有三千人,
寵愛都集中在她一身。
在那豪華的皇宮內院,
她悉心修飾,夜夜對君王刻意奉承。
玉樓上酒宴之後,
她的醉態更加妖艷動人。
姊妹兄弟全都分封了官爵,
無限光彩輝耀著她家的門楣,
使得天下父母的心裡,
不重視生兒反重視生女。
驪山上頭的華清官,
宏偉高聳插入雲霄,
宮中音樂像來自仙境,
隨風飄散,四處都能夠聽到。
舒緩的歌唱柔曼的舞蹈,
配合著細細的管弦,
君王整天地觀賞,
總也沒有一點兒煩厭。
忽然間叛軍從漁陽進發,
戰鼓聲動地驚天。
美妙的《霓裳羽衣曲》,
被驚得散碎如雲煙。
京城裡到處彌漫著戰塵,
千軍萬馬向西南投奔。
君王的車駕忽然被迫停住,
那時才出了都門百餘里路程。
六軍不肯向前,君王也無可奈何,
只好讓美人在馬前縊死。
她頭上戴的翠翹金雀玉搔頭,
統統遺落在塵埃,沒人去收拾。
既然無法救她活命,
又怎麼忍心看著她死去,
君王只好用衣袖遮住自己的面龐。
回頭悵望,
血和淚交相流淌。
黃塵漫天飛舞,
秋風蕭瑟凄涼。
走過回環曲折高入雲端的棧道,
君王登上了劍閣。
峨嵋山下邊行人稀少,
旌旗無光,日色黯淡寒薄。
蜀江的水是多麼清綠,
蜀地的山是多麼蒼碧。
每一個早晨,每一個夜晚,
君王都懷著對她深深的眷愛和思念。
在行宮望見月輪,
慘淡的光華只令人傷心。
夜雨中聽到風搖檐鈴,
聲聲都像是催人腸斷的哀音。
天旋日轉,時局改變,
君王的車駕要返回京華。
途經馬嵬坡下,他不忍離去。
久久地緩步徘徊。
這一片泥土之中,美人已無處尋覓,
空自留有她慘死的場地。
君臣們彼此默默對視,
全都傷痛得淚下沾衣。
再沒有心思快馬加鞭,
任隨車馬慢慢地朝東,
向皇都走去。
回來後宮中池沼和花園依然如舊。
太液池中灼灼的芙蓉。
未央宮里依依的楊柳,
芙蓉就像她嬌艷的面容。
柳葉象她那彎彎的蛾眉。
對著這樣的景物,
如何能夠不傷心落淚。
每當春風和煦,桃李花開的日子,
每當秋雨凄清,梧桐葉落的時候。
對她的一片思情,
更是縈繞心頭。
太極宮和興慶宮里秋草萋萋,
紅葉落滿了石階無人打掃。
梨園的藝人們白了頭發,
後宮的女官容顏已哀老。
黃昏時流螢環繞著宮殿飛舞,
伴著他靜靜地思念。
夜晚獨自守著孤燈,
直到天明也不能成眠。
鍾鼓聲他聽來分外遲緩,
黑夜是何等寂寥而又漫長。
終於涯過長夜到了拂曉,
銀河已漸漸發亮。
鴛鴦瓦上覆蓋著濃重的秋霜,
冷得像冰塊一樣,
獨自擁著翡翠錦被無人相共,
只覺得越睡越冷。
生離死別一年又一年,
她的魂魄並不曾來到君王夢境.
有一位客居京城的臨邛道士,
能以精誠招致死去者的魂靈。
被君王綿綿的思念所感動,
那道士殷勤地多方去尋覓。
他駕馭著清氣在空中閃電般飛馳,
上天入地到處都搜遍。
向上找到高高的青天,
向下走遍了深深的地底,
兩處茫茫然
找不見她的蹤跡。
忽然聽說海上有一座仙山,
山在虛無縹渺的雲端。
玲瓏精巧的樓閣繚繞著五色彩雲,
裡面住著許多美麗的神仙。
其中有一位仙女,
名號叫做太真。
白雪般的肌膚,鮮花般的容貌,
彷彿就是君王想念的那個人。
道士來到金碧輝煌的仙宮,
去叩打西廂殿堂的玉門,
輾轉地請求侍女小玉和雙成,
再去稟報她們的主人。
聽說漢家派來了使者,
她從華美的帷帳中驚醒。
披上衣服推開枕衾她起身徘徊,
一重重珠簾和銀屏先後打開。
她剛剛睡醒,鬢發鬆鬆地偏垂,
來不及整理花冠就走下堂來。
清風吹動她的衣袖飄搖輕舉,
好像她還在跳著優美的霓裳羽衣舞。
她秀艷的容顏顯示出孤寂
臉上淚水縱橫流布,
猶如春雨中開放的一枝梨花,
沾帶著點點的水珠。
她含情脈脈地凝視著來使,
請他向君王轉達心中的感情。
自從那一次和君王分別,
生和死兩下茫茫,不能見面也難通音訊。
從前在宮中與君王的種種恩愛,
到如今早已—一斷絕。
我獨自在蓬萊宮中,
度著悠長的歲月。
回頭向人間下望,
望不到長安只看見迷濛的塵霧。
唯有拿出舊物來表達我的深情.
請把這鈿合金釵帶著回去。
我已將鈿合金釵用手擘開,
我和他各留下金釵一股鈿合半邊。
只要愛心像金鈿一樣牢固,
天上人間總有一天能夠再見。
臨別時她殷勤地叮囑再三,
說是有幾句誓言她與君王都能夠會意。
七月七日一同在長生殿上。
夜半無人時我倆曾竊竊私語:
「在天上願意化作比翼雙飛的鳥雀,
在地下願意變成連根並蒂的花枝。」
天長地久總會有完結的時候,
這樣的生離死別呵!
那幽恨永無盡期。

白居易小傳 長恨歌 琵琶行 白居易詩選

【 題 解 】

唐宣宗《吊白居易》詩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可見這兩篇作品流傳之廣、影響之大,它代表了白詩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這首詩的寫作由來,白居易在詩序中說得很清楚,但夜遇琵琶女的事情,前人早就認為只是虛構,是藉以抒發自己天涯流落之恨的。然而詩中塑造的琵琶女的形象,正是真實生活里這類人物的高度典型化。詩中通過琵琶女彈奏技藝的高妙驚人、她對自己身世今昔盛衰的敘述和由此產生的悲嘆嗟傷,概括了舊時代中被侮辱與被損害的藝妓們的不幸遭遇,使人們讀了為之淚下。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兩句,說出了詩人內心最為深刻的感觸,成為千古名句。雖然詩人因正直敢諫被謫,與歌女年老色衰而見棄,在本質上並不是同一回事,但失意的命運卻有相似之處。詩人為歌女和自己發出不平之鳴,千載以下還引起人們深深同情。詩中描寫音樂片段的手法極其高明,一連串繪聲繪色的妙喻再現了豐富多彩變化萬千的音樂形象,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給人藝術欣賞的無限歡愉。這首詩情節曲折,層次分明,描寫細致,韻律和諧流動,筆調凄婉悲涼,如泣如訴,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 原 詩 】

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氵盆)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生平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扌然)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氵盆)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 注 釋 】
元和:唐憲宗年號。元和十年為公元 815年。
左遷:降級、貶官。
九江郡:隋郡名,唐稱江州或潯陽郡。
司馬:官名;唐為州郡佐吏,無實權。
(氵盆)浦口:即(氵盆)口,在今江西九江西(氵盆)江匯入長江處。
善才:唐時對琵琶藝人及曲師的通稱。
六百一十二言:全詩八十八句,當為六百一十六言。
攏、然、抹、挑:旨琵琶彈奏手法。攏,左手指按弦向里推,後世稱「推」,(扌然)(音捻),左手揉弦,後世稱「揉」、」吟「;抹,右手指向左撥弦,後世稱「彈」,挑,右手指向右撥弦,後世亦稱「挑」。
霓裳:《霓裳羽衣曲》。
六幺:唐大麴,又稱《錄要》、《綠腰》、《樂世》。
間關:黃鶯叫聲。
水下灘:據清段玉裁考訂,當作「冰下難」。「鶯語花底,泉流冰下,形容澀滑二境,可為
工絕」。
蝦蟆陵:長安街巷名,正稱「下馬陵」,在城東南,臨近曲江,為當時有名娛樂區。地今仍存,在西安市和平門內西側。
秋娘:唐歌舞伎常用名,泛稱歌伎。
五陵少年:漢高、惠、景、武、昭五帝陵在長安西,後遷豪貴居五陵地區,世人遂稱富貴人家子弟為「五陵少年」。
纏頭:以錢帛贈歌舞妓,稱纏頭。典出唐魚朝恩宴請郭子儀,以錦三十匹賞歌舞妓,歌舞妓纏置頭上出謝事。
杜鵑啼血:蜀後主杜宇,號望帝,被迫讓位,傳其死化為鵑,春月晝夜悲鳴,口吻帶血。
哀猿鳴:《水經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屢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袋」。
嘔啞嘲哳(音扎):雜亂細碎的聲音。嘔啞,小兒語或鳥叫聲;嘲哳,一作啁哳,繁細嘈雜之聲。江州司馬:作者時任江州司馬,見詩《序》。
青衫:唐八、九品文官服青色官服。白氏位為州司馬,實職則僅為從九品將仕郎,故著青衫。

【 譯 詩 】

元和十年,我被貶作九江郡的司馬。第二年秋天的一個晚上,我去渡口為朋友送行,聽見一條船上有人在彈琵琶,那樂聲鏗鏘有力,彈的是京都流行的曲調。向那人詢問,才知道她原來是長安的樂妓,曾經跟穆、曹兩位著名的琵琶師學藝。年紀老大,姿色衰褪,只好嫁給了一個商人。於是我吩咐備酒,請她痛痛快快地彈上幾支曲子。她彈奏完畢含愁不語,她
追敘年輕時候歡樂的生活情景,現在卻漂泊沉淪,面容憔悴,在江湖上輾轉流徙。我自從被貶出京城,至今已有兩年的光景,一直隨遇而安,心情恬淡寧靜。聽了她的話,這天晚上才感受到被貶謫的那種凄涼況味。因此作了這首詩送給她,共計六百一十二字。

夜晚的潯陽江岸上,
我為即將遠去的朋友送行,
紅楓葉白蘆花搖搖搖擺,
在秋風里發出凄涼的哀吟。
我們下馬上船,舉杯想喝別離酒,
可惜沒有音樂為我們消憂解愁。
我們沉悶地喝得有幾分醉意,
眼下的別離使我們心情凄切。
分手時看見白茫茫一片,
江水裡浸著澄明的秋月。
忽然間水上傳來了聲聲琵琶,
我忘記回轉,友人也不催船出發。
順著音樂的方向尋問是誰在彈奏,
琵琶聲停止後久久沒聽見回答。
我們把船兒靠攏,
請彈奏者出來會面,
添上酒菜、燃起燈火,
重新安排下酒宴。
千萬聲呼喚她才走出來相見,
還抱著琵琶遮住了半邊臉面。
她擰動弦軸試彈了三兩聲,
沒彈出曲調就已經滿含著感情。
每一聲弦索都低沉哀怨,蘊含著憂思,
象是在訴說她平生如何不得志。
她低下眉頭信手彈撥,
說盡了自己無限的心事。
她慢慢地揉弦輕輕地捻,
一會兒順手下撥,一會兒又反手回挑。
先彈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再彈一曲流行的《綠腰》。
大弦的聲音沉重舒長,
有如狂暴的急雨。
小弦的聲音細碎急促,
像是在竊竊私語。
弦音的高低快慢交錯著變換,
就如大珠小珠落進了玉盤。
一會兒弦音流滑,
像是黃鶯婉轉歌唱在花間,
一會兒弦音沉滯,
像冰下泉水艱難地流動,低聲地嗚咽。
最後彷彿是水流不通,
弦音也暫時斷絕。
停頓中卻含著另一種幽愁暗恨,
此時的無聲內涵幽微更勝過有聲。
忽然間又像銀瓶破裂後水漿迸涌,
琵琶彈出了清越的亮音,
緊接著樂聲雄壯而鏗鏘,
猶如帶甲的騎兵正突破重圍刀槍齊鳴。
樂曲終了時她用弦撥在中心用力一掃,
四根琴弦發出裂斷絲帛般清脆的聲音。
左右的船上都悄無聲息,
只見皎潔的秋月映照在江心。
她一邊嘆息,一邊把撥子插入琴弦,
整理好衣裳現出嚴肅恭敬的神情。
她說「我本是京城的女子,
居住在蝦蟆陵。
十三歲就學成了琵琶,
名字排在教坊第一部。
我的演奏是那樣高超,
連名手也深深悅服。
我的容貌又是那麼美麗
梳妝好了常常惹得姐妹們嫉妒。
五陵的貴家子弟爭著送給我財物,
每彈一曲得到的紅絲絹不知其數。
鑲著花鈿的發篦,高興時
用來打拍子不怕將它破碎,
潑翻酒染污了紅色羅裙也毫不在乎。
年復一年總是那麼歡樂,
歲月就輕輕易易地度過。
弟弟從軍阿姨又死去,
我的容顏日復一日地衰老。
門前冷冷清清車馬漸漸稀少,
年紀老大隻好嫁給商人為妻。
商人看重盈利,夫婦別離他並不在意,
上月又到浮梁去販運茶葉。
他走後我在這江頭守著空船,
四周只有寒冷的江水明亮的秋月.
深夜裡忽然夢見歡樂的往事,
不由得從夢中哭醒,
勻過脂粉的臉上沾滿淚跡。
我聽了琵琶曲已傷感嘆息,
又聽見這一番話更感慨不已。
我和她同樣是流落在天涯的人,
何必曾經相識才又在今天相遇.
我從去年離別了京都,
貶居卧病在潯陽城。
潯陽荒涼偏僻沒有音樂,
整年都聽不到弦管之聲。
住所靠近窪地又低又濕,
黃蘆苦竹在宅邊叢生。
這地方朝朝暮暮聽到些什麼?
只有杜鵑聲聲啼血,清猿凄切哀鳴。
每當春江花開的早晨,秋月皎潔的夜晚,
我往往舉酒對著良辰美景獨自酌飲。
難道沒有山歌和村笛?
那聲音噪噪雜雜實在難聽。
今夜聽了你彈奏的琵琶曲,
好像聽到仙樂兩耳驟然又清又明。
請不要推辭再坐下彈上一曲,
我按照曲調為你寫成歌辭《琵琶行》。
我的話使她感動,她獃獃地站了好一會,
隨後退入座位把琴弦擰得更緊彈得更急。
彈出的曲調凄楚哀怨不像先前的弦音,
滿座的人重新聽樂全都掩袖哭泣。
座中是誰的眼淚流得最多?
我這江州司馬青衫已經被淚水浸濕。

太原道 http://www.taiyuan.com 掃校製作

太 原 道 >> 晉陽書屋 >> 山西古典詩文集粹

白居易小傳 長恨歌 琵琶行 白居易詩選

Ⅲ 抖音七鶴跳的古風舞,名字是什麼啊

叫《琵琶行》

Ⅳ 琵琶行中有關舞蹈的句子

琵琶行寫的是琵琶女為白居易演奏琵琶。白居易把她演奏的樂曲通過通感(比喻的一種)的手法寫下來了 ··沒什麼舞蹈啊 ··孩子你搞錯了吧··

倒是長恨歌里有關於舞蹈的: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相傳唐玄宗所作。其最愛楊玉環為他舞這個曲子

Ⅳ 希望能為我找長恨歌,琵琶行類的詩歌及解釋

《長恨歌》
作者: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註解】:
1、漢皇:指唐明皇。
2、御宇:治理天下。
3、姊妹句:楊貴妃受寵後,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4、漁陽鼙鼓:指安祿山在漁陽起兵叛亂。
5、薄:臨近、靠近。
6、信:任憑。
7、碧落:道家稱天空為碧落。
8、玉扃:門閂。
9、迤邐開:一路敞開。
10、闌干:縱橫。
【韻譯】: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個絕代佳人;
統治全國多年,竟找不到一個稱心。
楊玄瑛有個女兒才長成,十分嬌艷;
養在深閨中,外人不知她美麗絕倫。
天生就的一身麗質,很難長久棄置;
有朝一日,被選在皇帝身邊做妃嬪。
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嬌媚橫生;
六宮妃嬪,一個個都黯然失色萬分。
春寒料峭,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
溫泉水潤,洗滌著凝脂一般的肌身。
侍女攙扶她,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
初蒙皇恩潤澤時,就這般嬌嬈涔涔。
鬢發如雲顏臉似花,頭戴著金步搖;
芙蓉帳里,與皇上度著溫暖的春宵。
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覺睡到日高起;
君王深戀兒女情,從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歡侍君飲,終日陪伴無閑時;
春從春遊夜專守,雙雙形影不分離。
後宮妃嬪有三千,個個姿色象女神;
三千美色不動心,皇上只寵她一人。
金屋中阿嬌妝成,夜夜嬌侍不離分;
玉樓上酒酣宴罷,醉意伴隨著春心。
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獎;
楊家門戶生光彩,令人羨慕又嚮往。
使得天下的父母,個個改變了心願;
誰都看輕生男孩,只圖生個小千金。
驪山北麓華清宮,玉宇瓊樓聳入雲;
清風過處飄仙樂,四面八方都可聞。
輕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盡傳神;
君王終日都觀看,欲心難足無止境。
忽然漁陽戰鼓響,驚天動地震宮闕;
驚壞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樓與宮闕,烽火連天雜煙塵;
千軍萬馬護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
翠華龍旗一路搖,隊伍走走又停停;
西出都城百來里,來到驛站馬嵬亭。
龍武軍和羽林軍,六軍不走無奈何;
纏綿委屈的美人,最終馬前喪了生。
貴妃頭上裝飾品,拋撒滿地無人問;
翠翹金雀玉搔頭,珍貴頭飾一根根。
君王寵愛救不了,掩面哭成個淚人;
回頭再看此慘狀,血淚交和涕淋淋。
秋風蕭索掃落葉,黃土塵埃已消遁;
回環曲折穿棧道,隊伍登上了劍門。
峨嵋山下路險隘,蜀道艱難少人行;
旌旗黯黯無光彩,日色淡淡近黃昏。
泱泱蜀江水碧綠,巍巍蜀山郁青青;
聖主傷心思貴妃,朝朝暮暮戀舊情。
行宮之內見月色,總是傷心懷悲恨;
夜雨當中聞鈴聲,譜下悲曲雨霖鈴。
天旋地轉戰亂平,君王起駕回京城;
到了馬嵬車躊躇,不忍離去斷腸人。
萋萋馬嵬山坡下,荒涼黃土墳冢中,
美人顏容再不見,地上只有她的墳。
君看臣來臣望君,相看個個淚沾衣;
東望京都心傷悲,任憑馬兒去馳歸。
回到長安進宮看,荷池花苑都依舊;
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宮中垂楊柳。
芙蓉恰似她的面,柳葉好比她的眉;
睹物怎能不思人,觸景不免雙目垂。
春風吹開桃李花,物是人非不勝悲;
秋雨滴落梧桐葉,場面寂寞更慘凄。
興慶宮和甘露殿,處處蕭條長秋草;
宮內落葉滿台階,長久不見有人掃。
當年梨園的弟子,個個新添了白發;
後妃宮中的女官,紅顏退盡人衰老。
夜間殿堂流螢飛,思想消沉心茫然;
終夜思念睡不著,挑盡了孤燈心草。
細數遲遲鍾鼓聲,愈數愈覺夜漫長;
遙望耿耿星河天,直到東方吐曙光。
冷冰冰的鴛鴦瓦,霜花覆蓋了幾重;
寒刺刺的翡翠被,誰與皇上來共用?
生離死別遠悠悠,至今已經過一年;
美人魂魄在何方,為啥不曾來入夢?
四川有個名道士,正到長安來做客;
能用虔誠的道術,招引貴妃的魂魄。
輾轉相思好傷神,叫人對王表同情;
就叫方士去努力,專意殷勤去找尋。
駕馭雲氣入空中,橫來直去如閃電;
升天入地去尋求,天堂地府找個遍。
找遍了整個碧空,找遍了整個黃泉;
天茫茫來地蒼蒼,找遍天地沒看見。
忽然聽說東海上,有座仙山蓬萊山;
仙山聳立在雲端,雲來霧去縹渺間。
玲瓏剔透樓台閣,五彩祥雲承托起;
天仙神女多無數,個個綽約又多姿。
萬千嬌美仙女中,有個芳名叫太真;
肌膚如雪貌似花,彷彿是要找的人。
方士在金闕西廂,叩開白玉的大門;
他托咐侍女小玉,叫雙成通報一聲。
猛然聽到通報說:唐朝天子來使者;
九華帳里太真仙,酣夢之中受震驚。
推開睡枕攬外衣,匆忙起床亂徘徊;
珍珠廉子金銀屏,一路層層都敞開。
烏去發髯半偏著,看來剛剛才睡醒;
花冠不整都不顧,匆匆跑到堂下來。
輕風吹拂揚衣袖,步履輕輕飄飄舉;
好象當年在宮中,跳起霓裳羽衣舞。
寂寞憂愁顏面上,淚水縱橫四處灑;
活象春天新雨後,一枝帶雨的梨花。
含情凝視天子使,托他深深謝君王:
馬嵬坡上長別後,音訊顏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情,年深月久已斷絕;
蓬萊宮中度時日,仙境幽幽萬古長。
回頭俯身向下看,滾滾黃塵罩人間;
只見塵霧一層層,京都長安看不見。
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
鈿盒金釵寄你去,或許能慰藉君王;
金釵兒我留一半,鈿合兒我留一扇;
擘金釵來分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但願我們兩顆心,有如釵鈿一樣堅;
不管天上或人間,終有一日會相見;
臨別殷勤托方士,寄語君王表情思。
寄語之中有誓詞,唯有他倆心裡知。
當年七月七日夜,我倆相會長生殿;
夜半無人兩私語,雙雙對天立誓言:
在天上,我們願作比翼齊飛鶼鶼鳥;
在地上,我們甘為永不分離連理枝。
即使是天長地久,總會有終了之時;
唯有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評析】:
��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806)。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
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
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
��詩的主題是「長恨」。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起第一部分,敘述安史之亂前,玄
宗如何好色、求色,終於得到了楊氏。而楊氏由於得寵,雞犬升天。並反復渲染玄宗
之縱欲,沉於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釀成了「漁陽鼙鼓動地來」的安史之亂。這是悲
劇的基礎,也是「長恨」的內因。
��「六軍不發無奈何」起為第二部分,具體描述了安史之亂起後,玄宗的倉皇出逃
西蜀,引起了「六軍」駐馬要求除去禍國殃民的貴妃「宛轉娥眉馬前死」是悲劇的形
成。這是故事的關鍵情節。楊氏歸陰後,造成玄宗寂寞悲傷和纏綿悱惻的相思。詩以
酸惻動人的語調,描繪了玄宗這一「長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淚下。
��「臨邛道士鴻都客」起為第三部分,寫玄宗借道士幫助於虛無縹渺的蓬萊仙山中
尋到了楊氏的蹤影。在仙景中再現了楊氏「帶雨梨花」的姿容,並以含情脈脈,托物
寄詞,重申前誓,表示願作「比翼鳥」、「連理枝」,進一步渲染了「長恨」的主
題。結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深化了主題,加重了「長恨」的
分量。
��全詩寫情纏綿悱惻,書恨杳杳無窮。文字哀艷動人,聲調悠揚宛轉,千古名篇,
常讀常新。
��令人丁毅、方超在《(長恨歌)評價管窺》一文中認為,此詩是白居易借對歷史
人物的詠嘆,寄託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說,詩人年輕時與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靈
相愛,但由於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沒能正式結婚。分手時,詩人寫了「不得哭,潛
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彼此甘心無後期」的沉痛詩句。文章指
出,《長恨歌》作於作者婚前幾個月,詩人為失去與湘靈相會之可能而痛苦。為此,
丁、方二人認為,《長恨歌》並不是對歷史的記錄與評價。「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
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
發自己的痛苦與深情。
��從「詩言志」,「詩傳情」上說,丁、方二人之說不無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
歷史真實和社會意義以及千百年來的影響而言,不能不說它是歷史的記錄和對歷史事
件的評價。至於白氏自身有愛情悲劇的經歷,無疑有助於他對李楊愛情悲劇的體察和
分析,才使其詩寫得肌理細膩,情真意切,賦予無窮的藝術魅力。

Ⅵ 白居易琵琶行中所描繪的舞女彈得那首曲子叫什麼

應該是霓裳羽衣舞曲,和六幺。這個是當時的舞曲,霓裳你應該知道,六幺也是唐時很有名的舞蹈。

Ⅶ 抖音最火歌曲名字是什麼

抖音的好聽的歌不少,每人的喜好不一樣,綜合多個方面選出以下幾首歌曲抖音很火的歌曲:出山、生僻字、沙漠駱駝、盜將行、狂浪、綠色、往後餘生、有一種悲傷、春風十里、一百萬個可能、有可能的夜晚、倒數、側臉。

1、《出山》民謠歌手花粥,原名王勝男的這一首《出山》可以說在抖音火得不得了,平均十個視頻里就有一首是它,當之無愧的最火沒有之一。

(7)穿睡衣跳琵琶行舞的女孩叫什麼擴展閱讀:

抖音官方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抖音國內日活躍用戶數突破2.5億,國內月活躍用戶數突破5億。

報告顯示,抖音上不同年齡段的用戶愛拍攝的內容各不相同,90後抖音用戶喜歡用自拍表達個性,80後喜歡拍攝手勢舞,70後最愛拍單人現代舞,60後用抖音記錄孫子輩的成長。

Ⅷ 我想請問仙俠玄幻小說中那些女子身上穿的那種飄飄然並且帶有綵帶的衣服叫什麼名字

那種衣服 霓裳chang

以下引用網路釋義:
.神仙的衣裳。相傳神仙以雲為裳。《楚辭·九歌·東君》:「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元·袁桷《甓社湖》詩:「 靈妃 夜度霓裳冷,輕折菱花玩月明。」 許地山《危巢墜簡·無憂花》:「這動物質的衣裳,比起其餘的舞衣,直像寒冰獄里底鬼皮與天宮底霓裳的相差。」
2.借指雲霧,雲氣。 南朝 齊 謝朓《賽敬亭山廟喜雨》詩:「排雲接虯蓋,蔽日下霓裳。」 元·袁桷 《秋雪聯句》:「白藏縞衣舞,顥氣霓裳呈。」

3.飄拂輕柔的舞衣。 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詩:「 貴妃 宛轉侍君側,體弱不勝珠翠繁。冬雪飄颻錦袍煖,春風盪樣霓裳飜。」

4.借指舞女。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一折:「教莫把瑤箏按,只許鳳簫閑,他道是何用霓裳翠袖彎。」

5.道士的衣服。《隋書·隱逸傳·徐則》:「霓裳羽蓋,既且騰雲,空槨餘衣,詎藉墳壟!」 唐·錢起《柏崖老人號無名先生男削發女黃冠自以雲泉獨樂命予賦詩》:「長男棲月宇,少女炫霓裳。」

6.《霓裳羽衣曲》的略稱。 唐·白居易 《琵琶行》:「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此時念"ní cháng")後《六幺》。」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張春舫》:「因賦《遊仙》詩雲:『可憐一闋《霓裳》詠,證果翻遲十二年。』」 郁達夫《病後寄漢文先生松木君》詩:「大羅天上詠《霓裳》,亦是當年弟子行。」唐·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7.指霓裳羽衣舞。 唐·裴鉶《傳奇·薛昭》:「妃( 楊貴妃)甚愛惜,常令獨舞《霓裳》於 綉嶺宮 。」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想當日個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頭燭滅香消。」 清·納蘭性德《明月棹孤舟·海淀》詞:「一片亭亭空凝佇,趁西風,《霓裳》徧舞。
8.現代通常被借指漢民族的民族服飾----漢服,漢服的美稱。